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雨巷》中的意象
《雨巷》中的意象
雨巷中有雨巷、油纸伞、雨、“我”、篱墙、丁香、姑娘等七种意象.
2、油纸伞.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3、抒情主人公“我”: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
4、雨.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
5、篱墙.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
6、“丁香”.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带雨的有意境的诗词
带雨的有意境的诗词我站在窗前,听着雨打窗户,心境渐渐安静下来,仿佛像一首诗的意境中。
雨,是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在诗人笔下,雨永远给人以某种难以言传的感觉,或悲伤,或惆怅,或恬静,或惊涛骇浪。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几首带雨的有意境的诗词。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谁谓沟洫浅,轻舟不独行。
试上超然台,目断千帆竞。
”这首小诗是篇虚幻奇美、意境灵动的诗篇。
诗中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愿望,对道义的向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微妙的人生观。
令人最难忘的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超乎人类的想象表现了深夜的一幅宁静美景,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
宋代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写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本诗不是描绘雨,而是描绘了一场千古绝唱的大战形象。
在这样凄婉含蓄的诗中,苏轼把他所思所想和他所悟所感潜藏其中。
他告诉我们,那个时代,那个物候下的风光就是一个血与泪的人间炼狱。
元代文学家高启的《青玉案·元夕》一篇也是如此渲染出意境。
他在诗中言道“半夜鼓声至,还来就舞低徊。
这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人借着元宵,借着雨的渲染,表达了他对水乡生活、民族文化的眷恋和爱戴之情。
最后一句话“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自成一派的美学。
“残月”一个形象,表现出诗人心中月亮的柔和恬静,种出了诗人对生活最美好的愿景。
诗人都是渴望表达真情实感,寻求人性的追问的。
只有诗词,才能让我把自己的做法、触摸、甚至是感思呈现出来,才能让他人感受到同样的寻找和思索。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有雨落下,我们就可以回到那个心中的春夜,一次抵达,便是一辈子。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雨”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雨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
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雨、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雨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
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基本内涵。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是这种以雨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雨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
可以说,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
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雨中,但是以雨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一夜寒雨之后的黎明舟中送客,骤雨初歇的傍晚与情人分别,雨不仅带来自然的寒意,更增添心理上的凄凉,而在晚钟中迎着微雨送人登舟,那打湿衣衫的,不知是分别的泪水,还是绵绵的雨丝。
离别之后是彼此无尽的思念,尤其是当长夜耿耿,冷雨敲窗,辗转难寐之际: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古典诗词当中的“雨”的意象(1)
谢谢聆听
古诗词中 “雨”的意象源自一、雨的愁苦意象(一)借雨写离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二)借雨写愁绪之长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 黄梅雨。” ——李清 照《青玉案》
(三)借雨写政治 环境的险恶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 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四)借雨写生 活环境之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1、滋润大地、给人希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2、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二、雨的欢 乐意象
小结:
雨的愁苦意象:
1、借雨写离愁 2、借雨写愁绪之长 3、借雨来写政治环境险恶 4、借雨来写生活环境艰苦
雨的欢乐意象:
1、给人希望 2、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一、地点类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竹:气节、积极向上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浮萍:漂泊不定三、动物类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风雨”意象解读
雨乃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传统抒情意象,古代诗人也往往习惯于作雨中行吟。
诗人们的雨中吟唱,主要分喜雨和苦雨两大类情感模式,而在这两大类中,又分别有若干种小类。
(一)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
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最初是从功利的角度滋生的,缘于雨的“辅时生养”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的雨,称作“甘霖”“甘露”。“甘雨”其实,雨水无色无味,无所谓甘苦,对雨的“甘”之体验,与其说是一种味觉感受,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人们从原始世界开始亿万次重复的祈雨的焦灼和喜悦,凝聚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喜雨,雨“甘”则是这种喜雨心理的形象而生动的表达。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如李颀的描写:“长风吹林雨堕瓦。”这虽然是借以描写音乐,但因比喻本身便非常具有画面感和真实感,于是读来仍然让人心惧。李东阳的《风雨叹》更是让人心惊,诗曰:“山豗谷汹猛虎嗥,万木尽拔乘波涛。州沉岛没无所逃,顷刻性命轻鸿毛。”在无情而暴戾的“雨”面前,生命如草芥,人的渺小和脆弱,令人心惊动魄。这种苦雨的焦叹给人以世界末日将临的恐惧感。诗人描绘狂风暴雨摧杨拔李、水漫原野、鱼龙出没的情形,使人联想到原始生民在洪水面前的悲惨命运,先民对洪水的惊恐和惧怕心理,借助与“喜雨”模式中截然相反的情形再度表现出来,从而展现出雨的意象中的另一个意蕴的层面。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文天祥《翠玉楼》)
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宋.汪元量《酬王昭仪》)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明.袁凯《客中夜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雨意愈是凄凉,就反映着诗人愈是漂泊。雨,成为诗人情感活动的“场”,并构成抒情背景,这背景愈是萧索凄凉,反映诗人漂泊流离而产生的悲哀沉痛就愈是深刻和细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雨中送别”才成为雨中哀怨的另一种普遍形式。第三,以风雨如磐来作为险恶的政治与生活环境的象征。在这种象征里,雨作为自然物的意义越来越淡漠,而其思想意义却越来越大,以致有时竟成为一种专门的思想符号。开中国政治抒情诗风气之先河的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雨降集,飘益北林”的环境,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生年有命,时过虑深”的心中惆怅,其中的雷电风雨早已不是写实的物象,而己是纯然的象征形式,无情的风雨被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陆游《风雨》诗云:“因思世事悲自身,更听风声杂雨声,”这里的风雨之声显然也不是自然物,诗人的“啼听”,实际上是对人间世事、纷纭、政治风云变幻的深厚关切。当代诗人邵燕祥的一首《山那边有雨》更是以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吟“山那边有雨╱泉州有雨,”其意在于向人们展示出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紧张的图画。“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诗人们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关注着家国时事、政治云烟,萦绕诗人心头的风雨寄托着对衰败政治的忧患。而每当政权更迭新旧交替的关口,这种作为象征物的风雨就更多地飘进诗的世界。并且,综观这一类意象,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雨泪同滴。咏雨即是咏愁。宋人汪元量《邳州》诗谓:“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元曲中有一首没有留下诗人姓名的《中吕·红绣鞋》,曰:“窗外雨声声不住,枕边泪点点长吁,雨声泪点急相逐。雨声儿凄惨,泪点儿助长吁,枕边泪到如雨多,”对此说得更加透彻。雨水中汇聚了诗人的泪水,雨声在倾诉着诗人的哀愁。在哀愁的诗人看来,雨水仿佛是天的泪水,而泪水长流恰如雨水滂沱。因此,有“天人同泣”、“雨泪同滴”的说法。这样一本,“愁--雨--泣,”便构成了传统文学中雨意象的典型抒情形式与审美内涵。怎一个雨字了得!
古诗词中地理气象类意象解说
古诗词中地理气象类意象解说地理气象类1、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边愁,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1)思乡、思亲、思人、乡愁、无奈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例2: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例3: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例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例5:“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例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例7:“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例8: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例9: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例10: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例11: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例12: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例13: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论李商隐诗歌中的“雨”意象
试论李商隐诗歌中的“雨”意象杨长英内容提要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是个非常经典的意象,诗人们借它来传达离别悲苦、世事伤感等等复杂而又难以言说的情感。
李商隐存诗549首,其中涉及到雨意象的有73处。
这些雨意象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复合审美意象。
关键词李商隐雨意象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雨”是个让历代诗人涵咏不尽的经典意象。
从《诗经》到清词,读者都能从其中听到绵绵不绝的“雨”声。
雨这一自然现象何来如此大的魅力吸引诗人关注的目光?雨自身多变的特点切合人心复杂心绪的起伏,晶莹剔透的品质又充满诗情画意。
李商隐笔下的“雨”多达73处,这些姿态各异的“雨”或能展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或能饱含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再或是承载了的中国文学传统里的特定信息。
一、客观物象中的“雨”雨这种自然现象,本身有大、小、急、缓的形貌之殊。
它的出现因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环境的明与暗、阔与狭、闹与喧都会影响到诗人的主观感受。
李商隐以雨为题的诗很多,如《雨》、《微雨》、《细雨》、《春雨》、《滞雨》、《风雨》等。
《微雨》诗日:“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微雨初起时,随着树林上的雾气的浮动悄然飘洒,浑然一体,几乎莫辨。
渐渐地,它才和夜间的凉气有了区分。
入夜以后,觉凉气侵肤,开始时只以为是夜凉,久而方觉其为微雨。
窗户虽离室内的人尚远,却隐隐感到一股寒凉之气侵入户内,使孤灯明灭闪烁,透出冷意。
庭空夜静,依稀可以听到近处水面的细微浙沥声。
这首诗写微雨避免了直接的刻画,主要从周围环境和有关事物着笔,写出静夜中变得细致锐敏的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以传微雨之神。
一二句写薄暮时视觉之浑然莫辨到入夜后触觉之由不辨到辨,“初”、“稍”二字表现体物的过程。
三句写触觉的细微感受,因窗迥灯冷而得;四句写听觉的细微感受,因庭空人静而闻,都能紧扣静夜特点。
另一首《雨》诗曰:“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天气现象,雨水在古人的笔下通常具有多种象征意义,除了描绘雨水本身的形态和气象,更多的是抒发对人生、情感、政治和社会的感悟。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期展示中国古代诗人对雨水的独特审美情怀和深刻洞察。
唐宋诗词中常见的“雨”意象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以雨水的形态和气象为主要描绘对象,如《渔家傲·雨晴》中“水舞游鱼,漫天色叶,景物那回春”;二是以雨水影响自然界和人生活为线索,如《青玉案·元夕》中“云深不见青山家,雨且谁家春雨斜”;三是以雨水寄托情感和思念,如《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雨过梅枝未动,雨后春花才放”;四是以雨水象征政治和社会变迁,如《轻肥·丈夫贫贱志自高》中“古人烈士天山雨,历代英雄白骨穷”。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丰富多彩。
雨水常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南乡子·登京使馆》中,“晓雨均忘不见江干,素窗才雨迹浓寒”表达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雨水成为了联系情感的纽带。
雨水也经常被用来象征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
在《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雨过梅枝未动,雨后春花才放”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的思考。
雨水还常常被用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命运、情感命运的感慨。
在《锦瑟》中,“休言壮丽须尽,彩云追随,思量却是,当时明月”的诗句中,“雨”意象成为了对人生命运和情感命运的隐喻。
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形成和意义的传承,如果要追溯源头,可以看到它与中国古代文化和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意义,雨水被视为自然界中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和生命力的象征。
正因如此,雨水在唐宋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滋养和更新,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江南烟雨 、 杏花微雨都会 营造 出朦胧优 雅的意境。如宋代词 人王淇的 摧 花 折 枝 , 词 人便 借 雨 来 比 喻 人 生 路 上 的 挫 折 。 最 后 一 句 “ 也 无 风 雨 也 无 《 望江南》: “ 江南水 , 江路转平沙。雨霁 高烟收素练 , 风晴细浪 吐寒花。迢 晴 ” 表 现 了词 人 宽 阔 的胸 襟 : 不为外界风 雨所动 , 泰 然 自若 的 前 行 , 不 以 物 递送 星槎 。 ” 还有苏轼的苏轼 的《 饮湖上 初晴后 雨》 : “ 水光潋 滟晴 方好 , 山 喜 不 以 己悲 。
◆ ◆
古典 诗词中的 “ 雨’ ’ 意象
◆ 刘 美 琳
( 渤海大学文学院 )
【 摘要l雨是 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 象, 诗词在“ 雨” 的润泽 下焕发 出蓬勃的生命 力。将 古代诗 词 中的“ 雨” 意 象分为几大类, 分别探讨作
者 通过 描 写雨 表 达 出怎 样 的 思 想感 情 和人 生体 悟 。
之 雨 。俗 话 说 : 一场春 雨一场 暖。春雨 是大 自然 的恩赐 , 是及 时 的、 温 润
禅 宗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 , “ 禅” 在 佛教指静思 。在静 思 中, 可 以领
的, 带润如 酥 , 悟 真谛 , 破除烦恼 , 寻得 自在。诗佛王维 曾写过《 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 ,
一
入吴 , 平 明送客楚山孤 。 ” 晚春的雨如戴叔伦《 苏溪 亭》: “ 燕 子不归春事晚 ,
一
、
希 望 之 雨
汀烟雨杏花寒。 ” 李煜《 浪 淘沙》: “ 帘外 雨潺潺 , 春意 阑珊 。 ” 这些都 写出
四、 禅 意 之 雨
写景即是写情 。诗人 、 词人借雨抒情。雨被人们赋予一定 的感情后 带 了 悲 愁 的意 味 。 有丰富的思想韵 味。根据雨下 的节令可 分为春 雨、 秋雨 等 。 春雨便 是希 望
烟雨朦胧诗词意境解析
烟雨朦胧诗词意境解析烟雨朦胧,是古代诗人们喜欢的意境之一,它在诗歌中被广泛描绘,给人以幽远、柔美的感觉。
这里我们将对烟雨朦胧的诗词意境进行深入解析。
一、烟雨朦胧的意象描绘在许多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描绘烟雨朦胧的细腻描绘。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以“银烛秋光”、“轻罗小扇”等描绘了月光下的朦胧景象;“天阶夜色凉如水”则通过冷凉的形容词和比喻给人以清幽的感受。
二、烟雨朦胧的情感表达烟雨朦胧的意境往往带有一种深情长意。
南宋词人林则徐的《月夜忆舍弟》中有“千里共婵娟”之句,通过“千里”与“婵娟”这两个高度凝练的形容词,将远方的月光和诗人对故友的思念融为一体;而黄庭坚的《登快阁》中写道:“寸鬓已惊华发改,梦魂常想露云心。
十年之前远山处,一笑消却万重阴。
”诗人以“露云心”“万重阴”这样的形容词和比喻,将登高的喜悦与过去的思念相结合,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三、烟雨朦胧的哲理意蕴烟雨朦胧的意境中常常带有哲理的意味,诗人在描绘这种景象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渌水犹寒瓜地霜,横楼夜半灯下长。
微霜凄凄簟色薄,梦魂犹恋未来霜。
”这里通过描写田野的霜和夜晚的灯光,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凄凉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种意境下,人们往往会有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短暂之美的体悟。
烟雨朦胧是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意境,它通过形容词、比喻和景物描绘,给人以幽远、柔美的感觉。
这种意象描绘往往带有深情长意和哲理意蕴,并能唤起人们对于生命和过去的思索。
尽管时光荏苒,但烟雨朦胧的意境却依然让人陶醉。
让我们一起沉浸其中,感受诗词中那片烟雨朦胧的境界吧。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集锦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集锦(一)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哀怨、悲伤、凄凉。
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鱼——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指代书信。
关于雨的凄美诗句
关于雨的凄美诗句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唐·白居易·《长恨歌》大意为:(因为思念杨贵妃)唐玄宗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
2、寒切蝉凄,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北宋·柳永《雨霖铃》意思: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
问那卷帘的侍女,园中的海棠花怎么样了?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那样。
唉,你知道吗?知道吗?一夜的风雨过后,海棠树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4、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宋·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意思: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
5、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意思: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6、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意思: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意思: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高中语文古诗意象词知识分析总结
高中语文古诗意象词知识分析总结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韩愈《早春》中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表达处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渲染分别时的凄凉,“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赋》中的“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
如李白《行路难》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现在多指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奉献精神;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琐事所牵绊。
解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的 自然 物象 , 有 了特定 的情 感 内涵 。情 由心生 , 具 此 茫 愁世 界 , 代表着 生 命 的某 种 缺憾 , 种怅 惘 。清代 某 时的“ 俨 然成 了“ 雨 ” 借 雨 承 载 着:思往 事 , 雨” 心 , “ 渡江 干 , 青蛾 情怀, 体现 出 中 国诗 人那 一 份 天 然 的敏 感 。雨 虽 为 低 映越 山看 。共 眠一 轲 听秋 雨 , 簟 轻 衾 各 自寒 。 小 ”
分 “ 可 趣 、 趣 和禅悟 出发 , 雨 的语码 意义 阐释 为 : 理 将 情雨 、 赏析 》 析 这两 句时 说 :它 的奇 , 以分两层 说 。第 ‘ 花 ’ ‘ ’‘ 飞 和 梦 , 丝雨 ’ ‘ ’本 来 不相 类似 , 和 愁 , 无 理雨 、 禅雨 。
一
,
一
、
情 雨
从 类 比 。但 词人 却发 现 了它们 之 间有 ‘ ’ ‘ ’ 轻 和 细 这 两个共 同点 , 将 四样 原 来 毫 不 相 干 的东 西 联 成 两 就
绝句 。诗 人 用 “ ” “ ” 妙 地 射 出 了 一 个 字 此 言 , 两 句用语 奇 绝 , 雨 和 舟 巧 这 特别 具 有 一 种 音 乐 美 、 意 诗 谜—— “ ” 心 。当诗人 伤 春 、 秋 、 愁 、 恨 、 寞 、 美 和 画境美 。 悲 离 别 寂
无 奈之 时 , 飘 然而下 , 了最 契合 文人 失 意与 愁苦 雨 成 “ 花人 独立 , 雨燕 双 飞” 无 边雨 丝织 成 的茫 落 微 ,
地 。“ ” 说 文解 字 》 解 释 为 : , 从 云下 也 ; 风 。 ( 雨 在《 里 雨 水 ” 李煜《 见欢 》 表 面 上写 林 花 的凋 零 , 际上 相 ) 实
一
而 像天, 门像 云 , 水零 其 间也 。凡 “ ” 雨 之属 皆从 “ ” 是 写生命 的短暂 无 常 , 在 短 暂 无 常 的生 命 中还 有 雨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居荃培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由自然界的表象上升为艺术意象后,往往成为涂抹着诗人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这或许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吧。
本文从雨给人带来的愁苦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来分析古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
关键词:雨意象;愁苦;欢乐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
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
[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身世浮沉雨打萍”。
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
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
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
如果说两千多年的诗歌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那么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其中一棵挺拔的大树。
青鸟不传音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的愁苦意象“月华显彩坐来收,月色江声暗解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旅舍遇雨,夜深孤灯独坐,百无聊赖,随着雨声,往事涌上心头。
唐人刘媛在《长门怨》中写到:“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人生苦短,往事如烟。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王勃《滕王阁序》)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似乎也懂得他们的心情,点点滴滴,自空中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最容易触动诗人那根思乡怀人的敏感神经,因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伤,读来令人断肠。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1.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古人情感的大门。
比如说“月”这个意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望着那轮明月,就像望着故乡的方向,那月啊,就代表着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思乡的时候,谁不会抬头看看月亮呢?那月亮就像一个知心老友,默默陪伴着思念家乡的人儿。
2. 古典诗词里的意象如同色彩斑斓的画笔,绘出千般思绪。
“柳”就是这样的意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别友人的时候,看到那青青的柳色,就像看到了离别的愁绪在飘舞。
这柳啊,就跟那扯不断的情思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儿,仿佛它在说:“朋友啊,这一分别,何时再相见呢?”3. 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
拿“雁”来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身处塞外,看到大雁飞走了,没有一丝留恋。
那大雁就像归心似箭的游子,毫不眷恋这荒凉之地。
他心里是不是在想:大雁啊,你都能回家,我却只能在这他乡,真叫人难过啊!4.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宛如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古人的内心世界。
“酒”这个意象就特别有味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独自一人,只有酒相伴。
那酒就像是他的知心朋友,在他孤独的时候给他慰藉。
你说,当一个人孤独到只能和酒说话的时候,是多么的寂寞啊,就像被世界遗忘在角落一样。
5.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打开古人心灵宝箱的密码。
像“夕阳”这个意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笔下的那个游子,看到夕阳西下,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那夕阳就像生命的暮钟,敲打着他孤独的心。
这时候他肯定在想:我的归宿在哪里呢?夕阳下的他显得那么无助。
6. 意象在古典诗词里如同灵动的精灵,传递着细腻的情感。
“红豆”就是这样的精灵,“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用红豆来表达相思之情。
红豆就像一颗火热的心,装满了对爱人或者友人的思念。
你想啊,看到红豆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思念的那个人,这感觉多奇妙又多揪心啊!7.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像是一艘艘情感的小船。
古典诗词中“雨”意象的建构类型与人生意蕴
d i1 .9 9 ji n 17 - 6 .0 0 . 1 o 10 3 6 /.s .6 17 4 2 1 . 3 0 6 s 8 1
古 典 诗 词 中“ ” 象 的 建 构 类 型 与 人 生 意 蕴 雨 意
唐 明 明
( 开封 教 育 学院 中文 系 , 南 开 封 45 0 ) 河 7 04
寺 ・ ・ ・4 争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 夺 孛 ->・ 夺 孛 ÷ 夺 寺 ->・ 串 夺 ÷ 审 夺 ÷ 串 夺 夺 ÷ ÷ 寺 夺 夺 - 夺 牵 牵 ÷ 孛 幸 夺 夺 夺 孛 争 孛 牵 夺 夺 ・ ・ 4 孛 丰
一
这首诗之 所 以具 有脍炙人 口历久 弥新 的艺 术魅 力 , 了艺 除 术上 的高超技巧外 , 在于它道 出了积存 在人 们心 中 的原 更 始 意象 , 这 首诗 出发 , 们找到 了喜雨模式 的一般特 征。 从 我 ( ) 时而降 , 一 应 当春发 生 的时间意义 雨 的喜 悦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应 时 而 降 , 时 发 生 。《 依 礼 记》 《 、 吕氏春秋 》 月 令》 中都 记 录 了雨的应 时而 至的 的《 篇 意义 。“ 好雨 知 时 节 , 春乃 发 生 ” 对 春 雨 应 时之 需 的 当 是 艺术概 括 。春 天万物 萌 发 , 需 雨露 滋润 , 最 一夜 春 雨浇 绿
现 象, 经过诗人独特 的人文体验与刻意营造 , 具有 了丰富的人 生意蕴。
关键词 : 词 ; ; 象; 诗 雨 意 建构 类型 ; 生 意 蕴 人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1 72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76 2 1 ) 30 3 -2 1 7—84( 0 1 0 - 4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诗词在“雨”的润泽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将古代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几大类,分别探讨作者通过描写雨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悟。
雨意象思想感情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诗人、词人用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具有了饱满的生命力,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那一首首诗词在雨的滋润下越发清新透亮。
本文将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希望之雨、朦胧之雨等几类,并就其各自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一、希望之雨
写景即是写情。
诗人、词人借雨抒情。
雨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感情后带有丰富的思想韵味。
根据雨下的节令可分为春雨、秋雨等,春雨便是希望之雨。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
春雨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及时的、温润的,带给人希望的。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雨的滋润使草木开始生发,万物充满生机。
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灌溉技术却并不十分发达的年代,人们靠天吃饭,春雨贵如油。
可以想象农家人见到春雨落地时的喜悦心情。
春雨对农作物有好处,给大地带来生气,对人类和社会是有益的。
所以,重视文学的教化和功用的儒家便借春雨这一含义引伸出它的教化之意,说明良好的政策和品德就像春风化雨那样滋养人们的心灵,让人也像春天的草木那样成长得更好,传播了正能量。
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就有这样一层和风细雨的含义。
再看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春雨洗净了道路的尘土,也涤荡了诗人使人心灵上的尘埃,赋予春雨积极的意义。
二、朦胧之雨
江南烟雨、杏花微雨都会营造出朦胧优雅的意境。
如宋代词人王淇的《望江南》:“江南水,江路转平沙。
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
迢递送星槎。
”还有苏轼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水在薄纱一般的烟雨笼罩下显得影影绰绰,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氤氲了诗人的思绪。
细雨展现的思绪也是浓淡相宜的,没有太强烈的情绪起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等诗句都表达诗人若有若无的情思,或是淡淡的喜悦,或是淡淡的哀愁,符合中国人中和含蓄的审美标准。
细雨观景,景物显得更加别致,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微雨绵密就像剪不断的思绪。
三、悲愁之雨
秋天草木凋零,天气转冷。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雨的寒凉会带给人萧瑟的感觉,所以秋雨多表示悲愁之意。
秋天叶离树,花离枝,秋雨中也常有离别的故事,愁是离人心上秋。
柳永的《雨霖铃》便是如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暮雨、夜雨和晚春的雨也常表现悲愁意境。
如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暮色昏暗,再加上子规的啼叫声让此时的雨变的苍凉,如苏轼《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
夜雨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晚春的雨如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这些都写出了悲愁的意味。
四、禅意之雨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禅”在佛教指静思。
在静思中,可以领悟真谛,破除烦恼,寻得自在。
诗佛王维曾写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的雨有空灵之美,雨有了禅意的跳动。
松涛听风,竹林听雨,晶莹的雨滴滴在碧绿的竹叶上,景物显得格外青翠空明。
以动衬托外部环境的安静,内心的宁静,更显得诗人心境通透,与万物合而为一。
如宋人方岳的《听雨》:“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颇有庄周梦蝶的意味。
伴着雨声入梦,梦和现实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身心闲静得连鸟都不猜疑。
外部的雨声丝毫没影响诗人,反而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谧。
五、人生之雨
豁达莫如苏东坡。
他的《定风波》这样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可以摧花折枝,词人便借雨来比喻人生路上的挫折。
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宽阔的胸襟: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泰然自若的前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蒋捷的《虞美人》全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伴着雨的淅淅沥沥不断变化。
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词人不复年少时的轻狂,饱尝人生百味后听雨的心情也随之改变。
认识到悲欢离合的无常,最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再也不能引起词人过多的情绪起伏,就像词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也逐渐趋于平和。
《红楼梦》里,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写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林黛玉寄人篱下,阴秽的贾府如何安放她自纯净的灵魂?秋雨给她风霜刀剑一样的生活增添了凄凉,她就像被秋雨打落的一片漂泊无依的落叶。
六、结语
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
诗人、词人心中的雨什么样,眼中就会见到什么样的雨。
雨是复杂多变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词人丰富而细密的感悟。
无论是希望之雨、朦胧之雨、悲愁之雨、禅意之雨还是人生之雨,都为诗人、词人的文学创作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他们给最常见的雨,赋予了最多彩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