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试剂共5页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性危害及预防的内容

食品化学性危害及预防的内容
空气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能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增加大气污染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化学性危害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经济的影响
食品化学性危害对农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造成经济损失
食品化学性危害对国际贸易和出口造成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食品化学性危害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声誉受损,股价下跌
06
食品化学性危害的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分析法:利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
感官检测法: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判断其是否受到化学性危害
仪器分析法:利用色谱、质谱等仪器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微生物检测法: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化学性危害
农药残留原因:农药使用后,部分残留在食品表面或内部
添加剂
定义: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作用: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风味等
种类: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
危害:过量使用或滥用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工业污染
化学农药污染: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农业生产,导致食品受到农药残留的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食品包装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材料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定期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确保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安全可控。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某食品生产企业于2018年4月1日生产了一批保质期为12个月的产品,该批产品的出厂检验记录至少应保存到()。

A、2018年10月1日B、2019年6月1日C、2019年4月1日D、2019年10月1日正确答案:C3、采集的样品如果是冷冻食品应该()。

A、加热后B、保持在冷冻状态C、于高温下D、进行解冻正确答案:B4、用酸度计测试液的PH值,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

A、减免迟滞效应B、调零C、定位D、消除干扰离子正确答案:C5、总酸度的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

要在结果中注明以哪种酸计,下列哪种酸不能用来表示食品中总酸的含量()。

A、苹果酸B、乙酸C、酒石酸D、硫酸正确答案:D6、为正确反映食品中各种菌的存在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作为检验的稀释液,每批都要设置空白B、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另换一支灭菌吸管C、加入平皿的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检样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混淆,可做一检样与琼脂混合平皿,同样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检验中所需玻璃仪器必须是完全灭菌的正确答案:C7、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8、下面()不能用来测定液体密度。

A、波美计B、锤度计C、密度计D、阿贝折射仪正确答案:D9、原子荧光法测硒时,加入铁氟化钾的目的是()。

A、消除共存Se(VI)的干扰B、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C、将Se(IV)还原成Se(VI)D、将Se(VI)还原成Se(IV)正确答案:B10、测定菌落总数操作中,加入的平板计数琼脂的温度通常是()左右。

A、60℃B、55℃C、90℃D、46℃正确答案:D11、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回收食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更是让人担忧不已。

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检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有毒化学物质的种类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激素、防腐剂等。

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可能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环境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添加等多种途径。

不同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有毒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和生物检测方法三大类。

物理检测方法物理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仪器设备对食品样品进行扫描或分析,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有毒化学物质。

常用的物理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是通过化学试剂对食品样品进行处理或反应,从而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有毒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生物检测方法生物检测方法是利用生物体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反应或生理效应进行检测。

例如,细胞毒性试验、动物实验等都属于生物检测方法的范畴。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生物体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的意义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开展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障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并排除食品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降低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摘要在化学实验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中, 有很多化学试剂都有毒, 有一些化学试剂的毒性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使用时尽量减少或缩短接触的时间, 操作后要做到及时认真的清洗, 注意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和防护, 否则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伤害。

关键词:化学试剂;食品安全;危害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化学试剂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形象地说,化学试剂是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试验的眼睛。

早期的化学试剂只是指“化学分析和化学试验中为测定物质的组分或组成而使用的纯粹化学药品”。

后来被扩展为“为实现化学反应而使用的化学药品”,而现在的“化学试剂”所指的化学药品早已超出了这一范畴。

我们所说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也就是说食品必须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病或者具有潜在危害。

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因素来源和种类大致可分成以下几方面:1、外界污染,如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农药、重金属、其他有害化学物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等;2、加入食品的各种添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卫生问题;3、食品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质,如河豚鱼、发芽土豆;4、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或加入的有害物质,如酒中甲醇,烧烤制品中杂环胺;5、各种情况下食品成分发生异常变化,如脂肪酸败。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不但一些传统的微生物性食品污染事件没有消灭,而且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学性食品污染。

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工厂化学药品(如润滑油、清洁用产品、消毒剂和油漆等)的使用,会通过与产品的接触而残留在最终产品中。

另外,非食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也会通过与食品的接触,使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被带入食品中。

若将这些带有化学性污染物的化学试剂产品代替食品添加剂使用,会导致这些物质进入食品中,造成对人体的过敏反应与致畸等各种伤害。

化学试剂生产前,工人未洁净衣物、手等便直接进行生产操作,会将人体所携带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原料而带入产品中,例如甲型肝炎病毒(HAV)、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口蹄疫病毒(FM-DV)、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病毒常常通过手、足、黏膜等感染而携带于人体上。

常用化学试剂安全培训ppt课件

常用化学试剂安全培训ppt课件
化学试剂安全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
通过培训,使实验人员了解化学 试剂的特性、危险性及安全使用 方法,提高对化学试剂安全的重 视程度。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多种方式,使实验人员全 面掌握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
通过培训,使实验人员了解如何预防 化学试剂事故的发生,如正确存放、 使用化学试剂,佩戴防护用具等。
盐类试剂
总结词
通常较为稳定,但某些盐类具有氧化 性或还原性。
详细描述
盐类试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氯化钠 、硫酸钠等。大多数盐类试剂较为稳 定,但某些盐类如硝酸盐、亚硝酸盐 等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使用时需注 意安全。
有机试剂
总结词
易燃易爆且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详细描述
有机试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乙醇、乙醚、苯等。这些试剂 易燃易爆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并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照等。
使用规范
制定化学试剂的使用规 范,包括操作步骤、注 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等。
个人防护
使用化学试剂时,应佩 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 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废弃处理
按照规定对废弃的化学 试剂进行处理,避免对 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02
CATALOGUE
常用化学试剂的分类与特性
酸类试剂
总结词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需特别小心使用。
还原剂
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锡等,具有还原性和 腐蚀性。
碱类试剂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具有强烈的腐 蚀性和刺激性。
氧化剂
如高锰酸钾、硝酸等,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和腐蚀性。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处理方法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处理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食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然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食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的问题。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是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并介绍一些处理方法。

一、添加剂1. 防腐剂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硫酸盐、亚硫酸盐等。

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对防腐剂的依赖,我们可以选择新鲜食材,避免过度加工的食品。

2. 色素食品中的色素可以使食品更加诱人,但某些食品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对人工色素的摄入,我们可以选择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制作自己的食品来控制色素的使用量。

二、农药残留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控制害虫和病菌。

然而,农药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为了减少农药残留,我们可以选择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的农药使用量和农药残留都要低于常规食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充分清洗和烹饪食材来减少农药残留。

三、重金属食品中的重金属如铅、汞等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重金属通常来自于环境污染,如工业废水、农药等。

长期摄入过多的重金属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重金属的摄入,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食品,如有机蔬菜、野生海鲜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烹饪方法,如煮沸、蒸煮等,来减少重金属的含量。

综上所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新鲜、无添加的食品,避免过度加工和过度摄入化学物质。

此外,了解食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健康和美味的食物。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

食安管理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李海鸽(河南国德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1162)摘 要:化学试剂和耗材是在实验室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对食品安全的检测结果、实验室的环境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应明确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重要性,加强试剂与耗材在质量、分类、安全管理3个方面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食品安全;实验室;试剂与耗材在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时,化学试剂与耗材是安全检测中的常用物品,把控耗材质量、将耗材正确分类并将耗材安全管理对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质量控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试剂和其他耗材的使用对检测结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应该重视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从耗材供应厂家到采购检验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试剂与耗材符合检测工作中的要求。

在进行化学试剂与耗材的采购时,要确认供应厂家是否正规,核实厂家的《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营业证件是否真实有效,并且要确认试剂和耗材的检定证书。

对这些基本信息确认后,实验室再从厂家的耗材价格、商品价格和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考察,符合实验室要求后再进行合作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部门人员要对采购的试剂耗材进行详细记录,以文件形式对上级部门提出采购申请,才能进行采购行动[1]。

在试剂与耗材采购完毕后,采购人员要对其进行检验和确认,厂家的产品因不同批次生产,产品质量之间会有稍许差异,所以采购人员在确认过厂家的检定证书后,还要对试剂耗材名称是否采购要求、包装是否完好有误破损泄漏进行确认,并记录不同耗材的保质期限和储存条件,以便以后进行管理。

经过基础检查后,采购人员需要对试剂耗材进行抽查检验,试剂的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使用,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采购人员也要时刻注意试剂与耗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2 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分类2.1 危险化学试剂与非危险化学试剂因食品安全检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必须要进行严格分类,根据危险性和非危险性进行区分,其中危险化学试剂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性、腐蚀或具有放射性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试剂,若操作不当则会引起重大灾难性事故[2]。

食品化学-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

食品化学-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

第11章食品添加剂11.1 概述11.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许多国家将加入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分成以下4类:(1)正常的配料(Normal ingredients);(2)操作助剂(Processing aids);(3)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4)污染物(Contaminants)。

正常的配料一般是指能单独作为食品食用的那些配料。

操作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一般不残留在最终的食品中。

污染物是指农药的残留物、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化学和微生物的污染等。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有目的,直接加入食品中去的物质,这区别于食品操作助剂和污染物。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质量、增加食品营养价值、保持或改善食品的功能性质、感官性质和简化加工过程等。

联合国的食品法规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食品添加剂是不作为一种正常的食品食用和不作为一种典型的食品配料正常使用的对人体安全的物质,此种物质具有营养价值或不具有营养价值,为了在食品的制造、加工、制备、处理、装罐、包装、运输或保持中达到一个技术上(包括感官上)的目的,有意识地将此种物质加入食品,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或有理由预期会导致)它和它的副产物成为食品的一种组分或者影响食品的特性。

因此,CAC下设的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提出: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证明是安全的,它们必须有确切的规格和能提供下述四种功能之一或几种:(1)保持营养质量;(2)为具有特殊膳食需求的食品消费群体提供某种必需的配料;(3)有助于保持食品质量或改进食品感官品质;(4)提供一种操作助剂。

食品添加剂法规特别禁止用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

此外,在采用合理工艺及良好管理的条件下,生产的食品能获得类似于有添加剂的效果,就不应使用添加剂。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作者:谭幕华袁迪张昊来源:《食品界》2017年第06期学性危害(又被成为化学危害),实质上就是存在于食品内的、个体在食用一定数量以后致使自体产生疾患的一类化学物质。

食品加工制造的程序是极为繁琐的,在多样化因素的作用下其储藏与销售等环节上均有可能出现污染物,对食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章以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为论点,做出相关内容。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食品添加剂和辅助剂。

前者具体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制造、处理、包装、输送与储存等系列性环节中,生产厂家为了达到延缓其保质期等目标,借用多样化方式将保水剂、保鲜剂、防腐剂、着色剂添置食品中,此时食品特性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亚硝酸盐为火腿肠发色剂,亚硝酸盐在海鲜类食品中的应用起到保鲜的作用。

后者在食品中的应用通常是为了达成某技术指标而使用的原料、食品或他类成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加大了终极产品衍生物或他类残留物生成的概率。

尽管CACCodex 标准1-1985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辅助剂的用量做出确切的规定,但是防腐剂在食用生产进程中还是被广泛的应用,这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天然毒素类与天然过敏源物质。

前者具体是指能引起特殊体质过敏反应的、食品自体所含有的正常成分,常见的有大豆蛋白、虾蛋白、羊肉中的致敏物质等。

毒素来源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利用食品内自然存有的、制造商为了盈利而加入的添加剂、环境污染物侵袭导致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形成的的病原体等。

天然毒素类或天然过敏源物质在机体中的滞留,将会破坏有益菌体,干扰新陈代谢出的均衡性,其危害性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对肠胃黏膜起到刺激作用;在心肺等重要器官中扮演病原体的角色;误将吞噬细胞激活;加大肿瘤与癌症出现的概率等。

他类化学污染物的危害化学性污染。

化学试剂制造进程中,润滑油、清洁用产品、消毒剂和油漆等工厂化学药品的过量使用,其会借助和产品接触的方式滞留在产品内。

此外,非食品包装材料与包装器皿也会借助和食品接触的方式,使毒害物质侵袭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试剂

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试剂

化学与食品安全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学院:化学学院学号:2011012865姓名:武晓敏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化学和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但是当今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工业化学试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用工业材料包装食品,这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预知的伤害,使中国的食品安全遭受了巨大挑战,下面就来介绍几种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工业试剂和不安全材料。

一.苏丹红之前的“苏丹红”染色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连肯德基这种国际企业也被拉下马。

那么苏丹红到底是什么呢?对人体又怎样的危害?实际上“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又名“苏丹”。

苏丹红有Ⅰ、Ⅱ、Ⅲ、Ⅳ号四种,经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我国也明文禁止。

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

“苏丹红”事件曝光后,卫生部发布《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

该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实验一、亚硫酸品红比色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甲醇测定的原理2、掌握甲醇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甲醇经氧化成加醛后,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紫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定量。

过量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和草酸以及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一)试剂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克高锰酸钾,加入15毫升磷酸与70毫升水混合,溶解后加水到10毫升。

贮存在棕色瓶中。

2、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克无水草酸溶解与硫酸中至100毫升。

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0.1克碱性品红,分次加入60毫升80度的水研磨,吸取上清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冷却后加入10毫升亚硫酸氢钠溶液和1毫升盐酸,过夜。

3、甲醇标准溶液:称取1.000克甲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再洗去10毫升甲醇溶液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作为甲醇标准使用液。

4、无甲醇乙醇溶液:取0.3毫升,检验是否显色,如果显色则重新蒸馏。

(二)仪器1、分光光度计(722S)四、 实验方法1、分别在0~5号比色管中加入1毫克/毫升的甲醇标准溶液0.1毫升、0.2毫升、0.4毫升、0.6毫升、0.8毫升、1毫升(相当于0.1毫克、0.2毫克、0.4毫克、0.6毫克、0.8毫克、1毫克)。

再分别于比色管中,加入0.5毫升无甲醇乙醇。

再在比色管中各加水至5毫升,再各加入5毫升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放置10分钟,再各加入2毫升草酸硫酸溶液,混匀,使之褪色,再加入5毫升品红亚硫酸溶液,20度以上静置30分钟,用2厘米比色皿,用零管调零点,于590纳米波长处测吸光度,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2、取1毫升白酒于于比色管中,再按照上述标准曲线制作时方法操作,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3、试样结果计算公式:X=试样中甲醇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毫升(克/100毫升); m=测定试样中甲醇的质量,单位毫克; v=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食品安全性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性实验报告
2. 于标准与样品管中分别加入 2mL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 3-5 分钟;分别加入 1mL0.2%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 15 分钟;
3. 用 2cm 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 538nm 处测定各标准样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处理
1.称取 2.5g 经绞碎混匀的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 6.25mL 硼砂饱和溶液,搅拌均匀,以 70℃左右的水约 150mL 将样品全 部洗入 250mL 的容量瓶中;
三、试剂配制
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 3g 高锰酸钾,加入 15mL85%磷酸与 70mL 水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加水至 100mL。贮于棕色瓶 中,为防止氧化能力下降,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2、草酸-硫酸溶液:称取 5g 无水草酸,溶于 1:1 硫酸中至 100mL; 3、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 0.1g 碱性品红研细后,分次加入共 60mL80℃的水,边加边研磨使其溶解,用滴管吸取上层溶液 滤于 100mL 容量瓶中,冷却后加入 10%亚硫酸钠溶液 10mL,1mL 盐酸,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 可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 4、甲醇标准溶液:称取 1.00g 甲醇,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0mg 甲醇,置低温保存; 5、甲醇标准使用液:吸取 10.0mL 甲醇标准溶液,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mg 甲醇; 6、无甲醇的乙醇溶液:取 0.3mL 按操作方法检查,不应变色,如显色需进行处理,取 95%乙醇 300mL,加高锰酸钾少许, 蒸馏,收集馏出液。在馏出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取 1g 硝酸银溶于少量水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取 1.5g 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 摇匀,取上清液蒸馏,弃去最初 50mL 馏出液,手机中间馏出液约 200mL,用酒精比重计测其浓度,然后加水配成 60%无甲醇的 乙醇溶液; 7、10%亚硫酸钠溶液。

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探讨

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探讨

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添加剂制造的食品安全隐患也日益严重。

化学添加剂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食品生活中,合理的使用化学添加剂可以为人们带来许多好处,不当的使用会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关键词:化学添加剂;食品安全;检测引言食品安全问题是新时期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民众深感忧虑,对食品安全也因此更加重视。

国家质监局对于食品的检测也是越来越严格,为了确保人们都能食用放心的食品,我们国家一直在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来进行食品的检测,并且不断的完善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了对食品的检测和管理,确保了食品的质量安全。

1 化学添加剂及其使用现状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添加剂被生产出来。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的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用于提高食品的色泽、香味、味道等品质的人造或天然物质,以达到防腐、满足加工工艺需求。

我国现有的化学添加剂种类有23大类,涉及到2000多个种类,包括:酸性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防腐剂,香料等等。

在此要注意的是,与天然食品添加剂不同,如果不恰当地使用,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没有经营许可证的黑作坊,为了让食品更香、更脆、更酥,往往会用很多化学试剂来代替食品中的天然添加剂,导致很多不合格的食品进入市场,危及到人民的生命。

比如:黑龙江五常香米生产过程中,将香料喷洒在大米上,利用这些化学试剂,假冒香米,欺骗了很多人。

一些制酒商为了使酒更香而往酒里掺入甲醇,导致很多人中毒,甚至致盲。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对化学添加剂有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建立和执行更加严格的规定制度,才能起到震慑商家的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非危险化学试剂可以分为 5 类,包括:遇热易变质制剂; 遇光易变质试剂;易潮解试剂;易风化试剂;易冻结试剂 [2]。
非危险化学品对人员和环境所带来的损害较低,对人体危害 比较小,且较易受到环境影响,因此应按照正确的储存方式 保存使用化学试剂,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使其避免不良 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精准。 2.2 特殊及毒性化学试剂分类及管理
化学试剂可分为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以《全球化学 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GHS)为标准,并参考《危险化学 品分类及包装技术》,建立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分类表。 2.1.1 危险化学试剂的分类管理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GB 13690— 1992),将危险化学试剂分为 8 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 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固体和遇湿易燃 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 品。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GB 13690— 1992) 中对危险化学试剂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隔离式使用方 法进行操作,并遵守《化学品分类与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2009)等行业规范 [1]。 2.1.2 非危险化学试剂的分类管理
(6)低温存放类。存放温度应< 10 ℃。 (7)贵重类。此类应该与其他试剂分开存放,需要放在 保险柜中由专人拿取,建立双人开锁,双人登记签字及领用 制度。 (8)指示剂与有机试剂类。有机试剂可按官能团排列或 分子中碳原子数量排列,也可按氧化还原指示剂、酸碱指示 剂、荧光吸附指示剂及络合滴定指示剂分类。 (9)一般试剂。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并保证试剂的密封 性及保质期,温度< 30 ℃。 2.3 耗材的分类 实验室耗材总体上分为耐用型耗材和损耗型耗材,耐用 型如量筒类,保管良好的话能使用较长时间,损耗型如滤纸、 离心管等,使用率非常高,消耗速度很快。 3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试剂与耗材规范化管理对策 3.1 化学试剂的管理 3.1.1 设立专门试剂存放区域及完善储存设备,配备试剂管 理人员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及答案(常用版)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及答案(常用版)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及答案(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1、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什么证件?《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食品经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QS证书、机构代码证书,以及与所购食品同批次的食品检验报告或其他食品合格相关的证明文件。

2、地沟油的五大流向是?(1)顾客餐桌(2)生产矿山选矿捕收剂(3)养殖场(4)化工厂(5)工厂和学校食堂3、瘦肉精有什么危害?其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4、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

食品中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食品中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食品中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张一丁;常翠兰;郭启雷;曹红;白玉;刘虎威【摘要】A novel analytical method for tartrazine aluminum lake and 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was studied. The pig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l-or lakes were successfully separated from the aluminum matrix in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which included the following steps:dissolve the color lakes in 0. 1 mol / LH2SO4 ,adjust the pH of the solution to 5. 0,then mix it with the solution of EDTA·2Na and heat it in a water bath, then use polyamide powder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of solid phase extraction to separate the pig-ments from the solution,and finally elute the pigments with 0. 1 mol / L NaOH. The CZE condi-tions systematically optimized for tartrazine aluminum lake were:48. 50cm of a fused silica capillary with 40. 00cm effective length and 50 μm i.d.,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at 20. 0 ℃ , 29. 0kV applied,HPO 2-4 -PO 3-4(0. 015 mol / L,pH 11. 45)solution as running buffer,detection at 263 nm. The conditions for 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 were:the same capillary and tempera-ture,25. 0kV applied,HPO 2-4 -PO 3-4(0. 025mol / L,pH 11. 45)solution as running buffer,detec-tion at 240 nm.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0. 26 mg / L and 0. 27mg / L,and the linear ranges were 0. 53 - 1. 3 × 102 mg / L and 0. 54 - 1. 4 × 102mg / L for tartrazine aluminum lake and 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respectively. The RSDs were 4. 3% and 5.7%(run to run,n = 6),5. 6%and 6. 0%(day to day,n = 6)for tartrazine aluminum lake and 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 respectively. Furtherdevelopments for this method could make it a routinely used method ana-lyzing color lakes in foods.%发展了一种新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方法。

化学调查报告之食品安全

化学调查报告之食品安全

化学调查报告之食品安全引:其实今年的寒假一点都不长,吃吃睡睡就没有了。

在我们的腐败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食物,这些食物都有着怎样的组成呢?它们的安全又是否存在隐患?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几种零食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吧。

第一种:格力高百利滋(比萨味)虽然据说我们要抵制日货,但它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真是不能更高啊!想当年因为初中饭菜太难吃,好多日子都是靠这货活下来的。

先上图!配料: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麦淇淋、白砂糖、番茄酱、芝士粉、酵母、洋葱粉、食用盐、番茄调料【白砂糖、麦芽糊精、食用香精、食用盐、味精、食品添加剂(柠檬酸、二氧化硅、辣椒油树脂、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洋葱调料【麦芽糊精、白砂糖、食用盐、食用香精、乳清粉、味精、水解植物蛋白、香辛料、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辣椒油树脂)】、食用香料、比萨调料【麦芽糊精、味精、食用盐、白砂糖、全脂奶粉、食用香料、芝士粉、水解植物蛋白、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辣椒油树脂、柠檬酸、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香辛料、味精、食品添加剂(木瓜蛋白酶)净含量:65g 保质期:12个月解析:小麦粉植物油白砂糖番茄酱芝士粉酵母洋葱粉食用盐↑↑↑以上均为常见调料,木有什么让人觉得不能吃的感觉。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麦淇淋是什么玩意吧!度娘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麦淇淋即人造黄油,是指一些餐桌上用的涂抹油脂和一些用于起酥的油脂。

由于价格便宜,在某些地方逐渐代替了黄油。

咦,人造?怎么有种诡异的感觉?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从植物种子中提取的油(与色拉油类似)经过氢化,降低不饱和度,成为固态的脂肪,再加入香精,就成为外观、味道都很像黄油的人造黄油。

啊,原来这就是氢化植物油的一种么= =?所以~据说氢化植物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不宜于身体健康哟~再往下看一个。

阿斯巴甜?度娘告诉我们:阿斯巴甜由L-苯丙氨酸大脑沉淀并与甲醇酯化(甲醇具有很高的毒性)后再和L-天冬氨酸缩合酰胺化产生。

化学试剂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化学试剂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C.免疫分析法
D.硫酸铜
4.用于食品中微生物检测的化学试剂包括以下哪些?()
A.营养琼脂
B.酚红
C.氯化钠
D.硫酸锌
5.以下哪些化学试剂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铅?()
A.二苯卡巴腓
B.硫酸铜
C.硫酸锌
D.原子吸收光谱法
6.检测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常用的方法有?()
A.平板计数法
B.滤膜法
C.免疫磁珠法
1.食品安全检测中,用于提取脂肪的常用有机溶剂是______。()
2.检测食品中的总酸量,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
3.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用于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常用化学试剂是______。()
4.食品安全检测中,用于沉淀蛋白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
5.检测食品中的硝酸盐含量,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的化合物是______。()
A.对氨基苯磺酸
B.硫酸铁
C.硫酸铜
D.盐酸
13.以下哪些化学试剂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红外光谱法
D.硫酸铜
14.用于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化学试剂包括以下哪些?()
A.液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C.免疫分析法
D.硫酸铜
1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化学试剂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化学试剂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食品安全
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学院:化学学院
学号:2019012865
姓名:武晓敏
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化学
化学和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但是当今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工业化学试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用工业材料包装食品,这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预知的伤害,使中国的食品安全遭受了巨大挑战,下面就来介绍几种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工业试剂和不安全材料。

一.苏丹红
之前的“苏丹红”染色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连肯德基这种国际企业也被拉下马。

那么苏丹红到底是什么呢?对人体又怎样的危害?
实际上“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
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又名“苏丹”。

苏丹红有Ⅰ、Ⅱ、Ⅲ、Ⅳ号四种,经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我国也明文禁止。

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

“苏丹红”事件曝光后,卫生部发布《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

该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报告称,就其毒性程度来说,按照目前在食品中的检出量和可能的摄入量,食品中苏丹红含量增加100000--1000000倍才能诱发动物肿瘤,而对人体的致癌可能性极小。

虽然如此,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依旧很担心,对于喜食辣椒等调味料的人们而言,苏丹红无疑是可怕的杀手,我们输不起。

二.三聚氰胺
“结石宝宝”事件又让另一种化学试剂走进我们的生活,那就是震惊国人的三聚氰胺!这起食品安全事故让中国奶粉业遭受重创,更让中国妈妈们胆战心惊,而这起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无辜的孩子。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上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66%)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
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从而造成诸如2019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19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

三聚氰胺本身为低毒性,一般成年人身体会排出大部分的三聚氰胺,不过如果与三聚氰酸并用,会形成无法溶解的氰尿酸三聚氰胺,造成严重的肾结石。

已经有报道称,三聚氰胺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特别是在胃酸的作用下,自身即可能部分转化为三聚氰酸,而与未转化部分形成结晶。

长期摄取三聚氰胺可能造成生殖能力损害、膀胱或肾结石、膀胱癌等。

三.塑化剂
塑化剂又叫增塑剂,化学学名即邻苯二甲酸盐类(Phthalates)是一组化合物,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材料,令聚氯乙烯由硬塑胶变为有弹性的塑胶,起到增塑剂(添加在塑料当中增加塑料弹性的物质)的作用。

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塑化剂事件是台湾在2019年5月底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起因为市面上部分食品遭检出含有塑化剂,进而被发现部分上游原料供应商在常见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使用廉价的工业用塑化剂撙节成本。

除了最初被披露的饮料商品之外,影响范围亦扩及糕点、面包和药品等。

相关政府机关在事件爆发后,明订同年6月起若相关食品未完成自我检验,一律禁止贩售。

由于对台湾社会影响甚大,该事件常与2019年中国大陆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并论;然而部份专家指出涉及的塑化剂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是三十年来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亦有认为是0.1倍)
“塑化剂”与“激素”的分子结构对比图塑化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降低人生殖能力。

台师大研究团队更发现,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会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四.保鲜膜
PVC(Polyvinylchloride),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
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PVC常用添加剂DEHP的危害:因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容易雾化,其他乙烯基产品包括汽车内部、淋浴胶帘或铺地板物料等,也会释放有毒气体入大气,而DEHP也易溶入油性液体中。

另外,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儿童若嘴嚼这些软塑玩具,会有添加剂渗出的安全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这添加剂也许令健康问题复杂化,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一些医疗研究显示,PVC增塑剂也许会导致慢性病:譬如硬皮病、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angiosarcoma、脑癌与acrosteolysis。

2019年,瑞典和丹麦学者组成的的研究小组发现,常用在PVC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和BBzP,和儿童过敏有相当强烈的关连性。

五“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

孔雀石绿中的化学功能团三苯甲烷可致癌,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但仍有渔民在防治鱼类感染真菌时使用,也有运输商用作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

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在人体残留时间长,对人体的危害是积蓄式的。

有的人虽然摄入量不多,不会有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当体内孔雀石绿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六.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

国内工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曾多次查出部分地方的个体商贩或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其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或延长食品包装期限,或为掩盖劣质食品,在食品中违规使用或超量使用二氧化硫类添加剂。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再仅限于色香味俱全了,食品安全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因素。

在化学改善了我们生活的同时,安全
也是必须的,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合理使用化学试剂是每个人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