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珂”悲剧命运成因
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选题报告学院: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论文题目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成长题目来源及意义题目来源:丁玲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是对五四思想的表现,是20世纪女性成长的日记,通过读她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是时代的变化发展。
看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知道那个年代的人或者是事。
意义:通过学习和了解丁玲,我们看到她的女性形象个性是那么的鲜明富有个性。
我们通过看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女性悲哀和觉醒后对社会对命运的反抗,看到五四以后女性的成长。
论文题目研 究 领 域 状 况丁玲的作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她的作品大多给我们呈现的是20世纪的社会进步女性。
丁玲笔下的女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她将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小说中的人物结合起来,体现出丁玲自身的成长和她创作的变化。
她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对五四以后的女性思想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引起人的共鸣。
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 通过看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看那些知识女性的变化和成长,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时代的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我们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都仿佛可以看到丁玲的影子,看到那个时代的印记。
文学可以反映生活,反映社会,丁玲就是个很好的社会记录者,她用她的笔她的文字记录她对人生的感受和看法。
丁玲,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多是具有时代特征且个性鲜明的进步。
如梦珂,贞贞,杜晚香,这些都是丁玲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
在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丁玲的影子,那个在压抑中寻求解放的年代的女性形象。
她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寻找自我,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丁玲是20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世上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所描写的女性形象大多是时代进步女性。
我们从她对梦珂到贞贞再到杜晚香的描写来看,她所想表达的是一种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的思想。
一、引言二﹑分析丁玲的作品(一)概括丁玲写作的三个时期(二)丁玲的笔下的女性多是时代的产物(三)丁玲是女性作家,她的笔下多是对女性形象的探讨三、对丁玲人生三个时期的女性形象代表进行分析(一)早期叛逆中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代表—梦珂(二)中期矛盾中解放自我的女性形象代表—贞贞(三)后期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代表—杜晚香四、结语主要参考文献[1] 吴丽娜吴虚兮.丁玲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2] 杨桂欣.观察丁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3] 宗诚.风雨人生丁玲传[M].北京:中国工职出版公司.1988[4] 李辉.丁玲自述[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5] 盛英.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M].北京:九州出纳社.2004[6] 尤金.玲珑人生[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7] 丁玲.我的生平和创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8] 丁玲.丁玲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9] 钱荫榆.丁玲小说当中的女性自我意识[j].文学评论丛刊.1998[10]袁良骏.论丁玲的小说[J].社会科学,1985,(4):第173-188页摘要内容摘要:丁玲笔下的女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麦克白悲剧分析多篇集合版
从伯克的崇高观点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它描写了一位苏格兰将在邪恶野心的驱使下,弑君篡权,残害无辜,最终走上毁灭道路的故事。
莎士比亚成熟的风格在此剧中首次呈现,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还凸现了人物从思想到决心和行动心理活动。
加上该剧中超自然因素和阴沉气氛所营造出来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恐怖,使得它成为一部不朽的佳作。
著名莎学研究专家布拉德雷对此剧的评论是:“整个悲剧是崇高的。
”(Bradley 65:277)关于崇高的论述,最早的是郎吉弩斯,他认为广大渺茫的宇宙的深邃与神秘,会使人受到震撼,产生雄伟崇高的感慨。
受到郎吉弩斯关于崇高的论述,英国政治家、美学家伯克在《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的论文中,对崇高下的定义是:任何能引起痛苦的危险感的事物,或者说,任何可怕的事物,即是以在人心中引起像恐惧这样的强烈感情的事物,就是崇高。
(Burke 2006:261)根据伯克的论述,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感、危险感和恐惧感的事物就是崇高。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突出对邪恶和罪恶感的描写,所以该剧中令人产生痛苦感、危险感和恐惧感的崇高事物有很多。
本文从人物形象、超自然因素和恐怖气氛三方面来讨论《麦克白》中的崇高。
一、人物形象(一)麦克白主人公麦克白是一位英勇的苏格兰军中大将,他超越常人的的性格以及在此性格驱使下所作出的残忍行径不仅使他身边所有的人感到恐怖,也使阅读此剧的读者生出一种震惊和恐惧的情绪,惊愕于他的野心之强烈、手段之残忍、罪恶之恐怖,也就是伯克的崇高说。
他性格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利欲、野心和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
这两方面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麦克白像浮士德博士那样恶魔般的追求自己渴望的事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但麦克白又不能像爱德蒙和伊阿古那样的恶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
第一幕第二场通过军曹和洛斯爵士对麦克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面的描述,首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位平定叛乱、抵御外侵、杀死叛徒的勇敢的将军形象。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分析及启示【摘要】《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主要叙述了一位中年男子与一名未成年少女畸形的恋爱所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故事。
本文从悲剧人物本身出发,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导致洛丽塔悲惨结局的原因,透析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意义,希望唤醒大众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视,以及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关注。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悲剧一、引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1954年,《洛丽塔》在美国完稿,可是由于小说包含色情、伦理等方面问题,先后4次遭到美国出版社的拒绝,直至1955年9月,《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获得出版。
作品自出版以来饱受争议,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
他们从小说伦理道德、叙述手法、人物的形象、虚拟与现实的特性,以及小说中人物悲剧的解析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不断给人带来思考。
亨伯特、洛丽塔均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悲剧人物。
亨伯特由于青少年时期一段以初恋情人生病去世的悲剧而告终的爱情,从此形成了疯狂迷恋13、14岁少女的变态心理。
洛丽塔则由于父亲的早逝、母亲的冷漠,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原因,让亨伯特有机可图,从而导致了洛丽塔的悲剧。
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悲剧都有迹可循,而悲剧则再生悲剧,令人不断叹息。
二、女主人公以悲剧结局的原因分析洛丽塔是一个有着孩童般天真与可爱的年轻的女孩。
她活泼开朗,热爱自由,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渴望,最后,这个如花朵般绽放的女孩却俨然已然枯萎,亨伯特所看到的是她“一脸饱经蹂躏的神色”【1】,是她“才十七岁已经憔悴不堪”【1】的形象。
而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却是必然,其家庭、社会教育以及他人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一)家庭背景分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性格决定命运”。
而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多半与他的生长环境相关,其中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极为重要。
解读麦克白悲剧命运
解读麦克白的悲剧命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麦克白的悲剧成因,认为麦克白夫人的挑唆和女巫的预言只是麦克白悲剧成因的外在因素,而麦克白内在的野心和欲望的无限膨胀才是最终导致其毁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麦克白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麦克白》与《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然而,和其他三部悲剧相比,《麦克白》的悲剧特性更为“纯粹”。
这部剧本的突出特色是主人公麦克白并非正面人物的代表,而是一个泯灭人性的野心家。
剧中讲述的是麦克白——中世纪苏格兰的一名将军——在成功抵御外侵归来的路上,偶遇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会成为国王,于是,麦克白在夫人的怂恿和教唆下杀害了国王邓肯,篡夺了王位。
其后,为了掩人耳目,麦克白不得不实施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杀:他先后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儿子。
而这接二连三的弑杀也使得麦克白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十恶不赦的暴君。
最后,这位苏格兰新王落得了个孤立无助并在新的内战中被杀的下场。
表面上,麦克白的被杀成全了一种正义,他本是自作孽、不可活。
但读者并不会为此拍手称快,而是在痛恨其凶残的同时,又给予怜悯,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坏蛋,但却是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灵魂的坏蛋。
因此,他唤起的不是反感,而是同情……”这也正是莎士比亚创作《麦克白》这一悲剧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揭示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与较量;麦克白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吞噬了其善良的天性。
二麦克白悲剧命运解析麦克白的悲剧命运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麦克白自身的心中欲望——对王位的渴求——驱使的必然结局,即内因;另一方面是麦克白夫人的煽动与荒原女巫的预言蛊惑的结果,即外因。
然而,唯物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麦克白的悲剧决不仅仅是“让妻子的怂恿和预言的告知给诱惑的犯罪”,而是其在外因的鼓动下自身决定铤而走险、自觉选择的命运。
外国文学 美狄亚
浅谈《美狄亚》悲剧产生的原因2014211026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袁月影美狄亚是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剧作《美狄亚》中的主人公,欧里庇得斯在这部剧中描述了一种家庭悲剧。
美狄亚是一个在家庭中受到巨大折磨的女子。
她爱上伊阿宋并背叛了家人跟随他来到他的国家,她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可是伊阿宋却抛弃了她,因此她采取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痛苦。
她虽然毁灭了那个伤害自己的男人,可是她自己也被自己的怒气弄的很受伤,痛苦不但没有消散,反而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狄亚的不幸命运呢?美狄亚在文本中的形象是这样的1.背叛父亲、祖国——不孝不忠:为了帮助异乡的情人伊阿宋,她协助盗取了金羊毛,背叛了父王与祖国。
2.杀死亲弟——无情无义:为了和情人顺利出逃,她设计诱骗了自己的弟弟,后者惨死时的鲜血“溅在了她的裙裾上”,她还将弟弟残忍的碎尸来拖延父亲的追逐。
3.杀死亲生孩子——灭绝人性:常言说:虎毒不食子,她为了让丈夫绝后,不惜亲手杀死两个儿子。
4.毒计残杀国王和公主——残酷无情:为了帮助此时已是她丈夫的伊阿宋一雪杀父夺位之仇,她用魔法和甜言蜜语哄骗仇人天真的女儿们将她们的父亲活活砍成了碎块;而当得知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她不仅毒杀了丈夫的新欢还连带杀死了她的父亲。
因此,我认为悲剧的产生有一定因素是因为她的性格,是性格的悲剧。
美狄亚这种刚烈残忍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1.不懂爱的真谛。
爱情从不讲究公平,讲得出公平的,不会是爱情。
你可以甘愿为别人付出一切,却不能要求别人为你奉献任何;你可以不愿抛弃别人,可当你被抛弃时,却不能责怪爱情的无情。
爱情不是强加,不是占有,爱情其实很温柔。
如果你要得到他,那么就让他自由;如果他回到你身边,他就是你的;如果他不再回头,你就只能为他祝福。
爱的真谛,是让你爱的人完全地做他自己,而不是让他成为你理想的人,否则,你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2.极端自私的性格。
浅析《罪与罚》中索尼亚的人物形象
浅析《罪与罚》中索尼亚的人物形象王红汉教四班20120505160摘要索尼亚作为《罪与罚》中重要的女性形象,她身上闪现着伟大的人性光辉。
本文将通过分析索尼亚在悲剧命运与神圣信仰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性格特征,探究其复杂性格的成因。
并透过人物的表象,深入挖掘索尼亚身上寄托的作者的宗教理想和圣母崇拜情结,揭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宗教和社会意义,并理性地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对人们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悲剧性格;圣母崇拜;宗教理想;《罪与罚》一、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成因(一)悲剧命运下的性格缺陷1.极度自卑,内向胆小索尼亚是作品中酒鬼马尔梅拉多夫的长女,家中嗜酒成性丢了工作的父亲,身患重病可怜的后母,还有快要饿死的孩子们,这一切可怕的苦难,同时加在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可怜姑娘身上,最终为了养活家人,她不得不出卖自己,成了妓女。
对于自己卑贱的妓女身份,她比任何人都更瞧不起自己,这种植入其心灵深处的自卑,带给她无限的痛苦,残忍地折磨着她。
拉斯科拉尼科夫因为看到索尼亚深深的自卑感,开始对从厌恶到同情,他不忍心伤害这样可怜的姑娘,并且她已经被自己的自卑折磨得万分痛苦了。
当拉斯科利尼科夫因为对她的同情对她抱以尊重的态度,让她与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坐在一起时,索尼亚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配和她们平起平坐。
当拉斯科拉尼科夫的妹妹杜尼亚向她礼貌地深鞠一躬告别时,索尼亚反到感到无比难堪和痛苦。
可见索尼娅的自卑已经达到一种病态,在她心中,已认定自己不配与清白的女子平起平坐,还刻意强调卡捷琳娜本来想打发别人又找不到才会让她来邀请拉斯科拉尼科夫的,这说明她自己也认为让她来邀请拉斯科拉尼科夫对他来说是种耻辱,是非常不礼貌的。
索尼亚已经认定和她扯上关系就是一种耻辱了,她的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2.怯懦可欺,逆来顺受索尼亚的悲剧性格,除了极度自卑外,还表现在怯懦可欺和对一切苦难地逆来顺受。
当卢仁在暗中设计,在索尼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100卢布藏在索尼亚的衣兜里,然后再去污陷索尼亚偷钱。
再谈屈原的悲剧原因
再谈屈原的悲剧原因作者:周淼龙蔡建满来源:《云梦学刊》 2012年第2期周淼龙1 蔡建满2(1.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414006;2.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摘要:关于屈原的悲剧原因,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探讨。
如果从屈原的自身素质、情商、政治才能三方面来看,楚王的不信任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挑拨离间,导致君臣矛盾层层加深,事功不成,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外因;而屈原的内向型性格和平庸低下的情商,和他缺乏政治家的策略和果敢的自身素质,则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内因。
关键词:屈原;内向型性格;情商;悲剧中图分类号:I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 (2012)02-0041-3自西汉初年开始,关于屈原的悲剧原因和屈原的人格研究,一直是屈学的焦点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热和方法热的兴起,一些学者纷纷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屈原进行更深人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如黄灵庚的《楚狂屈原——对屈原人格个性、死亡意识的反思》,通过对屈原病态心理的揭示,用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屈原的病态人格;臧策的《屈原:东方的奈煞西施——论屈原的自恋倾向》,认为屈原有明显的自恋心理倾向,并且对其政治生涯和人生悲剧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刘泽华、李宪堂《崇圣忠君与屈原政治人格的悲剧性》,认为崇圣与忠君的矛盾冲突铸造了屈原的政治人格,崇圣与忠君严重失衡导致了屈原的政治悲剧。
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对屈原的心理素质、情商、政治才能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屈原的悲剧原因作一个新的诠释。
一、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心理素质尽管屈原是一个大诗人,能写出《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但是事实证明,屈原其实是一个在平时工作中不善于交流、性情比较内向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内向型性格的人大都具有不善交流、勤于自我反省、犹豫不决等特点。
通过研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屈原的相关作品我们知道,以上方面的性格缺陷屈原大体具备,屈原正是属于内向型性格的人。
女性镜像自我发现与现代中国———读丁玲《梦珂》
㊃文学研究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2.023女性镜像:自我发现与现代中国读丁玲‘梦珂“韩 煦(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报,北京100005)摘 要: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中的 梦珂 以其 莎菲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 前身 而受到评论界的长期忽视,如果将写作主体经验投射到现代中国的转化与发展之中,并将 梦珂 与 莎菲 共融为一体,值得探究的是其间隐现的互文性书写模式㊂以女性镜像为视角,对‘梦珂“中知识女性面对男/女㊁事业/婚姻㊁城市/乡村等多个二元对立项的态度与选择,阐释其是如何将女性的自我发现㊁拯救与中国的 现代性 阵痛整合在同一叙事中㊂关键词:女性镜像;自我发现;现代中国;城市;乡村;丁玲;‘梦珂“中图分类号:I 20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2-0115-06丁玲的‘梦珂“载于1927年1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是以女性作为主体组织叙事的文本㊂这篇小说因为被随后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所遮蔽而被评论界淡忘,仅仅被称为 透明地反射着那时代的新的知识少女的苦闷及其向前追求的力量,逼迫着读者 [1]292㊂ 莎菲 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主体,以此为灵魂不断增添新的属性,勾连出一系列新女性序列㊂然而作为 前身 的 梦珂 却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同时附着在这个具有象征性人物身上的种种内涵也一并被忽略㊂这部小说收录在192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在黑暗中“的集子中,正如题目所隐含的那样,丁玲的这部短篇小说集是女性 在黑暗中 发现的过程,发现自身㊁发现男性㊁发现城市㊁发现乡村㊁发现中国 以女性为镜像的发现,无论是女性的自我救赎,还是在启蒙话语体系中被寓言化的中国现代性的 断裂 ,毫无疑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㊂这种充满诱惑的现代性 在现代中国所体现出来的服从与反抗的双重互动,是颇为敏感敏锐的丁玲以女性的身体与意识所感受到的,以共融的经验投射到历史与革命之中,完成了一个刚刚 浮出历史地表 的现代女性,包含着经验性与想象性的表达㊂正如颜海平在关于现代女作家的研究中所说: 20世纪中国富有世纪一般想象力的女作家和女艺术家,是如何将她们自己转变为自身现实历史的能动力之源,而且还要重申她们的女性主义意识和身体力行的想象在中国革命遗产中的核心地位㊂[2]5本文试图从女性镜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中知识女性面对男/女㊁事业/婚姻㊁城市/乡村等多个二元对立项的态度与选择,来阐释‘梦珂“是如何将女性的自我拯救与中国的 现代性 阵痛整合在同一叙事中㊂叙事的表演性以及背后的多重隐喻将成为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㊂一㊁视觉的暧昧性:女性的发现与救赎正如周蕾所言: 在20世纪,正是摄影和电影这样的新媒体所带来的视觉性力量,才改变了作家们对文学本身的思考㊂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种新的文学模式是无可争议地被彻底媒介化了,其中也包含着对技术化视觉的反应㊂就像其他论述的传统模式,当然也包括像绘画和雕塑这类的视觉艺术,文学必须进行自我设计,以应对作为普遍交流技术的视觉所显现的优越性㊂ [3]258-278丁玲是现代文学中少有的与电影有着特殊关系的作家[4]9-41,虽然曾经的电影梦终成幻影,但这不愉快的经历沉淀为丁玲创作的 历史遗产 ,这一点便映射在她当年创作的小说‘梦珂“中㊂总体而言,电影对丁玲的影响在文学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包括表演性的表达㊁凝视收稿日期:2017-06-18;收修日期:2017-12-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 Z W 129)作者简介:韩 煦(1992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新闻采编学㊂㊃51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2期 2018年3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2M a r .2018策略的运用等㊂然而,这种视觉策略并非单纯的 现代主义 ,而是突出了一种暧昧的现代性,一方面视觉作为自然的捕捉物,是传统的古典主义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被视觉遮蔽的 素颜 又在现代小说中逐渐浮现㊂ 素颜作为自然的存在而成为可视的并不在于视觉 [5]46,更重要的是,具有自在性的内面的颠倒与发现㊂而在这种颠倒与转换中,处于时代交点的作家,并非能够恰如其分地驾驭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而显现出明晰的暧昧色彩㊂这一点,在丁玲对于 人 的视觉性描摹中可见一斑,并且其中的 艰涩 与 龃龉 恰恰从侧面展示了一个女性作家在 发现内面 时的独特之处㊂在‘梦珂“的开始,丁玲便使用了多个视觉的 特写 画面将碎片化的镜头融合为一个相对连续的动态的画面: 看,鼻子! 笑什么,看呀,看红鼻子先生的鼻子 ,便将视觉作为标识的关键,而这种视觉所抵达的并非是自然的 风景 ,而是 人 ㊂对于这种男性的发现,丁玲采取的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的写法,以最突出的特征来标定一个人,而忽略其作为一个整体人的完整性㊂更有意味的是,这种简单化的 扁平人物 ,在‘梦珂“中只存在于对男性的描写,如那个拥有 遍生黑毛的大掌 的唱歌的人㊁圆月剧社的扁脸和白牙齿的小后生㊁穿着黑绿色哔叽洋服的张寿琛等,同时也借助这样一系列 镜头 ,将梦珂引入读者视野,抑或说,丁玲的写作被 无可争议地媒介化了 [6]㊂丁玲只有在很少数的情况下,才会有对男性的具体外貌 凝视 ,而这种凝视少了欣赏的意味,而更多的是带着怀疑情绪的 审视 ,源于一个 现代女子 对于男性的不信任,甚至在这为数不多的 观看中,被看的男子是一个具有女性气质的 被阉割 了的男性㊂在那一张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有个很会扇动的鼻孔;在小小的红嘴唇里,说话中不时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㊂左手是那样的细腻,随意的在玩弄着胸前的表链㊂呵,领结上的那颗别针,还那样讲究呢![7]39这种对男性的描摹极具意味,将具有雄性气概的㊁代表着权威的男性漫画化㊁符号化,以简单的形体特征命名,并且具体而细腻地描写男性的反向气质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个女性主义文本试图展示的 女性 氛围造就的,也是整个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对于 文明 绅士 扭曲而变形的理解,且与工业化理论在中国的扭曲与变形是同构的,这一点在下文中具体分析㊂不同于这种漫画式审视的写法,丁玲在对女性的描摹中,将抽象的单分子的喻象,拓展为一连串的写实性描写㊂写实性的 人 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以男性视野为中心的对女性的 看 ;二是梦珂去 看 其他女性;三是梦珂 看 自己㊂在这些写实性的细致描摹中, 风景 得以发现,自然的东西被社会化或者个人化,并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人变成了具有内面心理的人,而非茫然的大众或者单向度的个体㊂更有意味的在于,这样一个心理性的人,其性别是女性㊂以男性视野为中心,对女性进行观察与窥视,在‘梦珂“中大量存在㊂无论是那个模特㊁梦珂,或是其他女性,在丁玲笔下她们都以最自然的形态被赤裸裸地观看㊂同时这些被男性观看的女性们,又在小心翼翼地观看男性,在这种并不对等的互动当中,来确认自己的身份㊂例如,梦珂跟姑母家的孩子是不熟悉的,当她与兄弟姐妹们下棋时,表哥晓淞是在不断地 窥视 她的㊂当身躯一向前倾去时,微弱的呼吸便使她后颈感到温温的微痒,于是把脸偏过去㊂晓淞便又可以看到她那睫毛的一排阴影直拖到鼻梁上,于是也偏过脸去,想细看那灯影下的黑眼珠 梦珂 也没留心到对面还有一只眼睛在审视她纤长的手指[7]17㊂在这个关系中,晓淞与梦珂是表哥/表妹㊁男/女㊁看/被看的关系,但这种看与被看,并非是简单意义的带有侮辱性质的冲突关系,而是以消费主义的娱乐角度,讲述一个合理的 观看故事 这种叙事模式是在现代性装置中所生产出来的㊂除此之外,这些女性也彼此相互观看,这种群体间的观看带着攀比与审视的味道,与女性所处的社会结构关系密切,置身于社会性别制度所构成的政治经济学话语当中,生物性的本能与男权话语的规定共融在制度当中,同性的敌视㊁攀比与竞争本能,以及男性对女性的 挑选权 与 所有权 ,这些都使得女性的上述行为再度自然化,在彼此的观看当中获取竞争的信息,进而转化为炫耀与攀比的资本㊂比如,当杨小姐穿着自己心仪的衣服展示给大家看,以期获得赞美时,梦珂通过眼睛的审视与捕捉,获取到的信息投射进自身的内心活动,呈现为负面的情绪,包括讽刺与挑剔等㊂具体而言是对杨小姐衣服的颜色与款式的挑剔:刺眼的大红坎肩㊁花里胡哨的袍子㊁颜色不太调和的脂粉的面孔 这种细致而夸张的描写,一方面迎合了大多数具有男性立场的㊃611㊃第38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月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丁玲对这种迎合的嘲讽,同时在这种相互之间的审视中勾勒出微妙的女性情谊㊂这种细致入微而繁复的女性关系,也会成为包括女性读者在内的消费对象㊂在这些观看当中最有意味的当属女性的自我窥视㊂这一点与梦珂的个体身份是密切相关的:她的母亲是父亲在她 十八岁上娶过来的一个老翰林的女儿 ,有着贤淑性格和自视甚高的心理,但是却在她难产中遗留下了梦珂这个女儿㊂这是个被母亲所抛弃 的孩子,而父亲则是一个脾气暴躁而狂傲的不管孩子的男权形象㊂正如孟悦和戴锦华在‘浮出历史地表“中所言,女性浮出历史地表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 弑父 并且重塑 母亲 形象的过程,是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理想母亲的过程㊂在这样的安排中,母亲位置的空缺恰恰为梦珂成长为一个 理想型女性 提供了空位㊂于是,在梦珂的自我凝视中,充满了表演的成分,她在对镜自照的过程中,不仅有着浓烈的自怜自恋的小女人气息,而且这种照镜子也有着丰富的表演意义,在凝视中梦珂完成了理想角色的扮演㊂从镜中望见自己的柔软的指尖,便又互相拿来在胸前抚摩着,玩弄着 于是她又向镜里投去一个妩媚的眼光,并一种佚情的微笑,然后开始独自表演了㊂这表演是并没有设好一种故事或背景的,只是她一人坐在桌子前向着有八寸高的一面镜子做着许多不同的表情㊂最初她似乎是在装着一个歌女或舞女,所以她尽向着那镜里的人装腔作态,扬眉飘目的㊂有时又像是一种爵夫人的尊严,华贵 但这爵夫人,这舞女的命运都是极其不幸,所以最后在那一对张大着凝视着前方的眼里,饱饱的含满一眶泪水㊂真的,并且哭了,然而她却非常得意的笑着拿手绢去擦干她的眼泪 [7]40-41在这种时间性的表演中,建构的是一个脆弱易变的无主体的女性身份认同 一种通过行为的程式化重复而被制度化起来的身份 ,通过 身体姿态㊁身体运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身体扮演建构了一个不变的社会性别化自我幻象 [8]105㊂这种形象的塑造,在朱迪斯眼中,一方面建构了女性作为演员的身份,另一方面对这种身份强烈的建构欲望,又成为女性的强迫性幻觉和信仰的客体㊂同时这两方面都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政治经济学[9]21-100下,被自然化为一种 女人气质 或者 女性追求 ㊂但是颇有意味的,丁玲并不是以一种屈辱的方式进行的描写,而是以娱乐甚至调侃的语调,在被合理化的制度中自在地调侃与自由地讽刺,并且将这种叙事延展为自我表演的一种,也就是说,这种 自娱自乐 的消费源于女性的自我发现㊂在‘梦珂“中存在着一系列视觉性艺术的整合,其中包含多个侧面呈现出的 复调性 关系是不容忽视的㊂只有在看与被看㊁凝视与被凝视等二元对立的关系中,自我才能被发现,他者才能被体认㊂通过镜像的自照与他者的评论,无主体的主体得以建构,女性的结构性位置才得以确立㊂这种纵深的视觉互文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 透视 性,它在现代性装置中似乎源于肉眼的观看,而又并非自然地认识自我与体察世界的方式,其心理性是不可被忽视的㊂钱谦吾在对丁玲的作品进行分析时提到, 她所表现的女性,可以说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 近代女子 的姿态,而这一种姿态,正在各大都市里发展着 [10]227㊂或许,在钱谦吾和后代评论者的眼中,丁玲对女性心理的大胆描写,对欲望的直白发泄,以及对现代知识女性生活状态的描摹,是塑造典型的 近代女子 或者 m o d e r n g i r l (现代女子或摩登女郎)的关键㊂然而在一个过渡与转型的时代,这种明显的西方精神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本土性转化,或者说,处于当时代的女性自身是一个镜像内外纠结的主/客体,充满了暧昧性㊂这种暧昧体现在:作为中心人物的女性,她们似乎拥有不容忽视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有着层次分明㊁变化多端的性格与个性,是典型的 圆形人物 ㊂不能忽视的是,这种主体性是脆弱的,是在女性的不断自我装扮中所重复的幻象,更多的只是一种想象的身份,是 w a n t t o b e (想要成为)的 理想型 ㊂总之,‘梦珂“的视觉性媒介将女性置于一个合理化的观看角度,而女性也在这种被看中获得自己的满足,将被观看娱乐化㊂这种女性的自我发现呈现了一种暧昧的现代性,也是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所遭遇的自我与历史的尴尬㊂二、乡土中国与现代城市视觉不仅仅是作为女性表达身体的媒介,而且也是将 震惊 体验转化为一系列的重要关系和叙述的形式㊂正如罗岗所分析的那样,丁玲并非在理性的层面上探讨 娜拉走后怎样 的问题,而是去讨论 在被观看的 女体 上铭刻着男/女,公/私,城/乡,阶级/性别 诸多紧张的历史关系 [6]㊂在这些历史关系当中,以女体或者说男/女为中介来考量城市/乡村关系,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㊂㊃711㊃韩煦:女性镜像:自我发现与现代中国一般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的个体生命历程总是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映射到其文学创作中㊂但同时很多作品也有着艺术上的粗糙与幼稚,体现出 女作家们自身经验与语言之间的互相游离乃至互相冲突 [11]23㊂这种 同构性 在丁玲的文学创作中也有比较显著的体现㊂丁玲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7岁时进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念幼稚班,母亲是一个热心社会活动的知识女性㊂这样的背景使得丁玲具有了一定的革命思想与文学兴趣㊂17岁的时候与舅父家大表兄之间的包办婚姻解除,18岁时与挚友王剑虹共赴上海,之后又在北京㊁上海㊁湖南之间往返多次㊂在这种长期的漂泊生活中,无根与不安定成为生活的一种节奏,并投射在丁玲的创作当中㊂尤其是作为一个 乡土中国 出身的女性,逐渐成长为一个城市的知识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城市与乡村的理解,对于现代中国的转化问题,有着自身的感知与体察,自然地流露到写作当中,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传的色彩㊂虽然因为年龄等因素,丁玲在乡土中国上的经验比较淡薄,这一点在她早期的作品中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丁玲会去刻意地回避这种模糊的个体体验㊂在‘梦珂“中她所塑造的女主角 梦珂 就是一个从乡村到城市寄居求学的少女,与丁玲的个人经历具有相似性,而且梦珂对于戏剧与电影的兴趣,也与丁玲自身曾求洪深㊁田汉等人引荐进入演艺界的经历有密切关系㊂在很大程度上梦珂复制了丁玲的部分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㊂有意味的是,丁玲对乡土与城市这种被凝固化的二元对立与冲突,首先是建立在一种 男/女 的关系之中,而这种关系也并非是被简单化的,其间隐现着纠葛而复杂的关系网络㊂这一点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有显而易见的隐喻意义,体现在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莎菲与资本主义国家男性凌吉士之间的关系上㊂在‘梦珂“中这种关系的比喻则主要是以女性为载体,以女性为镜像,来讲述一个关于城市/乡村的现代中国的故事㊂通过女性来讲述中国,有着双重的隐喻意义㊂首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体系中是受动的弱者一方,自然地 分享 了被男权话语所规定的女性特质 柔弱的㊁被释放欲望的客体,因为 五四时代的历史变革毕竟赋予女性一种弱者的自觉,如果不是性别自觉㊂因为诸如主人/奴隶㊁压迫者/被压迫者㊁强者/弱者等等意识内及本文内二项对立很自然地暗合于潜文本㊁潜意识中男与女的对立 [11]21㊂其次,在传统的中国里,女性是极其特殊的群体,即使是被男性所 控制 ,但在循环互动的城乡中,也依然呈现了两种女性的形态:一方面,对于生活在乡村熟人社会的女性来说,她们大多是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活动范围包括家庭与社会,此外由于乡土中国稳定的熟人网络,使得家庭与社会之间并无太多的龃龉与隔阂,血缘与地缘不断地稳固这种关系,活动在乡土的女性,以家庭手工业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确认自身的社会身份;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特权阶层的女性而言,她们多藏于深闺,修习琴棋书画,按照男性期待的方式成长为一个家庭中的人,而几乎失去了与社会的关联㊂当资本主义的工业理论和现代化逻辑逐渐掌握了现代中国发展的思路,以上海为主中心的城市新女性崛起,m o d e r n g i r l成为青年女性的理想类型㊂这样一种特殊性造就了城市与乡村的龃龉在女性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或者说,如果以简单的二元对立项现代/传统 城市/乡村作类比,现代中国的转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女性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从村妇加深闺的合体变身为一个m o d e r n g i r l的过程,不断去修习并占有被标签为 现代 的特质和努力改掉自身 乡土气 村姑气 习惯的过程㊂在‘梦珂“当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自然地呈现为上海/酉阳的关系㊂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既有西方文化的沾染,也有本土文化的浸润,还是革命的 策源地 [12]㊂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接近西方生活和知识趣味的地方,无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学艺术上,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几年后的刘呐鸥㊁施蛰存㊁穆时英在他们的新感觉小说中所呈现的上海都市流动的眩晕感,和十多年后在张爱玲小说中繁华而有格调的上海滩的景象类似,上海代表着时尚与现代,是摩登的同义词㊂正如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所描述的,上海代表着一种新的都市文化,在西化的氛围中保留着些许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美学特征,并非是 殖民化戏拟 ,而是 一种中国世界主义的表现,这也是中国现代性的另一侧面 [13]327㊂而酉阳则位于渝湘黔的交界处,是内陆山区里的小县城,也是苗族㊁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或者说,这样的一个地方,若以现代化的标准来评判,是一个极端落后的甚至有些荒蛮的 乡下 ㊂在‘梦珂“中,首先将上海/酉阳置于一种对立位置的人是梦珂的好友匀珍的妈妈,她们一起从家乡来到上海, 看到那绿色的,㊃811㊃第38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月新擀的菠菜面,便不住的念起故乡来 ㊂匀珍的妈妈,在书中丁玲称其为 老太太 ,作为一个中老年的乡村妇女,她抱持着传统乡土社会中女性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模式,是现代上海中典型的异乡人,她并不试图去融入这个新的社会,进行自我的现代化革命 虽然她的女儿辈的人们都在进行这样的努力,所以在这一点上,老太太就被抽象为传统/乡村的代表㊂丁玲非常清晰地认识到酉阳与上海之间的差距:酉阳有高到走不上去的峻山,云只能在山脚边荡来荡去,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但是酉阳没有上海这么多这么好的学校㊂而对这种所谓的 多 与 好 ,抱持传统观念的匀珍的母亲是不赞同的, 自有她的见地 ㊂在作为传统乡土中国典型的酉阳县,是不需要 学校 的,或者说自身的学校更符合 宗庙 的功能㊂在传统中国,学校所起的作用更多的并非教育功能 这个功能,如费孝通所言,主要是由家庭来承担,学校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血缘的亲族关系的延展,是对于 礼 的塑造㊂因为文化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对乡村社区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帮助的[14]50-51㊂这些从乡村流动到城市的人群,他们在身份认同上经历着各样的艰难转换㊂例如,当梦珂在姑母家遇到了高小同学时,昔日的 丙丙 改叫了 雅南 ,从一个极具乡土气息的名字更改为一个具有文雅气息但又不那么西化的名字㊂而那些长辈们是以一个模糊暧昧的形象出现在文本当中,他们没有名字,相貌模糊,是即将被时代淘汰的群体,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模式逐渐向以孩子为中心,是现代性转换的一个步骤,非常具有意味㊂同时,梦珂那些早已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姑母家的表哥表姐们,对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也有着不可否认的震慑力,使得她不得不保持距离㊂当她最终因为退学而到姑母家时,却显露出了一种明明白白的羡慕㊁喜爱这种生活,同时也想要成为拥有这样生活的上海都市人㊂这在她初次听到表哥对她写信的赞赏中便可以看出,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样不伤雅致的赞语 ,同时也忍不住与酉阳中学时获得的赞语进行对比,将后者标定为 过火 粗鲁 ㊂而且当自己的表姐表现出对雅南的不喜欢时,梦珂也对这位一同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男生表示了不喜欢,虽然他们一同分享着五六年前的故事,这种对过去的㊁传统的回忆在丁玲的叙述中,是被现代生活压下去的空白㊂表姐作为上海都市的真正女主人,给梦珂指明的道路, 老说老说从前,也无味吧㊂梦妹,你可以去同澹明谈谈,他真是个有趣的人 ㊂在这里,澹明是一位典型的新青年,是现代生活的化身,是他带着油彩来使一个稚嫩的乡村知识少女发现了很多的风景 ,并沉迷于它㊂面对老太太的这种 回忆 性质的描述和家乡故友的聊天,作为倾慕于做m o d e r n g i r l的㊁走向新青年道路的梦珂来说,并非没有诱惑力,但这种回忆只是作为寄寓乡愁的存在物,引出关于童年与乡村的诸多回忆,这些充满了家庭温馨式的回忆,与其说是对传统的留恋,不如说是在面对现代生活时的退避式的自我保护㊂于此,也自然地体现出作为间性人物的梦珂的矛盾性所在,或者说,处于间性发展过程的中国,它的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之所在㊂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一方面是追求 西化 过程中的 绊脚石 ,另一方面却也为急遽的现代化提供了软着陆的平台,使得中国不至于因高速而粗放的发展而崩溃㊂在这样的矛盾中,乡村/城市之间因士绅的整合而有着健康的循环网络,在中国遭遇西方现代文明时,逐渐被打断和停滞,乡村与城市逐渐成为现代化范式中的二元对立项,被固化的结构也因之形成㊂这种固化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也呈现为都市与乡土这两大板块,并在政策等强制手段之下,不断地加强与牢固,曾经区隔甚小的城市/乡村开始呈现出迥异的风景,正如戴锦华和孟悦所描绘的场面: 都市,这片聚集着少年中国文化精英的社会地域,在逐渐秩序化的过程中越来越渗透出一种殖民地特征㊂这里日益健全之中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㊁商品市场和文化市场,并非来自社会内部新的文明进取力量的自律,而是对西方文明垃圾的一种拙劣复制 而都市的对立面乡土世界,却仍然是传统的天下 这里的文化风俗,这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㊁信仰㊁价值标准㊁这里的闭塞愚昧和艰苦,都与几百年几千年以前大致雷同㊂ [11]101对于这种似乎固化了的两大板块,丁玲在‘梦珂“中所采取的叙事模式依然是以女性为媒介,借助同构的二元对立项,将丁玲的生命体验㊁梦珂的个体经历以及现代中国的发展模式等共融,并且进行了互文性的表达,以此完成通过女性镜像来述说中国故事的目的㊂三㊁结语:以女性为镜像的现代叙事正如‘梦珂“的结尾所言: 以后,依样是隐忍的,继续着到这种纯肉感的社会里面去,自然,那奇怪的情景,见惯了,慢慢的可以不怕,可以从容,但究竟是使她的隐忍力更加强烈,更加伟大,至于能使她忍受到非常的无礼的侮辱了㊂ 这种 隐忍 的能力,或者㊃911㊃韩煦:女性镜像:自我发现与现代中国。
试论丁玲前期创作中的孤独主题--以《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
梦珂对表哥暗生情愫 , 最终却 发现这样 的感 情不过是两位男性情场角逐的一个筹码 。 在 这段经历 中, 梦珂 明显感受到了资本主义都 市与乡土世界两个版块的撕扯 。一方面 , 她 怀念着淳朴 的故乡 , 怀念着那种 自然 、原生 态 的生 活方式 与人 际交往 方式 。而另一方 面, 她却逐 渐习惯并享受于姑母 家现代 的资 本 主义生 活方式 ,并成为其中的一员 。 乡土世界在梦珂梦里的隐退标志着梦珂 对 资本 主义都市 的接受以及对 传统乡土世界 的遗弃。 但是, 爱情的破灭却让她意识到 自己 与这个新的世界的格格不入 : 她是—个渴望被 尊重具有独立人格 的现代知识 眭, 然而 , 离 开学校 “ 艺术” 层面的异化 , 资本主义都市却 让她再次遭受 “ 商 品化”的异化处境 。 与此同 时, 作为原乡的乡土世界也不再如刚到姑母家 时能给梦珂彷徨时的慰藉 : 包办婚姻让获得初 步 “ 人”的觉醒的她不能选择回去 , 她 只能在 注定被异化的商品语境中出卖色相 , 成为她曾 经帮助过的女模特们 中的一员。 于此 , 我们不难 品出梦珂的孤独。面对 现代 文学第 二个 十年 资本 主义 版块 与乡土 版块 的碰撞 , 走 出家 门的娜拉不再甘 心于传 统包办婚姻的命运。她们进入 都市寻找 自 我 价值实现与 自主 的爱情婚姻 , 然而商 品化 的 语 境让 她们 只能成 为与传统父 权塑 造下别 无二致 的物 、 第二性与他 者。 面对外在世 界 ,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 , 作为 “ 人”她们都无 处容身 ,她们没有同盟 , 没有认同 ,没有作 为人 的价值 ,有 的。只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 值得 注意 的是 ,在女模特事件后 ,丁玲 曾有这样的描写 :“ 以后呢……红鼻子先生 还 是照 样红起 一个 鼻子在 走廊上蹬 去 又蹬 来 ……又另雇来一个每星期来两次 , 一月拿 二 十块钱 的姑娘 。 ” 这个姑娘与经历 “ 出走一 反抗一 沉沦一 异化”的梦珂何其相似 ! 小说的 开头结 尾形成一个完整 的圆。 一如外在世界 对 女性无处不在 的异化让人心惊胆寒 。对是 丁玲对 梦珂出走后结局 的预知 , 体现 出作者 始终冷静而犀利 的女性 眼光 : 她一早洞悉了 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 洞悉 了面对外在世界
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审美特征论文
论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摘要:在丁玲笔下,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
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不同于以前文学史上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显现出了“勇”“傲”“悲”的形象审美特征。
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和形象审美特征的完美体现,离不开丁玲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她自身的女性人格魅力的影响。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在群星璀璨的现代女性作家群中,丁玲是比较耀眼的一颗,她独有的女性意识突出地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丁玲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如阿毛、贞贞、杜晚香等,这些女性渗透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感,令人为之叹服。
一形象审美特征的集中表现1 勇丁玲笔下的女性是悲的、傲的,但是她们没有在痛苦中绝望,她们有一种在悲剧的人生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苦痛。
贞贞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尽管被日军欺侮,但通过为游击队提供情报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为了抗战,她做出了太多的牺牲,这样一个伟大坚毅的女性是值得敬重的,正如王蒙说:“我在少年时候读了《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的形象让我看傻了,原来一个女性可以是那么屈辱、苦难、英勇、善良、无助、独立、热烈、尊严而又光明。
”丁玲笔下的这些女性,独立、自我、倔强、执著,不受环境左右,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女性自我和自我精神上都达到了超越传统女性的现代精神高度。
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勇,还体现在女性勇敢寻求爱情的意义上,女性人物从不回避对异性的渴望,大胆地表现出爱与性的意义。
莎菲毫不避讳自己的内心情感,当她见到外表丰仪的凌吉士,就大胆地诉求,掩藏不住内心炽热的情感,“希望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渴望接触他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去的嘴角”。
在女性情感受到禁锢的时代里,莎菲发出这样的大胆表白,足以证明她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之情,以及在爱情中所显现出的主动和勇敢。
这些女性毫不回避对性的需求,大胆说出自己的真正需要,追求灵与肉相统一的完美爱情,将女性意识的觉醒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浅析《珍妮姑娘》中人物悲剧命运的隐性成因
浅析《珍妮姑娘》中人物悲剧命运的隐性成因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他被评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商业小说家。
德莱塞来自底层社会,正是他过去和周围人的经历,促成他完成了一部又一部揭露美国繁盛浮华下的虚伪现实之作。
1911年,德莱塞发表了长篇小说《珍妮姑娘》,小说讲述了农村女孩珍妮,具备了世人能够想象到的所有优秀品质,她美丽、热情、善良、勤劳,她渴望热烈而真挚的感情并付诸真心,但最终却被无情抛弃。
小说中的珍妮只是一个被上流阶级包养的情妇,但她身上诸如忠贞笃定、不世故的优秀品质,与刻板印象中的情妇形象大相径庭,反而凸显出上流阶层物欲横流、为现实所累的阴暗面。
然而,整个故事中并不是只有女性人物是社会的牺牲品,男性同样没有逃脱他们的悲剧命运。
笔者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解读在宗教当道、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所有陷入其中的人们不可防止的悲剧命运的隐性成因。
一、权力话语理论不同于其他哲学家对于权力的看法,在《规训与惩罚》中,福科提出了“全景敞视理论”,每个个体的行为都可以被随时监控,但个体本身并没有方法知道是谁、什么方位或者此时此刻是否有他人正在监视他们。
久而久之,个体从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也就是自我规训。
在这种机制中,每个人都是被监视者,每个人也都是监视者,他们在无意识中行使权力,同时又受到权力的控制。
这种自律使权力以一种更为便捷、自由的方式得到运作。
相较于他律的被动,人们按照规那么设定好的方式进行自律那么更有利于对个人的控制。
二、男权社会下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珍妮身上就具有这样一种精神。
从她的孩提时期开始,她的一言一行都以仁慈为怀。
”女主人公珍妮虽然出身贫寒,但她并没有穷苦人身上愤世嫉俗、刻薄世故的性格特征,反而对这个世界仍然充满善意和希望,她对任何人都不设防。
她的这种秉性在当下唯利是图、纸醉金迷的社会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因此更加珍贵。
同时,她还具备社会对于女性完美外表的所有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她在身份地位悬殊如此大的情况下,仍能俘获上层男性的心。
浅析麦克白的悲剧成因
浅析麦克白的悲剧成因作者:梁文武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8期梁文武[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委外语学院,太原030006]摘要: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唯一的反面形象主角,既是残暴的,又是值得同情的。
正因其复杂冲突的内心,引得无数学者竞相分析研究。
本文试从人物性格特点及人性方面入手,探讨其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麦克白莎士比亚性格特点悲剧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以其特有的阴沉而震撼的悲剧效果影响着读者。
其中的主人公麦克白,则用其跌宕起伏、血腥残酷的一生,向人们呈现出一个被自己所陷的悲剧形象。
许多学者从如人类学、接受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对其悲剧的内在成因进行过综合探究。
在本文中,笔者试从人物性格角度入手,去发掘其悲剧人生,揭示作为悲剧典型的麦克白和人类性格缺陷的相近之处。
一、麦克白性格特点之——“不安分”不同于莎士比亚其他三部悲剧中的主人公,本身不坏但因为各种原因一步步被“命运”毁灭,麦克白是一个内心极度纠结最终变得嗜血暴虐的人物形象。
根据亚里士多德理论,像麦克白这样的恶人遭遇厄运是“活该的”,故此不能算作悲剧。
但是从人物整体及内部剖析来看,麦克白并不是一个从头坏到尾的恶魔,他只是在内心善与恶的不断挣扎争斗中败下阵来,向邪恶的一方低头了而已。
他自己也意识到:“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把毒酒投入酒杯里的人,结果也会自己饮鸩而死,这就是一丝不爽的报应。
”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麦克白是一个成功者。
他作为能征善战的大臣,帮助国王成功地抵御了外敌,带着累累战功班师凯旋。
至此,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仿佛还是之前的传统英雄形象,英武挺拔,武力过人。
等着他的,似乎也是无限光明的美好前程。
往往在成功,或者说事情顺利的时候,人对于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事物是不大相信的,因为这样一来会把自己靠能力得来的成果分一半给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事物,这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但是,当神秘的话语指向的是你隐约可见的未来的时候,这一切就又是可以商榷的了。
丁梦珂故事梗概
丁梦珂故事梗概
丁梦珂,出身于富裕家庭。
但是父母早年离异使得性格孤僻、内向的她养成自闭症倾向,没有朋友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
偶然的机会让她遇到刘勇一家,她慢慢走近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渐渐地感受着爱与被爱……
在一次车祸中,正要送父亲去医院的丁梦珂遭遇车祸,父亲却重伤昏迷。
就在丁梦珂焦急万分时,母亲再婚嫁给另外一位男子并将刚满月的女儿扔给奶妈带回娘家照顾。
面对破碎的家庭以及冷漠的继母,丁梦珂选择逃避……在姐夫的帮助下,丁梦珂留宿在姐姐家里,住进了继母所说的贫民窟,跟随孩子们一起上学读书……一次阴差阳错的“偷吃”,又给两人拉开新的距离……几经周折,命运总算把他俩牵
连在一起,也终究让真情战胜了误解,让丁梦珂体味到幸福的滋味……
她的人生因为“车祸”而改变了方向!当她手捧鲜花站在领奖台
上时,她流泪了,心底最深处的一个角落终于打开,一直压抑已久的感情如决堤洪水般涌现——“老师,我想要找回失散多年的弟弟妹妹!”可一切都来不及了。
就像歌词唱的那样“原谅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只为错过你。
”亲情难寻觅,曾经认定自己永远拥有快乐的丁梦珂,此刻
才明白——没有比平凡更美丽的风景,而她,只能活在平凡之中;那么,是否还有其它答案呢?相信每个人看完这篇小说后,都会有不同
的收获吧。
她说:“你知道吗?虽然你从未表露过对我的关心和喜欢,可是我
一直很清楚,我最需要的就是别人对我的肯定和赞许。
谢谢你刘勇,陪伴我度过难熬的日子,让我知道自己还不算太糟糕,至少还有人挂念我。
从麦克白与班柯的善恶二元对立看《麦克白》的悲剧伦理特质
从麦克白与班柯的善恶二元对立看《麦克白》的悲剧伦理特质摘要:在《麦克白》中,麦克白和班柯两个人物处处形成了对比和对照的关系,构成了《麦克白》这部戏剧中的善恶二元对立关系。
两人在面对人性欲望时所做的不同伦理选择深化了麦克白身上的悲剧力量,也代表了莎士比亚及其所代表的16世纪英国社会的伦理观。
关键词:麦克白班柯二元对立悲剧伦理《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最短、但也独具悲剧力量的一部戏剧。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创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麦克白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但在谋杀邓肯这件事上心存顾虑、难以决断;而在犯下了一系列的谋杀罪之后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麦克白夫人在蹿嗦麦克白犯罪时决然刚强,而在真正实施犯罪以后又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惊恐中死去。
这样的人物性格对比和反差为揭示人在罪恶面前心灵受的震撼和审判是非常深刻的,这真实反映了人性的欲望与脆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性善恶较量的真实画卷。
在这两个人物之外,莎士比亚还在这部戏剧中创造了一系列其他人物,如国王邓肯、与麦克白一同建立军功的班柯、大臣麦克德夫以及国王的儿子和班柯的儿子等等。
这些诸多人物,虽然角色地位不如麦克白及麦克白夫人,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他们也是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忠、善、和诚等。
班柯就是一个看似次要,实则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的地位、功劳等与麦克白相似,也被女巫预言其子孙将成为国王。
但面对人性中的欲望时,班柯做出了与麦克白完全不同的伦理选择,成为了剧中忠诚正直的人物代表。
从班柯与麦克白的角色对比分析来看,这两个人物的并置向世人展示了人在欲望前的善恶两种不同选择,以及其造成的后果。
而从这两个人的善恶二元对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洞见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莎士比亚意图向我们展示的16世纪的伦理道德精神和他心中所向往的人类高贵品质。
一、班柯与历史的真实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写于1599至1606年之间。
此悲剧的故事来源于1577年发表的《赫林谢德编年史》。
堂吉诃德的悲剧性
堂吉诃德的悲剧性内容提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为世界文学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他痴迷于骑士道,自封为骑士,并先后三次离开家乡,开始游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一个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笑话,虽然如此,但是笑过之后,却能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堂吉诃德悲剧骑士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在基督教文学的美好人物当中,唐吉诃德是最完整的一个”[①],其实不仅仅在基督教文学,放眼整个世界文学史,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也是非常完整的,这种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堂吉诃德自身的复杂性上。
他有着孩子的纯真、哲学家的睿智、诗人的多情,但同时,他也是疯子、行为主义者甚至自恋者的化身,当这些因素聚集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在他那个时代,就产生了堂吉诃德似的悲剧。
按照黑格尔悲剧理论的观点,悲剧的产生必须具有伦理冲突,而堂吉诃德却恰恰处于两对伦理实体的冲突之中,当冲突双方的其中一方遭到损害,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可避免的悲剧性。
一、性格与命运的冲突堂吉诃德问世之初,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可笑的疯子,他骑着一匹瘦马、拿着一杆生锈的长矛、穿着一身破旧的铠甲,异想天开作为骑士去游历世界,并做了许多令人发笑的蠢事。
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人们渐渐看出了堂吉诃德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那么,堂吉诃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恐怕直到现在人们的想法都不能统一,这正是一个不朽形象的基本特征。
但是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在他身上体现出了许多高贵的品格。
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执著的人。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骑士梦三次出游,不畏艰辛,为此,他住过小店、农人的田舍、牧羊人的茅棚甚至强盗的巢穴,即便是被公爵待为贵宾,也丝毫没有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影响到他作为骑士行侠仗义的信念。
他执著于追求骑士道精神,将风车当作巨人,在树林中救助被打的牧童,甚至和狮子打交道而不畏却……我们在这里且不管他的这种信念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单就信念本身而言,堂吉诃德是非常执著的。
此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一个情人杜尔西内亚小姐,虽然这只是他的一个幻想,但却以此为精神支撑完成了艰难的旅行。
论丁玲《阿毛姑娘》里造成阿毛悲剧的成因
论丁玲《阿毛姑娘》里造成阿毛悲剧的成因作者:丁抢飞来源:《人间》2016年第05期摘要:女作家丁玲的小说创作一向以关注女性命运、张扬女性意识和探索真正属于妇女的解放道路问题为主,特别是她在加入“左联”之前的女性小说,多以表现时代苦闷下的女性,追求理想爱情不得而迷茫与彷徨的心理。
《阿毛姑娘》里,丁玲把视角伸向农村的女性阿毛身上,在封建思想和男权话语下,以及难以跨越的城乡时空差异的扼杀下,最终导致阿毛的悲剧命运。
从而表现出了阿毛这一类型的女性解放的艰难处境。
关键词:阿毛悲剧;成因;社会与性别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5-01“五四”思潮揭下帷幕后几年的中国,正处于国内政治黑暗,气氛压抑的时代。
同时由于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国情状态,都市和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协调。
都市的文明和经济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各种资本主义的物欲横流的思想文化浸淫其中,而农村又处于愚昧半启蒙的状态,渐进式的受到了来自都市畸形文明的诱惑和冲击。
在这种社会和时代发展情况下就出现了城乡之间看似衔接却又始终难以逾越的鸿沟。
丁玲关于农村视角的女性意识小说《阿毛姑娘》就是在这种社会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一、阿毛悲剧的文本阐述丁玲的女性小说创作里贯穿着一个思想痕迹,那就是,“在农村的人憧憬着都市,而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又都感觉到生活的苦难,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活的丑恶”。
而《阿毛姑娘》里的阿毛正是一个梦想着和憧憬着都市生活的农村女性,只是她的追求和梦想看似很近却是如此之遥远。
阿毛的精神启蒙和女性意识的轨迹是渐进式的,不像莎菲和梦珂那般自开始就高扬女性主义大旗,开始的阿毛是未走出家庭和农村环境下的不谙世事、懵懂无知的单纯少女。
她的婚姻是由年迈的父亲和亲戚帮忙操办的,换句话说依旧还是家庭包办的封建式的旧婚姻。
阿毛嫁到的是西湖边葛岭,一个临近杭州但依旧是农村的地方,阿毛丈夫是一个守本老实的年轻农民形象,但是夫家的经济状况相比来说还是较为可观的,至少在吃穿上阿毛是不用愁的。
玛莉莲梦露之死
玛莉莲梦露之死玛丽莲·梦露在洛杉矶布莱登木寓所的卧室内被发现已经去世,终年36岁。
她当年猝死,原因众说纷纭。
现在随店铺来看看玛莉莲梦露之死的相关信息吧!玛丽莲·梦露人物简介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美国女演员。
1946年7月,第一次到20世纪福克斯,开始出演电影;1948年,出演首部电影《Scudda Hoo! Scudda Hay!》;1952年5月,首次成为《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同年10月成为影片《如何嫁给一个百万富翁》女主角;1954年,获得第11届金球奖最受欢迎女演员;1956年,出演的影片《巴士站》、《游龙戏凤》;1960年,凭借《热情似火》获得金球奖音乐及喜剧类最佳女演员;1962年3月,获得第19届金球奖最受欢迎女演员 ;同年8月5日,在洛杉矶去世,终年36岁;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之第6名。
玛莉莲梦露的死因版本1:服用安眠药过量1962年8月5日,梦露在美国洛杉矶布兰特沃德寓所的卧室内神秘死亡,终年36岁,当时公布的死因是服用安眠药过量。
然而,梦露的才华、美貌以及与时任总统肯尼迪的绯闻都为其突然离世增添不少迷雾,很多人相信她死于谋杀。
梦露离世这50多年来,大多数关于她的官方调查文件仍被列为高级机密。
版本2:怀上肯尼迪“龙种”被灭口梦露生前的时装设计师之子达文·波特在《彩虹尽头的玛丽莲:性爱、谎言、谋杀和大掩盖》中,石破天惊地披露了玛丽莲·梦露的死亡真相:梦露死前曾向朋友透露她已怀上身孕,但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腹中胎儿的父亲到底是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还是肯尼迪的司法部长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该书披露,生前结过3次婚的玛丽莲·梦露成了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秘密情人,本是只有少数人知晓的秘密。
然而1962年5月,身穿性感薄纱裙的梦露在肯尼迪的生日晚宴上充满激情地献唱歌曲祝肯尼迪生日快乐后,震惊了整个世界。
论《麦克白》中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
论《麦克白》中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摘要众所周知,《麦克白》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代表作品中的最后一部,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令读者感到惶恐不安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反映出了人性中中存在的致命弱点——欲望的膨胀的后果。
《麦克白》中的主人公是以反面人物的角色出现的,这与哈姆雷特,李耳王等人物形象恰恰相反。
那么麦克白性格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造成麦克白性格悲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本文需要重点研究的两个方面,通过查阅文献为大家挖掘出麦克白性格当中的弱点,把一个善良的将军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的性格变化过程及影响展示给大家,让读者能够更多了解麦克白性格悲剧性对其命运悲剧的影响,以及麦克白性格的悲局所引发的人的悲剧。
认识麦克白的性格弱点就是认识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性格弱点,如果我们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这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将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麦克白、性格悲剧、悲剧特征、悲剧原因AbstractShakespear's tragedy of Macbeth is the most panicky works out of shakespeare's four great tragedies.because this works focuses on the weakness of human nature.The protagonist of Macbeth appears as a villain. It is just opposite to the characters of Hamlet, King Lear and so on. So what aspects mainly reflect the tragic character of Macbeth and how many reasons account for Macbeth's tragic character are the two points that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s on main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eakness of Macbeth character through consulting literature, and presents to readers the psychological changing progress and effects how the kind general turn into a heinous tyrantThis paper allows the readers to recognize more the effects of Macbeth's tragic character to his tragic fate, as well as the tragic character. The recognization of Macbeth's character weakness means recognizing everyone's character weakness. If we have a clear recognization of own weakness, it is so helpful to our later life.Key words:Macbeth, tragic character,tragic reason,目录摘要...................................................... Abstract…………………………………………………………………前言 (1)一、麦克白的性格悲剧 (3)二、性格变化 (6)(1)从英雄式人物到残酷的暴君 (6)(2)矛盾的心理 (7)三、麦克白性格悲剧性的表现及特征 (8)(1)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女巫的预言)(2)贪恋权势,野心勃勃。
《南柯梦》主题成因与淳于棼形象分析
摘要: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一年以后即创作了《南柯梦》,两部传奇的主题及风格区别很大,本文希望探讨其创作风格突然转变的原因,并借此对淳于棼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南柯梦;主题;淳于棼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
创作有经典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从《牡丹亭》到《南柯梦》,汤显祖在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创作风格的突变,这种突变是值得研究的。
同时有些人认为《牡丹亭》是汤显祖的巅峰之作,而看轻《南柯梦》和《邯郸梦》的成就,其实《南柯梦》的结构层次和内涵也很丰富,《南柯梦》兼具政治讽刺与佛教宣教两个内涵层面。
一、《南柯梦》主题成因汤显祖是在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秋创作的《牡丹亭》,在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夏创作的《南柯梦》,在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创作的《邯郸梦》,创作《牡丹亭》时四十九岁,创作南柯梦时五十一岁,创作《邯郸梦》时五十二岁。
然而《牡丹亭》与《南柯记》、《邯郸梦》的风格相去甚远,《牡丹亭》纯演至情,而《南柯记》和《邯郸梦》则讽刺时事,备述人世诡诈,又充满佛教因果思想。
时间只隔一年,而创作风格转变如此明显,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朝廷遣使督促开矿,扰的百姓不宁,汤显祖作《感事》诗: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
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
①这首诗直接讽刺万历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侵扰百姓,徒耗民力。
同年,汤显祖在赴京接受吏部考察途中,泛舟杭州,作《感宦籍赋》,抨击官场时弊,其序道:今上丁酉三月,予以平昌令上四年计,如钱塘荡舟长日。
箧中故有《高士传》,慨然寻览之,无存也。
童子故以《宦林全籍》进予,览其书,书官、书名、书地、书号大若麟角,细若牛毛,晰矣、备矣,反复循玩亦可以奋孤宦之沉心,窥时贤之能事,感而赋之曰……②这段序文的行文风格暗含讽刺之意,结合上面的《感事诗》,可以看出汤显祖的功名之心已经变淡了。
到了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汤显祖到北京上计完毕之后,即向吏部递交辞呈,齐官返乡,作《初归》诗:彭泽孤舟一赋归,高云无尽恰低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梦珂”悲剧命运的成因摘要当中国新文学迈入第二个十年时,丁玲以处女作《梦珂》登上文坛。
这之后,中国文坛迎来了一位几经沉浮却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女作家。
在《梦珂》中,丁玲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和对黑暗社会的深刻体察,塑造出一个敏感于社会黑暗现实,有追求、有理想,却又只能孤军奋斗而找不到出路的新女性形象。
本文结合丁玲的生活背景,通过对梦珂的分析来探讨“梦珂”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关键词:丁玲《梦珂》悲剧命运五四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
1927年12月,丁玲发表了《梦珂》。
1928年,丁玲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了整个文坛,同年10月,丁玲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
1929年冬,她又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大家都知道,受到“五四”大潮影响,中国文坛上一度出现了一个女性作家群,包括庐隐、冰心、凌叔华等人,她们的作品红极一时。
但在“五四”大潮落下之后,第一代女作家的创作高峰也显然过去了,她们有的停笔,有的出嫁,有的去世。
丁玲恰恰在这个时候闯入文坛,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
很快,丁玲便取代了凌叔华、庐隐等人,成为了中国文坛上的主流女作家,之后,无论她的人生经历了多少大起大落,她在文坛的地位却始终未改变。
一美好理想的破灭《梦珂》是丁玲的处女作,小说的背景是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描写的是知识女性梦珂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走出家门来到上海,追寻理想却最终向现实妥协的一段生活经历。
文章一发表,立即引来各界的高度关注。
冯雪峰曾经评价说:“它闪耀着作者的不平凡的文艺才分,也透明地反射着那个时代新的知识少女的苦闷及其向前追求的力量。
”梦珂生活在一个旧式家庭里,父亲是退职太守,虽然母亲过世早,父亲却十分疼爱她。
这个家庭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能温饱无忧。
梦珂原本在乡下家中过着安逸、温馨的生活,由于受到了“五四”精神的影响,她怀着美好的梦想走向了大城市,来到了当时年轻人无不神往的文明都市上海,希望在这里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寻到自己的理想。
然而,到了上海的梦珂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
梦珂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来到上海首先选择求学,希望学到新知识以充实自己。
然而,学校的环境却让她极为失望,这个本来应该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却处处充斥着让她难以接受的封建丑行,这些让受到“五四”启蒙思潮影响、正直善良的梦珂无法忍受。
于是,当红鼻子教师调戏女模特时,她勇敢地站了出来,怒斥这个封建流氓,并毅然离开学校以表示抗议,来捍卫自己的女性尊严。
但是,她在学校为女模特打抱不平的事情,并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反而换来的是人们的非议。
离校后的梦珂寄住在姑母家里,这里生活的骄奢庸俗让她感到震惊,她与这个虚伪、堕落的新环境格格不入。
在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中,惟一能使梦珂感到欣慰的是她的二表哥,他是个温文尔雅的人,陪梦珂一起下棋、聊天,一起看《茶花女》,给梦珂念诗,梦珂渐渐爱上了这位表哥。
但表哥其实是个十足的伪君子,是个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他用卑鄙的手段骗取了梦珂的爱。
偶然得知真相后,梦珂感到既屈辱又气愤,她毅然离开了姑母家,企图在社会上寻找新的出路。
但是新的出路又在哪里呢?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能怎么做呢?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最后她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虽然没有大起大落,却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大胆率真、有美好追求的知识女性在大上海为了自己的理想苦苦追寻、四处碰壁、一次次挣扎的心路历程。
而在遭遇了求学悲剧、爱情悲剧、求职悲剧后,梦珂向现实妥协了,陷入了纯肉感的社会沉沦中,成为一个色相明星,变成靠出卖自己来获取生存的“林琅”。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二造成梦珂悲剧的原因1 社会原因梦珂生活在五四大潮退却的时期,“五四”虽启迪了青年们的思想,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一大批“梦珂”一样的知识青年勇敢地走出了家门,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五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走出家门的青年人仍然要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就连一向被认为最为文明的大都市上海也与“梦珂们”的理想相去甚远:学校应该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可是却出现了教师对模特的调戏事件;看似温和可亲、知书达理的表哥,却是玩弄女性的高手;传播文明艺术的演艺界成为了逼迫女子变相出卖自己的场所。
一切一切都是社会黑暗腐朽的明证。
而且,上海还有它的自身特殊性,随着新思潮的涌入,西方社会所谓的文明生活方式也涌入上海,出现了封建制度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怪异融合。
上流社会的人士追求资产阶级的奢侈生活,但骨子里却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
梦珂姑母家就是这样的典型环境,这个表面看似温馨和睦的家庭中充满了虚伪与欺诈,这一切都是当时社会现状的真实缩影。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对追求美好理想做出的努力是那么地渺茫,那么地微乎其微,自然不会成功。
那个勇敢、真诚、富有正义感、有美好追求的梦珂注定是要被黑暗的现实环境淹没的。
2 自身原因梦珂是一个新式青年,受到了新式教育,但同时她也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深的旧时教育影响,因此她的性格中既有斗争性又有妥协性。
梦珂虽然也离开了家乡,但她并没有十分崇高的理想,没有环境的逼迫,没有家庭的压迫,她只是在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希望到大城市开开眼界,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理想的爱情。
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子,她所要实现的仅仅是个人的美好愿望,而她所做的努力也是孤军奋战,她并不能真正了解革命的意义,所以自然也不会走这条道路。
因此,在面对一次次挫折时,她苦闷甚至气愤,但所做的却只是一次次地向现实妥协。
当她目睹红鼻子教师对女模特的调戏时,她勇敢地维护了女子的尊严。
可当她愤然离校,却遭受别人的非议时,她却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反抗,更多的是感到无奈,到匀珍家去诉说,靠回忆儿时生活来自慰。
当梦珂在姑妈家寄居时,她原本不满这种空虚庸俗的生活环境,讨厌与这些虚伪、做作的人交往,甚至在她的心灵深处鄙视这里的一切,但是她自身的局限性又使她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该怎样做。
因此,她对这样的环境并没有作出反抗,哪怕是言语上的,最终只能随波逐流。
她一遍遍找理由宽恕自己,让自己适应这种生活,从而找到安慰。
小说中有一段心理描写,说每到夜晚,梦珂都不能安眠,那又香又软的新床、漂亮的装饰,以及白天所接触到的人不断涌现在她的眼前。
她觉得这些东西、这样的环境扰乱了她的生活,约束了她,而她对于自己不得不勉强装作和他们很谈得来的样子,觉得很羞愧。
但是,“过后才以许多不得已的理由,来宽恕自己被逼做出来的那些丑态,但却不能真的便把一些愧心放下。
如此翻来覆去的,半夜都不能睡着……最后只好归怨到自己。
为什么自己不忠实地亲近这里所有的人呢”。
这段心理描写可以说是梦珂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的真实写照,最终梦珂被环境同化了,向现实妥协了,她逐渐从最初到姑母家时的不安、反感,变得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陪着大家出去逛街买衣服,看戏消磨时光,甚至连自己的好友匀珍也渐渐遗忘了,将自己的爱情寄托在表面上是个谦谦君子的二表哥身上。
要不是后来的突发性事件使她认清了表哥的为人,她肯定会在这个地方一直迷失下去。
而当她看清了表哥的人品后,她却也无力改变这里的一切,她只能选择逃离,这是她惟一可以做出的反抗,而这种反抗更多的也只是无奈之举。
在她离开了姑妈家之后,她也曾决心开始新的生活,但在前进的路上却感到非常迷茫:她没有财力去为人民服务、去办学校、去开工厂;不愿再回到冷漠的学校;又不愿意牺牲自己去做医院的看护,整天同病人相伴;更不甘心放下身价去做一个孩子的保姆,去尝试一个下人的待遇;至于要做一个革命者,她更是想也未想。
于是,最终她选择了圆月剧社。
其实,做出这样的选择她也是经过痛苦挣扎的。
当梦珂从圆月剧社出来,她一度有一种想要放弃的感觉,但最终还是向现实妥协了。
晚上,她对着镜子做着许多不同的表情,“最初,她似乎是装一个歌女或舞女……有时又像一个贵妇人尊严、华贵……但贵妇人和舞女的命运都极其不幸,所以在最后一对凝视着前方的眼里,饱饱地满含一眶泪水。
真的,并且哭了,而且她却得意地笑着用手绢擦干眼泪”。
这时,她已经决定去演电影了,虽然她犹豫过,不安过,甚至鄙视过,但她最终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美好的理想向黑暗现实做了妥协,她选择了成为那个受众人追捧、表面光鲜但内心极为空虚和痛苦的明星“林琅”。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她甘心去走的,但现实却使她不得不低头。
“五四”运动把一大批进步青年女性从封建家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她们追求独立平等,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理想的爱情,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启迪她们的思想,她们中大多数人并不能领悟到只有革命、只有解放大众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一点,她们仍然徘徊在革命的边缘,为了个人的理想孤军奋战着,梦珂恰恰就是这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的代表,她既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又受传统家庭背景影响至深,从小接受了现代和传统双重教育,成为既有理想、追求自由平等又具有妥协性的知识青年。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追求具有局限性,跳不出个人的小圈子,不能把自己融入到为广大民众利益和国家命运抗争的团队中去。
三丁玲早期作品多出现悲剧的原因丁玲早期作品的基调总是比较低沉、消极的,包括《梦珂》在内。
这与丁玲早年经历及创作时的心态密切相关。
丁玲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尝尽人间冷暖,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15岁时,丁玲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毅然走出家门,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但在一次次碰壁之后,她陷入了失望与苦闷之中。
1924年,好友王剑虹病逝,丁玲悲痛之余告别上海,独自来到北京。
此时正值“五四”大潮逐渐退去,社会混乱不堪,作为“五四女儿”的丁玲,深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腐朽,内心痛苦却无力抗争,正如她自己所说,那时“没有参加社会活动,和过去的党员朋友、老师失掉了联系,寂寞得很”,“我那个时候为什么写小说,我以为是因为寂寞,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无出路,有许多话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起笔,要代替自己给这社会一个分析”。
写作是她抒发个人感受的主要方式,是她那一时期内心所经历的孤独、愤怒、挣扎和痛苦的折光,这种种内心体验既属于丁玲,也属于以丁玲为代表的都市女性。
正因如此,早期的丁玲自身经历和当时社会现状的影响,将自身感悟融入到作品主人公身上,从而形成了主人公的悲剧心理,《梦珂》的创作亦是如此。
《梦珂》正是丁玲当时心情的写照,小说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丁玲本人的悲剧意识,丁玲能看到知识青年孤军奋战、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行不通,但她却无力为他们指出一条明路。
但我们也应看到,此时的作者虽然没有为自己笔下的人物指明具体的出路,但作者也未选择消沉,在其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的不断抗争与探索,这其实也是作者自身苦苦追寻答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