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春节习俗:广东

合集下载

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

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

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广东的春节传统习俗11、准备新衣服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

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

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

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但和节前的“扫尘”是有联系的,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同有“祈新岁之安”之意。

据惠州民间的说法,过年穿新衣,来年就有好运,不穿新衣,来年就不好了。

2、洗邋遢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接新年。

这最初是广府人的过年习俗,但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全个广东,大家都有共识,这一天就是打扫卫生,清除一整年的灰尘也就去掉了一整年的坏运气。

3、洗柚叶澡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

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

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4、贴春联、年画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等字。

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

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5、拜祖先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

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

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

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

广东春节的文化

广东春节的文化

广东春节的文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东省最热闹、最具特色的节日。

广东春节融汇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传统节日习俗、民俗活动、美食文化等等。

以下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广东春节的文化特点。

一、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人度过最重要的节日,广东春节的传统习俗相当丰富多样。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每年的大年三十,广东人都会举办盛大的团年饭,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除夕夜,广东人还会进行祭祖活动,祭拜祖先,烧香祈福,希望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此外,广东人还喜欢购买橘子、年糕等寓意吉祥的食品,互相拜年,给长辈递上红包,以表达对亲人和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二、民俗活动广东春节期间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花市、舞狮、打凤牌等。

花市是广东春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各种各样的年货和花卉摆满了摊位,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购物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舞狮是广东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表演活动之一。

舞狮形象独特,舞动灵动,象征着好运、祝福与繁荣。

每逢大年初一,在广东的街头巷尾可以看到各个舞狮团队表演的身影。

人们纷纷前往观看,为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

打凤牌是广东春节的一项传统游戏。

凤牌是一种以凤为图案的纸牌,人们在家中举行聚会时通常会组织打凤牌比赛,增加亲友之间的互动和欢乐气氛。

三、美食文化广东春节的美食文化是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人喜欢在春节期间品尝传统的年夜饭,菜品丰盛多样,其中包括寓意吉祥的菜肴,如鱼(“年年有余” homonym)、蚌肉(“步步高升” homonym)等。

年夜饭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一餐,因此,桌上的菜肴数量丰富,多种食材搭配,颜色鲜艳,味道美味,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除了年夜饭,广东春节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和糕点,如年糕、汤圆、糖藕等,它们不仅在春节期间受到欢迎,也是广东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美食。

总结广东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潮汕地区春节的习俗文化

潮汕地区春节的习俗文化

潮汕地区春节的习俗文化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方,拥有浓厚的乡土文化和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潮汕人民最盛大、最隆重的庆典。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潮汕地区的人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仪式,表达对新年的热切期望和祝福。

本文将逐一介绍潮汕地区春节习俗的各个方面。

一、扫尘、贴春联潮汕地区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扫尘、贴春联的传统习俗。

扫尘是希望辞旧迎新,将一年的疲惫和不顺顺利利的事情扫除,迎来新的一年的好运。

而贴春联则寓意着新年的欢乐和祝福,春联上的吉祥话语更是让人倍感温馨。

二、烧香拜祭在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的烧香拜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人们会前往家庙或寺庙,点燃香火,向神灵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幸福。

同时,也会祭拜先祖,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祝福。

三、全家团圆饭春节的除夕晚,潮汕人会全家团聚,共享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这一顿饭,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凝聚。

美食丰盛、团圆的氛围,让人们倍感温暖与幸福,也寓意了新年新希望、新家庭生活美满的愿望。

四、舞龙舞狮潮汕地区的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舞龙舞狮通常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由舞狮和舞龙队伍带领,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给人们带来喜庆和祥和。

这个活动不仅能增加节日氛围,也被认为能驱邪避灾,保佑一年平安。

五、放鞭炮在潮汕地区,放鞭炮是传统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到除夕夜,人们会纷纷点燃鞭炮,炸响鞭炮声,以驱逐邪灵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到来。

同时,鞭炮声也象征着欢乐和热闹,给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气氛。

六、拜年祭祖在春节期间,拜年祭祖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前往祖坟,献上祭品,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这是潮汕地区人们重视家族和传承的一种表达,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和纪念。

七、年夜饭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盛大的一餐。

潮汕人以海鲜为主要食材,烹制出各种美味的菜肴,如蒸鱼、煮蟹、炖汤等。

这顿饭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味觉上的享受,更是表达对新年丰收和富足的期盼。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是很有特色的。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被称为“年”。

在广东,春节有着独具特色的习俗和风情,以下是一些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受丰盛的年夜饭,是广东人过春节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来说,年夜饭都要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菜肴,比如鱼、鸡、瘦肉等,在广东话中有吉祥话语,意味着家庭幸福、平安。

且往往会有丰盛多样的食物,如莲藕糖水、糖果、果盘、花生等。

二、红包在广东,春节期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也就是“压岁钱”。

红包里通常装着一些钞票,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

而且在分发红包过程中,广东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长辈们会发给晚辈们“叩头钱”,也就是让晚辈们在长者面前叩几个头,以示敬意。

三、敬年在春节期间,广东人还有一个传统风俗,就是要“敬年”。

敬年是一种传统习俗,用于纪念祖先和神灵。

敬年一般是在除夕前夜进行,家家户户会上香拜神,祈求家庭平安和诸事顺畅。

有些家庭会将祭桌上的祭品,如水果、糖果、糕点等,放在门口或院内,以示敬意。

四、穿新衣春节期间,广东人还有一个传统风俗,就是穿新衣。

穿新衣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好运。

在广东,穿新衣的时候,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要穿红色的衣服,这是因为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色彩。

五、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

在广东,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之一。

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燃鞭炮,炸响“年”,以驱赶邪恶和疫病,让人们迎接幸福和吉祥的新年。

但是现在放鞭炮的风俗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广东人过春节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这些传统习俗和风俗,传承了广东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是广东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广东春节祈福活动的传统方式

广东春节祈福活动的传统方式

广东春节祈福活动的传统方式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庆祝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广东的春节庆祝活动自古以来就秉承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传统方式。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广东人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祈福、庆贺和祭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一、祈福祭祖广东人在春节期间,非常重视祈福祭祖的仪式。

根据地方习俗,人们会提前将祖先的牌位置放在祠堂中,并在牌位前摆上鲜花、水果和烧香。

在除夕夜,一家人会在祠堂前合家欢聚,共同为祖先祈福。

他们会烧纸钱、燃放鞭炮,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

二、拜年访亲在广东,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访亲,传递美好的祝福。

在这一传统的活动中,长辈会给年轻一代的红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岁钱”。

此外,朋友和亲戚之间还会互相交换新春祝福,以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之意。

三、舞狮表演广东的春节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舞狮表演。

舞狮起源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象征吉祥和祈福的表演形式。

舞狮队伍由两人扮演一只狮子,以动态灵活的舞蹈动作展示狮子的威武形象。

人们相信,舞狮可以驱邪避凶,为来年带来好运和财富。

四、花车巡游广东春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花车巡游。

花车是用鲜花和灯饰装饰的庆祝车辆,车身上描绘着各种生动的图案和寓意。

在节日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车游行,这些花车装饰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和灯光,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五、舞龙表演除了舞狮表演,广东春节期间也会进行舞龙表演。

舞龙也是中国古老传统的表演形式,通过龙的形象展现团结、力量和吉祥的寓意。

人们手持着五彩斑斓的龙,舞动着优美的身姿,向着春天的到来表达喜悦和祝福。

六、庙会活动广东的春节期间,各地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

庙会是集民间艺术、美食和娱乐为一体的集市,是人们共同欢庆春节的场所。

在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观看传统民俗表演,购买到各种手工艺品和年货,体验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广东春节祈福活动的传统方式,代代相传,是广东人民对祖先的尊崇和对新年的热切期盼。

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

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

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共同庆祝的节日。

在广东,春节有一个独特而受人喜爱的传统习俗,那就是贴春联。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习俗。

一、背景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源于古代的祭祀风俗。

古人认为,在春天来临之际,自然界开始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也寄予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望。

为了庆祝新年,祈求一年的平安和幸福,人们开始在门前或屋内贴上春联,希望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贴春联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春联上的内容多以吉祥、幸福、健康等主题为主,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

2. 营造喜庆氛围: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节日,贴春联能够增添节日的氛围,使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3. 增加家庭凝聚力:贴春联是家庭成员团聚的时刻,家人们可以一同参与贴春联的活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密感。

4. 辟邪驱祸:传统的春联上常常配有门神、福神等图案,这些图案被认为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可以抵御邪恶之气,保护家人平安。

三、习俗1. 挑选春联:在春节前,人们会到集市或书画店挑选适合自己的春联。

春联通常由一幅横联和一幅竖联组成,内容既要寓意吉祥,又要与家庭相匹配。

2. 挂贴春联:除夕之夜,家人们会一同贴春联。

春联一般贴在大门两侧或者屋内的明显位置。

围绕贴春联的活动,家人们共同为新年做准备,体验到欢乐的气氛。

3. 吉祥文化展示:贴春联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展示。

除了寓意吉祥的内容,春联的文字还要求工整、端正,体现传统文化的庄重与美丽。

4. 去年春联处理:每逢贴新春联,家中的旧春联都需要处理。

传统习俗认为旧春联不能乱扔,应该先烧掉或送到寺庙焚化,以示尊重。

综上所述,广东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具有传承文化、增添节日氛围、增进家庭凝聚力以及辟邪驱祸的作用。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贴春联,共同庆祝这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广东传统春节习俗

广东传统春节习俗

广东传统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而在广东,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省份,春节的庆祝活动更是热闹非凡、独具特色。

在这个富有浓厚年味的时刻,广东人民秉持着对春节的热爱,传承和弘扬着一系列独特的习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广东传统春节习俗。

1. 年夜饭广东人非常注重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品尝美食、共享团圆的时刻。

在广东,年夜饭的菜肴丰盛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腊味拼盘。

腊肠、腊肉、腊鱼、腊肠等各种腊味摆盘,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鱼也是年夜饭上经常出现的主菜,因为在广东话中,“鱼”谐音“余”,寓意着年年有余,财源滚滚。

2. 贴春联贴春联是广东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春联是用红纸写上对联的文字,通常是祝福幸福、吉祥如意的好词好句。

广东人非常注重对联的选字,力求表达得准确、美观。

贴春联的目的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希望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

逛街的时候,您会看到很多店铺门口都贴满了鲜红的春联,给人一种欢乐喜庆的氛围。

3. 舞狮表演舞狮表演是广东春节活动中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运,舞狮表演在年初一的时候非常盛行。

人们会在街头巷尾或者家门口搭起一个简易的舞狮舞台,表演者戴上狮子头,模拟狮子的动作,配合鼓乐和锣声,展示出狮子的威武和灵活。

这个表演不仅能带来欢乐和祝福,也是对新年的祈愿,希望一切都能顺利如意。

4. 逛花市广东人热爱逛花市,特别是在春节前夕。

花市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和年货。

人们可以在花市购买到吉祥的桃花、寓意美好的梅花和各种繁花似锦的盆景。

逛花市不仅是购物的活动,更是一种互动和社交的方式。

人们可以与亲朋好友相聚在花市,共同感受喜庆的氛围,增进情谊。

5. 拜年广东人非常注重拜年,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要进行拜年活动。

拜年是以长辈为主动,晚辈为被动。

晚辈要先拜祝福长辈,长辈则以红包作为回礼。

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尊老敬老、重视亲情和友情的精神。

潮汕春节习俗

潮汕春节习俗

潮汕春节习俗
春节是潮汕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会举行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

以下是潮汕地区的一些春节习俗:
1. 年夜饭:春节的第一天,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这顿饭通常由多道菜组成,代表着家人的团圆和新年的吉祥。

2. 迎财神:在春节的前一天,人们会在家门口摆放一个小桌子,摆上各种水果、糕点和红包,以迎接财神的到来,带来新的财富和幸运。

3. 红包:潮汕地区的春节,人们会将一定金额的钱装在红色的信封中,然后送给孩子、长辈和亲朋好友。

这个传统象征着祝福和吉祥。

4. 舞狮:春节期间,人们会表演舞狮来祈求好运和驱邪。

舞狮表演通常在街头巷尾、商店和庙宇等地进行,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5.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和家庭幸福。

长辈通常会给晚辈派发红包,以示祝福和关爱。

6. 贴春联: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在门上贴春联,春联上写有吉祥的寓意和祝福的话语,希望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和顺利。

7. 走亲访友:春节期间,人们会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表示关心和问候。

在拜访过程中,互相交流祝福,分享喜悦和祥和。

这些潮汕的春节习俗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追求,也传承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无论是团聚、拜神还是享用美食,都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热切期待和喜悦心情。

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

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

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东省最为热闹喜庆的时刻。

广东人民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对于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格外重视。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东人民通过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和习俗来迎接财神,希望能获得好运和财富。

下面将为您介绍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

1. 贴春联贴春联是广东春节迎财神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们会事先准备好红色纸张和毛笔,在春节前夕或者除夕当天,将春联贴在房屋门框或者墙壁上,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喜庆之情。

春联上的文字通常会包含对家庭和事业的美好祝福,希望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2. 爆竹鞭炮除夕夜,广东人民通常会放鞭炮和燃放烟花,以驱除邪气,迎接财神的到来。

炮声轰鸣,烟花绽放,映衬着夜空中的灯火辉煌,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人们相信,炮声声声入耳,能够驱逐不祥之气,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和好运。

3. 迎财神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表演之一。

人们会组织龙狮队伍,手持五彩斑斓的龙狮舞动起来。

舞龙舞狮的表演场合通常是在庙宇、祠堂或者各个社区街道上,人们通过这一形式来祈求财神降临,带来财富和好运。

舞龙舞狮不仅能展现传统民间文化,还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4. 上香祭拜人们在春节期间也会到庙宇或者祠堂去上香祭拜。

拜财神和祖先,祈求财富和好运是广东人迎接新年的重要仪式。

在祭拜财神时,人们会谨慎选择合适的贡品,如糖果、水果、鲜花等,以表示对财神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同时,人们也会向祖先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感恩之意。

5. 家庭聚餐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广东人民会在春节期间举行盛大的家庭聚餐。

家庭成员会一同参与准备年夜饭的工作,共同分担厨房的繁琐。

年夜饭通常包括许多传统的美食,如鱼、虾、猪肉等,寓意着吉祥如意和丰收的象征。

人们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并期盼新的一年带来幸福和富足。

尽管时代在不断发展,但广东春节迎财神的传统方式却一直保持着活力和独特魅力。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也代表着对新年的向往和祝福。

广东春节拜年礼仪

广东春节拜年礼仪

广东春节拜年礼仪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

在广东地区,人们非常注重春节期间的拜年礼仪,以表达对彼此的敬意和美好祝福。

本文将介绍广东地区传统的春节拜年礼仪,并探讨其中的一些细节和特色。

一、拜年时间和顺序在广东地区,拜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之间进行。

拜年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一般是从长辈开始,由小辈依次拜访。

长辈有祖父母、父母、叔伯和长辈的长辈等。

按照传统,如果遇到长辈,需要行三拜九叩之礼,表达对长者的敬意。

二、拜年礼品拜年时,礼品是必不可少的。

广东人通常以水果和糖果为主,如苹果、橙子、葡萄和糖果盒等。

水果象征着丰收和富饶,糖果则寓意甜蜜和吉祥。

此外,还可以赠送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红包,里面装有压岁钱,给小辈们带来喜悦和祝福。

三、拜年问候语在广东人的拜年过程中,问候语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拜年问候语有:“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

这些问候语简洁明了,表达了对对方幸福、健康和财富的祝福。

同时,在问候他人时,要注意恭敬的语气和微笑的面容,彰显出尊敬和善意。

四、尊重传统春节是传统节日,拜年礼仪中有一些细节和规矩需要我们尊重和遵守。

比如,进入他人家门时要脱鞋,不要随意触摸他人的物品,减少噪音等。

尊重传统不仅能展现出文化底蕴,也能体现我们的教养和修养。

五、传统饮食春节期间,广东人也非常注重饮食的传统。

例如,吃年糕象征着“年年高”。

年糕的发音与“高”相近,寓意一年比一年更加丰收和顺遂。

此外,鱼也是春节餐桌上的重要食物。

因为“鱼”与“余”谐音,“年年有余”的寓意使人们对来年的期望更加美好。

六、防疫注意事项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疫情防控措施。

春节期间,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新春祝福,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和亲密接触。

同时,注意勤洗手、佩戴口罩和保持良好的通风等,切实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结广东地区的春节拜年礼仪凝聚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潮汕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

潮汕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

潮汕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传统文化名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一系列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传统习俗。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潮汕地区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潮汕地区春节的传统习俗。

一、春联与门神在春节来临之际,潮汕地区的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春联和门神。

春联通常是由对联和横批组成的,对联上常常写着吉祥的寓意和祝福的话语。

门神则被贴在门口,用来驱邪辟邪,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这两种传统习俗在潮汕地区被视为迎接新年的重要准备工作,也是家庭团圆和祈福的象征。

二、舞龙舞狮潮汕地区的春节期间,人们经常能看到热闹非凡的舞龙和舞狮表演。

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旨在驱邪祈福和展示民族精神。

舞龙代表着吉祥和繁荣,舞狮则寓意勇气和力量。

舞龙舞狮表演通常伴随着锣鼓喧天和鞭炮声,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三、庙会与美食庙会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的一大特色。

各个庙宇及其周边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和参与。

庙会上常常有各种传统表演,如杂技、魔术和传统音乐演奏,还有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摊位。

潮汕地区以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庙会上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如潮汕粉果、煎堆、客家牛肉丸等,让人垂涎欲滴。

四、拜年与亲友聚会春节期间,拜年是潮汕地区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穿着盛装,到亲朋好友的家中拜年。

拜年时,长辈会给晚辈红包,表示过去一年的辛勤努力和祝福。

亲友间也会互相交换寒暄和祝福,共享团圆和喜庆。

此外,一些潮汕地区还有特殊的拜年方式,如送鱼、送糕等,传达着吉祥和团圆的寓意。

五、开年戏与武术表演潮汕地区的春节期间,还会举办一系列传统戏剧和武术表演活动。

艺人们会穿着传统戏装,上台演出一些古老的戏剧作品,如潮剧、木偶戏等。

这些表演旨在展示和传承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

同时,一些武术团队也会在春节期间表演传统武术,如潮拳、潮剑等,向观众展示武术的魅力和精湛技巧。

广东人的拜年习俗

广东人的拜年习俗

广东人的拜年习俗
在广东,过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而拜年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习俗。

广东人在拜年时,除了送上新年祝福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广东人在拜年时会穿上整洁、光鲜的新衣,这代表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也寓意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求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充满祥和。

其次,广东人在拜年时会准备一些礼品,比如水果、糖果、饼干等,给亲朋好
友送上新年祝福。

在拜年时,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以示新年的吉利与祝福。

而晚辈则会给长辈献上祝福和礼物,表示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除了亲朋好友,广东人在拜年时也会去拜访邻居和同事。

在拜访时,大家都会
互相祝福,分享新年的喜庆和美好。

这种邻里和睦、同事情谊的传递,也是广东拜年习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广东人在拜年时还有一些特别的饮食习俗。

比如吃年糕、炸油角、煮汤
圆等,这些食物在广东人的年夜饭上是必不可少的。

年糕象征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炸油角寓意着金银满屋,而汤圆则代表着团团圆圆,家庭幸福。

在广东,拜年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活动,人们在拜年时都会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平
安安、幸福美满。

而这些拜年习俗也是广东文化中独特而珍贵的传统,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总之,广东人的拜年习俗包含了许多美好的期盼和祝福,不仅增进了亲情、友
情和邻里关系,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这些美好的传统能够得以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幸福美满的新年。

广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中国也是⼴东最重⼤的传统节⽇。

⼴东的春节有⾃⼰的地⽅特⾊。

下⾯和⼩编⼀起来看⼴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东春节习俗 从年前腊⽉廿三的灶神上天开始,直⾄正⽉⼗五的元宵节夜⽌,将近⼀个⽉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

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约从腊⽉⼗五六便进⼊年关⼤忙,然后整修房屋,购置新家具、新⽤品,添制新⾐,购买与制作过年⾷品等。

旧时初⼀,清晨有乞丐或孩⼦作“派财神”之俗。

他们⽤⼩红纸写上“财神”⼆字,在各家门⼝⾼叫“财神到”,主家闻声开门接过⼩红纸“财神”,回以“利市”⼀封。

旧俗年初⼀那天,家⼈吃过早餐,开始⾏贺岁礼。

晚辈向长辈道贺,然后平辈间互相作揖道喜。

⾏礼时,互相要说些吉利的祝词,礼毕,长者向少者赏赐红包利市。

接着出门拜年,从亲到疏,拜年时要携带⾃家制作的煎堆、油⾓,⽔果等作为见⾯礼。

⼴东⼈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1、农历⼗⼆⽉⼆⼗⼋⽇⾄除⼣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

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仙、插鲜花。

3、新春伊始,第⼀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年初⼀早上,第⼀件事是⾃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

早饭后,就各⾃向⾃⼰的亲朋好友拜年。

但不能去远的地⽅。

5、谢灶:腊⽉⼆⼗三晚,送灶君⽼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

祭灶的贡品有:⼀碗⽶,两砖⽚糖,⼀封利是,⼀碗清⽔,⼀礼烧猪⾁,⼀些蔗、桔,纸钱等。

6、正⽉初⼆、初三,嫁出去的⼥⼉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回娘家拜年。

⼥⼉回娘家。

7、正⽉初7吃7样菜,然后初7,要全家出去玩。

8、12点,要在家⾥守岁。

9、⼴东⼈过年⼀定要买⼀盆⾦桔,⼀盆⽔仙,或者⼀棵桃花。

为什么桃花是⼀棵,⽽不是⼀⽀?是的,⼴东⼈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

桃花之于⼴东⼈,犹如圣诞树之于西⽅⼈。

广东春节喜庆的文化内涵

广东春节喜庆的文化内涵

广东春节喜庆的文化内涵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使得广东春节拥有丰富多彩的喜庆文化内涵。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广东人民视为家庭团聚、祈福祭祖以及展示民俗文化特色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以广东春节的喜庆文化内涵为核心,介绍其特色和意义。

一、传统年俗与习俗广东春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其丰富的传统年俗和习俗中。

在春节期间,广东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如贴福字、贴年画、腊肉腊年、收红包、包粽子等。

这些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寓意着吉祥、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广东人民通过传统年俗的参与,表达了对新年的热切期盼和美好祝愿。

二、花市和花乡民俗广东春节以其独特的花市和花乡民俗而著名。

广东人民喜欢在春节期间前往花市购买鲜花,将其摆放在家中和庭院,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而花乡民俗是指广东乡村地区举办的盛大花市,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卉艺术和传统表演。

花市和花乡民俗不仅为广东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欢乐氛围,也展示了广东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舞狮和龙舟赛舞狮和龙舟赛是广东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广东舞狮以其精妙独特的表演艺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舞狮表演中,人们手持巨大的狮头,模拟狮子行动,展现出狮子的力量和灵活性。

龙舟赛则是广东春节期间的传统项目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参与和观赏。

广东舞狮和龙舟赛不仅展示了广东人民对传统民俗的热爱,也彰显了他们顽强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美食与年菜广东春节的喜庆文化内涵还表现在其丰富多样的美食与年菜中。

广东人民在春节期间会准备各种传统的年菜,如露水蜜汁叉烧、盐焗鸡、蜜汁腊肠等。

这些传统美食代表着丰收和繁荣,也寓意着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期盼。

广东春节的年菜文化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独具地方特色,成为人们共同庆祝和享受的重要部分。

五、花鼓戏与狮舞表演广东春节的喜庆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花鼓戏和狮舞表演中。

花鼓戏是广东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春节期间会有专门的表演场所和剧目。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广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春节是广东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广东人的春节习俗十分丰富多彩,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象,这里介绍一下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贴窗花在广东农村,春节前夕,人们会在窗户上贴一些鲜艳的窗花。

这些窗花往往是以红、黄、绿等颜色为主,反映了农民的求好兆头、欢度新年的喜庆心情,同时也代表了祈求来年丰收、幸福、吉祥的期望。

二、扫尘广东人过年前一定要扫尘。

年终大扫除是每一年春节前必不可少的大事,人们相信只有把旧年的一切扫去,才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并迎接幸福与顺利。

三、做年糕广东人在春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制作年糕。

年糕是广东地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食品之一,它是以糯米粉为主原料制成,形状如金元宝,寓意在新的一年里会有财富满满的好运吉祥。

广东省中山市的年糕尤为有名,这里生产的年糕口感细腻、味道清香,被誉为“南国之冠”。

四、看戏广东人过年期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看戏。

广东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广东人在春节期间与家人、亲友一起观看各种样式的戏剧表演是一种传统风俗。

经典的广东戏曲有崇文戏、岭南剧、潮剧等,尤其是岭南剧和潮剧,在广大群众中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走街串巷每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各地会组织走街串巷的文艺晚会。

人们手持各种器具,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在大街小巷中欢唱跳舞,打击各种乐器,祈求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这一风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从此至今历经千年,成为广东春节的一股独特风情。

六、敬酒春节期间是亲友之间相聚的时刻,相互拜年、问安、寒暄。

各种聚餐、联欢活动也少不了敬酒。

在广东,喝酒的时候喜欢用四方杯,敬上一杯,对喝酒的人说些吉祥话语,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感情。

七、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带着新年的祝福,前往家人、亲友的家中,互道新春的祝福。

这个时候顺序十分重要,长辈先拜,晚辈后拜,祝福语要恰到好处,不虚不过。

广东春节传统的祭祖习俗

广东春节传统的祭祖习俗

广东春节传统的祭祖习俗广东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人社区最为重要、庄重的节日之一。

作为一个家庭团聚、祭祖的时间,春节祭祖习俗在广东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以下将介绍广东春节传统的祭祖习俗。

一、拜祭前的准备工作在春节之前,家族中的长辈通常会组织全家人进行祭祖仪式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清理祖坟,为祭祖仪式做好准备。

清理祖坟是一件庄重而神圣的任务,代表着子孙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人们会清除杂草,修整墓地,烧扫帚以驱除坟地内的不祥之气。

二、祭祖仪式的进行春节期间,祭祖仪式通常在除夕或正月初一进行。

家人会穿着整齐、庄严的服装,一同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祖宗庙宇。

行进间,人们展现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展示着对祖先的敬意。

在祭拜时,人们会点燃香烛,手捧鲜花和供品,诚心向祖先顶礼膜拜,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同时,还会献上美食和酒水,以示孝心和感激。

三、祭祀仪式的传统习俗1.三跪九叩:祭拜时,人们会进行一系列跪拜动作,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崇敬。

三跪九叩是广东祭祖仪式中最为庄重的祭拜动作,代表着对祖先的深深敬意和感恩。

2.烧纸钱:家族成员会燃点纸钱,将其放入瓷炉中,以供奉给祖先。

烧纸钱是祭祀仪式中重要的环节,人们相信通过烧纸钱,祖先可以得到安慰和满足,为后代子孙保佑平安和幸福。

3.敬献美食:祭祀时,人们还会准备一桌丰盛的美食,如熟鸡、烧猪、鱼肚等。

这些食物代表着祖先的旺盛和繁荣,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四、祭祖习俗的意义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犹如一根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广东春节传统的祭祖习俗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不仅是子孙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祭祀仪式除了展示对祖先的敬意,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传承优秀的家风家训、传统道德观念和思想理念。

通过祭祀仪式,人们还可以加深家族间的感情,增加家族凝聚力,并巩固家族传统的延续。

此外,祭祀仪式也是传递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途径,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尊重先人的付出和奋斗。

广东春节习俗活动有哪些

广东春节习俗活动有哪些

广东春节习俗活动有哪些广东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省份,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广东的春节习俗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广东春节的习俗活动都有哪些。

一、腊八节在农历腊月的八日,广东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许多人会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吃腊八蒜,腊八糕和腊八莲花糕,并且进行红衣敲锣、轮唱《腊八颂》等习俗活动。

二、年夜饭春节除夕夜,广东人会在家中团聚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家庭非常重要的一餐,通常都有八道菜和一碗汤,代表着团圆和丰收。

还会特别准备年糕、鱼、烧鹅、乳鸽等食品,象征着“年年有余”、“多子多孙”、“吉祥如意”。

三、燃放爆竹燃放爆竹是中国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广东人也一样。

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邪,吓跑恶鬼,以求平安吉祥,还有表示喜庆祥和的祝福。

尤其是在除夕之夜会放一大堆的鞭炮和烟火,高声爆响,彰显热闹繁华的节日气氛。

四、走亲访友春节期间,广东人会到亲戚、朋友家中走亲访友,进行拜年,送新年礼物,祝愿彼此新年吉祥如意,团圆美满。

为了表示敬意,家长们还会向孩子们发红包。

五、猜灯谜春节期间,在很多广东地区,人们还会进行猜灯谜的活动。

猜灯谜是寓意着着问答、互动和欣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通常是在灯笼之上贴装有谜语,来提升灯笼的文化内涵。

六、舞狮舞龙春节期间,广东的舞狮舞龙表演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节目。

人们会开展一系列的狮子舞和龙舞,据说是为了驱逐恶鬼和求得好运,这个表演也成为了评定社区、公司表现成分数的重要标准。

七、打马球打马球是广东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参与者分为两队,骑马球员用长棍将球射入对方队区,将球员则使用木板或者手持竹篮进行掷接,目的是将球通过草地的长方形场地射入对方球门。

八、守岁观景春节增添节日气氛和洋溢着温馨团圆的气息,人们也可以选择在家中、公园或者广场等地方进行守岁观景,迎接新年。

同时,也会通过电视转播跨年晚会等形式观赏演出和观赏烟花。

九、清明上河图广东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清明是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祖祭祖节日,这也是告别寒冷的冬天,迎接温暖春天的好时光。

广东过年习俗有哪些

广东过年习俗有哪些

广东过年习俗有哪些
广东过年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其中一些包括:
踩年:广东地区有“踩年”的传统,通常是指在农历腊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挨家挨户踩地龙,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悬挂春联:家家户户在大门口或室内悬挂红色的春联,上面写有祝福和吉祥的话语,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逛花市:在年三十或正月初一,人们会前往花市购买鲜花、盆景和年花,以装点家居,寓意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吃年夜饭:年三十晚上,家人团聚,共进年夜饭。

餐桌上通常摆放着各种有寓意的菜肴,如鱼、肉、蔬菜等。

拜年:正月初一,人们会拜访亲友,给长辈拜年,小孩子通常能够获得压岁钱。

舞狮表演:广东地区常见的春节表演之一就是舞狮,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寓意驱邪祈福,为新年带来好运。

参与花车巡游:一些城市在春节期间会有花车巡游,吸引游客和市民观赏,增添了节日氛围。

赏花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体验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

游行庙会:一些地方在春节期间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有祭神、舞狮、龙灯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

观赏焰火:在一些城市,人们会在春节期间放焰火庆祝,增添热闹的氛围。

这些传统习俗和活动使得广东地区的春节充满欢乐、祥和的氛围,也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广东春节祭祖拜年传统仪式

广东春节祭祖拜年传统仪式

广东春节祭祖拜年传统仪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广东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习俗。

在这个欢庆的时刻,人们怀着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祈福,举行传统的祭祖拜年仪式。

本文将介绍广东春节祭祖拜年的传统仪式,包括祭祀仪式和拜年规矩。

一、祭祀仪式1. 祭坛摆设广东人在春节期间会在家里设置一个祭坛,用来祭奠祖先的牌位或照片。

祭坛上通常会摆放一盏红灯笼、一条红绸、一对神龛和祭品。

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和吉祥,红绸则代表着喜庆。

神龛是祭祖的场所,可以摆放祖先的照片或牌位。

2. 祭品准备祭品是祭祖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人会准备一些传统的祭品,如水果、糕点、酒类、烟花和红包等。

水果象征着丰收和富饶,糕点代表着甜美、团圆和欢乐,酒类则是表示敬意和庆祝的象征。

3. 祭拜仪式在正式的祭奠仪式开始之前,家人会整理祖先的牌位或照片。

然后,由家庭长辈或代表家族的人员正式开始祭拜仪式。

拜祭仪式中,祭师会双手合十,向祖先行三鞠躬,然后敬献祭品,点燃纸钱。

家人们在旁边默默祈祷,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二、拜年规矩1. 初一祭祖除了祭祀仪式,广东人还有一个特殊的拜年习俗,即在初一这一天去祭拜祖先。

这个习俗被视为祈福和开始新一年的吉利之道。

全家人穿上盛装,整齐地排队在祖坟前行礼请安,烧纸表达对祖先的祝福和思念。

2. 拜年走亲戚广东人在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拜年的过程中,长辈会给晚辈们给压岁钱,以示祝福和鼓励。

同时,人们还会相互祝福,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3. 年夜饭广东人认为年夜饭是非常重要的一餐,也是全家人团圆的时刻。

年夜饭通常由亲人一起准备,并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

在饭桌上,各种有吉祥寓意的菜肴被摆放出来,如年糕、鱼等。

全家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相互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春节祭祖拜年仪式的传统和习俗。

这些传统代表着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祈福,也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

广东春节迎财神送福到

广东春节迎财神送福到

广东春节迎财神送福到广东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广东人民最为热烈庆祝的节日。

每年春节前后,广东各地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迎财神和送福到的活动。

这些庆祝活动不仅彰显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东春节迎财神送福到的活动。

一、迎财神迎财神是广东传统民俗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春节期间,每个家庭都会在自己的门口上挂上红纸儿,贴上春联,并将财神像供在家中。

在正月初一的早晨,人们会迎接财神的到来。

这个时刻非常庄重,许多人会提前到庙宇或者财神庙,准备欢迎财神降临。

一般来说,财神都是由一位身着红袍,头戴金冠的老者扮演,他在人们的簇拥下,载着装有金银财宝的大车前来。

当财神到来时,人们立即行礼,并高呼起迎财神的口号。

随后,财神会在庙宇里巡礼一周,最后回归家庭。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纷纷丢“财神爷”的钱,希望能够得到财神的眷顾,夺取来年的好运。

二、送福到送福到是另一个受欢迎的春节活动。

在广东,送福到通常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进行。

此时,人们会聚集在街头巷尾,举行盛大的灯笼展览和花灯表演。

在夜幕降临之际,便启动了送福到的环节。

当灯火辉煌之时,人们便会抬起福字、神兽、吉祥物等庚字灯,抱着美好愿望,步行于街头。

有的人会挽着手、举起灯笼,组成人群,载歌载舞,祝福家人和亲友。

有的人则会展示自己的创意手工灯笼,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整个过程中,人们会纷纷呼喊“福到”口号,希望能够吸引福气和好运。

三、庆祝活动除了迎财神和送福到,广东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其他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花车巡游和烟花爆竹等。

舞龙舞狮是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在春节期间表演。

人们身穿色彩鲜艳的龙头龙尾,手持龙身,经过居民楼和商铺之间穿行,表演出生气勃勃的龙的形态,寓意着旺达、喜庆和祥瑞之意。

花车巡游是另一个较为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广东的一些城市中较为流行。

花车上搭载着各种各样的花朵和造型,展示出五彩缤纷的春天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春节习俗:广东
潮汕地区的过年习俗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
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

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

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
行表演。

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

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

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

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炸斋菜时,等炉火
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

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
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西江水上人家春节风俗
在粤西北的西江肇庆段“小三峡”水面上,至今还生活着一些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

这些渔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们大多在船上做饭,大多依然烧木柴。

渔民们还喜欢在江岸边空地上种上番薯、油菜、葱、蒜苗等,补贴生活。

过春节了,渔民们在住处贴上了吉祥祝福的红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帆风顺”,在船舱上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还要在船头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禄)、芹菜(勤劳)、大葱(聪明)、生菜(生财)、桔子(吉祥)、苹果(平安)和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节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

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

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

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

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

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

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

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