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教育谈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
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其目的是培养有道德和智慧的公民,助力社会进步和繁荣。
立德树人的理论和实践有许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理论基础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即做人应该适度,不极端,追求平衡。
这样的人不仅有道德操守,还有较高的智慧和素养,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践方法立德树人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借助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这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加强沟通,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需要教育者通过励志教育、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
3. 注重课堂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这要求教育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引导学生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案例立德树人的实践案例很多,这里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 实践活动:义务劳动。
一些学校安排学生在校园内或校外进行义务劳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辛劳,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建设“学生之家”。
学校在校园内或市区内租赁或自建一个“学生之家”,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样的一个学生社区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社交能力、学习自理能力以及增强家庭的温馨和谐程度。
3. 推行“三好学生”评选体系。
学校通过开设“三好学生”评选活动,鼓励和表彰那些在学业、品德和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鼓励他们在学业和道德方面表现更加优秀的品质。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种富有思想性和内涵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培养有智慧、有责任心和有社会意识的公民,它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
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小学教育,则是教育事业的基石。
小学教育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开始,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阶段。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是孩子们性格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此,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从小学的日常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课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要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就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格特征尚未定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爱的人格特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
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从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理解他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童年时期就具备健全的人格。
要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践能力是未来的需求。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项目化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未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心得体会5篇
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心得体会5篇一切教育都源于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
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下面就是本文库给大家带来的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
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
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
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这是从全局与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领会,坚定执行。
在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宣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驱使孩子加班加点,再不摆脱只重知识摄取并且过于分分计较的文化偏执,就不是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更不可能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局面。
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所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就必须成为校长、教师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就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第一,“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
第二,“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第三,“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育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使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与评价,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
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心得体会5篇
教师立德树人学习心得体会5篇教师立德树人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和推动我区中小学和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区域教育品质,3月28日下午,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召开了石景山区第十三届教育教学研讨月活动启动会。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石显富、教委主任李秀兰、副主任于秀云出席会议,区教育分院院长周玉华、党总支书记于志勇以及区教委、教育分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教学干部、教育分院研修员等共计240余人参加了活动。
教育教学研讨月活动是一个紧密围绕当前教育改革主题,搭建教育研究、教育成果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自以来,我区已连续举办十三届研讨月活动。
促进了我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质提升和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今年研讨月的主题为“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引导全区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届教育教学研讨月活动共分为“区级重点活动”、“区级一般活动”“学校研讨展示活动”、“带题授课”四个部分。
区教育分院联合各学校,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设计并申报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共197场次,其中区级重点活动12次,区级一般活动26场,学校研讨展示活动94次,带题授课65次。
启动会上,区级重点活动负责人向全区中小学校做了活动推介,并颁发研讨月工作手册。
活动特邀北京教育学院刘胡权博士做了专题报告。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石显富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教育发展的立足点与生长点;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个方面对全区学校提出了工作要求。
石显富指出,全区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__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重要讲话精神和3月18日__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坚定终身学习理念、实现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跨越,培育一批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优秀基层教师,引领良好从教风尚。
数学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3篇)
第1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学生品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1.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数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
3. 强化课程思政。
数学教师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开展情境教学。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强化实践环节。
数学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德育渗透1. 激发爱国情怀。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我国数学发展史,讲述我国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培养诚信品质。
数学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诚信对待学习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强化责任意识。
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数学教师可以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个性化教学。
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 鼓励学生参与。
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立德树人视域下基础教育学科育人策略——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为例
德育探新DEYUTANXIN立德树人视域下基础教育学科育人策略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为例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㊀姜㊀尚㊀㊀ʌ摘㊀要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的出发点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课堂教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㊂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 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思想,而 以人为本 则是当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㊂当代教学模式下,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辅,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加以辅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德育教育理解更为精准,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㊂本文将课程改革作为研究背景,围绕高中生物学教学,针对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展开研究,旨在促进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发挥㊂ʌ关键词ɔ德育㊀基础学科教育㊀立德树人㊀高中生物学一㊁育德树人的重要性(一)国家层面民族的发展和国家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㊂坚持 立德树人 的全面实施,是当代教育事业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目标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应重视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的全面融合,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延伸,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珍视生命,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㊂此外教师应重视德育思想的重要性,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搭建学科教育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㊂(二)社会层面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学校必修的课程之一㊂但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的逐步增加,形形色色的校园案件中反映出当前学生德育问题的缺失㊂很多高材生步入社会后做出违法行为,正是因为道德问题的缺失㊂上述问题反映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目标㊂在社会层面上来说,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道德缺失问题,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㊂二㊁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师的道德修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甚至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㊂高中生物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可通过生物学以及育人价值形成学生的学科观念和意识,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多种方式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形成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㊂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为人师表,从思想㊁学风㊁学识㊁道德品质上适时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㊂教师应作为学生的榜样,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做到认真㊁努力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全面提升学生素质㊂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坚持德育教育为先,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塑造学生㊁改变学生㊁全面发展学生㊂教师是学生指路的明灯,是精神成长的领导者,对学生的要求自身也应该达到,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优化教学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更好服务于学生㊂三㊁基于教材内容,深度挖掘德育素材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数教师均能意识到德育教学是学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㊂但在实际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并未充分展示出德育的内容,教材中并未有特殊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等加以描述㊂因此许多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相关德育的渗透㊂这些表明教师对德育的素材挖掘和分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教师对德育知识尚未构成完整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阐述的多数为宏观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㊂教学内容主要依靠教学课本加以展开㊂因此掌握好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㊂例如,在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四章人与环境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内容 秘书长通过当前世界性环境问题展开分析,最后时刻,他代表自己向全体成员倡议向地球默哀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幅漫画,学生对漫画内容加以讨论,地球被大量污染物所吞噬,地球环境遭到破坏㊂教师向学生展示照片及相关视频并通过学生展开分析和探讨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人类活动是导致地球环境持续变坏的关㊃711㊃新课程教学2021年第8期键原因㊂原本的区域环境问题因未受到重视已经上升为地球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㊂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㊁解析图片视频等能力,使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予以重视㊂与此同时,教师可将全球性环境问题作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维护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环境保护态度㊂教师充分掌握好教材中的全球环境问题,通过图片㊁视频等资料的充分分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道理以及人生态度,准确把握好教材中的德育观点㊂在课堂讲解中,侧重于抓住德育的契机,展开德育教育㊂四㊁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渗透德育高中生更喜欢生动形象㊁较为直观㊁易于理解的教学模式㊂高中生的思想较为超前,兴趣较为广泛,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物,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㊂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㊂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㊁小组讨论㊁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㊂同时在此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情境下,教师通过学生猜谜㊁画图等方式,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加以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㊂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② 遗传与进化⓪“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中,教师首先采用学生的小组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图解分析,认识果蝇的染色体,总结出果蝇体细胞和精子㊁卵细胞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基因是否在染色体上㊂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遗传图解,教师指出测交实验与事实相符,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㊂同时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确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测,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世界观㊂德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如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本身,通过野外实践㊁教学实验㊁调查㊁参观等多种方式㊂教师也要抓住课外活动中德育的特点,例如,在培养教学实验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团结协作㊂如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对植物的喜爱,引发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操㊂野外实践中通过玩,使学生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㊂多元化的生物教学模式与德育形式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两者共同发展㊂五㊁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科德育体系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科德育体系构成分为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㊂教师为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理论上应给予正确的指导㊂一个完整生物学科德育体系的构成需要教师明确提出教学任务中的德育目标,为保证学生有效践行,可将德育纳入考试范围,使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更有目的性㊂结合教学材料,使老师明确用何种方法以及具体方向入手,明确教材中的内容,加之教师自身对教学素材中德育的理解,构建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德育体系㊂可以通过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式提出德育教学方法,也可通过教师的成功案例激进教师的学习,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㊂从实践上,教师对生物学德育体系理论充分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㊂备课环节中,教师除充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授之于学生外,更应该着重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加以延伸,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利用教材赋予的德育内容充分渗透给学生,并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促使德育融合学生的行动,内化为自己真正的品德㊂六㊁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竞争压力凸显,培养高素质㊁高德育人才成为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㊂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应重视 立德树人 ㊂本文通过对管理层面与教学方面的相关对策研究加以剖析,旨在教师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 与 学 理念,增强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道德素质观念的重要性㊂教师应大胆实践,坚持 立德树人 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㊂参考文献[1]赵建华.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 新常态 [J].教育家,2020(22).[2]吕文丽.学科育人,实现立德树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增刊5).[3]冯建军.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4).[4]左思路.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㊃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增刊2).㊃811㊃。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专题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伦理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只有让学生站在高尚的道德标准上,才能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只有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在实践中,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自己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其次,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教学能力。
只有教师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巧,才能够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核心,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人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日,前基础教育司司长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德有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一个有知识但没有道德的人是无法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根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德育是核心素养。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的问题依然存在,这需要从教育的方面进行改变。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繁荣和进步。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德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更应该是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德。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更取决于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只有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社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良知、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的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句话一直被提及到。
从基础教育的美育现状谈立德树人
从基础教育的美育现状谈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不禁要问: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美育的本质又是什么?以下是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谈美育,必须从德育谈起,当下教育者的共识是: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大。
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家庭、教师、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如果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对德智体美这四者的关系没有理清。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以德育为先,实质上应该是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德育是方向,德育既是独立的教育,同时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面向,智、体、美三育均应贯穿德育的主线,这才是四者正确的关系,所以真正的教育者讲美育必先讲德育。
但教育的现实却把德育孤立,德育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和《思品》学科的任务,既然有人负责,又是一门独立学科,好像就分工明确、任务清晰了,于是智、体、美三育好像就与德育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学校中的怪现象就是:除了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知识,不教学生做人,拿成绩衡量品格的行为比比皆是,最终班主任压力大且精力有限,思品教师教育空间有限,如此一来,德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不难!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把美育异化为“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了其道德教育的本质。
美育的提出,源于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他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的观点,希望通过美育独特的精神性、超脱性、创造性、社会性代替宗教信仰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至20世纪80年代美育和德、智、体三育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从美育观点提出至今,就一直纠缠在“术”和“育”之间,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体、美等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美育被狭隘化为艺术教育,更糟糕的是异化为“术”——升学捷径和课外辅导的实用之术,于是,美育成为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傀儡,浩浩荡荡的艺术生和人潮涌动的艺术班也掩盖不住美育的虚假繁荣。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
根本任务的理解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前基础教育司司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教育领域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德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一部分,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因素。
通过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立德树人还强调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进步。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合格公民。
此外,立德树人还强调了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强调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这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中最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方法
基础教育中最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方法在基础教育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一些最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方法,涵盖了价值观引导、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家校合作、社会实践、榜样示范、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德育、评价机制和教师素质等方面。
一、价值观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师生互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德育课程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系统地传授德育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习惯。
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五、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锻炼能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
六、榜样示范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选取具有高尚品德和突出贡献的人物作为榜样,通过事迹宣讲、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
同时,注重身边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让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楷模。
七、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八、网络德育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工作,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
第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
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
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
学校管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
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
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
第四,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
第五,提升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
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以物载德。
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
学校建筑要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育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基础课程的育人理念
基础课程的育人理念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道德观念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在我国,基础课程的育人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德树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基础课程育人理念的核心。
立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人,即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全面发展:基础课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美育素质和劳动素质。
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
3. 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主体性教育:基础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5. 爱国主义教育:基础课程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国家的历史、文化、制度等,使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的发展成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总之,基础课程的育人理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理念贯穿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学如何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具体而言,立德树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
2. 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历史素养、哲学素养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的精神追求,包括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三、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策略1. 融入道德教育(1)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营养。
(2)结合课堂教学,开展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适时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组织道德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培养道德品质。
2. 塑造人文素养(1)加强文学作品的鉴赏。
通过阅读、分析、评价文学作品,让学生领略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2)开展文化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组织文艺活动。
举办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人文之美。
3. 培养审美情趣(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受审美情趣。
(2)开展艺术教育。
邀请艺术家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培养审美能力。
(3)举办艺术展览。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注重挖掘作品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教育核心理念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教育核心理念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教育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使其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有用之才。
我对于立德树人的体会如下:
1. 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并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作为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诚信、奉献、公平等。
只有有良好的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应对社会的挑战和困惑。
3. 个性发展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立德树人强调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但也要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平衡。
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5.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
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础教育科立德树人实施方案立德树人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科立德树人实施方案立德树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追求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迫切要求。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则(1)育人为本:以人为本,尊重并关心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和谐的个体;(3)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4)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氛围;(5)德育第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德育工作应放在首位。
三、内容和方法1.培养社会责任感(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班会活动、德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培养公民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模拟公民参与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
2.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1)德育课程设置:加强德育课程的设置,注重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2)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典型的形式,表彰和宣传优秀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励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
3.培养创新精神(1)创新教育课程:增加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开展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创意设计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全面发展个性特长(1)兴趣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2)特长发展:通过特长班或俱乐部的设置,提供钢琴、舞蹈、画画等不同特长的培养机会。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渗透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渗透摘要:众所周知,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初始的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一直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基础时期,同时对个人未来上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小学阶段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德育教学,德育教学是关乎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
由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学习观世界观也还未养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要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从心里接受德育教育,真正实现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教育德育培养途径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德育教育指明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所需要满足的教育需求。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供了方向去指导学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就是小学教育,而小学教育最重要的特性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学校一定要注意教育教学方法的落实与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展道德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被改进,开发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我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课堂上指导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行为道德品质,要让德育教学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地位。
首先,道德教育在小学生人群中的培养有利于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六年的学习是接收各种教学培养学生成人的最佳时机,通过有效的措施,达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正直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另一个方面,小学德育培养的开展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迅速展开。
随着一步一步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教学在课堂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本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准。
2024年小学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
2024年小学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关于立德树人的观点和思考。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他们终身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正面榜样的力量,我们要教育他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友善待人,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其次,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我们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上能够不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未来之星!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基础教育谈立德树人
——参加教师培训有感
北戴河新区沟儿湾小学许傲本学期开学初,我参加了新教师培训。
这是我成为北戴河新区教师的第二个年头,也是我参加的第二次新教师培训了。
从去年的青涩懵懂,到如今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职责,在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下,我成长了许多。
本次培训中,“立德树人”成了大家共同关注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成为引起我深刻思考的话题。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从一所学校的角度来说立德树人,是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以身作则,端正教学态度,拥有专研精神。
以学生为本,真正的了解孩子的需求,让校园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来说立德树人,是要求教师有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师范精神,对学科的钻研精神,细心为学生着想的乐业精神。
教师要终身学习,为师者先善其德。
立德如此,树人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意味着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树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
命和责任。
这是一项更加光荣且责任重大的工作。
立德树人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需要每一位教师做到的承诺。
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立德树人,我们要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树立美好品德,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立德树人,更在于我们这些肩负基础教育总要责任的人身上,我们要从分意识到基础教育在培养社会未来建设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要清醒和冷静的看待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从而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来达到培养孩子美好品德的目的。
距离去年从大学毕业,刚好一年的时间,我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变——从一名学生变为一名人民教师,走上了我热爱的幼儿教师的岗位。
也正是这一年的时间,我在这个岗位上不断的学习成长,褪去青涩,摒去稚气,开始用一个教师的身份去要求自己。
而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做一名有德行的教师。
教师的德行,是高于社会要求以外的“德”,是摒除功利心甘愿奉
献自己的“德”。
没有这种甘之奉献的德行,是无法把自己彻底交给这个职业的。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德”是教师最美的德!不立德无以树人,不立德无以正身。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我们胜任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当我们成为社会道德的典范,我们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最优秀的少年,社会未来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更在我们这些教育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