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
工程材料第五章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相图的应用 工具要用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材料, 选碳含量高的钢(大于0.60% C)。
相图的应用
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不能切削加 工,不能锻造。 但耐磨性好,铸造性能好,用于耐磨、不 受冲击、形状复杂的铸件,例如拔丝模、 冷轧辊、犁铧、泵体、阀门等。
相图的应用——铸造工艺方面的应用
共晶白口铸铁的铸造性能最好, 凝固温度区间最小, 流 动性好, 分散缩孔少, 精密铸件选在共晶成分附近。
铸钢零件 碳含量0.15-0.6%之间, 这个范围内钢的结晶 温度区间较小, 铸造性能较好。
相图的应用——热锻、热轧工艺方面的 应用
钢在奥氏体状态时强度较低, 塑性较好, 锻造 或轧制选在单相奥氏体区进行。 一般始锻温度为1150℃~1250℃, 终锻温度为 750℃~850℃。
相图的应用——在热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铁碳合金:以铁和碳为基本元素的合金。 钢:0.0218~2.11%C,铸铁大于2.11%C。
低碳钢:<0.25%C;中碳钢:0.25%-0.60%C;高碳钢>0.60%C。 铁与碳可以形成间隙固溶体、化合物Fe3C、Fe2C、FeC等。 铁碳相图中的组元是Fe和Fe3C。
第二节 Fe-Fe3C相图分析
一、相图中的三条水平线和三个重要点 (1)包晶转变线HJB,J为包晶点。 1495℃ ,C%=0.09-0.53% L → L+δ → A
(2)共晶转变线ECF, C点为共晶点。
L→A(2.11%C)+Fe3C(6.69%C) 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混和物, 称莱氏体。
第一节 铁碳合金基本相
一、 铁素体 δ相 高温铁素体:δ固溶体。 α相 铁素体:α-Fe中的固溶体, “F”表示。
工程材料04铁碳合金相图2

钢铁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的金属材料,其基本组元是铁和碳元素,因此称为铁碳合金。
为了掌握钢铁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生产应用做好准备,就必须学习和研究铁碳合金相图。
铁和碳元素可以形成固溶体以及一系列化合物(Fe3C、Fe3C、FeC 等),但由于含碳量较大的铁碳合金脆性很大,无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在铁碳合金相图中,只需研究Fe-Fe3C部分(含碳量≦6.69%)。
第一节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在铁碳合金中,铁和碳元素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两种:(1)碳原子溶解到纯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如铁素体和奥氏体;(2)铁和碳原子相互作用形成金属化合物,如渗碳体。
一、铁素体:α 、F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仍保持α-Fe的体心立方结构。
由于铁素体的含碳量较低(室温下w=0.0008%),其性能与纯铁相近。
c铁素体的强度、硬度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抗拉强度σb:180~280MPa屈服强度σs:100~170MPa硬度HB:50~80HBW伸长率δ:30~50%冲击韧性A k:160~200J二、奥氏体:γ、A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溶解碳原子的能力与温度有关,1148℃时w c=2.11%,727℃时w c=0.77%。
一般奥氏体的硬度约为170~220HBW,伸长率δ约为30~50%。
因此,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好,易于锻压成型。
三、渗碳体:FeC3渗碳体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性能特点是硬度很高(约1000HV),且脆性很大(δ,αk≈0)。
渗碳体在碳钢中不能作为基体相,而是作为强化相存在,它的存在形态(网、片、条、粒状等),对碳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渗碳体以细小的颗粒状形态,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相上,则碳钢的力学性能较好;但是,渗碳体呈较粗大形态或网状分布时,则碳钢的脆性会增大。
第二节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分析相图:注意相图中的恒温反应!钢铁的分类:(1)工业纯铁w c<0.0218%(2)钢0.0218%<w c<2.11%(3)白口铸铁2.11%<w c<6.69%简化的铁碳相图及各点说明:一、液相线:ACD固相线:AECF二、ECF 共晶反应线L C→ A E+ Fe3C共晶产物(A + Fe3C)称为莱氏体,用符号Ld 或Le表示。
铁碳合金知识点总结

铁碳合金知识点总结铁碳合金是一种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的合金材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
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处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从铁碳合金的组成、性能、热处理、应用等方面对铁碳合金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
一、铁碳合金的组成铁碳合金的主要组成是铁和碳,其中铁是最主要的成分,占合金总量的大部分。
碳是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其含量一般在0.02%~6.67%之间。
另外,铁碳合金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锰、硅、磷、硫等,它们的含量对合金的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铁碳合金可以根据碳含量的不同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三大类。
其中,低碳钢的碳含量一般在0.07%以下,中碳钢的碳含量在0.3%~0.6%之间,高碳钢的碳含量在0.6%以上。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铁碳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脆性逐渐增加,而塑性、冲击韧性和焊接性逐渐降低。
因此,不同碳含量的铁碳合金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工艺要求。
二、铁碳合金的性能1. 机械性能铁碳合金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硬度、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等指标。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逐渐提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逐渐降低。
因此,不同碳含量的铁碳合金在工程领域中的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
2. 热处理性能铁碳合金的热处理性能主要包括淬火、调质、回火等处理工艺。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工艺要求。
3. 耐腐蚀性能铁碳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取决于合金中的碳含量、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铁碳合金的含碳量越低,其耐腐蚀性能越好。
但在特定环境和使用条件下,高碳钢和低合金钢也可以通过表面处理等方法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三、铁碳合金的热处理1. 普通碳素钢的热处理普通碳素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和回火三种工艺。
其中,退火工艺是将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控制冷却速率,使其组织发生变化,以获得一定的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钢铁由铁矿石提炼而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钢铁又称为铁碳合金,是铁(Fe)与碳(C)、硅(Si)、锰(Mn)、磷(P)、硫(S)以及其他少量元素(Cr、V等)所组成的合金。
通过调节钢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四把火:淬火、退火、回火、正火),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金相组织,从而使钢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
将钢材取样,经过打磨、抛光,最后用特定的腐蚀剂腐蚀显示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称为钢铁的金相组织。
钢铁材料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些组织结构中。
在Fe-Fe3C系中,可配制多种成分不同的铁碳合金,他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织各不相同,但由几个基本相(铁素体F、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组成。
这些基本相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结合,形成了钢铁中丰富多彩的金相组织结构。
常见的金相组织有下列八种:1.碳溶于α-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属bcc结构,呈等轴多边形晶粒分布,用符号F表示。
其组织和性能与纯铁相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与硬度较低(30-100 HB)。
在合金钢中,则是碳和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固溶体。
碳在α-Fe中的溶解量很低,在AC1温度,碳的最大溶解量为0.0218%,但随温度下降的溶解度则降至0.0084%,因而在缓冷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会出现三次渗碳体。
随钢铁中碳含量增加,铁素体量相对减少,珠光体量增加,此时铁素体则是网络状和月牙状。
2.碳溶于γ-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为高温相,用符号A表示。
奥氏体在1148℃有最大溶解度2.11%C,727℃时可固溶0.77%C;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和韧性良好,并且无磁性,具体力学性能与含碳量和晶粒大小有关,一般为170~220 HBS、=40~50%。
TRIP钢(变塑钢)即是基于奥氏体塑性、柔韧性良好的基础开发的钢材,利用残余奥氏体的应变诱发相变及相变诱发塑性提高了钢板的塑性,并改善了钢板的成形性能。
工程材料成型与技术基础之铁碳合金相图(ppt 28页)PPT学习课件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1、相图分析
因此,剩余的液相就发生共晶转变形成莱氏体。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图2-24 亚共析1钢) 组铁织金碳相合图 金相图中的特征点:
共晶生铁的组织转变如图2-27 (2) Fe-Fe3C相图虽然表示了铁碳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组织状态,但这种组织都是从高温,以极其缓慢冷却速度得到的,是一种平衡组织。 共晶白口铁(Fe3CI+L’d) → Fe3C(C=6 . 共晶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在铸造生产中获广泛应用。 2到3点间冷却时,奥氏体中同样要析出二次渗碳 2、合金的基本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2)几种典型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亚共晶白口铁的室温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低温莱氏体。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白口铁中都存在莱氏体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既难以切削加工,也不能锻造。 77%,因而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共析反应结束后,合金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4点以下再继续冷却,组织基本上不再变 化。 (Fe—Fe3C)相图,如图2-20所示为简化图。
第四节 铁碳合金相图
2) 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特征线:
图2-20 Fe-Fe3C相图主要由包晶、共晶和共析三个恒温转变组成。 (1)ACD线为液相线,AECF线为固相线。 (2)在ECF水平线(1148℃)发生共晶转变LC↔γE + Fe3C ,其转变产物 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莱氏体。碳的质量分数为2.11 %~6.69%的铁碳合金都发生这种转变。 (3)在PSK水平线(727℃)发生共析转变γS ↔αP + Fe3C ,其转变产物是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即珠光体。所有碳质量分数超过0.02 %的铁碳合金都发生这个转变。共析转变温度常标为A1温度。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及碳素钢

织为单相A (γ)
① 亚共析钢 (0.0218~0.77%C) ② 共析钢 (0.77%C) ③ 过共析钢
亚共 共析 析钢 钢 工 业 纯 铁 过 共 析 钢 亚 共 晶 白 口 铁 共 晶 白 口 铁 过 共 晶 白 口 铁
(0.77~2.11%C)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三、典型成分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Fe3C
P
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三、典型成分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过共析钢室温组织为P+ Fe3CⅡ。 Fe3CⅡ量随含碳量而增加, 含碳量为2.11%时, Fe3CⅡ量最大:
含1.4%C钢的组织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
1 2
3 4
3
在2点, 共晶
(A)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这种由
P与 Fe3C组成的共晶
体称低温莱氏体, 用
Le’表示。 2 点以下,共晶体中P 的变化同共析钢。
S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共晶白口铁室
温组织为Le’
(P+ Fe3C), 它 保留了共晶转 变产物的形态 特征。
室温下两相的 相对重量百分 比为:
d). 1.2%C 铁素体+二次渗碳体 500×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三、典型成分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5、共晶白口鉄的结晶过程
合金冷却到C点发生共晶反应全部转变为莱氏体(Le),莱氏体是共晶 (A)
与共晶Fe3C的机械混合物, 呈鱼骨状。
Fe3C
§4-3 铁碳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机械工程材料第五章 铁碳合金

4、共晶白口铁
L
L→ Ld( A+Fe3C) A→ (Fe3C)Ⅱ
A→P(α+Fe3C)
室温组织:Ld′ 即 P+(Fe3C)Ⅱ+Fe3C 室温相:α+Fe3C
5、亚共晶白口铁
L L→A L→ Ld (A+Fe3C) A→ (Fe3C)Ⅱ
A→P(α+Fe3C)
室温组织: Ld′+P+(Fe3C)Ⅱ 即(P+(Fe3C)Ⅱ+Fe3C)+P+Fe3CⅡ 室温相:α+Fe3C
四、 Fe-Fe3C相图的应用
1.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
低碳钢(0.10-0.25%C):建筑结构和容器等 中碳钢(0.25-0.60%C):如轴等 高碳钢(0.6-1.3%C):如工具等 白口铁:如拔丝模、轧辊和球磨机的铁球等
34
2.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1)在铸造生产方面的应用 根据Fe-Fe3C相图可以确定铁碳合金的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一般在液相线以上50℃~100℃。 共晶成分的铸铁凝固区间最小(为零),流动性 好,分散缩孔少,可使缩孔集中在冒口内,有可 能得到致密的铸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其性能特点是强度低,硬度不高,易于塑性变形。
⑸ Fe3C相(又称渗碳体):根据其生成条件不同有条状、网状、
片状、粒状等形态,对铁碳合金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1600 A 1400 N 1200 1000
+L
B 0.53 J 0.17 H 0.09 1495
L
2.11 E
4.3 1148 C
+
注意:由于不保证化学成分,所以热处理时不能 依甲类钢来选材,应依乙类钢选,才能根据相图 制定热处理工艺。
工程材料第四章-铁碳合金相图

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 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终了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 碳在铁素体中的固溶线 AS—(FP+Fe3C)共析转变线
四、铁-渗碳体相图中铁碳合金的分类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
第三节 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
第四节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间的关系
一、含碳量与平衡组织间的关系:1)组织组成物的变化; 2)相的变化规律
随成分增加,铁素体减少,渗碳体增加
二、含碳量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随成分增加,强度先上升(含碳0.9%)后下降,硬度上升,塑性、韧 性下降。
三、含碳量与工艺性能间的关系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
共析钢平衡结晶过程
层状细密结构 白底的铁素体 黑线的渗碳体
白亮为铁素体 黑色为珠光体
渗碳体网 珠光体
L——Ld(A+Fe3CⅡ+Fe3C)——Ld´(P+Fe3CⅡ+Fe3C)
黑色珠光体 白色渗碳体
L——L+A ——A+Ld+Fe3CⅡ——P+Ld´+Fe3CⅡ
黑色珠光体 基体变态莱
奥氏体(放大500倍)
第二节 铁-渗碳体相图分析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 AE、ECF为固相线。 AE线为奥氏体结晶终 了线,ECF线为共晶线
AC、CD为液相线,液 态合金冷却到此线时,
开始结晶
ES线为碳在奥氏体中的
溶解度曲线 GS线为冷却时由A向F PQ线为碳在铁素转体变中的的开始线
溶解度曲线
GP线为冷却时由A向F 转变的终了线
铁碳合金

一、简化后的铁碳合金相图
A
L
温 度
A
D
C
L+ Fe3C
E S
P
L+A
F
G P Q Fe
A+F
A+ Fe3C
Ld A+ Fe3CⅡ+Ld Ld+ Fe3CⅠ Ld’ Ld’+ Fe3CⅠ
A+ Fe3CⅡ
P+ Fe3CⅡ43; Fe3CⅡ+Ld’
P+F
F+ Fe3CⅢ
C%
Fe3C
铁碳合金 状态图
组织组 成物相 对量% 相组成 物相对 量%
100
铁素体 珠光体
莱氏体
0
三次渗碳体
100
Fe3C
0
5、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σb —强度 αk —韧性 Ψ —疲劳强度 δ —塑性 HBS—布氏硬度
七、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在选材方面的应用 在铸造方面的应用 在可锻性方面的应用
在焊接方面的应用
亚 共 共 析 析 钢 钢
过 共 析 钢
亚 共 晶 白 口 铁
共 晶 白 口 铁
工 业
4、铁碳合金的分类
钢 铁 分 类
钢 工 业 共析钢 纯 铁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0.77 2.11
二次渗碳体
白 口 铸 铁
共晶白口铸铁 亚共晶白口铸铁 过共晶白口铸铁
含碳量% 0 0.0218
4.3
6.69
一次渗碳体
(1)四个相区 Fe-Fe3C相图中的四个单相区: ACD线以上是液相区;
AESG为奥氏体区(γ 或A);
GPQG为铁素体区(α 或F); DFKL为渗碳体区(Fe3C)。
工程材料学2第二章 铁碳合金

Ld′+ Fe3CⅠ
F+ Fe3CⅢ
C%
2.4.1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影响
相组成:α + Fe3C ;随碳含量增加, α ↓, Fe3C↑
室温组织是珠光体分布在共晶渗碳体的基体上(低温莱氏体) 。室温 莱氏体保持了在高温下共晶转变后所形成的莱氏体的形态特征,但组 成物发生了改变。
共晶转变形成莱氏体时两相的相对含量为:
W
6.69 4.30 100% 52.2% 6.69 2.11
4.30 2.11 WFe 3C 6.69 2.11 100% 47.8%
室温相组成物为: α + Fe3C
w
6.69-4.3 6.69-0.0218
100%=35.8%
共晶白口铁
wFe 3C
4.3 0.0218 6.69 0.0218
100%=64.2%
3.3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6. 亚共晶白口铁(3.0%C)
匀晶转变 L→γ
1148℃ LC→γE+Fe3CF
PQ线,碳在F中的溶解度曲线。 F 的最大溶碳量于727℃时达到最大值0.0218%C。随温度↓,F 中 的溶碳量逐渐↓,在300℃以下,溶碳量<0.001%C。当 F从727℃ 冷却下来时,要从 F 中析出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
2.3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铁碳合金的组织是液态结晶及固态重结晶的综合结果,研究结晶过程, 目的是分析合金的组织形成,以考虑其对性能的影响。
通常按有无共晶转变将铁碳合金分为碳钢和铸铁两大类,即含碳量< 2.11%的为碳钢,含碳量>2.11%的为铸铁。含碳量<0.0218%的为工 业纯铁。按Fe-Fe3C系结晶的铸铁,碳以Fe3C的形式存在,断口呈白 亮色,称为白口铸铁。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简介铁碳合金是通过向铁中添加不同量的碳来改变铁的性质和用途的一种合金。
根据碳的比例不同,铁碳合金分为灰口铸铁、白口铸铁、生铁和钢四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铁碳合金的性质分类及应用。
性质铁碳合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碳的比例变化而变化。
具体的性质分类如下:灰口铸铁灰口铸铁是在铸造过程中将含碳量较低的生铁加上适量的石墨。
石墨的存在使其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铸造性好,适用于制造工艺复杂、尺寸大的工件。
•耐磨性强,适用于制造轴瓦、机座等耐磨件。
•硬度较低,易于加工,适用于制造钻孔切削工具等。
白口铸铁白口铸铁是在铸造过程中将含碳量高的生铁加上较多的铸造冷却剂,导致铁中碳的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白口铸铁的特点是:•铸造性较差,适用于制造尺寸较小且形状简单的工件。
•强度高,适用于制造汽车引擎缸体、机器底座等要求高强度的零件。
•脆性大,易于断裂。
生铁生铁是不添加其它元素而直接从矿石中冶炼而成的铁,含碳量在2%~4%之间。
生铁的特点是:•熔点低,无法用一般的熔点为1500℃的炉子熔化。
•质量稳定,不易受杂质污染。
•可以用来制造钢,还可以用于制造铸铁、工具等。
钢钢是将生铁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到0.03%以下,并加入适量的其它合金元素精炼后制成的。
钢的特点是:•强度高,适用于制造桥梁、船舶、高层建筑等重要的结构材料。
•可以通过控制碳含量、添加不同的元素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特殊性能,如不锈钢、耐热钢、弹簧钢等。
应用由于铁碳合金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来精炼,所以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灰口铸铁应用领域灰口铸铁适用于制造汽车、机床、农用机械、纺织机械、水泥机械等重负荷、耐磨、耐热蚀、耐腐蚀、耐低温脆性等工业机械、建筑材料、交通工具和农业机器。
白口铸铁应用领域由于白口铸铁强度高、硬度大、脆性大,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器座椅和大型重荷行业如冶金、水泥、矿山等。
钢应用领域钢是制造各种大型结构,如船舶、桥梁、大型机器、高层建筑等的主要结构材料;同时还可以应用到武器材料、汽车零件、航空制造、电梯和起重机等多个领域。
铁碳合金

谢谢观看
有的碳素结构钢还添加微量的铝或铌(或其它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氮化物或碳化物微粒,以限制晶粒长大, 使钢强化,节约钢材。在中国和某些国家,为适应专业用钢的特殊要求,对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进 行调整,从而发展了一系列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专业用钢(如桥梁、建筑、钢筋、压力容器用钢等)。
按含碳量分类
1)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
氢在钢中能造成很多严重缺陷,如产生白点、点状偏析、氢脆、表面鼓泡和焊缝热影响区内的裂缝等。为保 证钢的质量,必须尽可能降低钢中氢的含量。脱氧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铝,可减小低碳钢的时效倾向,还可以细化 晶粒,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但余量不宜过多。由炉料中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镍、铬、钼、铜等,含量高时可提 高钢的淬透性,但对要求具有高塑性的专用钢,如深冲用钢板,则是不利的。
使用
使用
碳素钢是指通常含碳量小于1.35%的铁碳合金,其中还含有限量以内的硅、锰和磷、硫等杂质及其它微量的 残余元素。碳素钢是近代工业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业国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强度钢 和合金钢产量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改进碳素钢质量,扩大品种和使用范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氧气转炉 炼钢、炉外喷吹、连续铸钢和连续轧制等新技术被普遍采用,进一步改善了碳素钢的质量,扩大了使用范围。碳 素钢的产量在各国钢总产量中的比重,约保持在80%左右,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道、车辆、船舶和 各种机械制造工业,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学工业、海洋开发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
分子构成
分子构成
铁碳合金中合金相的形成,与纯铁的晶体结构及碳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关。纯铁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 912℃以下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α-Fe;912~1394℃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γ-Fe;1394℃以上,又呈体 心立方结构,称δ-Fe。在液态,在低于7%碳范围,碳和铁可完全互溶;在固态,碳在铁中的溶解是有限的,并 且溶解度取决于铁(溶剂)的晶体结构。与铁的三种同素异构物相对应,碳在铁中形成的固溶体有三种:α固溶 体(铁素体)、γ固溶体(奥氏体)和δ固溶体(δ铁素体)。这些固溶体中,铁原子的空间分布与α-Fe、γFe和δ-Fe一致,碳原子的尺寸远比铁原子为小,在固溶体中它处于点阵的间隙位置,造成点阵畸变。碳在γ-Fe 中的溶解度最大,但不超过2.11%;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不超过0.0218%;而在δ-Fe中不超过0.09%。当铁碳合 金的碳含量超过在铁中的溶解度时,多余的碳可以以铁的碳化物形式或以单质状态(石墨)存在于合金中,可形 成一系列碳化物,其中Fe3C(渗碳体,6.69%C)是亚稳相,它是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石墨是铁碳合金的 稳定平衡相,具有简单六方结构。Fe3C有可能分解成铁和石墨稳定相,但该过程在室温下是极其缓慢的。
铁碳合金PPT介绍

• 什么是铁碳合金? 以铁、碳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其中铁的含量大
于 95%。
• 学习内容 1.纯铁的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晶转变 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3.铁碳合金状态图 4.工业用钢
第一节 纯铁的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晶 转变
【重点内容】
1.金属的结晶、结晶过程、晶核的形成,长大规 律及其影响因素。
Ld+Fe3CІ 727
S
K
F
F+P P Fe3CⅡ+P
Ld’
Ld’+Fe3CⅡ+P
Ld’+Fe3CІ
Q0
0.77
Fe
2.11
4.3
wC/%→
6.69
Fe3C
Fe-Fe3C状态图
3.特性线:
温度/℃→
1538
A
1227 ① ACD线—液相线
D ② AECF线—固相线
L
L+ A
F 1148L+Fe3CІ
5.铁碳合金的分类
工业纯铁:C%<0.0218 共析钢:C%=0.77 亚共析钢:
0.0218<C%<0.77 过共析钢:
0.77<C%<=2.11 共晶白口铁:C%=4.3 亚共晶白口铁:
2.11<C%<4.3 过共晶白口铁:
4.3<C%<6.69
三、钢在结晶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共析钢(І):L→L+A→A→P 亚共析钢(Ⅱ):L→L+A→A→A+F→P+F 过共析钢(Ⅲ): L→L+A→A→A+Fe3CⅡ →P+Fe3CⅡ 共晶白口铁:L→Ld→Ld’ 亚共晶白口铁: L→L+A→Ld+A+Fe3CⅡ
工程材料 第四章 铁碳合金ppt课件

重要的点J、C、S
A A
A 室温
A
A+Fe3CⅡ+ Ld
P+Fe3CⅡ+L′ d
L+Fe3C Ⅰ
J点为包晶点 , 反响式: LBH 14 9 C 5 A J
C点为共晶点 ,反响式:LC 11 4C 8AEF3eC(共晶渗碳
S点为共析点 ,反响式:AS 72 7CFPFe3C(共析渗
重要的线: ABCD—液相线; AHJECF—固相线; 程度线HJB—包晶线;程度线ECF—共晶线; 程度线PSK —共析反响线〔A1 线〕; GS—合金冷却时自A中开场析出F的临界温度线〔A3线〕; ES—碳在A中的固溶 线〔Acm线〕 ; PQ—碳在F中的固溶线。
0.35%;它能溶于F中,使F强化,从而使钢的强度、硬
度、弹性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 〔3〕硫的影响 硫在钢中是有害杂质,它不溶于铁,而以FeS方式存在,
会使钢产生热脆性。
〔4〕磷的影响 磷在钢中是有害杂质,它 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虽可使
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却使室温下钢的塑性、 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产生冷脆性。
在运用此相图时应留意以下两点: 〔1〕此相图只反映铁碳二元合金中相的平衡形状,如含
其它元素,相图将发生变化。 〔2〕此相图反映的是平衡条件下铁碳合金中相的形状,
假设冷却或加热速度较快时,其组织转变就不能只 用
相图来分析了。
第三节 碳钢 一、钢中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 〔1〕锰的影响
在钢中它是一种有益元素,在碳钢中含锰量通常<
其钢号以“已〞或“B〞字加上阿拉伯数字表示,共有 7级即B1、B2、B3 、… B7〔或已1、已2、已3、 …已7〕, 数字愈大的已类钢,其含碳量愈高。
工程材料 4 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
二、 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
δ相 (高温铁素体 ) γ相 (奥氏体 A ) α相 (铁素体 F ) Fe3C相(渗碳体 Cem,Cm ) G 石墨
一)铁素体
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用 符号“F‖表示。 其组织结构与组织形态如图所示。 1)铁素体的特点:
铁素体
1)铁素体的特点:
六、合金Ⅵ(过共晶白口铸铁)
过晶白口铸铁结晶过程的基本转变: 匀晶转变+共晶转变+二次相析出转变+共析转变 室温组织: 一次渗碳体+低温莱氏体
显 微 组 织
主要组织组成物
铁素体
珠光体
钢铁分界线
莱氏体
渗碳体
A
L+
H
温N 度
J
A
B
主要组织组成物
L L+A
A+
D
L+ Fe3C
E S
P A+ Fe3CⅡ
因此整个 Fe - C 相图包括 Fe - Fe3C 、 Fe3C - Fe2C 、 Fe2C - FeC 、 FeC-C等部分组成。 鉴于含碳量为6.69%的Fe3C硬而 脆,超过6.69%的铁碳合金没有实用 价值。所以我们研究的铁碳相图, 实际上是Fe和Fe3C二个基本组元组 成的Fe-Fe3C相图或Fe和自由碳组 成的Fe-G相图。
0.77 6.69
6.69 0.45 100 % 94% 6.69 0.0218
Fe3C = 1 - wF = 6% 答:……..
三、合金Ⅲ(过共析钢)
三、合金Ⅲ(过共析钢) 过共析钢结晶过程的基本转变:
匀晶转变、二次相析出转变、 共析转变
室温组织:珠光体P+二次渗碳体Fe3CⅡ
工程材料铁碳合金的基本概念

n 纯铁在室温下是体心立方晶格成为阿尔法铁。
纯铁加热至910°C时由阿尔法铁转化为伽马铁,面心立方结构,继续加热至1390°C时转化为德尔塔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整个过程称为相变。
n 铁素体:α铁和以他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碳溶于δ铁中形成间隙固溶体,称为高温铁素体或者δ固溶体,存在范围小,很少见;碳溶于α铁形成α固溶体,称为铁素体或α固溶体;室温下形成的铁素体,即α固溶体机械性能与纯铁相近。
铁素体强度,硬度不高,但是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在770°C下具有磁性。
n 渗碳体: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化合物。
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渗碳体(Fe3C)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含碳量为6.69%;熔点为1227°C,硬度很高,塑性和冲击韧性几乎为0,脆性极大。
故渗碳体为碳钢中的主要强化相,同时为一种亚稳定相,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分解为纯铁和石墨。
n 奥氏体:面心立方,碳在伽马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无磁性,一般在高温下存在。
n 马氏体:体心立方,碳溶于阿尔法铁的过饱和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化成的亚稳定相,其比容大于珠光体,奥氏体等组织,是产生淬火应力,导致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可以得到这种组织,高强度硬度。
n 珠光体:碳溶于γ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即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雨渗碳体的共析体。
含碳量为0.77%。
其中铁素体占88%,渗碳体占12%。
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韧性较好。
n 莱氏体: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纯铁在室温下是体心立方晶格成为阿尔法铁。
纯铁加热至910°C时由阿尔法铁转化为伽马铁,面心立方结构,继续加热至1390°C时转化为德尔塔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整个过程称为相变。
n 铁素体:α铁和以他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碳溶于δ铁中形成间隙固溶体,称为高温铁素体或者δ固溶体,存在范围小,很少见;碳溶于α铁形成α固溶体,称为铁素体或α固溶体;室温下形成的铁素体,即α固溶体机械性能与纯铁相近。
铁素体强度,硬度不高,但是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在770°C下具有磁性。
n 渗碳体: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化合物。
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渗碳体(Fe3C)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含碳量为6.69%;熔点为1227°C,硬度很高,塑性和冲击韧性几乎为0,脆性极大。
故渗碳体为碳钢中的主要强化相,同时为一种亚稳定相,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分解为纯铁和石墨。
n 奥氏体:面心立方,碳在伽马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无磁性,一般在高温下存在。
n 马氏体:体心立方,碳溶于阿尔法铁的过饱和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化成的亚稳定相,其比容大于珠光体,奥氏体等组织,是产生淬火应力,导致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可以得到这种组织,高强度硬度。
n 珠光体:碳溶于γ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即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雨渗碳体的共析体。
含碳量为0.77%。
其中铁素体占88%,渗碳体占12%。
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韧性较好。
n 莱氏体: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分为高温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两种。
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高温莱氏体,用符号Ld或(A+Fe3C)表示。
由于其中的奥氏体属高温组织,因此高温莱氏体仅存于727℃以上。
高温莱氏体冷却到727℃以下时,将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机械混合物(P+Fe3C),称低温莱氏体,用Ld'表示。
莱氏体含碳量为4.3%。
由于莱氏体中含有的渗碳体较多,故性能与渗碳体相近,即极为硬脆。
n 贝氏体:钢在奥氏体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上这一中温度区间(所谓“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转变而成的由铁素体及其内分布着弥散的碳化物所形成的亚稳组织,即贝氏体转变的产物。
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
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因此在钢铁材料中基体组织获得贝氏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贝氏体转变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350℃~550℃),其外观形貌似羽毛状,也称羽毛状贝氏体。
冲击韧性较差,生产上应力求避免。
在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端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Ms~350℃)。
其冲击韧性较好。
为提高韧性,生产上应通过热处理控制获得下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