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轻”情意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轻“情意”重
每年七月底,各大商场店铺就纷纷摆出各色各样的月饼,唯恐自己被落下。

今年也不例外,什么“温情中秋”、“团圆月”、“秋意浓”等等,离中秋还有两个月,各大商场就已经各出奇招,一如既往地将月饼生意推向高潮。

月饼,寓意着团圆和谐。

每到中秋佳节,月饼便带着浓浓的情意来到千家万户,有的被寄托着深深的思念,有的被寄托着美好的祝愿,有的被寄托着团圆的企盼,有的却被寄托着不一样的“情意”······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5%的人购买月饼打算送人,有25%的人购买月饼是自己吃,既送人又留着自己吃的有20%。

这也许代表不了什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已经从只顾及个人温饱过渡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生活常态。

逢年过节送送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现象。

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沟通越来越自主,越来越畅通,所谓的利益纠缠可以通过各种显而易见的手段和方式解决,更何况是单纯地表达祝愿呢?毫无疑问,中秋佳节送礼是理所应当又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或者表达祝愿的方式。

17%的人表明送月饼只为表达祝愿,而55%的人则坦承送月饼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另外有8%的人送月饼是为了答谢别人。

作为礼品收受者,大多是什么身份的人呢?政府官员、教师、医生,分别占45%、20%、5%,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一样,这些身份的人成为收受礼物最多或者最易收受礼物的人。

掌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运行,掌握国家民族未来,掌握生杀予夺,这三种职业关系到多少人的前途和命运不言而喻,作为收受礼品最多的前三甲似乎也理所当然。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古人的深情厚意仅凭一根微乎其微的鹅毛便能承载,而今天人们的“情意”更重,是几盒月饼就能承载和传送的吗?过节送礼本就是表达美好祝愿的良好方式和途径,即使牵扯利益关系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行为;收受礼品也是接受美好祝愿的方式,即使牵扯利益纠缠也不是什么大贪大污的行为。

问题是,这次送,下次送,今年送,明年送,接着年年送,一年比一年礼品丰厚,这次为了升迁,下次为了孩子上学;这次收,下次收,今年收,明年收,接着年年收,一年比一年收的礼品丰厚,这次帮了他,下次推迟不过再帮他。

这样性质就全变了!都说积少成多,积恶成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古训在前,今人理应“则其善者而从
之”才是。

很多人都认为收几盒月饼算不了什么,怎么说都算不上贪污腐败。

可是仅仅是送和收如此简单吗?送的人若有所求,可能是升迁,可能是孩子上学,可能是大事化小等等,往往都是有碍于公平正义的请求,一旦请求换来满意答复,必然造成对利益另一方的伤害,对不公不正不义的偏斜。

当然,求人办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诚意体现在哪呢?体现在送的礼上,送出的月饼越贵越好,包装越精美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彰显“精诚所至”,才能等到“金石为开”。

求人办事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专利,送去的月饼不仅要彰显诚意,还要表明诚意多少,这就衍生出攀比问题。

结果,送去某某人家中的月饼,一人比另一人送的好,一年比一年送的好。

再说了,很多人绝不仅仅是送月饼,而是打着送月饼的名号,理直气壮地登门拜访,在诚意昭昭地说出自己的委屈和需求后,光明正大地掏出自己准备已久的“真正的诚意”——钱。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数多少也能决定办事的先后顺序,因而表面上月饼是越贵越好,暗地里钱自然也是送得越多越好,这样一来,人家想不贪都难。

送的人若现在单纯地别无所求,难保将来真的一无所求,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飞来横祸呢?现在先打好招呼,免得将来跪求无门,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事事防患于未然,尽管效果未必佳,是中国人比世界人民都精明的地方,要不中国人怎么会比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更早发明了指南针呢?就是为了避免将来航船会撞上礁石嘛!为了将来那未知的祸患,为了现在自己的位置,为了那比金子还贵的面子,先送礼后求人,那可是比真理更真的道理。

再说收的人好了。

碍于情面,当代中国人很难做到正直地将礼和人一并拒之门外,送的人再多哀求几声,自然还得假装微笑着迎你进屋,一向清廉的人呢,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你和月饼客气不尴尬地送出门;一向收得顺风顺水的人呢,心里盘算着怎么客气地收下礼品顺便还能表明自己清廉。

送礼的人一进屋,岂有轻易离开的道理,即使求你帮忙不成事,至少也非得让你收下精心准备的月饼不可。

这一来二去的,清廉的磨不过,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除非意志比磐石还坚定。

“见多识广”的人自然认为收个礼,帮个小忙,算不上什么犯法的事情,礼品收得心安理得,以公谋私的小事也办得不怕鬼敲门。

都说清官难做,贪官易得,“廉洁”二字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决定了人们对送礼收礼的看法。

许多腐败的滋生就从送礼收礼开始,中秋月饼只是送礼大山中的一角,贪恋小恩小惠也这只是
大贪大污的开始。

从小处拒绝贪污受贿,将贪恋小恩小惠的念头扼杀在萌芽中,将清正廉洁大公无私高悬于自己心中,离廉洁也就不远矣!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廉洁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甚至上升到法律准则的层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廉洁”早早地和“贪污”、“受贿”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现在又和“犯罪”、“刑事责任”紧密相连,可见,廉洁在当代社会早已超越了一般的道德准则,成为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和法律约束。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都说清廉不易,其实从拒绝小恩小惠做起,腐败也很难在心中生根发芽,更何况是犯下滔天大罪呢?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仅仅是一罐鱼,也能展现出陶母的高风亮节;仅仅是一盒月饼,自然也能试出一位共产党员,一位政府官员的清廉。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相同地,若各位身居高位的官员们能正其身,专其职,真正将不怀好意的中秋送礼拒之门外,那么贪污腐败绝对是无孔可入。

如果说古代名人不具说服力,那当代省委书记恐怕就没有人有异议了。

一九九六年初,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带省委调查组到花垣县进行调查时,随身带着一份自定菜单:一荤一素一汤。

每到一地,他就亲手将菜单交给负责同志,反复叮嘱按菜单备餐。

就连元宵节那天,也不例外。

他这一举动,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当地的干
部讲廉洁。

堂堂省委书记,尚且能从日常三餐入手拒绝贪污腐败,更何况是小官小卒拒绝这些小贪小利呢?只要真正做到正直坦荡,表里如一,意志坚定,任何人都无法打破清正廉洁的“金身”。

一年中除去春节的大节日,还有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小节日,不计某某人的生日、庆宴等等,送礼收礼的良辰吉日有的是。

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假借节日之名收受贿赂,中秋月饼只是小小一角。

有人认为我危言耸听,把收月饼轻易地与贪污受贿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谁能忽视55%的人送月饼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这个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呢?也许,我的调查缺乏理性的权威,但足够让我们通过送月饼热思考廉洁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