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设计

合集下载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赵家沟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北部,是黄浦江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西起黄浦江,东至随塘河,是浦东新区北片引排水骨干通道。

赵家沟航道走向为:黄浦江——赵家沟闸外航段(黄浦江~浦东大道9号桥)——东沟航运枢纽——赵家沟闸内航段(规划浦兴路~浦东运河)——顾高航段。

赵家沟航段(8.64km),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4标位于赵家沟航段申江路西~外环线西之间,里程约1.8km。

赵家沟航道同时承担浦东新区北部地区的建材运输任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1.2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航道拓宽疏浚工程、护岸工程(含基槽支护)、航道扫床与清障工程、现有码头改建工程、拆除工程、防汛道路工程、景观休闲段新建工程、防汛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总造价为2641.8747万元。

1.2.1航道浚深拓宽工程航道断面设计为:航道底宽为50m;面宽总体是85m,局部靠申江路约260m段为60m宽,靠外环线段约200m为97.5m;河底标高为-2.5m。

1.2.2护岸工程新建护岸(北岸800m试验段范围利用已建重力式驳岸,南岸拆除重建),基础有:B1型桩基L型驳岸、C1型前板桩高桩承台驳岸、D1型桩基L型驳岸、D2型桩基L型驳岸(生产湿地)、E型斜坡式浆砌块石驳岸、申江路桥灌注桩高桩承台驳岸。

1.2.3码头改建本工程范围有一座杨园建筑码头,为配合航道整治把原有码头拆除重建,码头平面布置为:码头前沿线在新建驳岸线基础上后退11m,呈港湾式布置,码头结构长度基本同原来码头长度码头结构为:采用前板桩高桩承台结构,由前方板桩和后方桩与L型挡墙构成,板桩采用250某490某12000mmC35钢砼板桩,方桩采用300某400某13000mmC35钢砼方桩。

1.2.4防汛通道防汛道路基本沿征地范围线内侧2m处布置,宽5m,并基本间隔400m设置会连道。

路面结构为:20cm砼面层+30cm三渣基层+15cm砾石砂垫层。

杭申线沪杭高速公路桥主桥关键施工过程及监控

杭申线沪杭高速公路桥主桥关键施工过程及监控

215【施测鉴工】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6月杭申线沪杭高速公路桥主桥关键施工过程及监控于启永(上海欣绍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摘 要:沪杭高速公路桥是杭申线航道整治工程(上海段)的一座跨航道桥梁,主桥采用2m×75m 的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箱形组合梁,箱梁在中支点区域底板采用双结合。

为了改善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结构受力,在整个结构形成整体后,利用强迫位移法在中墩支点处分阶段落架至设计成桥标高处。

主桥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中支点的落架至设计标高的施工过程最为关键。

采用PLC 同步技术的中支点同步落架施工方法结合有效的施工监控措施,顺利完成了主桥的施工,并且实现了结构设计的意图。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底板双结合;PLC 同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监控中图分类号:U4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6-0215-031 工程概况沪杭高速公路桥是杭申线航道整治工程(上海段)的一座跨航道桥梁,其老桥由南向北依次上跨沪昆老铁路、沪昆新铁路和杭申线大蒸港,老桥总长为1570.64m。

由于杭申线航道通航标准提高、新沪昆铁路线位调整和铁路通行净高的提高,沪杭高速公路桥梁实际改建长度为1731.57m,桥梁总面积为65968.596m 2。

桥梁总体上分为主桥和引桥两个部分,其中主桥采用拆除重建的改造方案。

新建主桥为2m×75m 钢-砼组合梁,分离式双幅桥布置,单幅桥总宽22.25m;主桥主梁在中央分隔带处桥面下悬挂有宽度1.5m 的人行通道,边墩处设置有1∶12的人行坡道与现场地面道路接顺。

沪杭高速公路跨杭申线主桥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公司施工。

以下主要介绍主桥结构以及主要施工步骤、关键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监控等内容。

2 主桥结构及主要施工步骤主桥为两跨连续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跨径组合75m+75m。

大芦线18标临港大道桥主桥连续梁施工专项方案

大芦线18标临港大道桥主桥连续梁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1.1 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述 (5)2.1 工程概况 (5)第三章总体施工筹划 (5)3.1 总体施工安排 (5)3.2 施工总流程 (6)第四章总体施工进度、劳动力及设备安排 (10)4.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0)4.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0)4.4施工进度计划 (10)4.5 资源配置计划 (10)第五章主桥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12)5.1主桥0#节段施工 (13)5.1.1地基处理 (13)5.1.2墩顶处理 (15)5.1.3支架布置 (19)5.1.4支架预压 (22)5.1.5施工工艺流程 (25)5.2现浇悬臂连续梁及边跨现浇段施工 (26)5.2.1地基处理 (26)5.2.2支架模板支撑体系 (26)5.2.3支架拆除 (28)5.2.4施工预拱度 (29)5.3合拢段施工 (30)5.4模板施工 (33)5.5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和波纹管加工安装 (33)5.6砼施工 (36)5.7预应力张拉 (37)5.8压浆与封锚 (38)5.9箱梁施工标高控制 (41)5.10箱梁体系转换及合拢 (45)5.11与11号线南段工程泐马河桥交叉施工协调措施 (49)第六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51)6.1 质量管理网络 (51)6.2 质量保证措施 (51)6.2.1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 (51)6.2.2 质量控制和保证的原则 (53)6.2.3 质量控制最为薄弱的环节 (54)6.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55)6.3.1 箱梁清水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55)6.3.2 模板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56)6.3.3 钢筋绑扎质量保证措施 (57)6.3.4 预应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8)6.3.5 箱梁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61)6.3.6 合拢段砼的质量控制措施 (61)第七章保证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的措施 (64)7.1 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64)7.1.1 管理网络的建立 (64)7.1.2 安全保证体系的实施 (64)7.1.3 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65)7.2 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 (70)7.2.1 文明施工方案 (70)7.2.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70)7.2.3 施工现场 (71)7.2.4 工地卫生、五小设施 (71)7.2.5 内业资料及宣传工作 (72)7.3 环境保护措施 (72)7.3.1 环境保护目标 (72)7.3.2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73)7.3.3 环境保护措施 (73)7.4 消防治安管理措施 (75)第八章其他需采取的技术措施 (76)8.1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76)8.1.1 雨季施工措施 (76)8.1.2 冬季施工措施 (76)8.1.3 夏季施工措施 (76)8.2 施工期间防汛防台措施 (77)第九章附件 (78)9.1 满堂支架计算书 (78)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18标临港大道桥主桥连续梁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大芦线18标桥梁施工图纸;2、大芦线18标桥梁施工图纸会审;3、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临港新城段)跨航道桥梁-临港大道桥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4、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6)《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杭审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围堰施工技术

杭审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围堰施工技术

堰: 即将 标 准 围堰 的木 桩 替 换 为 1r 5 mX a 5m × 5r 的钢板桩 , 0 m 20 m a 内外 排 桩 长 调
在对本工程全线勘查后 ,结合不 整为 8 m和 1m的同时 , 0 在高程 1 m处 . 5
1 m用 d 1 rm 的钢 丝 绳 对 两 排木 桩 进 . 5 )2 a
与 上 海 之 间 的 物 资水 上 运 输 ,同 时 还 口段 ) 主要 地 层 特 性 为 : 失 “ 土 软 弱 的 、具 有 强 流 塑性 的 淤 泥 质 粘 土 为 的 缺 ② 是 长 三 角 地 区 内河 骨 干 航 道 网 中非 常 层 ”“ 、③土层”以土质 软弱 的 、 具有强 主 ,承载力较差 ,对 入土桩体 限位性较
1 准型 围堰 设 计 . 标
行限位 。围堰施工长度视现场 支流河 口
较有代表性的是位 于大蒸港上的三和
本工程非支流河 口段 ( 含废弃支 段 ( 含废弃支流河 口段 )的具体工 况而
3围堰 稳 定 性验 算 l
因地质土层特性稳定 , 几乎 定 , 但一般不超过 10 见图 2 0 m, 。 水文测站 , 主要特征水位 如下 : 历史最 流河 口段 )
高 水 位 39 m(9 9年 )平 均 高 水 位 没 有 淤 泥 质地 层 存 在 ,地 层 土质 强 度 . 0 19 , 26 m; 历 史 最 低 水 位 1 6 (9 8 较高 , . 3 . m 16 4 承载力较强 , 对入土桩体限位性
影响围堰稳定的主要 因素有水 侧压
有 8种 大 同小 异 的 L型 混 凝 土 结 构 工 况 而 定 , 般 为 6 0 左 右 。 一 0m
重 要 的 航 道 之 一 。 长 l . k 共有 流 塑 性 的 淤 泥质 粘 土 为 主 ,这成 为临 差 。为安 全 起 见 , 全 72 m, 4 围堰 型 式 采用 钢 板 桩 围

上海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东大盈船闸扩建方案研究

上海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东大盈船闸扩建方案研究
1)方案1。 新建船闸布置在现船闸东侧并适当向南移, 考虑到结构布置需要、施工管理等因素,外闸首与 现有船闸内闸首齐平,两闸首轴线间距离约83.8 m, 在施工期间可基本不影响现有船闸的使用。船闸 外闸首公路桥与现船闸公路桥在同一轴线上。船
闸内、外闸首平面尺寸均为55 m×30 m(长×宽); 闸室净宽23 m,有效长度220 m,考虑近闸首端设 10 m长的镇静段,总长230 m。
表1 天然地基设计参数
固结快剪峰值
C/kPa
φ /(°)
Es0.1~0.2/MPa
23
16.5
4.16
12
11.5
2.56
8
29.0
7.54
12
14.5
3.04
46
17.5
8.15
5
32.5
9.03
15
15.5
4.54
平均 Ps /MPa
0.97 0.40
0.51 2.34 5.87 0.98
地基承载力设计 值fd /kPa 75 55 100 55 130 140 80
本船闸水头差较小,最大水头差仅为1.60 m, 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并结合国内类 似的实践经验,宜采用集中输水系统。内外闸首 均采用常规环绕短廊道形式,在两侧边墩上对称 布置输水廊道。外闸首廊道进口底高程-2.20 m, 顶高程0.30 m,廊道宽3.0 m,高2.5 m;出口顶、底高 程与进口相同。内闸首廊道进口底高程-2.42 m,顶 高程0.08 m,廊道宽3.0 m,高2.5 m,出口顶、 底高程与进口相同。廊道采用平板阀门起闭机 控制。
5)应妥善处理好与既有水工建筑物的关系, 妥善协调船闸、交通桥等构筑物的布置,满足使 用和施工等要求。 3.2 布置方案

《港口与航道工程》2024年-上海市-一级建造师-上半年-真题冲刺卷A卷

《港口与航道工程》2024年-上海市-一级建造师-上半年-真题冲刺卷A卷

《港口与航道工程》2024年-上海市-一级建造师-上半年-真题冲刺卷A卷一、【单选题】1. 船闸主体现浇混凝土结构划分浇筑单元的界面是( )。

A、施工缝B、永久伸缩缝C、分层浇筑高度D、一次浇筑高度正确答案: B2. 港航工程<C30的无抗冻要求混凝土,其粗骨料总含泥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限值是( )。

A、≤1.0B、≤2.0C、≤3.0D、≤4.0正确答案: B3. 全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负责单位是( )。

A、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B、各地安全监督部门C、中国海事局D、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正确答案: D4. 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由( )组织进行。

A、监理单位B、施工单位C、建设单位D、质量监督部门正确答案: C5. 采用轨枕道砟结构时,轨枕在存放和运输中的放置要求是()。

A、枕底向上按水平分层次B、枕底向下按水平层次放置C、枕底向上D、枕底向下正确答案: B6. 起重吊装作业时,当被吊物的重量达到起重设备额定起重能力的( )及以上时,应进行试吊。

A、 70%B、 80%C、 90%D、 95%正确答案: C7. 港口工程施工控制网测定后,在施工中应定期复测,复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个月。

A、 3B、 1C、 6D、 12正确答案: C8. 潮汐易变河口拦门沙航道整治宜采取( )的工程措施。

A、建单侧或双侧导堤B、疏浚开挖C、建单侧或双侧丁坝D、疏浚和建丁坝正确答案: A9. 高桩码头施工中,在斜坡上沉桩时,为保证沉桩桩位符合设计规定和防止岸坡滑动,应采取()的方法。

A、严格按设计桩位下桩,并削坡和顺序沉桩B、严格按设计桩位下桩,并削坡和分区跳打沉桩C、恰当偏离桩位下桩,并削坡和顺序沉桩D、恰当偏离桩位下桩,并削坡和分区跳打沉桩正确答案: D10. 根据《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施工辅助费属于单位工程预算费用中的( )。

A、定额直接费B、其他直接费C、间接费D、专项费用正确答案: B11. 下列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中,不属于“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计划”部分的是( )。

2、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1标 技术标

2、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1标 技术标

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1标(黄浦江—船闸)投标文件(技术标)投标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日期:2007年4月23日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简介 (1)1.2.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3)2.1.整体项目概况 (3)2.2.本标段工程概述 (3)2.3.工程结构概况 (4)3.施工条件分析及施工部署 (8)3.1.施工条件分析 (8)3.2.施工部署 (9)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3)4.1.施工实施准备 (13)4.2.测量工艺 (13)4.3.围堰施工方案 (16)4.4.桩基工程 (17)4.5.护岸工程 (26)4.6.排水工程 (29)4.7.防汛通道 (29)4.8.河道疏浚 (32)5.施工平面布置图 (34)5.1.布置原则 (34)5.2.布置方案 (34)5.3.施工临时道路 (35)5.4.施工临时用电 (35)5.5.施工临时用水 (35)5.6.施工临时排水 (35)5.7.施工消防布置 (36)5.8.主要机械设备布置 (36)6.其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说明 (39)6.1.施工期间渡汛措施 (39)6.2.沿线建筑物及管线保护措施 (39)6.3.对南岸部队油库的保护 (41)7.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42)7.1.质量目标 (42)7.2.质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 (42)7.3.质量管理措施 (44)7.4.质量保证措施 (45)7.5.冬、雨季施工质量控制 (51)7.6.竣工资料收集和编制 (51)8.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53)8.1.安全管理目标 (53)8.2.安全生产执行依据 (53)8.3.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53)8.4.安全管理措施 (54)8.5.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54)9.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58)9.1.文明工地创建 (58)9.2.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59)9.3.积极开展立功竞赛 (60)10.施工进度计划 (63)10.1.总工期节点安排 (63)10.2.施工总进度计划 (63)10.3.工程进度管理措施 (63)10.4.总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65)1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70)11.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70)11.2.施工管理部门设置 (70)11.3.人员配备 (71)12.分包情况 (89)13.编制说明13.1.编制简介我们在认真、全面的阅读本工程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和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及投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经验,本着以高速、优质、文明的施工组织为指导思想,编写本工程的投标书。

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围堰施工技术

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围堰施工技术

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围堰施工技术
李明亮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 一、工程概况rn杭申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下文简称"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境内,起自上海市和浙江省省界,横穿青浦、松江二区,至分水龙王庙,自西而东有大蒸港、园泄泾二个航段组成.是杭州至上海的最便捷航线,也是上海市"一环十射"干线航道蓝线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航段,是浙江通往上海的高等级航道,主要承担浙北杭嘉湖地区与上海之间的物资水上运输,同时还是长三角地区内河骨干航道网中非常重要的航道之一.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李明亮
【作者单位】上海同盛内河航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申外港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中桥梁防撞标准问题探讨 [J], 年福龙
2.长湖申线(上海段)航道货运船舶禁航绕行问题分析 [J], 贾晓明
3.杭申线沪杭高速公路桥主桥关键施工过程及监控 [J], 于启永[1]
4.苏申外港线(上海段)拦路港堤防护岸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J], 田爱平;钱敏浩
5.苏申外港线(上海段)拦路港堤防护岸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J], 田爱平;钱敏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言
一、工程概况
xx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是黄浦江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西起黄浦江,东至随塘河,沿途流经东沟、高行、南行、顾路等集镇,航道里程10.8KM,与浦东运河(规划大浦线)、大治河(规划大芦线)一起构成上海“一环十射”干线航道框架的“东半环”。

xx不仅是浦东新区的内河航运主通道,而且是浦东新区北片引排水骨干通道。

xx航道经整治后可通航1000吨级普通船舶和90TEU内河集装箱船舶。

xx沿线两岸主要为居民住宅、厂房和农田,沿线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 3.4~4.0m。

xx5标段位于外环线西侧至浦东运河,航道里程约1.6KM。

其中:龙梢桥两侧各约20M左右范围的航道整治工程(驳岸、浚深拓宽、支流桥及完整的接坡道路、防汛道路、排水明沟)列入桥梁标。

(10标)5标工程由航道浚深拓宽工程、护岸工程(含基槽支护)、航道扫床与清障工程、停泊区码头、防汛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集水井工程、拆除工程、支流桥工程。

(一)气候情况
本工程气象特征根据上海市气象台、宝山站、外高桥站多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气象要素的特征值如下:
l、风
本区位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季多盛行SE向风,秋、冬季则多为N、NNW向风。

根据高桥站多年统计资料分析,本区常风向为SE向,出现频率为12%:次常风向为N向,出现频率为9.1%。


风向为NNE向,最大风速30m/s;次强风向为NNW向,最大风速25m/s。

2、气温
年平均气温 15.7°C
极端最高气温 38.9°C(1953年8月25日)
极端最低气温 -10.1°C(1977年1月31日)
3、降水量
年平均降雨量:1123.7mm
最大日降水量:204.4mm
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天数:9.2d
日降水量≥50mm的年平均天数:2.6d
4、雾
年平均大雾天数: 28
每雾日平均出现时间 3.3h
5、雷暴
本地区雷暴日数为10.5d,年最多雷暴日数为18d。

雷暴大多发生在3月~9月,以7月为多,年平均为2.8d。

6、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二)水文情况
1、工程水文现状
xx航道东起随塘河,西至黄浦江,为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流,
本航道两侧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丰富。

距下游河口800m处建有东沟航运枢纽一座,上游建有五号沟节制闸。

东沟船闸外屈感潮航段,其水位受径流和黄浦江潮汐双重影响。

黄浦江潮型呈非正规半日潮,潮流界在米市渡以上。

闸内航道水位由人为调节控制。

2、特征水位及设计通航水位
1)闸外
(1)特征潮位值参照距下游河口15.02km处的黄浦江吴淞潮站和距上游河口9.58km处的黄浦公园潮站潮位资料确定,如表示(基准面采用吴淞零点,单位:m,下同)。

(2)设计通航水位
根据吴淞黄埔公园两站潮位资料,依据《内河航道及港口水文规范》,确定设计通航水位如下: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5.00m(20年一遇高水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0.85m(低潮累积频率90%)
2)闸内
根据浦东新区水利部门1995年编制的《浦东新区水利规划》,本航道所在
区域的排涝采用20年一遇标准,闸内常水位2.5-2.8m,平均最高排涝水位3.75m,节点最高排涝水位3.84m,突击预降及最低排污水位为2.Om。

浦东新区水利规划即将修订,但排涝标准和闸内特征水位不会有明显的调整。

根据闸控水位,确定设计通航水位如下: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3.OOm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2.OOm
(三)地质地貌
1、航道及护岸工程地质
根据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2002年3月编制的《xx航道整治工程(航道部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航道部分地质情况如下:
本工程勘察采用钻探、静探、十字板试验和工程地质调查等手段,根据本工程拟建驳岸布置及其结构型式,沿左右岸驳岸前沿线各布置一条原状土取土孔钻探线。

xx航段共布设145个勘探孔,间距一般100~150m,控制性勘探孔占1/3以上,一般性勘探孔深20~25m,控制性勘探孔深35m。

顾路航段共布设30个勘探孔,间距一般100~120m,控制性勘探孔占1/3以上,一般性勘探孔深20m,控制性勘探孔深35m。

本次勘察揭示的地基土层可分为8层13亚层,各地基土的特征分述如下:①1杂填土:杂色、湿—饱和,松散。

主要由碎石土、煤渣及粘性土组成,局部为建筑垃圾,分布很不稳定,一般零星分布于xx航段两岸的地表,厚度变化很大,一般为1.0~2.8m。

①2素填土:灰黄~褐黄,局部为灰色,饱和,可塑,以粘性土为主,广
泛分布于表部,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15MPa。

①3浜填土: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由原浜底的淤泥土和填浜的素填土组成,分布在掩埋的浜、塘区,厚度为0.4~2.4m,顶板标高+1.2~2.8m。

①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灰黑色,饱和,流塑。

夹粉砂薄层,局部含大量黑色有机质,局部近淤泥,分布于现河道两侧近岸地段的表部。

②l粉质粘土:祸黄色,饱和,可塑,局部近可塑偏硬,土质较均匀,含氧化晕斑迹,分布稳定,近局部缺失,厚度0.3~2.5m,顶板标高1.5~4.4m,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12MPa。

②2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为灰色),饱和,软塑,夹粉砂薄层,含少量氧化晕斑迹,分布稳定,近局部缺失,厚度0.3~2.1m,顶板标高1.3~2.4m,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0.70MPa。

③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夹粉细砂薄层,局部夹层较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或互呈层状,局部粉土含量较高,近粘质粉土。

分布稳定,一般层厚8.O~10.Om,顾路航段局部厚度为1.0~7.Om,顶板标高+0.3~+1.5m。

标准贯入击数为1~5击,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O.80MPa。

③2砂质粉土: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土质不匀,夹较多粘性土薄层,含云母碎片。

一般呈透镜体零星分布于③1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巾,厚度一般较小,为0.6~1.5m,顶板起伏较大,标高为1.20~-8.20m。

标准贯入击数一般为5~13击,少量为3~4击,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2.70MPa。

④1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土质均匀,夹粉细砂微薄层。

分布稳定,一般层厚8.0~12.0m,顶板标高-6.0~-10.Om。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
PS平均值为0.69MPa。

④2粘土:灰色,饱和,软塑,土质均匀,夹少量粉砂薄层。

分布稳定,近局部缺失,层厚一般 1.1~4.6m,局部为 6.0~7.8m,顶板标高-16.10~-20.40m。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0.85MPa。

⑤l粉质粘土:,灰色,饱和,可塑,夹粉砂薄层。

分布稳定,层厚变化大,一般为1.1~15.0m,顶板标高-18.0~-28.Om。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47MPa。

⑤2砂质粉土:灰色,饱和,中密,夹粘性薄层,层厚3.0~6.0m,顶板标高-21.0~-39.4m。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5.85Mpa。

⑥粉质粘土:暗绿~草黄色,局部为灰绿色,饱和,可塑偏硬,局部为硬塑状,含氧化晕斑迹。

厚度一般为2.0~-4.5m,顶板标高-26.3~-41.6m。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2.35MPa。

⑦1-1砂质粉土:草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土质均匀含云母碎片。

分布广泛,厚度一般为2.0-10.Om,顶板标高-23.2~-44.3m。

标准贯入击数21~41击,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8.60MPa。

⑦l-t粉质粘土:褐黄~草黄色,饱和,可塑偏硬,局部为硬塑状,土质不匀,局部粉土含量较高。

以透镜体分布于⑦l-1砂质粉土层中,厚度约为0.8~1.5m,顶板标高-24.2~-28.1m。

⑦1-2粉砂:草黄~灰黄色,饱和,密实,土质均匀,夹粉质粘土薄层。

厚度一般为2.6~12.2m,顶板标高-29.6~-46.8m。

标准贯入击数31~50击,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2.35MPa。

⑦2粉砂:灰色,饱和,密实,夹少量粉质粘土薄层。

厚度一般为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