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四上国学经典必背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年级上学期选背:《大学》P3—P8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shì声)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三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四年级上学期必背:《论语·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必背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必背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学生学习参考: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悯农》(春种一粒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内涵,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篇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篇《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咏柳》 -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杂诗》 - 文天祥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苟全性命者,何患无妻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月下独酌》 -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山不见人,四面听春鹿。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鹿柴》 - 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鸟。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行路难》 -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乌衣巷》 - 白居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20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20首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9. 《悯农》(其一)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 《悯农》(其二)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3. 《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4. 《山行》 -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6.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7.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9.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 《忆江南》 -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六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十六(一)经典国学再现古之善用兵者, 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众寡不相恃, 贵贱不相救, 上下不相收, 卒离而不集, 兵合而不齐。
兵之情主速, 乘人之不及。
由不虞之道, 攻其所不戒也。
我是小助手及: 配合。
恃:依靠, 扶持。
收: 收拢。
虞: 预料。
我是小翻译古代善于用兵作战的人, 能使敌人前后不能相互配合, 大部队和小部队之间不能互相扶持, 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 上下级分离不能收拢, 士兵分散不能集中, 军队集合起来阵型也不能整齐。
用兵作战的宗旨首要就是速度, 利用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 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名词。
及: 恃: 收: 虞:2.形近字组词。
恃()贱()戒()持()溅()戎()3.用兵的宗旨最主要的是什么呢?这里还隐藏着一个成语, 你能写出来吗?你还能写出几个有关用兵的成语吗?弘扬传统文化兵贵神速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投奔了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
蹋顿收编了他们的势力, 就乘机侵犯汉朝边境, 破坏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曹操就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 但有些官员担心曹操远征之后, 在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谋士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对曹操说: “你现在威镇天下, 但乌丸敢于侵犯边界, 就是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 我们鞭长莫及。
如果我们进行突然袭击, 乌丸必然不会防备, 我们一定能消灭他们。
如果现在不出兵, 延误了时机, 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 重新收集残部, 加上乌丸的各族, 蹋顿羽翼丰满之后, 就会野心更大, 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保了。
而刘表只是个空谈家, 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 因此他并不会重用刘备, 而刘备也就不肯多为刘表出力。
因此你只管放心去讨伐乌丸, 后方不会有事情的。
”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 于是率军出征。
到达易县后, 郭嘉又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诗歌篇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文言文篇
1.《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2.《墨子·非攻章》
墨子曰:夫非攻之国,虽有甲兵十万,必得胜攻,不可胜袭。
何则?甲兵非攻器也。
3.《楚辞·离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史记·管晏列传》
曰:当以小人之事,臣力有所及;以大人之事,臣力无所及也。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必背的古文学作品,学好这些古文诗歌和文言文,将对你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内容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内容节选如下:
* 《诗经·木瓜》。
* 《诗经·木桃》。
* 《诗经·木李》。
*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 《泊秦淮》(唐·杜牧)。
* 《乌衣巷》(唐·刘禹锡)。
* 《放鱼》(唐·李群玉)。
* 《剑客》(唐·贾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国学经典原著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当然,我可以帮你继续往下写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篇目:
*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 《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内容包含了许多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非常有帮助。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里面有许多关于人生、道德、处世的格言和谚语,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非常有益。
*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介绍中国姓氏的启蒙读物,可
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姓氏文化。
*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识字课本,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编写而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很有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小学四年级必背国学经典篇目
小学四年级必背国学经典篇目1 【必备古诗】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论语》精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4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 三衢道中(南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及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及意思四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包括《孟母三迁》、《弟子规》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内容及其意思。
《孟母三迁》是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述的故事。
故事中,孟子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经常搬家,目的是让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第一次迁移时,孟母搬到离学校较远的地方;第二次迁移时,孟母搬到学校附近;第三次迁移时,孟母则搬到学校的门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还告诉我们学习要刻苦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文化名著,被誉为中国儿童启蒙读物的圣经,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指导书。
书中主要内容包括:明明德、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一条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教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子女。
这些必背内容所传达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对孩子们品德和人生观的启蒙。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孩子们能够受益良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同时,这些内容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必背内容,比如《大风车》、《秋天的童话》等。
这些内容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诗歌,值得孩子们牢记和学习。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四年级上册的必背内容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这些内容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引导、教育孩子们牢记这些内容,让他们受益终身。
四年级上册国学书内容
四年级上册国学书内容一、古诗词部分。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最后得出自己看不清庐山全貌是因为身处山中的结论。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
它描绘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也蕴含着困境中蕴含希望的哲理。
全诗描写了乡村的美好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在“烟花三月”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友人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他送行。
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景写情,友人的船帆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长江向天际奔流,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二、文言文部分(可能包含)-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 启示: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必背内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上)国学经典名句
四年级(上)国学经典名句
#头号周刊##国学经典名句#
每学期背诵30句,一年60句,六年360句。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9.责人之心责己,恕人之心恕人。
2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4.德不孤,必有邻。
2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9.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0.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国学经典《大学》选读1、本末始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4、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5)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6、治国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国学四年级上册
国学四年级上册一、古诗词部分。
-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字词解释:- “题”:书写,题写。
-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 “横看”:从正面看。
“侧”:侧面。
- “缘”:因为。
-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从正面看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都不相同。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说之所以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们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只从局部出发。
-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字词解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 “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 “足”:足够,丰盛。
-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 “疑”:怀疑。
-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 诗歌赏析:- 首联写出了农家的热情好客,即使是浑浊的腊酒,也盛情款待客人。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山水环绕、看似无路可走,却又突然出现一个村庄的景象,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新的转机。
颈联描写了农村的风俗,临近春社日,人们吹箫打鼓,村民们衣冠简朴,保留着古老的风尚。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希望以后能经常趁着月色来游玩。
二、文言文部分。
- 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字词解释:-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 “少女”:小女儿。
- “溺”:溺水,淹没。
- “故”:所以。
- “堙”:填塞。
- 文章理解:- 这篇文章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溺水身亡后化为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塞东海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及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及日积
月累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些经典的古文学作品对于学
生来说是必须背诵和积累的。
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这些必背古文学作
品的列表:
1. 《卧春》 - 卧春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中描
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
和热爱。
2. 《画》 - 画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
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3. 《观沧海》 - 观沧海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借沧海的浩
渺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他的豁
达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4. 《静夜思》 - 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诗
人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思考人生的奥秘,抒发了对家乡
和亲人的深情。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必背的古文学作品,学生可以
通过背诵和积累这些古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中华
文化的理解,并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要求整理的,如有需要,请结合教材中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古诗四年级上册必背
古诗四年级上册必背1、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①♓)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⑥♓)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③也。
见义⑤不为,无勇也。
”国学经典——第二单元《千家诗》1.泛舟[宋] 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③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2.观书有感[宋] 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②,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莺梭[宋] 刘克庄掷柳①迁乔太有情,交交②时作弄机声③。
洛阳④三月花如锦⑤,多少工夫织得成⑥。
4.蚕妇吟①(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②,起③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④,玉人⑤歌舞未曾归。
国学经典——第三单元《论语》八佾第三(一)◎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三家①者以《雍》②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②何?”◎林放①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季氏旅①于泰山。
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二)◎子曰:“君子无所争。
——毕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③,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或①问禘之说②。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③乎?”指其掌。
◎祭如①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②祭,如不祭。
”◎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⑧♓)②于奥③,宁媚于灶④。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⑤,无所祷(♎③☐)也。
”(三)◎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
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②也。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②礼,臣事君以忠。
”(四)◎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哀②而不伤。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yù)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yì)⑦如也,以成。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②。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
”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①,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②观之哉?”国学经典——第四单元《千家诗》1.古朗月行①[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镜③,飞在白云端④。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⑤此沦惑⑥,去去⑦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⑧摧心肝。
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①[唐] 李白江城如画里②,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③,双桥落彩虹④。
人烟寒橘柚⑤,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⑥,临风怀谢公⑦?[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 陆游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4.中秋月[宋] 苏轼暮云收尽溢①清寒。
银汉②无声转玉盘③。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国学经典——第五单元《千家诗》1.题淮南寺[宋] 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①,白蘋②吹尽楚江秋。
道人③不是悲秋客,一任④晚山相对愁⑤。
2.冷泉亭①[宋] 林稹一泓②清可③沁诗脾,冷暖年来④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⑤,回头不似⑥在山时。
3.题松汀驿①[唐] 张祜山色远含空②,苍茫泽国③东。
海④明先见日,江白⑤迥闻风。
鸟道⑥高原去,人烟⑦小径通。
那知⑧旧遗逸⑨,不在五湖中。
4.过香积寺①[唐]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②。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③。
泉声咽危石④,日色冷青松⑤。
薄暮⑥空潭曲⑦,安禅⑧制毒龙。
国学经典——第六单元《千家诗》1.秋兴其一[唐] 杜甫玉露凋伤①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④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⑤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⑥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暮砧②。
2.秋兴其三[唐] 杜甫千家山郭①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②。
信宿③渔人还泛泛,清秋④燕子故飞飞。
匡衡⑤抗疏⑥功名薄,刘向⑦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⑧。
3.秋兴其五[唐] 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②霄汉间。
西望瑶池③降王母,东来紫气④满函关。
云移⑤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⑥识圣颜。
一卧沧江⑦惊岁晚,几回⑧青琐点朝班。
4.秋兴其七[ 唐] 杜甫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②,石鲸③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②米沉云黑,露冷莲房⑤坠粉红。
关塞⑥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⑦一渔翁。
国学经典——第七单元《千家诗》1.雪梅·其一[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②搁笔费评章③。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雪梅·其二[宋]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①,有雪无诗俗了人②。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③十分春④。
3.梅花①[宋] 林逋②众芳摇落独喧妍③,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④月黄昏。
霜禽⑤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⑥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⑦,不须檀板⑧共金樽⑨。
4.梅[宋] 王淇不受尘埃①半点侵,竹篱茅舍②自甘心③。
只因误识林和靖④,惹得诗人说到今。
1.A 2.C 3.B4.举例说明教学准确性、有效性、美感三者的关系。
准确,就是指教师所讲知识是科学的,无误的、清晰明确的,正如足球可以准确地踢进球门(科学性)。
有效,就是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听明白了,理解了,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高效就是用了很少时间,学生就听明白的了,理解了,达到了预设教学目标甚至实现了超标发展,正如开场不久很快足球就踢进了球门,而且还不断进球(技术性)。
美感,就是在准确、有效基础上,教师讲得形象生动;学生感觉轻松,愉悦,思维活跃,情绪饱满,兴趣盎然;这正如踢足球过程中的哪些艺术的观赏性很强的动作、人物、甚至服饰、发型、足球宝贝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准确、有效和美感三者处理不当问题,在理论上其实是对教学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三者关系认识不清,对新课程倡导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关系认知不清的表现。
那么,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或这三个维度是什么关系呢?科学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迁移和行为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的感召与观念沉淀。
知识是学生所有发展的基石;而科学知识是最具概括性的知识,其最基本形态就是概念。
基本知识(概念)没讲清楚、没听明白(缺乏科学有效性),能力就无从形成,有形象也没有真正感动,就无法积淀成积极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例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很崇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理想信念,如果没有对“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深透理解,可能形成吗?即使形成了一些,也是盲目的,难以上升到自我觉醒的最高境界。
总之,理论上将科学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科学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立起来,必然使得教学实践缺乏科学性、操作技术不到位、因此也丧失艺术性(美感),使得本来预期很美好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最后落不到实处。
教学,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基于科学正确知识的思维呼应与互动对话,有效教学则是这种思维与对话的精准度、流畅性、递进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教与学生理解相互助推,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其势如推波助澜,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生动性。
没有科学正确知识做基础的生动性,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是反效果教学。
5 .简述TVS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
TVS教学(Teaching of Viewpoint-Structure的缩写)的理论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