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概述-皇帝篇

合集下载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

前蜀高祖王廸
前蜀高祖王廸(847年——918年),字
光图,五代时期前蜀皇帝(907年—— 918年在位),许州舞(今河南舞阳)人。 少年时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 乡里称为「贼王八」,黄巠起义时期投 敁唐朝军队。长安沦陷时他奋不顾身的 护驾,号为「随驾五都」,被唐僖宗封 为西川节度使、壁州刺史,十军观军容 使田令孜也收他为养子。僖宗还长安後, 升为御林军宿卫将领。光启事年(886 年),僖宗又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 任命王廸为「清道使」,以後他向四方 发展势力。最终廸立前蜀王朝。
五代十国
五代君主
后梁太祖朱温(全忠)
朱温(852年-912年)曾被赐名朱全忠,
称帝后改名朱晃。宊州砀山午沟里(今安 徽省砀山县)人 家世为儒,祖朱信,父 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 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 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 “不亊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朱全忠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 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违年战亊,民不 聊生,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 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晚年宫廷内陷入 权力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 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进色’四字, 请君留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 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 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 事年(912年)被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 61岁,在位6年。
英俊 的周 世宗 柴荣
后周恭帝柴宗训
柴 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训 画 像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959--960年在位),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 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亊。 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赵匡胤,使他产 生了做皇帝梦。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 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 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 辽和北汉合兵南侵,其实这是赵匡胤和其他 将领编造的谎言。范质便命令赵匡胤率领禁 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 兵变,拥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回师开封,廸 立宊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 亡。 不久,柴宗训被辿往房州(今湖北省 房县)居住。他于被废13年后去世。谥号 “恭”,陵号“顺陵”。史称柴宗训为恭帝。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后梁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肃祖宣元皇帝朱黯(未在位,仅为追谥) -- 朱温的高祖父敬祖光献皇帝朱茂琳(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曾祖父宪祖昭武皇帝朱信(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祖父烈祖文穆皇帝朱诚(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父亲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907年 - 912年开平乾化废帝承帝、郢王朱友珪913年 - 913年凤历朱温第三子隐宗均王(史称梁末帝)朱友贞913年 - 923年乾化朱温第四子贞明龙德后唐世系序号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备注懿祖昭烈皇帝朱邪执宜- 唐朝蔚州刺史献祖文皇帝李国昌-唐朝振武、代北节度使太祖武皇帝李克用李克用墓唐朝河东节度使、晋王1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923年-926年同光雍陵惠祖孝恭皇帝李聿遂陵毅祖孝质皇帝李教衍陵烈祖孝靖皇帝李琰奕陵德祖孝成皇帝李霓庆陵2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926年-933年天成徽陵长兴3 —愍皇帝李从厚933年-934年应顺—4 —李从珂934年-936年清泰—史称末帝或潞王后晋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靖祖孝安皇帝石璟石敬瑭追尊石敬瑭高祖父肃祖孝简皇帝石郴石敬瑭追尊石敬瑭曾祖父睿祖孝平皇帝石翌石敬瑭追尊石敬瑭祖父宪祖孝元皇帝石绍雍石敬瑭追尊石敬瑭父亲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936年 - 942年天福出帝(少帝)石重贵942年 - 946年天福、开运石敬瑭侄子兼养子后汉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陵寝年号世系文祖明元帝刘湍高祖追崇高祖高祖父德祖恭僖帝刘昂高祖追崇高祖曾祖父翼祖昭宪帝刘僎高祖追崇高祖祖父显祖章圣帝刘碘高祖追崇高祖生父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帝刘知远895年―948年947年―948年睿陵天福乾佑惠祖隐帝刘承佑930年―951年948年―950年乾佑高祖次子湘阴公刘赟950年12月高祖侄子后周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备注周信祖睿和皇帝郭璟- - -温陵郭威玄祖父周僖祖明宪皇帝郭谌- - -齐陵郭威高祖父周义祖翼顺皇帝郭蕴- - -节陵郭威曾祖父周庆祖章肃皇帝郭简- - -钦陵郭威祖父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904-954951年-954年广顺嵩陵郭威父亲显德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921-959954年-959年显德庆陵郭威内侄- 恭皇帝柴宗训953-973959年-960年显德顺陵柴荣四子前蜀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高祖神武圣文孝明德惠皇帝王建907年—918年天复 907年武成 908年—910年永平 911年—915年通正 916年天汉 917年光天 918年- - 王衍918年—925年乾德 919年—924年咸康 925年后蜀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在位时间年号备注高祖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874年―934年933年—934年明德933年受封蜀王,934年称帝- - 孟昶919年―965年934年―965年明德广政孟知祥第三子,降宋,封秦国公南唐世系庙号谥号姓名陵墓在位时间年号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永陵937年-943年升元937年 - 943年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顺陵943年-961年保大943年 - 957年中兴958年(二个月)交泰958年(三个月)显德958年 -960年- -李煜安陵961年-975年建隆960年- 963年乾德963年- 968年开宝968年- 976年庙号谥号姓名字生卒年在位时间太祖武肃王钱镠具美852年-932年907年-932年世宗文穆王钱元瓘明宝887年-941年932年-941年成宗忠献王钱佐符佑928年-947年941年-947年- 忠逊王钱倧隆道929年-975年947年- 忠懿王钱俶文徳929年-988年948年-978年闽国世系序号庙号姓名生卒时间在位时间年号关系1 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909年—925年开平(909年——911年)乾化(911年——915年)贞明(915年——921年)龙德(921年——923年)同光(923年——925年)王恁三子2 嗣主王延翰?—926年926年—927年天成(926年——927年)王审知长子3 太宗王延钧?—935年927年—935年天成(927年——930年)长兴(930年——932年)龙启(933年——934年)永和(935年)王审知次子4 康宗王继鹏?—939年935年—939年永和(935年——936年)通文(936年——939年)王延钧长子5 景宗王延羲?—944年939年—944年永隆(939年——944年)王审知七子6 恭宗(又谥世宗)王延政?—945年944年—945年天德(943年——945年)王审知十三子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 文肃王马筠-- 庄穆王马祯-- 景庄王马元-高祖武穆王马殷896年4月~930年11月- 衡阳王马希声930年11月~932年7月太宗文昭王马希范932年8月~947年5月- - 马希广947年5月~950年12月- 恭孝王马希萼950年12月~951年9月- - 马希崇951年9月~10月南汉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太祖文帝刘安仁- - 追尊代祖圣武帝刘谦- - 追尊烈祖襄帝刘隐- - 追尊高祖天皇大帝刘䶮917年―942年乾亨白龙大有--殇帝刘玢942年―943年光天-中宗文武光圣明孝帝刘晟943年―958年应乾乾和-- - 刘鋹958年―971年大宝后世多称后主荆南(南平)世系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武信王高季兴(在位:924年—929年)同光924年三月—926年四月3年用后唐李存勖年号(二年—四年)天成926年四月—928年六月3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元年—三年)乾贞928年六月—十二月7个月用南吴睿帝杨溥年号(二年)文献王高从诲(在位:928年—948年)乾贞929年正月—六月6个月用南吴睿帝杨溥年号(三年)天成929年七月—930年正月2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四年—五年)长兴930年二月—933年4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应顺934年正月—四月4个月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清泰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3年用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9年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开运944年七月—946年3年用后晋出帝石重贵年号天福947年1年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乾祐948年正月—十月10个月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高保融(在位:948年—960年)乾祐948年十一月—950年3年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三年)广顺951年—953年3年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显德954年—960年七月7年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高保勖(在位:960年—962年)建隆960年八月—962年十月3年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元年—三年)高继冲(在位:962年—963年)建隆962年十一月—963年五月2年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三年—四年)北汉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世祖神武皇帝刘旻951年-954年乾佑 951年—954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弟睿宗孝和皇帝刘钧954年—968年乾佑 954年—957年天会 957年—968年刘崇子- 少平皇帝刘继恩968年天会 968年刘钧外甥、养子,史称北汉少主恭宗英武皇帝刘继元968年—979年天会 968年—974年广运 974年—979年刘继恩弟五代十国简介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唐末、五代及宋初,其余十个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为“十国”。

08五代十国帝王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08五代十国帝王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五代十国帝王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全中国地区为止。

本时期分成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晚唐政治的延续。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中原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即五代。

虽然势力强大且继承唐朝,但无力控制全中国地区,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被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使得战乱不堪,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由于中原的内乱,也带给北方各国入侵的机会,其中契丹国还建立辽朝。

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等五个朝代。

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

然而后梁被政敌太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灭,建国后唐。

而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后国力强盛。

但在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建国后晋。

不久在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国辽朝。

此时刘知远在太原建国后汉,并且收复中原。

郭威篡位建后周后,在后周世宗的经营下,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

然而后周被赵匡胤所篡,五代结束。

十国方面,江南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

湖广是荆南、楚国与南汉等。

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

然而过于安稳,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国,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南征北讨,最后于979年统一全中国地区。

五代(907年-960年)帝王列表后梁(907年-923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朝代。

自梁太祖朱全忠在907年建国至梁末帝亡国(923年11月19日),历时17年。

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五代十国简介及历史概述

五代十国简介及历史概述

五代十国简介及历史概述一、五代十国的背景和起因1.1 唐朝的衰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然而在唐朝晚期,政治腐败、军队割据和国力衰退等问题开始显现。

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李德裕被朱温篡位,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1.2 五代的划分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朝代。

这些朝代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朱温、李克用、刘知远、刘知远、郭威等军阀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统治范围各不相同。

1.3 十国的形成十国是指在五代末年,各军阀以及其他的少数族裔在地方上建立的政权。

这些政权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战乱频繁。

二、五代十国的时期特点2.1 动荡的政治局势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各地形成了多个割据政权。

这些政权往往以武力夺取政权,并且政权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形成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2.2 经济的发展与萧条交替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较好,贸易繁荣;而在一些战乱频繁的地区,经济几乎停滞不前。

2.3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权更迭频繁,各地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导致人口流动增多,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

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文人墨客的辉煌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随着政权更迭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在政治动荡的时代里追求自身的文化修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北方文化孕育了辛弃疾、杜牧等文人,南方文化孕育了陆游、杨亿等文人。

三、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3.1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朱温是五代时期有名的军阀,他篡夺了唐朝的政权,建立了后梁,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个朝代。

3.2 李克用建立后晋李克用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在唐末时期崛起,最终建立了后晋,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二个朝代。

3.3 刘知远建立后汉刘知远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领导了一支军队,最终建立了后汉,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三个朝代。

3.4 后周兴起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是由郭威和杨业等军阀共同建立的。

历代皇帝简介(五代十国)

历代皇帝简介(五代十国)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

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五代-后梁(907-923)1.太祖朱温(852-912)907年称帝在位6年朱温,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出卖起义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

各朝各代,没有一个皇帝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时年61岁。

2.郢王朱友珪(——913)912年即位在位8个月郢王,朱温的儿子。

91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死,时年30岁。

3.末帝朱友贞(888-923)913年即位在位10年朱友贞,朱温第三子,91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死时他36岁。

五代-后唐(923-936)1.庄宗李存勖(885-926)923年称帝在位3年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死后,李存勖袭爵。

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

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

2.明帝(867-913)926年即位在位7年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

926年,杀庄宗自立,死于933年,时年67岁。

3.愍皇帝(914-934)933年即位在位4个月愍皇帝李从厚,明帝第五子。

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4.末帝(876-936)934年即位在位3年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

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自焚,时年61岁。

后唐亡。

五代-后晋(936-946)1.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在位7年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

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无耻卖国贼,遗臭万年。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寒冰读史发布时间: 2017-11-0111:15历史领域创作者十国(907年-979年)十国(891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

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北汉。

吴国(902-937):杨行密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谥号武忠。

南吴建立后,改谥孝武。

杨溥即位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

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

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

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南唐(937-975):李昪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

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前蜀(907-925):王建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

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

五代十国、辽、金、夏、大理皇帝大全集

五代十国、辽、金、夏、大理皇帝大全集

五代十国、辽、金、夏、大理皇帝大全集秦、两汉、两晋、隋、唐、两宋、元、明、清皇帝大全集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皇帝大全集907—923年,后梁,被后唐灭亡。

梁太祖朱温梁太祖朱温(907—912年在位)梁郢王朱友珪(912—913年在位)梁末帝朱友贞(913—923年在位)923—936年,后唐,被后晋灭亡。

唐庄宗李存勖(923—926年在位)唐明宗李嗣源(926—933年在位)唐愍帝李从厚(933—934年在位)唐废帝李从柯(934—936年在位)936—947年,后晋,被辽朝灭亡。

晋高祖石敬瑭晋高祖石敬瑭(936—942年在位)晋出帝石重贵(942—947年在位)947—951年,后汉,被后周灭亡。

汉高祖刘知远汉高祖刘知远(947—948年在位)汉隐帝刘承祐(948—951年在位)951—960年,后周,被北宋取代。

周太祖郭威周太祖郭威(951—954年在位)周世宗柴荣(954—959年在位)周恭帝柴宗训(959—960年在位)902—937年,吴国,被南唐取代。

吴太祖杨行密(902—905年在位)吴烈宗杨渥(905—908年在位)吴高祖杨演隆(908—920年在位)吴睿帝杨溥(920—937年在位)907—925年,前蜀,被后唐灭亡。

蜀高祖王建(907—918年在位)蜀后主王衍(918—925年在位)907—951年,楚国,被南唐灭亡。

马殷(907—930年在位)马希声(930—932年在位)马希范(932—947年在位)马希广(947—950年在位)马希萼(950—951年在位)马希崇(951年在位)907—978年,吴越,被北宋灭亡。

吴越武穆王钱镠吴越武穆王钱镠(907—932年在位)吴越文穆王钱元瓘(932—941年在位)吴越忠献王钱弘佐(941—947年在位)吴越忠逊王钱弘倧(947—971年在位)吴越忠懿王钱弘俶(971—978年在位)909—945年,闽国,被南唐灭亡。

闽太祖王审知(909—925年在位)闽废帝王延翰(925—927年在位)闽太宗王延钧(927—935年在位)闽康宗王继鹏(935—939年在位)闽景宗王延义(939—944年在位)闽世宗王延政(944—945年在位)917—971年,南汉,被北宋灭亡。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907 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的开始。923 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 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源出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 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936 年被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引契丹军攻 灭,后晋建立。[6] [7] 947 年,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契丹遂在开封改号为辽。 同年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951 年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其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 使后周隐隐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五代结束。[3] 除后梁太祖时期以及后唐建都洛阳外,后梁大部 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都城。五代历时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后梁、后晋、后汉各一 姓,后唐三姓,后周二姓),共十四帝。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 主是沙陀族人。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后梁最小,后唐最大。 十国方面,江南地区 初期以吴国最强,吴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国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马楚 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加之后期政治腐败使得国力 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而楚国故地不久又被武平军割据;闽亡后被南唐、吴越和清源军(泉、 漳二州)三分。蜀地依次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 后分别亡于后唐和北宋。北方地区初期政权林立,除后梁外,有河东晋国、凤翔军岐国、卢龙 军燕国、成德军赵国、义武军北平国以及定难军、归
义军、河西军等政权,晋国在攻灭燕国并不断取得后梁河北之地后建立后唐,随后灭后梁、
3 / 12
服岐国、收赵国与北平国,基本统一北方。而割据夏州一带的定难军逐步统一了归义军、河西 军等割据政权并大力扩张,最终建立了西夏王朝。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灭 亡后由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祟所建,部分史家学者认为北汉是后汉残余政权。赵匡胤建立宋 朝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征服四方,最后于 979 年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十国结束。[1] [9] 而割据交趾的静海节度使吴权于 939 年自立为王,静海军自此正式走上独立之路并永久脱 离中国,逐步成为今日的越南。越南历史称吴权为前吴王,称该政权为吴朝。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及简介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

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

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

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后梁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

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

因为皇帝姓朱,为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后梁太祖朱晃(852年—912年)907年—912年在位5年。

朱温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家庭世为代儒生,他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以教书育人为业。

朱温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王氏在萧县刘崇家做佣人。

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经常以武力称霸。

907年(开平元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后梁太祖。

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他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再加税赋;但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910年(开平四年)发生柏乡之战,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

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开国皇帝排列

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开国皇帝排列

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时期开国皇帝排列今日笔者与各位读者细述往史,在唐亡之后到北宋兴起之间(907年—960年),一一列出五代十国有哪些开国皇帝。

五代十国羊皮纸五代中则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皇帝依次有:太祖—朱温(在位6年,907-912)次帝—朱友珪(在位1年,912-913)末帝—朱友贞(在位11年,913-923)后唐皇帝依次有:太祖:李克用(只记载891年封之为晋王)庄宗—李存勖(在位3年,923-926)明宗—李嗣源(在位8年,926-933)次帝—李从珂(在位1年,933-934)末帝—李从厚(在位2年,934-936)后晋皇帝依次有:高祖—石敬瑭(在位6年,936-942)出帝—石重贵(在位5年,,942-947)后汉皇帝依次有:高祖—刘知远(在位1年,947-948)隐帝—刘承佑(在位2年,948-950)末帝—刘赟(yun)(称王未称帝,在位1年)后周皇帝依次有:太祖—郭威(在位4年,951-954)世宗—柴荣(在位5年,954-959)恭帝—柴宗训(在位不足一年,959-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中,除了后唐的都城是在洛阳,其它的都城都在汴州。

五代十国地形图十国历史各国开国君主跟都城。

1,吴国太祖杨行密,都城位于广陵(今江苏扬州)892-937。

2,南唐烈祖李昪(bian),都城位于金陵(今江苏南京)937-975。

3,前蜀高祖王建,都城位于成都(891-925)。

4,后蜀高祖孟知祥,都城位于成都(925-965)。

5,闽国太祖王审知,都城位于长安府(如今福建福州)893-945。

6,南楚武穆王马殿,都城位于长沙府(如今湖南长沙)896-951。

7,南汉高祖刘龚,都城位于兴王府(如今广东广州)905-971。

8,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都城位于江陵府(如今是湖北荆州)907-963年。

9,吴越太祖前钱镠,都城位于杭州,893-978。

10,北汉世祖刘崇,都城位于太原府(如今山西太原)951-979。

五代十国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代皇帝序号姓名字、别号庙号谥号年数在位时间年号年号时间生卒时间陵寝后梁后梁肃祖朱黯宣元皇帝———— (后梁太祖追崇)后梁敬祖朱茂琳光献皇帝———— (后梁太祖追崇)后梁宪祖朱信昭武皇帝———— (后梁太祖追崇)后梁烈祖朱诚文穆皇帝———— (后梁太祖追崇)开平5 907.4-911.5 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 6 907.2-912.6 852.10-912.6(61) 宣陵乾化5 911.5-915.11朱全忠(温,晃)朱友珪遥喜—承帝郢王 8个月 912.6-913.2 凤历2 912.6-913.2 ,-913.2 洛阳913.2(末帝即位,废乾化除郢王凤历年号,称为—末帝 11 913.2-923.10 贞明7 乾化三年。

) 888-923.10(36) 洛阳龙德3 915.11-921.5 921.5-923.10 朱友贞(瑱)后唐(沙陀?晋)沙陀(晋)(633-923)895年沙陀定国号为晋,923年建立后唐——乙毗咄陆可汗 (9) 633 ——朱邪阙俟斤 (6) 642朱邪孤注 (4) 648沙陀那速 (30) 652沙陀金山—— (20) 682 ——辅国—— 8 702 ——骨咄支—— 46 714 ——朱邪尽忠—— 48 760年-808年——后唐懿祖朱邪执宜昭烈皇帝 27 808年-835年 - - (后唐庄宗追崇)李国昌后唐献祖文景皇帝 52 835年-887年 - - (朱邪赤心) (后唐庄宗追崇)后唐太祖天复3 904.闰4-907年武帝,晋王 20 887年-907年 856-908(52) (后唐庄宗追崇) 天祐1 907年李克用15 908年-923.4 天祐15 908-923 亚子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晋王885-926.4(42) 雍陵 4 923.4-926.4 同光4 923.4-926.4李存勖后唐惠祖李聿孝恭皇帝 - —— - (后唐明宗追崇)后唐毅祖李教孝质皇帝 - —— - (后唐明宗追崇)后唐烈祖李琰孝靖皇帝 - —— - (后唐明宗追崇)后唐德祖李霓孝成皇帝 - —— - 庆陵 (后唐明宗追崇)天成5 926.4-930.2 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8 926.4-933.11 867-933.11(67) 徽陵长兴4 930.2-933年李嗣源(李亶)菩萨奴—闵帝 3个月 933.11-934.4 应顺1 934年-934.4 914-934.4(21) 徽陵域中李从厚886-936.闰11(51)李从珂于后唐清泰三年阿三—末帝 3 934.4-936.闰11 清泰3 934.4-936年 (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徽陵域中六日自焚而死,合阳历937年1月11日。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十国有哪些皇帝?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希望对你有用!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的简介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关于五代十国的争议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这是旧史学家的传统观点。

其实在北宋建立时,十国中的大部分国家,如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小国都存在,如何能说这几个国家都消失了呢?公元979年,北宋大军灭亡了北汉,中国才算基本统一。

若以此来计算,则五代十国的历史实达72年,即公元907年-公元979年,而十国中有些政权的建立时间还要早一些。

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指公元907年至960年间,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虽然时间短暂,却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五代十国时期的背景、五代以及十国的简要历史。

一、背景五代十国时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以及安史之乱。

这两次动乱造成了唐朝的衰弱和政治体系的崩溃。

自安禄山之乱后,朝廷已不再稳定,军阀割据的现象开始频繁出现。

到了公元907年,唐朝国内的混乱局势导致最后一位唐朝皇帝李柷被迫禅让,宣告了唐朝的灭亡,五代十国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二、五代简介1. 后梁(907年-923年)后梁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个朝代,由朱温建立。

他以谋略和武力征服了中原地区,建立了短暂的统一政权。

2. 后唐(923年-936年)后唐由朱全忠建立,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二个朝代。

朱全忠通过政治手段和战争手段,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并且成功地扩张了领土。

3. 后晋(936年-946年)后晋是五代十国中的第三个朝代,由石敬瑭建立。

他在北方的军阀割据之下,设法通过娶郭婉容女为妻来稳定北方局势。

4. 后汉(947年-951年)后汉由刘知远建立,是五代十国的第四个朝代。

刘知远是后晋的一个将领,他趁机夺取权力,并且建立了短暂的政权。

5. 后周(951年-960年)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由郭威建立。

他在朱温去世后,趁机夺取政权,并且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

三、十国简介1. 南唐(937年-975年)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建立于吴地,统治范围包括江南地区。

南唐的文化和艺术繁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南方王朝。

2. 吴越(907年-978年)吴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建立于今天的浙江地区。

吴越国的统治者以贪婪和残暴而著名,但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3. 闽国(909年-945年)闽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建立于福建地区。

中国历史朝代皇概述(附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皇概述(附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皇概述(附皇帝顺序)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

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

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

前207年,秦亡。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

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朝基本疆域;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五代十国之十国(吴、吴越、前蜀、后蜀、闽、楚、南唐、南汉、南平、北汉)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之十国(吴、吴越、前蜀、后蜀、闽、楚、南唐、南汉、南平、北汉)历代皇帝

五代十国之十国(吴、吴越、前蜀、后蜀、闽、楚、南唐、南汉、南平、北汉)历代皇帝序号姓名字、别号庙号谥号年数在位时间年号年号时间年龄生卒时间陵寝南吴(902—937)杨行密化源南吴太祖,武祖武忠王孝武帝4 902年-905年天复(4) 902 54 852-905 兴陵杨渥承天南吴烈宗(南吴烈祖)威王景王景帝4 905年-908年天佑(3) 907 (23)886-908 昭陵、绍陵杨隆演(杨渭) 鸿原南吴高祖宣王宣帝12 908年-920年天佑(11)武义(3)909年-919.4919.4-920年(24)897-920 肃陵杨溥—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睿帝17 920年-937年顺义(7)乾贞(3)太和(7)天祚(3)920年-927年927年-929年929年-935年935年-937年(38)900-937 平陵吴越钱沛洪胜王,弘圣王(钱鏐追尊)- - - -钱宙建初王(钱鏐追尊)- - - -钱宽宏道英显王(钱鏐追尊)- - - - (61)835-895 浙江临安县西2.5公里明堂山钱镠具美吴越太祖武肃王26 907年-932.4天佑(1)天宝(5)凤历(1)乾化(2)贞明(7)龙德(3)宝大(2)宝正(7)907.5908913913.2915.11921.5924926(81)852-932.4浙江临安县城东北太庙山下钱元瓘明宝吴越世宗文穆王10 932.4-941.8 长兴(2)应顺(1)清泰(3)天福(5)932934934936(55)887-941.8 杭州市郊玉泉山下钱弘佐元佑吴越成宗忠献王7 941.8-947.6 天福(4)天运(4)941944(20)928-947.6杭州市郊玉泉山西玉屏峰下(萧山龙山)钱弘倧隆道—忠逊王7个月947.6-948年(钱弘倧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因政变被废,合阳历948年2月12日,其后钱弘俶始继位)天福(1) 947 (45)929-973 绍兴秦望山钱弘俶文德—忠懿王,邓王31 948年-978年乾佑(3)广顺(3)显德(7)建隆(4)乾德(6)开宝(9)太平兴国(3)948951954960963968976(60)929-988.8 洛阳贤相里前蜀(907—925)前蜀建国于907年,917年改称为汉,918年复称蜀。

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

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
代十国时期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唐亡宋兴之间)(907-960)
五代:指唐灭亡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指唐亡宋兴之前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外的一些封建割据政权
时间
朝代
庙号
谥号
姓名
都城
备注
五代
907-
960
后梁
907-923
907年-912年
后梁太祖
朱全忠
(朱温)
汴(开封)
朱温:篡唐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灭于北宋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灭于北宋
北汉
其他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皇帝
灭亡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灭于后唐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灭于后晋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灭于契丹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灭于后周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高祖孟知祥
灭于北宋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灭于南唐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
灭于南唐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06.五代十国皇帝

06.五代十国皇帝

五代十国历代皇帝简介(90五代(907年~960年)后梁907~923年开封、洛阳朱温907年-912年6参加黄巢之乱,多有武功;据中原四战之地,创朱友珪913年 - 913年1弑父登基;登基被杀朱友贞913年 - 923年11自刎而死后唐923—937年洛阳李存勖923年-926年4李克用之子;灭掉盘踞中原,实力强盛的后梁王李嗣源926年-933年8明宗之治,击败契丹李从厚933年-934年2李从珂934年-936年3后晋936年—947年洛阳、开封石敬瑭936年 - 942年7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石重贵942年 - 946年5后汉947年—951年开封刘知远947年―948年2收复中原,建立后汉刘承佑948年―950年3后周951年—960年开封郭威951年-954年4灭后汉、诛隐帝、建后周柴荣954年-959年6励精图治,恢复中原经济;东征西讨,奠定统一柴宗训959年-960年2被赵匡胤废黜十国(891年~979年)北汉951年―979年太原唯一的北方政权刘旻建立后汉,败于柴荣刘继元吴907年-937年扬州杨行密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南唐937年-975年南京李昪李煜(李后主)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吴越907年-978年杭州钱镠繁荣吴越经济、发展钱塘楚896—951长沙马殷前蜀907年—925年成都王建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后蜀934—965年成都孟知祥南汉917年-971年广州刘䶮荆南924年—963年荆州高季兴计破李茂贞,迎回唐昭宗闽909年—945年福州王审知介(907年-979年)原四战之地,创建强盛一时的后梁王朝;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等;结束289年大唐,中原,实力强盛的后梁王朝,北方一统;灭前蜀,取两川,怀天府之地为一朝;创建鼎盛一时,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后冯道(历经四朝而不倒)西讨,奠定统一基础;北伐契丹,收复二州三关词的成就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十国当中比较知名的也就是这位诗人了,南唐后主李煜,一 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闪耀千古词 坛。
五代十国历史概述
作者:鸿都首富
从黄巢起义说起
■ 黄巢起义(878年—884年)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 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 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 男主角:黄巢(才华与颜值成反比)
■ 座右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成名作:《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出处。
李克用
后唐(923-936)
■ 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xù)即晋王位。(家族传承这一点李 胜过朱,十三太保名震天下),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 称后唐,唐庄宗。925年灭前蜀王衍,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 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 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 李存勖(923-926在位)职业生涯前期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期沉湎于 声色,治国乏术,在位6年,死于兵变。单论战斗力,五代十国前三 的水平。
■ 李嗣源(926-933在位),十三太保老大,镇压叛军不成,反而与叛 军合污一起杀回洛阳干掉了皇帝,自己当。926年继位称帝,这波操 作牛。当了几年皇帝后病死,在位期间也没干啥政绩,有个女婿很 牛逼,叫石敬瑭。
朱温
后梁(907-923)
朱温在位时期:(907-912)啥也没干,无大功也没大过,就是一个字“色”。 朱友珪在位时期:(912-913),在位就干了三件事,第一件杀他爸,第二件荒淫无度,第三件被他弟杀掉。 朱友贞在位时期:(913-923),话不多说,上位杀哥。之后就是在梁晋争霸中度过了皇帝生涯,居然当了 10年皇帝,甚是难得。 插播一条朱温与李克用这条故事主线:
■ 李从厚(933-934在位),这位仁兄终于不要靠造反的剧情当皇帝了, 名正言顺继位,可惜好景不长,当了一年就被老爸养子干掉篡位。
■ 李从珂(934-936在位),坐了2年造反皇帝,败给了干爹的女婿,下 一集的男主角。
李存勖
后晋(936-947)
■ 石敬瑭(936-942在位),江湖人称“儿皇帝”,打不过后唐,就找帮手契丹。历史的罪人,割让了 燕云十六州。病死的。
■ 904年,朱温弑君,杀了唐昭宗。立唐哀宗李柷(zhù)上位(没 什么好介绍的,傀儡皇帝)。
■ 经过三年铺垫,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此时 56岁)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 (今河南开封)。后梁灭了大唐,并不意味着取代去疆土,此时 的后梁国土面积可以竞选中国历届正统王朝中最小的国土(60-70 万平方公里)。
宣武军节度使(河南)朱温与河东节度使(山西)李克 用本黄巢起义镇压后同朝为官,井水不犯河水。奈何李 克用实力最强,长安保卫战功劳最大。所以朱温联合另 外两个节度使想干掉他,这就是故事起因。之后的几十 年双方家族连年征战,907年后梁建立,李克用在“国 际”上不承认后梁领土主权,自建晋国,仍然朝贡唐朝, 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朝末年到后梁到后唐 初期都是这两大家族争地盘故事。
■ 柴宗训(959-960),当了一年皇帝就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 周灭亡。
柴荣
十国(902-979 )
■ 十国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 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 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南唐实力NO.1)
■ 这十国的开国皇一方。
■ 结局:起义失败(没有让统治者陷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 海中)。
■ 对起义联赛的影响:起义虽败,但动摇了唐的根基,大乱 虽平,小乱不停。男二号李儇(xuān)在打赢这一局后的 第四年(888年)死了(年仅26岁),他就是唐僖(xī) 宗,唐朝知名昏君。
唐朝灭亡前的无奈
■ 888年唐昭宗李晔登基,此人又帅又能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 于将倾。前期平四川,征河东,打击了地方割据的嚣张气焰,同 时也消耗了中央军实力,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着昭宗。此时有 一人正在在默默地崛起,宣武君节度使朱温!(约等于河南省省 委书记兼军区总司令)
■ 刘知远(947-948),皇帝位置屁股还没坐热就病死了。 ■ 刘承佑(948-950),这哥们也是个人才,怕大将郭威造反,想杀人家,结果被反杀了。造
反理由我只服郭威(郭威:是他先动的手)。
后周(951-960)
■ 郭威(951-954),好皇帝一枚,治国有方,奈何病死。
■ 柴荣(954-959),大佬上线,五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又 帅又能打。座右铭:“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 太平”。志向天下一统,可惜突发疾病去世,39岁。必须重点 讲一下这位大神,说到志向天下一统,就得对内改革奔小康, 对外战争拓江山。打契丹,征南唐,攻后蜀,这些成就,为日 后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难怪赵匡胤能特殊对待柴氏一族, 甚至整个宋朝柴家都是独树一帜地存在。
■ 石重贵(942-947在位),上台之后,对契丹称孙不称臣。称孙自己面子过不去,称臣国家面子过不 去。然后不服就干,契丹和后晋,战了三局,一平一负一胜。石重贵把国家打没了,后晋就这么没 了,好尴尬啊。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表示,自己也可以当个皇帝试试,于是在山西称帝了。
■ 总结:兴于契丹,亡于契丹。
后汉(947-9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