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水稻种子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我国水稻种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年我国水稻种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4d252f011ca300a6c390c3.png)
2017年中国水稻种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一带一路开辟东南亚杂交水稻市场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球约 60%的人口依靠水稻生活。
全国约有4.5 亿亩水稻,其中粳稻 9000 万亩,杂交稻 2.2 亿亩,基本都是籼稻。
今年 3 月份以来,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偏多。
由于日照少,气温偏低,部分地区水稻播种和栽插有所推迟,可能对稻谷产量带来一定影响。
我们预计未来稻谷价格将继续维持稳定。
早稻、中晚稻、粳稻平均收购价(元/50 公斤)早稻、中晚稻、粳稻平均收购价(元/50 公斤)中国水稻育种全球领先。
20 世纪 60 年代选育成世界上最早的杂交水稻,目前正向亩产 1130 公斤攻关。
“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适合种植水稻,截至2016 年,印度、泰国、越南三国大米出口量合计占全球总出口约 60%,总产量合计占全球 90%。
16 年底,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建了 25 个农业基础示中心,帮助提高杂交水稻育制种和栽培技术。
中国的杂交水稻种子具有显著的优势,抗高温、抗病虫、抗倒伏、需肥量少、产量高的特点,可以满足东南亚温热的气候环境。
中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 2 亿亩,而印度、泰国等都较低,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中国水稻产量高于东南亚国家。
全国来看杂交稻的占比在 50%左右,而东南亚国家杂交水稻的占比较低,产量也较低。
截止 2017 年5 月,中国大米单产为 6.89 吨/公顷,越南的单产为 5.73 吨/公顷,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单产均不足 5 吨/公顷。
东南亚国际自 20 世纪 60 年代水稻矮化半矮化取得突破以来,育种技术并没有发生巨大进展。
主要大米生产国大米出口量(百万吨)不同国家大米单产(吨/公顷)二、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从重亩产到重米质转变杂交水稻的发展促进了杂交水稻种业的发展。
中国从 1976 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截至 2016 年累计种植面积超过 2 亿亩,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018年2月稻米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大米价格涨跌互现
![2018年2月稻米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大米价格涨跌互现](https://img.taocdn.com/s3/m/5d55d5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9.png)
2018年2月稻米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大米价格涨跌互现中商情报网讯:国内稻米价格涨跌互现,国际米价惯性上涨。
受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以及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结束等因素影响,籼稻价格下跌。
因粳稻托市收购尚未结束,价格暂时企稳。
预计后期国内稻米价格将进入弱势运行阶段。
菲律宾、印尼和伊朗等国继续招标寻购大米,国际米价惯性上涨。
预计随着东南亚各主产国新季稻的陆续上市,国际米价将冲高回落。
(一)稻谷价格稳中有跌。
2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每斤1.28元,环比跌1.5%,同比跌3.0%;晚籼稻1.35元,环比跌1.5%,同比跌2.2%;粳稻1.51元,环比持平,同比涨0.7%。
受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以及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结束等因素影响,籼稻价格下跌。
因粳稻托市收购尚未结束,价格暂时企稳。
(二)大米价格涨跌互现。
2月份,早籼米批发均价每斤1.94元,环比持平,同比跌1.0%;晚籼米2.11元,环比涨0.5%,同比跌0.5%;粳米2.29元,环比跌0.4%,同比跌2.6%。
(三)国际米价惯性上涨。
受菲律宾、印尼和伊朗等国继续招标寻购大米影响,2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含碎率,下同)每吨426美元,环比涨6.5%,同比涨17.4%。
目前,国际米价已运行至近四年箱体震荡的顶部区域。
预计随着东南亚各主产国新季稻的陆续上市,国际米价将冲高回落。
(四)国际大米到岸税后价与国内价差缩小。
2月份,配额内1%关税下泰国大米到岸税后价每斤1.65元,比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每斤低0.46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05元;离岸价折人民币每斤1.35元,比国内低0.76元,低36.0%。
(五)1月份我国稻米进出口双增长。
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进口稻米36.31万吨,环比减15.5%,同比增46.6%;出口稻米14.14万吨,环比增104.3%,同比增52.7%。
进口稻米主要来自越南(占进口总量的44.6%)、泰国(占34.1%)、巴基斯坦(占10.4%),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韩国(占出口总量的30.8%)、科特迪瓦(占21.2%)、土耳其(占16.5%)。
重磅:2018年中晚稻市场调研报告
![重磅:2018年中晚稻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3301d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重磅:2018年中晚稻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2018年是稻谷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稻谷种植面积调减超过1000万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节节下调。
中央一号文件定调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深化稻谷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通过多重措施加快消化政策性稻谷库存。
2018年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也重点提出增强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在加快消化稻谷库存方面,既要深化改革“控增量”,又要消化库存“减存量”,深入实施优质稻谷工程。
9月初,中晚稻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时期,今年中晚稻播种面积、种植成本、生长情况如何?农户种植意向有哪些变化?市场收购主体预期如何等问题对后市影响较大。
为充分、真实了解今年我国中晚稻主产区的产销形势,中华粮网对南方中晚籼稻及东北粳稻主要生产区域进行调研,了解中晚稻生长情况、加工企业生产现状、中晚稻市场流通情况、市场主体购销心态等,结合我们对市场的分析判断,以期为企业经营、投资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二、中晚稻主产区调研2.3.1湘赣中晚籼稻长势一般单产或将达到正常年景水平湘赣地区中晚籼稻自播种以来,气候条件总体正常,光温条件较好,大部地区农田墒情适宜,利于中晚稻生长发育。
进入7月份大范围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湖南北部、江西大部降雨量不足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农业干旱使得农作物生长受到不利影响,8月中旬以后台风带来大量降雨,缓解部分旱情,当前南方大部分地区一季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局部地区进入乳熟期,少量早熟中籼稻已经零星上市;双季晚稻江南大部分地区处于分蘖至拔节期,华南大部分地区处于移栽返青至分蘖期,全国晚籼稻一、二类苗的比例为24%和76%。
距离新季中晚籼稻大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
目前来看,中晚稻长势一般,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单产或将达到正常年景水平。
2.3.2种植结构调整明显双改单、普改优成大趋势2018年国家计划调减低质产区稻谷种植面积1000万亩,据农业部门统计,江西、湖北、广东调减面积均在100万亩左右,安徽50万亩左右,江苏10万亩,黑龙江约150万亩,湖南200万亩。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fa8467a26925c52cc5bf5a.png)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 (5)第二节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 (9)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5)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 (16)三、出口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18)四、未来种子价格及商品化率的提高将扩容我国水稻市场规模 (19)第三节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 (20)一、玉米库存过高造成玉米种子短期受压 (20)二、种植结构调整,短期加速玉米种子去库存,中长期看好 (22)第四节重点公司分析 (25)一、隆平高科:业绩稳健的水稻种子龙头股 (25)二、登海种业:底部已现,静待拐点 (2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 (5)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 (5)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5)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6)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 (7)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 (7)图表7:2014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 (7)图表8:2014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8)图表9:2014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8)图表10:2014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9)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0)图表12:2016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 (10)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 (10)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 (11)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 (13)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 (13)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 (13)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 (14)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 (14)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 (15)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15)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 (16)图表23:两系水稻单产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4:两系水稻综合优米率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5:16年各国水稻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18)图表26: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和消费量 (18)图表2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19)图表28:水稻种子价格走势 (19)图表29:收储政策造成玉米库存巨大 (20)图表30:收储政策下农民有利可图 (20)图表31: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升高 (21)图表32: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1)图表33: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元/吨) (22)图表34:玉米种子制种面积 (22)图表35:玉米种子供给需求量(亿公斤) (23)图表36:单粒播与常规播种比较 (24)图表37:2016年农业部主推玉米品种 (25)图表38:隆平历年研发投入比例高 (25)图表39:隆平研发投入远高于其他种子企业 (26)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2015年,我国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780亿,是全球的第二大种子市场。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c6801eb52acfc789ebc91a.png)
2018年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编号:OLX-XUE-011完成日期:2018年8月目录第一节种子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6)一、种业简介 (6)二、种业分类 (6)三、种业发展历史 (8)第二节种子行业市场环境回顾 (10)一、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0)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10)2、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11)3、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12)4、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15)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17)2、行业政策环境 (18)三、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1、人口环境状况 (19)2、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2)3、中国城镇化率 (28)四、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0)第三节中国种子行业发展概况 (31)一、中国种业市场规模 (31)二、种业进入发展机遇期 (36)三、并购重塑种业生态 (45)第四节种业细分品种发展现状 (48)一、玉米品种发展现状 (48)二、玉米转基因市场发展现状 (53)三、水稻品种发展现状 (56)1、我国水稻品种更迭 (56)2、全球水稻市场运行 (61)3、杂交稻种技术出口 (68)第五节中国种子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70)一、隆平高科 (70)二、登海种业 (74)第六节中国种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79)图表目录图表1:2011-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10)图表2: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12)图表3:2016-2018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4)图表4:2016-2018年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14)图表5:2013-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16)图表6:2011-201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17)图表7:2010-2017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增速 (20)图表8:2010-2017年中国男女人口数量走势 (21)图表9:2016年全国各城市城镇化率 (28)图表10:2010-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分析 (29)图表11:2006-16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9.42% (31)图表12:2011-16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及增速 (31)图表13:2006-16年,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6.55% (32)图表14:2015年,中美种业市场规模占全球种业市场规模比例接近60% (32)图表15: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测算 (33)图表16: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商品化率 (33)图表17:2000-16年,常规水稻推广面积 (34)图表18:2000-16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 (34)图表19:2010-16年,粳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35)图表20:2010-16年,杂交中籼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35)图表21:1949年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先后经历了计划管理阶段、市场经济阶段 (36)图表22:2010-16年,全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种子企业数量不断减少 (37)图表23:2016年,国内、全球种业前10名销售收入及市占率 (37)图表24:2010-16年,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9.08% (38)图表25:2010-16年,国内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6.69% (38)图表26:2010-16年,国内稻谷种植成本复合增速7.78% (39)图表27:2010-16年,国内稻谷种子费用复合增速8.02% (39)图表28:2010-16年,美国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2.39% (40)图表29:2010-16年,美国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3.22% (40)图表30:核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配套规章解读 (41)图表31:后郑单958和先玉335时代,玉米推广面积尚无突破 (42)图表32:实质性派生管理制度缺失,同源水稻单品推广面积难有突破 (42)图表33:常规审定与绿色通道审定周期比较 (43)图表34:2015、16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 (44)图表35:2015、16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比例 (44)图表36:隆平高科外延并购历程 (45)图表37:2000-17年,孟山都收入、利润及增速情况 (46)图表38:2017年孟山都收入构成 (47)图表39:2001-16年,郑单958推广面积 (48)图表40:2006-16年,先玉335推广面积 (48)图表41:1960s开始,我国玉米品种经历了6次换代升级 (49)图表42:1982年-2016年推广面积前三名玉米品种和对应推广面积(万亩) (49)图表43:中美对比视角下,商业化育种历程 (50)图表44:后郑单958、先玉335时代,主要代表品种种质资源尚无突破 (51)图表45:后郑单958、先玉335时代,主要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51)图表46:2014年,玉米不同产区收获技术采用情况 (52)图表47:玉米三种收获方式比较 (52)图表48:2004-1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 (53)图表49:2016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发达国家 (53)图表50:2004-16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 (54)图表51:我国7种转基因作物获批时间表 (55)图表52:农业转基因作物中间试验→生物安全证书历时4~10年 (55)图表53:美国玉米育种技术发展阶段 (56)图表54: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 (57)图表55:2010-16年,三系和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比较 (57)图表56:1970s以来,我国水稻品种已经完成三次品种更迭 (58)图表57:水稻三个品种时代主要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59)图表58:2013-16年,推广面积前10杂交水稻品种 (60)图表59:“华占系”杂交稻代表品种遗传谱系 (60)图表60:“华占系”杂交水稻“矮丰优抗”特性 (60)图表61:“华占系”杂交稻代表品种推广面积 (61)图表62:2010-16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以及变化 (62)图表63:2010-16年,全球稻米产量以及变化 (62)图表64:2016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62)图表65:2016年,全球水稻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63)图表66;2000-14年,全球杂交是水稻种植面积 (64)图表67:2014年,全球95%以上的杂交水稻集中在亚洲地区 (65)图表68:2000-16年,南亚主要国家水稻种植面积 (66)图表69:2000-16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水稻种植面积 (66)图表70:2000-14年,南亚主要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67)图表71:2000-14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67)图表72:南亚、东南亚主要国家杂交稻种市场规模测算,2016年 (68)图表73:2011年以来,我国种子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68)图表74:2011年以来,我国种子出口金额呈下降趋势 (69)图表75:我国种子出口政策变化 (69)图表76:2014-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产品占比情况 (70)图表77:截至18Q1,隆平高科股权结构 (71)图表78:隆平高科的研发体系 (71)图表79:2010-17年,隆平高科研发投入及占比 (72)图表80:2007至2016年,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推广面积 (73)图表81:2015至2016年,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推广面积 (73)图表82:2017年,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销售收入行业第一 (74)图表83:2014-17年,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90%以上 (75)图表84:截至18Q1,登海种业股权结构 (76)图表85:2011至2016年,公司登海605推广面积 (76)图表86:2013至2016年,公司登海618推广面积 (77)图表87:2010-18Q1,登海种业营业收入及其变化情况 (78)图表88:2010-18Q1,登海种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及其变化情况 (78)第一节种子行业市场发展概况一、种业简介种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4457f0cc175527062208b5.png)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2018 年2 月目录一、中国水稻基本分类与发展趋势 (4)1、粳稻和籼稻 .................................................................................................................... 5...(1)粳稻和籼稻主要区别 (5)(2)我国主要种植区域分布 (5)(3)发展趋势 (6)2、早、中、晚稻 ............................................................................................................... 7...(1)早、中、晚稻主要区别 (7)(2)我国主要种植区域分布 (7)(3)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8)(4)发展趋势 (9)3、杂交稻和常规稻.......................................................................................................... 1..0.(1)杂交稻和常规稻主要区别 (10)(2)杂交稻种植面积推广情况 (10)二、细分水稻种类种植面积测算 (11)1、杂交粳稻、杂交籼稻推广面积测算......................................................................... 1..1(1)基于杂交粳稻和杂交粳稻在杂交稻中所占比例 (11)(2)基于粳稻和籼稻各自的杂交化率 (12)2、杂交早、中、晚籼稻推广面积测算......................................................................... 1..2三、不同水稻类型种植面积总结 (13)四、隆平高科水稻种子市场份额测算 (14)中国水稻种植基本概况。
2018年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964f2dee06eff9aef8076f.png)
2018年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 (5)二、中国水稻种子出口量有望增长 (9)2.1、中国具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 (9)2.2、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趋势 (10)2.3、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未来出口模式分析 (13)三、印度:最大的市场,研发制种本土化是未来方向 (14)3.1、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14)3.2、印度政府支持本国种植杂交水稻 (16)3.3、印度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6)四、印尼:存在产量提升需求 (17)4.1、印尼粮食自给存在问题 (17)4.2、印尼官方政策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 (18)4.3、印尼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9)五、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潜力有望被开发 (20)5.1、菲律宾水稻种子进口政策相对宽松 (20)5.2、菲律宾政府积极推动杂交水稻种植 (20)5.3、菲律宾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1)六、越南: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高度依赖中国 (22)6.1、越南杂交水稻种子主要从中国进口 (22)6.2、越南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5)七、泰国:政策逐步松动,后续发展可期 (25)7.1、泰国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缓慢 (25)7.2、泰国政府逐步放松水稻种子进口限制,未来可期 (27)7.3、泰国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8)八、总结 (28)九、风险提示 (30)图目录图 1: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总量(百万吨) (5)图 2:2016年各国大米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5)图 3:各国人口年增长(%) (6)图 4:各国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千克/人) (7)图 5:各国大米年出口量(百万吨) (8)图 6:2016年各国大米年出口量及全球占比 (8)图 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9)图 8:中国水稻种子出口总量 (10)图 9:中国水稻种子分国家出口量(吨) (11)图 10: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总产量比例(%) (11)图 11:印度水稻单产(吨/公顷) (14)图 12:印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15)图 13: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 (16)图 14:2016年印尼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17)图 15:印尼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量对比(百万吨) (18)图 16:菲律宾大米自足率(%) (21)图 17:2016年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1)图 18:越南水稻单产(吨/公顷) (22)图 19: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23)图 20:2014年越南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3)图 21:2012年越南杂交水稻种子进口比例(%) (24)图 22:泰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26)图 23:2016年泰国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6)图 24:泰国大米出口量(百万吨) (27)图 25:东南亚各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开拓潜力 (29)表目录表 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政策 (12)表 2:2014年各国水稻种子价格对比 (13)表 3: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对比 (13)表 4:粮食种植劳动力日工价对比 (14)表 5:印尼市场杂交水稻公司简介 (19)表 6: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 (22)表 7:隆平高科海外战略布局 (29)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东南亚是全球大米主要产区和销区,也是水稻种子主要消费市场。
水稻种子市场分析报告
![水稻种子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9c76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d.png)
水稻种子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水稻种子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当前水稻种子市场的情况,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水稻种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和农户提供全面的市场情报和发展方向,推动水稻种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报告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对整篇报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可以介绍报告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和重点分析的方向。
同时也可以说明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联系,以及整篇报告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个预期的报告内容和结构。
1.3 目的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旨在对水稻种子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当前市场概况、主要水稻种子品种的分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综合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状况的了解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和业务规划。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了解水稻种子市场的投资机会和风险,为其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水稻种子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水稻种子市场的概况以及主要品种的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也对水稻种子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总的来说,水稻种子市场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详细分析,为从事水稻种子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水稻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水稻种子市场的研究,为行业发展和改进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2.正文2.1 当前水稻种子市场概况当前水稻种子市场概况:水稻种子市场是农业种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子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2018年水稻种子行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水稻种子行深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3ec851fe4733687e21aa3a.png)
2018年水稻种子行深度研究报告内容目录1. 水稻行业概况 (4)1.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4)1.2. 水稻分类 (6)1.2.1. 早稻、中稻和晚稻 (6)1.2.2. 籼稻、粳稻、糯稻 (7)1.2.3. 常规稻、杂交稻 (8)1.3. 我国主要稻作区 (10)2. 分品种水稻市场状况 (11)2.1. 早籼稻:需求少利润低,产量持续下跌 (11)2.2. 中晚籼稻:每亩净利润高,是南方居民口粮的主导品种 (13)2.3. 粳稻:种植比较收益推动,面积显著扩大 (15)3. 最低收购价政策 (17)3.1.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什么? (17)3.2.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果 (18)4. 后市展望 (20)4.1. 进出口形势因需求而变,但对国内市场影响小 (20)4.2. 水稻去库存加速,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跌 (22)4.3. 种植面积选择性调减,不同品种出现分化 (22)5. 水稻种子市场供需恶化,龙头企业有望靠优势品种突围 (24)6. 投资建议 (25)7. 风险提示 (25)图表目录图1:三大谷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4)图2:水稻种植面积及占比(单位:千公顷) (4)图3:三大谷物年总产量(单位:万吨) (4)图4:水稻总产量及占比(单位:万吨) (4)图5:三大谷物单产(单位:吨/公顷) (5)图6:水稻单产变化趋势 (5)图7:2016年水稻消费构成 (5)图8:近几年水稻消费构成变化 (5)图9:水稻产业链 (6)图10:早、中、晚稻的生长阶段 (7)图11:水稻分类及种植地 (8)图12:杂交水稻代表品种及亩产(单位:千克/亩) (9)图13:杂交稻测算 (10)图14: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图 (10)图15:早籼稻口粮消费量(单位:亿斤) (11)图16:早籼稻饲料用粮与工业用粮占比 (11)图17:早籼稻每亩净利润变化趋势(单位:元) (12)图18:早籼稻种植面积(单位:万公顷) (12)图19:早籼稻产量及占水稻总产量比重(单位:万吨) (13)图20:早中晚籼稻每亩净利润对比(单位:元/亩) (13)图21:中晚籼稻产量和占比(单位:万吨) (14)图22:口粮消费中各品种占比 (14)图23:饲料用粮与工业用粮中中晚籼稻用量占比 (14)图24:各品种水稻每亩净利润对比(单位:元/吨) (15)图25:粳稻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 (15)图26:粳稻单产(单位:公斤/亩) (16)图27:粳稻产量和占比(单位:万吨) (16)图28:粳稻各部分消费 (16)图29:各品种水稻每亩总成本(单位:元) (18)图30:最低收购价变化趋势(单位:元/斤) (18)图31:水稻种植面积趋势(单位:万公顷) (19)图32: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和主产区收购价(单位:元/吨) (19)图33: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和主产区收购价(单位:元/吨) (19)图34:国家稻谷托市收购量 (19)图34:水稻拍卖成交率(单位:%) (20)图35:水稻库存(单位:千吨) (20)图36:我国稻米进出口量(单位:万吨) (21)图37:我国稻米净进口量(单位:万吨) (21)图38:进口精米数量(左轴,单位:吨)和金额(右轴,单位:千美元) (21)图39:进口稻米数量/稻谷总产量 (21)图40:水稻重点调减区域 (23)图41:上市及三板企业2016年杂交水稻市占率测算 (24)图42:杂交稻制种面积持续上升 (25)图43:杂交稻制种量居高不下 (25)图44:杂交水稻种子供需预计将进一步恶化 (25)表1:常规稻和杂交稻对比 (8)表2:杂交稻的发展及主要品种 (8)表3:2015年中国种子市场 (9)表4:全国各稻作区水田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11)表5:2016年水稻分品种成本收益情况对比 (12)表6:三等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省份及时间 (17)表7:三等稻谷最低收购价(元/斤) (18)表8:2018年和2017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比较(单位:元/50公斤) (22)1. 水稻行业概况1.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口粮中最主要的消费品种。
2018年种业分析报告
![2018年种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090555c850ad02de8041c2.png)
2018年种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全球种业:巨头垄断 (5)1、中美市场约占全球七成 (5)2、大浪淘沙,强者恒强 (5)(1)行业特性决定了种业集中化趋势 (5)(2)世界种业发展史是一部并购史 (6)二、中国种业:大而不强 (9)1、“两杂”为商业竞争主战场 (9)2、“公地悲剧”,长期过剩 (11)3、监管不力,“劣币”横行 (13)三、变革力量在累积 (16)1、审定“放管服”,开启百花争鸣时代 (16)(1)制度成本降低,育种瓶颈有望被打破 (19)(2)市场回归品种竞争,审定渠道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 (20)2、他山之石,创新带来溢价与成长 (22)3、整合持续,竞争格局静待质变 (24)全球种业:巨头垄断。
种子行业位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
根据Phillips McDougall数据,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商品种子市场规模约383亿美元,行业10年CAGR为6.1%;其中2015年,美国国内市场规模约15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国内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约105亿美元,仅中美市场就占全球约七成。
现代种业共经历三次结构变迁,其中技术进步、产权保护与兼并重组是其发展的三大动力,而第三次垂直并购、产业整合,开启了现代种业模式:以孟山都为代表的农化企业进军种业市场,纵向并购实现了种子研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达到农化产品和种子渠道的整合。
经历了第三阶段,市场集中化进程加速,研发、渠道等资源不断向龙头企业集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彰显,2017年孟山都(Monsanto)、陶氏杜邦(Dow Dupont)和先正达(Syngenta)的市占率分别为28.5%、21.5%和7.4%,CR3合计约57.4%中国种业:大而不强。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2016年我国种子终端市值为1230亿元,10年CAGR约8.1%,高于全球水平。
由于杂交种子第二代便产生性状分离,其商品化率一般为100%,成为商业竞争的主战场,其中玉米种子市值规模达279亿元,杂交稻139亿元。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7b99d6a1c7aa00b52acb1b.png)
2018年水稻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国内水稻供需基本面情况 (4)1、国内水稻供给以自产为主,进出口占比极低 (5)2、国内水稻消费量保持稳定 (6)二、供给侧改革前,水稻收购政策脉络梳理及影响 (7)1、2015 年供给侧改革前,国内水稻收购政策演变轨迹 (7)(1)全面保护阶段(1990-1993年):正式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 (7)(2)选择保护阶段(1994-2003年):早籼稻收购退出,中晚稻收购下调 (7)(3)重点保护阶段(2004-2008年):收购保护价演变为最低收购价 (8)(4)临时收储阶段(2008年至2015年):在最低收购保护价基础上,启动国家临时收储政策 (8)2、2015 年供给侧改革前,国内水稻收购政策实施效果 (9)(1)国内水稻价格跟随最低收购价稳定上涨,与国际联动较弱 (9)(2)国内水稻种植收益显著增加,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长平稳 (10)(3)水稻库存快速增加,库销比高于全球水平 (10)三、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国内水稻行业影响 (11)1、供给侧改革下,2016-2017 年水稻最低收购价开始下调 (11)2、2018年水稻最低收购价如若调整对行业影响分析 (14)(1)对价格的影响:政策如若调整,预计早籼稻价格下降,中晚籼稻价格受影响有限 (14)(2)对种植面积的影响:政策如若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或将下降,单季稻种植面积预计将增加 (15)四、隆平高科:中晚稻种子优势明显,政策如若调整或成利好 (18)2018年国内水稻收购政策或将发生变化: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可能暂停,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可能继续下调。
2017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局局长、研究员程国强在第十八届中国粮食论坛上演讲,建议2018年暂停国内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下调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
回溯历史,2018年水稻收购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与2000年类似。
1994年我国正式建立起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并开始对国内早、中晚稻制定收购保护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水稻种子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 (5)二、中国水稻种子出口量有望增长 (9)2.1、中国具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 (9)2.2、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趋势 (10)2.3、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未来出口模式分析 (13)三、印度:最大的市场,研发制种本土化是未来方向 (14)3.1、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14)3.2、印度政府支持本国种植杂交水稻 (16)3.3、印度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6)四、印尼:存在产量提升需求 (17)4.1、印尼粮食自给存在问题 (17)4.2、印尼官方政策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 (18)4.3、印尼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19)五、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潜力有望被开发 (20)5.1、菲律宾水稻种子进口政策相对宽松 (20)5.2、菲律宾政府积极推动杂交水稻种植 (20)5.3、菲律宾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1)六、越南: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高度依赖中国 (22)6.1、越南杂交水稻种子主要从中国进口 (22)6.2、越南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5)七、泰国:政策逐步松动,后续发展可期 (25)7.1、泰国杂交水稻市场发展缓慢 (25)7.2、泰国政府逐步放松水稻种子进口限制,未来可期 (27)7.3、泰国当地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及隆平高科布局 (28)八、总结 (28)九、风险提示 (30)图目录图 1: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总量(百万吨) (5)图 2:2016年各国大米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5)图 3:各国人口年增长(%) (6)图 4:各国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千克/人) (7)图 5:各国大米年出口量(百万吨) (8)图 6:2016年各国大米年出口量及全球占比 (8)图 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9)图 8:中国水稻种子出口总量 (10)图 9:中国水稻种子分国家出口量(吨) (11)图 10: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总产量比例(%) (11)图 11:印度水稻单产(吨/公顷) (14)图 12:印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15)图 13: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 (16)图 14:2016年印尼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17)图 15:印尼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量对比(百万吨) (18)图 16:菲律宾大米自足率(%) (21)图 17:2016年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1)图 18:越南水稻单产(吨/公顷) (22)图 19: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 (23)图 20:2014年越南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3)图 21:2012年越南杂交水稻种子进口比例(%) (24)图 22:泰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26)图 23:2016年泰国杂交水稻种植比例(%) (26)图 24:泰国大米出口量(百万吨) (27)图 25:东南亚各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开拓潜力 (29)表目录表 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政策 (12)表 2:2014年各国水稻种子价格对比 (13)表 3: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对比 (13)表 4:粮食种植劳动力日工价对比 (14)表 5:印尼市场杂交水稻公司简介 (19)表 6: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格局 (22)表 7:隆平高科海外战略布局 (29)一、概览:东南亚水稻种子消费量空间巨大东南亚是全球大米主要产区和销区,也是水稻种子主要消费市场。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亚洲地区大米产量及水稻播种面积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90%及 88%。
饮食、种植习惯使然,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产区、消费区,也是水稻种子的主要消费市场。
截至 2016 年底,大米产量及播种面积位居全球前列的均为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
图 1:2016年各国大米产量及国内消费总量(百万吨)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2:2016年各国大米播种面积(百万公顷)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人口基数及大米人均消费增长,为水稻种子市场带来上升空间。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的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年人均大米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
人口总量及人均大米消费量的上升趋势将继续带动未来大米消费量的增长,是水稻生产、消费持续增长的一大动力。
图 3:各国人口年增长(%)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4:各国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千克/人)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持续增长的大米出口,拉动水稻种子消费上升。
世界大米出口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中,有三国均来自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泰国及越南。
这三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大米出口量自 2002 年来呈稳步上升态势,至 2016 年,这三个国家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 30%、 21%及 7.5%。
不断上升的出口量也将提升各国对水稻种子的需求。
图 5:各国大米年出口量(百万吨)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6:2016年各国大米年出口量及全球占比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二、中国水稻种子出口量有望增长2.1、中国具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中国水稻单产显著高于东南亚各国。
中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较早、投入较大、走在亚洲各国前列。
尽管在水稻育种技术较为成熟的中国,许多优秀的常规水稻品种也能实现较高的单产,但在育种技术起步阶段,杂交水稻由于其杂种优势,从单产、抗性等方面,总体优于常规稻。
目前看,亚洲各国杂交水稻种植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种植比例高达 54%,印度及泰国比例则均不及 10%。
育种水平的差异(一定程度归因为杂交水稻种植比例的差异)造成各国水稻单产出现明显差距。
在东南亚各国中,中国单产常居首位, 16 年达到 906 斤/亩,相比之下,印度及泰国仅达 480 斤/亩及 370 斤/亩。
图 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中国掌握全球领先杂交水稻技术,奠定出口基础。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全球领先。
1995 年实现“三系法”到“两系法”的重要突破, 1996 年起研究超级杂交稻,目前在云南、河北已实现超过 2000 斤/亩的产量记录。
中国早在 1976 年起就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截至 2014 年,杂交水稻种子商品化率已达100%,播种面积超过 2 亿亩,居全球首位。
全球领先的杂交水稻研发及推广技术使世界主要水稻种植国纷纷引种中国杂交水稻。
2.2、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趋势中国大量出口杂交水稻种子至东南亚各国。
中国于 1980 年与美国签订杂交水稻技术转让协议,首次将中国的杂交水稻种子推向世界。
目前,全球已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中国杂交水稻种子。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亚洲各国,包括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尼等。
图 8:中国水稻种子出口总量资料来源:中国种子年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9:中国水稻种子分国家出口量(吨)资料来源:中国种子年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10: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总产量比例(%)资料来源: Wind,中国种子年报,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杂交水稻种子出口 2013 年受创,近年逐步恢复。
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以 2013 年为拐点,前升后降,近两年重拾上升趋势。
2013 年出口大幅下滑主要由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造成,这使得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缺乏成本竞争优势。
为保护国内领先品种,防止国外企业从中国种子中培育出父本和母本,政府对种质资源采取严格的限制性保护政策,这也对出口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在中国种企逐渐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本土制种的趋势下,中国水稻种子出口预期将稳步上升。
鼓励杂交水稻种子“走出去”,出口政策逐步宽松。
政策层面,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杂交水稻种子“走出去”战略,鼓励杂交水稻种企的出口业务。
例如由原先只允许出口审定 5 年的三系杂交稻种,到目前允许出口审定 3 年的三系和 5年的两系,政策逐步走向宽松,也降低种企出口壁垒。
表 1: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政策资料来源: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2.3、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未来出口模式分析中国种企主要出口模式。
中国种企出口业务主要采取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三种模式,具体包括:国内研发制种,国外销售;国内研发,国外制种销售;国外研发,制种,销售。
目前中国种企出口仍以种子贸易为主。
隆平高科为海外投资模式的领军企业,从 2007 年起,已在印尼、菲律宾设立子公司,巴西、印尼、东帝汶等国成功开展杂交水稻种植示范。
未来出口模式将朝技术输出,当地制种发展。
出于进口国政策层面及制种成本两方面考虑,未来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将倾向于朝海外研发制种模式发展:1)直接出口种子产品缺乏成本优势。
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从 2011 年起下跌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中国杂交水稻种子价格较高。
由于出口国土地及劳动力成本更低,在引种后初步掌握杂交水稻技术,便开始进行本地化生产,以更低价格销售杂交水稻种子,从而降低对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进口需求。
而海外设厂制种则可使用当地劳动力及土地,将大大缩减制种成本,消除出口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劣势。
表 2:2014年各国水稻种子价格对比资料来源: Seedbuzz,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表 3: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对比资料来源:全球政务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表 4:粮食种植劳动力日工价对比资料来源:全球政务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2)出口目标国家进口政策限制。
印度、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具有巨大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潜力的国家,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杂交水稻种子进口政策,这为中国种企直接通过对外贸易出口销售杂交水稻种子带来较大限制。
例如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印度尼西亚就要求在本国境内生产种子。
中国种企在目标国当地投资设厂,研发制种并销售,能更好地满足出口目标国的政策要求,绕开政策壁垒。
三、印度:最大的市场,研发制种本土化是未来方向3.1、印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印度水稻单产低,杂交水稻种植比例有待提高。
作为世界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水稻单产始终停滞不前。
至 2016 年,其单产仅达 3.6 吨/公顷,远远落后于单产已达 6.8 吨/公顷的中国。
究其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印度种植杂交水稻比例低。
图 11:印度水稻单产(吨/公顷)资料来源: IRRI,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 12:印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及比例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印度开始杂交水稻技术发展早,但进度缓慢。
印度为中国之后第一个自主研发和应用杂交水稻种子的国家。
早于 1995 年,印度杂交水稻面积已达 1 万公顷,但直至 2014 年,其杂交水稻种植比例仍仅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