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军事高科技战争论文

军事高科技战争论文加速军事高科技在军事领域产业化,能推动军队建设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国民经济领域内产业化,有助于建立新兴的知识型经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军事高科技战争论文,供大家参考。
军事高科技战争论文范文一:论军事高科技摘要:军事高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所以当今军事高科技对未来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二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对策。
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因此必须坚持创新、跨越、持续、高效的原则,推动军事高科技健康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军情,科学确定我国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必须面向战场市场,不断开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
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
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关键词:战斗力、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坚持创新前言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它是军事和高技术两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包括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部分新技术群。
尽管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之闻并存在截然的分界线,但人们还是喜欢把高技术分成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两类,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一起带头作用。
现代战争对防护工程建设的启示

现代战争对防护工程建设的启示发布时间:2022-11-30T02:05:47.33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4期7月作者:黄波廷[导读] 在时下我国领土纠纷增多,面临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等情况下,黄波廷身份证:45212219831030****摘要在时下我国领土纠纷增多,面临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等情况下,做好现代战争下防护工程建设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防护工程建设,构建现代化国防体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国防,为打赢未来战争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果,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都具有重大参考和指导意义。
主题词:现代战争;防护工程建设;举措与启示1前言中国崛起导致中国威胁论不断被炮制出笼、极少数国家霸我领土之心不死,“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领土纠纷不断发酵和升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对我国的围追遏制。
在时下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特别是我国周围的外部环境和氛围逐步趋于复杂多变,擦枪走火发生局部战争的概率不断增加的不利情况下。
除了从过去韬光养晦发展转向主动作为应对,从外交渠道上、战争准备上、战术与战略上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大对领土纠纷的解决办法研究外,做好现代战争下防护工程建设、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2现代战争对防护工程的威胁2.1信息化环境下的精确打击严重威胁防护工程自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呱呱坠地”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在过去60多年的岁月中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在全球“攻城拔寨”迅猛发展,风靡全球,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大朋友”和“好帮手”,是当今社会最活跃、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技术被形容为经济的“血管”,城乡的“动脉”,并非言过起其实。
信息技术改变了战争的模式,使得现代战争与过去的传统战争大相径庭。
天上卫星实施精确定位,空中打击命中率基本百发百中,使得对战争防护的要求就水涨船高。
精确打击是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分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秦思2011-2-24 22:50: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根源和内外背景,认真总结战争的战略特点,正确评估其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科索沃战争的基本情况1999年北京时间3月25日至6月11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阿族的“人权”、制止所谓“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侵略战争,开创了武力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恶劣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科索沃战争的由来科索沃问题由危机演变为战争,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复杂的内外背景。
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由科索沃地位引发的历史积怨和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10 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族人占90%,其余为塞族和黑山族。
14世纪之前,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科索沃并在该地区推行伊斯兰化,大批塞族居民被迫离科北迁,阿族人逐渐取代塞族人成为科索沃的主体民族。
两次世界大战中,科索沃几易其主,但最终回归南联盟。
数百年间科索沃地位的变迁,使塞阿两族在谁是科主体民族和科归属等问题上形成尖锐矛盾,并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
二是科索沃阿族与南联盟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持续已久。
进入20世纪40年代中期,阿族极端分子多次发动大规模武装暴乱。
1968年,阿族制造大规模骚乱,并第一次公开喊出成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口号。
1981年,阿族暴力冲击政府机关,南被迫在科实行长达20个月的紧急状态。
原南联邦解体后,阿族分裂活动进一步加剧。
1991年10月,科索沃阿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并于次年5月秘密选出了自己的总统。
从科索沃战争看未来战争形态

从科索沃战争看未来战争形态世纪之交,在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一场高技术的空袭反空袭战争---科索沃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诸多新型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得到运用,各种新式战法经历了战争的实践检验,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通过对这场战争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其所展示的若干特点,勾画出未来的战争形态。
<BR> <BR> <STRONG>一、将重要后勤目标列入战略打击重点,实施首先打击和持续打击</STRONG></P><P>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从古至今,后勤保障工作均对战争产生着重要影响,未来战争,后勤保障工作将更加直接地制约着战争,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因而,战争的战略指导也从首先打击有生力量向同时打击作战能力与经济潜力转变,从对后勤目标实施阶段性打击转向进行全战场、全过程打击。
</P><P> 现代战争,战略打击的首轮重点目标不仅包括重要军事战略目标,还包括军事生产力量。
此外,对后勤目标的打击范围将不断扩大,从大到小,从军到民,从机场、港口设施到仓库、营房,从铁路、桥梁到加油站,直至与军队保障有关的重要工厂、企业、设施等。
这与以往首先着重打击作战部队、主战装备不同,而是把重点放在打击对方的作战能力与潜力上。
这种打法,人员的伤亡率较之传统战争有很大的下降,但对作战能力与潜力的破坏非常大,即使军队和装备的保存比率能够维持较高的水平,但其拥有的作战能力和潜力很难达到相应的水平。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战争中,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对后勤目标的破坏手段较为单一,破坏程度较低。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标要求: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在一场战争中,作战双方短兵相接之后,仅历时100小时便宣告停火结束,这就是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它典型地体现了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因为在双方短兵相接之前,伊军已经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38天的空袭中,损失惨重,指挥中断,补给告罄,战场情况不明,防御体系迅速瓦解。
一、海湾战争1、海湾危机发生的根源:从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到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海湾危机持续了近半年。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
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
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
海湾危机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1)领土纠纷。
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
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
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2)关于石油政策。
3)债务问题。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
2、战争的爆发:1991年1月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1)空中战役阶段(1991.1.17~2.23)目的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摧毁伊拉克的核、生、化武器,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瘫痪伊军指挥系统,瓦解科威特境内伊军,为尔后地面进攻创造条件。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

四、战场空间广阔
未来战场向三个方面扩展:从水平角度看,战场正在由区域战场向全 球战场延伸,呈现大纵深特点;从垂直角度看,战场正在由空中战场向太 空战场延伸,呈现高立体特点;从存在的状态看,战场正在由有形空间战 场向无形空间战场延伸。从可见光到红外光、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 长波、超长波,全部电磁频谱都被纳入作战空间的范围。所以,未来高技 术战争,将是在陆、海、空、天、电的五维战场空间里进行。
七、战争消耗巨大
(一)武器装备 费用上升
仅海湾战争多国队投入的武器装备价值就达1 020亿美元,而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入的武器装备总价值才分别 为20亿和400亿美元。
(二)战场物资 消耗增多
战场物资消耗猛增,使后勤运输面临严重困难。为了保证美 军在海湾作战,美国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庞大的后 勤运输体系。
(四)瘫痪战
六、作战方式多样化
瘫痪战是使用高技术装备,集中打击对方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侦察预警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后勤补给系统、信息化武器 系统,以及机场、港口、交通枢纽等重“关节点”,使其各 系统运行失调、力量结构失衡和整体运转失灵,从而使对方 作战力量瘫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反恐战
反恐战是各个国家及其军队与跨国界的恐怖分子之间在不定 的战线和战场,不按一般作战规则进行的战争。
权主义仍然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伊拉克战争
二、信息争夺焦点化
信息战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关键要素。 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信息技术被广泛运 用于预警侦察、指挥控制、精确制导、通信联络、 分析评估和战场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贯穿于战 争全过程。准确的情报是正确的决心和行动的根 据,掌握情报是作战指导的第一定律。因此,世 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信息技术,将制信息 力与打击力、防护力、机动力并列为军队作战能 力的四大要素,而且是最重要的因素。制信息权 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军事高技术优势刺激了美国干涉主义的欲望闵振范(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我觉得,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都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有许多新的特点,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无视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关于不容许干涉别国内政宣言,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的干涉战争;它是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付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的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同时,它还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对中低技术的非对称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甚至使用了国际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反人道武器。
从政治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独霸世界的企图越来越明显,“新干涉主义”有了变本加厉的发展。
90年代以来,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
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同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1999年3月又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
从纯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此前发生的所有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大量地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广泛地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锁定目标并引导武器进行攻击,使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进行实时指挥与控制,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等多种新式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进行目标定位和战损评估。
以大量使用巡航导弹和防区外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来实施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的“非接触性战争”,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美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所握有的巨大优势,刺激了其干涉主义欲望进一步膨胀。
展望21世纪,美国会以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作为“新炮舰政策”、“新干涉主义”的主要手段,更加肆无忌惮地以人权、价值观等为借口干涉别国的内政,威胁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在高技术条件下,如何打赢局部战争

在高技术条件下,如何打赢局部战争【内容提要】在简析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①在非接触式战争中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正在逐步从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中分离,已不再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②体质、体能正在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着内部粗化和细分,对作战主体的要求趋于两极分化;③体质、体能正在由过去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向着作为更加充分发挥战斗力的载体转移等观点。
并依此背景和思路,阐述了我国军事发展战略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现代战争;军事体育;作战主体;体质;发展战略;相关思考【正文】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着战争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新的战争观点、战争思想和战争理论层出不穷。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
“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亚太地区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历史遗留的传统安全问题尚未消失并出现新的情况,非传统问题在一些国家日趋突出。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对地区安全的危害短期内难以根除”。
“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本文基于对未来安全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特征的认识和对未来战争的样式、趋势、战场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我国可能发生战争的性质的判断,立足于提高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体需要的体质、体能水平,尝试着从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的军事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作战主体具备的体质、体能特征1、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特征简析当前,虽然关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和概念,但从具有代表性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数字地图的军事应用

数字地图的军事应用作者:李昊霖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0期摘要: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大量涌现的今天,数字地图已成为体系作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军对数字地图的应用,并研究探讨了我军数字地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地图高技术战争测绘保障数字地图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以数字形式组织、存储和管理地图上的所有内容和信息的地图。
从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未来的战争必须以获取、传播、处理和利用知识和信息为基础。
谁先占领了数字地图应用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建立对自己单向透明的数字战场,谁就能在战场中占据绝对主动。
本文将从3个方面分析现代高技术战争背景下数字地图的军事应用。
一、数字地图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1、以科索沃战争为例,为打赢这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加强了军事测绘保障体系建设,以确保数字地图产品的生产。
自1992年以来,美军从组织和功能2个方面积极加强军事测绘建设,其中在组织上已完成向集中统一体系的过渡,在功能上已转变为为实现全面提升军事测绘能力而进行的综合集约式保障。
为此,美国采取了两个重要步骤。
其中一项是于1996年10月成立国家图像和测绘局(NIMA)——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级军事测绘机构,高峰时期拥有多达7,000名成员。
另一项是于1999年10月重组了美国军方最大的军事测绘研究组织——工程制图中心(TEC),这是提高测绘、成像和地理空间信息保障能力的重要一步。
经过调整的NIMA和TEC非常重视战场数字地图的制作。
他们在美军数十年来技术情报积累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基于數字地面模型(DTM)的全球地形数据库和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高程数据库,建立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数字地图数据的实时传输网络。
特别是TEC负责的数字地形保障系统(DTSS)、地形信息提取系统(TIES)和现代化影像信息提取系统(MIES)的开发,使用户们能够使用各种实时生成的数字地形数据、地理信息情报、战场信息资源,运用现代化战场情报处理设备,提供对运行规划和指挥官决策所需的地形信息的实时访问。
1军事高技术单选题

军事高技术题库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0.5分,计20分)每组8道题第一组1、从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已进入( )。
A、机械化时代B、信息化时代C、冷兵器时代D、热兵器时代2、( )已经成为现代高技术群的领衔技术A、生物技术B、核技术C、人工智能D、信息技术3、精确制导是指,武器命中概率大于()以上或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CEP)小于战斗部毁伤半径。
A、30%B、80%C、15%D、50%4、反声波隐身目前主要应用在()上。
A、战斗机B、潜艇C、坦克D、巡航导弹5、电子对抗的主要方式分为侦察与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A、隐身与反隐身B、攻击与反攻击C、对抗于反对抗D、迷惑与反迷惑6、C4ISR用来表示()。
A、通信技术B、航天技术C、电子对抗技术D、指挥自动化技术7、从()开始,一场新的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
A、20世纪下半叶B、19世纪初C、21世纪初D、20世纪中期8、西方发达国家()的陆军装备实现了信息化。
A、三分之一B、五分之一C、半数以上D、七分之一答案:1、B;2、D;3、D;4、B;5、A;6、D;7、A;8、C第二组1、( )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A、航天技术B、海洋技术C、人工智能技术D、核技术2、美国科技前沿的科学家有()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
A、十分之一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D、三分之一3、(),“精确制导技术”概念被正式提出。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海湾战争后D、20世纪70年代中期4、雷达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的核心是( )。
A、降低雷达截面积B、增强功率C、减小功率D、扩大搜索范围5、( )是利用敌方电子辐射信号作为引导信息,跟踪和摧毁其辐射源的一种武器。
A、巡航导弹B、反辐射导弹C、电子脉冲炸弹D、石墨炸弹6、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是军队指挥体系中采用以()为核心的技术设备。
A、卫星B、网络C、电子计算机D、侦察机7、()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根本驱动力量。
结合科索沃战争谈谈未来高技术战争

【关闭窗口】
3、战争的“立体”化程度提高,使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辐射性。高技术战争中,不仅参战兵种多,武器装备多,而且作战手段多样,呈现高立体,全方位之势。为此,政治工作必须发挥巨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辐射力、渗透力,实现对全体人员的精神整合和思想凝聚,以便直协调一致行动,强化整体效应。
4、高技术战争的科技含量猛增,经求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朝代性和开拓性。高技术战争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应用,不仅完全改变了战场面使用权作战指挥方式和指挥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必将引起作战理论出现革命性变革。这使政治工作呈现出时代性和开拓性的特点,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步伐,深刻研究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2、战争的残酷性威慑性增强,要求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和持久性。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对抗程度高,战斗残酷激烈,高技术战火与强大的宣传攻势相结合,对人的心理,思想打击烈度增大。政治工作必须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和持久性,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打牢克敌制胜的思想心理基础,建立巩固的琏防线。
【标题】:结合科索沃战争谈谈未来高技术战争……(论文)
【来源】:陆军学院刊
【作者】:张兴彦
【密级】:
--------------------------------------------------------------------------------
结合科索沃战争谈谈未来高技术战争……(论文)
结合科索沃战争谈谈未来
高技术战争中政治工作的特点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与以往常规战争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相应地,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政治工作,必然不同于以往常规战争中的政治工作,透过科索沃战争,可以发现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鲜厚,要求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策略性。一方面,高技术战争关系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制约着部队的行动,成为政治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合政治工作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有着更为直接的特点。另一方面,战争中的敌方往往会利用民族、宗教、民主、人权作为子,掩盖战争本质,混洧战争性质,使政治工作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特点。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高度融合,使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策略性。
《军事高技术》题库(1)要点.

《军事技术》章节一、单选题1、军事高技术的特征有:( D D ))。
A 、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渗透B 、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风险。
C C、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渗透和高速度。
、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渗透和高速度。
D 、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和高速度。
2、导弹首次在战场亮相是(、导弹首次在战场亮相是( B B B ))。
A 、1941年12月6日 B B、、1944年6月13日C 、1945年7月16日D D、、越南战争3、核武器是(、核武器是( D D D )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 、19世纪4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B B B、、20世纪40年代初期C 、20世纪40年代末期D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A A ))。
A 、1964年10月16日 B B、、1966年10月27日C 、1967年6月17日D D、、1970年4月24日5、激光技术是(、激光技术是( B B B )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 、20世纪50年代年代B B 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年代D D D、、20世纪70年代6、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 C C ))。
A. A. 神舟神舟5 .5 .号号 B B、神舟、神舟6号 C C、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嫦娥一号 D D D、东方红、东方红5号7、19571957年年10月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B )。
A.中国 B. 前苏联 C. 美国 D. 英国8、侦察监视技术是航天技术与(、侦察监视技术是航天技术与( D D D )相结合的产物。
)相结合的产物。
A 、制导技术、制导技术B B B、隐身技术、隐身技术、隐身技术C C C、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D D D、信息技术、信息技术9、下列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是(、下列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是( B B B ))。
军事理论-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 美军:F-117隐身战斗机
研制:1977年“海弗兰”计划(洛克希德公司) 试飞:1981年6月15日在绝对保证秘密的情况下预生
产型飞机试飞成功 首机: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飞机
服役:处于高度保密中 1988年11月10日 空军首次公布了 黑白模糊的照片
作战运用: 巴拿马战争:1989.12.20凌晨,6架 海湾战争: 42架,1271架次 95%巴格达战略目标 “杀手锏”
未来战争中,新型信息化装备将使 战场更加透明,可实现全球感知。
侦察监视系统 地面传感器
水下声纳 侦察飞机
太空
侦察卫星
空中
侦察飞机
地面
雷达
水下
声纳
空间上的全方位
时 间 上 的 以全 发天 展候
的 眼 光 看 待 战 争
“高级锁眼KH—11”照相侦察卫星 美国战机上配备的红外夜视吊舱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
数以万计的微型机
◇展功能:连接全球100个基地与战争热点的
的 眼
大型作战指挥网
光
☆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空域管制人员:
看
每天管理数千架次飞机的飞行活动
待 战
涉及122条空中加油航线、600个限制区、
争
312个导弹交战空域、78条空中攻击走廊、
92个空中战斗巡逻点、36个训练区和6个
国家的民航线,总航线长达15万千米。
(一)现代军事高技术的含义: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 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 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现代军事高技术: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 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 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整理)军事课期末考试复习题.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2013级军事理论课期末考试复习题1一、单选题:(40分)每题1分1、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的是(D)A.政治要素 B.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2、对国防最具影响的政治因素是(A)A.社会政治制度 B.国家意志 C.防卫政策 D.国防建设指导思想3、( D )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
A、毛泽东B、若米尼C、孙武D、克劳塞维茨4、胡锦涛提出,军事斗争准备是(A)的战略任务。
A、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B、最基本、最现实、最紧迫C、最重要、最基本、最紧迫D、最重要、最现实、最基本5.(A)是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军事理论、作战方法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A、综合国力B、经济C、军事战略D、战略环境6、近程雷达可以探测的物体质量是(C)A、1.5千克以内B、2.0千克以内C、2.5千克以内D、3.0千克以内7、高信息化的(C)是非线式作战的重要依托A、军队组织B、作战平台C、指挥控制系统D、武器装备8、(D)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反映A、小国关系B、欧美关系C、东亚关系D、大国关系9、我国建国后,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
A、积极防御B、准备战争C、打赢战争D、遏制战争10、在毛泽东的战争观中,(D)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A、阶级矛盾B、私有制C、战争D、阶级分析1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C)A.孙膑B.诸葛亮C.孙武D.孙子12、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
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C )的科学指南。
A、国防建设B、武器建设C、军队建设D、国家建设1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B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无产阶级战争B、革命战争C、社会主义战争D、人民战争15、按射程分类,射程(C)的导弹为远程导弹。
科索沃战争

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第二,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
背景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讲稿:军事高技术概述

讲稿:军事高技术概述军事高技术概述(讲课提纲)本课定位:军事高技术专题系列课程的导论性课,搞好与军事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新概念武器等课的联系与区别。
从近期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现代战争成为军事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已进入高技术时代;谁拥有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占据更大的战争主动权,为获取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一、军事高技术的基本特点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高技术的共同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军事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具有七大特点:(一)高智力军事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其发展和运用都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现了高智力的特性。
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而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
(二)高投资军事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据目前统计,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5~20倍,形成高技术产业后的设备更新投资还会越来越大。
(三)高竞争军事高技术的竞争性,决定了谁先掌握并应用高技术,先研发出新武器装备并抢先用于战场,谁就能获得对抗优势,占据战争主动。
为此,世界军事大国都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试图在高技术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高风险军事高技术研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以生命作为代价。
高技术竞争的失败,对民用技术而言,就意味着企业投资的失败;对军事技术而言,则意味着国家利益将受到损害。
以航天技术发展为例,40多年来取得了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在1961年3月23日,苏联的邦达连科就成为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空中解体,其风险也高得惊人。
高二历史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整理2019年11月)

2019/12/2
2
2019/12/2
3
一、海湾战争
• 问题:海湾战争在什么背景下发生?海 湾战争的经过怎样?海湾战争作为现代 高科技战争有什么特点?
• 1、海湾战争的背景:
• 1)地理位置重要,石油丰富,战略地 位特殊。
• 2)海湾国家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主权 和边界问题一直存在争端。
• 3)1990部队利用海空 军优势和先进军事技术实行空中打击,结
果伊拉克完全失去制空权。
• 第二阶段:地面作战阶。以飞机、坦克为 先导,乘坐装甲车等车辆发动地面进攻,
歼灭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军。
• 战争的结束:1991年4月,伊拉克截获搜
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履行联合国的决议,
2019/12/2
7
3、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 特点: • 1)现代高科技战争、信息化战争; • 2)动用多国部队,实行海陆空立体全面
作战; • 3)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 4)是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
争。
2019/12/2
8
高科技战争的表现
•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
一、海湾战争
• 探讨:海湾危机的原因?美国为什 么对海湾危机表现最为积极?
•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主权与边界的争 端;伊拉克企图解决出海口、两伊
战争的债务,地区称霸
• 美国企图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巩固 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在中东
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2019/12/2
6
2、海湾战争的经过
(1991、1~1991、4月)
然袭击,震惊了全世界。
2019/12/2
4
;瓦片电影网 瓦片电影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依靠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运用各种战术和技术手段对防护工事和武器装备巧妙地实施了伪装和干扰,不仅有力地粉碎了北约的速决企图,而且使北约空袭效果大打折扣,南军的有生力量及大部分武器装备得以保存。
通过这场战争,人们不仅认清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嘴脸,更多的是赞叹南联盟的防护工程体系的完善坚固,对于工程伪装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认识。
本文试透过科索沃战争,结合我军实际,就工程伪装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工程伪装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工程伪装,又称隐真示假,即为欺骗或迷惑敌方采取电子、电磁、光学、热学等技术手段,改变工程目标本身所显现或辐射的特征信号,实现目标对周围背景的模拟复制,降低或消除目标以“示假”。
实际上,伪装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次世界打战时德军就认为:“没有不可摧毁的工事,只有良好的伪装才能达到不被摧毁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伪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认为“伪装是特别有效的战争武器”。
军委张万年副主席曾经说过:“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先进武器命中率高、破坏性大,搞好阵地伪装,使敌人捕捉不到攻击目标,是提高工事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与提高工事强度等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伪装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一)古往今来,工程伪装始终是情报侦察的“天敌”,尤其在现代战争中表现更为明显。
情报侦察的目的是掌握敌方军事实力、军队部署、行动企图等情报,为己方制订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显然,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侦察”。
《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即是古人对伪装的最好诠释。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情报侦察技术突飞猛进,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通过卫星、有无人侦察机、舰载雷达、地面传感器及阿族特工等一体化的陆、海、空、天全方位、全天候、高分辨、立体式侦察体系,对战场空间进行全维监视,并运用了可见光、中远红外热辐射、雷达反射波等多元化侦察手段。
为对付北约的侦察,南联盟军民除广泛运用天然伪装、植物伪装等传统伪装措施外,还采取迷彩伪装、遮蔽伪装、烟雾伪装等高技术手段对重要工程目标进行了巧妙的隐蔽,令北约大为头疼。
(二)现代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采用,使工程伪装成为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手段。
海湾战争及科索沃战争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火力强大,打击准确等特点,它的出现使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加速了作战样式的深刻变化,促进了常规威慑力量的形成,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战武器。
因此现代战争如何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
据报道,南联盟的军事专家通过对未爆炸的导弹的制导系统分析后发现,这些导弹在飞行的最后阶段用的是热传感器,而不是电脑程序,于是,在紧靠大型军事设施的周围设置热源,将巡航导弹引入火海;在桥梁的钢铁部件及铁轨上刷涂伪装涂料,使导弹的热传感器完全迷失方向。
实践证明,防制导伪装是对付制导武器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有效手段。
(三)搞好工程伪装对我军国防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作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条件下,对于装备相对劣势的一方来说,战争初期必须尽力保存有限军力,大量消耗敌方实力。
通过工程伪装可以提高防护工程的生存能力,有效保存武器装备和作战人员,确保足够的战斗力投入反击。
因此当前形势下在抓紧武器装备现代化及做好保障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工程伪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现代战争工程伪装的新特点(一)现代工程伪装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
情报侦察、制导武器与工程伪装之间是一对矛与盾,既然矛发展了,盾必须跟进发展。
前者已经发展成为可见光、热红外、雷达等手段的综合,因此后者也应实现对抗以上三种技术手段的一体化。
在这种前提下,一些传统的伪装措施也带有明显的高技术色彩,例如多功能迷彩在可见光范围内,既可实现与背景的融合,又可在红外区达到班驳的效果,并且能吸收和散射雷达波;烟雾伪装也可发展到纳米级晶体材料,具有微波、红外、光学波段的吸收能力,能全波段地干扰敌方的侦察等等。
因此,现代工程伪装是涉及到光学、电磁学、热学等诸多门类系统学科,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
(二)工程伪装是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工程防护等级,如增加防护层的厚度,增强其对各种毁伤,后者则是通过示假迷惑敌方,尽力避免防护工事被敌军发现,降低敌军打击效果,保存我军实力。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与机动灵活性。
从效果上看,由于现代战争具有“只要被发现,就可能被摧毁”的特点,而从工程造价的角度看,后着无疑比前着更经济。
(三)现代工程伪装必须平战结合。
美国的情报侦察体系几乎每时每刻在监视着世界每个角落,并将其侦察结果及发现的重要目标提供给隶属国防部的国家测绘局,测绘局综合侦察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出高分辨、高精度、数字化的三维立体地形图,供战时指导实施攻击。
另外,现代战争的突发性、高毁伤性也要求工程伪装具有长期性和经济性。
南联盟军队自铁托时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工程仍伪装,不但购买了大量前苏联的伪装设备和器材,还精心操练俄罗斯伪装技术。
事实说明,平战结合的工程伪装使南联盟收益非浅。
三,我军工程伪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军防护工程及其伪装大多建于七十年代以前,后来虽经改造,但由于经费缺口大,工程伪装技术落后等原因,多数国防工程没有进行技术伪装;即使有,在技术上也已经相当落后或老化,殛待改造更新。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认识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即认为伪装是战时的事,与平时无关;认为伪装是维护使用过程的事,与新建无关。
工程伪装的平战结合勿庸置疑;工程伪装不仅使用和维护过程要搞,还必须贯穿新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使工事自始自终、每时每刻都处于伪装状态。
目前新建工程在伪装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勘察选址时考虑使用方便较多,而忽略隐藏效果,有的已城镇化;设计坑道切口太大,难以伪装;大型工程施工很少考虑伪装等等,造成伪装的先天不足。
(二)技术手段单一,科研有待加强。
我军目前的工程伪装手段主要以反可见光侦察为主,在反中远红外热辐射侦察特别是反雷达侦察方面还很薄弱。
有的工事从地面上看能满足伪装要求,但航空侦察时暴露仍然十分明显;洞库内部的发电机、通风机及排烟口等生产的热源,尚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重要工程设施的接近大路多处于自然暴露状态,基本没有示假路,伪装措施大多是封闭覆土或绿化植被,难以满足反侦察、反制导的需要;重视隐真,忽视示假。
另外,伪装验收检查的手段也较落后,基本上还局限于地面可见光检查。
伪装科技近几年虽然取得了新的发展,理论技术都有较大的突破,但伪装装备、材料功能单一,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亟待加强。
(三)(四)经费投入不足。
多年来国防工程维护管理投入经费较少,存在“重建轻管”的倾向,管理经费缺口较大,历史欠帐较多,有的工程一年的维护费还不足万元,仅限于维护状态,严重制约了国防工程伪装的发展。
四、五、我军防护工程伪装改造及管理的建议及设想显然,严密的工程伪装是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我军防护工程现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工程伪装改造,是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防护工程改造的首要选择。
应抓紧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二)思想上高度重视,经费上加大投入。
各级国防工程管理部门都应把工程伪装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通过必要的宣传教育,增强和平时期的工程伪装意识,应加大国防工程管理经费投入,除保障正常维修管理经费外,应抓紧进行伪装技术改造。
(三)(四)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必须把工程伪装作为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形成一整套关于工程伪装日常维护管理、检查评比、更新改造的制度,促进工程伪装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应抓紧制订新建工程伪装原则,实现工程的全过程伪装。
(五)做好技术科研保障。
现代工程伪装的高技术性,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科技支持,伪装科研必须瞄准相关技术的前沿,尽快抢占相对技术的制高点,应针对现代战争情报侦察系统及武器系统的特点,发展多功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伪装技术、装备、研制反光学侦察、反热红外侦察、反宽频带电磁波侦察、防制导武器等多功能、复合性伪装材料。
(六)抓紧组织实施工程伪装改造。
应对我军防护工程伪装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检查,掌握基本情况;在现有经费条件下集中部分财力,抓好重点方向、重点部队、重点工程设施的伪装改造,根据总参最新颁发的《防护工程改造战术技术要求》,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别确定伪装等级和标准,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确保重点工程设施尤其是首脑指挥工程具备完善的反侦察、防制导能力。
(七)(八)加强工程伪装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做好工程伪装的维护管理工作,使防护工程伪装始终处于良好的战术技术状态。
伪装器材应适时更新改造,并有一定的战时储备。
应把工程伪装工作的好坏作为国防工程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优劣评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级积极性。
把伪装作为国防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维护部队的伪装训练,提高战时应急保障能力。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问题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