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合集下载

军事高技术概述复习题

军事高技术概述复习题

军爭高技术概述复习题单选:1.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2.军爭高技术的分类繁多,但最终都町以归纳到六人类高技术群中。

3.电子对抗是敌我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斗争。

I.航天技术主要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而测控技术构成的综介性高技术群。

5.新概念武器是指杀伤机制和工作原理与传统武器不同的一类新型武器。

6.高技术作战平台是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高技术战争*件卜•,军事力量的对比,越來越多地取决丁•信息武器系统所带來的无形的、难以量化的巨大潜能。

8.现代条件卜,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战场上的信息流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人与武器之间,还渗透到武器与武器、战场与战场之中。

9.由于现代化武器系统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因而只的控制伫息流动才能抓住丄动权。

10.指挥控制自动化一]I是齐国军队努力的方向,数字化指挥控制网络必将促进自动化的进程。

II、高技术战争,是指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Z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现代化战争。

12、高技术战争的萌芽时期,大致始于60年代末。

13、高技术战争的雏形时期,大致始于80年代初。

14、1986年4月,美国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体现了高技术战争的特色。

15、海湾战争是全而、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

16、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于精确制导武器,使火力打击精确化。

17、海湾战争中,盟军使用了新一代作战平台,使机动和火力打击立体化。

18、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先进的C'l系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

19、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战爭进入了以核能释放为特征的热核战争时代。

20、新技术革命首先改变了战争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促使武器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

21、我国认为:国际军爭斗争的需要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倍增器。

22、我国认为:霸权主义引起的军备竞赛,促进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及答案 (8)

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及答案 (8)

普通高等学校2???——2???学年?季学期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分2、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1、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效果精确化、_______、战场行动快速化。

2、战略环境的要素主要包括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缘关系等。

3、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单极格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

4、世界上的国防类型可区分为霸权型、自卫型、________中立型。

5、电子干扰按任务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实施信息攻击的主体既可能是军队,也可能是_______,还可能包括恐怖组织、贩毒集团和宗教极端分子等。

7、我军的三大民主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_______________。

8、信息化战争的作战速度快,是指作战指挥快、_______和打击速度快。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_______组成。

10、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不知彼不知己,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1、国防信息动员的重点是()。

A、信息资源B、信息人才C、物质力量D、物质资源2、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议会否决了允许美军通过该国的动议()。

A、“南北对进”B、“北方战线”C、“南方战线”D、“闪电战”3、信息化战争的主体是()。

A、人民B、军队C、军事设施D、武装力量4、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是()。

A、索拉纳B、克拉克C、米洛舍维奇D、布什5、()是一种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云团来摧毁进入其中的导弹、飞机等目标的武器。

A、动能武器B、粒子束武器C、等离子体武器D、气象武器6、专属经济区,其宽度从领海线起不超过()海里。

国防动员(讲稿)(9)

国防动员(讲稿)(9)

国防动员(讲稿)人类自从出现战争以来,就随之出现了战争动员。

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战争动员。

战争动员已经成为国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因此,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战争动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

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战争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日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兰全军瓦解。

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

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过运河西岸,重创埃军。

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

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

因此,战争动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国防动员概念动员是战争的产物,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

“动员”一词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法国。

1789年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和反抗,欧洲君主国家结成同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现代侦察和反侦察技术

现代侦察和反侦察技术

巧妙伪装隐真示假现代伪装技术是通过巧妙的伪装来隐真示假,蒙蔽敌方的侦察。

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制造在科威特东南部实施主攻的假象,以仿真坦克、仿真火炮与电子欺骗相结合的手段在这一地区“部署”了一支“师规模”的部队,而主力部队则向西转移了200多公里后才发起了真正的主攻。

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有效对抗美军的侦察,南联盟在空袭前便利用山地、丛林等有利地形将防空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目标藏入山谷或丛林,而将一些准备淘汰的飞机和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暴露在明处来吸引敌人的火力。

动静结合欺骗侦察现代侦察手段受距离、天候等因素的影响,对移动目标的侦察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也为实施反侦察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队空袭的攻击程序一般是目标侦察、数据输入、实景对照、实施攻击,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因此,在抗击北空袭中,南联盟军队充分利用了这个间隙,灵活机动地将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便于移动的目标随时进行转移,当北约飞机或导弹抵达目标空域时,北约卫星和侦察飞机原先发现的目标已不知去向,使得不少飞机不得不携弹返回。

避实击虚主动攻击现代战争封锁或切断敌方情报来源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敌方侦察部队和装备实施主动攻击或干扰,以攻代防。

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及时侦获敌机来袭情报,又要避免己方雷达遭受远程打击兵器和反辐射导弹袭击,南联盟军队的雷达通常采用及时预警、分段接力的手法,即使用远程雷达和近程雷达对敌机目标进行分时分段接力搜索,侦获目标后立即关机。

在打击火力上,南军采用地面火炮和防空导弹结合,构成了较为严密的火力配置,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真假并用促敌“分化”战争防御一方可以主动向敌侦察系统发送大量的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以达到削弱敌方侦察能力的目的。

此外,大量真假混杂的信息能够干扰敌方的处理进程,还有可能诱使敌人得出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在作战中便发现由于情报处理环节过于繁琐、各国情报系统互不兼容等因素,使情报效益大打折扣。

(整理)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整理)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依靠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运用各种战术和技术手段对防护工事和武器装备巧妙地实施了伪装和干扰,不仅有力地粉碎了北约的速决企图,而且使北约空袭效果大打折扣,南军的有生力量及大部分武器装备得以保存。

通过这场战争,人们不仅认清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嘴脸,更多的是赞叹南联盟的防护工程体系的完善坚固,对于工程伪装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认识。

本文试透过科索沃战争,结合我军实际,就工程伪装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工程伪装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工程伪装,又称隐真示假,即为欺骗或迷惑敌方采取电子、电磁、光学、热学等技术手段,改变工程目标本身所显现或辐射的特征信号,实现目标对周围背景的模拟复制,降低或消除目标以“示假”。

实际上,伪装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次世界打战时德军就认为:“没有不可摧毁的工事,只有良好的伪装才能达到不被摧毁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伪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认为“伪装是特别有效的战争武器”。

军委张万年副主席曾经说过:“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先进武器命中率高、破坏性大,搞好阵地伪装,使敌人捕捉不到攻击目标,是提高工事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与提高工事强度等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伪装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一)古往今来,工程伪装始终是情报侦察的“天敌”,尤其在现代战争中表现更为明显。

情报侦察的目的是掌握敌方军事实力、军队部署、行动企图等情报,为己方制订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显然,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侦察”。

《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即是古人对伪装的最好诠释。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情报侦察技术突飞猛进,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通过卫星、有无人侦察机、舰载雷达、地面传感器及阿族特工等一体化的陆、海、空、天全方位、全天候、高分辨、立体式侦察体系,对战场空间进行全维监视,并运用了可见光、中远红外热辐射、雷达反射波等多元化侦察手段。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周 宇 张 慧 冷 沙等技术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

军事伪装虽然不是刀光剑影、真枪实弹的对抗,但它充分体现出了敌我双方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指挥艺术、决策谋略等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作战规模、进程和胜负,从某种程度上说,伪装的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

因此,军事伪装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

伪装是对抗侦察和武器攻击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侦察、监视器材和制导武器出现在现代战场,使分辨能力更高、探测距离更远、反应速度更快,同时还兼具克服不良天候及恶劣自然环境影响的能力。

为了应对来自陆地、海上、空中和太空的立体侦察,必须要实施有效的伪装,使敌方对己方军队的配置、行动、作战企图和各类目标位置等产生错觉,造成指挥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

”伪装不是单纯保守兵力的被动措施,而是争取主动有效攻击敌人的一种积极办法。

通过周密细致地伪装,隐蔽作战行动,达到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目的。

伪装是军事指挥员高超指挥艺术的结晶。

军事伪装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它涉及到电学、光学、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关联到心理学、军事学等学科。

在实际作战中,成功的伪装不仅是先进的伪装技术、精良的伪装器材的集中体现,更是指挥员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指挥艺术的结晶,需要依据总的作战意图,巧妙地把技术伪装、天然伪装、散布假情报和实施佯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军事伪装手段多样,技术先进披着伪装网的加拿大豹2A6坦克离的伪装单元卷曲携带于目标上,当接收到红外制导武器的攻击预警时,迅速释放卷帘伪装网并在目标表面形成瞬时红外遮障,大幅改变目标的红外特征,使武器追踪系统丢失目标信息,来提高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

丛状散射遮障伪装技术主要是用于对抗雷达探测,相对于以往纯散射防雷达遮障通常伴有无法兼具良好融合性和遮蔽性等问题,该技术通过借助遮障材料和术之一。

作为一种欺骗效果较好的伪装技术,所仿造的假目标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外形逼真,包括颜色、光泽、尺寸等都要与真目标相似;二是红外、雷达特征不小于真目标;三是假目标还要能模拟出真目标的音响和闪光效果;四是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运输;五是便于架设和撤收,成本低方便维修。

伪装常识教案

伪装常识教案

伪装常识教案教学内容:第一章:空袭与人民防空教学目标:掌握空袭的定义。

了解空袭的任务,空袭的分类,实施空袭的基本要求。

更进一步了解空袭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过程:图片显示: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被空袭后的住房师:从图片的情景引出空袭的含义一、空袭1.空袭的定义:从空中用航空炸弹、导弹、火炮、火箭等对敌方地面、地下目标进行的袭击。

2.空袭的任务:摧毁和破坏敌后方重要目标,削弱其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消灭和压制敌战场上的兵力兵器,支援己方军队作战。

3.空袭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常规空袭与非常规空袭。

非常规空袭主要指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和破坏性武器的空袭。

除此之外都属常规空袭。

战略空袭——是对敌方战略目标的大规模空中打击。

战略轰炸是实施战略空袭的主要方式,轰炸的主要目标是:导弹基地和导弹、核武器仓库,政治、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区、军事基地,以及交通枢纽等。

4.实施空袭的基本要求:① 周密计划,充分准备。

既要有空袭的基本方案,也要有预备方案和情况变化时的应变方案。

②力求达成隐蔽突然,充分发挥突然性因素的作用。

如采取有效的伪装、干扰、佯动等措施,欺骗、迷惑敌方,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突然使用新式武器,大胆运用新的战法,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③集中兵力,实施重点突击。

从众多的目标中,选择对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有利于己方发现,不利于敌方修复,并且在破坏后能使整个目标系统陷于瘫痪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④将担负空袭任务的各种飞机合理编组和配置,构成有利的空中进攻态势。

除配备强有力的突击兵力集群外,还要有压制敌防空兵器的兵力集群、空中掩护兵力集群和其他保障兵力集群,保证突击编队顺利完成任务。

⑤严密组织协同,充分发挥整体威力。

航空兵各机种间,空中各编队之间,都要密切配合,并搞好其与其他军种、兵种空袭兵力兵器之间的协同。

当与战略导弹部队和导弹潜艇部队共同突击同一目标时,通常先以战略导弹部队和导弹潜艇部队实施突击,后由空军航空兵实施突击;当共同突击同一目标系统内的不同目标时,通常由战略导弹部队和导弹潜艇部队突击敌防空力量较强、面积大而坚固的目标,由空军航空兵突击防空力量较弱、面积小而脆弱的目标,以充分发挥各军种、兵种空袭兵器的特长。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军事干涉特点军事高技术优势刺激了美国干涉主义的欲望闵振范(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我觉得,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都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它有许多新的特点,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无视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关于不容许干涉别国内政宣言,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的干涉战争;它是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付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的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同时,它还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对中低技术的非对称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甚至使用了国际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反人道武器。

从政治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独霸世界的企图越来越明显,“新干涉主义”有了变本加厉的发展。

90年代以来,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

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同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1999年3月又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

从纯军事角度看,科索沃战争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此前发生的所有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大量地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而且广泛地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锁定目标并引导武器进行攻击,使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进行实时指挥与控制,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等多种新式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进行目标定位和战损评估。

以大量使用巡航导弹和防区外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来实施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的“非接触性战争”,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美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所握有的巨大优势,刺激了其干涉主义欲望进一步膨胀。

展望21世纪,美国会以远距离空中精确打击作为“新炮舰政策”、“新干涉主义”的主要手段,更加肆无忌惮地以人权、价值观等为借口干涉别国的内政,威胁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者:夏超邢耀升唐鹏飞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12期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技术时代,大量先进技术武器兵器研制成功并被投入战场,颠覆了传统的战争理念,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

高技术正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周边地区并不稳定,一旦爆发局部战争也必是一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

因此深入探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并以此指导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对于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霸权主义的存在,使得引发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动因更趋复杂何谓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就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政治地位的政策。

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最危险的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和稳定的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本性没有变,因而战争的根源与性质仍然未变。

一方面,霸权国家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对不听话的国家大肆进行“西化”、“分化”,其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图谋一刻也没停止。

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利比亚进行了多轮空袭。

平民百姓的伤亡和输油管线的被炸导致利比亚国内形势更加的动荡不安。

今后,霸权国家仍会以“人权卫士”自诩,打着“保卫人权”、“保卫平民”的旗号,利用敌对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矛盾等一切“风吹草动”,不遗余力地进行煽动、捣乱,甚至进行军事干涉。

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尚需时日,对霸权国家的制约力量薄弱。

多极化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艰难的过程。

近年来,美国通过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美日合作研发和部署“战区防御导弹计划”,以及由美国导演修订的美日安保条约,并进一步拓宽同韩、澳、新之间的军事关系,加强同东盟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以求控制亚太,打压中国。

将来,美国会利用世界多极格局尚未形成之机,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向全世界大肆扩张。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必考复习题库7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必考复习题库7

1、不属于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是微创技术。

2、不属于军事高技术的特性的是安全性。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初级阶段间,高技术是以航天技术和3、计算机技术先导。

4、从宏观层面来划分,不属于当代军事高技术六大技术群的是核技术。

5、动力技术不属于军事信息技术。

6、海水淡化技术不属于军用新能源技术。

7、海洋能技术不属于军用海洋开发技术。

8、生物工程技术不属于军用生物技术。

目前得到世界各国公认并列入21世纪重点开发研究的高技术领域,9、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有6个技术群。

10、军事高技术具有多少个重要特性10。

11、近程导弹是指射程在1000千米内。

12、中程导弹是指射程在1000~3000千米。

13、远程导弹是指射程在3000~8000千米。

14、洲际导弹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15、红外制导具有隐蔽性和抗干扰的优良特性。

16、第一代核武器是原子弹。

17、第二代核武器是氢弹。

18、第三代核武器是中子弹。

19、下列的制导中,不是按物理量特性分类的制导是自主式制导。

20、关于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的错误叙述是空天对抗。

21、电子对抗在军事上的应用是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22、电子战第一次大规模、多手段、全方位得到应用是曼底登陆战役。

23、电子战在科索沃战争中登峰造极的地步。

24、电子战也被形象称为第四维战争。

25、不是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的是:电子进攻与反进攻。

关于军用高技术的主要构成的错误叙述是军事航天技术、军用定向技26、术。

27、不是按制导系统的控制导引技术分类的制导是无线电制导。

28、不属于寻的制导的方式的是半被动式。

29、不属于遥控法的方式的是红外线式。

巡航导弹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中一种低空或超低空突防能力强、精度30、高、抗干扰能力强而有效的作战武器。

31、美国的“斗牛士”和前苏联的“冥河”属于巡航导弹。

32、英国的“长剑”和美国的“爱国者”属于防空导弹。

33、美国的“铜斑蛇”属于制导炮弹。

论科索沃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得与失

论科索沃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得与失

论科索沃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得与失杨进连现代战争无论是如何引起的,还是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多么悬殊,它的基本矛盾都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这一矛盾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双方力量极不对称,但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相互较量中,北约部队达到了一定目的,但南联盟顽强抵抗,抗击北约的入侵,相持两个多月未见根本妥协。

一、北约狂轰滥炸,特点突出,缺陷明显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各型飞机900余架,舰艇50余艘,兵力约30万人(包括各类保障人员),出动飞机2.5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约500枚,投掷航弹万余吨,对南斯拉夫2000余个目标进行了狂轰滥炸。

这是一场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战争,北约建立了天、空、地三维情报保障网,动用的侦察与监视卫星20余颗、各类侦察机60余架。

投入的人力情报力量相当大。

北约使用了20余颗通信、导航与气象卫星,并首次动用了北约的新一体化通信系统。

美军出动了46架电子战飞机对南实施干扰,保护北约空袭战机免遭南军防空火力袭击。

同时,北约还利用其健全的一体化油料供应管网和其他物资补给网,并充分发挥各参战国本身的弹药、食品供应等系统的功能,较好地提供了后勤保障。

北约在战法方面也想出了一些新招,最突出的是将近程与远程打击、发射巡航导弹与投掷航弹、白天与晚上空袭、打击军用与民用及固定与机动目标相结合。

北约首次同时动用B-2、B-1B和B-52战略轰炸机进行编组空袭,据称这是“人类轰炸机史上的里程碑”。

美军还在5月初首次用F—117A隐形战斗机投掷了新型石墨炸弹,破坏了南全境70%的电力系统。

不过,两个月的空袭也暴露了北约从战略决策、作战指导、战役实施到技术兵器本身存在的缺陷。

一是过于狂妄自大,战略判断失误。

美国主要决策者自恃当今世界暂呈一超独霸、西强东弱基本态势,霸气十足,因此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低地估计了南斯拉夫军民的抗战意志与能力,以为空袭三至四周,便可大功告成,向北约首脑会议“献礼”,岂料事与愿违。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特征发展探究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特征发展探究

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7期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次发生的四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相比,它们具有很多新的、鲜明的特点。

其中,海湾战争作为发生最早的一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被军事界视为战争形态的“分水岭”,它被称为“第一场信息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俄等军事强国引发了新军事变革和军事理论创新的热潮。

之后依次发生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几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它们的信息化特征愈加明显,在形态上也愈来愈接近信息化战争。

它们使人们逐步清晰地看到了信息化战争从孕育到诞生、再到雏形的不可逆转的茁壮成长的趋势。

本文我们将按照这四场战争的顺序来分析高技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的发展,以便对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特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副总统切尼说,当年海湾战争和今日的伊拉克战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美国拥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优势。

将这种技术优势物化的结果,使战争的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精确打击在战争中所占比例逐渐加大;战场信息优势的不对称性更加明显;武器装备信息化“嵌入”程度逐步加强;作战平台的信息化程度更高。

1精确打击: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精确打击的地位越发重要精确制导武器是命中率很高的,具有专门制导系统的导弹、炮弹、炸弹、鱼雷和反辐射无人机的统称。

其最主要特点就是打击目标的单发命中率极高。

作为“第一场信息战争”的海湾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打击方式基本已不再是过去战争所追求的那种大规模毁伤,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精确制导武器上拥有绝对优势。

在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8%,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缴获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

3 伪装隐身技术

3 伪装隐身技术

(3)对消技术:又称“自适应阻抗加载技术”,其 基本做法是:在目标体表面开多条缝隙、洞或接腔 体,并在其上接以分布或集中参数的阻容元件。这 些阻容元件可以产生与雷达回波频率、幅值、极化 方向相等但相位相反的附加辐射波,从而与雷达回 波相抵消,达到隐身的目的。
2、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的主要措施: ①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消除镜面反射、消除角反射、减少散射源、 采用遮挡结构等
在外形设计时,要避免出现任何边缘、棱角、 尖端和缺口等垂直相交的面,以抑制雷达波的散射
(2)隐身材料技术:隐身材料技术是当前雷达隐 身技术的关键技术。
隐身材料主要分为雷达吸波材料和雷达透波材料。
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敌方侦察雷达发射的电磁波, 透波材料则能使大部分电磁波透过目标(如,玻璃 钢),从而达到对雷达隐身的目的;
技术上与变形迷彩相似,只是多用于伪装多色背景上的固 定目标或长时间停留的活动目标,如建筑物、永久工事、 火炮等。
仿岩石帐篷
④光变色迷彩。 是根据“变色龙”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自己身体颜色的原理,而研制出的新型的单色或多色迷彩。
防原子变色涂料、伪装舰船的双色涂料、美新(用电热方 法提高液晶的温度来改变颜色)
主要声源:发动机、旋浆、振动
主要技术措施: (1)改进发动机和辅助机的设计; (2)应用吸声和阻层材料; (3)采用减震和隔声装置; (4)减小旋浆运动对介质的扰动噪声;
(三)隐身武器装备
主要有:隐身飞机、隐身舰船、隐身导 弹 、隐身坦克 、其它隐身装备
隐 身 飞 机
F117隐形原理
隐形发现
科曼奇
(四) 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1、 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一体化 :即将伪装技术纳入武器的设 计之中,是武器装备本身就具备伪装能力。

现代伪装与隐身技术

现代伪装与隐身技术

现代伪装与隐身技术现代伪装与隐身技术一、概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战场军事侦察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

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这就促使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现代战争中,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高技术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重要组成部分。

1. 什么是伪装与隐身技术伪装技术是为了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军事伪装和隐身技术有很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化学、植物学、仿生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等。

针对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是为减少目标和背景在光学、热红外、无线电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辐射能量差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

2. 现代伪装的分类伪装按其在作战中的运用范围,可分为战略伪装、战役伪装和战术伪装。

战场目标的隐身技术属于战术伪装。

按伪装所对付的高技术侦察器材的工作频谱范围,可分为防光学探测伪装、防热红外探测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和防声测伪装。

目前,各种隐身兵器是以防雷达侦察为主,兼顾到对付可见光侦察。

3. 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发展伪装自古就为兵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中就指出:“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是关于在战争中如何运用伪装的最早论述。

在古代战争中,曾有许多实施伪装的成功战例。

如:我国春秋时期的平阴之战、战国时期的即墨之战。

到了近现代,伪装得到进一步的广泛运用,成为保障军队作战必不可少的战斗措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战中、在朝鲜战争中、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伪装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得到广泛运用,所采用的隐蔽、佯动、设置假目标、施放烟幕和兵器隐身等技术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论复杂战场环境中机场工程设施的防护

论复杂战场环境中机场工程设施的防护

论复杂战场环境中机场工程设施的防护随着信息技术广泛深人的应用,战场呈现典型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特点,并使作战行动“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综观海湾、科索沃、阿富汗等高技术局部战争,机场工程设施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1.高技术的侦察监视手段。

当前侦察探测手段已向多频谱、多平台、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并能实行全天候、全天时侦察,空间侦察分辨率已达0.1米。

目前战场正向着“发现”即被“摧毁”的方向发展。

由于机场工程设施目标面积大、平面构造独特及光学特征明显,极易被发现,依托于此的作战行动和作战配置很容易被敌方洞察。

2.高强度、高精度的打击。

高新武器的发展已向多元化、精确化、高毁伤化、隐身化和防区外打击方向发展。

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美军已装备了能穿透钢筋混凝土达6米多的钻地炸弹,如美国轰炸阿富汗使用的GBU-28半穿甲弹就具有这种威力。

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利用F-117轰炸机隐形突击和巡航导弹防区外攻击南联盟军用机场等目标,命中率达98%以上,南联盟50%的机场遭到高强度破坏,失去作战能力。

3.一些新概念武器的威胁。

目前美军的电磁炸弹、反辐射导弹和电子纤维炸弹已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

对付机场跑道的超级润滑剂、超级粘合剂,毁坏飞机的超级金属脆性剂和阻止飞机发动机运转的超级窒息剂都有可能在未来战场上应用,相应的防护手段和措施必须超前研究和准备。

未来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机场工程设施防护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这些特性,就必须坚持整体防护,突出机场防护,综合运用各种防护手段,提高防护的综合效能,强调伪装与防护有机结合,形成机场工程设施防护体系。

(一)加强机场工程设施建设,提高抗打击能力。

一是抓好指挥通信防护工程建设。

指挥通信工程是战场建设的中枢神经,是战场网建设的主要支撑点。

二是抓好依托机场的主战武器防护工程建设。

主战飞机的防护应充分发挥洞库机场的作用。

三是抓好主要作战物资防护工程建设。

机场“三库”储备的物资器材是我空军遂行作战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敌方重点打击的目标。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军事伪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呈现新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事伪装将呈现的典型特点,并提出了要达到全空域、全时域、全频谱、全信息复合式军事伪装的一些新方法。

标签:隐身技术;网络技术;心理欺骗;复合式伪装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战争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走上新世纪战争的舞台。

从九十年代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位克战争,都能找到信息化作战的雏形。

而在未来战场上发生的将是立体的信息化战争,各种先进的侦察、探测、监视装备将全空域、全时域、全频谱遍布战场,细微的军事暴露征候都可能导致着目标遭受致命的摧毁。

军事伪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保障手段,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性作战力量。

1军事伪装的高新技术化1.1隐身伪装技术的应用隐身技术是指降低、抑制工程和武器装备系统本身辐射、散射和反射的特征信号,使敌方电子侦察、监视武器装备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各种科学技术的总和。

其实质就是通过控制或降低目标的光学、热红外、雷达、激光、声磁等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侦察器材或目标捕获装备发现、识别和攻击。

90年代以后,隐身技术与核技术、星球大战技术被美国称为军事高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并把隐身技术作为“竞争战略”的基本要素。

传统的隐身兵器主要是通过结构隐身、涂覆或赋覆雷达吸波材料(RAM)、有源与无源阻抗加载以及隔热隔声等技术来实现隐身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侦察、监视武器系统的探测距离,方位和距离分辨力,成像显示清晰度,真假辨别力,纵深穿透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

可见光照相分辨率已达0.1米,雷达分辨率已达0.5米,红外成像温度分辨率已达到0.1度,高光谱、多波段侦察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也日臻成熟。

因此,为了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增强各种隐身兵器(隐身轰炸机、战斗机、导弹、舰艇、坦克等)战场生存力和突防力,必须探索并采用新一代的隐身技术。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一、战争可控性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

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

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

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精确打击逐渐取代“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成为战争的最主要打击方式。

依靠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轰炸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现在只要一两次的攻击就可以达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边非军事目标。

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高技术战争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交通倍增,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可以有效的控制战争规模;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战争中殃及非打击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战火外延和战争升级。

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高技术战争不再像以往战争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计划如期结束。

二、战场空间广阔就战场的空间形态而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的扩展了战场空间,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立体、大纵深的特点,作战空间空前增大。

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武器装备的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洲际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上万公里,美国的B1、B2,前苏联的图160等型号的战略轰炸机,稻种都达到一万公里以上,军队了远程打击能力。

虽然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小,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战场的一部分。

伪装是提高作战部队生存能力的重要...

伪装是提高作战部队生存能力的重要...

第一课概述高技术是指以当代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高技术一般分为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六大技术群。

一、军事高技术的定义1.军事高技术的定义军事高技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

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上的需要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战中,为满足战争的需要而研制的雷达、核武器、V1和V2导弹及1946年研制成功的电子计算机,揭开了20世纪60年代高技术发展的序幕。

冷战时期,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激烈的军备竞赛,使得以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军事高技术群体在60年代以后异军突起,70年代开始,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大量研制成功并登上了战争舞台,同时,许多传统的常规武器也因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加以发行而使战术技术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加上80年代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世界已进入高技术局部战争阶段。

2.军事高技术的主要领域军事高技术的主要领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动力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仿真技术;二是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应用性高技术,包括侦察监视技术、电子战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航天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重大影响1.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将明显地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1)作战空域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兵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的提高;使作战空域向大纵深发展,使作战行动更加强调实施大纵深。

军事高技术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新变化

军事高技术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新变化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 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
第一,空中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战争的空 中化,空中及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未来战 场的主力,空天战场正在确立自己新的 主导地位。如在海湾战争中构成美军高 技术兵器群的56种兵器中,空中武器装 备或通过空中发挥作用的武器就达44种, 约占78%,而科索沃战争则表现为一场 纯粹的大规模空袭战。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 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消耗成几何 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课题研究人员: 高海源 谢亚军 王云成 李 丽 张丽丽 周 洁 王丽珍 高文娟 程卫红 2010级俄语二班
2.科索沃战争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 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 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 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 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 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 地位空前上升。
现代战争新变化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 列深刻变化 二、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 发展 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非对称 作战日益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模式 四、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 大 五、现代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战争胜负取决于作战系 统的整体对抗能力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 力的综合保障
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高风险、高智力、高速度、高 竞争、高效益、高保密、高投 资!
军事高技术的应用实例
1.海湾战争
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 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 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 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 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 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 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伪装常识教案

伪装常识教案

伪装常识教案教学提要课目:伪装常识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了解高技术条件下伪装的重要性及在作战中的作用,掌握伪装的原则、伪装的纪律,为以后的训练和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一、伪装的目的和任务二、伪装在作战中的作用三、伪装原则四、伪装纪律方法:理论讲解、组织讨论时间:2小时地点:教室要求:略教学保障:略教学进程讲授准备1、清点到课人数2、宣布教学提要讲授实施现代条件下,由于侦查技术与精确制导武器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战场侦查监视与捕获攻击能力空前提高,给地面目标(武器装备、野战工事、防护工程等机动目标与固定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任何军事目标,都处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其性质、颜色、形状等与所处背景存在的差异是目标暴露的根本原因。

战场上无论是在前沿、纵深或后方,凡是未经伪装或伪装不良的目标,都易被敌人的光学、雷达、红外线侦查所发现,从而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而目标一经发现、识别,就存在着被攻击系统摧毁的危险。

一伪装的目的和任务伪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包括光学、电学、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植物学、仿生学、材料科学等。

而作为一种专门性的应用技术,其所涉及到的领域就更为广泛。

(一)伪装的目的伪装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

包括隐蔽真目标,设置假目标,实施佯动,散布假情报和封锁消息等措施。

它的主要目的是隐蔽自己,欺骗、迷惑敌人。

它是对付侦查的主要手段,是作战保障的重要内容。

(二)伪装的任务伪装的任务是有计划地实施隐真示假。

隐真是使目标在一定的距离外不被发现或难以分辨;分为隐蔽目标、降低目标显著性、改变目标外形。

隐蔽目标是消除目标的各种暴露征候,使其不被发现。

各种目标在条件具备时,都应实施隐蔽。

降低目标显著性是降低目标暴露征候在背景上的显著程度,使其难以发现;通常在隐蔽目标的条件下具备时实施。

改变目标外形是改变目标原来的观察形状,使其难以识别或误以为丧失军事价值,从而不被敌侦查所注意;通常在目标难以隐蔽或降低显著性达不到伪装要求时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依靠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运用各种战术和技术手段对防护工事和武器装备巧妙地实施了伪装和干扰,不仅有力地粉碎了北约的速决企图,而且使北约空袭效果大打折扣,南军的有生力量及大部分武器装备得以保存。

通过这场战争,人们不仅认清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嘴脸,更多的是赞叹南联盟的防护工程体系的完善坚固,对于工程伪装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认识。

本文试透过科索沃战争,结合我军实际,就工程伪装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工程伪装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工程伪装,又称隐真示假,即为欺骗或迷惑敌方采取电子、电磁、光学、热学等技术手段,改变工程目标本身所显现或辐射的特征信号,实现目标对周围背景的模拟复制,降低或消除目标以“示假”。

实际上,伪装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次世界打战时德军就认为:“没有不可摧毁的工事,只有良好的伪装才能达到不被摧毁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伪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认为“伪装是特别有效的战争武器”。

军委张万年副主席曾经说过:“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先进武器命中率高、破坏性大,搞好阵地伪装,使敌人捕捉不到攻击目标,是提高工事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与提高工事强度等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伪装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一)古往今来,工程伪装始终是情报侦察的“天敌”,尤其在现代战争中表现更为明显。

情报侦察的目的是掌握敌方军事实力、军队部署、行动企图等情报,为己方制订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显然,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侦察”。

《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即是古人对伪装的最好诠释。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情报侦察技术突飞猛进,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通过卫星、有无人侦察机、舰载雷达、地面传感器及阿族特工等一体化的陆、海、空、天全方位、全天候、高分辨、立体式侦察体系,对战场空间进行全维监视,并运用了可见光、中远红外热辐射、雷达反射波等多元化侦察手段。

为对付北约的侦察,南联盟军民除广泛运用天然伪装、植物伪装等传统伪装措施外,还采取迷彩伪装、遮蔽伪装、烟雾伪装等高技术手段对重要工程目标进行了巧妙的隐蔽,令北约大为头疼。

(二)现代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采用,使工程伪装成为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手段。

海湾战争及科索沃战争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火力强大,打击准确等特点,它的出现使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加速了作战样式的深刻变化,促进了常规威慑力量的形成,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战武器。

因此现代战争如何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

据报道,南联盟的军事专家通过对未爆炸的导弹的制导系统分析后发现,这些导弹在飞行的最后阶段用的是热传感器,而不是电脑程序,于是,在紧靠大型军事设施的周围设置热源,将巡航导弹引入火海;在桥梁的钢铁部件及铁轨上刷涂伪装涂料,使导弹的热传感器完全迷失方向。

实践证明,防制导伪装是对付制导武器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有效手段。

(三)搞好工程伪装对我军国防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作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条件下,对于装备相对劣势的一方来说,战争初期必须尽力保存有限军力,大量消耗敌方实力。

通过工程伪装可以提高防护工程的生存能力,有效保存武器装备和作战人员,确保足够的战斗力投入反击。

因此当前形势下在抓紧武器装备现代化及做好保障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工程伪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现代战争工程伪装的新特点(一)现代工程伪装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

情报侦察、制导武器与工程伪装之间是一对矛与盾,既然矛发展了,盾必须跟进发展。

前者已经发展成为可见光、热红外、雷达等手段的综合,因此后者也应实现对抗以上三种技术手段的一体化。

在这种前提下,一些传统的伪装措施也带有明显的高技术色彩,例如多功能迷彩在可见光范围内,既可实现与背景的融合,又可在红外区达到班驳的效果,并且能吸收和散射雷达波;烟雾伪装也可发展到纳米级晶体材料,具有微波、红外、光学波段的吸收能力,能全波段地干扰敌方的侦察等等。

因此,现代工程伪装是涉及到光学、电磁学、热学等诸多门类系统学科,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

(二)工程伪装是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工程防护等级,如增加防护层的厚度,增强其对各种毁伤,后者则是通过示假迷惑敌方,尽力避免防护工事被敌军发现,降低敌军打击效果,保存我军实力。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与机动灵活性。

从效果上看,由于现代战争具有“只要被发现,就可能被摧毁”的特点,而从工程造价的角度看,后着无疑比前着更经济。

(三)现代工程伪装必须平战结合。

美国的情报侦察体系几乎每时每刻在监视着世界每个角落,并将其侦察结果及发现的重要目标提供给隶属国防部的国家测绘局,测绘局综合侦察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出高分辨、高精度、数字化的三维立体地形图,供战时指导实施攻击。

另外,现代战争的突发性、高毁伤性也要求工程伪装具有长期性和经济性。

南联盟军队自铁托时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工程仍伪装,不但购买了大量前苏联的伪装设备和器材,还精心操练俄罗斯伪装技术。

事实说明,平战结合的工程伪装使南联盟收益非浅。

三,我军工程伪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军防护工程及其伪装大多建于七十年代以前,后来虽经改造,但由于经费缺口大,工程伪装技术落后等原因,多数国防工程没有进行技术伪装;即使有,在技术上也已经相当落后或老化,殛待改造更新。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认识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即认为伪装是战时的事,与平时无关;认为伪装是维护使用过程的事,与新建无关。

工程伪装的平战结合勿庸置疑;工程伪装不仅使用和维护过程要搞,还必须贯穿新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使工事自始自终、每时每刻都处于伪装状态。

目前新建工程在伪装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勘察选址时考虑使用方便较多,而忽略隐藏效果,有的已城镇化;设计坑道切口太大,难以伪装;大型工程施工很少考虑伪装等等,造成伪装的先天不足。

(二)技术手段单一,科研有待加强。

我军目前的工程伪装手段主要以反可见光侦察为主,在反中远红外热辐射侦察特别是反雷达侦察方面还很薄弱。

有的工事从地面上看能满足伪装要求,但航空侦察时暴露仍然十分明显;洞库内部的发电机、通风机及排烟口等生产的热源,尚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重要工程设施的接近大路多处于自然暴露状态,基本没有示假路,伪装措施大多是封闭覆土或绿化植被,难以满足反侦察、反制导的需要;重视隐真,忽视示假。

另外,伪装验收检查的手段也较落后,基本上还局限于地面可见光检查。

伪装科技近几年虽然取得了新的发展,理论技术都有较大的突破,但伪装装备、材料功能单一,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亟待加强。

(三)经费投入不足。

多年来国防工程维护管理投入经费较少,存在“重建轻管”的倾向,管理经费缺口较大,历史欠帐较多,有的工程一年的维护费还不足万元,仅限于维护状态,严重制约了国防工程伪装的发展。

四、我军防护工程伪装改造及管理的建议及设想显然,严密的工程伪装是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我军防护工程现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工程伪装改造,是提高防护工程生存能力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防护工程改造的首要选择。

应抓紧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经费上加大投入。

各级国防工程管理部门都应把工程伪装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通过必要的宣传教育,增强和平时期的工程伪装意识,应加大国防工程管理经费投入,除保障正常维修管理经费外,应抓紧进行伪装技术改造。

(二)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必须把工程伪装作为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形成一整套关于工程伪装日常维护管理、检查评比、更新改造的制度,促进工程伪装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应抓紧制订新建工程伪装原则,实现工程的全过程伪装。

(三)做好技术科研保障。

现代工程伪装的高技术性,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科技支持,伪装科研必须瞄准相关技术的前沿,尽快抢占相对技术的制高点,应针对现代战争情报侦察系统及武器系统的特点,发展多功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伪装技术、装备、研制反光学侦察、反热红外侦察、反宽频带电磁波侦察、防制导武器等多功能、复合性伪装材料。

(四)抓紧组织实施工程伪装改造。

应对我军防护工程伪装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检查,掌握基本情况;在现有经费条件下集中部分财力,抓好重点方向、重点部队、重点工程设施的伪装改造,根据总参最新颁发的《防护工程改造战术技术要求》,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别确定伪装等级和标准,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确保重点工程设施尤其是首脑指挥工程具备完善的反侦察、防制导能力。

(五)加强工程伪装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做好工程伪装的维护管理工作,使防护工程伪装始终处于良好的战术技术状态。

伪装器材应适时更新改造,并有一定的战时储备。

应把工程伪装工作的好坏作为国防工程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优劣评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级积极性。

把伪装作为国防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维护部队的伪装训练,提高战时应急保障能力。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问题李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