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问题及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环境问题及思考

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良好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同时,

农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成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日益建成,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些工业城市已经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在逐步的向农村转移,加上农村原本存在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本文中,我们从农村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政府的只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政府职能

一、农村环境现状

2013年是一个全民关心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一年,从年初到年尾这两个时间段,全国各主要工业城市频繁刮起雾霾天气,到PM2.5数值全国数据普遍偏高。这表明现在的国民越来越关心起自己生活环境的质量。然而目前的从各个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问过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不乐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错综复杂。尤其是农村地区。

我们知道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其中大部分是通过使用化学投入(化肥和农药)和良种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环境状况恶化已经到了很危急的情况,少数地方已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问题。

目前,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相关法规,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1],都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

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有效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

2.1农村环境治理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落实

农村环境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内外对环境指标的要求的提升,只有维持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外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流向农村,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并未农村带来新的技术和思想,提高农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促进农村群众就业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村去中收入的来源和数量。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化肥、农药等的污染、节约农业用水等,促进“绿色农业”的成长和发展;村落的合理布局、村容、村貌的改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明确指标,这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落脚点,治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整体面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2.2 农村环境治理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

农村环境问题及思考

实践证明,单纯的“以物为中心”和“一人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是不可取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党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人与物和谐发展”,这也可以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出发点,以谋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农村环境治理是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绿色GDP的增长和健康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的形成,以促进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以此为目标,将会有力的维护和创造良性农村生态环境,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农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健康,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意义和社会伦理价值。[2]

三、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原因

3.1农村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其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面广”是指凡有人居住及有种植业、养殖业的地方几乎都有污染;“点多”是指农村中污染企业多而且分散;“污染来源复杂”指的是城市中的污染源在农村都存在,且农村还有其他污染源,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秸杆、畜禽粪便等各种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工业企业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水环境污染。村镇周围及村内水塘污染严重,水花生、水葫芦等有害水生植物蔓延腐烂,淤泥堆积。②固体废弃物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工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尚不足5%,利用率不到60%;农作物秸杆产生量约4500万t/a,还田率不足1/3。③农用化学品污染。农药、化肥大量流失及农膜、除草剂等的大量施用对土壤和农作物危害极大,也加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④工业企业污染。农村中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印染企业的污染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3]

3.2 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3.2.1 重视不够,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困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在具体的落实政策时,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尤其是经济发达乡镇、村,特别是城市近郊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受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随意堆弃垃圾、滥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物直接排放的现象日益严重。全体居民的整体环保意识普遍不高,这也是阻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因素。

3.2.2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没有形成合力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城市环保投入已开始重视,但对农村环保投入还严重不足。除各种创建示范点有少量投入外,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乡村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没有固定的治理资金来源和明确的投入引导政策,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控制等也缺乏普遍而明确的鼓励政策或财政补贴。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和村级财源减少,大多只有财政转移所得,没有资金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都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如改水、改厕、“三清”工程、清淤工程、创建卫生镇(村)和环保“三创建”工作等,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总体看,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力量有所分散,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响,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实际效果不明显。[3]

3.2.3 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欠缺,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牵扯到的部门和地区比较多,使得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虽然有些地方制定了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或规章,但是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总之,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4]。

四、农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当前,农村环境管理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3)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资源、环境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从纵向关系上看,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地方政府的环境工作,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实施本辖区的环境工作。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的代表,又是本辖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地方政府既要行使中央政府的各项命令,又要表达本辖区内非政府组织的意愿;地方政府既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当地民众、企业和相关主体的直接接触者。从横向关系上看,这是一种双重的领导体制,即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受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同时,又要受同级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但由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任免、职位晋升以及经费开支主要来自于同级的地方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5]

五、农村环境治理的若干建议

5.1健全地方政府环保机构,完善基层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