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为了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加强对其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保障装置和部位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三、管理要求1.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任务。

2. 制定并落实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并按照演练结果不断完善。

3. 定期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

4. 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档案,包括设备资料、维修记录、巡检记录等,以便日常管理和随时查阅。

5. 严格执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修改或拆解关键设备。

6. 进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设备运行正常,安全可靠。

7. 设立专门的安监岗位,负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安全监控和记录,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8.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要领和安全知识。

9. 对新进入的从业人员进行入职培训和安全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能力。

10.与外部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安全联络机制,共同做好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

11.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提高管理水平。

四、责任分工1. 公司领导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监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监岗位负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安全监控和记录工作,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各部门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落实。

4. 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践行安全文化,共同维护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

五、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视情况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解聘等处理。

六、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订,将进行及时调整并重新发布。

关键设备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关键设备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关、重设备管理办法一、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关、重设备管理,保证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关、重设备的范围:关键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不可替代、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时间长的设备。

重点设备是指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高、处于关重工序、对生产影响大的设备。

(三)公司所有关、重设备均由设备科负责归口管理、单独建立台帐,各使用单位要对所属关重设备单独建账,统一管理。

(四)关、重设备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撑点,各单位领导尤其是行政主要领导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二、规划、选型、购置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三、安装、调试、验收除执行《设备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还要按以下条款执行。

(一)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由设备科负责组织,设备使用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技术档案部门参加。

(二)整个安装、调试、验收工作严格按程序进行,包括开箱检查、设备安装、空运行、设备精度检验、负荷试车、程序调整、试件加工等。

(三)几何精度、定位精度、试件加工精度严格按合同执行,并做好记录,设备科主管领导进行检查监督。

四、使用与保养(一)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二年以上本工种实际经验,并经过专门“跟机”培训合格,办理操作证后方可上机操作。

(二)设备要根据说明书,结合操作运行和日常故障维修情况,制定相应具体的点检、润滑等内容和要求,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

(三)设备的操作必须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包括预热、预运动、预压、润滑等。

(四)操作者对设备各部位在开机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并随时观察,特别是定时、定量自动润滑装置、制冷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排除,不能排除的故障立即报维修部门。

(五)设备必须使用设备说明书中规定的润滑油和液压油,并按规定要求定期更换。

(六)设备的各个手动润滑部位,必须按规定的加油期和加油量进行润滑。

(七)设备的排屑装置要根据情况及时开动并清理,保持排屑通畅。

(八)加入设备的冷却液型号、配比浓度要符合说明书规定,使用中不许在冷却液中随意加注生活水或其它介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包括但不限于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第三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第一、安全生产”原则,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障职工健康和单位正常运转。

第四条本制度应当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第五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应当实行层级负责制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六条单位领导应当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领导应当制定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落实到位。

第七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运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随时掌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

第八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及时更新。

第九条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第十条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单位的安全工作,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事故,并参与事故调查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二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运行人员应当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

第十三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四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五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制度,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进行调查。

第四章安全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管理,确保关键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关键设备的管理和运行。

第三条关键设备是指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故障或被破坏将对国家利益产生严重影响的设备。

第四条关键设备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等原则。

第五条国家应建立健全关键设备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章关键设备的分类和管理要求第六条关键设备按照其应用领域、功能特点和重要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 物质生产类关键设备:指在重要物质的生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如化工生产设备、制药设备等。

2. 能源供应类关键设备:指能源供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如发电机组、输电线路等。

3. 通信信息类关键设备:指通信和信息传输领域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如光纤通信线路、基站设备等。

4. 交通运输类关键设备:指交通运输领域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如铁路信号设备、飞机导航设备等。

5. 军事防务类关键设备:指军事防务领域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如雷达设备、导弹发射装置等。

第七条关键设备的管理要求如下:1. 对于物质生产类关键设备,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备选择、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于能源供应类关键设备,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3. 对于通信信息类关键设备,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保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对于交通运输类关键设备,应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5. 对于军事防务类关键设备,应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军事防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三章关键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第八条日常管理是关键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关键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巡检、保养、维修等工作。

第九条设备的巡检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巡检要点包括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温度、压力、振动和声音等。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保护生产设备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管理责任(一)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是最高安全管理责任人,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负有最高责任。

(二)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三)相关部门和人员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具体落实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一)设立安全检查机制1.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制定安全巡查计划,定期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二)安全教育培训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包括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等。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安全隐患等。

2.编制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方案、应急处理流程等。

(四)健全安全监控体系1.安装监控设备,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明确安全监控责任,相关人员负责安全监控的日常管理和故障处理。

五、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与违规处理(一)执行情况检查安全主管部门按照制度要求,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追究法律责任等。

六、安全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一)定期评估安全主管部门定期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持续改进根据评估意见,公司负责人和安全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改进,确保其持续有效。

关键设备、重大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设备、重大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设备、重大设备管理制度关键设备、重大设备管理制度关键设备及重大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是确保整个生产装置连续、稳定、高效、经济运行的关键,。

对此,为加强对这类设备的管理,熟悉和掌握其性能、原理、运行状况,建立健全各类技术档案,及时发现其故障隐患并及时予以消除,特制定本制度。

一、关键、重大设备的界定:1、关键设备:没有备用设备或技术含量较高,维修时会引起装置系统停机的为关键设备。

2、重大设备:单台设备原值超过100万元以上的设备为重大设备。

二、关键、重大设备档案建立要求:1、建档:建档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1)设备卡片;(2)附属设备;(3)润滑油技术要求;(4)设备备件登记表;(5)月份设备运行记录(从正式开机--停机);(6)设备缺陷记录;(7)检修记录;(8)水、电、油、检修、改造等消耗经济指标档案。

2、资料存档情况:对于关键、重大设备,除按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设备档案、技术资料的存档外,还应对其建立特殊的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1)操作员工的配置及个人技术档案;(2)操作规程及维修规程;(3)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状况;(4)自制加工件图纸;(5)使用自制件与原件的对比情况。

除此之外,由车间设备管理人员,每周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设备管理部门各自存档,设备管理部门将巡检报告及监测仪表(器)所取数据,每月报主管经理阅示后,存档备案。

3、原始技术参数列表建档。

三、关键、重大设备管理制度:1、网络包机制:关键、重大设备管理除车间具体管理外,公司有关部门实行直接监督管理,其停机维修、故障鉴定、责任界定、外协等均由公司高层领导确定,车间具体落实。

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车间设备所属性质进行界定,界定结果通知车间,由车间确定包机操作维修人员,并由车间将人员名单及岗位操作责任制度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绘制包机网络图。

2、确定关键、重大设备操作人员,如需人员变动车间必须出具书面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实报主管经理签字后,通知人事部门。

关键设备管理办法

关键设备管理办法

关键设备管理办法1、目的和范围为加强对大型、精密、贵重、重点设备(简称关键设备)的管理,以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关键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日常检查、考核等各项管理。

2、制订依据《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规定》3、详细条款3.1关键设备的选定是按照在生产中对生产、质量、成本、平安、交货期等诸方面影响的设备,将设备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关键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护、修理的对象,应严格执行预防维护、修理、管理;B类为主要生产设备,也应执行预防维护、修理、管理;C类为普通设备,可以采取事后修理。

(详细见附件《关键设备选定依据》)。

3.2关键设备由运营管理部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应单独建立关键设备台帐。

关键设备必需严格管理,在设备醒目处订上标示牌,每年年终举行清查核实。

3.3关键设备必需仔细做好“四定”:定使用人、定修理人、定规程制度、定备件。

3.4关键设备的操作工人,必需熟知设备的使用要求及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必需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领取操作证以后才干上岗位操作。

3.5关键设备操作者变动,在经生产总监审批并报运营管理部,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变动,变动状况记入设备档案内。

3.6为了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合理储备关键设备的易损、易耗件和主要配件,运营管理部负责易损、易耗件和主要配件的方案、选购、储备工作,准时做好备件的使用、储备记录。

3.7关键设备必需严格遵守执行相关设备管理规定外还要遵守下列要求:3.8关键设备只允许按其规定用途使用,肯定禁止粗加工和超负荷使用,工件的分量、规格不许超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加工余量应为最小量。

3.9运营管理部应对每台关键设备编制润滑卡片,关键设备的润滑必需按润滑卡片的规定严格执行,加入前必需过滤。

3.10修理人员天天要检查关键设备的运转状况,要建立特地的检查记录簿,要定期检查校正精度,准时发觉和消退隐患。

设备工程师每周至少要对设备的交接,运车、记录检查一次,把握好使用状况和机床的技术状态。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三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三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关键设备是指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故障或被非法侵入、攻击等,将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设备。

第三条关键设备管理工作是指对关键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运行等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的工作。

第四条关键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依法、科学、公正、透明的原则,注重预防和防范,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第五条关键设备的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机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负责。

第二章关键设备的分类与管理第六条关键设备按照其功能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电力设备、通信设备、交通设备、水利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军工设备、核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

第七条关键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运行等活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八条采购关键设备必须按照招标、比选等程序进行,确保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选合理。

第九条安装关键设备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单位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条维护关键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十一条运行关键设备必须有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关键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关键设备的安全保障第十三条关键设备的安全保障是指对关键设备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物理安全防护和技术安全防护的工作。

第十四条信息安全防护是指通过加密技术、防火墙、访问控制等手段,保护关键设备的数据和信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

第十五条物理安全防护是指通过围墙、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手段,保护关键设备的场所和设备不受非法侵入和破坏。

第十六条技术安全防护是指通过安全漏洞扫描、安全策略配置、日志审计等手段,保护关键设备的网络和系统不受非法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模版(三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模版(三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关键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关键设备是指对国家经济建设、安全防护、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核能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电力设备、石油化工设备、铁路设备、交通设备等。

第三条关键设备的管理负责部门应当依法承担对关键设备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做好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

第四条关键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关键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意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关键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记录关键设备的基本情况、维修记录等,及时更新并加密存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第二章关键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六条关键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八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设备安全事故进行统一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原因、事故影响、事故处理措施等。

第十一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设备的保护,确保设备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防止设备被恶意破坏和非法使用。

第三章关键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第十二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频次和责任人。

第十三条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应当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设备状态和性能的检查。

第十四条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记录应及时更新。

重点及关键设备管理制度

重点及关键设备管理制度

重点及关键设备管理制度1.重点及关键设备是企业生产设备中的关键,是完成生产任务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设备的使用有特殊要求。

2.严格执行凭证操作制度。

操作工人须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由车间提名,报设备科审核。

3.设备润滑必须严格实行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蜀。

如采用代用油和新品种润滑剂时必须经设备科润滑技术员同意,油质经化验合格方准试用。

4.维护保养不得随意拆卸部件,以免影响精度和性能,擦拭材料按说明书规定,不得随意代用。

5.操作工人要认真操作,精心维护。

发生事故,立即停车保持现场,逐级上报。

6.关键设备实行定期精检、精调制度。

7.具有恒温要求的精密机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影响机床的精度性能。

8.重点及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其奖惩办法与一般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区别。

一般在同等情况下,奖金额可比一般设备高20%左右,而惩罚额则高40%左右。

篇2:冶金业特殊重点部位防火管理制度1、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焊、割作业场,不得堆放建筑物或可燃品。

2、各种警告牌、操作规程牌、禁火标志悬挂醒目齐全。

3、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4、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少于2m,使用时两者距明火不得少于5m。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而有效否则严禁使用。

5、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每30平方应配置两具灭火级别不小于4B的灭火器,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6、动火作业前必须执行审批制度,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7、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遵守消防规章制度,未出大小火灾事故,能消除火灾隐患或勇敢扑灭火灾事故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人员视情节给予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化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目的、范围:为加强对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职责 (1)4.定义 (1)5.内容 (2)5.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确定 (2)5.1.1关键装置 (2)5.1.2重点部位 (2)5.1.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2)5.1.4台账建立及更新 (2)5.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要求 (3)5.2.1联系点监督管理、考核机制 (3)5.2.2现场管理 (3)5.2.3设备设施及器材管理 (4)5.2.4安全活动及检查要求 (4)5.2.5培训演练要求 (4)5.2.6档案管理 (4)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规、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3.职责3.1安全部负责确定公司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并建立台账清单,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考核,根据需要协助有关部门(车间)开展检查、培训演练等相关工作。

3.2工程部负责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3.3各部门(车间)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及区域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确定和建立清单,明确各级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督促落实,负责组织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演练、检查、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情况考核等各项工作,建立管理档案。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3.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管理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落实好联系点机制(向下传达及监督执行、向上请示汇报),至少每月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检查、整改、指示等)。

3.5具体岗位操作人员、班组长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安全管理负责,包括规范操作、巡检、检查、维护保养等。

4.定义4.1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关键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关键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关键重点设备管理办法设备管理, 办法, 关键设备, 重点设备关键设备:是指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提供水、电、气的能源设备,是为其他生产设备提供动力,保持生产能力的基础。

重点设备:是指在公司的设备购置价格高和在加工工艺流程中质量控制关键的设备。

一.操作者 1.关键重点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由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设备工作原理的生产工人担任。

2.在生产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多人同时操作时必须密切配合;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超性能使用设备;认真操作,精心维护,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反映报修;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持现场,逐级上报,严格按照设备事故处理程序和设备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同工种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责任的分清、事故的解决处理和提出预防再发措施及意见。

3.操作者在(每班)使用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班前“点检”工作:检查润滑、油压油路、机械传动情况、特别是各部位的紧固情况,电源、控制按钮、行程限位开关等系统的位置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情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并填写“设备点检表”。

点检表应存放在机床边的工艺盒内,以便随时检查分析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排开展针对性的设备预见维修维护工作。

4.对点检工作不认真(不搞或弄虚作假)的情况,机模部一经查实,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维修人员 1.维修人员每月严格按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时间和内容,进行设备的预防保养工作;同时,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单上作好工作记录。

2.对未能按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进行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工作的情况,将按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重点设备严格执行设备保养三级制: 1.日常保养:由设备使用人员每班结束时进行:擦拭机床表面,确保清洁整齐;加注润滑油,确保润滑安全;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情况;切断电源;关闭气阀;清扫工作场地;做好交接班手续。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条例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条例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条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条例为规范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保证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稳定运行,应制定规范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篇11目的为加强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公司生产活动中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3职责3.1总经理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3.2各承包责任人负责定点承包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指导、应急演练等。

3.3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定点承包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4各单位建立本单位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台帐,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5综合管理部建立公司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台帐,定期组织进行检查。

4内容4.1公司领导(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生产单位领导(包括正职、副职)对生产中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定点承包管理,现场要设置“承包责任牌”。

4.2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和指导责任,具体内容包括:4.2.1指导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4.2.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4.2.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4.2.4督促隐患整改;4.2.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4.2.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4.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活动。

活动形式可以为:检查、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工作指示、督促隐患整改等。

4.4综合管理部每季度对责任人员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4.5日常管理4.5.1各班组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报告问题和隐患。

4.5.2各单位要至少每月一次组织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重点设备、关键装置管理办法(5页)

重点设备、关键装置管理办法(5页)

重点设备、关键装置管理方法关键字:设备管理,方法,关键设备,重点设备关键设备:是指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提供水、电、气的能源设备,是为其他生产设备提供动力,保持生产能力的基础。

重点设备:是指在公司的设备购置价格高和在加工工艺流程中质量操纵关键的设备。

一.操作者1.关键重点设备的操作者必需由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设备工作原理的生产工人担任。

2.在生产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需集中精力,多人同时操作时必需密切协同;必需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超性能使用设备;认真操作,精心维护,发现异常应当即停机检查,及时反映报修;发生事故时应当即停车,保持现场,逐级上报,严格依照设备事故处理程序和设备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同工种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责任的分清、事故的解决处理和提出预防再发措施及看法。

3.操作者在(每班)使用设备时,必需严格执行班前“点检〞工作:检查润滑、油压油路、机械传动状况、特别是各部位的紧固状况,电源、操纵按钮、行程限位开关等系统的位置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状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并填写“设备点检表〞。

点检表应存放在机床边的工艺盒内,以便随时检查分析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排开展针对性的设备预见维修维护工作。

4.对点检工作不认真(不搞或弄虚作假)的状况,机模部一经查实,将对相关责任人依照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维修人员1.维修人员每月严格依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时间和内容,进行设备的预防保养工作;同时,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单上作好工作记2.对未能依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进行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工作的状况,将按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重点设备严格执行设备保养三级制:1.日常保养:由设备使用人员每班终止时进行:擦拭机床表面,确保清洁整齐;加注润滑油,确保润滑安全;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状况;切断电源;关闭气阀;清扫工作场地;做好交接班手续。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1.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二级单位、工段(班组)分级管理与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机制。

1.由车间主任(分厂厂长)进行承包。

承包点应设置“安全承包责任牌”。

2.承包人在履行好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职责的同时,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考核情况应纳入安全风险奖励金及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些装置和部位往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价值,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保证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采厂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安全科:负责监督、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各部门、班组:按照本制度对责任范围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负责。

4内容与要求4.1安全科对关键设施、重点部位进行挂牌标识。

4.2安全科在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结合其性能、用途配置监测、防爆、自动控制等相应安全设施;监督、配合使用部门做好保养、维护工作,确保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3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毁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确保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4.4当班操作工和班组长要定时巡回检查,不得擅自离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4.5安全科要建立关键设施、重点部位档案、台帐和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每月巡回检查一次,做好相应记录。

4.6各部门应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负责人;并对各级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4.7对爆破等关键岗位施工要进行专门安全作业设计,或进行安全作业审批,安全作业设计经厂长批准或施工人员取得安全作业证后方可施工作业。

4.8安全科组织制定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5相关记录《设备巡回检查记录》《安全作业证》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关键设施、重点部位是指对国家、区域或者特定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设施和部位。

为了维护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对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规范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在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可靠,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损失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4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4篇)

关键设备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关键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

第三条关键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四条关键设备的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部门、单位的设备管理责任人。

第五条关键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二章关键设备的分级管理第六条关键设备根据其安全性、重要性和敏感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七条一级关键设备为最高级别,对生产和工作有重大影响,损坏或失效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

第八条二级关键设备为中级别,对生产和工作有一定影响,损坏或失效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九条三级关键设备为最低级别,对生产和工作的影响较小,损坏或失效将对工作造成一定困扰。

第十条关键设备应根据其分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

第三章关键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一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应具备合法合规性,使用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关键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关键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慎重操作设备,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四条关键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十五条关键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维护设备,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保养和维修。

第十六条关键设备的使用应制定使用计划,遵守设备管理部门的安排和指导。

第十七条关键设备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设备使用情况、异常情况、维修情况等。

第四章关键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十八条关键设备的维护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资质。

第十九条关键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计划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关键设备的维护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查、调试、修理等工作。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办法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办法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办法XXX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办法1目的规范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公司及其所属单位、部门。

3编制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2019),公司4职责分工4.1公司领导a)依据国家法规与其它要求对本管理办法的持续改进提出要求,提供指导;b)管理评审时须审核本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c)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填写活动记录;d)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及时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4.2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a)组织制定、复核、修订本管理办法;b)指导、协助单位、部门开展本管理办法的培训,在公司范围内分享、推广实施本管理办法的最佳实践;c)建立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账;d)组织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演练;e)负责监督检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4.3各单位、部门a)负责执行本管理办法,并对本管理办法的更新提出改进建议;b)制订、修订本部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规程;c)定期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4.4设备管理部a)负责执行本管理办法,并对本管理办法的更新提出改进建议;b)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设施台帐;c)负责对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主要设备进行检查。

5管理要求5.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确定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为龙会冲尾矿库、黑冲磷石膏库;液氨罐区;硫磺库;锅炉;矿山人车、提升系统;井下火工品存放点。

5.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点机制5.2.1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公司领导、单位/部门、班组联系点机制。

公司领导联系点具体如下:a)总经理:龙会冲尾矿库;b)分管化工安全生产副总经理:黑冲磷石膏库、二期液氨储罐区;c)分管装备副总经理:一期液氨储罐区;d)分管矿山安全副总经理:矿山人车、提升系统;e)党委副书记:硫磺库;f)财务总监:公用工程部锅炉、硫酸锅炉;g)矿业分公司总经理:井下火工品存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重点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 办法, 关键设备, 重点设备
关键设备:是指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提供水、电、气的能源设备,是为其他生产设备提供
动力,保持生产能力的基础。

重点设备:是指在公司的设备购置价格高和在加工工艺流程中质量控制关键的设备。

一.操作者
1.关键重点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由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设备工作原理
的生产工人担任。

2.在生产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多人同时操作时必须密切配合;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超性能使用设备;认真操作,精心维护,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反映报修;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持现场,逐级上报,严格按照设备事故处理程序和设备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同工种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责任的分清、事故的解决处理和提出预防再发措施及意见。

3.操作者在(每班)使用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班前“点检”工作:检查润滑、油压油路、机械传动情况、特别是各部位的紧固情况,电源、控制按钮、行程限位开关等系统的位置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情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并填写“设备点检表”。

点检表应存放在机床边的工艺盒内,以便随时检查分析确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排开展针对性的设备预见维修维护工作。

4.对点检工作不认真(不搞或弄虚作假)的情况,机模部一经查实,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
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维修人员
1.维修人员每月严格按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时间和内容,进行设备的
预防保养工作;同时,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单上作好工作记录。

2.对未能按照“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规定,进行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工作的情
况,将按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重点设备严格执行设备保养三级制:
1.日常保养:由设备使用人员每班结束时进行:擦拭机床表面,确保清洁整齐;加注润滑油,确保润滑安全;检查模具的位置及固定情况;切断电源;关闭气阀;清扫工作场地;做好交接班手续。

机模部将不定期地对设备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对保养工作不搞或形式主义的情况;对发现机床的附属零配件(如按钮开关)差缺损坏的情况,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相关责任人,按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一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按照重点设备二级保养的要求,在每月末利用半个小时对设备进行较彻底地清扫、擦拭和涂油润滑,并按设备保养“四项规定”进行检查,设备维护保养必须达到的“四项规定”要求是: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锈蚀、无黄袍,各滑动面、丝杆、齿条等无黑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削垃圾及时清扫干净。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窗明亮,油标清晰,油路畅通。

安全——实行操作资格审定和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熟悉设备结构,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
异状、不出事故。

3.二级保养:严格按照“关键重点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规定的时间和“关键重点设备二级保养要求”规定的内容,由车间安排维修人员,操作工人积极配合,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工作,并填写“设备保养工作记录”。

4.机模部将对计划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对保养工作不搞或形式主义的情况,对相关车间和有关责任人按照机模部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在保养工作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听取操作工人对设备问题的反映,经复查及时排除缺陷。

四.关键设备使用维护特殊要求
企业的动力能源设备是属于全公司性质的辅助和服务性工作,提供动能介质或动力的供应,具有连续和不可中断工作的要求;有受压、高温、易燃、有害等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该类关键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有着特殊的要求。

1. 严格实行“四定”管理:即定使用人;定维修人;定操作规程和运行监视记录;
定维修方式和维修备件供应。

2. 重点设备的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包括国家相关规定的
资格认证);
3. 重点设备的维修人员,必须由责任心强、技术能力高的指定维修人员担任,对突
发故障和设备异常,必须及时排除。

4. 动力设备的操作运行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超性能使用设备。

5. 操作人员在值班期间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并作好设备的运行记录;对不正常的情
况,值班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

6. 严格按照计划,每年进行一次精度和性能检查,并对其进行调整校正;
7. 定期进行设备的预防保养工作,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腐蚀情况,应准确及时,并根
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8. 设备的润滑油脂、擦拭材料和清洗剂要严格按规定使用,不得随意更换;设备的
附件、专用工具,应专门存放,防止碰伤,并不允许外借或作其他用途。

9. 重点设备安置的场所,涉及到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严禁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
并认真作好防火防爆防止小动物进入等安全管理工作。

10. 重点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以
便在设备突发事故中,降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并尽快地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五、相关记录
1. 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每年12月由机模部制定次年的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年度计划,并在每月的25日根据当年的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年度计划和当月对设备的巡查情况制定次月的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月计划,下发通知各相关车间遵照执行。

2.设备点检表:是对关键设备执行班前点检的情况记录表,每月的2日由车间维修人员在
设备巡检时收回并上交机模部,集中保存并做为设备状态分析的依据。

3. 关键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单:由设备维修人员填写,真实反映其对设备进行设备保养、精度校正等工作内容的记录,每月的5日前由各相关车间维修组组长收集上交机模部,集
中保存。

4.重点设备运行记录:是设备操作人员按时对设备运行情况巡检的记录,必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每月的5日前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上交机模部,集中保存并做为设备状态分析的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