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当量值与等价值

合集下载

等价值,当量值说明

等价值,当量值说明

节能评估中等价值、当量值等要素说明能源从其来源来讲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由自然界产生的,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

二次能源在折算成标准煤时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等价值”,另一个是“当量值”。

(一)“等价值”的含义:二次能源是由多少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二)“当量值”的含义:二次能源自身含有多少热值。

比方说二次能源—电力,它的“等价值”转换是每10000千瓦时等价于3.5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是由3.5吨标准煤转换来的;而“当量值”是每10000千瓦时相当于1.229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自身含有的能量相当于1.229吨标准煤。

随着能源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电力折算成标准煤的“等价值”系数会逐渐下降,而“当量值”系数是固定不变的。

在万元GDP综合能耗折算中,过去多数采用“等价值”转换,从“十一五”开始,已采用“当量值”转换。

1.1电力折算标煤当量系数电力折算标煤系数是能量换算系数的一种,是电量折算成标准煤量的计算系数,它是折算标准燃料系数之一。

国际上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低位发热量)为29307kJ,用29307 kJ除各种能源每千克的热值就获得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当量系数。

因为1kWh=3600 kJ,3600/29307=0.1229,即得电力当量系数为0.1229kgce/kWh。

1.2电力折算标煤等价系数电力等价热值是火电厂每供应1kWh电所消耗的热量,故电力折算标煤等价系数就是供电标准煤耗,供电煤耗随着发电机组效率的提高逐年下降,所以,能耗换算标准规定电力等价热值和折算系数以当年火力发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计算。

例如,2006年全国供电煤耗平均为366gce/kWh,则当年或次年的电力等价折标煤系数为0.366kgce/kWh。

折算标煤等价系数随着发电煤耗的变化而变化,当量系数则是一定的。

从数值大小而言,目前的电力等价系数是当量系数的近3倍,毫无疑问,电力折算标煤系数的调整将给能耗的统计和分析以及人们的节能态度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等价值与当量值区别

等价值与当量值区别

等价值与当量值区别1、等价值和当量值能源的品种很多(多达几十种),各种能源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计量单位(t、m3)也不一样,不同的计量单位无法相加。

因此为了能够对不同的能源进行对比、汇总、分析,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值(如标准油、标准煤),作为各种能源的度量标准。

我国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 MJ(或7000 kcal)的固体燃料,称1 kgce。

能量的等价值(energy equivalent value),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或载热工质)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即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能源与相应投入的能源的当量。

能源等价热值 = 二次能源具有的能源/转换效率(%)。

能量的当量值(energy calorific value),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热量,按热量的多少可以折算成标准煤。

当量热值的计算原则上要进行实测,按国家标准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测算的。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区别“当量值”是单位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能源折标系数也有当量系数与等价系数之分,当量系数是按照燃料的当量热值(理论发热量)与标准煤发热量之比;等价系数是指二次能源的等价热值与标准热值之比。

2、电力折标带来的节能管理问题电能是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二次能源,电能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有较大比例,且在不断提高。

在日常能源统计和节能管理工作中,经常涉及电力折标问题。

我国电力折算成标准煤采用2种方法--等价值和当量值,而同样的电量,用这2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可相差3倍左右。

在企业的能耗统计中,对电力我国一直使用等价值折标,而2005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家统计局[2005]85号文)出台,规定从2006年开始,企业能源统计中“电力”消费的折标煤系数取消原用的等价系数4.04,而统一采用当量系数1.229。

当量能耗与等价能耗-企业-修改

当量能耗与等价能耗-企业-修改

关于节能降耗有关指标计算方法的说明(因系数在变,公式在变,7、8月份以此为准)一、如何计算工业企业增加值(一)、平常月度计算方法(取自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202表)1、现价工业增加值(分配法)=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本年折旧+应交增值税+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可比价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增加值(分配法)/价格指数如:按分配法计算出甲企业现价工业增加值(分配法)=28+1068+366+173+1047=2682 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25+521+392+123+1013=2074本期可比价工业增加值=2682/1.0668=2514(二)、年度计算方法1、年度计算工业企业增加值按成本费用调查表计算。

2、计算出年度现价工业增加值后用价格指数缩减算出当年可比价工业增加值3、年度工业企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75%+分配法工业增加值×25%(2009年按此方法)二、当量能耗与等价能耗当量能耗:按目前网上直报在用的能源品种系数折算出来的能耗(有自测能力的重点用能企业如暨阳协联、八方水泥、华海合力、云石水泥、八方热电、大象新材六家企业的原煤、洗精煤按自测折标系数算,一般企业没有自测系数,按网上直报系数算);等价能耗:指其他能源系数保持不变,电力的折标系数由1.229改成今年是3.20,去年是3.23后,折算出来的能耗。

如:甲企业本期用煤76吨(同期70.03吨),用焦炭51.7吨(同期47.89吨),用汽油5吨(同期4.5吨),用电141.9万千瓦时(同期152.6万千瓦时)全部用于工业生产当量能耗=76*0.7143+51.7*0.9714+5*1.4714+141.9*1.229=286.26吨标准煤本期等价能耗=76*0.7143+51.7*0.9714+5*1.4714+141.9*3.2=565.95吨标准煤同期等价能耗=70.03*0.7143+47.89*0.9714+4.5*1.4714+152.6*3.23=596.06吨标准煤 因此,当量能耗与等价能耗相差较多。

当量值和等价值

当量值和等价值

当量值和等价值的概念理解当量值”,当量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的热量。

具有一定品味的某种能源,其当量热值是固定不变的。

tce(ton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等价值是指为了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电力、蒸气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由于等价热值,实质上是除当量热值外,加上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它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价值会不断降低,而趋向于二次能源所具有的能量。

等价值可由下面的计算公式求得:等价热值=当量热值/转化效率。

严格地说,等价热值应按实测数据计算。

在无实测数据时,可取一些参考数据。

每一个企业必须对每种能源的低位发热量进行实地测定,然后才能据以折算能源的标准量,尽量减少由于折算系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而引起的误差。

有些企业无测试能力,则可以采用国家统计制度中提供的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进行换算。

在计算能源折算系数时,绝大多数的能源都按当量热值计算。

唯有电力采用两种系数。

一种是当量热值,即每千瓦小时按3596千焦(860千卡)计算,其折算标准煤系数为0.1229千克/千瓦时(国际上普遍采用);另一种是等价热值,每千瓦小时按11826千焦(2828千卡)计算,折算系数为0.4040千克/千瓦时。

当前这两种系数同时并存,是有其原因的:等价热值是发电时每千瓦小时电量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将生产电力时所消耗的加工转换损失量全部分摊到每1千瓦小时电量中(各种能源加工转换中,电力的转换效率最低,以煤转换为电即火力发电为例,只有35%左右),由用电者承担,这对压缩各单位的用电量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当年的发电煤耗要到年后才能计算,平时使用的都是上一年度的发电煤耗,不能完全符合当年的要求;其次,由于加工转换损失全部转嫁为用户承担,不利于电力企业加强对发电煤耗的控制。

走出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误区

走出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误区

第一节一、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 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算计算上。

二、 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 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

截至今年10月份,大同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27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3.27吨 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 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 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 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 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9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3.9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02%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而全市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 能耗下降7.05%,两数据是不能简单 的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三、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具体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加工转换产出(折 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

能源消耗'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 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的折标准煤系数的不同,简言之,某一企业的'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电 力折标准煤系数用 1.229计算的结果;该企业的“等价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才用 3.27(大 同市2010年10月份水平)的计算结果。

耗能当量值与等价值

耗能当量值与等价值

耗能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推荐耗能当量值与等价值当量值与等价值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1.“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2.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的有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45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3.45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8%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和全省年定按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是不能简单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及节能成效的初步判断方法能耗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过程,但也不是不可以从相关数据变化中对能源消费总量做一大致的核算,对预期可能实现的节能成效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1.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第一文库网种是从资源方进行核算(此方法适合于国家级核算),即国家一个年度所有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扣除进出口差额和年初年末库存差额就是全部的能源消费量,折标汇总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等价值与当量值

等价值与当量值

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1.“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2,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的有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45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3.45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生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8%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和全省年定按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是不能简单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及节能成效的初步判断方法能耗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过程,但也不是不可以从相关数据变化中对能源消费总量做一大致的核算,对预期可能实现的节能成效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1 .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资源方进行核算(此方法适合于国家级核算),即国家一个年度所有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扣除进由口差额和年初年末库存差额就是全部的能源消费量,折标汇总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而省、市级由于多种能源的流入流由数量大、渠道多,且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在目前还没有建立省、市各种能源调入调由统计的情况下,无法采用此方法从资源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

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的公式

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的公式

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的公式好,咱们今天聊聊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的事儿。

听起来复杂,其实没那么难。

先想象一下你家里那台冰箱,滋滋作响,耗电量可不低吧?你可能心想,哎,这玩意儿吃电也太厉害了!能耗当量值就像是给这台冰箱打个分数,告诉你它究竟“喝”了多少电,给你个直观的印象。

再说说等价值,这个就像是把不同的能量换算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你可能觉得,这个概念听起来像高大上的理论,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市场上买水果。

苹果、香蕉、橙子,各种各样的价钱,但是最后都得换算成多少钱一斤,才能比较划算嘛。

这就是等价值的作用,把不同的能量形式“换算”成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标准,让你在选择的时候更容易做决策。

再举个例子,咱们都知道汽油和电力,谁耗得多,谁又能跑得快,等等。

但是,如果把汽油和电都换算成同样的单位,比如千瓦时,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这样一来,你就能轻松对比,哪种能源更划算,哪种用得更心疼。

就像你去吃饭,看到菜单上明码标价,心里有数了,点菜的时候就不会犯迷糊。

在实际应用中,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也帮助企业、家庭乃至国家进行更合理的资源分配。

比方说,企业想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就像你去超市,看到打折的商品,心里一阵窃喜,赶紧装进购物车。

想象一下,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精准计算能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那可真是省下了一大笔钱!咱们说这些东西的时候,别忘了环保这个大背景。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能耗当量值和等价值在这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这些知识,主动减少能源浪费,咱们的地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绿色。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到底该如何计算这些值呢?别急,虽然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基本公式,就能轻松搞定。

想象一下,数学公式就像是家里的调料,放对了,菜好吃;放错了,菜就没味。

如何计算当量值与等价值说明

如何计算当量值与等价值说明

一、“当量值”与“等价值”地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地能源本身所具有地热量.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地能源产品所消耗地另外一种能源产品地热量.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地消费量折算计算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地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地标准煤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截至今年月份,大同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地热量大卡大卡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吨标煤)核算.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地,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地,两者间由于电力地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地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吨标准煤,同比增长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地,而全市等价值口径计算地万元能耗下降,两数据是不能简单地相比地,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当量值”与“等价值”地具体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地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加工转换产出(折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能源消耗“当量值”与“等价值”地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地折标准煤系数地不同,简言之,某一企业地“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用计算地结果;该企业地“等价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才用(大同市年月份水平)地计算结果.随电力折标系数地增大,除发电企业外,其他企业地综合能耗“等价值”都会比“当量值”略大,例如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截至到今年月份,该企业能耗“当量值”为万吨标煤,“等价值”能耗为万吨标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于发电企业,由于有电力产出量,且大同市地发电企业均为火力发电,发电投入以煤炭为主,用电量占电力企业工业消费比重较小,在计算“等价值”能耗时,电力产出量按计算地折标量远大于电厂自用电量地按计算地折标量.月份,大同市发电量亿千瓦时,电厂自用电亿,故在计算大同市电力行业“等价值”地综合能源消费时,由于电力产出量基数过大,电力折标准煤系数从变为后,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加工转换产出(折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当中地被减数增大,直接导致电力企业地能耗“等价值”比“当量值”小很多.例如,截至今年月份,大同第二发电厂能源消费“当量值”为万吨标煤,而“等价值”能耗为万吨标煤,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地“当量值”与“等价值”能耗差距甚远,这也是大同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全市能耗走势不一致地一个主要原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等价值和当量值能源地品种很多(多达几十种),各种能源地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计量单位(、)也不一样,不同地计量单位无法相加.因此为了能够对不同地能源进行对比、汇总、分析,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值(如标准油、标准煤),作为各种能源地度量标准.我国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或)地固体燃料,称.能量地等价值(),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地二次能源(或载热工质)实际要消耗地一次能源地热量,即加工转换产出地某种能源与相应投入地能源地当量.能源等价热值二次能源具有地能源转换效率().能量地当量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热量,按热量地多少可以折算成标准煤.当量热值地计算原则上要进行实测,按国家标准是根据试样在充氧地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地热量测算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当量值与等价值地区别“当量值”是单位能源本身所具有地热量;“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地能源产品所消耗地另外一种能源产品地热量.能源折标系数也有当量系数与等价系数之分,当量系数是按照燃料地当量热值(理论发热量)与标准煤发热量之比;等价系数是指二次能源地等价热值与标准热值之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电力折标带来地节能管理问题电能是使用面最广地一种二次能源,电能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有较大比例,且在不断提高.在日常能源统计和节能管理工作中,经常涉及电力折标问题.我国电力折算成标准煤采用种方法等价值和当量值,而同样地电量,用这种方法计算地结果可相差倍左右.在企业地能耗统计中,对电力我国一直使用等价值折标,而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年统计年报和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地通知》(国家统计局[]号文)出台,规定从年开始,企业能源统计中“电力”消费地折标煤系数取消原用地等价系数,而统一采用当量系数.此外,年月日实施地《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中,也提出了电力折标既可用等价值,也可用当量值折标,而此前该标准规定电力折标只用等价值(如—规定:“任一规定地体系实际消耗地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地能源等价值折算为一次能源”).正是由于以上调整,使得电力折标统计时出现混乱,有人认为应坚持以等价值为主(和以前一样),也有人认为应统一使用当量值折标,这给节能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地困扰.()电力折标当量系数基层企业计算电力能源消费量时,电力消费折标则采用当量值核算(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地热量大卡大卡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吨标煤).()电力折标等价系数电力等价热值是火电厂每供应千瓦时电所消耗地热量,故电力折标准煤等价系数就是供电标准煤耗,供电地标准煤耗,随着发电机组效率地提高而逐年下降,电力等价热值地折标系数以当年地火力发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计算.折标煤等价系数随着发电煤耗地变化而变化,当量系数则是一定地,就数值大小而言,电力地等价系数是当量系数地倍.自年起,能源统计中“电力”地折标系数,统一采用当量系数,即万千瓦时电力,折合吨标准煤,在此之前为吨标准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谈到电力折标地种方法,其实所有地二次能源,都存在着等价值和当量值两种折标方式,但由于其他二次能源生产时转换效率较高(如原油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等,转换效率高达以上),因此无论采用等价值还是当量值,计算结果都差异不大,而只有电力地转换效率最低,差异最大.此外,如果其他二次能源也都采用等价值折标,则能源统计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不利于提高统计效率.因此,我国目前只对电力折标采用等价值和当量值种方法并存,而其他二次能源都统一采用当量值折标(具体折标系数可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附录),这种方法中,加工转换能量损失由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承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企业综合能耗按照式()计算:∑ *企业总能源费用按照式()计算:∑式中:——企业地综合能耗,吨标煤年;——企业消费第种能源地实物量,(或其他能源实物量单位)年;——第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企业消费能源地种类数;——企业总能源费用,万元年;——企业消费第种能源地全部费用,万元年.注:通常情况下以年为单位,若审计期不是年,审计单位或人员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计算单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走出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误区

走出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误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走出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误区第一节一、“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算计算上。

二、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

截至今年10月份,大同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27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 3.27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 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9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 3.9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02%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而全市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7.05%,两数据是不能简单的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三、“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具体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加工转换产出(折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

能源消耗“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的折标准煤系数的不同,简言之,某一企业的“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用 1.229计算的结果;该企业的“等价值” 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才用 3.27(大同市2010年10月份水平)的计算结果。

当量值和等价值

当量值和等价值

当量值和等价值的概念理解当量值”,当量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的热量。

具有一定品味的某种能源,其当量热值是固定不变的。

tce(ton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等价值是指为了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电力、蒸气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由于等价热值,实质上是除当量热值外,加上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它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价值会不断降低,而趋向于二次能源所具有的能量。

等价值可由下面的计算公式求得:等价热值=当量热值/转化效率。

严格地说,等价热值应按实测数据计算。

在无实测数据时,可取一些参考数据。

每一个企业必须对每种能源的低位发热量进行实地测定,然后才能据以折算能源的标准量,尽量减少由于折算系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而引起的误差。

有些企业无测试能力,则可以采用国家统计制度中提供的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进行换算。

在计算能源折算系数时,绝大多数的能源都按当量热值计算。

唯有电力采用两种系数。

一种是当量热值,即每千瓦小时按3596千焦(860千卡)计算,其折算标准煤系数为0.1229千克/千瓦时(国际上普遍采用);另一种是等价热值,每千瓦小时按11826千焦(2828千卡)计算,折算系数为0.4040千克/千瓦时。

当前这两种系数同时并存,是有其原因的:等价热值是发电时每千瓦小时电量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将生产电力时所消耗的加工转换损失量全部分摊到每1千瓦小时电量中(各种能源加工转换中,电力的转换效率最低,以煤转换为电即火力发电为例,只有35%左右),由用电者承担,这对压缩各单位的用电量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当年的发电煤耗要到年后才能计算,平时使用的都是上一年度的发电煤耗,不能完全符合当年的要求;其次,由于加工转换损失全部转嫁为用户承担,不利于电力企业加强对发电煤耗的控制。

等价值,当量值说明

等价值,当量值说明

节能评估中等价值、当量值等要素说明能源从其来源来讲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由自然界产生的,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

二次能源在折算成标准煤时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等价值”,另一个是“当量值”。

(一)“等价值”的含义:二次能源是由多少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二)“当量值”的含义:二次能源自身含有多少热值。

比方说二次能源—电力,它的“等价值”转换是每10000千瓦时等价于3.5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是由3.5吨标准煤转换来的;而“当量值”是每10000千瓦时相当于1.229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自身含有的能量相当于1.229吨标准煤。

随着能源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电力折算成标准煤的“等价值”系数会逐渐下降,而“当量值”系数是固定不变的。

在万元GDP综合能耗折算中,过去多数采用“等价值”转换,从“十一五”开始,已采用“当量值”转换。

1.1电力折算标煤当量系数电力折算标煤系数是能量换算系数的一种,是电量折算成标准煤量的计算系数,它是折算标准燃料系数之一。

国际上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低位发热量)为29307kJ,用29307 kJ除各种能源每千克的热值就获得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当量系数。

因为1kWh=3600 kJ,3600/29307=0.1229,即得电力当量系数为0.1229kgce/kWh。

1.2电力折算标煤等价系数电力等价热值是火电厂每供应1kWh电所消耗的热量,故电力折算标煤等价系数就是供电标准煤耗,供电煤耗随着发电机组效率的提高逐年下降,所以,能耗换算标准规定电力等价热值和折算系数以当年火力发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计算。

例如,2006年全国供电煤耗平均为366gce/kWh,则当年或次年的电力等价折标煤系数为0.366kgce/kWh。

折算标煤等价系数随着发电煤耗的变化而变化,当量系数则是一定的。

从数值大小而言,目前的电力等价系数是当量系数的近3倍,毫无疑问,电力折算标煤系数的调整将给能耗的统计和分析以及人们的节能态度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山东省电力消耗标准煤当量值和等价值

山东省电力消耗标准煤当量值和等价值

山东省电力消耗标准煤当量值和等价值标准煤不是指某一种煤,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任何企业或工厂能生产和加工出来,也无法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它仅仅是一种能源统计换算单位,目的是为了将各种能源量换算成有统一单位的数值,以便于统计能源消费量和对各种能源消费量进行比较。

能源的品种很多(多达几十种),各种能源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计量单位(t、m3)也不一样,不同的计量单位无法相加。

因此为了能够对不同的能源进行对比、汇总、分析,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值(如标准油、标准煤),作为各种能源的度量标准。

我国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 MJ(或7000 kcal)的固体燃料,称1kgce。

能量的等价值(energy equivalent value):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或载热工质)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即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能源与相应投入的能源的当量。

能源等价热值=二次能源具有的能源/转换效率(%)。

能量的当量值(energy calorific value):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热量,按热量的多少可以折算成标准煤。

当量热值的计算原则上要进行实测,按国家标准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测算的。

根据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任何形式的能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当量关系,称为能源的当量值。

“当量值”是单位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为获得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如电能,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电石等)必须消耗的一次能源量,称为能源的等价值。

即“等价值”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能源的当量值是一个科学上的常数,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能源的等价值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数值,例如1kW·h电能的当量值为3600KJ或0.123千克标准煤;1kW·h电能的等价值在1978年为0.429千克标准煤(12560KJ),到1981年已经下降到0.407千克标准煤(11930KJ)。

当量值与等价值

当量值与等价值

当量值与等价值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1.“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2.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的有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45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3.45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8%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和全省年定按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是不能简单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及节能成效的初步判断方法能耗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过程,但也不是不可以从相关数据变化中对能源消费总量做一大致的核算,对预期可能实现的节能成效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1.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资源方进行核算(此方法适合于国家级核算),即国家一个年度所有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扣除进出口差额和年初年末库存差额就是全部的能源消费量,折标汇总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而省、市级由于多种能源的流入流出数量大、渠道多,且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在目前还没有建立省、市各种能源调入调出统计的情况下,无法采用此方法从资源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

节能评估 当量值和等价值的选择问题

节能评估 当量值和等价值的选择问题

节能评估当量值和等价值的选择问题问题:国家发改委6号令公布后,我们能评中对综合能耗计算有以下问题:1、6号令要求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计算,但没有说明外购蒸汽、自来水是否也按当量值折算,能评报告中是否对综合能耗分别计算当量值和等价值?报批项目的综合能耗应选择哪一个?有的地方审批机关要求综合能耗计算中电力按照当量值、水和蒸汽按照等价值,这样相加,合适吗?2、老师在2010-8-14“耗能工质折标”回答中说:“除了电以外,其他能源折标一般都采用当量值,因为其他能源采用等价值与当量值折标结果相差不大”。

本网资料《关于电力折标问题的探讨》中也说:“我国目前只对电力折标采用等价值和当量值二种方法并存,而其他二次能源都统一采用当量值折标”。

我们感到外购蒸汽应和电力一样,同样有等价值和当量值,能评计算综合能耗中是否要考虑蒸汽的当量值和等价值?3、GB2589-2008附录A中低压蒸汽折表系数为0.1286,此数据应是蒸汽的等价值,并且对锅炉的热效率计算很低(70%以下),目前能评中是否采用该数据?解答:第一,发改委6号令是这样规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为什么要加上“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表述,意思就是500万千瓦时按当量折标只有615吨标准煤,离3000吨差很远,但仍要编写报告书,就是因为电力是优质能源,要单列条件。

目前,有些地方明确提出电力按等价值折算,如新出台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电力折算系数按等价值,下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好,我们历来主张在节能管理过程中,电力折标系数应按等价值。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一、“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算计算上。

二、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

截至今年10 月份,大同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27 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3.27 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 大卡/7000 大卡=0.1229 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1.229 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19 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3.95 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02% 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而全市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7.05%,两数据是不能简单的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三、“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具体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 加工转换产出(折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

能源消耗“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的折标准煤系数的不同,简言之,某一企业的“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用 1.229 计算的结果;该企业的“等价值” 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才用3.27 (大同市2019年10月份水平)的计算结果。

“当量值”和“等价值”对节能工作的影响

“当量值”和“等价值”对节能工作的影响

“当量值”和“等价值”对节能工作的影响提要:“当量值”和“等价值”对能耗计算各有利弊,取值不同对节能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当量值;等价值;能耗计算;节能工作Abstract:” Equivalent” and” value” on the calc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eac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different value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work has a great influence.Key words: equivalent value; value;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中图分类号:TE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基本概念地球上的能源品种很多,其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三态)和计量单位(t、m3)也不相同,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无法直接相加。

为了能够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进行对比、汇总、分析,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值作为各种能源的度量标准。

我国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 MJ(或7000 kcal)的固体燃料,称 1 kgce(千克标煤)。

能量的当量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按热量的多少折算成标准煤。

当量热值的计算原则上要进行实测,按国家标准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测算的。

能量的等价值,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或载热工质)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即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能源与相应投入的能源的当量。

能源等价热值 = 二次能源具有的能源/转换效率(%)。

此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的折算计算上。

当量值与等价值又牵出另一个概念:折标系数。

能源折标系数也有当量系数与等价系数之分,当量系数是按照燃料的当量热值(理论发热量)与标准煤发热量之比;等价系数是指二次能源的等价热值与标准热值之比。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

"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当量值”与“等价值”的理解第一节一、“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算计算上。

二、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与“等价值”相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

截至今年 10月份,大同市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27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3.27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19年大同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3.9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02%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而全市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7.05%,两数据是不能简单的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三、“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具体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折标准量)-加工转换产出(折标准量)-回收利用(折标准量)。

能源消耗“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的折标准煤系数的不同,简言之,某一企业的“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用1.229计算的结果;该企业的“等价值” 能源消费量是电力折标准煤系数才用3.27(大同市2019年10月份水平)的计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量值与等价值
能耗核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概念及其有关规定
1、“当量值”与“等价值”的基本概念:“当量值”简言之,是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

而“等价值”则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2、能耗核算中关于“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的有关规定:为了与世界接轨,同时便于和历史资料对比,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45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3.45吨标准煤)核算;而基层企业计算能源消费量时,电力则采用当量值(即每千瓦小时电本身的热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标准煤量,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电折1.229吨标煤)核算。

因此,目前各省、市能源消费总量都是采用等价值口径核算的,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采用当量值口径核算的,两者间由于电力的折标准煤系数不同,由此计算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不同,有时差别会很大,不能直接对比。

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8%是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当量值口径汇总计算的,和全省年定按等价值口径计算的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是不能简单相比的,必须调整口径进行加工计算才能比较。

能源消费总量测算及节能成效的初步判断方法
能耗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核算过程,但也不是不可以从相关数据变化中对能源消费总量做一大致的核算,对预期可能实现的节能成效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1、能源消费总量测算方法:能源消费总量的测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资源方进行核算(此方法适合于国家级核算),即国家一个年度所有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扣除进出口差额和年初年末库存差额就是全部的能源消费量,折标汇总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而省、市级由于多种能源的流入流出数量大、渠道多,且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在目前还没有建立省、市各种能源调入调出统计的情况下,无法采用此方法从资源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

而只能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从消费方来核算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这就涉及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生产和生活单位的能源消费统计核算,也就需要一个较长的统计核算周期。

2、节能成效的判断方法
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简单比较。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大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才有可能实现节能。

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增长情况来观察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变化,如2006年山西省GDP比上年增长11.8%,主要能源品种消耗的增速应低于11.8%才有可能实现节能,否则实现的是超耗量。

2006年山西省电力消费同比增长了15.99%,说明在电力消费上山西省没有实现节能而是超耗了能源。

其次,也可以通过主要耗能产品的增长及其产品单耗来判断能源产品的消费情况。

如通过焦炭、电力产量的增长和“吨焦
炭综合能耗”、“发电标准煤耗”可以测算出炼焦、发电用煤的消费增长情况。

2)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核算判断。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一定量的比例关系,按照山西省2006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6%的目标值测算,在经济增长11.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必须控制在0.48左右,这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消耗的能源只能增长0.48个百分点,以此来测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只有增长5.7%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