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中褶裥的变形研究

合集下载

褶外观的影响因素及褶应用位置探究

褶外观的影响因素及褶应用位置探究

褶外观的影响因素及褶应用位置探究作者:张廷廷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抽褶是时装的宠物,但现如今时装行业对褶的定量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我们对褶外观的影响因素及褶用位置做了定量性的研究工作,力求更深层次探究褶的奥秘。

关键词:褶外观;影响因素;褶应用位置褶皱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尤其是在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抽褶是时装的宠物,永不过时,永葆迷人风采!但现如今对褶的定量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我们对其做定量性的研究工作,我们还对褶应用位置进行了探究,期待我们的探究成果可以填补大规模服装定制中“褶定量研究“的空白;将褶皱的秘密暴露于设计师、暴露于公众,让服装设计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1)西方历史时期的服装褶皱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基同”,用料软羊皮和棉麻布料等,款式没有经过裁剪和缝纫,而是将长度大于着装者高度,宽为伸长手臂,指尖到指尖距离2倍以上的大幅块状布料,直接披挂或缠绕于人体,由别针固定或腰带随意系扎而成。

面料自然形成的缕缕垂褶,随人体的活动,显示出生动的明暗和层次变化,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款式造型自然,流动的褶皱就是服装美的体现。

17世纪,宫廷服饰的领子、袖口和裤角均用大量的抽褶作为装饰。

庞大的裙子由多层组成,采用在腰间打褶的方法形成膨大的造型,并以大量松垂的褶皱堆积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

(2)中国传统服装褶皱最有名的是汉朝的“留仙裙”。

百褶裙,款式简单,长及脚跟的半身长裙,在腰部规律地打褶,同时加大裙摆的幅宽。

缕缕的褶皱,和着女性轻盈的脚步,极具律动美感。

唐代石榴裙。

宽肥,色彩浓艳,尤喜红色,一般是用六幅布制成的,华贵的则用到七幅八幅。

唐代华丽、大气磅礴的服装风格,从线条到颜色都极富视觉冲击力。

(3)褶皱在现代服装造型中的艺术效用在服装中采用褶皱的设计处理是近年来的流行趋势之一。

探讨皱与褶在服装设计中的一些使用技巧、使用部位以及不同面料的褶皱处理,通过对面料的加工和服装工艺的加工,使服装产生褶皱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服装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起到了重新塑造人体的作用,是对设计、面料、工艺、质感的综合掌握。

褶裥在定制礼服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索

褶裥在定制礼服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索
科技信 息
O职校论 ̄ k O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2 0 1 3 年
第2 3 期
褶裥在定制礼服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索
梁 丽字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 广, k l 1 5 1 1 4 4 2 )

褶裥的应用 . 主要在于修饰形体 . 也可作 局部装 饰 , 一般以点或线 型起褶 。 点 型起褶造 型呈点状 、 圆状或漩 涡状 , 线型起褶 造型呈 直线 状、 曲线状 、 折线状等 。 其构成方法有重复式 、 类似式 、 渐变式 、 发射式 、 突变式 、 分散式 、 密集式 等 , 一般 于定制 礼服结构 中 的领部 、 袖部 、 胸 部、 肩 部或腰 部等上做 变化 。 2 . 1 不 规格褶裥 的应 用技法 不规则 褶裥 工艺技法可分抓压褶 、 线( 绳) 抽褶 、 橡筋缩褶等 。 褶是 呈活动型 , 具 随意多变性 、 活泼性 、 方 向与速度感等特点 。在定制 礼服 造型设计 中 . 该类缩褶 常聚焦 于腰间 、 肩部 、 袖 口等 , 褶皱丰 富且 随性 ,
重叠或错位组合 2 . 1 . 2 线( 绳) 抽褶 线抽褶是将 面料 压线后将其一端 的线头抽缩 固定所形成 的 自然、 无规 律的褶型 : 绳抽褶是通 过车缝在布料 上压出槽型 , 于槽 内装 布条 或绳 条等 . 固定 布条或绳条等 然后根据所需形态适度缩 紧布料即可成 褶。 其 中线抽褶在定 制礼服立体裁剪 中基本技法 的第一步 . 先确定 布 与褶 的方 向。 第二步 . 根据礼服造型需要确定褶的结构与量的大小 , 计 算 出最 初褶量和成 型后 的尺寸 .布料 四面预 留出 6 厘 米左右 的调 整

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工艺手法解析

服装设计中的褶皱工艺手法解析

(a )箱褶 (b )抽褶 (c )挑缝图 1 不同种类的褶皱参考文献[1] 谢勇.基于胸围变化的新原型及其应用的袖窿结构特征分析[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4):70-75.[2] 谢勇.新文化原型衣身浮余量消除与衣身平衡[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0(4):71-75.[3] 刘东.衣袖结构与袖窿的配合因素分析[J].纺织导报,2010(2):80-82.[4] 戴玮,张渭源.衣袖结构数学模型建立与几何参数推导[J].纺织学报,2002,23(3):56-57.[5] 王竹君,李婷玉,邢英梅,等.基于曲线拟合文化式原型袖窿和袖山结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28(6):704-708.[6] 张华玲,王立晶,CHIU L L .袖山缩缝量的设计与分配[J].服装学报,2017,2(4):306-311.一半,与该衣身袖窿椭圆匹配的袖子的袖山眼部分近似一圆柱的斜截面,该斜截面与袖山高线的夹角为θ,即绱袖角度。

立体效果下的袖眼同样的为一椭圆。

当袖子与衣身缝合后,袖窿椭圆与袖山眼椭圆重合,此时形成的立体效果下的两椭圆长轴与短轴一致。

令袖窿宽=2b ,立体状态下的袖窿深=2a ,有:(2)(3) (4)由式(2)— 式(4)可得:(5)由式(5)可知,随着θ角度从 0 变化到π/2,cos α的值趋近于 1,α 趋近于 0。

3 结论(1)净胸围对新原型的配袖因素影响最大,随着净胸围的增大,袖窿弧长、袖山高、袖肥、袖山弧线均呈线性增长趋势;但袖山倾斜角与绱袖角度随着净胸围的增大相应变小,因此,同等服装造型前提下,配袖的因素会因体型而异。

(2)新原型在调整肩斜时对配袖因素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因素是绱袖角度,这是因为在净胸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肩斜角度的调整影响到了冲肩量的变化,继而直接影响绱袖角度最小值的取值范围,随着肩斜角的减小,绱袖角度变大,反之亦然。

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及工艺探析

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及工艺探析

和“不 等 距 襕 干 裙”两 种 类
型。裙襕和裙门的镶边颜色
或深或浅且与裙身整体颜色
对比强烈,不仅突出襕干分割 裙面的装饰性也能体现其褶 裥的内部结构。整体造型以
图 1 襕干裙 Fig.1 Lan Gan Skirt
马面为轴左右对称,以侧缝为中心前后对称,体现
了严谨,对称,平衡的视觉审美和穿着效果(图 1)。
2 近代马面裙的工艺分析
马面裙作为汉族民间服饰的经典,其形制种类 丰富,但主要结构仍由腰头,前后马面,马面裙两
肋,襕干装饰构成;面料使用上也无太大的变化;论 及工艺,因其形制不同,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也有
所变化,本文重点以近代马面裙中的襕干裙和鱼鳞 百褶裙为例。
2.1 襕干裙的工艺特征
2.1.1 制作工艺 1)襕干裙的制作流程与传统的马面裙相比有
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工艺流程作如下推
测:首先设定襕干裙的款式(图 6),色彩以及面料, 而后裁剪裙面料和里料,用黑色缎边镶饰在内外裙
门和底摆的边缘,再将裙胁和内外裙门缝合与里料 缝合,最后将裙面料,里料与腰头缝合并在腰头钉
58 服饰导刊 FASHION GUIDE 二零二一年 六月/第十卷 第三期
57 服饰与艺术:设计研究
及但不够详尽,故具有一定的研究必要性和研究价 值。
1 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分类
纵观马面裙的发展过程,其在近代的变化尤为
突出,并根据其特征衍生出不同的形制分类。包铭 新先生也曾在《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中有所提及: “最典型的马面裙流行于清代,前后各有两个重合 的 裙 门 ,其 中 外 裙 门 有 装 饰 ,内 裙 门 较 少 或 无 装 饰……侧面打裥,裙腰通常采用白色的棉布,一是 取白头偕老之意,二是棉布具有耐磨损的特性,把 棉布以绳或纽扣固结”[2]。由此可以推断出马面裙 在近代这一时期不仅有了其固定的形制分类,而且 是近代女裙中发展较为成熟的裙装式样。

褶皱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褶皱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褶皱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作者:彭梅琳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1期摘要:褶皱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繁简相宜、静动互补,是立体和平面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性和视觉审美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时尚观念和审美趋势的不断改变,服装面料和工艺手法的推陈出新,褶皱在服装造型上的应用更是具有特殊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褶皱;面料;服装造型一、褶皱的概念及特点褶,是服装成衣工艺中的常见手段,是衣裙按照一定规律折叠所产生的纹痕。

皱,是因服装面料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或随意纹路。

服装中褶皱的定义:褶皱是服装中常用的一种面料塑形方法,一般通过对面料进行有序的或随意的折叠、叠加或堆砌,使得平面的面料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

文章中所研究的褶皱是出于对服装造型的需要,用褶皱的方法,以面料为媒介来进行服装造型,而非由于面料本身的垂感而产生的弯曲变形的褶皱。

褶皱是由面料的折纹所构成,相对于平面的面料来说外观具有立体感。

不同的面料和褶皱手法所产生的面料褶皱效果也不一样,产生的造型各异。

总体来说褶皱有以下几种特点:一,立体感。

褶皱是对面料进行折叠二造后形成的,相对于平面的面料来说,褶皱本身就具有立体的特征;二,褶皱具有线型方向感。

例如规律褶裥,打褶的方向一致,因而产生的折纹向同一方向运动;三,褶皱具有装饰感。

无论是夸张造型或是合体形态,褶皱的手法都改变了服装的表面肌理形态,具有装饰的属性特征。

二、褶皱与面料面料是服装设计重要的三要素之一,是进行服装设计的载体。

褶皱是服装造型的手法之一,面料通过褶皱的手法,可以加强面料某些固有属性,也可以改变面料的属性,赋予面料新的特性。

例如雪纺面料,通过某一点固定,系扎,多余的松量自然随人体垂下所表现的属性和有规律的进行人工折叠压褶所表现的属性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种是体现面料的悬垂感,增强面料的层次感,自然空间感,而后一种是改变了雪纺柔软的属性,褶皱的线条增加了面料的硬度,改变了表面的肌纹效果。

面料功能性对服装结构的影响

面料功能性对服装结构的影响

面料功能性对服装结构的影响作者:冯霖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4年第5期冯霖(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摘要】对服装结构受面料特性的限制和影响进行研究,以面料的性能差异为基础,相应地提出服装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期有利于设计师正确处理服装结构和面料的关系,对设计服装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服装结构;面料功能性;影响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4.05.013中图分类号: TS94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4)05-0032-020引言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载体,没有服装面料,所有的设计都是纸上谈兵。

在构成服装的各种因素中,服装结构和面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各种面料层出不穷,正确分析和了解结构及面料之间的关系是服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事实证明:面料的厚度、重量、方向性、悬垂性、伸展性、图案特征和面料工艺具有的热塑性和回缩性都影响到服装结构;另一方面,新面料的出现又可以创新裁剪技术。

新观念的产生,对旧观念进行重新检验,运用新旧观念设计的纺织技术为创造新的服装结构提供了可能。

1面料具有的主要性能在特定条件下,由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服装面料在某方面出现变化的特征。

面料性能要素有两种,包括工艺性要素和造型性要素。

1.1服装面料所具有的造型性要素造型性要素包括垂顺性、延伸性以及图案特征。

1.1.1垂顺性垂顺性是服装面料在自然悬垂时,出现的屈曲波浪状态的特征。

悬垂性和服装面料的结构、造型具有密切联系。

所以在对面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垂顺性有基本的了解。

1.1.2延伸性面料有较长伸长性时,就认定该种面料的延伸性较好。

比如氨纶成分较高的纺织品和纬编针织物的延伸性都比较好。

不同织物有不同的延伸性,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设计要求有选择地使用,让人体和服装形成恰当的紧身关系。

1.1.3图案特征在设计服装时,将面料的图案和设计风格相统一是很常见设计方式,但是服装结构会受面料图案的限制。

荷叶边在礼服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毕业论

荷叶边在礼服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毕业论

荷叶边在礼服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摘要荷叶边作为服装表达手段之一,在各种服装中被广泛应用.荷叶边的卷曲翻转体现了女性的优雅、浪漫、活泼的各种性格,尤其是在各种女士礼服中表达更为突出。

也是近年来女士礼服设计元素的流行趋势之通过面料的加工和礼服工艺的加工,使礼服产生了荷叶边效果,增加了服装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从平面到立体,荷叶边的不同表现贯穿于女士礼服造型设计的变化过程中,在礼服造型中具有特殊性、多样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应结合女士礼服的功能注意与唯美主义,更好地运用荷叶边语言来表达女士礼服的造型魅力。

关键词: 荷叶边礼服设计造型类别设计创新应用作者:孙梦岚指导老师:陈之戈目录摘要.......................................................第一章前言1.1目的及意义.......................................第二章荷叶边的概述................................2.1荷叶边的简述.....................................2.2荷叶边的造型类别及分析...........................2.2.1无褶裥荷叶边................................2.2.2抽褶荷叶边..................................2.3影响荷叶边造型的其他因素分析.................2.3.1 荷叶边宽度对荷叶边的造型的影响分析.........2.3.2荷叶边疏密对荷叶边造型的影响分析........第三章荷叶边在礼服中的设计应用分析.............3.1礼服的特征与其设计原则............3.1.1礼服的特征...........3.1.2礼服的设计原则...................3.2荷叶边在礼服中的应用分析................3.2.1古代传统礼服中荷叶边的应用分析..........3.2.2近代礼服中荷叶边的应用分析.................3.2.3现代礼服中荷叶边的应用分析........第四章设计实践..............4.1灵感的来源.................4.2设计说明.................4.3面辅料的选择...................4.4款式图、效果图...................4.5 CAD结构图..... ...................4.6 CAD放码图.. ......................4.7 CAD排料图.. .....................4.8 成衣展示图.... ..................4.9 工艺流程图....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前言1.1目的及意义荷叶边在服装中被广泛应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当时盛行在服装的领口,抽褶使用薷丝或者缎带做出不同类型的边缘装饰之后,荷叶边就一直被使用,直至现在,荷叶边都是时尚语言中经典的表达形式之一。

古希腊服装褶裥与现代时装褶裥的对比

古希腊服装褶裥与现代时装褶裥的对比

人根据自己的 审 美 制 作 出 的 褶 裥,是 比 较 少 见 的。 古
希腊服装的裙褶 贴 合 身 体 随 风 而 动,充 分 表 现 出 人 体
与自然的融合。这种通过悬垂面料进行披挂或缠 绕 的
方式,让人体可 以 自 由 活 动,不 受 拘 束,既 体 现 了 人 体
的自然美,又达到贴身舒适的效果 [2]。
的异同,更好地 将 古 希 腊 服 装 中 的 褶 裥 应 用 于 现 代 服
形态各异。古希 腊 服 装 主 要 使 用 的 是 轻 薄 羊 毛、亚 麻
装设计,在延续 古 希 腊 设 计 特 色 与 服 装 文 化 的 同 时 展
或薄纱,这种面料形成的褶裥有飘逸自然的动感、流 畅
现现代设计创 意 与 思 维。 另 外,总 结 古 希 腊 与 现 代 衣
部分选用抽带式 设 计,穿 着 者 可 以 根 据 自 己 的 喜 好 调
褶,这种褶细密但不是特别工整,比较适合制作松紧 带
整裙长和褶裥,具 有 较 好 的 灵 活 性。 袖 身 部 分 依 旧 是
设计。
抽褶设计,使用薄纱面料,飘逸灵动。
第二件礼 服 在 袖 身 设 计 上 使 面 料 自 然 堆 积 成 褶
制褶种 类 包 括 抽 褶、顺 褶 (刀 褶)、阳 褶 (外 工 字 褶、箱
纺织科技进展
· 56 ·
2022 年第 7 期


褶)、阴褶 (内 工 字 褶 )、劈 褶、挑 缝 等 [4],如 图 1~4 所
的悬垂感,规 律 中 富 有 变 化。 古 希 腊 褶 裥 具 体 又 分 为
褶各自的审美特征,解读其背后的服装文化,为现代 服
自然形成的皱缩型褶裥和波浪形的固定褶。但这 两 种

试论服装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论文

试论服装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论文

试论服装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论文[摘要]服装设计构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材料的性能和外观来实现,当今时代服装注重的是简洁和舒适,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进入以材料取胜的时代。

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对服装材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服装材料的更新又不断推动着服装业的发展新进程。

本文根据这一现实,紧紧围绕“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这一主题,对服装材料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进而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服装材料;发展趋势;新型材料一、服装材料的性能服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衣、食、住、行"中,它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

服装是由款式、色彩和材料三要素组成的,其中材料是最基本的要素。

服装材料是指构成服装的一切材料,它可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

何谓服装?狭义地说,服装就是单指穿在身上的衣服、裤子、裙子等等;广义地说,服装就是包覆人体各个部位的物质,也包括各种装饰品。

这样,我们可以给服装材料下一个定义: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

不仅指制作衣服的材料,还包括制作其他配件所用的材料。

一般来说,服装材料主要以下的基本性能:1.吸湿性能。

吸湿性是服装材料必备的基本性能之一、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使人穿着时感到舒适,及时吸附人体排出的汗液,调节体温。

从服装材料的组织结构来看,针织材料比梭织材料的吸湿性能好,其中经编针织为最佳。

在实际使用时,外衣材料的吸湿性应比内衣材料的吸湿性差。

2.保温性能。

保温性是服装材料必备的基本性能之一、纺织纤维中所含的静止空气越多,保温性能就越强。

比如,毛线比棉线更蓬松,保温性就更好。

质地疏松的织物比质地紧密的织物保温性强,例如:粗纺呢绒的保温性比精纺呢绒强。

此外,天然纤维比化学纤维的保温性好。

3.弹性和强度。

弹性是指服装材料受挤压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通常,天然纤维的弹性较好,但恢复原状的能力也较弱。

合成纤维,尤其是涤纶,其恢复原状的能力很强,制成的服装更为挺括。

强度是指使用时的坚牢程度。

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

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

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作者:徐云来源:《设计》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解读服装中的褶皱艺术,研究其在服装设计中丰富的表现形式、设计技巧,造型形态、工艺特征等诸方面,有效的诠释了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借以把握整个服饰发展的动向和脉搏。

促使褶皱在今后的服装创造和实践的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布艺褶皱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审美意识1、服装中的布艺褶皱1.1、布艺褶皱的概念服装中的设计细节元素很多,而体现服装造型最重要的细节元素是布艺褶皱。

褶皱是塑造服装造型的艺术手段,也是面料二次改造的艺术手法和展示面料形态的一种装饰手段:更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属性和面貌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细节设计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重中之重,而褶皱正是服装中细节运用的重要元素。

根据《中国衣经》的解释,“褶”即为衣服上的褶裥,史籍亦作“襞积”。

明代朱谋玮在《骈雅·释服食》中也提到:“襞积,衣褶也”。

《世界服饰词典》给出更详细的定义:“用有规则折叠的技术制成的褶,在服装外观上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且为活动增加了很多余量。

1.2、布艺褶皱的形式特征布艺褶皱是服装造型设计中常用的面料塑形手法,也是改变面料原有外在形态和面貌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形成的各种褶皱与视觉美感的方法是随着服装中面料施力的方向而随之发生变化,如将面料进行规律性的折叠或有意识的堆砌、随意的抽褶或自然的揉捏、既表达出穿着者的审美意识又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作用。

褶皱也因面料的质感薄厚的异同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如针织面料褶皱比较自然大气,皮革、牛仔和毛呢等厚实面料褶皱较为立体,视觉冲击力强,塔夫绸、丝绸和薄纱等柔软面料则细腻柔和,变化丰富。

不同的面料采用相同的折叠起皱方式,所产生的褶皱形式受制于工艺中所受力程度。

它有许多种类和表现方式。

笔者根据大量服装中褶皱的造型与形式,对褶皱的饰态分类如下:波浪褶刀褶、箱褶、抽褶和活褶。

褶饰的造型则分为缩皱型褶、放射型褶、连续型褶和缩皱型褶。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的研究应用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的研究应用

工和多变的针法名扬海 内外 。再如源 于欧洲的 抽纱工艺 、缩褶工艺和早在古埃及、小西里西 亚就被广泛使用 的挑花工艺 ( 在西方称为 十字 绣 )等 ,在 最 初被广 泛应 用 于上层 社 会 的服 饰 装饰用品上 ,随后在 民问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 刺绣机械的发明,传统手工技术一度衰退,直 到 2 世纪末, 0 我们才重新认识到传统面料再造 工艺 的应用价值 ,并赋予了传统面料再造以新 的内容,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和室 内装饰品设 计 中得 到广 泛 运用 【。面 料再 造设 计 令 当今 的 l j 面料和服装设计人士着迷 ,在面料上做文章而 功成名就 的设计师也绝非少数 ,最具声望的面 料形态设计便是三宅一生褶 。三宅一生 自 18 98 年开始研究褶裥 , 18/90 在 9919 秋冬推出”l t Pe e a p ae l s 给我褶裥” e 系列 ,打破了高级成衣平整光 洁的传统定势, 给穿着者充分 自由的穿着空间。 三 宅一生被称之为褶皱大师, 他的服装 也被世 人称之为 “ 软雕塑 ”。19 94年, “ 三宅一生我 要褶皱 ”获得 日 本创造奖。褶皱无疑是表现服 装立体感、韵律感的最好手段, 褶皱疏密方 向的 变化 和立体肌理 的效果, 无不渗透着构成 的因 素 , 育着 时代 的气息 , 富 于强烈 的浮雕 感 , 孕 更 他 所创造的褶皱 面料可以任意一卷, 捆绑成一团, 不用干洗 熨烫, 下次随时打开再穿, 外观丝毫不 会受到影响而依然如新。
装设计 中,面料的再造设计成为展现服装设计 品位、体现设计风格 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
手段 。
1 面料再造 的发展及现状
面料的形态设计是指 目前流行的 “ 面料再 造 ”、 “ 面料肌 理设 计 ”等 ,是 指 在原 有 面料

再生科技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和研究

再生科技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和研究

再生科技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和研究摘要:面料的设计与开发必须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再生纬编针织面料具有环保、透气性能好、良好的弹性与延伸性,能满足人体各个部位的弯曲和伸展需求。

本文使用的再生涤纶纤维作为一种可利用回收废料,可以通过废旧聚酯瓶片等原料再造粒,经拉丝成纤制成产品,是新型的绿色再生环保原料,为节约石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再生涤纶纤维相较于原生涤纶纤维,刚性大、弹性较差、条干不匀、粗细差异大,更容易在面料上出现各种问题,尤其对于中型克质量且紧致的双面针织面料,更容易产生折印。

面料有折印,不仅影响美观,还对服用性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开发一款无折印再生紧致双面针织面料。

关键词:再生科技面料;服装设计;运用研究引言当前消费需求迭代升级带动了纺织品创新趋势,需求端更加注重产品内涵,更加注重情感属性,消费者从关注有形产品向关注消费体验转变。

此外,消费理念更加关注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绿色消费深入人心。

再生纤维素材质源自自然,可回收、可降解,符合生态环保趋势,而且可纺性好,与各类纤维材质“百搭”。

随着各类差别化、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不断开发创新,此类材质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再生科技面料的基本定义现代服装面料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凡是利用科技的处理方法、处理手段、处理技术达到面料特定的某种技能功效和特异功能的都称为再生科技面料,当然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再加工过程中,再生科技面料的处理方法其实需要各种繁复的工序流程,它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的再改造,所以大多数是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面料处理后改变原有视觉上、功能上的基本效果,超越常规的认知状态。

所以经过再生处理方法得到的材料往往吸引人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技术特性;它在面料的审美性、舒适性、伸缩性、透气性、抗菌性、多功能和易保养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多的改善。

同时再生面料也与服装设计难解难分,各种造型艺术的创新突破必须依靠特定的材料进行重塑,形成一种独特的的服饰风格,创造时尚的意义和价值。

最新-服装面料的重塑与表现透析 精品

最新-服装面料的重塑与表现透析 精品

服装面料的重塑与表现透析内容摘要面料形态重塑主要是指服装材质的肌理设计,就是在原有面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立体体面的重塑和改造,结合色彩、材质、空间、光影等因素,使原有的面料在形式、肌理或质感上都发生较大的,甚至是质的变化,丰富其原有的面貌,并以新的、极自由的方式诠释时尚概念,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与设计空间,这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服装材料面料肌理形态设计我们虽然身处服装发展千变万化的时代,但有些服装款式不过是抄袭历史,服装本身的创新似乎已经穷途末路,但拨开笼罩在时装上的谜团,我们仍会发现,在现代时装设计领域,一件成功的作品除了款式造型、服饰色彩外,面料的运用和处理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和日本的设计师就把后现代艺术和解构主义的观念融入到材质的创新中,使服装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惊世骇俗的、另类的设计不断冲击着大众的眼球。

在国内的设计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生涩的模仿,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服装面料的形态重塑和表现,需要建立在设计师对各种面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充分理解上,并能结合传统的或现代的工艺手段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以产生新的肌理和视觉效果。

面料形态设计不仅是材料风格的再现,还是服装设计师观念的传达、个性风格的表现。

目前,材料设计学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学的一门全新的分支领域。

服装面料的形态美感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肌理上,肌理是通过触摸感觉给予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粗糙与光滑,软与硬,轻与重等,肌理的视觉效果不仅能丰富面料的形态表情,而且具有动态的、创造性的表现主义的审美特点。

因此,从服装面料的肌理的运用和表现上,可以直接看到设计师的观念表达是否准确到位。

一、服装面料形态重塑的思维方法和构成形式服装面料形态重塑构思方法面料形态设计首先要围绕服装整体风格的需要来确定主题和进行构思,才能达到设计与面料内在品质的协调统一。

灵感是艺术的灵魂,是设计师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完成一个成功设计的基础,但是灵感并非唾手可得,需要设计师有良好的艺术表现能力和专业实践基础。

基于折纸技法的针织褶裥设计与开发

基于折纸技法的针织褶裥设计与开发
动、粗犷的感觉。
4
3
2
1
图 7 箱形折叠编织图
1
.3 基于刀形折叠法的褶裥组织
面料 要 达 到 较 好 的 立 体 折 皱 效 果,就 要 选 择 能 产
生折皱效应的纱 线,即 各 种 弹 性 纱 或 具 有 潜 在 收 缩 性
的纱线及形状记忆纤维。这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纱线 与
普通纱线配合使 用,通 过 不 同 的 比 例 搭 配 形 成 立 体 折
在毛衫造型设计 中 的 应 用 及 褶 裥 的 编 织 成 型 原 理,提
观察折痕排列方式,根据山折向上凸起,谷折向下 凹 陷
出对应针织技术手段对褶裥的大小、间距、色彩做出 优
的特点,将 CP 图上的折痕转换为针织物中的褶脊。通
化设计,对丰富 横 机 褶 裥 面 料 方 面 具 有 创 新 意 义。 袁
翻针。与风琴褶 的 形 态 不 同,通 过 分 析 箱 型 褶 的 折 痕
而成。机头编织 1 个循 环 单 元,横 列 数 设 计 为 8,编 织
针,宽边数值 2X 取 8 针为 一 组,在 第 九 针 的 位 置 进 行
可知,
2 条窄边往中 心 折 叠 后 刚 好 覆 盖 宽 边。 因 此,为
小的循环单元由 4 目正针、
裥组织 设 计 中。 针 织 褶 裥 设 计 的 关 键 在 于 折 痕 的 形
切入点,提出了将其造型原理与针织组织、针织工艺 相
成,由于针织面料柔软的特性,除非采用烫压等后 整 理
结合的想法,探 讨 了 设 计 制 作 针 织 褶 裥 的 方 法。 该 方
工艺方式,否则在正常编织过程中较难形成明显 褶 裥。
规律进行排针。最后编织的褶裥组织正反两面外观 相

褶裥效应花型毛衫的编织工艺

褶裥效应花型毛衫的编织工艺

褶裥效应花型毛衫的编织工艺袁新林;徐艳华;吴淞馨【摘要】为分析编织工艺对毛衫褶裥花型效应的影响,设计了具有纵向褶裥效应和横向褶裥效应2种花型,分析花型的编织工艺和褶裥效应的形成机制,并从褶裥效应的外观效果人手重点研究针床机号、组织结构和编织密度等参数的变化对花型褶裥效应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工艺参数的改变影响花型褶裥效应的表达,由此可根据毛衫风格准确制定褶裥效应花型的编织工艺,提高打样效率,为毛衫褶裥效应花型设计与工艺制定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7(045)009【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褶裥效应;毛衫;花型;编织工艺【作者】袁新林;徐艳华;吴淞馨【作者单位】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上海盈桥服饰有限公司,上海20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84.1褶是服装成衣工艺或面料整理工艺中的一种手法,是服装整体或局部按照一定规律折叠所产生的折痕。

裥指的是衣服上打的褶子[1]。

褶裥通常指作装饰用的悬垂的叠缝装饰,褶裥效应是毛衫花型的一种肌理效应,若干线圈在织物表面凸起形成类似褶裥的外观,编织过程中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可形成各种表现形式的褶裥效应[2-3]。

常见的有碎抽褶褶裥效应、荷叶边褶裥效应、横向褶裥效应、菱形褶饰褶裥效应及斜纹褶裥效应,褶裥效应有规律褶效应和不规律褶效应之分[4],根据设计风格在毛衫上可局部或整体应用,使毛衫更加富有装饰性和立体感[5]。

在毛衫花型设计的基础上制定可编织褶裥效应花型的工艺[6]。

影响褶裥效应花型的编织工艺因素有纱线、横机机号、编织转数及织物密度等[7]。

一定机号的横机只适宜编织一定线密度范围的纱线,编织转数变化通常指组织结构设计的变化,织物密度表示织物的稀密程度[8],在使用电脑横机编织毛衫时,常用度目值来表示线圈的相对大小,改变度目值可改变织物密度,一定机号的横机在编织时都有度目值的适合区间,若选择的度目值超过这个区间,容易发生衣片脱散或断线,甚至还能导致横机撞针。

女装设计中褶裥与分割手法的应用研究

女装设计中褶裥与分割手法的应用研究
因此,就褶裥而言,无论其呈现形式是自 然褶还是规律褶,绝大都需与分割线结合设 计,而分割线具有将褶固定并保持其形态的作 用,这就产生了褶裥与分割手法结合运用的常 态法则,如何对两者进行新的组合应用产生不 同视效,首先得对褶裥和分割进行详细而精准 的分析归纳。
1现代女装设计中褶裥的应用 在女装设计中,褶泛指对服饰材料重复折
曲线分割不仅具备曲线的表现张力,同时 还能在曲线下蕴含不同省道转移量,使服装立 体充满起伏感,女性的凹凸复杂的身形可在曲 线分割的作用下被完美包裹,亦或概括为几条 精炼柔美的曲线。柔和优美的弧线具有独特的 审美体 验,能营 造柔和、 浪漫、动 感和女性 化特 质等 。因此, 在女装设 计中应用 较为广泛 。 2.3自由分割
皱的部 分,即折叠 起来的印痕, 带有立体效 果, 通常以有方向线或曲面的外观形式呈现。在专 业术语中,褶亦称裥,指衣服上形成的折叠波 纹。对褶裥的运用是形成服装产生褶皱效果比 较常见的手法,即褶裥是褶皱造型表现中的一 种。“褶裥的造型会让服装产生立体化、肌理化, 呈现动感趋势的效果,恰如其分的使用更会使 观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效应与丰富的联想”_2] 。
1 服 嚣 亨 藏 主持:齐志家 79
女装设计中褶裥与分割手法的应用研究
文/郑翠仙
摘 要: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褶裥的设计与造型应用已成为服装塑形艺术中重要表现手法而被广泛应用。 由于褶裥丰富的表现力与可塑性,能增加服装的审美趣味、肌理触感和视觉特效,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亦可 贯穿整个服装造型的变化过程。因此,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掌握好褶裥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从服装工艺角 度来讲,褶裥的出现又离不开服装材料分割,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设计者们应考虑如何将褶裥与分割手 法有效 结合,使功能 与审美完美统 一‘,本文对 此进行了一定 探索与实践尝 试。 关键词:服装造型;服装工艺;褶裥;分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