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换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o +
例如在学 习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 》 这节 课时, 教师可创设 以下 的教学情境 : 植树节栽树如何 判 断 树 与 地 面垂 直 ? 问题 提 出后 , 学生们 十分感兴趣 , 纷纷 议论 , 连 平 时数学成绩较差 的学生也跃跃欲试 ,甚至生活 中 的办法也来 了 ,学生们学 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 起 来 ,在 不 知 不 觉 中投 入 了数 学 课 堂 的思 维 活 动 之 中。 如何定义线面垂直 , 如何判定线 面垂直等这一课 时的重点 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 中完成 了。
2
售 。请问 : 哪一种方案 降价较多 ? 学生通 过审题 、 分析 、 讨论, 都能将 题 目归结 为
比 较m ・ n 与f _ / T  ̄ - _ t - n _ _ 1 z 大 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
\ Z /
测 出: m ・ n ≤ f \ / i z , 即 可 得~ ≤ — m 2 + — n 。
2 . 求真务实 . 诱 发 自主探 索 的 乐趣
新理念要求 ,学 生学 习的过程不再是被 动地 吸 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 而是 亲 自参与 丰富 、 生 动的思 维活动 ,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 的过程 。如在教学《 实 数与 向量 的积 》 时, 为 了让学 生亲 自参与丰 富 、 生 动 的知识形成过程 ,教师可使用火柴当作 向量进行 向 量加法实验。 课堂的走 向和情境 的发展都应 该掌握在学生 的 手 中,随着 有质量 的问题 的提出 ,学生有见解地 回 答、 阐述 , 使得课堂 的广度和深度 得以延伸 , 学生 的 智慧得以碰撞 。 通过问题的探究 , 思维得 以无限地 拓 展。 而教师则 当仁不让 的成为一名参谋 、 一名顾 问和 位 帮 助发 现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 朋友” 。教 师 成 为 学 生 的 学 习促 进 者 , 促进完成生生间 、 师 生 问 的相 互 交流 , 在 自主 学 习 的基 础上 , 共 同 完 成知 识 的学 习 和 掌握。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课堂授课方式等,都有强有力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因此,要想把握核心,抓住关键,让新课程顺利实施,我们就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转换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一、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应该是自主性学习的培育者。
自主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真正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系统性,注重教材的人文和情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从以“教”为主转移到以“学”为主。
教育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校门,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和引导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只要掌握了自学创新能力,学生就具备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核所在。
二、教师不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合作性学习的参与者。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定位,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
因此,关于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新变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角色;探究;情境;实践;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十分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因此,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但无论哪一种课程理念的执行,最终都要求教师不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
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所以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课程的需要而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该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呢?1 情境探究的角色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合适的教具、多媒体等手段设置出让学生感觉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偶尔露出“破绽”或“留一手”,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大胆设想的良好习惯。
1.1 让学生成为兴趣情境的创设者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为引导学生“会学”,变“学知”为激励学生“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认知特点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自行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
1.2 让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是创设情境的又一重要目的。
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首先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大纲,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探索学习的主题,遵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原则,进行精心设计。
总之,教师应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铺设问题台阶,把学生引入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做为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理性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通过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角色转变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关系新课程实施成效的关键。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换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
但在旧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材“围墙”里,因此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任务。
反之,超越大纲和教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
又由于旧课标只是学科课程、知识铺就的单行线使学生脱离现实,接受式学习和单向的逻辑思想使学生难以创新。
所以,旧课程下教师既难“教好书”,更难“育好人”。
新课程给教师留足了空间。
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结合,与实践连接,为教育教学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转变为构建者呢?(一)开发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有以下几种:1、校内教育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室等;2、校外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社区、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3、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资源。
当然,学生是更重要的教育资源。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离开学生资源,教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
开发教育资源,应注意四个方面:1、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
教师对校内资源较熟悉,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进行过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在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很不够,这需教师努力,还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注重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显性资源容易被发现和利用,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体念、班集体的环境氛围则容易被忽视。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
在如今信息时代,尤其是新课改的形势下,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已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习型用教材教二次开发学法指导平等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单一、片面的倾向,因此在改革大潮下教育观念的变革,促使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中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啃本型向学习型转换“要想交给学生半瓶水,教师必须要有一瓶水。
”目前师资来源主要是通过师范类院校的培养,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满以为只要凭着一两本教参,就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无需寻找、学习教辅读物以外的东西,但实际要想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往往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导入课别开生面;一副简笔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绘声绘色的情景渲染可把学生带入神话中的伊甸园;三两分钟的舞蹈可增强师生之情、融洽关系;抓住思维发展的灵光及时点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就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一部分已老化,一部分将内耗,剩余的已不能完全胜任如今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观念,不啃老本,全方位加强学习,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修为,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换新课改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播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法的指导者。
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要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去接受信息。
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做出相宜的“裁剪”和“二次开发”,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可亲身体验的平台,让他们去感知事物,从而直接获取信息,因为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存在着某些内容在某些区域、某个时期的不适应。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2012-01课改探微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已成为其应有之义。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进师生关系,才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换一、角色理论与教师角色1.角色理论角色概念源于戏剧,是指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在1934年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
他认为:“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并按照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林顿(Arlington)在其著作《人的研究》中正式使用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他把个体在社会体系中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的总体称为个人的“角色”。
如果说林顿定义的角色涉及的是惯例性角色的话,那么社会心理学家扎宾(T.R. Sarbin)则把角色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角色”,这两种界定之间是互补的。
中国恢复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后,国内学者也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做出了探讨。
比较全面的是周运清在《新编社会学大纲》一书中提出: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
2.教师角色自英国学者威尔逊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后,教师的角色冲突便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将教师角色分成三种概念:教师角色是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角色是教师行为,教师角色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三种认识相辅相成,代表了教师角色复杂性的一面。
参照以上观点,本文采用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一书的观点:教师角色就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就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二位一体的模式。
1.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传统的课程观下,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注重对现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谈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重塑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谈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重塑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在实践中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归根到底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师形象的重塑,这也是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总起点和总开关。
关键词:新课程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转换与重塑一、首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所带来的教育观念转变,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因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专业发展缓慢,急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多方面的,很难一概而论,但值得关注的是,学校的传统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并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特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首要任务。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者,而且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
事实上,这是一种很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新课程强调的教育理念,是要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转变为教学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知己,师生互教互学,共同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愉悦的状态。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一种学生容易接纳的、支持的、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基础教育新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的深刻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梳理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强调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色转变。
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教学设计者、课堂组织者、学习资源开发者、学生发展促进者等多元化的角色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同时,本文还将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清、能力结构不适应等问题,提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策略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并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 教师传统角色分析在教育发展历程中,教师的传统角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深深地塑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历来被认为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权威和传播者,负责将人类积累的系统化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知识体系。
他们遵循教材,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
作为课堂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承担着维持课堂秩序、实施纪律管理和评价学生行为的责任,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种角色强调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和控制性。
再者,作为行为规范的引导者,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示范社会期望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品德楷模。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反思这些传统教师角色的局限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相应转变,从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转向更为多元化的教育引导者和服务者。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的角色。
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等。
[关键词] 新课程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
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去实践、大胆探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一、教师是文化知识的新型传承者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之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是解决教学的基石。
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接受者的角色,即使作为传授者,古今的含义也有区别。
古代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古代的私塾就是典型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教师还是私塾先生都只是“照本宣读式"的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那时的教学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单调、机械,然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外,还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所谓科学性,即教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和时代发展相吻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各色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因此,教学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提出:“教师应该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然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传统教师的文化形象随着时代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首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迅速增长并不断老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教师要不断的“充电".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自觉地、主动地改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教 师在新课改教学 中的角色转换
陈立 军 ( 山东省乐陵市教育局 , 山东
乐陵
23 0 ) 5 6 0
摘要 : 新课 程 改 革 改 变 了教 师与 学生 的 传 统 角 色和教 学 、 习方 式 , 学 对教 师 的 角 色也 进 行 了重 新 定 位 。 教 师 角
的课程 的创 造者 , 充分释放 自身的创造精神 , 从而升华 为与学生共建课程 的主体 。
四 、 新 教 学 模 式 创
在课程 日益走 向开放性 、生成性和创造性 的今天 , 教师应构建新的课程价值观 , 激发学生超越知识之上的 智慧 、 灵感 、 和创造性生命活力的课程的价值追求 , 激情 突破知识 体系的束缚 , 发展学生洋溢着灵气 和才情 的个 性化能力 。 在今天 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 教学模式 的生成和构 建应该 是灵活多样 、 充满 蓬勃生机 的 , 不应该是 也不 它 可能是一种固定的 、 呆板 的形式和框架 。以往的教学模 式或方法 ,无论是 以章节 内容为基础的章 节教学模式 , 还是以知识 的整合为理论设想的整体教学 模式 , 都是基 于课本 的教材而建立 的教学模 式 ; 在现在看 来 , 无论其 在 当时多么有用 、 多么优 秀 , 在现在 的新课 程观念 和教
精神 。
2要有 人本意识 , . 明白学 生不 是接纳 知识 的容器 , 明 白我们培养 出来 的学生也不是装 满知识的花瓶 , 我们 培养 的是活生生 的人 , 这个 人在学 习的过程 中与我们一 样是一个有生命 、 有感情 的知识共建者 , “ 习和发展 是 学 的主体 ” 。 ( ) 二 利用课程资源 , 创设情境 , 创新 自己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 中,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 授统一指定 的 教材 , 教师可 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 有效地整 合多种课程 资源 , 照新课程 理念 的要求 , 按 实施 教学 , 进学生 发 促 展 。在传统的教学 中 , 教师也并不 只是教材 的解释者和 传颂者 , 教学过程或多或少地都涉及对教材的 理解和对 教材应用方式 的选择 , 是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 活动 。即 便是“ 满堂灌+ 题海战术 ” 的传 统教学 , 也仍 然离不开教 师对 于教材 的处理 、对 于授课 内容和 习题 的合理安排 。 新课程改革 中, 更需要教 师在教材 的选择和利用上有 自 己的创 见, 可以对教科 书作 出适 当的裁剪 、 取舍 , 打破 以 教材为中心 、 教科 书一统天下的现象。根据 该地 、 该校 、 该班、 该生 的实际情 况作 出适宜 的安排 , 依据 学生的兴 趣、 爱好 、 心理发展 和爪. j 生化选择来 拓宽课 程 的内涵和 外延 。教 师要敢于 由教科 书的忠实执行者 转变为 自己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
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作为高校中直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人员,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是指辅导员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责。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教育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要求。
辅导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学术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辅导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服务能力,能够提供学生所需的教育服务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辅导员应当担负起推动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并发扬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辅导员的角色转换是指辅导员在实践中所需具备的不同角色和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角色转换要求辅导员具备教师、导师、辅导员、服务员等多种角色。
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角色,能够承担起课程教学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知识传授。
辅导员需要具备导师的角色,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个人发展指导和职业规划。
辅导员需要具备辅导员的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
辅导员需要具备服务员的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协助,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角色转换,辅导员在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
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提供更专业的学术指导和教育服务。
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和扶持。
辅导员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方式,提供独特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必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转变自身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本文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所需完成的角色转换。
一、新课程的背景新课程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并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方式。
新课程的实施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的教育需求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强调人的品德和思想素质。
因此,教育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2.学生的教育需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灌输,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教师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由此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3.国家教育政策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强调新课程的实施。
教育教学要紧紧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角色转换1.从“讲授者”到“引导者”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学生的“讲授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和课程。
2.从“管理者”到“合作者”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通过教育纪律来管理学生行为,以确保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合作,倾听学生的声音,学会和学生沟通交流。
众所周知,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具有较大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合作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从“知识传授者”到“终身学习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新课改教师角色
新课改教师角色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会尽量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素养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我也会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作者:赵粉芸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11期摘要: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从知识传授者变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01-01一、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必然趋势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
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3.信息时代新挑战。
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
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
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一个事实。
二、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老师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按照教科书、教参等去教学,成为了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又兼顾校本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为此要求教师要有强烈地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加工,掌握教材体系、体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在实践的过程中和同事进行研讨,取长补短,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完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jué sè)的转换课程改革强调发现(fāxiàn)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困难,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xué sheng)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到了课堂(kètáng)上,仍然是教师在唱着“独角戏”,学生(xué sheng)是那“热闹”之外的看客,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
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哪有什么自主性可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确实做到角色转换。
换言之,就是教师不敢放手,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此看来,新课改,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
鉴于这个观点,个人有一些心得,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加强师生合作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几百年来教师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师“传道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还能否坐稳“传道者”的位子?答案是否定的。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了师生间和谐的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旨在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
然而,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需要有一支具备新思维、新意识、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坚实的基础和支撑,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将面临着角色转换的挑战。
一、教师角色转换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告别我们,学校、学科、课程、教材等都将面临改革。
这一转变呼唤新式的教师,新式的教育从业者需要进行角色转换。
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测试评估。
而新课程中,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优秀公民、适应性人才、创新意识、终身学习等等。
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长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学会合作。
新课程需要教师更多地去发挥引导者、管理者、评价者的作用。
二、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1. 更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换可以更加贴合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2. 更能发挥自身优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转换角色,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的深化和转型。
3. 更容易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教师转换角色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解决今后教育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三、教师角色转换的具体方向1. 由讲授型教师转向引导式教师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主要是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但这种方式无法完全满足新课程的需求。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转向引导式教师,通过引导、服务、支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2. 由传授型教师转向管理型教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一名教育的管理者。
教师需要不仅是一名传授知识的老师,更要是一名引领学生潜能和才华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实际机会和参与经历的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和社交经验。
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作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
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使学生发展出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具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发挥更多的个人特点和专业技能。
一、了解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作为改革的一部分,需要了解改革的目标和目的,同时要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部门的政策,并将其贯彻到实践中。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涉及到学校管理、评估和监督等一系列领域。
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全方位地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成为领导者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领导者,鼓舞和指导学生以达到更高的教育目标。
教师需要成为一个推动变革的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激励,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为领导者,教师还应该展示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品行以示范学生。
(此处可适当补充相关经验)三、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的决策过程,也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更好地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情况,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领导能力不仅仅是作为领导者,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更出色的公民和社会领袖。
教师需要定义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包括适应环境、创造性思考、以及能够构建有意义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领导者的角色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加自信、更加有影响力的人。
五、在变革中保持灵活性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灵活性,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加切合实际的课程和实践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变革。
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这种变化,以保持最新和最有效的教学技能。
总体来讲,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需要他们从传统的教授者转变为更积极和负责任的领导者和指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意义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倡“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但全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却需要行为角色的转换。
因此,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平等首席”、参与者、组织者及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角色转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语文教师角色也是这样。
特别是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必要性与意义的充分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甚至能使教师自觉地生成正确的角色行为。
反之就会出现摇摆性、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客观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即由
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2.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
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四种因素即老师、学习者、学科内容和环境中,教师的行动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
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的“角色面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系统运行。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必须先转。
3.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热切呼唤语文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换,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
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是在任何时期与任何条件下的永恒的课题。
如果简单一点说,教师专业成长可以说是教师的业务能力的与时俱进过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生事物,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与促进者,才能在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中永葆青春与活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有保障。
(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
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
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
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
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
实际上,运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而使自己的教学角色不断定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
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
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得到凸现。
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
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
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
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
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
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
总之,如今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如果说新课程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位带给我们福音的天使、需要我们的虔诚地迎接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我们迎接的最好方式就是首先对自己的角色做出全新的调整。
唯有如此,新课程才会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她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