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网(Intranet)
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
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作为企业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传递平台,Intranet的信息服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常见管理模式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的定义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网络上的信息服务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管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对Intranet信息服务的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内部网络上的信息传递顺畅、高效,并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Intranet作为企业内部的通信平台,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管理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权限和分类来确保信息的及时发布和传递,避免信息过于庞杂和混乱。
2. 促进知识共享与协作: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可以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通过搭建合适的知识库和协作平台,员工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分享各种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经验,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支持。
3.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通过信息服务管理,可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例如,可以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和密级管理,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可以加强对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监控和漏洞修复,降低网络被攻击的风险。
三、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的常见模式在实际的企业内部网络中,Intranet信息服务管理常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 自上而下的中心化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服务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由中央部门统一负责。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企业,可以确保信息服务的一致性和层次化管理,但可能会导致信息服务的效率较低。
2. 分布式的部门自主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部门按照需要自主地组织和管理信息服务。
这种模式适用于分散性较大、各部门间相互独立的企业,可以提高信息服务的灵活性,但可能会导致信息服务的不一致性和冗余。
内联网
内联网内联网(Intranet)又称企业内连网,是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可支持企事业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通常采用一定的安全措施与企事业外部的因特网用户相隔离,对内部用户在信息使用的权限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Intranet与internet相比,可以说Internet是面向全球的网络,而Intranet则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的实现,它能够以极少的成本和时间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大量信息资源高效合理地传递到每个人。
Intranet 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充分利用通讯线路、经济而有效地建立企业内联网的方案,应用Intranet,企业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过去,只有少数大公司才拥有自己的企业专用网,而现在不同了,借助于Internet技术,各个中小型企业都有机会建立起适合自己规模的"内联网企业内部网,企业关注Intranet的原因是,它只为一个企业内部专有,外部用户不能通过Internet对它进行访问。
了解Intranet,首先要了解企业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集团化,企业的分布也越来越广,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国界的公司越来越多,以后的公司将是集团化的大规模、专业性强的公司。
这些集团化的公司需要及时了解各地的经营管理状况、制定符合各地不同的经营方向,公司内部人员更需要及时了解公司的策略性变化、公司人事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简单但又关键的文档,如通讯录、产品技术规格和价格、公司规章制度等信息。
通常的公司使用如员工手册、报价单、办公指南、销售指南一类的印刷品发放。
这类印刷品的生产既昂贵又耗时,而且不能直接送到员工手中。
另外,这些资料无法经常更新,由于又费时有昂贵,很多公司在规章制度已经变动了的情况下也无法及时准确的通知下属员工执行新的规章。
如何保证每个人都拥有最新最正确的版本?如何保证公司成员及时了解公司的策略和其它信息是否有改变?利用过去的技术,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自考重点内容)
EDI 被称为电子数据交换,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专用数据网络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单位与部门连接在一起,应用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实现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交换自动化,从而提高了业务效益。
Intranet 内联网也叫企业内部网,内联网也叫企业内部网,是指利用因特网技术构建的一个企业,是指利用因特网技术构建的一个企业,是指利用因特网技术构建的一个企业,组织或部门内部的提供综合性服务组织或部门内部的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络支付网关是因特网与银行内部的专用网之间的安全接口,网络支付的电子信息必须通过支付网关进行处理后才能进入安全的银行内部支付结算系统,进而完成安全支付的授权和获取。
才能进入安全的银行内部支付结算系统,进而完成安全支付的授权和获取。
政府门户网站 指能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因特网单一入口(前台)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后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服务,也是政府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服务职能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网络证券是指投资者利用因特网上的网络资源,是指投资者利用因特网上的网络资源,获取各类证券的即时报价,获取各类证券的即时报价,获取各类证券的即时报价,分析市场行情,分析市场行情,分析市场行情,进行投资咨询并进行投资咨询并通过因特网委托下单,实现实时交易。
通过因特网委托下单,实现实时交易。
简述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和联系答: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用户不同。
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相至借鉴;4)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也利于扩大电子商务的潜在市场,政府的网上交易就是一笔很大的电子商务。
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其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推动。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信息化。
(完整版)VPN概述
VPN概述1-1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纷纷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企业自己的内联网(Intranet),同时根据商务发展的需要,与供货商、销售商等整合资源,建设外联网(Extranet)。
Intranet 和Extranet在物理上的分布化,即由简单的本地局域网或局域网连接发展为远地局域网连接,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
远程网络连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专线,但问题很多,最主要的如费用昂贵、维护困难、接入点选择不灵活以及多节点连接困难等。
同时,企业已经接入了Internet,却又要使用专线,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从人类通信的历史来看,因特网是最近才出现的事物,然而它却对人类的通信方式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它被列入通信发展过程中最伟大的标志之一。
因特网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和商业上的交往。
特别对于商业,因特网迅速成为进行商业活动的通信介质。
然而,商业活动需要安全的专用通信,而因特网却是一个最不安全的公共传输介质。
通常有两种方法来保证网络上的对话不被公开:一是物理分隔(Physical Separation),指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能访问信号;二是迷惑(Obfuscation),虽然能够检测到信号,但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能够理解其中的信息。
当在公共网络传输介质中进行通信的时候,迷惑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在公用网络中,按照相同的策略和安全规则, 建立的私有网络连接VPN运用了各种网络技术来实现在公共的因特网基础设施中提供专用通信。
它提供了信息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和用户的验证。
VPN原理上由两部分组成:覆盖在普遍存在的因特网之上的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以及为了秘密通信和独占使用的专用网络(Private Network)。
更加重要的是VPN的“专用”方面。
专用网络的真正目的是保持数据的机密性,使之有指定的接收者能够接收它。
内联网(Intranet)
内联网(Intranet)5.5.1 Intranet 概述1.Intranet 的定义Intranet的浪潮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
同样,Intranet的浪潮也冲击着企业的计算机应用。
人们发现TCP/IP、HTML及Web等技术也可以用于企业内部信息网的建设,由此便引发了Intranet 应用的高潮。
Intranet按字面直译就是“内部网”的意思,为了与互联网Internet对应,通常将之译成“内联网”,表示这是一组在特定机构范围内使用的互联网络。
这个机构的范围,大可到一个跨国企业集团,小可到一个部门或小组,它们的地理分布不一定集中或只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
所谓“内部”,只是就机构职能而言的一个逻辑概念。
由于采用的是Internet上早已成熟的标准技术,Intranet使得机构内涉及多种平台的网络应用开发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技术,从而使开发工作变得十分简单。
而且,用户端只需要配置一个一般用户都熟悉的浏览器软件,这样就使开发投资和培训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Intranet技术一问世就受到了各类机构组织和企业的极大欢迎,近年来推广速率与Intranet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现在全球几乎80%的Web 服务器都与Intranet应用有关,可以说Intranet已成为当前机构和企业计算机网络的新热点。
2.Intranet的结构Intranet通常是指一组沿用Intranet协议的、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内部网络。
服务器端是一组Web服务器,用以存放Intranet上共享的HTML标准格式信息以及应用;客户端则为配置浏览器的工作站,用户通过浏览器以HTTP协议提出存取请求,Web服务器则将结果回送到原始客户。
Intranet通常是指可包含多个Web服务器,一个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Intranet常常会有多达数百个Web服务器及数千个客户工作站。
这些服务器有的与机构组织的全局信息及应用有关,有的仅与某个具体部门有关,这些分布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也便于开发和维护管理。
关于Intranet
关于Intranet2011级2班曾志鹏20111062150摘要:Intranet网上技术是ARPANET网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局域网(LAN)的应用也很成功。
讲Interent的技术与局域网相结合,或在局域网上应用Interent技术,吸收二者的长处,弥补二者的不足。
这就是Intranet,即企业网的出发点与归宿。
Intranet也是Web技术和LAN技术结合的产物,是Interent和LAN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Intranet的定义Intranet的系统组成结构Intranet的硬件结构Intranet的建设与应用,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国内Intranet网的建设与应用才刚刚起步。
Intranet来源于70年代出奇的ARPANET网。
此后ARPANET的技术在应用在各种局域网LAN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Intranet称为企业内部网,或称内部网,内网,是一个使用与因特网同样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它通常建立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并为其成员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等服务,例如万维网,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它的核心技术是基于Web的计算。
由于Intranet的起步晚,还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一.局域网爆发病毒,木马泛滥的问题二.单位电脑中重要资料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三.电脑滥用的问题?四.互联网访问及上网权限管理五.域网内电脑数量不断增加,管理员已无法维护庞大的电脑六.软硬件资产管理七.补丁自动升级管理八.非法外联及非法IP地址管理九.带宽、流量管理问题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认识Intranet。
要完全认识Intranet就应该从Intranet的定义,Intranet的系统组成结构以及Intranet的硬件结构等方面来接触。
以下就是我的认识与观点。
一.Intranet的定义:intranet是属于某个组织或公司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网络,只有组织的成员或公司的员工和经过认证的用户可以访问intranet。
Intranet网络的组成
Intranet网络的组成Internet革命冲击着企业的电脑应用,人们豁然开朗,发现TCP/IP、HTML和Web等技术,也可以用于企业内部信息网的建设,这就是这几年突然兴起的Intranet应用热。
由于采用Internet上早已流行和成熟的标准技术,它使企业内的多平台网络应用开发变得十分简便,人们不必再拘泥传统的客户/服务器开发技术。
况且用户端只需要一个划一的浏览器软件,就可共享网上各种信息和应用资源,使开发投资和培训费用都大大降低。
Intranet不仅有助于连结企业内部原先隔离的信息孤岛,让职工有效地共享企业的信息和应用资源,提高管理功效,它也可让企业的许多服务功能,通过Internet自然地延伸出去,让用户和合作伙伴借助网络共享资源和方便的智能式服务,改善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一、Intranet网络的组成同传统的网络系统一样,完整的Internet网络系统组成平台应包括网络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应用平台、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网络管理平台、网络安全平台、网络用户平台、环境平台和通讯平台。
平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对Internet网络的建立、开发者来讲,其任务就是选择和开发符合自己要求的组成平台,并使所开发的系统所花代价最小,同时又获得比较满意的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1.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整个Intranet网络系统的核心和中枢,所有平台都是运行在其之上。
主要有网络传输设备、接入设备、网络互联设备、交换设备、布线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网络测试设备等。
2.网络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
目前可能的信息服务种类有信息点播、信息广播、Internet服务、远程计算及其他服务类型,其中Internet服务是Intranet 网络建设中的重点考虑对象,它包括Web服务、E-mail服务、FTP、News、Telnet、消息查询和信息检索等。
3.网络应用平台Intranet网络系统上的应用平台主要有管理信息系统(即MIS)、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监测系统和远程教育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的定义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Internet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EC或Electronic Business简写EB)。
通俗的说,电子商务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网络)的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
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内联网( 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定义有多种说法。
下面是一些组织、政府、公司、学术团体等总结的较为全面的定义,在此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的商业交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UNITRAL):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它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报告草案: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和结算。
这种交易的方式不受地理位置、资金多少或零售渠道的所有权影响,公有私有企业、公司、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一般公民、企业家都能自由地参加广泛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工业、私营和政府的服务业。
电子商务能使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易并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
国际标准化组织(ISL/IEC)UN/ECE关于EB谅解备忘录: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通用术语。
}IBM公司:电子商务(E-Business)概念包括三个部分: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也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意义下的强调交易的狭义的电子商务(E -commerce),而是把买方、卖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因特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
电子商务名词解释
电子商务集萃1.EDI:电子数据传输。
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结构,形成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 有人又将其译为“无纸贸易”,其实质在于信息储存及传递的介质由纸张转为电磁设备.2.Internet:因特网intranet:内联网extranet 外联网:用来连接多个内联网Intranet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进入企业内部Web站点,还允许企业员工与Internet连接。
而Internet 是没有防火墙/网关的保护,是全开放的.3.E-commerce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又称为“电子商贸”.指在网络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贸易活动个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它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E-business是指广义上的电子商务,即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化通信技术,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利用电子化工具来实现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4.完全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服务)、销售过程和代理人(中间商)的完全数字化程度5.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6.电子商务分类:B2B:企业对企业阿里巴巴B2C企业对消费者亚马逊C2C消费者对消ebay费者C2B消费者对企业EC企业内部电子商务P2Pnapster。
Com7.EFT:电子资金传输8.Direct marketing :直销:邮寄目录结合电话交流的销售方式,直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订单,直销商可能从制造商那里直接购买产品。
9.Disintermediation:非中介化(非居间化):在直销中,生产商绕过了批发商和零售商,直接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
10.在线消费者类型:个人消费和机构买家。
按照经历分类为功利型和享乐主义消费者(实用目的和娱乐目的)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冲动),耐心型消费者(理智),分析型消费者(疑虑)。
Intranet
IDS分类
基于主机型( Host-based): 检测的目标为主机系 统和系统本地用户;检测原理是根据主机的审 计数据和系统的日志发现可疑事件;检测系统 运行在被检测的主机或单独的主机上。 基于网络型(Network-based): 根据网络流量、 协议分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信息等数据检测 入侵。 基于主体型(Agent-based): 采用相互独立运行 的进程组(自治主体)分别负责检测,将那些主 体认为是异常的行为标记出来,并将检测结果 传送到检测中心。
当内网的用户希望访问外网某个应用服务器时,实际上是向运 行在防火墙上的代理服务软件提出请求,建立连接。 由代理服务器代表它向要访问的应用系统提出请求,建立连接。 应用系统给予代理服务器响应, 代理服务器给予内网用户以响应。
代理分类
HTTP代理、 FTP代理、SOCKS代理。 HTTP代理、 FTP代理是应用层代理与具体协议有关, 速度较慢。 SOCKS代理是传输层代理,只关心传输的报文,与 具体的应用协议无关,因此速度快。 SOCKS代理分为SOCKS4代理和SOCKS5代理。 SOCKS4只支持TCP,SOCKS5支持TCP和UDP。
Intranet是LAN,但是它使用的协议是TCP/IP。 可以与外界相连(有人称为Extranet)。 Intranet具有安全性。 Intranet使用WWW工具,可以使期用户方便地浏 览内部信息资源,及Internet上的丰富信息资源。
安全措施
防止伪造(fabrication),截获(interception),
入侵检测(IDS)
Internet This is the "red zone". It is the zone in which your IDS must be configured to be the least sensitive. It will ‘see’ the most traffic here. It is here that you will run into the most false alarms. This is a high risk zone. This is the trusted, "blue zone". Anything that reaches this network is considered hostile (unless of course you have authorized traffic entering the network- in which case the IDS would be configured to ignore it.). You will have the least number of false alarms on this zone. Also, your reaction to alarms in this zone will be the strongest. This is the "green zone". The IDS should be configured less sensitive than the red zone IDS. This is because the firewall is configured well, and only allows known/authorized traffic to enter the zone. You will receive less false alarms in this zone.
Internet、internet 和 intranet 的译法
Internet、internet 和intranet 的译法Internet 曾有过多种译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 1997 年公布了第一批信息科技名词,将 Internet 定名为因特网,但至今仍有人习惯于使用旧的译名"国际互联网",甚至认为旧译名胜于规范化的新译名,这是由于对 internet 与 Internet 两名词的概念理解不够之故。
互联网(internet)是由多个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网络互连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Protocol),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的 IEEE 802 标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TCP/IP 协议,......等。
因特网(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 ARPA 网演变而来的、采用TCP/IP 协议的一种互联网(internet),由于应用最为广泛,因而在国外的一本专著中对此有如下的描述:互联网最重要之例即为因特网。
(The most important example of an internet is referred to simply as Internet.)Internet 与 internet 都是"互联网",但 Internet 是专指性专有名词,用大写字母开头,冠以定冠词 The;internet 则为泛指性普通名词,用小写字母开头,冠以不定冠词an.此外,Internet 只能以单数形式出现(专有的,独一无二的),而internet 则可以用复数形式。
在英语出版物中可用大、小写字母来区别这两个既相似但又不同的名词。
类似的例子还有 Bellboy(旅馆或俱乐部中的诗者)和 Bellboy(美国原 Bell System 的寻呼业务),cable and wireless(有线电报与无线电电)与Cable & Wireless 英国大东电报公司)等。
1、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区别与联系
1、internet对商务企业级经营的影响之宇文皓月创作一、改变促销手段由原来的电视,街头广告拓展到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无形虚拟市场。
二、加剧竞争程度原来的资金,技术等将大大减少。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买方的选择余地进一步扩大。
服务与价格将是无法防止的。
无形中加剧了竞争度。
三、创造企业模式电子商务创造了新的企业模式--虚拟企业。
打破了企业之间、财产之间、地域之间的界限。
管理由原来的相互控制转向相互支持,由监视转向激励,由命令转向指导。
四、调整企业规模企业规模不再是你有多大的厂房,多少员工,互联网上每个企业就是一个站点,两人管理的商城与传统的200人管理的书店没有什么区别。
五、缩短生产周期1.利用互联网快速调研市场,掌控市场需求。
2.产品信息快速传播,即时获取反映,改良产品。
3.了解竞争对手产品并分析,从而调整自己的产品。
2、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与Internet相比,Intranet在网络平安方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措施,克服了Internet平安保密方面的缺乏。
2、Intranet的信息传输速度一般比Internet要快得多。
从企业或机构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面向全球的,而Intranet 是面向各单位内部的。
主要不同在于前者强调其开放性,而后者更注重网络资源的平安性。
3、Internet和Intranet的区别在于Internet连接了全球各地的网络,是公用的网络,允许任何人从任何一个站点访问它的资源。
而Intranet是一种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是专用或私有的网络,对其访问具有一定的权限,其内部信息必须严格加以维护,因此对网络平安性有特别要求,如必须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
4、Intranet仅适用于企业内部,满足公司内部员工的信息查询,不克不及满足其他人员,如客户、经销商和供货商对企业内部信息的密切关注。
构建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构建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作者:滕荣华邹文健宫晓曼[摘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内部网现有的安全防护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并阐述了该体系的构架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Intranet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统一安全管理平台一、前言内部网(Intranet)指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专用网络。
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
内部网在企业信息发布、销售服务、提高工作群体的生产力、内部交流与支持、员工的培训和数据库开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企业协调内部通讯和提高企业生产力。
但是,随着Intranet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内部网的安全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网络病毒的泛滥、网络黑客的攻击、企业信息的泄密等,无不牵动着企业领导敏感的神经。
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管理,保障内部网络安全有效的运行。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现有内部网安全防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当前企业内部网普遍采用在网络出口部署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和硬件防火墙,在内部网服务器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辅以一定的访问控制策略并及时更新补丁等多项安全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
当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由于大部分交换机以及路由器不具备或只具备较弱的安全防护功能,只能依靠防火墙来抵御攻击和入侵,并由IDS 来予以跟踪。
但是这种安全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弱点:1.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大型内部网内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单纯的依靠在内部网的某一点安装某一网络安全设备来进行全网的防护已显得力不从心,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并且造成内部网整体通信的瓶颈。
2.来自于内部的误操作和滥用对内部网的影响是最为致命的,通常的比例高达70%。
Intranet(Internet)和宽带网
IMP
H
IMP H
IMP
T T T H T T T H C
IMP
IMP
H
H1
C--集中器
T
H--主机
IMP--界面信息处理机
ARPA网中信件传送过程
源IMP
P head
中间 IMP
P head
目的 IMP
P head
P1
M HEAD
P1
P head
P1
M HEAD
P head
P1 P2 P3
P head
传输媒 体
局域网LAN三要素
1) 拓扑结构 2) 传输媒质 3) 信道接入控制协议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
ATM特点
1 不同速度、不同介质的通用网络 2 复盖广范围的应用 3 固定长信元cell 4 高速网络技术、快速分组交换
ATM CELL
Cell Head(5byte)
90年代商业化过程
(1)1992 IBM、MERIT、MCI一起组建 ANS(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 比 NSFnet 容量扩大30倍 (2)1991 组成商用Internet协会 CERFnet、PSInet、Alternet 商用网 (3)1995/4/30 NSFnet停止管理Internet Pacific Bell Ameritech Advanced Data Services and Bellcore Sprint
Intranet
Intranet
HUB
内部用户 内部用户 内部用户 内部用户
HUB
内部用户 内部用户Fra bibliotek供应链信息集成
第8章 Internet与Intranet
Web服务及配置 Web服务及配置
知识点 – Web服务的运行机制 – IIS服务器的管理 – Web站点和虚拟主机 – 物理目录和虚拟目录 – IIS的安全性 难 点 – IIS服务器的管理 – 创建和管理Web站点和虚拟主机 – IIS的网站安全及其实现 要 求 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 WWW服务的运行机制 – IIS服务器的管理
3.Intranet的应用 3.Intranet的应用 一旦企业建立了Intranet, 一旦企业建立了Intranet,就可以用它来发布 信息、增强企业内部的通信能力、 信息、增强企业内部的通信能力、建立合作的 环境。Intranet的应用包括 电子邮件、 的应用包括: 环境。Intranet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信息 发布系统、企业快报、系统用户手册、培训、 发布系统、企业快报、系统用户手册、培训、 新闻组、销售报告、财务报告、客户信息、 新闻组、销售报告、财务报告、客户信息、季 度统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信息、 度统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信息、 物资和元部件目录、仓库信息和资产管理等。 物资和元部件目录、仓库信息和资产管理等。
安装IIS 5.0
2 管理IIS服务 管理IIS服务
IIS服务器的管理 IIS 5.0通过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单元来管理IIS。IIS管理单元集成 在Microsoft管理控制台(MMC)中,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 利用它可方便地对Web、FTP等服务器进行创建、配置和管理。 另外,IIS 5.0还提供了基于Web的Internet服务管理器,通过它也 可以在Web浏览器中访问管理程序和创建、配置Web服务器。 IIS 5.0采用层次型的结构对各服务器进行管理。对服务器的管理 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可分为服务器、站点、目录和文件等多个层次, 上级层次的属性将被下级层次继承,如果上下级层次的属性设置 发生冲突,则以下级层次为准。该种层次结构如图所示。
内联网
内联网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内联网英文名称:Intranet;intranet定义1:使用因特网技术,为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而建立的专用IP网。
通常与因特网相隔离。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网络(二级学科)定义2:一种基于网际协议,为一个企业、公司或组织内部设计的专用网络。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内联网(Intranet)又称企业内连网,是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可支持企事业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通常采用一定的安全措施与企事业外部的因特网用户相隔离,对内部用户在信息使用的权限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目录编辑本段Intranet与internet相比,可以说Internet是面向全球的网络,而Intranet则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的实现,它能够以极少的成本和时间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大量信息资源高效合理地传递到每个人。
Intranet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充分利用通讯线路、经济而有效地建立企业内联网的方案,应用Intranet,企业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过去,只有少数大公司才拥有自己的企业专用网,而现在不同了,借助于Internet技术,各个中小型企业都有机会建立起适合自己规模的"内联网企业内部网,企业关注Intranet的原因是,它只为一个企业内部专有,外部用户不能通过Internet对它进行访问。
了解Intranet,首先要了解企业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
编辑本段内联网Intranet的重要性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集团化,企业的分布也越来越广,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国界的公司越来越多,以后的公司将是集团化的大规模、专业性强的公司。
这些集团化的公司需要及时了解各地的经营管理状况、制定符合各地不同的经营方向,公司内部人员更需要及时了解公司的策略性变化、公司人事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简单但又关键的文档,如通讯录、产品技术规格和价格、公司规章制度等信息。
Intranet又称为企业内部网
Intranet又称为企业内部网,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它实际上是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它的核心技术是基于Web的计算。
Intranet的基本思想是:在内部网络上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 的Web模型作为标准信息平台,同时建立防火墙把内部网和Internet分开。
当然Intranet并非一定要和Internet连接在一起,它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含义或称内部网,内网,是一个使用与因特网同样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它通常建立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并为其成员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等服务,例如万维网,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编辑本段产生背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集团化,企业的分布也越来越广,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国界的公司越来越多,以后的公司将是集团化的大规模、专业性强的公司。
这些集团化的公司需要及时了解各地的经营管理状况、制定符合各地不同的经营方向,公司内部人员更需要及时了解公司的策略性变化、公司人事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简单但又关键的文档,如通讯录、产品技术规格和价格、公司规章制度等信息。
通常的公司使用如员工手册、报价单、办公指南、销售指南一类的印刷品发放。
这类印刷品的生产既昂贵又耗时,而且不能直接送到员工手中。
另外,这些资料无法经常更新,由于又费时有昂贵,很多公司在规章制度已经变动了的情况下也无法及时准确的通知下属员工执行新的规章。
如何保证每个人都拥有最新最正确的版本?如何保证公司成员及时了解公司的策略和其它信息是否有改变?利用过去的技术,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
市场竞争激烈、变化快,企业必须经常进行调整和改变,而一些内部印发的资料甚至还未到员工手中就已过时了。
浪费的不只是人力和物力,还浪费非常宝贵的时间。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联网,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
已有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利用E-mail在公司内部发送邮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公路网建立自己的内部网(Intranet)
利用公路网建立自己的内部网(Intranet)利用公路网络系统,结合自身的特点及要求而构造的一个公路内部网。
标签:公路;内部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互连网(Internet)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通过这个网络,人们可检索信息资源、发布新闻资料、开辟技术论坛、召开专家会诊、收发电子邮件、开展电子商务等各种活动。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迅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对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大学及企业纷纷引入互连网技术,以加强信息交流。
但是,Internet在如何适应各部门自身的特定要求及网络安全性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如何将Internet技术和现存部门自身网络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Internet(内部网)以便能更好地满足部门自身发展的需求,就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1 网络解决方案Internet是基于Internet TCP/IP协议、使用环球网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防火墙(fire wall)、为部门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 功能的内部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为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采用TCP/IP协议。
在Web 服务器端,网络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 Server4.0(简体中文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采用SQLServer或Visual Foxpro等关系型数据库,利用HTML 把文字、表格、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组织起来,构成WWW的页面,通过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在网上发布数据库信息,向客户端提供WWW 的数据库查询服务。
客户端采用WWW浏览器,对网络信息进行浏览。
同时提供内部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IP)等功能。
2 网络的硬件平台及互联2.1 网络构成本公路系统由4个直属单位组成,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分散,若每个直属单位直接挂入公路网,则本单位本身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就不太通畅,并且无安全性可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联网(Intranet)5.5.1 Intranet 概述1.Intranet 的定义Intranet的浪潮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
同样,Intranet的浪潮也冲击着企业的计算机应用。
人们发现TCP/IP、HTML及Web等技术也可以用于企业内部信息网的建设,由此便引发了Intranet 应用的高潮。
Intranet按字面直译就是“内部网”的意思,为了与互联网Internet对应,通常将之译成“内联网”,表示这是一组在特定机构范围内使用的互联网络。
这个机构的范围,大可到一个跨国企业集团,小可到一个部门或小组,它们的地理分布不一定集中或只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
所谓“内部”,只是就机构职能而言的一个逻辑概念。
由于采用的是Internet上早已成熟的标准技术,Intranet使得机构内涉及多种平台的网络应用开发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技术,从而使开发工作变得十分简单。
而且,用户端只需要配置一个一般用户都熟悉的浏览器软件,这样就使开发投资和培训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Intranet技术一问世就受到了各类机构组织和企业的极大欢迎,近年来推广速率与Intranet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现在全球几乎80%的Web 服务器都与Intranet应用有关,可以说Intranet已成为当前机构和企业计算机网络的新热点。
2.Intranet的结构Intranet通常是指一组沿用Intranet协议的、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内部网络。
服务器端是一组Web服务器,用以存放Intranet上共享的HTML标准格式信息以及应用;客户端则为配置浏览器的工作站,用户通过浏览器以HTTP协议提出存取请求,Web服务器则将结果回送到原始客户。
Intranet通常是指可包含多个Web服务器,一个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Intranet常常会有多达数百个Web服务器及数千个客户工作站。
这些服务器有的与机构组织的全局信息及应用有关,有的仅与某个具体部门有关,这些分布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也便于开发和维护管理。
由于Intranet采用标准的Intranet 协议,某些内部使用的信息必要时能随时方便地发布到公共的Intranet 上去。
考虑到安全性,可以使用防火墙将Intranet与Internet隔离开来。
这样,既可提供对公共Internet的访问,有又可防止机构内部机密的泄露。
5.5.2 Intranet的特点1.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由于采用了Intranet的TCP/IP、FTP、HTML、Java等一系列标准,Intranet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支持不同计算机、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不同网络的互连。
在这些相异的平台上,各类应用可以相互移植、相互操作,使它们有机地集成为一个整体。
在此基础上,应用的规模也可以增量式扩展,先从关键的小的应用着手,在小范围内实施取得效益和经验后,再加以推广和扩展。
Intranet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之成为构筑记过组织级信息公路的主流。
对内方面,Intranet可将机构内部各自封闭的局域网信息孤岛联成一体,实现机构组织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业务运作;对外方面,可方便地接入Intranet成为全球信息网的成员,实现世界及信息交流和电子商务。
2.通用性Intarnet的通用性表现在它的多媒体集成和多应用集成两个方面。
在Intranet上,用户可以利用图、文、声、像等各类信息,实现机构组织所需的各种业务管理和信息交流。
Intranet从客户终端、应用逻辑和信息存储三个层次上支持多媒体集成。
在客户端,Web浏览器允许在一个程序里展现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在应用逻辑层,Java提供交互的、三位的虚拟现实界面;在信息存储层,面向对象数据库为多媒体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利用TCP/IP、Web、Java和分布式面向对象等开放性技术,Intranet 能支持不同内容应用在不同平台上的集成,这些应用可运行在同一机构组织的不同部门,也可运行在不同机构组织之间。
3.简易性和经济性Intranet的性能价格比远高于其碳诶不通信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其网络基础设施的费用投入较少。
由于采用开放的协议和技术标准,大部分机构组织的现存平台,包括网络和计算机,均可继续利用。
作为Intranet的基本组成,Web服务器和浏览器不仅价格较低,而且安装配置简易。
作为开发语言,HTML和Java等容易掌握和利用,使开发周期缩短。
另外,Intranet可扩展性不仅支持新系统的增量式构造,从而降低开发风险,而且支持与现存系统的接口和平滑过渡,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超文本的界面统一标准,操作简易友善,超链使用户只要简单的操纵鼠标就可浏览和存取所需的信息。
由此,对用户的培训可以大大地简化。
Intranet的简易性和经济性不仅表现在开发和使用上,而且也表现在管理和维护上。
由于Intranet采用瘦客户机方式,其客户端部存在程序代码,所以维护更新和管理可以方便地在服务器上进行。
另外,由于Intranet开发和维护技术要求简单,可以让更多部门甚至个人参与开发,从而降低了IT人员的负荷和数量。
4.安全性Intranet的安全性是它区别于Internet的最大特征之一。
Intranet的实现基于Internet技术,两个地理位置不同的部门或子机构也可能利用Internet相互联接。
由于Intranet通常主要险韵诶不适用,所以在与Internet互联时,必须加密数据,设置防火墙,控制职员随意接入Internet,以防止内部数据泄密、纂改和黑客入侵。
5.Intranet存在的问题虽然Intranet具有传统MIS系统和LAN无可比拟的优点,但由于Intranet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少方面尚未成熟,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不足的问题。
由于Intranet的简易性和经济性,诱使各类机构和企业在无慎密规划的情况下纷纷仓促上马,以致造成失控状态。
为避免混乱,Intranet实施前应该根据本机构的特点和现状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应的详细实施步骤。
(2)安全风险问题。
只要有接入Internet的可能,Intranet的风险总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能谨慎地设计安全系统,并充分利用如防火墙,公有密钥和私有密钥等成熟的安全性技术,风险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3)信息管理的重要问题。
Intranet的优点之一是其信息可以让机构内的所有成员共享,但由此也引发了越权访问、信息泄漏及垃圾数据上网的问题。
为此,必须加强对信息管理的重视。
(4)开发方法和策略缺少问题。
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和策略可用于Intranet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大多开发工作只能借助于旧有的方法和策略,这样不利用于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5.5.3 Intranet的应用在短短几年里,Intranet的应用发生了两次跨时代的飞跃,从第一代的信息共享与通信应用,发展到第二代的数据库与工作流应用,节日进入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第三代Intranet应用。
1.信息共享与通信第一代Intranet将Internet的应用搬到机构组织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和快捷通信。
信息共享将机构内部的信息网转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网,实现了高效、无纸的信息传输。
信息共享应用不仅将大量的文件、手册转换成了电子形式,从而减少了印刷、分发成本和传播周期,而且也营造了开放的企业文化。
通过Intranet,领导可以直接与员工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作和市场营销情况。
通常,信息共享应用是一组采用HTML编制的静态Web页面,其中包含丰富的多媒体信息,页面之间通过超链实现透明的浏览和切换。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需要动态的产生或定制。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Intranet的信息共享应用不仅范围广、价格便宜、更新及时,更重要的是媒体丰富和按需点播。
初期Intranet应用的另一个内容是通信。
通信应用可分为共同工作和独立工作两种方式。
共同工作方式不管参与者是否在同一地点,他们必须在同一时间一起工作,这类应用的目的在于增强合作和交流的效率,常见的共同工作通信方式有:日程安排、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电子系统、白板系统及交谈(Char)系统。
独立工作方式则不关心参与者在何时何地进行工作,这类应用的旷日持久是取消必须同时参与的会议。
常见的独立工作通信方式有:电子邮件、讨论组、支持小组工作的文档编辑工具等。
2.数据库与工作流应用随着Intranet应用的深入,静态的信息共享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开始尝试将传统的MIS系统向Intranet上搬迁,这就是以数据库应用和工作流为主的第二代Intranet应用。
这一代Intranet应用的技术特点是Wed和数据库的结合。
在传统的MIS系统中,数据库的存取一般需要专门的用户端软件,检索所得的结果难以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
通过通用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将WWW与数据库结合起来后便使无论存取本身和结果都变得更加容易。
WWW提供的友善、统一和易用的界面,使更多的用户乐意去访问数据库。
由于用户使用的是统一的WWW浏览器界面,而不是各种各样的用户端软件,所以数据库的管理和支持人员可以集中精力的数据库建设上,而不用过多关心对用户端的支持。
这样,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原来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应用与数据库的互联、转换、培训和使用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应用Intranet技术虽然给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仍然不能使现代企事业摆脱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单位对IT的投资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预期的效益总不能兑现。
导致IT技术不能发挥其潜在效能的主要原因是,传统MIS系统仅使人工作业自动化,但并未改、变原有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简单地对现有流程自动化,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只会加剧混乱的程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途径是将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Intranet技术有机结合盐业,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分析、重组、优化和管理,以顾客为中心将流程中和每一项工作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顺畅化和高效化,以协调内部业务关系和活动,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
这就是第三代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和Intranet应用。
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的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活动,也称为价值流。
业务流程几乎包含了企事业单位所有运行操作,按内容可分为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知识及决策管理等。
业务流程具有时间、成本、柔性、客户满意度等可测量和分析的指标,因此,单位的业绩可由业务流程的指标来体现。
无论是分析流程还是重新设计,均可对流程的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价。
这些指标的定义、测量、收集和分析是控制业务流程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