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pptx

合集下载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重 要的贡献。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流 派,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和草书等。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不同 流派的笔法特点。
01
02
03
《论语》解读
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政 治主张及伦理道德观念。
《大学》解读
探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中庸》解读
阐述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及在人生、社会等方面的 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
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理念在现代社 会治理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与个人修养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音乐舞蹈与民俗文化 探讨音乐舞蹈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舞
02
03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绪论本章教学目的:1、使同学了解什么是传统。

2、什么是文化。

3、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信心。

学时分配:3学时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传统和文化释义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类在实践交往中所建构的各种方式和成果的总体。

狭义是指人们的观念或精神形态的总和。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特点一、多样并包性结构。

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形成各具特色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后由印度传入佛教各宗派。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和合体。

其表现为:百家争鸣的形式;互相辩论的风气;兼容并包的政策。

由此,中国文化到宋代,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典章制度都成为世界文明的高峰。

二、开放互补性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封闭的、保守的,它的主导方向是开放的,能不断吸收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外来的思想,而转化为自己的文化,同时又不把自己已有的文化思想绝对化,而不断建构新的理论形态。

其表现是:儒、释、道的综合与排斥;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与对立,正面与负面,形而上与形而下,入世与超世等。

三、经世实用性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的旨趣所在,不在于虚空的玄想,而在于讲求务实的精神和形而下的百姓日用之学。

其表现为制民之产,知行合一。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生命一、整体精神。

整体价值的内在深层蕴涵,是整体意识。

个体价值融入整体价值之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二、人本精神。

以人为中心原则,"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人为邦本,仁者爱人,以民为贵、君为轻、社会稷次之的思想精神。

三、和合生生精神。

春秋时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 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

总学时48,3 学分。

其中理论课40学时,社会考察8 学时。

4.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及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主要针对三年制专科政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五、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本课程学时:72 学分:4学时分配:导论文化和传统文化教学要求;1、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一、传统和文化释义二、传统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和基本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其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及其文化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特征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阶段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三、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及文化意义一、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特点三、儒教的基本精神特质和文化作用四、道教的基本信仰、教规、特征及文化影响五、拂教的基本信仰、特征及社会作用第三章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化概论》课程教学⼤纲《中国传统⽂化概论》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000002312课程英⽂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全校所有专业⼤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本门课程是普通⾼校的⼈⽂类选修课程之⼀,开设本课程的⽬的,是为了加强学⽣的⼈⽂素质教育,在全⾯准确了解传统⽂化的基础,培养起他们的现代⼈⽂精神,弘扬中华⽂化。

这门课的中⼼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的知识结构,对学⽣进⾏民族⽂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学⽣的⽂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应达到以下要求:1.注意对有关⽂化基础知识和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开拓学⽣的视野,拓宽学⽣的知识⾯,使其对中国传统⽂化的基本⾯貌基本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中国传统⽂化强⼤的凝聚⼒、延续⼒、影响⼒和富于包容性,以⼈为本,重⼈伦、重道德,强调⼈格,主张为国尽忠、⾃强不息这条主线展开讲述,增进学⽣对本民族⽂化的认知和认同,汲取传统⽂化的精华,努⼒提升⾃⼰,做⼀个品格⾼尚、勇于进取、为国贡献的⼈。

3.注意与西⽅⽂明进⾏⽐较,在相互⽐较中突显我国传统⽂化的特点,从⽽有助于青年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化之精要。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较系统的掌握中国传统⽂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更深刻的了解民族⽂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化概论》将系统讲授中国⽂化的基本内容,将中国传统⽂化划分为若⼲知识块,并与相应的西⽅⽂化进⾏对⽐,希望通过⼀学期的学习,能对中国传统⽂化有⼤致了解,从⽽喜欢中国⽂化,并有能⼒从⽂化的⾓度分析问题。

了解⽂化差异,可以对社会流⾏的各种⽂化现象有起码的鉴赏能⼒,从⽽全⾯提升学习的⽂化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pdf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pdf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

总学时48,3学分。

其中理论课40学时,社会考察8学时。

4.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课件
价值
探讨中国传统 文化与现代社 会的融合与发

引导学生了解、 认识和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
适用人群
大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 本概念和内涵
中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 展历程和主要内 容
社会人士: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在 现代社会中的价 值和意义
外国友人: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特点和主要 内容
课件结构
02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知足等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 有着重要的影响。
04
佛家思想:强调慈悲、平等、解脱等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 有着一定的贡献。
0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章节副标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方式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 新与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 响
《中国传统文化 概说》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课件介绍
03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0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05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0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课件介绍
章节副标题
课件背景
课件目标:介 绍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本概念、 历史演变、主
系。
强调和谐:中 国传统文化注 重和谐,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人与社 会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
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原始文化:神话传 说、原始宗教等
夏商周时期:青铜 器、甲骨文等
春秋战国时期:百 家争鸣、诸子百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学院)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学院)教学课件

四、文化的功能
(一)承传功能 (二)教化功能 (三)凝聚功能 (四)调控功能
五、中国现阶段文化层面的分析
(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二)精英文化 (三)大众文化
六、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概况 七、《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负面影响的消除 (三)知识层面的拓展 (四)思维模式的转变 (五)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刘向《说苑· 指武》所说:“文化不改,而后加 诛。” 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 (名词是cultivo) 文化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涵盖所有人类文化成果的大文化观。 第二个层次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成果。 第三个层次是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 主的艺术文化。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世界的文明化 二是人类自身的文明化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崇尚伦理道德 二、注重人文理性 三、强调和谐观念 四、倡导忧患意识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一、整体思维 二、辩证思维 三、直觉思维 四、中和思维 五、意象思维 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和意象 思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整体思维是其他思维方 式的基础,辩证思维建立在整体思维之上,直觉 思维更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中和思维又以辩证 思维为条件和前提,意象思维中的“意”与“象” 之间当然地存在着辩证的有机的和谐与统一。
二、文化的特点
(一)民族群体性特点 (二)地域限定性特点 (三)历史承传性特点 (四)现实变异性特点
三、文化的基本结构
(一)物质生产文化 (二)制度行为文化 (三)精神思想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 三个层次的内容,是涵盖所有人类文化成果的大 文化观;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的思想文化。 物质文化是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中层结构,思想 文化是深层结构。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课件
3
绪论
❖ 一、关于“文化”
❖ 1、什么是“文”? ❖ 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 “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易.系辞下》
4
引申为:文字、文章; 礼乐制度; 精神修养; 美、善、德行等,如成语“文质
彬彬”。
❖ 2、什么是“化”?
❖ 本义:变化、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
生”——《易.系辞下》
❖ 引申义:风俗、风气的教化,如成语“潜 移默化”
5
❖ 3、“文”与“化”的并联使用 ❖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易 .贲.》 ❖ 将“文化”合为一词使用是西汉刘向:“凡
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古人对文化理解:“以文教化”
中国传统文的, 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同样也是没有 前途的。”

----李政道
2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沉重的题目, 远非一次概说能够全部概出来的。宋朝诗人著名苏 轼在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感觉, 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这个讲座,只是起个引路导航 的作用。要深切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知识, 恐怕还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12
•狭义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
•果,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
13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记忆”。
14
敦煌藏经洞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更伟大的唐代。
15
就是这5000个字,在人类历史上处于极高的精神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3281103612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36 学分:2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学期:第5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思想政治专业的素质拓展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创造出的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文化,以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自身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领悟中国文化主体精神。

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备从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具备全人类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导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掌握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功能作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充分认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为以后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涵义2. 文化的分类3. 文化的特征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5.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化的基本概念2. 文化的基本特征难点:1. 大学生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第一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学前教育专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全校各专业专科学生(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36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结合文化学的一般知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及历代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礼仪制度、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科举等,并就传统文化的各个侧面做出评析,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做出比较。

旨在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为母本文化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成就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基本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及历代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礼仪制度、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科举等,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以及中医学的辨证思想和养生方法。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2、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3、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表现。

【本课程的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跨学科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种类和技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与现代社会的一致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行为、组织行为和教育行为的启示作用;等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6学时)第一节文化概论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重点、难点)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重点、难点)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与条件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重点)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精神(难点)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2学时学)第一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演进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二、历代哲学思想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民族精神(重点、难点)一、天人协调精神二、入世济世精神三、理想主义精神第三章中国传统宗教(4学时)第一节中国原始宗教一、自然崇拜二、祖先崇拜三、生殖崇拜四、上帝崇拜第二节中国传统佛教一、佛教原始教义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重点)三、佛教组织与佛教习俗第三节中国传统道教一、道教的形成(难点)二、道教的发展演变三、道教信仰四、伊斯兰教五、民间秘密宗教第四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2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点)一、仁、义、礼二、忠孝、诚信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第三节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一、传统修身之道二、传统理想人格第五章中国传统礼仪制度(4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五礼一、吉礼二、嘉礼三、宾礼四、军礼五、军礼第二节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嬗变二、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形式(重点、难点)三、历代婚姻礼俗(重点、难点)四、关于离婚问题第三节中国传统丧葬习俗(重点、难点)一、埋葬习俗二、丧礼习俗三、丧服第六章中国传统衣食住行(4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服饰一、冠、冕、巾二、上衣下裳三、鞋、袜第二节中国传统饮食一、中国古代饮食特征(重点)二、主食、副食三、传统饮品四、古代炊食具第三节中国传统建筑一、民居二、宫殿三、古代建筑特点(重点、难点)第四节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一、车二、船三、轿第五节中国传统节日一、春节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三、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2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学一、诗词二、散文三、小说四、戏剧第二节中国传统艺术一、绘画(重点)二、书法(重点)三、音乐四、戏曲五、舞蹈第八章中国传统科学技术(2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一、天象观测与认识的不断发展二、历法修订的日臻完善第二节中国传统医药学一、中医学的发展(重点、难点)二、药物学的成就第三节中国传统数学一、十进位制、筹算与珠算二、勾股定理与圆周率三、《九章算术》四、其他成就第四节中国传统科技发明一、四大发明二、丝绸与陶瓷技术(重点、难点)第九章中国传统教育科举(2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教育一、形式多样的教育机构二、内容丰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第二节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重点、难点)一、科举以前的选官制度二、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重点)第十章中国传统谋略(4学时)第一节中国传统政治谋略一、姜尚的政治谋略二、老子的政治谋略三、孔子政治谋略四、诸葛亮的政治谋略五、其它政治谋略第二节中国传统军事谋略(重点、难点)一、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特点二、三十六计第三节中国传统人生谋略一、儒家的人生谋略二、道家的人生谋略三、其它人生谋略第十一章中国古代文物鉴赏(2学时)第一节中国古代陶瓷一、陶器二、瓷器(重点)三、陶瓷鉴赏第二节中国古代玉器一、玉器简介二、玉器欣赏第三节中国古代青铜器一、青铜器简介(重点)二、青铜器鉴赏第四节中国古代钱币一、古代钱币简介二、古代货币鉴赏第五节中国古代兵器一、古代兵器简介二、兵器鉴赏第十二章中西文化精神比较(2学时)第一节、中西自然观比较(重点、难点)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式的自然观二、西方“主客二分”式的自然观第二节中西价值取向比较(重点、难点)一、中国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二、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三节中西思维方式比较(重点、难点)一、注重“整体体悟”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二、擅长“个体分析”的西方思维方式四、本课程考查办法:本课程为考核课.平时成绩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80%.五、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传统文化西北大学出版社张岂之2.中国传统文化要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缪德良3.中国传统文化要释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黄鹤4.简明中国传统文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潘万木李孝华上官政洪。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及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主要针对三年制专科政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五、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本课程学时:72学分:4学时分配:导论文化和传统文化教学要求;1、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一、传统和文化释义二、传统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和基本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其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及其文化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特征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阶段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三、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及文化意义一、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特点三、儒教的基本精神特质和文化作用四、道教的基本信仰、教规、特征及文化影响五、拂教的基本信仰、特征及社会作用第三章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说课ppt(简洁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说课ppt(简洁版)
(二)主要参考书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商务印书馆,1994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课堂要求
• 笔记本 • 课堂上会随时连麦 • 读书并说读后感 • 作业按时提交
03 学习该课意义
1、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
启发朝气蓬勃的探索!
04 走进文化之旅 ——思考三个问题
在时间与空间中理解文化
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在时间与空间 中理解文化
我们真的比 古人聪明吗
揣着问题与 古人对话
待 续
……
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
02 课程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参考书目
考核方式 课堂要求
教学方法
• 教师讲授为主
• 精讲重点、难点,略讲比较简单、容易的内容
• 理论讲授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普及相结合
• 视频资料观看及反馈(分组)
• 文献阅读及反馈(分组) • 专题汇报(分组)
理论 教学
绩分配
平时成绩
课后作业 +笔记
20%
作业考核
期末考核
读书报告
闭卷考试
30%
50%
教材与参考书目
•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张万红 孙宏亮 王岩石 主 编
• 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主编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件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件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四)地域性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坐落。因此,文化很自然地 也就具有了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诸如历史传统、风土 人情等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文化的结构
1.物质生产文化
物质生产文化,简称物质文化,是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 劳动产品的总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 必需的衣、食、住、行为目标,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改造和利 用的程度和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文化是文化的最表层,最容 易被感知、觉察,变化也最快。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3.教化与凝聚功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生存、发展对社会的依赖性。正是因为人对社 会的依赖性,使得文化的教化功能得以通过文化模式濡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灌 输来实现。人所生活的文文化(社会)环境,奉行什么样的文化模式,推广 什么样的价值观,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最终表现在行为 方式上。
(一)文化的结构
3.精神心理文化
精神心理文化,简称精神文化,是人类主体意识的创造活动过程及其 成果,体现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 中提炼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都是精神文化的范 畴。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1.记录与认知功能
主要教学内容: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第三节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所形成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系统了解,并批判地继承,以便清楚地认识 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 表现在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哲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轴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原始儒家:孔子与孟子 二、原始道家:老子与庄子 三、中国佛学:禅宗 四、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一、天人协调精神 二、入世济世精神 三、理想主义精神 第四节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大势 难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
第四章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4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 第二节 察举、征辟与九品中正制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衰亡 第四节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评价 教学要求:
第一节 夏商周与春秋战国 第二节 秦汉大一统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 第三节 繁盛的隋唐 第四节 辽宋夏金的分立与元明清的大统一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盛世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理解历史在人事代谢、沧桑巨变中前进,后 人又在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掌握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导
引效应。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和发展 难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点和缺点、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学(4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代诗歌
2. 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 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
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
3
学海无涯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理解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原则与标准, 能够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会正确看待今天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掌握“ 国 家安危,系于人才”思想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难点:怎样评价科举制度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4 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学海无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 程 类 别 :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号: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 课程的性质、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 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 素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 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海无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历代王朝的发展大势 难点:历代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4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代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 一、官学及其发展:西周国学、西汉太学、明清国子监 二、私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院及其影响 第四节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思想
5
学海无涯 第七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一、仁、义、礼 二、忠孝、诚信 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第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 一、传统修身之道 二、传统理想人格
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总学时 48,3 学分。其中理论课 40 学时,社会考察 8 学时。 4.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
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 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 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 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1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学海无涯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二章 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4 学时) (一)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一、自然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生殖崇拜 四、上帝崇拜
学海无涯
第二节 中国佛教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 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中国道教
一、道教的形成 二、道教的发展演变 三、道教信仰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佛教、道教的创始、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够正确认 识和分析宗教对中国人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佛教和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原因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取向,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 人物及其思想。通过学习得到智慧的熏陶,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 的现象和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4
重点: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 难点: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 第六章 中国传统宗教(4 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原始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