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简介

合集下载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是指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乡都是他们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无论在哪里,无论有多远,乡情总是时刻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

家乡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

无论走到哪里,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和忙碌,在心中永远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家乡。

回忆起童年时光,总是充满美好的回忆。

绿草如茵的田野、明亮的夏日河水、喧闹的街头巷尾,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环境的一部分。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岁月,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着快乐与喜悦。

乡情更是一种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和朋友,无论是出于工作、学业或其他原因,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思乡之情。

在异乡他国,人们往往会更加强烈地想起自己的家乡。

想象起故乡的山川田野,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乡愁。

尽管有时我们在异乡也能找到新的归属感,但距离和时差始终无法抹去对家乡的眷恋。

乡情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回忆之情。

纵使世界再宽广,再繁华,也无法替代对家乡的热爱。

家乡是培育我们、养育我们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感情。

无论是对家乡的自然景观还是文化传统,乡情都是一种独特而深沉的情感。

每当回味往事,想起家乡的美好时光,心中充盈着无边的幸福和感激之情。

乡情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无论到了哪里,无论走到何地,我们都会发现,家乡对我们的思绪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乡是我们根脉的所在,是我们记忆与信仰的源泉。

我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习俗习惯都与家乡文化息息相关。

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总有那么一些地方、一些风景,让我们感到亲切和熟悉,让我们心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乡情,是一种永远不会褪色的情感。

即使我们离开了家乡,即使我们去过了更多的地方,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永远不会改变。

乡情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纽带,是我们灵魂的归宿。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那片充满希望与回忆的土地。

家乡的山川、河流、人情,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行。

大堰乡情简介

大堰乡情简介

“长阳人”故里大堰乡乡情简介大堰乡北与长阳县城龙舟坪镇毗邻,南与五峰渔洋关镇接壤,平均海拔近700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

境内242省道纵贯南北,域内公路通车里程近800公里,通车的村、组、户分别达到100%、100%、80%,其中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到近100公里。

全乡国土面积248.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909.6公顷,耕地面积2978.9公顷。

共有15个村、60个村民小组、11221户、35823人,其中农业人口33757人,非农业人口2066人,总人口中,男性19054人,女性16769人,总劳动力22155人。

大堰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十九万年前,“长阳人”创造了古老的神奇;四千多年前,巴人在这里开疆拓土;十八世纪洋教士在石滚淌建堂传教;晚清颜敦伍农民起义震撼清廷;革命岁月,黎化南等革命前辈将红色旗帜插满大堰;建国初期,全国劳模周启本打垱改田让大寨的故乡焕发活力。

大堰乡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有耕地面积5244公顷,山林面积11909.6公顷,土地肥沃。

优质矿产方解石、重晶石、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储量分别过亿吨,铁矿石、磷灰石、煤炭储量丰富。

大堰乡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百岛湖”佳境引人入胜,“长阳人”遗址令人神往,古欧式教堂别有洞天,百里台地冬暖夏凉。

层层梯田、片片茶园、座座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令人心旷神怡。

大堰乡发展迅速,经济腾飞。

全乡围绕“稳粮、扩薯、壮畜、兴茶、强渔”的工作思路,粮食生产健康发展,脱毒马铃薯稳定发展,茶叶种植规范化,生猪养殖规模化,水产养殖科学化,10万亩油料基地规划分步实施,特色农业优势日益凸显;立足煤炭、方解石两大优势资源谋划工业经济发展,21家企业安全生产,通过招商引进的宜昌登城生化有限公司产销两旺,乡内可用财力不断增强。

大堰乡设施配套,民生改善。

境内242省道纵贯南北,域内公路通车里程近80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里程150多公里,硬化路通村、干线路通组、支线路入户,路网发达;农村电网不断升级,电力设施保护创优,农民实现安全用电;集中供水管片,分散建池入户,饮水安全得到保障;“一建三改”逐步推进,人居环境大有改观;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村通”,移动、联通、电信信号“户户有”;甲级卫生室村村建立,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提档,人民生活便利。

兴发乡乡情简介

兴发乡乡情简介

兴发乡乡情简介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兴发乡)位于赫章县东南部,东面与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接界,南面与雉街彝族苗族乡毗邻,西面与珠市彝族乡、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山水相连,北枕白果镇、古达苗族彝族乡、威奢乡。

乡政府驻地兴发村,距离县城37公里,即“撤并建”前兴发区公所驻地。

赫章至松林公路从西向东横贯兴发,可达纳雍县姑开乡、水城县金盆乡,往南沿发盘公路经雉街乡可达水城县等地。

兴发乡位于东经100°48′55″,北纬26°56′50″,总面积188.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0亩,人均耕地0.95亩。

辖16个村(丫都、中营、中寨、新营、大山、石板、兴发、民族、小海、营盘、丫口、大街、摸戛、场坝、鹰嘴、栽根),73个村民组,2007年末,总户数5291户,总人口24424人,其中农业人口4940户,22285人,占总人口数的91.24%,少数民族人口9968人,占总人口数的40.81%。

兴发乡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乡,居住着汉、苗、彝、回、蒙古、白、布依等9种民族,其中:苗族人口4625人,占总人口数的18.93%;彝族3611人,占总人口数的14.78%;回族1179人,占总人口数的4.82%;白族293人,占总人口数的1.20%;布依族16人,占总人口数的0.06%;川青34人,占总人口的0.12%;蔡家43人,占总人口的0.13%;蒙古族25人,占总人口数的0.90%。

兴发乡平均海拔1935米,年无霜期210天,年降雨量950毫米。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下溶洞星罗棋布,是发育较好的喀斯特地貌,其貌自然坦荡。

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的大韭菜坪、大海子地势平坦,芳草萋萋,牛羊成群,牧歌悠悠。

一幅幅天然的草原牧歌图,是旅游休闲的绝好胜地;位于兴松公路左侧的板桥水库水域面积260亩,蓄水700万立方米,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不仅调节了小区气候,而且还可以利用广阔的水域进行水产养殖和旅游开发。

乡情简介

乡情简介

白沙乡乡情简介白沙乡位于清水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辖14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9607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

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8—9摄氏度,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天,海拔在1450米至1500米之间。

土地资源充足,有耕地面积53549亩,其中川塬地5557亩,山地47992亩。

河谷土地比较平坦肥沃,是全县的重要农产区,作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富饶,畜牧、林果、经作等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文化积淀丰厚,程沟坪遗址是县内马家窑—齐家文化古遗址之一。

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清水温泉座落境内。

交通便捷,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来,白沙乡紧紧围绕全县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川区蔬菜强农、山区林果兴乡、规模养殖富民、品牌劳务增收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乡域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

现有14所学校,在校学生2206人。

学前班入学情况:5周岁学龄儿童总数205人、已入学:中心小学、温泉、鲁湾、程沟、槐树、太石、化川、桑园、垣坪9个学校入学182人达到88.8%。

小学适龄儿童总数1852人、已入学1852人、入学率为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小学毕业生总数258人、升入初中258人、升学率为100%,上学年初在校学生1937人、本学年初在校学生1806人、本学年招生177人、毕业258人巩固率为97.4%,本学期应报到1806人、实报到1806人,辍学率为0。

实用技术培训652人次,脱盲人员巩固提高培训639人,文盲率为4.17%。

林果业发展方面。

完成退耕还林20548亩,德援造林4342亩,荒山造林5642亩。

抢抓全县实施农业产业化“6551”工程机遇,在汤浴河流域建成10000亩优质干鲜果产业带,在元坪武湾梁建成8000亩早实核桃基地,在赵沟梁建成4000亩优质核桃示范园,在鲁湾村建成1000亩优质苹果示范园,林果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县前列。

第一部分 王家岗乡概况

第一部分 王家岗乡概况

第一部分王家岗乡概况一、乡情简介王家岗乡位于淮滨县城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淮河、洪河三面环绕,是淮滨县东大门,S337省道穿境而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境内河岸长32.9公里,全乡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15公里,全乡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是猫爪草之乡。

二、主要职能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纳入王家岗乡2016年度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包括:1、王家岗乡机关。

2、王家岗乡国土资源所3、王家岗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4、王家岗农村发展服务中心5、王家岗乡文化服务中心6、王家岗乡计生服务中心等第二部分王家岗乡2016年度决算表收入支出决算批复表01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金额单位:元收入决算批复表财决批复02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金额单位:元支出决算批复表财决批复03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金额单位:元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批复表财决批复04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金额单位: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批复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批复表财决批复06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金额单位: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批复表部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王家岗乡人民政府第三部分王家岗乡2016年度决算情况说明一、关于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2016年度收入总计16,537,630.07元,支出总计16,537,630.07万元。

大姚县铁锁乡乡情简介

大姚县铁锁乡乡情简介

大姚县铁锁乡乡情简介
铁锁乡地处楚雄、大理、丽江三地州交界处,距县城104公里。

东靠三台乡,南邻三岔河乡,西至渔泡江与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交界,北抵金沙江与丽江地区永胜县东风乡隔江相望,素有“鸡鸣三县、水流两江”之说。

全乡国土面积230平方公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乡,有彝、傈僳、傣、苗、白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

境内山高、坡陡、箐深,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

海拔最高点为犁头尖山峰3433米,最低点为七棵树村委会河门口村民小组1081米,平均海拔2252米。

全乡辖6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88个自然村。

2673户10673人。

全乡有耕地10311亩,粮食主产有水稻、包谷、小麦等。

农民收入主要依托核桃、花椒、烤烟、畜牧业,由于生产的花椒质好量多,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即对乡村、故乡的深厚情感。

它不仅是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乡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对自然、家乡、土地和乡亲的热爱,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人们对乡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情感回味。

乡情的魅力在于它浓浓的故乡情怀,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的人们,都难免对故乡产生深深的眷恋之情。

就像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人们与土地、家乡紧密相连。

无论是多年离乡的游子,还是长时间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他们都深深地怀念着故乡的山川河流,怀念着家乡的田野果园,怀念着那片生长自己的土地。

乡情激发了人们对故乡的热爱,也促使他们不断思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乡情也让人们对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城市里被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所包围的人们,渴望着能够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繁华,回归到平静安逸的乡村生活中。

他们向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向往黄昏时分的田野风景,向往那份朴实和淳朴的生活方式。

这种向往和回忆,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美好留恋,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乡情的深厚内涵还包含着对土地的依恋和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古训“百姓乃土著”,即强调人民与土地之间紧密的联系。

这种对土地的依恋和热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基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乡情激发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让他们时刻怀念着故土的那片肥沃土地,感慨着土地带给自己的美好记忆。

乡情还包含着对乡亲的深情眷恋。

乡亲是乡村人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最能理解和支持彼此的人。

无论是风雨相伴的农忙时节,还是逢年过节的团圆时刻,乡亲之间的深厚情感都承载着家乡的温暖和牵挂。

乡情让人们怀念着同乡的情谊,感慨着乡亲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种深情眷恋使人们对乡情更加深切和真挚。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情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中,人们对乡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情感回味。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是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热爱。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人逐渐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迁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无论身处何地,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始终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乡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和思念,是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而这种深切的情感更是在人们离开故乡之后变得更加强烈。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是生命的根。

无论是风景如画的田野、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人和事,都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离开故乡的人们,总是带着一颗眷恋故乡的心,对家乡的种种回忆总是让人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每当闲暇之余,人们就会陷入对故乡的深思之中,想起那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刻骨铭心。

乡情,是一种情感的流淌,是一份对家乡的热爱。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耕文化深厚的国家,对故乡的情感更是深厚而激烈。

田间地头的劳作,农民耕种的艰辛,都是乡情的真实写照。

乡情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浓浓的人情味,是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

在乡村,人们的生活单纯而质朴,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宁静与舒适。

这种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那份朴实的生活和人们的真情厚谊的追忆。

乡情,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纽带,它将先祖留下的习俗和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一种珍贵的宝藏。

在乡村,古老的习俗和传统依然保留着,比如农历过年、祭祀活动、赶集等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更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和传承。

乡情中的文化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一种珍视和传承。

每一个乡村的民间传说、古老的手工艺,都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情感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情,更是一种回归本真的向往,它象征着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最纯粹、最美好的向往。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时候让人感觉焦虑不安。

而许多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渴望着能够回到故乡,回归本真,享受纯粹的生活。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是指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眷恋。

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乡情的情感不局限于那个地方的风景、人情和风俗,更是一种承载着对家乡深深眷恋的情感。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乡情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时常回望故乡的风景,怀念那些生活在乡间的美好时光。

回忆起小时候在乡村的生活,总是充满美好的记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唤醒了农夫们的身影。

那时的村庄,还没有被城市的喧嚣所侵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祥和。

晨雾弥漫,听着鸟语花香,沐浴在乡间的清新空气中,怀揣着纯真的心灵,畅想着未来的憧憬。

那时的乡村,是如此纯朴和美好,人们用最朴实的生活,追求着最真诚的情感。

乡情里满满的是亲情,亲人们的关怀和关爱,就像是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

记得小时候,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守在床前细心照料,爸爸总是抽空从田间赶回来,担心地问候,亲人们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爱意。

在外求学或工作的时候,每每想起家人和故乡,那一种浓浓的乡情会涌上心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

乡情里的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真挚的陪伴,也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最坚实的依靠。

乡情里还有邻里情谊,是那种无私的友谊和互助。

在乡村,邻里之间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大家相互扶持,分享生活,犹如一家人。

在忙碌的田间,邻居们总是互相帮助,共同耕种,共同收获,整个村落充满着一种融洽和和睦的氛围。

每逢节日,邻里之间总是互相串门,共同品尝着丰盛的美食,聊着家常,分享着喜悦和快乐。

那种真诚的友情,让乡情里的情谊更显浓郁。

乡情里还有对家乡美好的向往和眷恋。

无论身在何处,思乡的情感总是挥之不去。

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总是难免思乡,怀念家乡的风景和人情。

家乡的田野风光、青山绿水,还有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回忆,总是会让人心怀感慨。

乡情的深沉,总是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拼搏,向往着回归的日子。

在乡村,人们用最真挚的心情,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是指对乡土、故乡、乡村生活的情感。

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对家乡田园风光、对父老乡亲的眷恋和热爱。

乡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情感,它承载着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的深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财富。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乡村的改变,乡情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乡情是一种浓浓的乡愁,它让人们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产生无尽的眷恋。

在乡村生活里,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耳边常常响起蛙鸣虫叫、风吹麦浪的声音,让人留恋不已。

家乡的小山小河、青瓦黛瓦、古老的祠堂和老树老墙都记录着人们的成长和记忆。

乡情让人在异乡的城市里时时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田,一条小巷,一杯故乡的酒。

无论身在何处,乡情总是把人的心牵引回故乡的田园风光,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乡情是对土地的深情厚谊。

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土地的独特情感。

乡情源于土地,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中国古代,土地被看作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是祖先的安息之地,也是对后人的承诺和希望。

中国人对土地充满了敬畏和感恩之情。

乡情不仅体现在对家乡的情感上,更体现在对土地的感激和珍惜上。

乡情是对家乡乡亲的牵挂和问候。

在乡村生活中,人们不仅与土地亲近,与家乡的乡亲交往也是十分紧密的。

乡亲们彼此相互扶持,共同守护着家乡的繁荣和幸福。

无论是节日还是婚丧喜庆,乡亲们总是在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彼此关心着对方的生活和健康。

即使离开了家乡,乡亲们对故乡的牵挂和问候也从未间断,每当节日来临,远离的乡亲们总是会寄去一份问候和祝福,让人感受到了家乡的温馨和温暖。

乡情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乡村时光的韵味,它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的生活。

在城市的生活节奏中,人们的内心常常会被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所吸引。

乡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都让人感到纯净而美好。

城市的喧嚣让人厌倦,而乡村的宁静则让人心驰神往。

乡情主要内容

乡情主要内容

乡情主要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情,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情感。

旧莫乡乡情简介

旧莫乡乡情简介

旧莫乡乡情简介
旧莫乡位于某地,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乡镇。

这个乡镇以其独特
的乡情而闻名,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旧莫乡的乡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悠久:旧莫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在这里,你可以
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古老的街道和传统的乡村风貌,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2. 文化传承:旧莫乡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民俗、传统手工艺和乡土美食等。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各种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观赏传统表演,品尝当地特
色美食,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

3. 自然风光:旧莫乡周围环境优美,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你可以欣赏到宜人
的田园景色、清澈的河流和绿树成荫的山脉。

这里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去处。

4. 人情淳朴:旧莫乡的居民以其淳朴友善的态度而著名。

你会发现当地人热情
好客,乐于与游客交流和分享他们的乡土文化。

他们的真诚和友善会让你感受
到家的温暖。

总之,旧莫乡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情吸
引着众多游客。

如果你想体验不一样的乡村风情,旧莫乡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凉山乡乡情简介

凉山乡乡情简介

凉山乡乡情简介一、基本情况凉山乡位于国道108线,距剑阁县城53公里。

所辖9个村28个村民小组,两个集镇,总人口8200人,2234户,耕地面积15000亩。

凉山乡属丘陵区,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公里,地势南高北低,起伏不大。

海拔最高点为甘水村寿如山,海拔887米。

二、自然条件本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湿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最高7月日温为26℃,最低1月日温1.2℃。

年平均月照1324小时。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境内有以先秦古蜀道为主线,景点密布,其精华在凉山乡政府以东北2公里的拦马墙段,拦马墙是蜀道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苍松翠柏掩映,青石古道通幽,是古代陆地交通保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形,有十分珍贵的考古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凉山乡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给予政策上,资金上的帮扶:一个是剑门牌实木地板、砖厂和页岩机砖厂都是由个体老板杨明亮创办,另一个是龚冬林的“龚牛肉”品牌。

剑门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老板杨明亮的实木地板厂创建于2001年,现已注册商标“剑门牌”,厂址在凉山乡甘水场镇,年生产5万平方米。

凉山乡页岩机砖厂去年完工,投产、投资80万元,年生产能力上千万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四、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凉山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附设幼儿园,教职工40人,在校学生近800人。

第一,学校秉承“以德为先,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

自2008年以来,开展以德育为主的活动共次,其中包括冬季运动会、“12.9”文艺晚会和“六.一儿童节等节目。

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实际中得到锻炼。

第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校初中毕业班和小学毕业班在2011年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特别是初中三年级英语统考和物理统考,取得全县第一和全县第六的优异成绩。

第三、完善办学条件,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我校是一所花园式特色学校,成为柳沟片区首屈一指的璀璨明珠。

描写乡情的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描写乡情的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描写乡情的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围绕乡情的概念展开,介绍乡情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乡情是指人们对自己生长的乡村地区产生的情感和归属感。

它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承载着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乡情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人们从小生活在乡村的经历。

和城市不同,乡村有着宁静的环境、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人情。

乡村的美丽风景令人陶醉,山水相依、田园牧歌、如诗如画,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受。

而乡村的淳朴人情则让人感到温暖和亲近,邻里之间的互助、和睦相处以及亲戚朋友间的信任与陪伴,都是城市无法替代的。

乡情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体验。

回忆小时候的种种琐事,每当想起乡村中的田地、泥土的气味和那些相伴成长的人物和事物,人们可以重新感受到自身成长的足迹,那种感动和温馨会让人陶醉其中。

而即使长大离开乡村,也会时常怀念乡村的点滴,渴望回归那份宁静与纯真。

乡情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寄托,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乡情密切相关。

通过乡情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乡村人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乡情让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在现代都市化的背景下,乡情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城乡差距、人才流失、乡村发展等问题使得乡情的继续传承和发展变得不易。

因此,更加重视和关注乡情的描写,积极呼吁人们关注和关爱乡村,为乡情的传承和保护努力奋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乡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保持和传承乡情的价值,对于增强个人身份认同、维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整体组织的框架,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乡情简介

乡情简介

---------------------------------------------------------------范文最新推荐------------------------------------------------------乡情简介该乡地处柞水、山阳、镇安三县交界,交通、通讯非常方便,自古就是连接三县的交通要道,柴庄街道2、5、8逢集已有悠久历史。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实施边贸强乡战略,大力发展边贸经济,新建了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边贸市场,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地资金,为乡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市场年交易量达到5000余万元。

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初小6所,教师35人,在校学生483人,随着“危改”工程的完成,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全县名列前茅。

乡属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6个,医务人员10名,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改善,参合率达到98%,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建成了五保老人供养中心,使所有老人老有所依。

乡党政一班人决心带领全乡人民,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顽强拼搏,依托区位优势,错位发展,坚持“产业立乡、边贸兴乡、教育强乡”的发展方略,积极推进“三农四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强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一个和谐富裕的新柴庄。

淳朴好客的庄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柴庄乡党委、政府将全力为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投资环境。

1 / 7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我校干部作风整顿坚持以转变教职工思想、工作作风,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双八条”规定,治理学校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为主要内容,突出解决出勤到岗、艺体课堂、边远村小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深刻剖析检查,扎实整改完善, 着力解决教职工队伍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乡情(1)

乡情(1)

乡情(1)
乡情,是特指人对故土乡情的感怀、眷恋和热爱。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从小到大都在这里生活和成长,对故乡深具感情。

乡间的花草树木,家乡的小吃小喝,乡音的婉转,这些都构成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小时候,每到春节,村里的大妈大爷们都会来家里拜年,拎着一袋子香喷喷的年货,发着整齐的红包。

我拉着他们的手,抱着他们的腰,感受着他们浓浓的人情味,那份关爱和亲情,从未让我忘记。

乡村的田野,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望着垂柳的枝条和田野飘荡的芳草香,听着远远传来的青蛙鸣叫声和牛羊的欢呼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安逸。

如今,我身在城市里,偶尔回家乡看看,只是走走乡间的小路,呼吸着空气中满是田间的清香味道,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故乡的小吃,也是我心中的乡愁。

乡间的扁食、云吞面、艾窝窝、糯米团子、油焖大虾,这些家乡的独特风味,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每次回家总要去吃一顿,感受家乡的味道和味蕾上的满足。

最让我怀念的是乡土话,这里的人亲切、友善,闲暇时打个招呼、交流两句,就容易融入这个大家庭。

那浓重的乡音,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有人说,故乡是记忆的海滩,是情感的桥梁,我们与之始终难以割舍。

的确如此,故乡是我们生命的根,是灵魂的源泉,让我们的心灵从未离开这片土地。

乡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用自己的方式永远将家乡留在心间,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份美好的记忆和情感。

乡情(1)

乡情(1)

乡情(1)乡情,是指对乡村、故乡的感情、情结。

它是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乡的情感,是对家乡田园化美丽风景、乡村淳朴风情的怀念和喜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深厚的情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乡情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承载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乡村记忆。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那里有绿水青山,有金色的稻田,蓝天白云,还有和蔼可亲的乡亲们。

每当我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总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温馨和幸福。

就如同一首唱着乡村故事的歌曲,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轻轻回荡。

家乡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上,还体现在淳朴的乡风民俗、和谐的乡村生活上。

在我心中,乡情就是这样一种感情,是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忆。

在那里,大家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之间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充满了感情的温暖和融洽。

乡情中还包含着对故土清旧乡情的怀念。

周作人曾说:“郁郁烟花竹组成的田园,水面的田野,在我的心里是乡村。

在我心里的农村是那凄凉的质感,凄凉的人物,在我心里让人无端的伤感。

”这番话颇能说明一个现代人对故土清旧乡情的怀念。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农村社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人口外流,农业现代化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些曾经熟悉的乡村景象正逐渐消失在我们记忆的角落,那些乡情也在我们心底慢慢淡去。

这种变化让我们不禁感到一些伤感,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

乡情并非只是一种怀旧情怀,而是一种内心的情感表达和渴望。

在城市生活的喧嚣中,人们更加渴望能够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宁静与安逸。

幸运的是,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政府对乡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的发展和建设。

现在的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荒凉与闭塞,而是一个富饶、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农村的面貌。

高速公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整洁美丽的村庄、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更新改造的成果。

稼轩乡情简介

稼轩乡情简介

稼轩乡情简介巍巍鹅湖山下,滔滔石塘河两岸,有一个古老、美丽而富饶的地方——稼轩,位于铅山县城中偏东部,距上饶市县城和福建武夷山市以半个小时左右,她南临陈家寨,北近上饶县,西接永平,东至石塘镇,陆路通畅,水运便捷,自古便是造纸水运外地必经之路。

一、行政区划和交通通讯稼轩乡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8550人,辖8个行政村。

耕地面积1.8万亩,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八都村占家。

上分线公路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其中八都村、西洋村居上分线公路两侧,八(都)至英(将)公路建设改造完毕,横穿山头村,现已打通雄田、湖村坂至永平公路出口,各村之间已通三级公路。

横南铁路永平站,离我乡10分钟路程。

光缆通讯线路和微波通讯线路,横穿乡境,通讯设施完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乡。

二、地表和地下资源稼轩,风光美丽,资源充足,物产丰富,山区林海茫茫,古林苍天,是一座绿色宝库;沃野,清山绿水,良田万倾,盛产稻、芋头、甘蔗、西瓜等。

稼轩享有红楠芋之乡的美誉,地下,蕴藏着石灰石、铅、锡矿等矿藏。

全乡土地17822亩,其中水田16650亩,旱地1172亩,有油茶、甘蔗西瓜等,2006年人均纯收入1675元,农业总产值49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73.7万元,牧业产值379万元,林业产值268.5万元,渔业产值292万元。

全乡山林面积5197公顷,其中用材林3987公顷,毛竹林1.8万亩,森林覆盖率77%,是我县重点毛竹乡之一,主要分布在镜南,偏南地区。

稼轩乡现探明矿产资源有:铅、锡、石灰石等,石灰石主要分布在马安山、轸源、雄田等村,估计地质储量1.2亿吨,为我县重点石灰石产地之一。

三、自然和人文景观稼轩山川秀美,名胜荟萃,在这块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到处留下了辛弃疾晚年生活足迹,有瓢泉、斩马亭、斩马桥、期思渡、辛弃疾晚年的故居等,保留了昔日的风貌依然古蕴依存,辛弃疾在稼轩生活十余年,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九月十日,辛弃疾大呼“杀贼”数声而终,享年68岁,葬于陈家寨阳原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情简介
马营庄乡地处县境东南部,东邻应县,南接代县,西毗后所乡,北连古城镇。

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自然村23个,人口14600人。

本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辽金名将沙彦洵,明朝陕西巡抚郭登庸出生归葬于故里沙家寺村和南辛寨村。

当今担任省、市、县、乡领导的数不胜数。

据考证全乡许多村庄始建于1200余年前,马营庄因北宋初建过军马营而得名。

境内历史古迹、古战争遗址颇多。

杨家将抗辽的古战场、明朝构筑的内长城、烽火台、瑞云寺、金代修建的沙彦洵家庙,丰富的佛教文化,边塞军事文化足见历史积淀的深厚。

本乡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块无污染,无公害的净土。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0年粮食总产量34421吨,蔬菜总产量36780吨,鲜奶年产量29888吨,经济总收入28413万元,人均纯收入8999元。

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已建成近2000亩,走上规模化、产业化轨道。

目前全乡每天有近50吨各种新鲜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销往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有20多个蔬菜品种得到绿色蔬菜认证。

西葫芦、青尖椒、架豆等品种成为我乡蔬菜产业的主打品牌。

农、林、牧,种、养、加有力地拉动了全乡经济的跨越
式发展,新一届乡党政领导调整以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围绕生态旅游、现代农牧两大主导产业,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家园的目标,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自加压力,破解发展难题,扭住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引进外资壮大龙头企业,建设蔬菜市场,以此引领带动我乡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乡建成高标准奶牛养殖园区20个,设施农业园区11个,星罗棋布,各具特色。

此外特种养殖、特色种植形成气候,一村一品特点明显。

一个富裕文明,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新马营庄乡将展现在山阴大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