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水意义及其技术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降水的意义及人工降水技术发展
摘要:
中文名称:人工降水英文名称:artificial precipitation;rain making 其他名称: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1987年在扑灭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中,人工降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工降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人工降水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人工降水科学原理,意义、技术、发展
引论:
人工降水是人工影响天气中进行得最多的一项试验。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
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工降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人工降水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主论:
人工降水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
撒播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人工降水方式方法:
一、冷云催化:
在温度低于0°C的冷云降水过程中,冰晶浓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降水粒子浓度的实测资料和理论估算,只有当冰晶浓度达到1个/升或更高的量级时,才有较高的降水效率。
对因冰晶浓度不足、降水效率很低的自然云,若在其过冷却部位播撒成冰催化剂,就可以增加冰晶浓度。
每克干冰或碘化银,可产生1012个以上的冰晶,若用几百克,就可以使几十立方公里云体的冰晶浓度达10个/升。
这些人工冰晶通过伯杰龙过程迅速增长,促进冷云降水过程,使降水量增加。
一些比较严格试验的统计分析表明,冷云催化可以增加降水量10~20%。
如果人工冰晶的浓度很大,则形成的雪晶的平均尺度较小,它们从云中下落到地面的时间较长,在气流的作用
下,会落到下风方向更远的地方而改变降水的分布。
(人工降雨)
冷云催化的温度条件:人工降水的效果同云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
就冷云催化而言,云中的温度条件十分重要。
就整个云体而言,云顶温度一般最低,常将它作为估计云中自然冰晶浓度的参数。
当云顶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云中常会形成大量冰晶,这时用人工方法增加冰晶,效果就不显著。
反过来,云顶温度如果太高,碘化银等催化剂的成冰能力就太低,也不利于人工催化。
所以对冷云催化法增加降水来说,云顶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
一些地形云和积云的人工降水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当云顶温度处于-10~-25°C时,人工降水的效果比较明显。
这一最适宜的温度区间,称为播云温度窗。
鉴于降水过程的复杂性,采用不同催化技术时,必须研究各类云中最有利的温度条件或其他条件。
二、暖云催化
在温度高于0°C的暖云里,降水主要在云滴碰并过程中得到发展。
云滴越大,碰并增长就越快。
计
(人工降雨)
算表明,当云滴半径超过0.04毫米时,就可以迅速碰并而长成雨滴。
在那种大云滴的浓度不足的自然云中,播撒大量半径大于0.04毫米的水滴,就能够促进降水过程。
计算表明,每克水可以形成约几百万个大云滴,要催化10立方公里的云体,则需要几吨水。
若往云中播撒一定大小的吸湿性物质
颗粒或者溶液滴,它们能在云中吸湿而迅速长成大云滴,这样所需的催化剂量,就用不到水的十分之一。
除了播云以外,法国和苏联有人试验在地面加热,造成人工上升气流的方法,试图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激发或增加降水。
美国有人设想利用沥青或碳黑吸收太阳辐射,提高局地空气的温度,促进云的发展以增加降水。
中国有人研究过爆炸对降水的影响。
这些人工降水方法的研究,都还处在探索的阶段。
三、动力催化
通过冷云催化使云中产生大量冰晶,所释放的潜热将改变积云的宏观动力过程而增加降水。
它是60年代在人工降水试验方面的一项进展。
积云中上升气流的速度,主要决定于云内外温差造成的浮力。
在发展旺盛的积云内,存在着大量过冷水滴。
在这种云中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剂时,能使过冷水滴冻结而释放潜热,水汽在冰粒表面凝华时也释放潜热。
估计这两种潜热足以使云中局部温度升高0.5°C左右,这将加大浮力而促使某些积云的上升气流速度增大,云体扩展,生命期延长,结果使进入云体的水分总量增大而增加降水量。
虽然动力催化同一般冷云催化所用的催化剂一样,但着眼点不同,动力催化所用的催化剂量必须大大增加,才可能收效。
积云动力催化在50年代曾作过初步的尝试,但周密设计的积云动力催化试验,直到1963年才开始。
J.辛普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所做的随机试验表明,催化后积云的云顶平均增高1.6公里,平均雨量增加1.7倍。
他指出,催化后云顶增高量同大气层结有密切的关系。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作过类似试验,但效果不一。
有人对整个地区积云群体进行过动力催化的随机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有增雨的效果。
人工降水中常用催化剂有:
一、干冰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凝结固态。
干冰的温度是摄氏的负78.5度,因此在保持物体维持冷冻或低温状态下非常有用。
干冰能够急速的冷冻物体和降低温度并且可以用隔离手套来做配置。
干冰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许多层面了,干冰在增温时是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直接转化为气体而省略掉转为液态的程序,因此其相变并不会产生液体,也因此称它做“干冰”。
要将二氧化碳变成液态,就必须加大压强至5.1大气压才会出现液态二氧化碳。
制造人造雨:利用飞机将干冰洒在云上,云中的小水滴就会被冻结成许多小冰晶,促使更多的水蒸气凝结在上面,化为雨滴,降落到地面。
制造云雾:由于干冰的温度很低,升华后低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碰到空气后,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所以有白烟出现,所以舞台表演上,常使用干冰来制造云雾般的特殊效果。
冷冻剂: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干冰升华后仍可包覆在冷冻的物品上,能够维持较好的冷冻效果,尤其是在空运需要特别冷冻的物品,往往都使用它。
二、碘化银
碘化银(AgI)为碘和银的化合物,黄色粉末(558度~),见光分解,并大量吸热,先变灰后变黑,不溶于水和氨水,用于照相术和人工降雨的晶核。
用数学物理方程组描述和计算成云降
(干涸的土地)
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不同条件下各种催化技术的人工影响过程,以研究催化的原理、技术和效果。
由于云和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外场试验的研究周期很长,花费很大,一个严格设计的试验(某种催化程序、技术等),一般需进行几年才能对其效果作出估价。
如果要比较不同催化技术的效果,选择最佳的试验设计,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用数值模拟方法为实际试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就显得十分重要。
60年代辛普森用积云数值模拟,计算了自然云的发展高度,并假定动力催化使
云中水滴在比自然过程更高的温度下冻结,释放潜热,从而计算出催化后的积云发展高度。
试验的实测结果同模式计算相当一致。
这就为动力催化的原理和试验云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各国针对各种人工降水试验,进行了很多数值模拟。
它们虽然对实际过程都作了较大的简化,具有不同方面的局限性,但同外场试验相结合,能缩短估价人工降水效果的试验周期,从而成为人工降水试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小,如何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就显得
十分困难。
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是催化后的实际降水量和不经催化的自然可能降水量之差。
实际降水量可以测定,但能否正确估价自然可能降水量,就成了效果检验的关键。
在对降水的物理规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统计学的方法对自然可能降水量作出估价。
初期的统计检验方法,多数采用回归统计法,在人工催化目标区附近选择一个不受催化影响的地区作为对比,用历史资料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降水量的回归方程。
把人工降水试验期间对比区的降水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出目标区的自然可能降水量,再与目标区实测降水量对比,就可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同一次试验,选用不同的对比区或者不同年限的历史资料作对比,得出的结果,可能出入很大,所以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不高。
一般认为随机试验可以避免主观的偏差得到统计学上的可信估价。
随机试验是把适合于人工降水的试验机会(试验单元)按照随机规则(例如抽签)分成两组:一组催化并观测,另一组不催化只观测,作对比。
当试验单元足够多时,随机决定的两组试验单元的自然条件应该只有极小的系统性差别,而两组试验实测降水量的系统性差异,就可以归之为人工催化的结果。
判断催化效果,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当判断催化有效而实际无效时,常以显著度水平来表示这种可能性。
显著度水平越小,判断催化有效的可信度越高。
在人工降水试验中,一般要求显著度水平小于5%,即可信度大于95%。
人工降水的效果受云和其他条件所制约。
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有显著的正效果,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无效甚至出现负效果。
不分条件笼统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效果往往不显著。
把试验单元按照某种指标分成几类分别统计,有时就能得出比较显著的结果。
例如在冷云催化试验中按云顶温度分类,统计得出,在一定温度区间里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从人工降水研究来说,仅对降水增量作出估价是不够的,必须对整个物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确切的了解。
如催化剂在云中指定部位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冰晶或大滴的浓度是否明显增加等。
观测和统计这些宏观和微观特征量的变化,可从物理过程上分析人工催化的效果。
这种观测检验,称为人工降水效果的物理检验。
如在冷云试验中观测到催化后冰晶浓度增大,过冷水滴减少,说明人工催化对云的微物理过程已起到作用。
一般认为,人工降水的科学试验,必须根据统计学的要求,严格按照预定的设计进行长时间的试验,同时对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进行细致的野外探测和数值模拟,才能使试验具有比较坚实的物理基础和统计的可信度。
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
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其中以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苏联等国的试验,规模较大。
1958年以后,中国北方各省,曾用飞机向大范围层状云中播撒干冰或碘化银等成冰催化剂,试图增加冬季和春季的降水量;中国南方各省,也曾用飞机或高射炮向积状云内播撒盐粉或碘化银等催化剂,以期增加夏旱时期的降水量。
但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中的很多基本问题,仍不很清楚,人工降水的效果检验还有很多困难。
关于人工降水技术的发展
一、古代巫术: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幻想着掌握呼风唤雨的本领。
刀耕火种的初民,跪在赤热的阳光下祈求雨水;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了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有时放开喉咙咿呀歌唱;他们还常常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有时甚至祭献活人。
巫师们用苇管向空中吹喷水珠,希望这种象征性的雨滴可以带来丰沛的雨水。
美洲的印第安人在篱笆上挂上干瘪的蛇尸求雨,东方人跳龙舞,西方人做祈祷;但无情的干旱却一次次地使他们的希望和田地里的禾苗一起枯萎。
后来,求雨的花样不断翻新。
有人鸣枪,有人爆破,还有人燃点化学物
质,相信这类化合物的烟雾可能引来雨水。
这些求雨者中也有个别幸运儿,偶然的巧合使他们的法术名噪一时。
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求雨者,机会赶得巧,颇有几次“灵验”,但弄巧成拙,几乎因此罹祸身亡。
当时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降雨达51厘米,大水吞没土地,人畜死伤无数,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愚昧的村民怨天尤人,指控这个求雨者施行法术招来大祸。
二、现代技术:
由于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中的很多基本问题仍不很清楚,人工降水的理
论和技术方法还处于探索和试验研究阶段。
世界上先后约有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和我国等国的试验规模较大。
我国一些经常发生干旱的省、区都积极开展了人工降雨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目前技术趋于成熟,已成为抗旱的重要手段。
直到1948年,人们才真正发现了科学的人工降雨方法。
这一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文森特谢福经过长期的探索,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地找到了人工降雨的关键,解决了千百年没有解决的课题,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下雨的来龙去脉。
水汽从海洋和湖泊的水面上升腾成为空气的一部分,然后形成云朵,雨水或雪片就从云中降下来。
但是,水汽究竟怎样凝聚成雨滴,长期以来始终不甚了然。
后来,约翰爱特金证明,水汽是积聚在灰尘等细小微粒周围形成水滴或冰晶的。
这些微尘十分细小,肉眼根本无法觉察,但如果没有这些微尘,尽管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却不可能形成一滴雨水。
在成功的事实面前,最保守的人也承认,现代的人工降雨是控制天气的一大进展。
今天,耕云播雨已经不是神话。
谢福和冯尼古特的发明,给苦于干旱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他们勤于观察、勤于思索、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也将被人们长久地传颂。
目前人工增雨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飞机把干冰等冷却剂撒播到云中,使云内温度显著下降,细小的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迫使它下降
形成降水。
而另一种是利用火箭、炮弹把化学药剂打向高空,轰击云层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云滴与云滴发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来。
两种增雨方式成本不一样,选择火箭炮轰击主要从节约成本出发,因为一次飞机播撒成本高达几百万元。
上海首次施行人工增雨的初步预算中写道,实施一次人工增雨需要470万元,其中仅仅直接作用于云层的催化剂一次就需要40万元。
当然这份等待批准的预算中不仅有飞机租用费、播撒设备等硬件费用,还包括地面监测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几十项。
人工增雨所用的火箭弹一枚的价值在4000元左右,用于使用的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价值在20万元左右。
火箭弹属于军火,从运输费、押送费、保管费、发射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还有那么多工作人员背后默默地付出不能不算,每次都要发射探空气球,而且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些间接投入不好算,也算不清。
另据江苏省一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表》显示,2000年到2004年,全省共发射增雨火箭872枚,增雨17.5亿立方米。
其中2004年已发射106枚,增雨1.1亿立方米。
而人工增雨还需要GPS定位系统等多种设备及其他费用,所以成本比较昂贵,但投入产出比还是比较划算的。
根据世界公认的统计数据,人工增雨投入产出比普遍都在1∶5以上,比较高的地区能达到1∶30。
而且无论是缓解电荒,或是除旱减灾,人工增雨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B.J.梅森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译:《云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年。
(B.J.Mason,The Physics of Clouds, Oxford Univ.Press,London,1971. W.N.Hess,ed.,Weather andClimate Modification,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74.年。
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
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著:《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气象出版社,北京,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