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外奇穴PPT

经外奇穴PPT

经外奇穴的临床研究和发展趋势
总结词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广泛,其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详细描述
近年来,经外奇穴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治疗各种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等方面。同 时,针对经外奇穴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方法也更加科学和严谨。未来,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 泛,其治疗范围和效果也将更加显著。
经外奇穴在十二经脉的分布较少,多分布在奇经八脉和十五 络脉中,尤其是任督二脉和带脉。
经外奇穴在全身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01
经外奇穴在全身的分布特点与经络系统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 。
02
经外奇穴多分布在头面部、腰背部和下肢部,这些部位的穴位多具有醒脑开窍 、安神定志、舒筋通络等作用,可缓解和治疗相应疾病。
经外奇穴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经外奇穴的艺术美
经外奇穴的分布和组合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如形象美观、穴位命 名富有诗意等。
经外奇穴与中医美学的关联
经外奇穴作为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美学有着密切的 关联,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外奇穴的审美价值及应用
经外奇穴的审美价值对于中医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 时也能为养生保健提供参考。
经外奇穴的国际化发展和影响
总结词
经外奇穴的国际化发展和影响越来越显著。
详细描述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经外奇穴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多个国家已经将经 外奇穴纳入了其卫生体系,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同时,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加 强,推动着经外奇穴的国际化发展和影响不断扩大。
经外奇穴的功效和作用范围
1 2
缓解疼痛
经外奇穴对于各种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如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经外奇穴PPT课件

经外奇穴PPT课件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
四神聪
【临床运用】 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直刺或针尖向内斜刺0.
在患手者十 握指拳尖取端穴,。距指甲游现离缘代0. 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
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下刺0.
12、 、支颈气项管强炎痛,,、支角气弓神管反哮 张经喘。。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
配太冲、风池主治头痛、头昏。 中伏贴大椎、风门、脾俞;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当阳
【定位】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
际上1寸。 【取穴】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 上,入前发际1寸。
当阳
【功用】 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 2、目赤肿痛,鼻炎。
仰靠坐位。当鼻翼软骨 5头寸痛,,或眩用晕三,棱失针眠点,刺健出忘血,。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端处。 血 在虚小手腿指 外麻 侧木 ,者 当, 腓取 骨所 不属头经 前络 下的 方俞 凹募 陷穴 处刺 直之 下。2寸。
患症者瘕伸 :臂配仰中掌脘,穴于、曲足泽三与里大穴陵、穴三连阴线交中穴、1/3阿与是下穴1/(3交《界针处灸,学桡》侧)腕。屈肌腱左右两侧各1穴。 32、鹘呕眼吐凝,睛呃症逆:,配腹太泻阳 ,穴消、渴两。脾穴、上星穴(《审视瑶函》)。 奇1、经目八赤肿脉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鱼腰
【功用】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主治病症】
1、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太阳
【定位】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子宫内膜炎等。

最新[最新]经外奇穴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最新]经外奇穴教学讲义ppt课件
1寸处凹陷中。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
眩,面瘫。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 -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 6、耳尖 定位: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
尖端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
痛。 刺灸:直刺0.1~0.2寸,或点刺
出血 按:清全身之热
- 7、球后 定位:眶下缘外1/4与内
- 12、安眠 - 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
连线之中点处。
- 主治:1、失眠,心悸,烦 燥,癫痫;
-
2、头痛,眩晕。
- 刺灸:直刺0.5~1寸;可 灸。
- 13、颈百劳 定位:在大椎直上2寸,后正
中线旁开1寸。 主治:颈项强痛,咳嗽,气
喘,瘰疬。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 14、新设
- 定位:在项部,第三 椎之间,旁开1.5寸。
3/4交界处 主治:目疾。 刺灸:轻压眼球向上,
沿眶下缘向下斜刺 0.5~1寸,可灸。
- 8、上迎香(鼻通) 定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
交界处,鼻唇沟上端尽处。 主治:鼻渊,鼻鼽,鼻窒,
头痛,迎风流泪。 刺灸:向内上方或下方平刺
0.3~0.5寸。
- 9、金津、玉液 - 定位:舌系带两侧静
脉上, 左为金津,右 为玉液。
- 8、十宣 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
甲0.1寸。 主治:急救:昏迷,癫痫,
高热,咽喉肿痛。 刺灸:浅刺0.1~0.2寸,
- 主治:舌强,舌肿, 失语, 口疮,喉闭, 呕吐, 消渴。
- 刺灸:点刺出血。
- 10、翳明 定位:翳风穴后1寸。 主治:目疾,耳鸣,失
眠。 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11、牵正 定位:耳垂前0.5~1寸处。 - 主治:1、口眼歪斜;

经络学-经外奇穴-PPT精选

经络学-经外奇穴-PPT精选

(华佗)夹脊
• 位置: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两侧, 后正中线旁0.5寸。左右共34穴。
• 主治:胸1至3…上肢疾病,胸1至8…胸部疾病, 胸6至腰5…腹部疾病,腰1至5…下肢疾病。
• 刺灸法:颈胸部直刺0.5-1.0寸,腰部直刺1.01.5寸。可灸。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腰眼
• 位置: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3.5寸。 • 主治:腰痛,尿频,月经不调。 •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 主治:腰扭伤。 • 刺灸法: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1.0寸。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八邪
• 位置: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纹头端。 左右共八穴。
• 主治:烦热,手指麻木,手指拘挛,手背红 肿。
• 刺灸法: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缝
• 位置:在第二~五指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 央。
• 位置:在足背侧,第1-5趾缝纹头端。左右共八 穴。
• 主治:脚气,趾痛,足背肿痛。 •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腰痛点 四缝
上肢部
落枕 十宣
八邪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腰痛点
• 位置:在手背部,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 掌骨的中点处,第二指伸肌腱的桡侧及第四指 伸肌腱的尺侧凹陷中。每侧手背共两穴。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下肢部
膝眼 阑尾
胆囊 八风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阑尾
• 位置: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穴下五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 痪。

常用经外奇穴课件

常用经外奇穴课件

9.夹脊(华佗夹脊)
定位:在背腰部,从第一胸椎到五腰椎棘突下 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 主治:骨质增生、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腰 椎间盘突出症; 相应内脏疾患。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颈部0.3-0.5寸。背部 0.5-1寸,腰骶部1-1.5寸。
10.腰眼
定位: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主治:腰痛,妇科病。 操作:直刺1-1.5寸。 11.十七椎 定位:在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证,妇科病。 操作:直刺0.5-1寸。
21.八风穴 定位:在足背侧,第1—5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 际处,共8个穴。 主治:足趾疾患。 操作:斜刺0.5-0.8寸。
21.子宫穴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妇科疾病。 操作:直刺0.8-1.2寸。
思考题
1.试述印堂、太阳、阳白、夹脊(华佗夹脊) 、落枕穴、 牙痛穴、阑尾穴的定位及主治。 2.自行练习常用腧穴的定位
12.肩前 定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 肩髃连线中点。 主治:肩胛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操作:直刺1-1.5寸。
13.十宣 定位: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 主治:昏迷、惊风、癫痫、癔症、发热。 操作:点刺出血,或浅刺0.1-0.2寸。 附注:有退热、急救作用。
19.内膝眼 定位: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内侧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内膝眼+犊鼻(外膝眼)总称膝眼穴
20.阑尾穴 定位:小腿前侧,犊鼻穴下5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 指处。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胃痛、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20.胆囊穴 定位: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 直下2寸。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 痛,胁痛。 操作:直刺1-2寸。

《经外奇穴》PPT课件

《经外奇穴》PPT课件
经外奇穴
The Extraordianary Point 文希
一、概 述
(一)发展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黄帝内经》就有关于奇穴的 描述。
如《灵枢 刺节真邪篇》:尽刺诸阳之奇输。


《素问 血气形志篇》: “以折草法取背部之俞 穴” 。《素问 刺疟篇》:“刺十指间”、“刺头 上及两额两眉间”、“刺舌下两脉”,均是别于一 般经穴的特殊取穴法,或者为一些有穴无名的刺法, 这些均可看成经外奇穴的滥觞。

4、鱼腰
定位:眉毛的中心。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刺灸:平刺0.3~0.5寸,禁灸

5、太阳 1寸处凹陷中。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
眩,面瘫。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6、耳尖
定位: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 尖端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 痛。 刺灸:直刺0.1~0.2寸,或点刺
刺灸:直刺0.5~1寸;可


6、腰眼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旁开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
带下。
刺灸:直刺0.5~1寸 ;可
灸。
7、十七椎 定位:第五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 漏,月经不调。 刺灸:直刺0.5~1寸;可 灸。 8、腰奇 定位:在尾骨端直上2寸,骶 角之间凹陷中。 主治:便秘,头痛,失眠,癫 痫。 刺灸:向上平刺1~1.5寸;可 灸。

3、胃脘(管)下俞 开1.5寸。
定位:第八胸椎棘突下旁
主治:消渴,咽干,胃痛, 腹痛。 刺灸:斜刺0.5~0.8寸; 可灸。

经外奇穴PPTppt

经外奇穴PPTppt
古代医家的发现和总 结
经外奇穴在古代医家的书籍中有所记 载,但并没有详细解释其作用和疗效 ,需要临床实践进行探索。
要点二
临床实践的积累
经外奇穴的临床实践经验比较多,不 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应的经外 奇穴应用。
要点三
现代医学的认可
现代医学对经外奇穴的认识逐渐深入 ,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科学验证,得到 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兼具经穴和奇穴的特点
经外奇穴既有经穴的某些特点,又有奇穴的一些特点。
经外奇穴的特点
位置独特
经外奇穴的位置通常比较独特 ,不位于经络上,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
疗效显著
经外奇穴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往往能够立竿见影。
刺激方法多样
经外奇穴的刺激方法比较多,包括 针灸、推拿、拔罐等。
经外奇穴的历史与文化
要点一
03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经外奇穴的治疗原则
局部取穴
经外奇穴多位于病变局部,通 过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达到治疗的目的。
远端取穴
经外奇穴也可选取远离病变部 位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
用,达到治取相应的经 外奇穴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

经外奇穴的配穴方法
01
02
03
平衡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如高血压、糖 尿病等慢性病的辅助治疗。
艾灸
通过点燃艾叶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可用于 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THANK YOU.
05
经外奇穴的研究进展
经外奇穴的穴位研究
总结词:挖掘、整理、验证 汇总现代经外奇穴相关研究,整理验证方法
挖掘古代经外奇穴相关文献,整理穴位信息 归纳总结经外奇穴的命名、位置、功效等特征

经外奇穴PPT

经外奇穴PPT

内科疾病
总结词
经外奇穴对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如中 风、咳嗽、哮喘、呕吐、呃逆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外奇穴进 行针灸、按摩等治疗,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外科疾病
总结词
经外奇穴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
经验取穴法
总结词
根据经验进行取穴
详细描述
经验取穴法是根据经验来选取穴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基于医生的经 验和实践,选取与疾病或症状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经验取穴法需要医生具 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05
经外奇穴的治疗手法
针灸疗法
针刺
用适当的针具,在选定的穴位上持针刺入,然后运用各种针刺手法进行刺激,以 达到调整经气、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等作用。
儿科疾病
总结词
经外奇穴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小儿厌食、腹泻 等症状。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可调理脾胃功能,对于儿科疾病引起的厌食、腹泻、咳嗽等症状有 明显的改善作用。如对小儿厌食病症,通过选取相应的经外奇穴进行针灸、 按摩等治疗,可有效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04
经外奇穴的取穴方法
水罐
用水蒸气或水形成的负压,吸附在选定的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以达到舒 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06
经外奇穴的现代研究
神经调节机制
01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一种快速而精确的调节方式,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02
经外奇穴与神经调节
经外奇穴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

《经外奇穴》课件

《经外奇穴》课件

探讨经外奇穴的渊源
针灸
经外奇穴最奇穴也 有治疗作用。
艾灸
经外奇穴在进行艾灸治疗的时 候也需要注意。
经外奇穴对症治疗
1 失眠
2 肩颈痛
3 月经不调
按摩厉害穴、睡意穴、 迎香穴等经外奇穴有助 于改善失眠问题。
刺激灵台穴、会宗穴、 肩井穴等经外奇穴可以 减轻肩颈疼痛。
《经外奇穴》PPT课件
探索中医的奥妙:经外奇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这份PPT课件 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经外奇穴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经外奇穴?
又称奇经八脉
是在人体经脉经络以外、 别具特殊的穴位。
疗效神奇
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症状, 且疗效明显。
常被忽视
因为这些穴位位置比较特 殊,很多人往往没有关注 到。
按压三阴交穴、归来穴 等经外奇穴,有助于调 节经期。
常用的针灸经外奇穴
1
内关穴
2
有减轻疼痛、缓解焦虑、帮助睡眠等
作用。
3
少海穴
4
能够缓解胸闷、乳腺炎、便秘、不寐 等症状。
迎香穴
可以治疗鼻塞、头痛等症状。
刺瘤穴
适用于治疗肝硬化、腰肌劳损、月经 不调等。
艾灸与经外奇穴
艾灸操作
1. 挑选好艾草 2. 准备灸具、火源等 3. 开始灸疗
养生保健
按摩经外奇穴还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疗效显著
经外奇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
多元维护
采用经外奇穴治疗,可以多元维护身体健康。
常用穴位
• 关元穴 • 气海穴 • 三阴交穴 • 足三里穴
什么人不适合按摩经外奇穴?
孕妇
在孕期按摩经外奇穴要慎重, 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最新[]经外奇穴幻灯片课件

最新[]经外奇穴幻灯片课件

- 8、十宣 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
甲0.1寸。 主治:急救:昏迷,癫痫,
高热,咽喉肿痛。 刺灸:浅刺0.1~0.2寸,
或点刺出血。
(五)下肢部穴
- 1、髋骨 定位:当梁丘两旁各1.5寸,
一侧二穴,共四穴。 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下
肢瘫痪等。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 2、百虫窝 定位:血海穴上1寸。 主治:风疹,皮肤瘙痒,蛔虫
刺灸:向上平刺1~1.5寸;可 灸。
(四)上肢部穴
- 1、二白
定位:腕横纹上4寸,桡
侧腕屈肌腱两侧,一
二白
手两穴。
主治:痔疮,脱肛。
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 2、中泉 定位:当指总伸肌腱
桡侧的凹陷处
主治:胸闷,胃痛, 吐血。
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 3、中魁 定位:手背,中指近端指
上肢疼痛不举。 刺灸:直刺0.5~0.8寸。
- 2、夹脊(华佗夹脊)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
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主治范围广,其中上胸
部穴位治疗心肺疾病,上肢 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 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 腹及下肢疾病。 刺灸:斜刺0.5~1寸;可灸。
- 3、胃脘(管)下俞 定位:第八胸椎棘突下旁
二、常用奇穴
(一)头颈部穴
- 1、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 健忘,
癫狂痫。 刺灸:平刺0.5~0.8寸;可灸
按:本穴与督脉Leabharlann 膀胱经密切相关- 2、当阳 定位:正坐位,瞳孔直
上,前发际上1寸。 主治:偏正头痛,头昏
目眩,目赤肿痛,鼻 塞。
刺灸:平刺0.5~0.8寸; 可灸

《经外奇穴》课件

《经外奇穴》课件
《经外奇穴》ppt课件
目录
• 经外奇穴概述 • 经外奇穴的分布与作用 •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 经外奇穴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经外奇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经外奇穴概述
经外奇穴的定义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是指分布于经络系统之外,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是指那些在经络系统之外,具有特殊治疗作 用的腧穴。这些穴位通常不在十四经脉上,而是分布在十四经脉之外 ,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经外奇穴可以调节身体功能, 改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03
辅助治疗慢性疾病
经外奇穴对于一些慢性疾病, 如失眠、哮喘、慢性胃肠炎等 ,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经外奇穴在推拿按摩中的应用
01
02
03
舒缓疲劳
通过按摩经外奇穴,可以 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身体 紧张和不适感。
促进气血流通
经外奇穴与经络系统密切 相关,按摩这些穴位有助 于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身 体内部环境。
经外奇穴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总结词
研究现状与成果
详细描述
近年来,经外奇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学者们对经外奇穴的分布、主治、针 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针灸 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外奇穴的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
总结词
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
详细描述
当前,经外奇穴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经外奇穴的起源、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探讨。其中,如何科学地 确定经外奇穴的定位、如何提高经外奇穴的治疗效果、如何将经外奇穴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

针灸经外奇穴ppt课件

针灸经外奇穴ppt课件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 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 (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 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 昆仑等。)
31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 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 牙痛取合谷配内庭。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 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 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缘向下斜刺0.5~1寸, 不提插捻转。
8
7、牵正
定位: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口眼歪斜;口疮。 刺灸: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
8、安眠
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 中点处。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癫狂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9
9、金津、玉液
定位:舌系带两侧静脉上, 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病。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24
(四)下肢部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膝眼
定位: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下肢痿痹。 刺灸:向膝中斜刺0.5~1
寸,或透刺对侧膝 眼;可灸。
25
2、胆囊穴
定位:阳陵泉穴下2寸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刺灸:直刺1~2寸;可灸。
26
3、阑尾穴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6
5、耳尖:刺血要穴
定位:当折耳向前,耳廓上 方的尖端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咽 喉肿痛。
刺灸:直刺0.1~0.2寸,或 三棱针点刺放血。
按:清全身之热
7
6、球后
定位:眶下缘外1/4与内3/4 交界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后
【定位】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
内3/4交界处。 【取穴】
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 与内3/4交界处。
球后
【功用】 清热明目。
【主治病症】 视神经为,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表光
眼早期白内障,近视。 【刺灸法】
沿眶下缘从外下向内上,向视神经孔方向刺0.5- 1寸;可灸。
球后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 1、流行性腮腺炎:耳尖(点刺出血)、关冲(点刺
出血)、合谷、颊车、翳风;发热加大椎、曲池,腮腺 部疼痛加外关,咽痛咳嗽加列缺、少商,恶心呕吐加内 关,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加曲泉、三阴交、大敦。
2、麦粒肿:耳尖(点刺出血)、肝俞。 3、失眠:耳尖(点刺出血),根据兼症加耳穴压丸 :阴虚火旺加神门;心慌心跳加神门、心、十二指肠; 肝气不和加胆、肝、皮质下;脾胃失调加脾、胃、十二 指肠。
12、角弓反张痧: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 、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13、产后血晕:配支沟穴、足三里穴(《简易针 灸学》)。
鱼腰
【定位】 在额部,瞳孔直上
,眉毛中。 【取穴】
正坐位或仰卧位, 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鱼腰
【功用】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主治病症】
1、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耳尖
【定位】 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
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
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 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 郭上方的尖端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耳尖
【功用】 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 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刺灸法】 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
1、目痛: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 (《简易针灸疗法》)。
2、鼻塞: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 《针灸学简编》)。
3、鼻渊: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 《类经图翼》)。
4、鼻衄不止:配合谷穴、上星穴、百劳穴、风府 穴、迎香穴、人中穴、京骨穴(《针灸大成》)。
印堂
5、头痛:配太阳穴、风池穴(《针灸学》,上 海中医学院编)。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 2、目赤肿痛,鼻炎。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当阳
【临床运用】 鼻塞:配散笑穴(《奇穴治疗诀》)。 眩晕:配神聪穴、发际穴、鼻交穴、印堂穴、虎口
穴、拇趾聚毛(《奇穴治疗学》) 风目眶烂:配太阳穴(《针灸集成》)
印堂
【定位】 在前额部,当两眉头
1、视神经萎缩:球后、翳明。 2、近视眼:球后(巨刺法)。 3、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球后、臂{3}、睛明、 太阳。 4、视网膜色素变性:睛明、球后、太阳、光明、 太溪。 5、视网膜静脉阻塞:球后、肾俞、肝俞;配穴: 睛明、新明、光明。
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 【取法】
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印堂
【功用】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病症】 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
、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 目眩、眼部疾病等。 【刺灸法】
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印堂
【临床运用】
6、头重:配攒竹穴(《医学纲目》)。 7、眩晕:配丝竹空穴、头维穴(《针灸医案集 要》)。 8、两眉角痛不已: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 、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9、舌尖生疔: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 、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
印堂
11、中风不省人事: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 、合谷穴(《针灸便用》)。
经外奇穴 常用奇穴
四神聪 当阳 印堂 鱼腰 太阳 耳尖 球后 上迎香 内迎香 聚泉 海泉 金津 玉液 翳明 牵正 子宫 夹承浆 安眠 上廉泉 三角灸 定喘 夹脊 胃脘下俞 痞根 百劳 下极俞 巨阙俞 腰眼 十宣 四缝 八邪 大骨空 小骨空 腰痛点 外劳宫 二白 气端 独阴 里内庭 八风 内踝尖 膝眼 鹤顶 百虫窝 外踝尖 阑尾 胆囊
奇经八脉
---之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指不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一定名称、固定位置和 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为奇穴。经外奇穴一般都是 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部分穴位如膏肓俞、 厥阴俞等,后来还补充到十四经穴中,可见经外奇穴本 身又是经穴发展的来源。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经循行路 线上,但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有的经外奇穴并不 专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指一组腧穴,如十宣、八邪、八 风等。经外奇穴在临床应用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治 疳积、太阳治目赤等。
灸。
太阳
【临床运用】 1、高血压头痛:太阳、印堂;前额痛加攒竹,额顶
胀痛加百会、四神聪,项强加风池,眩晕欲仆加头维。 2、血管性头痛:太阳(患侧)、太冲(患侧)、合
谷(健侧);配穴:风池、率谷。 3、急性结膜炎:太阳、风池、合谷、睛明。 4、电光性眼炎:太阳、攒竹、内迎香。 5、青少年近视眼:太阳、四白、攒行、手三里;风
池、合谷、百会、承泣、球后、睛明。
太阳
6、麦粒肿:瞳子髎(双)、太阳(双)、印堂( 双)、合谷(健侧)。
7、眼底出血:太阳、承泣、鱼腰、风池;肝气郁 结加太冲、肝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脾胃
8、虚弱加足三里、三阴交;外伤络破加膈俞、合谷 、太冲
9、青光眼:太阳、风池、印堂、鱼腰;肝火盛加内 关,肾虚加肾俞。中心性视网膜炎:风池、太阳、鱼腰 、球后、睛明、四白、合谷。
四神聪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
1寸处,共4个穴位。 【取法】
取穴时患者下坐位或仰卧位, 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 中点(百会穴),在其前后左右各1 寸处取穴。
当阳
【定位】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
际上1寸。 【取穴】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 上,入前发际1寸。
当阳
【功用】 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
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 【取穴】
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 ,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太阳
【功用】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