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总结了一批“南陈,北催” 和广东潮汕经验代表的看苗诊断,促控结 合的水稻高产理论和技术。
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
近几年,免耕,抛秧等省力的轻型栽培法 发展很快。
(二)目标、任务及内容
未来的水稻生产,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主攻 高产优质。要求从目前每公顷6t提高到8t。而且品质符 合市场要求,效益符合农民意愿。实现这一目标,大体 要分为如下三步:
(三)发展动态与展望
第一,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第二,加强栽培技术创新。
一是水稻超高产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的 应用研究; 二是水稻优质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三是水稻优质高产地上部与地下部形态特 征及抗逆特性的生理、生化机理和物化技 术创新研究;
四是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水稻无公害优 质高产形成机理研究;
米糠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FAO年统计数据,2004
水稻是世界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稻米是亚洲各国人民的主要粮食。
水稻生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 的平原或丘陵地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89.6%的水 稻面积分布在亚洲。
亚洲主要产稻国水稻生产概况
表中数据为2000~2004年平均值。*:含台湾
第一步,从现在起5~8年时间,积极研究 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力争单产早上7吨水 平,并初步改善我国稻米品质状况。
第二步要用10~15年时间加强技术创新,促 进单产上8t水平,在高产的同时基本实现我 国稻米的优质化。
第三步则是确保单产稳定超8t的基础上, 全面实现我国稻米生产的优质化、现代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稻米生产保持与人 口增长、经济建设、市场需求相适应。
栽培稻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禾本科(
Gramineae)稻属(Oryza)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1. 总体情况 单产由50年前的不足2t/ha,增加到现在的超过 6t/ha。近10年来种植面积变化较大,由1996年的近 3200万ha,减少到2003年近2700万ha。总产由1996的 近2亿t,减到2003年1.6亿t。从2004年起,由于农业 政策的变化,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 得到扭转。单产近10年没有明显大的提高,基本稳定 在6.20 t/ha。
1995~2004年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2. 各省份情况
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 总产量以湖南省最多, 2001年分别为369.2万公 顷和2328.9万吨;单位面 积产量以江苏省最高。
以稻谷总产多少为顺序,
水稻的主产省依次为湖南、
江苏、江西、湖北、四川、
广东、广西、安徽、黑龙
江、浙江、福建、云南、
贵州、辽宁、河南、海南
Rainfed rice Upland rice
Floating rice
4. 稻米的营养价 值较高
与其它粮食相比,稻米 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 特小,易于消化,各种营 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 率都高,适于人体的需要。
5.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
米糠是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上 用途很广。稻草不仅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 还是一种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
2. 水稻是高产作物
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对肥料和光、热、 CO2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据研究,在地力 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 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它粮食作物高。
3. 水稻的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稻的分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rrigated rice
Deepwater rice
五是不同生态区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水稻 生产要素优化组装的精正栽培研究。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我国稻作分布区域辽阔,52°29′N的黑龙江漠河, 南自热带18°9′N的海南省崖县,北至东自台湾,西达 新疆,低自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海拔2600m(云南省 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上瓦村)的云贵高原,都有水( 旱)稻栽培。
农作物生产技术
第一章 水稻
第一节 水稻生产概述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稻作技术的发展 四、我国水稻的分区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建国后半个 多世纪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6%, 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6%,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水稻区划工作已有60多年的历史,1957年丁 颖将全国水稻产区划分为6个稻作带和8个稻作亚 区,在水稻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以后的水稻区划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水稻分区
我国稻作分区,近年以丁颖(1957年)的研 究为基础,结合我国水稻气候生态区划研 究,划分为6个稻作区。
1、华南湿热双季稻区:品种以籼稻为主。 2、华中湿润单、双季稻区: 3、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区 4、华北半湿润单季稻区:秦岭淮河以北。 5、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 6、西北干燥单季稻稻作区
和上海。
全国分省稻谷产量分布图(1990)
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情况
2007
3402万亩
527公斤/亩 1794万吨
四、我国稻作技术的发展
(一)背景与发展趋势
20世纪初,我国稻作面积约1400万公顷。随着人口的增加, 到20世纪40年代末,稻作面积增加到2500万公顷,以单季稻为主, 产量仅为1-1.5吨/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稻作研究和水稻生产 获得了巨大发展。从1949年到2001年,水稻种植面积由2571万公 顷增加到2882万公顷,增长11.2%;稻谷单产从1.89吨/公顷增加 到6.16吨/公顷,增长226%;中国稻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技 术进步、单产提高而引起。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来源:《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各稻作区主要自然生态条件(中国水稻所)
I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II: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III: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IV: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V: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VI: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第二节 水稻的类型和品种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