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 内皮细胞 内膜 内弹力膜 中膜 动脉外膜
12
LDL沉积于动脉内膜下
LDL LDL
管腔
内皮
内膜
Steinberg D, et al. N Engl J Med. 1989;320:915-924.
在长期的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作用精下品课,件LDL-C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内膜。
13
LDL沉积于动脉内膜下
几个关键点 内皮细胞通透性 颗粒直径 < 75 nm 颗粒浓度 LDL > 50- 80mg/dL
LDL颗粒沉积速度的影响因素: (1)内皮损伤,加快LDL颗粒的沉积速度 (2)血浆中LDL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
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的蓄积是动脉 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精品课件
14
LDL的修饰
• (3)磷脂(简写为PL),约占血浆总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脑 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 (4)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 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精品课件
6
(一)病因:
1.血脂异常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 达全身各处。 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 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精品课件
1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的疾病,5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动脉中就已经 发现粥样硬化性疾病。而人类认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该疾病并对其 发病机制剂型了相关研究也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 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的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的增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脂质浸润学说 LIPID HYPOTHESIS
Russell Ro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A
损伤反应学说
RESPONSE-TO-INJURY HYPOTHESIS
Peter Libby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炎症学说
精品课件
2
动脉粥样硬化是进展性病变,伴随人的一生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随年龄增加进展迅速
颈动脉斑块面积(cm2)
Spence JD, et al. Stroke 2002;33;2916-2922.
精品课件
年龄 3
一、概述
•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 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变特点是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动脉管壁并沉积于内膜 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增厚、变硬。
• 2.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易发生,60%-70%的冠状动脉硬化患者有高血
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且早而严重,好发于血
管分叉,弯曲的地方。
3.吸烟 吸烟可破坏血管壁,诱导平滑肌细胞增生。吸烟者与不吸
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
4.某些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使LDL升高
• 动脉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动脉硬化泛指动脉管壁增厚并失去弹性 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和动脉中膜钙化。
精品课件
4
• 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 AS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 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 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发生在心、脑、肾等 器官,引起缺血性改变。
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 (1)胆固醇(简写为Ch),约占血浆总脂的1/3,有游离胆固醇和 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 肪酸酯化的胆固醇酯,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 (2)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简写为TG),约占血浆总脂的1/4 ,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
• 我国AS发病率仍呈上升态势: 1、年龄差异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2、性别差异 — 女性的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变的危险因素。
精品课件
5
(一)病因:
1.血脂异常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
有关。
5.遗传因素 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
精品课件
8
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HDL受体基因突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学说
Hypothesis for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脂质浸润学说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 ❖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 ❖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LDL
LDL 修饰的LDL
管腔
过多沉积的的LDL脂质颗粒 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 清除。内皮内皮 下的LDL首先需 内膜 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 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 巨噬细胞的识别。
INFLAMMATION HYPOTHESIS
精品课件
10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①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 ②平滑肌细胞及纤维成分增生 ③斑块内部组织崩解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 物质
精品课件
11
正常动脉壁结构
单核细胞
平滑肌细胞 大型弹力型动脉 中型肌弹力动脉 精品课件
Fra Baidu bibliotek
CM、VLDL、LDL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HDL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 HDL 能逆向转运胆固醇至肝而被清除 (2)防止 LDL氧化修饰形成ox-LDL (3) HDL 可以使VLDL以残体的形式被清除
高脂血症,主要是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增高。
精品课件
7
• (一)病因:
近年来,许多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病是各种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遗传等)最终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使动脉对内皮、内 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
精品课件
9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Daniel Stei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