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星并购重庆药友的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郭广昌在复星的资本运作

郭广昌在复星的资本运作

控制现金流财华声明:财华刊载的《新财富》文章已经过授权。

其他媒体和网站未经《新财富》授权,不得转载财华刊载的《新财富》文章。

网站及其他媒体如有合作意向请直接与《新财富》联系。

为提高显示速度,财华所刊载的《新财富》文章只保留了文字部分。

读者如需阅读全文,请直接与《新财富》联系。

《新财富》订阅电话:86-755-83234721联系人:刘小姐网址: .cn控制现金流郭广昌在复星的资本运作复星是在什么主线下收购并运作如此多的企业?控制现金流!当他有足够的实力时,一定要使收购付出的现金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此他与出让方成立合资公司,并由他控股。

他热衷于收购现金流充沛的商业流通企业,以补充高利润产业,并通过股权激励来推动经营现金流的实现。

他利用股市进行权益性筹资,系下公司互保获取银行贷款;介入证券业,为产业整合提供金融服务。

汪姜维/文*郭广昌和他的复星系展露了内地最具想象力的运作模式。

在5年间投资收购范围涉及生物制药、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钢铁、汽车等领域,直接和间接控股参股的公司超过了100家。

郭广昌热衷于投资,最为推崇李嘉诚:“他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他靠的就是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

”(关于李嘉诚的故事参见本刊2003年2月号封面文章《大策略——李嘉诚如何思考》)而复星投资的核心就是现金流的平衡。

“我们主张以增资为主,不主张转让,因为增资的现金流就在我们的体系里面。

”复星实业总经理汪群斌说,“我们也主张控股,关注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如果负债率太高,会损害我们的信用。

”在郭广昌描绘的复星系结构中,“复星集团”(指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复星集团中位于第一层次的“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是“整个集团的金融中心、资本中心和资金中心”。

而第二层次的产业集团层面则是“以推动各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三层次的专业公司层面是“以提升竞争能力为主线的专业公司”。

收购南钢 :控股合资、“先设立、后增资”、托管保证金复星今年巨资要约收购“南钢股份”(600282),体现了其操控现金流高超技艺。

复星集团资本运作

复星集团资本运作

复星集团资本运作一、复星的发展历程199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不久的郭广昌拿出准备出国的几万元钱,拉上在复旦大学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在上海成立了由他们两人名字命名的广信咨询公司,替别的公司做市调、搞咨询,也兼做些小生意,其间抓住机会,买断技术,生产肝炎试剂,大获成功,凭此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利超亿元,攫取了他们下海后的“第一桶金”。

1998年,复星实业(后更名为复星医药)上市,募集近4亿元的资金。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郭广昌和他的复星实业便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组合,步入复星的收购、扩张之路:1998年8月,成立复地公司(当时公司名为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复星医药完成了2,250万股的A股配股; 10月,投资友谊复星; 2002年8月,投资建龙集团;2002年 11月,成为豫园商城的单一最大股东; 2003年1月,和建龙集团投资宁波钢铁;03年1月,投资国药控股;3月,南钢联成立;5月,德邦证券成立; 10月,复星医药发行9.5亿人民币的可转债;2004年2月,上海复地完成IPO,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4月,投资于招金矿业;2005年1月,南钢股份完成1.2亿股A股增发; 3月,复地完成14,660万股H股配售;2006年4月,复地完成 17,590万股H股配售; 12月,招金矿业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投资华夏矿业;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IPO,融资额达132.7港元。

目前,复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集团,拥有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和金融及战略投资业务。

二、构筑复星网络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

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

6天之后,即2001年11月28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转让价为3.8元/股,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3.25%。

复星集团发展历程介绍

复星集团发展历程介绍

复星的太极推手2007年10月10日09:40 《投资与合作》2007年7月16日,郭广昌持股58%的复星国际(0656.HK)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以“红筹”方式挂牌上市。

其董事长及实际控制人郭广昌持有复星国际共计29亿股,据当日股价估算,其持股价值超过318亿港元,现年40岁的郭广昌跻声于中国富豪榜前三位。

与其股东名单中的沙特王子阿瓦伊德、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鹤年、潘迪生、刘銮雄等富豪们交相辉映。

内地版的“和记黄埔”曾几何时,中国的国有企业走出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各自的窗口企业,往往采用控股公司的形式,将各自拥有的优质资产整合到红筹窗口企业旗下,比较著名的红筹公司包括“上海实业”和“北京控股”。

但是,复星集团的“红筹”重组,乃是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走出海外的“典范”。

香港资本市场上,首屈一指的产业整合高手非李嘉诚莫数。

李嘉诚借助于旗下的产业控股上市集团“和记黄埔”,不断地对其所属的地产、电信、码头等产业进行整合。

熟悉复星集团的人都知道,对李嘉诚的投资眼光和判断力推崇备至的郭广昌也是一名整合高手。

经过三年的规划和重组,终于打造了复星“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便是“复星国际”;“五个基本点”便是钢铁、地产、医药、流通和投资子平台。

1992年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与范伟创立广信科技,其后在1994年创立复星高新。

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及范伟分别持有广信科技及复星高新各58.0%、22.0%、10.0%及10.0%股权。

广信科技及复星高新在1994年成立复星集团。

复星集团成立后,郭广昌就开始谋划一系列的产业整合,打造了一个个旗舰队:钢铁板块的南钢联,房地产板块的复地集团,医药行业的复星医药,零售业的豫园商城,金融业的产业投资等。

境内重组为筹备全球发售,“复星系”于2004年底开始针对下属所有产业进行系列重组。

境内重组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复星集团所占核心业务产业公司的控制权及出售本集团所占非核心业务的拥有权。

复星集团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复星集团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复星集团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本文将对复星集团进行海外并购案例分析,通过详细的实例描述、分析和评价,探讨复星集团在海外并购领域的经验与策略。

一、案例背景复星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全球化投资公司,一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本文选取复星集团在近年来的一项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核心逻辑和经验教训。

二、案例描述复星集团于xxxx年收购了xxx公司,该公司是xxx行业的领先企业,总部位于xxx国家。

该并购案是复星集团在该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其海外布局的战略目标之一。

1. 案例背景和目标xxxx年,复星集团意识到xxx行业在全球市场的潜力巨大,决定通过收购一家领先企业的方式进入该市场。

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复星集团确定了目标公司,并启动了并购流程。

2. 并购流程复星集团派出专业的团队进行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竞争优势、管理层团队等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复星集团与目标公司进行了战略对接和商务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并购协议。

3. 并购成果复星集团成功完成了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实现了卓越的业绩增长。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运营,复星集团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并为未来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析与评价复星集团此次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定位准确复星集团在并购前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从而对目标行业和公司有了深入了解。

并购的目标公司在行业内具备领先地位,对复星集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这样的战略定位确保了并购案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团队专业素质复星集团的并购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他们在尽职调查、商务谈判等方面做出了精准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复星集团建立了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模式,为并购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 价值整合与资源优化复星集团在完成并购后,积极推进了整合工作。

通过优化运营、整合资源,复星集团实现了协同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复星集团战略投资模式案例研究

复星集团战略投资模式案例研究
上海复星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项目立项委员会 投资项目审核委员会
投资业务 投资一部 投资二部 投资三部 投资四部 图2
综合管理 财务审计 法律事务 投资管理 行政人事 复星创富的组织架构
从复星的“主业+私募基金”发展模式来看,私募基金的出现和发展是多元化的优势所在, 积极发展私募基金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分散风险能力,而且能为产业创新 和转型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私募基金更需要在实践中大 胆探索。 复星集团自上而下搭建了三个投资平台:①资本平台:即以复星集团为核心,开展投资业务, 主要是判断哪些行业处于上升期,哪些行业属于下降期,哪些受到资本冷落,通过“反周期”理 论,观察并发现投资价值 (多元化投资平台)。②上市公司平台:即包括复星医药、复星房地产等 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为核心,一手推动产业发展,一手紧紧与资本市场对接,每家上市公司都努 力寻找产业里最好的资源,围绕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形成核心竞争力 (上市公司群体平台)。复星主 要构筑产业和资本的互动平台,从而掌握和整合各产业领域的资源。积极推动有核心竞争力的企 业在其产业链和互补的领域内,重组并购,强化竞争力。主要是搭建上市公司平台,即以包括复 星药业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为核心,寻找产业里最好的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③专业公司平台: 寻求好的产品、服务客户、创造价值。该平台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直接上市,上升至 第二个平台。该平台主要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经营体系,形成具有专业化拓展和管理能 99
力的专业企业群体,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经营,提供性价比最优化的产品和服务,获 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努力提升专业公司的个体竞争力,在各自领域内做到充分专业化。 此后,复星集团将此操作模式不断地复制和变革,成功地应用于它的多元化投资战略中。复 星集团在短短十几年里构建了复星模式,一跃成为中国现在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经过多年发展, 复星已经打造了经营、融资的专业团队,投资的专业团队和持续管理运营的专业团队,并保持了 高度的专业化。而这些都是复星的核心竞争力。

复星医药现金并购方式及绩效研究

复星医药现金并购方式及绩效研究

复星医药现金并购方式及绩效研究并购作为企业外部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强化竞争地位的作用。

但是我国在对并购的有关问题上,很多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限制了并购理论的发展和导致很多失败并购事件的出现。

2005年以前我国企业间多为现金并购,之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及并购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并购交易中虽然采用股票支付、混合支付等方式渐渐增多,但仍然未能撼动现金并购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宋希亮,2010)【1】提出“当收购方决定并购目标公司时,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支付问题;二是融资安排与控制权结构问题;三是由此带来的并购绩效。

”根据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近几年并购支付方式的统计,虽然股票支付等其他形式逐渐增多,但是传统的现金支付仍然是一个重要而又快捷的支付方式,几乎占比80%以上。

为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时仍然青睐于现金支付?并购支付的巨额现金是通过什么渠道筹集而来?企业并购绩效如何?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理论上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掌握并购支付规律,有助于加深对并购绩效的把握,而在实务方面,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和外部情况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提升公司价值同时对促进我国并购支付方式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案例中以“并购动因——支付方式选择——融资方式——并购绩效”的逻辑线条对复星医药2010年-2014年发生的6起并购事件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公司现金并购动机、并购长短期绩效。

案例研究表明,复星医药基于为避免控股股东控制权稀释、股票价值被低估、融资能力强和现金流充沛四个原因导致公司支付方式单一,基本为现金并购。

短期绩效计算超额累计收益率CAR值,同时构建了以专利申请数量、新药数量、净资产收益率和境外营业收入增长率等12个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体系评价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

最后得出结论虽然现金并购方式为复星医药带来了绩效的提升,但仍然应当采取有关措施促进我国并购支付多元化,措施包括(1)完善资本市场,减少信息不对称;(2)减少发行股票的程序;(3)发挥中介机构作用;(4)拓宽并购融资渠道、鼓励混合支付方式。

医药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医药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以高于GDP的增速飞快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存在,它们将影响医药企业的前进,将影响医药产品的供应,将影响广大居民的医疗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的整合和企业的并购开展得如火如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药行业并购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医药行业并购案例篇1案例1:福安药业收购天衡药业100%股权:收购对价57亿,天衡14年上半年净利润945万。

该项收购按14年预测净利润估算的PE约28倍。

案例2:楚天科技收购新华通100%股权:收购对价55亿。

新华通账面净资产16亿,14年上半年营收12亿,净利润1700万。

新华通原股东承诺14-16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4200万、5020万。

该项收购按14年预测净利润估算的PE约16倍。

案例3:乐普医疗收购新东港51%股权:新东港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心血管类、抗感染类及神经系统类新药,其中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享有盛誉,新东港14年净资产25亿,14年1-9月营收46亿,净利润4500万元,评估价值123亿,预计14-15年净利润7800万、12亿。

按14年净利润计算PE约16倍。

案例4:金陵药业收购安庆石化医院88%股权:收购对价136亿。

安庆医院总资产14亿,14年1-7月营收11亿,净利润390万元。

医药行业并购案例篇2案例一:誉衡药业收购上海华拓62%股权:以7亿元收购华拓62%股权累计99%,华拓主营产品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国内市场中的龙头产品,已达行业领先水平。

14年上半年华拓营收21亿,净利润6700万。

华拓原股东承诺14-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13、166亿。

该项收购按14年净利润计算的PE约10倍。

案例二:誉衡药业8亿收购南京万川100%股权:万川13年净利润6700万,13年一季度净利润1950万,万川总资产17亿,净资产8600万。

万川原股东承诺14年净利润不低于11亿。

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以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为例

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以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为例

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以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为例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以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为例一、引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作为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将以以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为例,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以及其绩效变化。

二、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通常有一些明确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快速实现战略目标,如进入新的市场、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等。

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也是基于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通过收购其他企业,上海医药得以拓展业务范围,在行业内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资源整合与优化: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可以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整合各自的生产、销售、研发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也正是基于此目的进行的,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实现资源优化。

3.降低风险与提高抗风险能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多元化经营,降低对某个特定市场或产品的依赖,从而降低风险。

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也是希望通过收购其他医药企业,降低市场竞争的风险,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4.增强企业竞争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借助被收购企业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上海医药并购重组也是出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考虑进行的,通过收购其他医药企业,提高自身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其绩效变化是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绩效变化的可能情况:1.盈利能力提升:成功的并购重组通常能够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

并购重组可能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市场份额增加等效应,从而带动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

上海医药并购重组后,该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蒋波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审行政判决书

蒋波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审行政判决书

蒋波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复议【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13【案件字号】(2020)京行终20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霍振宇赵世奎周凯贺【审理法官】霍振宇赵世奎周凯贺【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蒋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当事人】蒋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当事人-个人】蒋波【当事人-公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蒋波【被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本院观点】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规定,在要求履行法定职责而提起的复议中,申请人与被要求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具有利害关系是申请行政复议的法定条件之一。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合法违法户籍所在地复议机关合法性行政复议【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规定,在要求履行法定职责而提起的复议中,申请人与被要求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具有利害关系是申请行政复议的法定条件之一。

本案中,蒋波向证监会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涉诉答复函,认为对其投诉应依据行政处罚法立案调查处理,但蒋波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与其要求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具有利害关系,故蒋波不具备申请行政复议的主体资格。

证监会收到蒋波的行政复议申请后,最终认定其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定受理条件,通过作出被诉决定书驳回蒋波的行政复议申请,上述处理并无不当。

蒋波要求证监会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的理由不能成立。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蒋波的诉讼请求的处理亦无不当,本院应予维持。

蒋波的上诉请求和理由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5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一、集团简介:1、集团概况: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

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

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上海复星并购重庆药友的案例研究

上海复星并购重庆药友的案例研究

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最普遍的运作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的核心手段,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在未来儿年中,我国企业将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兼并重组浪潮。

在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行为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是并购活动成败的关键,它不仅是双方讨价还价的依据,而且是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基础。

1、上海复星简介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主营现代生物医药和医院工程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证券代码6001%),成为上海市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第一家获准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及新经济的挑战,复星实业力争在产业国际化、资本社会化、市场网络化、人才职业化的基础上,在“自行研制、合作研发、收购兼并”研发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完善高科技产业体系,使复星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科技优势和高水平的市场网络的跨国生物医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公司产品结构现有1、基因工程药物2、诊断产品3、中成药4、化学合成药5、医疗器械6、医用包装材料7、保健产品。

并有自己国内国际以及医药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有较强的债务筹资能力。

复星实业的远景目标是建成“生物与医药产业的联合舰队,中国医药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坚持以大医药健康产业为业务主线,坚持以资本经营、资产经营、产品经营、人才经营、政策经营为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复星实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市场目标是以客户为中心,形成核心资源优势,以总成本领先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自主创新,是促进还是抑制?——来自复星医药的案例分析(上)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自主创新,是促进还是抑制?——来自复星医药的案例分析(上)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自主创新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自主创新,,是促进还是抑制是促进还是抑制??————来自复星医药的案例分析来自复星医药的案例分析来自复星医药的案例分析((上)2015年06月05日现有文献大多强调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负面效应现有文献大多强调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负面效应。

本文通过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分析新的分析,,结合复星医药的案例证明结合复星医药的案例证明::在资本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多元化战略是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元化战略是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

案例案例 一、复星医药多元化战略演变复星医药多元化战略演变 1998年以前,复星医药的业务种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医药与房地产两大板块。

上市之后,复星医药逐步采取“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经营模式,涉及的相关领域主要包括零售、地产、金融等(见图1)。

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各产业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类似于“机会导向、整合资源、巧妙运作”的机会经营者或机会导向的产品经营者,但仍然不难勾勒出复星医药在非相关多元化产业布局过程中一条清晰的主线:控制现金流,扩大资金来源。

尽管如此,复星医药并没有无限度的扩张,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非相关业务剥离上市主体。

这可以视作为复星医药的“半归核化”,即逐渐由非相关多元化向相关多元化动态演进。

图1 复星医药多元化战略演变真正意义上的集团化经营及大规模的并购、扩张,都发生在1998年旗舰企业“复星实业”上市之后。

复星医药对非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并围绕两条主线逐步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

一是以价值链为核心,纵向打造全产业链。

复星医药涵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4大业务板块,基本建立起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以产品为核心,横向构建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群。

公司拥有的核心产品逐步形成优势品种群。

相比较而言,复星系横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酒店等众多领域,彻底实行非相关多元化并力求打造投资控股型公司,而复星医药则立足于医药领域,从纵向产业链和横向多产品着手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并实现专业化运营。

复星实业并购整合策略分析

复星实业并购整合策略分析

案例分析
!"#$ %&"’$
基本行为适合企业内外环境,能够促进企业发 展,那么他们会愿意接受复星的企业文化,并以 此来改造自己的文化。反之,则会拒绝并购方的 文化入侵。 !" 发展中解决问题 通常而言,国外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接二连 三的大规模裁员,目的是精简机构,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复星在被并购企业的整合中基 本上没有采用减员增效这种方式,对于企业现有 冗员,提倡通过未来的发展来消化。复星认为裁 员是下策,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一般不主张采 用。复星的经营原则是,不仅要让投资者满意, 还要让员工满意,让政府满意。相对而言,中国 企业人力成本在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是很 高,花费精力解聘一些人得到的效益可能远远低 于成本,并且国有企业的职工对于裁员的方式心 理上准备不足,容易引发不稳定。 人的因素是并购整合中最敏感的因素,处理 得不好,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平稳过渡”为 复星合作后的基本理念,“急转弯”式的改革易 造成人心浮动、市场萎缩、人员流失。复星在管 理上很注意对火候的把握,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 是中国经济大发展之时,有很多机会,应该优先 考虑如何抓住发展机会,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裁员 解决问题,并且在现阶段选择与强势企业合作, 相对而言,容易规避是否裁员这个难题。 #" 在服务中沟通,在沟通中约束 复星在并购后强调 ! 个注入:注入资金,注 入机制,注入市场,注入产品。所谓注入资金, 不用赘述。注入机制,是指通过复星的介入,帮 助被投资的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和建立现代法人 治理机制,改变原先不科学的决策机制、激励机 制等等。注入市场,这也是复星为什么花这么大 力气搭建一个全国性医药流通网络的原因。例如 "##$ 年复星通过友谊股份间接控股联华超市,并 与有着 %## 多家超市的联华集团签约,联手构筑 连锁性的联华复星超市药房;继受让武汉中联、 并购北京金象后,"##& 年 & 月复星又与拥有强大 的全国性分销网络的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合资组 建了国药集团医药控股公司,注册资本 $#’ & 亿 ・!"・ 航天工业管理 !""#$ !

复星实业的并购

复星实业的并购

抓住全球药品生产转移的机会(OEM/合同制造)
成本优势 高质量的生产管理团队 充足的生产能力 已经有与国际公司成功合作的经验
研发合作
— 研发外包、专利许可、开发高难度仿制药
2014-11-20 21
结束语
2003年为复星医药奠定了产业的基本格局和行业地位。2004年复星 医药在经营质量和规模跃上了新的台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经营
便于解决管理层激励机制相容的问题 管理层持股 后期考核的奖励
2014-11-20 8
历史的回报
公司名称
重庆药友 广西花红 临西药业 天药集团 医药研究院 国药控股
投资成本 (万元)
6070 3068 3723 17184 6700 53175
损益增加额 (万元)
7438 2106 1347 10136 797 10136
充分利用复星集团
OTC?处方药?
价格
的规模优势
2014-11-20
11
母合优势的体现
桂林制药:抢占青蒿市场的先机
万邦制药:构建未来的重磅炸弹-重组人胰岛素
整合全球华人科学家资源 战略支持
广西花红:全面构建公司核心团队
2014-11-20
12
永恒的问题
未来三年复星医药的成长?
2014-11-20
中国药企成长的必经之路2015112020非专利原料药的出口机会至2007年美国市场将有820亿美元的品牌药专利到期抓住原料药生产中心转移机会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原料药供应商?法律的变化欧洲传统草药法案正式生效为符合标准的中药企业进入欧洲铺平了道路欧洲传统草药法案正式生效为符合标准的中药企业进入欧洲铺平了道路生物通用名药相关法规有望在欧洲取得突破?专利授权带来的机会?化学药生物技术中药创新靶点层出不穷复星医药海外发展战略?寻求进入主流市场的并购机会并购海外仿制药厂充分复星医药已有的产业优势?努力加大产品出口建立海外市场的销售体系提高海外产品注册申报能力2015112021提高海外产品注册申报能力努力达到并通过美国欧盟的gmp认证争取国际采购订单力争成为who最大的药品供应商之一?抓住全球药品生产转移的机会oem合同制造成本优势高质量的生产管理团队充足的生产能力已经有与国际公司成功合作的经验?研发合作研发外包专利许可开发高难度仿制药2003年为复星医药奠定了产业的基本格局和行业地位

民营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研究以复星医药为例

民营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研究以复星医药为例

文献综述
并购价值创造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份额、 扩大产品线、降低成本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在医药行业,并购价值创 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市场规模、企业战略、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 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医药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机、并购类 型、并购整合等方面。
3、整合管理
并购完成后,复星医药注重对目标企业的整合管理。这包括企业文化融合、 管理模式调整、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通过整合管理,复星医药能够将目标企业 的优势资源纳入自身体系,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四、风险应对
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复星医药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法律风险、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复星医药采取了以下措施:
结论
本次演示以复星医药为例,对医药企业并购价值创造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 综述、案例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法,我们发现复星医药的并购历程具有明确的目 标和良好的整合效果,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并购价值创造的可 持续性仍需考虑。
对于其他医药企业而言,本次演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并购 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并购目标,确保双方企业的优势互补;应注重并购后的整 合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后续发展中,企业需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等外 部因素的变化,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和人才储备,以实现可持 续的并购价值创造。
3、市场风险应对
对于市场风险,复星医药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前景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 需求和竞争态势。同时,还对目标企业的产品线和销售渠道进行深入研究,以便 并购后能够迅速切入市场,实现销售业绩的提升。
五、启示
复星医药的海外并购战略对于其他民营医药企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 海外并购,民营医药企业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研发能力, 实现快速发展。民营医药企业还需要充分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 规和市场环境,制定全面的风险应对措施,以确保并购过程的合法合规和顺利完 成。

最佳实践——复星集团发展历程

最佳实践——复星集团发展历程

14
复星成长历程--复星近况
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正式交接 复星纽约演绎双城故事
2013年10月18日,复星国际发布公告,宣布以7.25亿美元从摩根大通手中买入美 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区地标建筑物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OneChaseManhattanPlaza)。 该大厦是洛克菲勒家族最有名的两栋地标性建筑之一,周边地段也很不错,对门就是 美联储,隔壁没多远就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大厦。
询公司,启动资金 3.8万,为一些公司做市场调查,他们被称为无钱,无经验,也无商
科背景的“三无创业者”。依靠蹬自行车大街小巷寻找客户,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 冰王等诸多品牌当时都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到1993年6月,广信成立不到10个月,公司靠做市场调查已经赚到了第一个100万。
台湾的“元祖食品”是创业伊始的郭广昌和梁信军最成功的引以为豪的市场调查项
是复星龙头企业的复星实业(600196)董事会秘书秦学棠说。
11
复星成长历程
三、并购扩张期(1999年——2007年) 此后,复星集团大举扩张; 2000年10月,投资友谊复星 2002年8月,投资建龙钢铁 2003年1月,联合建龙钢铁投资宁波钢铁; 2003年1月,投资国药控股; 2003年3月,成立南钢联;


2003年5月,成立德邦证券;
商城是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加
上零售行业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充裕的土地资产使其成为理想的产业收购对象; 更重要的是豫园商城虽是上海的老商业股,但在两年前已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并 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 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充裕的土地资产,间接控制了 童涵春,完善了医药产业链。

财务管理之复星产业整合和资本经营分(20)doc

财务管理之复星产业整合和资本经营分(20)doc

从表一和图一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 1998 年 IPO,复星实业的 资产规模和赢利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经过 1999 年的调整发展,在 2000、2001、2002 年中其资产规模及赢利能力都呈现跳跃式发展。 总资产从 1997 年的 2.8 亿增长到 2002 年的 31 亿,增长约 11 倍;净 资产从 1997 年的 10432 万元增长到 2002 年的 140951 万元,增长约 13.5 倍。这样的发展速度仅仅靠做产业经营是无法实现,复星实业正 是在产业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对其医药产业迅速进 行了产业整合。为达到产业整合所需要的现金流量,其收购、兼并和 投资的企业一般为具有良好的管理团队、高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 有上市前景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具有良好的现金流量及盈利能力的企
图一
复星集团
医药产业
房地产业
商贸流通业 钢铁产业
金融业
信息产业




































































600282
600827 600655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一、集团简介:1、集团概况: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

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重庆药友制约24%3、集团核心业务: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

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最普遍的运作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的核心手段,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在未来儿年中,我国企业将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兼并重组浪潮。

在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行为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是并购活动成败的关键,它不仅是双方讨价还价的依据,而且是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基础。

1、上海复星简介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主营现代生物医药和医院工程产业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于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证券代码6001%),成为上海市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第一家获准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及新经济的挑战,复星实业力争在产业国际化、资本社会化、市场网络化、人才职业化的基础上,在“自行研制、合作研发、收购兼并”研发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完善高科技产业体系,使复星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科技优势和高水平的市场网络的跨国生物医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公司产品结构现有1、基因工程药物2、诊断产品3、中成药4、化学合成药5、医疗器械6、医用包装材料7、保健产品。

并有自己国内国际以及医药营销网络,和技术优势,有较强的债务筹资能力。

复星实业的远景目标是建成“生物与医药产业的联合舰队,中国医药新经济企业的代表”。

坚持以大医药健康产业为业务主线,坚持以资本经营、资产经营、产品经营、人才经营、政策经营为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复星实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市场目标是以客户为中心,形成核心资源优势,以总成本领先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以上主要市场领域内达到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主打产品。

2、重庆药友简介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药友制药厂,为中国第一家青霉索药品生产企业,1966年史名为重庆制药六厂。

是于1997年7月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所属的重庆制药六厂和重庆制药六厂职工持股会于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16195万元,负债12691万元,资产负债率78%。

公司注册资本2665万元,其中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出资20497546元,占总股本的76.90%;重庆制药六厂职工持股会出资6157200元,占总股本的23.10%。

①主要业务和经营品种主要经营原料药及制剂制造、制造饮品、功能食品、滋补保健药品、化妆品、医药设备制造和工程设计及加工、安装。

主导产品:粉针剂、散剂、冻干粉针、水针、输液、口服液、片剂、胶囊等10多个剂型和化学原料药,有300多个品种,其中有5个剂型通过国家GMP认证。

②核心技术公司的固体制剂的微量分散技术在全国属领先水平,企业有一个药研所,主要负责公司新产品的自己开发及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并有一个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同组建的联合实验室,主要目的是利用中科院的技术力量尽快让科研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企业共开发上市的新药有5个,移植产品20个,其中新药四类、二类4个,三类新药1个。

目前企业正在开发的新药有7~8个,其中二类西药1个、二类中药1个、四类西药5~6个。

目前已进入临时的6个,其中完成临床并申报生产的2个,预计这些产品将在2002~2005年上市。

3、收购方案的形成上海复星与重庆药友实现强强联合,其合作的目标:首先以产权为纽带,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全面合作,实现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品牌、资本、巾场优势,在原企业基础上,实施机制创新,全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水平的中西药生产基地和研究开发产业化中心。

其次:再组建成生产经营流通一体化的化学新药和生物工程药品为主的高科技制药股份公司,争取在二年左右上市。

第三:吸纳科研企业,使之成为加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产经营基地,迅速扩大高新技术新药的产业化规模,全面推动和提高重庆市生物工程药品产业化水平,经营3~5年,争取把该企业建设成全国著名的高科技制药上市公司。

为达到以上目标,拟通过以下措施实现:①提高科技含量。

利用双方的现有高技术成果,成熟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能力,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新特产品,加快医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②发挥机制优势。

上海复星是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机制、管理上的优势,并结合重庆药友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使药友产生新的生命力。

③优化资源配置。

依托复星资本运作的丰富经验和综合优势,通过复星注入机制、资金,灵活采用置换手段,盘活存量资产,使多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④扩大大市场网络。

保持药友现有的一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注入复星医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扩大市场,优势互补,形成既独立又相连的网络体系。

⑤强化主打技术和产品。

着眼于市场规模和效益,全面整合现有技术和产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⑥全面导入复星作为现代化、高科技上市公司所特有的产权明晰的法人治理机制,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面向市场的经营管埋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

通过对药友的重组,可实现多盈的目的。

对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而言,则为重庆医药发展引入资金,有效组建强强联合企业,增强对外竞争力:为重庆医药引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经济体制,有利于企业管理机制的根本转变,并通过合作的成功为国企的改革树立样板,为有效推进国企改制作出积极的贡献。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国家、地方税收的增加。

对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可引入新的股东,通过资产投资主体结构的改变和产权投资多元化的形成,推进实现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为基础的企业机制,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更加有效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建设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实现生产经营的进一步扩张;通过组建新公司,可增强经济实力,还可以实现与国内外企业的进-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从而提高企业对进入WTO的抗风险能力;对于上海复星,可通过优势互补,提高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实现了公司的经营规模扩大;通过强强合作,做大做强新组建的公司,从而取得合作的投资回报。

上海复星实业拟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对重庆药友实行了收购。

收购方式为: 复星实业投入现金6831.68万元,占51%的股份,重庆化医集团以净资产出资5104.37万元,占38.11 %的股份,职工持股会以净资产出资1459.36万元,占10.89%的股份。

药友公司股东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及重庆制药六厂职工持股会放弃增资扩股的权利,由上海复星实业股份公司单独向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增资。

重组后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34亿元。

4、并购中的价值评估①对重庆药友的评价l)重庆药友的财务状况近几年药友的销售收入增势趋缓,1998年比上年增长22.8%,1999年仅略微降少增长6.2%,2000年比上年增长6.7%,2001年比上年增长21.5%,平均增幅远低于全国医药工业年均增长17.7%的水平,而盈利能力增幅较小。

2)偿债能力分析:2000年末流动比率为.086,速动比率为0.56,资产负债比件乏为71.48%。

2001年末流动比率为0.84,速动比率为0.65,资产负债比率为71.5%。

表明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3)营运能力分析:2000年库存周转率为5.65次,应收帐款周转率为6.72次,总资产周转率为1.08次。

2001年库存周转率为7.16次,应收帐款周转率为7.75次,总资产周转率为1.138次。

说明公司的存货周转较慢,存货的占用水平较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较低。

4)赢利能力分析2000年销售利润率为3.48%,净资产收益率13.2%。

2001年销售净利润率为6.47%,净资产收益率22.7%。

说明盈利能力增幅不大。

②对上海复星的评价近几年上海复星的销售收入呈阶梯状增长,增长速度较快。

2000年比上年增长18.37%,2001年增长25.6%,2002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41.7%,远远超过全国医药工业年均增长17.7%的水平,同时其盈利能力有所卜降,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计提“四项准备”以及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市场竞争加剧等。

2)偿债能力分析:2000年末流动比率为.209,速动比率为 1.81,资产负债比率为22.4%。

2001年末流动比率为1.21,速动比率为1.07,资产负债比率为40.1%。

农明公司具有较强的长短期偿债能力。

3)营运能力分析:2000年库存周转率为3.66次,应收帐款周转率为2.84次,总资产周转率为0.37次。

2001年库存周转率为4.40次,应收帐款周转率为3.08次,总资产周转率为.039次。

说明公司的存货周转较慢,存货的占用水平较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较低。

4)赢利能力分析:2000年销售利润率为22.2%,净资产收益率10.22%。

2001年销售净利润率为18.6%,净资产收益率10.72%。

说明盈利能力增幅有所下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重庆药友的财务状况较好,资产结构较合理。

重庆药友近几年的短期偿债能力较上海复星的短期偿债能力差,资产负债比率较仁海复星的高,盈利能力比上海复星的弱。

上海复星的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较重庆药友的好。

可通过强强联合,使各白的利润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③并购中对重庆药友的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资产类型,由于药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制药六厂的部分固定资产等原因,评估人员对药友的整体资产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即分别求出各项资产的评估值并累加求和,扣减负债评估值,得出净资产评估值。

评估人员对药友的整体资产进行评估过程中,对不同资产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分述如下: a.建筑物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即按建安工程选价加上前期费用、其他费用及资金成本计算重置全价,再结合建筑物新旧程度和使用维护状况综合确定成新率,相乘后得出评估值。

建筑物评估值二(建女上程造价十前期费用+其他费用+资金成本)X成新率B.机器设备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即按购(建)价加运杂费、安装调试费及其他购建费用计算重置全价,再结合设备新旧程度和使用维护状况综合确定成新率,相乘后得出评估值。

设备评估值=(购(建)价+运杂费+安装调试费+其他购建费用)x成新率c.在建工程对于药友公司即将完工的自建工程项目,评估人员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即按照正常情况下在评估基准日重新形成该在建工程己经完成的工程量所需发生的全部费用确定其评估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