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教育的四种品质

罗素:教育的四种品质

认识的敏感也应该包括在内,实际上它像观察的习惯一样,我们会很自然地把认识的敏感与智慧联系起来考虑。由审美敏感引起的许多问题我不希望在这里讨论。我将继续分析我们所列举的四种品质的最后一种,即智慧。
传统道德的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对智慧的评价太低。在这方面,希腊人做的是对的,但是宗教教会引导人们认为除了美德便无所事事,并且美德存在于禁欲,而禁欲来自一张确定任意标上“罪恶”的行为清单。只要这种态度坚持下去,那就不可能使人们认识到智慧起的良好作用远远多于任何一种人为虚构的传统“美德”。我所说的智慧,包括实际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无知的成人是难以教化的;例如,像卫生或饮食习惯这样的事,他们完全不能相信科学已经揭示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没有受过教条主义精神的影响,那么他学得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更多的东西。无知的人从来不想去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使自己形成了一种僵化的难以变化的行为态度。他们不仅在值得怀疑的地方是轻信的,而且在许多应该接受的地方却是固执的。毫无疑义,“智慧”这个词与其说是恰当地表明已获得的知识,倒不如很好地表一种获得知识能力。但,我并不认为离开实际的经验能获得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比一个钢琴演奏者或一个杂技演员的能力更强。当然,用不培养智慧的方法传授知识是可能的,这不仅可能,而且方便,经常可以做到;但是,我不相信不传授知识就能培养智慧,或在任何程度上促使知识被人们掌握。没有智慧,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不能继续存在;缺乏理智,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能取得进步。因此,我认识智慧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被认为是正确信念而逐渐灌输的期望,常常使教育受到过多的影响以至根本无法培养智慧。为了使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有必要对智慧稍作一些确切的限定,以便显露智慧所需要的思维习惯。为此目的,我将只考虑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考虑可以合理地包含在智慧范畴中的实际知识。
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即使在动物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好奇心的原始形式的表现。智力需要机敏的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必定属于某一种类型。有一种类型是:夜幕低垂之后,一些乡村鄙夫喜欢透过窗帘向邻居宗教窥视,这种好奇心没有很高的价值。对于流言飞语、飞短流长的普遍兴趣不是基于对知识的热爱,而是源于不良的动机:没有一个饶舌者

会宣传他人尚不为人知的美德,而只会议论他人的隐私恶行。因此,私下的议论大都不可信,但又无人留意对其中的是非曲直加以澄清。我们邻人犯下的罪过如同宗教的慰藉一样,是如此地令人愉悦,所以我们不会停步去他细考查有关证据。从另一角度而言,所谓正当的好奇心则是为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进。你也许可以从一种适度的纯粹的形式见到这种冲动,例如一只猫被人带到一个陌生房间后就开始西闻闻,东嗅嗅,不放过每个角落和每件家具。这就是正当而纯朴的好奇心。你们也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椅柜一一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劳动均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冲动不断减弱,以至到最后,对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厌烦,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欲望消亡殆尽。进入这一阶段,人们就会说,国家快要完蛋了,或者说:“一切事物都与我年轻时的样子大不一样了。”其实和当年不一样的是说话者的好奇心。我们也许可以说,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就跟着消亡了。
虽然儿童期过后人的好奇心在强度在广度上将会减少,但在质量上也许会长期不断进步,较之对特殊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能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总的说来,一般性事物的等位越高,它所包含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越高。与诸如获得食物的机会有关的好奇心相比,和个人利益脱节的好奇心则显示出更高的发展水平。一只在新屋里到处乱嗅觉的猫称不上是一位放无私欲的科学调查工作者,或许它也想探明周围是否有老鼠。说好奇心在和私利无关时为最佳恐怕也不完全正确,倒不如说当好奇心与其他利益的关系并不直接和明显,只是通过某种程度的智力才能发现时,这种好奇心最为可取。然而,我们现在对此并无做出定论的必要。
欲好奇心富有成效,必须与求知的方法相结合。此处,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凡此种种,如果一个人具备作为原始储藏的好奇心,并得到合适的智力教育,均会自然地得到发展。但由于我们的智力生活只是我们活动的一部分,由于好奇心时常与别的情感发生冲突,所以诸如像虚心这种精神上的美德,还是必需的。由于习惯和欲望的制约,我们变得对新的真理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我们发现难于否定多年来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并且我们对于能满足自尊或其他基本欲望的东西存疑也实属因材施教难。因

此,虚心应成为教育所企图造成的品质之一。然而现在,这仅仅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被实施而已……
(本文有删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