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会计总论

合集下载

会计考试复习资料.doc

会计考试复习资料.doc

会计镖我第一章:会计总论会计基础一、会计的含义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客观地记录。

全面实现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1、记录的形式:货币形式记账本位币:人民币(RMB)2、企业再生产过程%1工业企业借入m (修建厂房/购买设备)车肖售货币资金--------------- 原材料------------- ►货币资金投入▲▲升值(获得利润)%1商业企业借入购买销售货币资金--------------- 商品----------- ►货币资金投入—▲▲升值(获得利润)%1记账依据: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或交易为依据(原始单据)%1条件:客观、全而、连续%1会计职能——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进行确认、记录、计量、报告。

审核原始单据(确认)-填制记账凭证(记录)-登记账簿(计量)-会计报表(报告)二、会计分类1、按其报告对象不同r财务会计I管理会计2、区别%1会计信息报告对象不同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企业主管机关:工商、税务企业外部关系M企业的债权人一企业的投资人r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依报表反映)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会计: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规划经营政策的信息%1会计信息的反映时段不同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的过去信息管理会计:反映企业的未来信息三、会计对象1、会计对象的含义:是指所要反映、控制的经济内容;资金运动会计信息反映一►会计核算实现会计控制的经济内容◄—会计监督实现2、企业的资金运动形态资金进入企业「投资人投入(所有者权益)资金来源{I向外界借入(负债-债权人权益)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EX:甲T000万=800万(负债)+ 200万(所有者权益)乙-500万=100万(负债)+ 400万(所有者权益)备注:①中小型企业对外筹集资金时,不得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来进行。

2024《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详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2024《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详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①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尺度作为辅助性补充。

②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本质特征)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财务报表)。

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交易事项实质、会计要素、是否列入财务报告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形成财务报表监督职能: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

国家监督: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达到不断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乃至经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关注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债权人——关注企业偿债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关注企业纳税情况潜在投资人/债权人——关注投资方向内部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验管理所需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

会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

会计第一章总论结合后面章节出题,2分左右理解为主,结合书本第一章总论财务报告目标1.财务报表-四表一附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2.财务报告使用者银行-股东-投资者=管理者3.财务报告目标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会计主体假设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集团公司-合伙企业-独立核算的部门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会计的基本前提,也是会计确认,计量及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企业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进行折旧,它所依据的假设前提是持续经营假设当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对企业资产的计量单位除货币计量以外还有数量重量。

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我国境内企业一般要求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也允许采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收付实现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我国一般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依据的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现金流量表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可靠性实际发生不得虚构将没有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相关性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会计信息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可理解性某项会计信息,如其本身或会计处理比较复杂,但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企业应予以充分披露可比性鉴于开始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后进先出发改为先进先出法对于无法合理分割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自用房地产,企业应统一在固定资产中核算实质重要形式租入资产(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可将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实质控制的资源确认为资产重要性重要性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对于前期差错,一般情况下重要的需要追溯调整,对于不重要的简化处理,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出租业务属于企业不重要的业务,作为其他业务核算低值易耗品通常价值较小,为简化处理,采用一次转销法核算,体现重要性谨慎性不允许设置秘密准备对固定资产加速计提折旧及时性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表明企业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因此需要确认收入,符合及时性要求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销售实现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就需要确认收入,不能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确认,因此违背了及时性原则如果购入存货已入库,但未收到发票,通常是先暂估入账的,下月再冲回然后按照真实价格入账,符合及时性要求日后期间发现报告年度差错应该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原则进行追溯调整,符合及时性要求。

2023年CPA《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

2023年CPA《会计》课件第一章总论

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31
31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1.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 2.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 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三)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1.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2.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 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8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 权责发生制 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 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收付实现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行政事业单位财 务会计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
6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 相同的期间。
①会计期间分为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和中期。 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半年度、季度、月度等)。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产生了折旧、摊 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3.加速折旧法提折旧;
15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或有事项: ①对于预计负债,只要达到很可能(50%<可能性≤95%)就确认; ②对于由预计负债引起的补偿,即其他应收款的确认应达到基本确定( 95%< 可能性<100% )。 5.所得税会计 ①只有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 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对于发生的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PPT课件

五、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 用者包括外部 使用者和内部 使用者。
员工
投资 者
债权 人
企业 管理
政府

客户
供货 商
1.2 会计职能和会计对象
一、会计职能的定义
是指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具 有的功能。
反映
监督
职能
职能
基本 职能
反监 映督 什什 么么 ??
反映职能,是通过会 计特有的逻辑和程序,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 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准 确、及时的记录、计 算和报告。
监督职能,是对特定 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会 计核算的真实性、合 法性、合理性进行检 查,以确保该主体的 资产安全、合法经营。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不同的行业会计反映的业务内容有所不同
生产准备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原材料
在产品
产成品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技术 (3)会计的反映职能
3
2、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2)对经济活动要进行完整、连续、系统而 综合的计算和记录; (3)会计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 (4)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
3、本书的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
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 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 益。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润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概念: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留存收益 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基础
3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5 第五节 会计计量属性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 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二)普遍认同的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质:一种管理活动


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


的 内
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三、会计目标和信息使用者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 境地或标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 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空间范围
会计
会计假设
主体
时间范围
会计 分期
货币 计量

会计学知识-1

会计学知识-1

会计学知识-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1.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2.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3.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4.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注意区分: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唯一计量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各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会计账簿(五)进行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例题·单选题】()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A.确认、计量和报告B.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C.确认、计量和分析D.设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答案】A【解析】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二)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为;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会计监督:制定预算和费用定额、是否合法、经济上是否可行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

(三)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C.劳动管理
D.实物和价值管理
例10、价值管理就是会计管理。( )
答案:例9、B; 例10、错误;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 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 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
三、会计目标与会计对象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
地或标准。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满足会
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 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 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 出经济决策。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
关于会计职能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共识。 但是随着生产里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 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现代会 计还具有利用各种预测数据、参与制定经济决策的决策职 能;利用责任会计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化管理的事中控制 职能;通过对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变动情况进 行分析,从考核企业、单位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职能;等等。
一漫长的时期。(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 考核收支的工作,无论在中国和外国,都是在 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其特点是:会计以实物和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会计为主, 会计核算采用单式记账。

会计基础知识点大全

会计基础知识点大全

资产负债表: 反映期末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

利润表: 反映的是一段期间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有多少?现金流出有多少?会计的目标是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一章会计总论】1.会计: 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包括: 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

2.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反映和监督(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扩: 控制经济过程, 分析经济效果,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2)目标: 满足外部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决策有用观: 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 委托方——受托方。

3、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补充:1.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

2、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

3、会计监督包括: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1.资产的含义、特征(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按流动性分:流动资产: 指现金以及其他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

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1)含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基础会计 第12版 第1章 总论

基础会计 第12版 第1章 总论

会计宏观作用
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会计微观作用
会计 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义 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 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该定义是双重目标,一方面要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 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学术上将这两种观点概括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
• 会计的目标是为证券 投资者和贷款人的投 资决策和信贷决策提 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 信息,会计信息要有 助于他们预测未来的 现金流量。
受托责任观
• 受托责任观是以企业 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 分离为前提,认为财 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股 东反映企业管理层履 行受托责任的情况。
1673
3 4
1606
荷兰东印度公司 发行第1张面值 150荷兰盾的股票
1854
第1个会 计职业团 体爱丁堡 特许会计 师协会成 立
美国颁布 《证券法》 和《证券交 易管理法》
大禹在茅山大会
诸侯,汇总稽核他 们的功德业绩,奠 定古代财计、审查 与考核的基旨
B
《周易正义》 “事大,大结 其绳;事小, 小结其绳, 结之多少,
靠。

Hale Waihona Puke 监督职能职 能会
会计监督是对交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是对业务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会计监督是对 会计核算的恰当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
20
有助于 银行等 金融机 构判断 企业的 偿债能 力

《会计基础》考点

《会计基础》考点

《会计基础》考点第一章会计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过去的信息需数据,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内、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3.基本特征: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

5.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特点:(1)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2)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和系统性(科学的方法)。

7.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1)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8.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9.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者关系:(1)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3)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10.会计其它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11.会计的对象:(1)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3)会计对象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例:

三、会计分期
A公司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企业会计准则》
年度 中期
半年度 季度 月度

㈣货币计量
例:银行存款50元,原材料100万元,固定 资产1 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80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
注意:考试易出判断题。
注意两点:
例 准则

四项基本假设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 以及应交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 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 的投入资本。
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现代企业明晰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
资金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总结
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最高概 括,是会计对象的第一层次。
会计对象的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 第三层次是会计科目。
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 A )。 A.资金运动 B. 经济活动 C. 财产物资 D. 货币资金
2、下面关于会计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C )。
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 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就是单位发生的交易 或事项。
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 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 ,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 。(公允价值计价)
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 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 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历 史成本或账面价值计价)

会计学经典讲义

会计学经典讲义



3、已转销的坏
帐损失又收回
的货款
借余:尚未收回 的应收帐款
• 扫描二维码。 • 了解更多会计知识,关注更多会计资讯。
第三章 流动资产
二、坏帐损失的核算
(一)坏帐损失的涵义及确认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 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坏账的确认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符 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 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2)债务人 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后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 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会计学经典讲义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则是会计系统中侧重向企业外
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子系统。 (一)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
1、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 2、财务会计系统的加工对象是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事项所发
生的财务数据。这就使财务会计产生的信息具有两个特点: –(1)主要是历史信息, –(2)主要是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分录:一贷多借,一借多贷或多借多贷(很 少编制)
第三章 流动资产
• 一、应收帐款的核算
»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
1、企业应收的各 1、企业已收到
种款项
的各种款项
2、已冲减坏帐准 2、已结转坏帐
备的坏帐损失收 损失的应收帐
第三章 流动资产
(二)坏帐损失的核算 坏账核算的基本方法有直接转销法与备抵法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会
负债(liabilities) 负债(liabilities)
计对ຫໍສະໝຸດ 象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 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特征 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 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 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 以满足 对方的要求 通常在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 通常在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按偿还期的长短分, 年或超过一年的1个营业周期为界 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以1年或超过一年的 个营业周期为界 年或超过一年的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采用专门方法,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 动。 Accounting is defined as the managerial process at which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based on unit-ofmeasure are recorded and supervised continually and systematically and entirely with special methods .
会计(Accounting)的涵义 第一节 会计 的涵义
四、会计的基本特点(basic traits) 会计的基本特点 以货币作为主要的、 以货币作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 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 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 会计信息的形成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
会计(Accounting)的涵义 第一节 会计 的涵义
第二节 会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 年 ( 含 1 年 ) 或者超过1 年的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 1 或者超过 1 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 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 票据、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 票据、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第二节 会
实收资本(capital) 实收资本(capital)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合同、执议的约定,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合同、执议的约定,实际投 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外商投资等。 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外商投资等。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capital surplus ) 资本公积是指投入资本在非生产经营流动中所产生的增值,包括资本( 资本公积是指投入资本在非生产经营流动中所产生的增值,包括资本(或 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法定资产评估增值、拔款转入、 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法定资产评估增值、拔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 差额等。 差额等。 盈余公积(reserve) 盈余公积(reserve) (reserve)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包括法 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 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 未分配利润(retained earnings) 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历年积存的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本年发生的有待分配 的利润。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部分净利润没有分配给企业投资者; 的利润。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部分净利润没有分配给企业投资者;二是 指这部分净利润尚未指定用途。 指这部分净利润尚未指定用途。
长期负债(longliabilities) 长期负债(long-term liabilities) (long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 1 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 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应付款等。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 第二节 会计对象 第三节 会 计 方 法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Accounting)的涵义 第一节 会计 的涵义
一、对会计的认识
在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孟子正义》中对西周时的会计定义 在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孟子正义》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概括了会计基本含义。 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概括了会计基本含义。 现代,随着经济腾飞发展,会计涵义也日益丰富与完善,人们对会计认识, 现代,随着经济腾飞发展,会计涵义也日益丰富与完善,人们对会计认识,可概 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 2、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 3、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 会计的本质(essence) 管理活动(management) 会计的本质(essence)-----管理活动(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the practical activity during produc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ovides management with economic information as well as fulfill managerial function.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methods are needed by management itself.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 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 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 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 业的权利。 业的权利。
第二节 会计对象
· 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 会计的一般对象: 督的内容。 督的内容。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即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即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 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资 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 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 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 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
第二节 会计对象
资产(assets) 资产(assets)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能给企业带 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特征 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产生形成的。 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产生形成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 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 资产是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按变现期限的长短分, 年或超过一年的1个营业周期为界 按变现期限的长短分,以1年或超过一年的 个营业周期为界 年或超过一年的
第二节 会计对象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 ) 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 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参加生产经营活动 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 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长期投资 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fixed asset/plant assets) 固定资产 是指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是指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 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 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 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元以上, 年的, 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元以上 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 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 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长期待摊费用 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 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 待摊费用等。 待摊费用等。 其他资产(other assets) 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之外的资产,企业不能自由支配使用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之外的资产,企业不能自由支配使用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 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