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学之角膜移植术后护理课件
根据眼部情况和医生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眼部清洁干燥。
更换时机
在清洁消毒眼部后,及时更换新的敷料,避免污 染和感染。
避免揉眼等不良习惯培养
揉眼危害
01
揉眼可能导致眼部伤口裂开、感染等严重后果,应尽量避免。
培养良好习惯
02
通过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培养不揉眼、不触
碰眼部等良好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 理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 独立生活能力。
心理支持与关怀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怀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 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需求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 心理疏导和干预,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眼科学知识和术 后护理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 意识和能力。
防止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医护 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避免术后感染。
定期检查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定期眼部检查 ,监测眼压、角膜透明度 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 防和控制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和角膜功能恢复
及时处理不适
03
如出现眼部不适、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自行
揉眼或用药。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感染性角膜炎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护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以预 防感染。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9版)
医疗机构医院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目录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二、人员基本要求 (4)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4)四、培训管理要求 (6)为规范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是指将角膜捐献人(供体)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全部或部分角膜,植入接受人(受体)的相应部位,以恢复受体角膜形态及功能的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必须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诊疗科目。
(三)开展眼科显微手术临床诊疗工作15年以上,床位50张以上,每年可完成内眼显微手术500例以上,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
其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四)具备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包括眼科AB超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共聚焦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电生理检查、视野检查设备以及角膜移植器械等。
(五)手术室。
1.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2.有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的手术室。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配备有显微外科专用显微镜设备和器械。
(六)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
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眼科显微手术诊疗专业需求。
2.有空气层流设施,配备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组织血流检测、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器。
3.配备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
角膜移植术
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眼球完整 2、保护眼内容物 3、透过光线并参与屈光 4、感知环境及外界刺激 5、渗透作用等
定义
角膜移植术:是用透明的异体角膜材料,替换
病变的不透明角膜,以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 膜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因为角膜本身不含血 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是异体移植效果最 好的一种手术。
角膜解剖
3、组织学分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 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其中上皮细胞层 和后弹力层 可再生。
后弹力层对机械损伤抵抗力差,对化学和病 理损伤抵抗力较高,且与基质层和角膜内皮 层链接不紧密,在外伤或某些病理条件下, 可能发生后弹力层膨出脱离。
解剖
解剖
解剖
解剖
生理
角膜透明、屈光、敏感
术后护理要点2
用药护理: 1、遵嘱用药:抗生素的应用视病情而定,一般全
身用药2~3天。糖皮质激素静滴3~5天,改口 服,10天后改生理量服1~3个月(真菌感染者 慎用),一周后视情况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 他克莫司)、角膜上皮营养剂、非甾体类消炎药 等。针对不同感染的原发病继续使用有效的抗感 染药物。化脓性角膜溃疡术后虹膜反应较重,应 予散瞳药,以避免虹膜后粘连。 2、用药过程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眼部上药动作轻柔,避免加压眼球,注意无菌操 作,滴眼瓶口及眼膏软管口不能碰到角膜植片, 因角膜知觉未恢复。
角膜的材料大多取自新鲜尸体(供体),取出时间越 早越好,南方气温较高,以不超过死后4小时为宜,角 膜上皮完整、基质透明、厚度不变者为佳,如将新鲜 角膜材料经保存液或深低温(逐渐降温)特殊处理,则可 保持数天或数周后待用。角膜取出后必须经过检测处 理才能使用。角膜移植能否成活、不被排斥而保持透 明,取决于多种原因,同种异体组织间的相容性抗体, 占有重要地位,受主角膜本身的条件和手术技巧,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角膜移植的最终结果。
角膜移植诊疗常规
穿透性角膜移植诊疗常规一、适应证(一)角膜瘢痕1.炎性瘢痕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后所致的角膜瘢痕,要求病程稳定后3~6个月进行手术。
因为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上皮愈合后,角膜组织仍会有炎性水肿,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过称,瘢痕水肿消退后,使病灶直径缩小到最小程度,患者的视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应避免过早地施术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最终的瘢痕形成是否需要穿透性角膜移植,一是要看瘢痕是云翳、斑翳还是白班,另一方面还要看实力恢复到何种程度,如果视力>=0.5,手术绝不应做;如果视力>=0.3对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师来说要很慎重考虑;如果视力<0.1,应当采取手术。
如果是单眼或全身条件较差,也不应盲从手术。
对HSK的炎性瘢痕,不宜等待时间过久,要了解患者的复发周期规律,在炎症静息到一定程度后即应施术,以防再次复发,而失掉相对稳定期手术的机会。
2.角膜穿透伤性瘢痕常常是黏连性角膜白斑,要考虑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同时,还要做瞳孔成形术,术中难度增大,并且术后并发症也会增加,要请经验丰富的术者施术。
临床很常见的是早期伴有外伤性白内障,晚期除粘连性白斑外,还有膜性白内障或是无晶体眼。
如果角膜破损严重,伤口缝合困难,应作穿透性角膜移植,同时做白内障摘除,有后囊膜破裂者,还应同时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是否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取决于后囊是否完整,外伤程度,玻璃体和视网膜损伤程度及术者的经验,前房人工晶体不考虑I期植入,如果缺乏经验或不能确定手术的效果,尽量采取II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
对术前房角有粘连或术后有可能形成虹膜粘连者,术前还应先做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以预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二)角膜化学伤属于高危角膜移植范围,术后免疫排斥率高达70%以上。
在化学伤的早期,一般不主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角膜移植主要是为了增视的目的,因此,要求眼表功能基本稳定。
对角膜内皮细胞仍能代偿者,首先通过带新鲜上皮的异体角膜板层移植,联合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时还要辅助羊膜移植来重建眼表,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ICL手术规范性治疗
合理选择晶体尺寸和植入位置
根据患者眼部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人工晶体, 并确保植入位置准确。
ABCD
加强术前术后检查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术后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强化术后护理和用眼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避免揉眼等不良习惯 ,降低感染风险。
并发症处理流程和方法
白内障处理
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 ,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 系。
PART 06
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
针对不同岗位设置培训课程
医生培训课程
包括ICL手术理论知识、 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 处理等内容,确保医生 全面掌握ICL手术技能。
护士培训课程
重点培训术前术后护理 、手术配合、感染控制 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护 士的专业素养和手术配 合能力。
2023-2026
ONE
KEEP VIEW
ICL手术规范性治疗
REPORTING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患者选择与术前评估 • ICL手术操作规范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 • 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
PART 01
患者选择与术前评估
设立手术质量监控指标,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 评估。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审计活动
01
定期组织专家对ICL手术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 时提出改进意见。
02
对手术过程进行定期审计,确保手术操作符合规范 要求。
03
对手术结果进行定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 进措施。
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效果
角膜移植技术 相关管理制度
角膜移植技术相关管理制度角膜移植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治疗角膜疾病的方法,对恢复视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角膜移植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角膜移植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角膜供应管理、术后追踪和不良事件报告等方面,探讨角膜移植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
首先,角膜移植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在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中加强对手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应建立手术操作录像和数据记录制度,以便于后期的审查和追溯。
手术材料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采购,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角膜供应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医疗机构需要与角膜库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可靠、及时。
在接受角膜移植的病人中,需进行严格的供体选择和评估工作,以确保供体的质量和适配性。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建立有效的供体信息管理系统,记录供体的相关信息和用途,并及时更新。
除了手术过程的管理,术后追踪也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建立术后随访制度,对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人进行定期复诊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并发症和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建立与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便于更好地跟踪和管理患者的术后情况。
最后,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确保角膜移植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上报角膜移植相关的不良事件,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在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进行事故分析和病因调查,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角膜移植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角膜移植手术的标准化操作、角膜供应管理、术后追踪和不良事件报告等多个方面。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应加强与角膜库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确保供应和术后管理的顺畅进行,最大程度地提高角膜移植技术的效果。
医疗机构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级医院、科室、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结合医院分级管理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范。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分为四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一)、住院医师1、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3年以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1、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3年以内。
2、高年资历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1、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1、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
2、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医院眼科角膜移植术护理常规
医院眼科角膜移植术护理常规
角膜移植是一种用同种异体的透明角膜代替因病变而混浊的角膜的手术。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术前解释工作,简要地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恐惧与不安,使其密切配合治疗。
2.手术前10~15分钟滴抗生素眼药水1次,直至手术开始。
3.术前常规剪除睫毛,冲洗泪道和结膜囊预防手术感染。
4.降眼压与缩瞳:手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以及口服降眼压药软化眼球,减少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滴1%匹罗卡品3次,使瞳孔直径保持在2mm左右。
二、术后护理
1.嘱病人安静卧床休息,短期双眼包扎,戴眼罩,防止遭受不必要的误伤。
2.做好生活护理,避免头部震动以致影响植片。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叮嘱病人及其家属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进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勿用手揉眼及用不洁物品擦眼。
4.术后隔日换药一次,注意有无分泌物,移植片是否透明、平伏,前房是否形成,虹膜有无粘连,缝线有无松脱。
5.观察病人全身反应,如出现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6.应严格按医嘱及时用药预防感染和排斥反应,并注意疗效及副反应。
7.术后两周应密切注意免疫排斥反应,并详细记录。
8.多食高营养、高维生素及多纤维素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三、出院指导
1.按医嘱交代病人出院后的有关事项及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2.指导病人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视力及眼部感觉,如有免疫排斥反应可疑情况应及时复诊。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DOC)
附件1广东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我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运用超声乳化仪等相关设备,将患者晶状体乳化吸除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疗机构。
(二)具有眼科专用床位,每年完成内眼手术≥100例。
(三)具有临床检验、放射和心电图等相关科室。
(四)眼科应配备裂隙灯、相应眼底检查设备、眼科专用A超和B超、角膜曲率计、眼压计、屈光检查设备等仪器设备。
(五)手术室设施设备要求。
1、具有眼科专用手术室,配备相关的抢救设备,布局符合要求。
2、手术室洁净标准应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3、手术室应配备超声乳化仪等乳化晶状体的设备和手柄、符合内眼手术标准的配置助手镜的眼科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用器械和快速消毒锅。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主刀医师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注册为眼耳鼻喉科专业),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资格。
(二)其他相关岗位人员应具备的资质要求。
1、手术室护士应具有3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
2、验光师应经过视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以下条件的医师,可通过认定方式取得相关技术执业资质:1、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2、独立完成3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或符合以下两项要求:(1)有7年以上眼科临床诊疗工作经历,有相应显微手术操作经验,近2年年均内眼手术50例以上;(2)在本专业有临床经验医师(已独立完成3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者)的指导下,完成至少100例超声乳化手术。
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之欧阳数创编
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泰安市中心医院第1章眼部给药法第一节眼药水滴用方法【适应证】1. 眼病患者需滴用药物进行治疗时。
2. 眼科检査需滴用表面麻醉药或散瞳药等药物时。
【禁忌证】有明确的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 滴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 将药液滴人下穹隆部,一般每次12滴。
4. 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
5. 滴药后嘱患者轻轻闭合眼睑数分钟。
【注意事项】1. 滴药前应核对所滴的药液标签。
2. 滴药时滴管或瓶口避免接触眼睑或睫毛。
‘3. 药液避免直接滴于角膜上。
4. 对于溢出眼部的药液应及时拭去,以免患者不适或流入口腔内被吸收。
5. 某些药物,如散瞳药、β受体阻滞药,滴药后及时压迫泪囊区3min,可减少药液经泪道进入鼻黏膜吸收。
6. 滴用多种药物时,前后药物之间应间隔10min。
第二节涂眼膏法【适应证】眼病患者需涂用眼膏进行治疗时。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 涂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 将消毒玻璃棒一端蘸眼膏少许,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人下穹隆部。
4. 嘱患者轻轻闭眼,再抽出玻璃棒。
【注意事项】1. 涂药前应核对所用的药膏。
2. 如不用玻璃棒,也可以类似的消毒器具替代,或直接将眼膏挤入结膜囊内。
但注意涂药时瓶口不能接触眼睑或睫毛。
第三节注射给药法一、结膜下注射【适应证】需要结膜下给药时。
【禁忌证】1.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 眼球有明显穿通伤口,并未进行缝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2. 眼部滴用表面麻醉药。
3. 以手指牵开眼睑。
4. 常用注射部位为颞下方近穹隆部。
5. 注射针头应与角膜缘平行刺人结膜下,缓缓地注入药液。
6.拔出针头,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注意事项】1. 结膜下注射时谨防针头穿通眼球壁。
2. 除颞下方结膜下为常用的注射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可作为注射部位。
3. 多次注射时,可不断地变换注射部位。
江苏省三级眼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8版)
— 7 0—
科㊀别
一般科室 1 、 常规开展各种验光技术( 包括: 镜片箱插片、 检影 镜、 自动验光仪、 伟伦、 综合验光仪的应用) 。 2 、 常见先天性眼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3 、 门诊有专门的治疗室开展弱视与双眼视功能训练。 4 、 自行独立开展小儿白内障手术。 5 、 自行独立开展先天性青光眼手术( 抽查病历) 。 6 、 自行独立开展包括 R G P 、 角膜塑形镜规范性验配 等技术。 7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眼底激光治疗、 眼内注 药术。 1 、 开展视光相关检查( 包括 I O LM A S T E R检查、 角膜 地形图、 对比敏感度检查、 眼全景仪等) 。 2 、 开展双眼视功能检查( 综合验光仪检查, 同视机检 查, 三棱镜检查等) 。 3 、 开展规范的医学验光。 4 、 开展规范的角膜塑形镜和 R G P 及软性隐形眼镜验配。 5 、 开展弱视规范诊治。 6 、 圆锥角膜的规范诊治。 7 、 开展规范的助视器验配流程并合理开展低视力矫 正工作。 1 、 常规开展眼眶病相关检查技术( 眼底照相、 眼前节照 相、 眼位照相、 超声诊断技术、 电生理技术、 影像学检查) 。 2 、 眼球突出度检查。 3 、 复视像检查。 4 、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可共享) 。 5 、 可自行独立开展以下手术: ( 1 ) 眼眶肿物摘除术。 ( 2 ) 眶壁骨折修复术。 ( 3 ) 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术。
1 、 各种特殊类型斜视, 如: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 (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 D u a n e 眼球后退综合征、 M o b i o s 综合征等) 、 上斜肌( 腱鞘综合征、 高度近视伴有 的内斜视、 分离性斜视、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眶壁骨折等的 诊断、 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2 、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含眼球震颤的 手术设计) 。 3 、 能够自行独立开展分离和保留睫状前动脉的斜视显 微手术、 直肌眶骨膜固定术、 Y o k o y a m a 术。
角膜移植质量控制标准doc角膜移植质量控制标准
角膜移植质量控制标准doc角膜移植质量控制标准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唯一的手段,但是,由于角膜移植手术本身及术后抗排斥反应药物的使用,能够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能够导致失明及丧失眼球,假如供体材料质量操纵不当,甚至能够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规范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特制定下列角膜移植质量操纵标准。
一、机构设置要求1.设有独立眼科三级医院或者具备三级医院技术水平的眼科专科医院;2.具备角膜移植诊疗项目的设备条件、技术人员与工作基础;3.具备法律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条件。
二、设施要求1.有独立的眼科门诊,能对患眼的结构及视功能作出客观的评价;2.有独立病区,专用病床20张以上,病房与病床设置符合要求;3.手术室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符合层流洁净无菌要求;4.临床移植实验室:开展生化、血液、免疫、病原体与病理检查;5.眼库:能够对供体的来源及去处进行系统的管理,及时取得供体眼球并对供体眼球进行活性及非活性储存;6.动物实验室:开展动物角膜移植的实验室及其必备设备。
三、设备要求1.诊断监测设备要求a)必备设备: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眼科专用B超等。
b)应有设备:角膜地形图,视觉电生理仪,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等。
2.眼库基本设施要求a)通讯设施:应有专线电话,24小时轮番值班,保证有效的通讯联系,以保证取材与储存的时间性。
b)交通工具:应备有小型车辆,保证在得到信息后能立即派出车辆到现场取材与输送眼球。
c)手术设备与储存设备:常备无菌眼球摘除包,冰桶与冰块,能及时将摘除的眼球置于冰桶中运输。
d)实验室:超净工作台、高压消毒锅、烤箱、除湿机、冷光源灯等。
e)储存设施:应备有湿房,中期储存液与深低温冷冻储存的设备如医用低温冰箱、液氮罐、程序降温仪与无水甘油、脱水氯化钙与无菌干燥器等。
f)供体角膜检察与评价设施:裂隙灯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内皮细胞进行活性染色的台盼蓝与茜素红染料等。
角膜内皮机操作方法
角膜内皮机操作方法
角膜内皮机是一种用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手术设备。
其操作方法如下:
1. 消毒准备:首先,将角膜内皮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2. 准备术者:术者需要佩戴手术手套和口罩,并确保手部也已进行消毒。
3. 准备患者: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通常使用眼表麻醉或眼部表面麻醉药眼酮滴眼。
4. 定位患者: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手术床上,使角膜处于合适的角度以便进行手术。
5. 切割角膜:术者使用角膜内皮机的切割功能,切除患者眼中需要移植的角膜内皮细胞。
6. 移植角膜内皮细胞:将取下的角膜内皮组织放置在角膜内皮机的相应位置,并使用机器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的移植。
7. 疾病评估:术者可以使用高倍显微镜等设备对移植结果进行评估,确保移植效果良好。
8. 清洁和擦拭:完成移植手术后,需要对角膜内皮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擦拭,以便下次使用时仍然保持无菌。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角膜内皮机时,术者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要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另外,术者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便有效地操作设备和处理手术中的问题。
角膜移植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角膜移植工作,提高角膜移植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
第三条角膜移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患者自愿原则;(二)医学伦理原则;(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四)科学、规范、严谨原则。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角膜移植工作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角膜移植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角膜移植医疗机构和人员第五条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三)设有眼科专业科室;(四)具备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条件,包括有经验的眼科医师、护士和手术设备;(五)遵守国家有关角膜移植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六条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角膜移植工作小组,负责角膜移植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以下人员:(一)眼科医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角膜移植手术经验;(二)护士: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熟悉角膜移植护理工作;(三)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能够协助完成角膜移植工作。
第八条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角膜移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开展角膜移植工作的能力。
第九条开展角膜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对角膜移植手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手术方案,确保手术安全。
第三章角膜移植手术第十条角膜移植手术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患者自愿;(二)患者患有角膜疾病,经诊断需要角膜移植;(三)患者具有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身体条件;(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一条角膜移植手术应当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第十二条角膜移植手术应当由具有角膜移植手术经验的医师实施。
第十三条角膜移植手术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患者咨询和评估;(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三)手术前准备;(四)手术实施;(五)术后观察和护理。
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自治区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结合我区角膜移植治疗技术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角膜移植治疗技术是指将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人体角膜组织移植到人类移植受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技术不适用于本规范。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角膜移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甲等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角膜移植治疗技术有关的眼科诊疗科目,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相关专科技术标准,在我区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有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登记的、符合临床要求的cGMP标准的角膜移植中心以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具有角膜移植测量的相关仪器和质量控制的相关设备。
(四)有适应开展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医院须设有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伦理委员会成员要有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且管理规范、运作正常。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角膜移植治疗技术手术医师资质基本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开展角膜移植治疗技术。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眼科专业;具有10年以上开展本技术临床应用相关专业诊疗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本医院连续工作不少于2年;近5年内未发生二级以上承担主要责任的与角膜移植治疗技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2.在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角膜移植治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角膜制备实验室人员。
1.角膜制备实验室至少有1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总体负责,从事角膜制备操作人员须有细胞生物学背景和研究经历,有不少于50例实验性角膜制备经验,经过角膜制备相关专业机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从事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
眼库技术操作规范
眼库技术操作规范【眼库的任务】1. 为角膜移植术提供可靠的供体角膜。
2. 加强宣传,取得供体角膜。
3. 从事保存角膜的研究。
4. 培训眼库工作人员。
【眼库的设备】1. 必要的通讯和交通工具。
2. 摘取眼球的器械。
3. 采集眼球后存放眼球的冷藏设备,如冰箱或冰桶。
4. 具有一定设备的眼库工作室,包括冰箱、干燥器、生理盐水、抗生素、灭菌的眼科手术器械、净化工作台、裂隙灯显微镜等,以便对采集到的供体眼球进行无菌处理和保存。
5. 专职工作人员。
6. 电子计算机和各种登记表格。
【供体选择】1. 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生前有捐献眼球遗嘱者,并取得家属同意。
2. 排除某些传染性疾病(AIDS病、乙肝、丙肝、梅毒、狂犬病等)。
3. 排除眼周围恶性肿瘤。
4. 排除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及其他内眼病术后。
【供体眼球采集时间】供体眼球应在死后不超过6h取出,其目的是防止内皮细胞变性和死亡,以保证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
【操作方法及程序】1. 眼球摘除局部消毒供体眼睑、睑缘,结膜囊内滴抗生素眼药,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剪断眼肌和视神经,摘除眼球,将角膜向上,置于湿房内。
为保护供体遗容,应填充义眼或棉球。
2. 角巩膜瓣制作在角膜缘剪开球结膜,角膜缘外3mm垂直切开巩膜,达脉络膜上腔,剪开巩膜和进行分离,以细镊夹取制作完毕的巩膜瓣边缘,放在保存液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轻巧,防止内皮损伤。
【保存】1. 湿房应放在4°C冰箱内,在48h内使用,最好是24h内。
2. 保存液中角巩膜瓣储存在4°C冰箱内,最长不超过7-10d。
3. 深低温(-180°C)冷藏虽然保存时间长,但操作复杂,较少使用。
4. 甘油保存角膜方法简便,可以用于板层角膜移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浅层角膜病变,包括瘢痕、营养不良、变性、肿瘤。
2. 角膜病变虽已累及角膜全层组织,但为了改善植床条件,以备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而先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禁忌证】
1. 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2. 粘连性角膜白斑。
3. 角膜深层活动性病变,估计不能剖切干净病变组织者。
【术前准备】
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但术前不需要静滴甘露醇。
【麻醉】
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 术眼用显微开睑器或上下眼睑缝线开睑。
3. 术眼缝上、下直肌固定眼球,使角膜位于睑裂中央。
4. 制作角膜植片。
(1) 以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溶液冲洗供体眼球。
(2) 依角膜病变深度决定植片厚度。
一般环钻1/4-3/4角膜厚
度以后,进行板层分离,做好的植片备用。
5. 环钻受体角膜,去除病变组织,植床深度与供体角膜的厚度相同,但以能切除病变或浑浊的角膜组织为度。
6. 以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角膜移植片于植床。
7. 冲洗去除层间积血和异物。
8. 术毕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溶液。
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及眼膏,以无菌纱布双眼遮盖。
【术后处理】
1. 术后第2天起每日换药。
涂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眼膏,包扎术眼至移植片上皮化为度。
2. 眼部去除包扎后,滴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3-4周。
3. 术后2周可加用1%环孢素滴眼液,每日2次。
4. 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与剂量应根据原发病变和板层移植片的大小而酌情掌握。
5. 术后3-6个月可拆除角膜缝线。
如有新生血管长人或缝线松脱可提前拆线。
【注意事项】
1. 术前应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病情解释,恰当地解释术后效果。
2. 术后应密切注意是否发生角膜植片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并
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