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论文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对策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热岛效应作为众多环境问题的代表,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及成因,主要分析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旨在为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的危害提供服务。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对策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it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nsified, the heat island effe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arm and the causes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mainly analyzes to alleviat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ervices to reduce the harm of the city heat island effect.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ause; countermeasure一、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危害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吸热率和更小的热容量,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2024年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范文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成为环境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普遍高于周边乡村或自然区域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产生直接影响,还对生态环境和气候模式造成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概述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气候现象。
由于城市建筑密集、人口众多、工业活动频繁,以及大量使用人工建筑材料等,导致城市区域的气温显著高于周边自然区域。
这种温差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气候特征,也对城市的能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1. 人工建筑材料的影响:现代城市多使用混凝土、沥青等材料作为道路和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吸热性,导致城市区域吸收和储存大量热量。
2. 植被覆盖率的降低:城市中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占据了土地资源,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
植被具有调节气温、减少热辐射的作用,其减少使得城市的自然调节能力下降。
3. 人口和工业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密集,工业活动频繁,这些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4. 城市空气流动不畅:由于高楼林立,空气流动受到阻碍,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和交换。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改变了风的形成和流动路径,使得热量难以有效传递到周边地区。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支持为了深入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我们采用了遥感技术、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的气温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等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遥感技术显示,城市区域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种差异在夏季尤为明显。
2. 气象观测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平均气温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表明,人工建筑材料的使用、植被覆盖率的降低以及城市布局等因素是导致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温度显著高于周围郊区或乡村地区的现象。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概念和分类,并从热量来源、热量传递和热量储存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形成机制。
接着,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探讨,包括城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加剧、能源消耗增加以及公众健康问题等。
最后,本文从建筑节能、城市绿化、交通规划、水体利用和热岛效应监测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缓解措施,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著,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影响城市气候环境,也对居民健康、能源消耗、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探索有效缓解措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分类2.1 定义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温度显著高于周围郊区或乡村地区的现象。
这种温度差异通常在夜间和无风天气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工地表(建筑物、道路、广场等)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于自然地表,导致城市热量积累和释放速度不同于郊区或乡村地区。
2.2 分类根据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热岛效应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空间热岛效应: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异,例如城市中心区域比郊区温度高,高层建筑区域比低层建筑区域温度高。
*时间热岛效应:城市内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温度差异,例如白天比晚上温度高,夏季比冬季温度高。
*复合热岛效应:空间热岛效应和时间热岛效应的叠加,例如城市中心区域夏季夜晚温度最高。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热量交换过程,主要涉及热量来源、热量传递和热量储存三个方面:3.1 热量来源城市热岛效应的热量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辐射:城市人工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于自然地表,导致城市热量积累速度更快。
《2024年气候变暖、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范文
《气候变暖、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及其健康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日益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高温热浪现象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问题。
本篇论文将就气候变暖、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这些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1. 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指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
这些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大气中积累,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高于周边农村或自然地区的现象。
由于城市建筑密集、人口众多,以及大量人工热源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城市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三、高温热浪及其特点高温热浪是指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其特点是气温持续较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高温热浪往往伴随着湿度高、风速低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引发人体中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四、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因散热不足而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 心血管疾病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高温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问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3. 呼吸系统疾病高温环境下,空气中的污染物易积聚,对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和高污染的环境中,可能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五、应对策略与建议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
2.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降低城市气温。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气候变暖、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的认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4. 改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增加遮荫设施等措施,降低高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24年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范文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高于周边农村或自然地区的气温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还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1. 建筑与下垫面材质的改变城市中的建筑物多采用石材、混凝土等吸热能力强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导致热量无法迅速散发,使得城市地区的温度上升。
此外,城市的道路、广场等下垫面多为硬质材料,这些材料减少了地表水的蒸发和植物的生长空间,使得地表的热量难以得到释放。
2. 人口与工业的密集度城市人口密集度高,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工厂、企业聚集在城市地区。
这些人口和工业活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温室气体,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3. 城市绿化率低城市绿化率低是导致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并蒸发水分,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等原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使得城市地区的降温能力减弱。
4. 人工热源的排放城市中的大量人工热源如汽车尾气、供暖等排放大量热量,加剧了热岛效应的强度。
这些热量排放不仅使得城市气温上升,还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三、影响因素分析1. 气象条件:大气环流、湿度等气象条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当大气环境稳定时,风速低、湿度大等因素容易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
2. 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导致下垫面温度不同。
商业区、居民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其下垫面材质、颜色等都会影响温度分布和散热情况。
3. 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程度加深,热岛效应也随之加剧。
工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城市中人工热源增加,加剧了热岛效应。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布局,优化建筑布局和下垫面材质的选择。
城市热岛效应论文
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城市热导效应”对人在城市生活的影响及缓解对策姓名与学号年级与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本2(业余))学习中心合肥中心指导教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2015 年11 月8 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2015 年11 月8 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摘要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因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出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
城市热岛影响着各个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比如北京等。
第一: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能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能量,并增加大气对地面的长波逆辐射,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了气温的进一步升温。
第二:城市建成区、几何形状,与热岛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如果城市建筑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不易通风,造成因风速小而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局部气温过高。
《2024年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范文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乡村地区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微气候的改变和多种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通过分析和研究为未来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及重要性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城市发展导致的局部气候现象,其特征为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显著高于其外围郊区。
这种气候差异对城市生态环境、能源消耗、人体健康等多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对于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1. 建筑结构与材料:城市中大量使用的高楼大厦和人造材料,如混凝土、沥青等,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吸热性。
这些材料在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此外,高楼大厦阻碍了风的流通,减少了自然对流散热的效果。
2. 植被覆盖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绿地和自然植被被建筑物所取代。
绿地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降低地表温度。
而城市中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失能力降低,加剧了热岛效应。
3. 人工热源排放:城市中大量的人工设施,如工厂、车辆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排放。
这些人工热源的存在使得城市区域的温度进一步升高。
4. 城市大气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会形成“热气团”,这些“热气团”在城区上空聚集,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数据来源包括气象部门发布的城市气温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和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建筑结构与材料、植被覆盖减少、人工热源排放以及城市大气污染是导致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
地理学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与对策研究
地理学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与对策研究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作为地理学家,深入研究和评估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热岛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城市中心区域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
这种温度差异在夏季尤为显著,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诸多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呢?首先,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表面大量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的热量。
与自然地表相比,混凝土、沥青等材料的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且在夜间散热缓慢,导致城市整体温度升高。
其次,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活动频繁,产生了大量的废热。
汽车尾气排放、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释放等,都为城市增添了额外的热量。
此外,城市中的绿地和水域面积相对较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体的蒸发冷却作用有限,无法有效地调节城市气候。
为了准确评估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和范围,地理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气象观测是最基础的手段之一。
通过在城市和郊区设立多个气象观测站点,记录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和变化情况。
卫星遥感技术则为城市热岛效应的评估提供了宏观视角。
利用卫星搭载的热红外传感器,可以获取城市地表温度的分布图像,从而快速、大面积地监测城市热岛的范围和强度。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也在城市热岛效应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将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建筑物分布数据等进行整合和分析,地理学家可以构建城市热岛效应的模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以某大城市为例,地理学家通过对多年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城市中心区域的夏季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 3-5℃。
卫星遥感图像显示,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和高密度住宅区往往是热岛效应最为强烈的区域。
同时,利用 GIS 技术构建的模型预测,如果城市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模式,未来城市热岛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对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地理论文-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对策高一(2)班储迅潮20世纪见证了全球人口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从1900年的13%发展到1950年的29% , 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 到2005年全球城市人口达到49%。
2007年5月23日, 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专家预测到2030年, 全世界将至少有60% (大约49亿) 的人口生活于城市。
根据上述发展趋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而伴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环境状况确实堪忧,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城市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夏天城市中心区的温度高于郊外的现象。
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报告指出, 随着城市区域发展, 城市的建筑、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逐步替代空旷地带和植被,导致城市的温度高于周边郊区的温度。
当前许多城市正在经历城市热岛效应, 一座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其中心城区温度通常高出外围郊区温度1—3℃目前东京、上海等亚洲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已十分明显, 上海自1873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问题及对策111年有(徐家汇) 气象观测记录至今130多年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4 ℃, 特别是近1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15℃, 远远大于全球平均0.74℃/每百年的升温率。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城市下垫面本质性的改变。
取代绿地、水面等自然下垫面, 城市下垫面是大量混凝土、柏油马路、建筑墙面等吸热快、升温快而热容量小的人工构筑物, 这样的下垫面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量, 然后再将其中的大部分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 使得空气得到过多的热量, 气温急剧升高。
白天, 由于对太阳光的吸收率高, 城市下垫面自身升温快, 其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到了夜晚, 大气又发挥保温效应, 使城市与郊区的温差更明显。
第二, 居民生活、工业、运输业等热源的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密度加大, 生活性能源消费不断增加(照明、冰箱、空调等) , 这将形成大量的生活排热; 工业为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性能源消耗的增加, 更是大量的人工热源; 同时,交通运输的废热排放也是不可忽视的。
城市热岛效应的论文
城市热岛效应的论文城市热岛效应的论文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周围与自然环境相比温度显著升高的一种现象。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以及缓解措施。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环境、影响、缓解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城市中,人们却面临着一个叫做城市热岛效应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人类和环境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缓解措施。
形成原因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与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比温度显著升高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与城市的地理、气象、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城市的地形起伏较小。
城市用地大多是建筑和铺装道路,几乎完全被人类活动所占据,缺乏自然植被。
这样的城市景观不但难以形成地形变化,也限制了地表和大气的物质交换,导致气温升高。
其次,城市的热源较多。
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建筑和生产工业等热源让城市的热量远比郊区及周围区域要充足。
同时,这些热源也会导致碳和其他污染物含量远高于周围环境。
此外,城市的气象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
城市中,大量建筑物、酷热的道路和其他硬质表面会难以散发热能,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期。
而且,城市常常出现热浪现象,这样就会使城市里的气温比周边地区高出很多。
此外,城市的风速、湿度等气象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
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温度升高,加重了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夏季,城市的气温会变得很高,这会导致群众在户外活动时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热病等问题。
此外,由于城市中的建筑和人口聚集在一起,城市热岛效应还会导致城市“温差”较小,夜间温度升高,这也会使城市中的气体和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减慢,加大了空气的污染。
缓解措施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采取了各种缓解措施。
首先,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措施。
地理科学专业论文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学院名称地理与规划学院专业名称地理科学学生学号12345678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姓名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202X年X月摘要本文利用丰城市2010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运用遥感数据温度反演和监督分类等数据分析手段,综合研究丰城市地面温度分布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关性。
得出城市下垫面及人工热源等因素与城市地面热力场分布息息相关,而水体及城市绿化面积对城市热效应有积极缓解作用等结论。
最后将之与北方大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情况相比较,总结出南方中小城市的热岛效应的特点,即热岛效应相对较轻,市中心与郊区温差存在但相对较小,河流与植被对其的影响非常显著。
由此可见,丰城市今后的城市规划发展,应直视城市热岛问题,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工程用地建设,切实践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生态城市”建设,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力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关键词:遥感;热岛效应;土地利用;南方中小城市;丰城市AbstractThe Fengcheng City 2010 landsat5 TM image data,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an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data analysis metho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Fengcheng City grou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urban land use types of correlation. That urban underlying surface and artificial heat sources and urban ground thermal field distribution have closely relation, and water and urban greening area of urban heat effect is positive the alleviation effect conclusion. Finally compared with the big cities of the north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research,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in the south.The heat island effect is relatively light, downtown and suburb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xists but is relatively small, rivers and vegetation on the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 Thus, Fengcheng City Urban Planning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open urban heat island, reasonable layout of urban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cut practice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ocated by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formulate r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ive for the unity of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Key words: RS;urban heat effect;land use;Medium-Small-Sized Cities in the Southern China;Fengcheng City第1章绪论1.1 研究意义及背景在全球变暖和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出现了高强度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是城市局部地区温度居高不下,给城市居住人口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引言: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相对于周边乡村地区温度更高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了解和应对城市热岛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影响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城市地表的建筑和道路密度高,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表面会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量,导致城市地表温度升高。
其次,城市中的人口密度高,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城市的温度。
此外,城市中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城市地表无法有效地吸收和释放热量,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温和干燥的城市环境会导致空气污染物的积累,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
其次,城市热岛效应会增加城市的能耗,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增加。
此外,高温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容易引发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
因此,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三、城市规划中的应对策略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增加绿地面积: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
绿地可以吸收和释放热量,提供阴凉和舒适的环境。
城市规划者可以在城市中增设公园、花坛等绿地,并在建筑物上设置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以增加植被覆盖率。
2. 提高建筑物能效:改善建筑物的能效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城市规划者可以推广使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减少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能耗。
此外,合理设计建筑布局和朝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室内外温差。
3. 优化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者可以通过优化交通系统,减少车辆排放和交通拥堵,从而减少城市的热量排放。
推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鼓励步行和骑行,以及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
建筑环境学论文
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研究建环1301班张梦迪201301401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出现了高强度的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分析和评价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当前城市气候与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
本文剖析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危害,并从当前城市热岛效应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低热岛强度的对策。
Abstract: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many cities in the world is a high intensity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deteriorat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urrent urba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s also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harm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to improv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countermeasures of reducing heat island intensity.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成因及措施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limate changehuman activity causes and measures一、引言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因素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在气象学上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2024年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范文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逐渐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地区的气温高于周边农村或自然区域的现象。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其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1. 城市建筑与地表覆盖城市地区大量使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沥青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吸热性,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同时,城市中的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减少,使得地表蒸发冷却作用减弱,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
2. 人类活动与能源消耗城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消耗产生大量废热,这些废热通过空气传播并聚集在城市上空,导致城市气温升高。
此外,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污染行为也对城市气候产生负面影响。
3. 城市气象条件与风速风向城市气象条件对热岛效应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夜间,由于城市地表温度较高,热量难以散发,导致热量积聚。
此外,城市的风速和风向也会影响热量的分布和扩散。
一般而言,风速较低时,热量难以扩散,加剧了热岛效应。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城市化程度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
这主要是因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人类活动和建筑密度较大,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和废热排放增加。
2. 地理环境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等地理环境因素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影响。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水的调节作用,热岛效应相对较弱;而盆地地区由于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热岛效应较为显著。
3. 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规划与布局对热岛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布局,以及建筑密度、道路布局等因素,以减轻热岛效应。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市热岛效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城市建筑与地表覆盖、人类活动与能源消耗以及城市气象条件等。
热岛效应的论文
城市是人口、商业、工业、交通高度集中的区域,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气温高,这一新现象就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我国曾观测到的最大城乡温差(城市热岛强度),上海是6.8℃(1979年11月13日20时),北京是9.0℃(1966年2月22日清晨)。
城市热岛最早见之于科学记载的,可能是1818年英国出版《伦敦气候》。
作者L·赫华德对城市气候的两大发现,就是伦敦市中心气温比郊外高(各月平均分别高0.5℃—1.2℃),以及城乡温差夜间比白天大。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稠密化,“城市热岛效应”变得日益突出。
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因素及危害城市热岛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因素综合形成:①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大量人为热量喷发。
②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是气流通行的障碍物,造成的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
③城市绿地的缺少。
④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增强。
据统计,热岛的80%归咎于绿地的减少,20%才是城市热量的排放。
由此可见绿地对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热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①“热岛效应”引起自然环境和植物生态发生变化,夏季城市更加闷热,“热岛效应”使大气中的粉尘增多,威胁市民的健康。
②“热岛效应”的产生不仅使人们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中暑人数增加,夏季高温导致火灾多发,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③产生热岛效应后,阻碍城乡空气交流,新鲜空气进不来,有害气体排不出去,烟尘、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便会在地表空气磨擦层长时间滞留,形成灰蒙蒙的大气状态,诱发多种疾病。
武汉市热岛遥感成果应用遥感技术,特别是应用卫星遥感资料TM6热图象研究城市热岛,在国内外都有过报导。
武汉市曾于1988年、2000年分别利用遥感技术对武汉市冬季和夏季的热岛效应做了研究,初步掌握了武汉市热环境的空间和变化规律。
其对武汉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规划都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4年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范文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区域相比周围农村或自然环境温度较高的现象。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1. 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和道路覆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取代了绿地和农田,这些建筑和道路的表面材料(如混凝土、沥青等)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热容量,导致城市区域在白天吸收大量太阳辐射热量,形成热岛效应。
2. 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城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也是热岛效应的重要来源。
例如,家庭、商业和工业活动产生的热量以及汽车尾气等排放的热量都会加剧城市区域的温度上升。
3. 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
4. 城市植被覆盖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绿地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使得城市的“冷源”减少。
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是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
三、影响因素分析1.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如风速、湿度、云量等都会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
例如,风速较低时,热量不易散失,加剧了热岛效应;而云量较多时,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减轻热岛效应。
2. 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规划与布局对热岛效应也有重要影响。
高密度建筑和道路布局使得太阳辐射难以被有效吸收和散失,从而加剧了热岛效应。
而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布局,如增加绿地面积、优化交通布局等,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四、解决措施1. 绿色建筑与低碳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措施。
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排放;低碳交通则通过优化交通布局、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等方式减少交通排放。
2.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是缓解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
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同时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
热岛效应英文作文
热岛效应英文作文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s a phenomenon where urban areas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higher temperatures than their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This is main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uildings and roads, which absorb and retain heat.In cities, the large amount of concrete and asphalt surfaces absorb and retain heat, leading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dditionally, the lack of vegetation and green spaces in urban areas reduces the cooling effect of evapotranspiration, further exacerbating the heat island effect.The heat island effect can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urban residents, especially during heatwaves. High temperatures can lead to heat-related illnesses and even fatalities, particularly among vulnerable populations such as the elderly and young children.One of the ways to mitigate the urban heat islandeffect is through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corporating more green spaces, such as parks and rooftop gardens, can help reduce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improve air quality. Additionally, using cool roofing materials and reflective pavements can also contribute to lowering urban temperatures.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lso has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s urban areas experience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demand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cooling systems increases, leading to high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Overall,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s 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issue that requires attention and action from policymakers, urban planners, and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Addressing this phenomenon is crucial for creating sustainable and livable cities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学位论文
分类号:UDC:密级:公开编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位论文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论文作者姓名:申请学位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申请学位类别:理学学士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论文提交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现象日趋明显,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对象,本文在获取1992年、2000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基础之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城区建筑、水体和自然地表三类,分类数据是用于计算比辐射率的重要依据之一,然后进一步采用单通道算法对成都市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将反演结果进行等温度分级显示,得到不同时段的地表温度分级图,对这些温度分级图进行分析得到成都市的热岛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体和植被覆被比城区建筑覆被温度低,城区建筑覆被对热岛效应具有绝对贡献,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高温区面积随着城市的扩展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热岛强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加强,热岛呈现环状分布,热岛核心向城市中心东南方潜移,植被和水体属于低温区,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积极作用。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城市热岛效应”这个名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简单来说,城市热岛效应就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不是个小问题,它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
首先,城市热岛效应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中心的高温让人感到闷热难耐。
相较于郊区,城市里的人们往往需要更多地依赖空调来降温,这不仅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也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而且,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还容易导致人们出现中暑、疲劳等健康问题,对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影响尤为明显。
从能源角度来看,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的能源需求大幅增加。
为了应对高温,建筑物需要消耗更多的电力来运行空调和通风系统。
这不仅导致了能源的紧张,也加大了发电厂的负担,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大量的能源消耗也给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高峰时段甚至可能出现电力短缺等问题。
在生态环境方面,城市热岛效应也有着不小的危害。
它会改变城市的局部气候,影响降水分布和风速风向。
原本可能降落在郊区的雨水,由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可能会更多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导致城市内涝的风险增加。
而风速风向的改变,则可能影响污染物的扩散,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增多。
城市热岛效应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城市中的高温和干燥环境不利于许多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一些原本适应温和气候的物种可能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适应高温干旱的物种则可能大量繁衍,从而改变城市的生态平衡。
这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都带来了挑战。
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来说,热岛效应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高温会加速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损坏,增加维护成本。
例如,高温下柏油路面容易变软、变形,影响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寿命。
同时,城市的供排水系统也面临着压力,高温使得用水量增加,而污水的处理难度也相应增大。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舒适度,还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热岛效应,我们有必要探究其成因,并寻求有效的对策。
一、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一)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自然植被和土壤被混凝土、沥青、砖石等人工材料所取代。
这些材料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与自然地表有很大的差异,它们在白天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并在夜间缓慢释放,导致城市地区的温度升高。
(二)人为热量排放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工厂的机器运转、空调的广泛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都使得城市中的热量不断积聚。
(三)建筑物的密集与布局城市中的建筑物密集,高楼大厦林立,这会影响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扩散。
狭窄的街道和高楼之间形成的“峡谷效应”,使得风在城市中流动受阻,热量难以散发出去。
(四)城市的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同时也会影响大气的热力平衡,导致城市温度升高。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一)影响居民健康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影响更为严重。
(二)增加能源消耗为了应对高温,人们需要更多地使用空调和制冷设备,这会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加重能源供应的压力。
(三)破坏生态平衡城市热岛效应会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四)影响城市气候城市热岛效应可能会引发局部的对流和降水,改变城市的降水分布和气候特征。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一)优化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建筑物,增加绿地和水体的面积,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
可以通过建设城市风道,引导风的流动,促进热量的散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城市热导效应”对人在城市生活的影响及缓解对策姓名与学号年级与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本2(业余))学习中心合肥中心指导教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2015 年11 月8 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2015 年11 月8 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摘要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因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出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
城市热岛影响着各个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比如北京等。
第一: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能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能量,并增加大气对地面的长波逆辐射,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了气温的进一步升温。
第二:城市建成区、几何形状,与热岛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如果城市建筑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不易通风,造成因风速小而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局部气温过高。
和一些别的因素叠加产生这种效应,将危害人体健康,加剧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导致气候与物候失常等危害,最终影响了人类和生物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城市热岛;温差;人体影响;I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城市热岛效应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国外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国内研究现状 (2)第2章、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城市热岛效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研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方法与概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研究的方法与概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章城市热岛效应现状第1章城市热岛效应现状1.1国内外研究概况1.1.1国外研究现状城市热岛现象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
城市地表土地覆盖类型的改变使得城市局部大气和地表温度比周围的郊区温度高出好几度。
城市热岛现象已经出现并被研究了一个多世纪。
Howard的观测到伦敦城区平均温度比郊区高 1.1℃,城区与郊区温差最高值出现在晚上,温差最高值为2.l℃,总体上,城市热岛效应在冬季最明显,而在春季最不明显。
城市热岛在世界很多城市都已形成并被研究,大部分作者的结果与Howard的观测结果一致。
Duckworth和Sandberg在San Francisco的大公园与市中心之间观测到10℃的温差。
城市热岛的产生原因各不一样。
大部分城市在夏季出现最明显的城市热岛,而不是冬季。
分析了影响城市热岛的气象条件,发现风速是影响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风速越大,城市与郊区的温差越小,城市热岛的强度与城市的大小正相关。
Rao首先利用热红外遥感来研究城市热岛,他利用ITOS一1热红外数据(10.2~12.5)研究美国大西洋中部沿海城市地表温度分布模式。
Carlson利用AVHRR热红外(10.5一12.5um)白天和夜间的数据研究了Los Angeles地区地表温度分布模式,城市工业和商业区日夜温差大于植被覆盖度高的郊区。
Price 利用HCMM(Heat Capacity Mapping Mission)数据(10.5~12.5m)估算了美国西北部城市热岛效应的范围和强度。
Byrne训发现气候相似区域的平均最小气温与HCMM估算出的夜间地表温度线性相关。
Kidder利用AVHRR研究了St.Louis 地区雪分布模式。
Bailing&Braze利用AVHRR热红外数据(10.3— 11.3p,m)研究了美国Phoenix地区的地表辐射温度,发现地表温度与土地覆盖类型相关,重工业区的地表温度比空地地表温度高5度,Carnahan&Larsonu副利用TM热红外数据(10.4~12.5p,m)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地表温度比周围的乡村地表温度低。
Roth利用AVHRR热红外数据(10.5一11.5pLm)评估了美国西海岸几个城市的城市热岛强度,并发现白天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工业区地表温度高于植被覆盖地区,而夜间城市与郊区的地表温度差异小。
利用热红外遥感观测到的西班牙Valencia夜间地表温度分布模式与汽车观测到的气温剖面相似。
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章城市热岛效应现状Gallo利用卫星数据计算了美国西雅图地区夏季植被指数和地表辐射温度,并与最小气温做了对比,发现NDVI与地表温度呈反比关系,尽管NDVI与地表辐射温度都与最小气温显著相关,但NDVI鸯最小气温相关性更好。
,Gallo进一步对比了37个城市及其周围乡村地区的NDVI、地表辐射温度和最小气温,发现NDVI与观测到的城乡温度差异线性相关,地表辐射温度与城乡温差相关性略小些。
NDVI指示了城乡地表性质的差异(蒸发量和热容量),地表性质差异导致了城乡间最小气温的不同。
但在冬季NDVI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地表性质,因为冬季植被叶子不一定是绿色的,而且光合作用活动弱。
1.1.2国内研究现状近20多年来各国学者围绕风速、云量、天气背景、城市规模等影响城市热岛的因子做了大量的研究,还对城市热岛的垂直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城市热岛研究的区域也有一定拓展:早期城市热岛的研究多侧重于温带地区,现在对热带、副热带以及高纬寒带地区的城市也有了细致的研究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外学者还对城市热岛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诸多人类活动研究中,城市热岛效应就成为气候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例如Peterson等研究了全球农村气温变化趋势,以区别城市热岛效应对全球增温的影响。
Hughes等研究了城市对南非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Jones等评估了城市化对大陆气温序列的影响。
Weng等根据城郊温度历史性的差异,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认为城市下垫面的扩张对城市热岛强度和地表温度变化具有巨大的影响。
以Duckworth F S.等的城市上空出现郊外气温高于城区的“交叉效应”(Cross-over effect)为代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
另外,Lee于1992年运用遥测技术进行韩国主要都会区汉城(先首尔)及其邻近卫星城市的都市热岛研究。
日本学者Fukuoka于1983年针对日本都市人口与热岛强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我国对热岛效应的研究早已开始,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对城市气候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已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从大气环境角度先后开展了城市热岛强度、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和影响因子的试验研究。
我国学者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沈阳、昆明等大中城市对城市热岛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
迄今至少已有20多个城市开展过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到80年代后对国内城市气候立体构造和数值模式的研究也逐步开展,但所模拟的垂直高度都在数百米至数千米,而对城市气候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高度在100m以下的城市覆盖层和城市边界层下部的分析研究较少。
另外,由于可供模拟起始边界条件和模拟验证的实际观测资料较少,给数值模拟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对城市大气立体分布4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章城市热岛效应现状进行了实际观测,但在观测方法上却存在一些不足。
如观测大多采用温度低空探空、小球测风,且测点较少。
由于探空仪在近地面层(高度100m以下)观测精度较差,测点较少(如1-2个测点),使数据的代表性减弱,为正确分析城市近地层气候的立体特征带来影响。
5第1章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2章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2章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