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台变比为k =10的变压器,从低压侧作空载实验,求得副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为16,那么原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是()。
(A)16; (B)1600; (C)0.16。
2、三相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是指原边加额定电压时二次侧的()电压。 A 空载线B 空载相C 额定负载时的线
3、某三相交流电机定子槽数为36,极对数为3,双层短距分布绕组相邻两槽内导
体基波电动势的相位差α为()。
(A )15°;(B )30°;(C )45°;(D )60°。 4、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势是()。
(A)恒定磁势;(B )脉振磁势;(C )旋转磁势。
5、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时,若所带负载为感性80.cos =ϕ,则其电枢反应的性质为()。
(A )交轴电枢反应;(B )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C )直轴去磁与交轴电枢反应;(D )直轴增磁与交轴电枢反应。 二、填空题
1、变压器主要结构部件是()和()。
2、一台单相变压器,低压侧加100V ,高压侧开路时,测得A I 20=,W P 200=;当高压侧加400V ,低压侧开路,测得=0I ()A ,=0P ()W 。
3、交流电机的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是()。
4、同步发电机电枢反应的性质取决于()时间向量的相位差。
5、同步发电机外功率因素角ϕ定义为()之间的夹角,内功率因素角0ψ为()之间的夹角。
6、同步发电机内功率因素角︒=00ψ时,电枢反应的性质为()电枢反应,此时电磁转矩将对转子产生()作用。 三、名词解释 1、电角度 2、每极每相槽数 3、槽距角 4、分布因数 四、简述题
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具有什么性质?它的幅值等于什么? 五、计算题
1、设有一台320kVA ,50Hz ,6300/400V ,Yd 连接的三相铁芯式变压器。其空载试验及短路试验数据见下表,试求该变压器的激磁阻抗和等效漏阻抗的标幺值。
2、一台三相交流电机,定子槽数Q=36,磁极对数p=2,采用双层叠绕组,71=y ,并联支路数a=1,每个线圈匝数20=c N ,每极气隙基波磁通Wb 31105.7-⨯=Φ,试求每相绕组基波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六、作图分析题
绘制对称负载下同步电机内功率因数角 0=ψ时电枢反应的时——空矢量图,并说明电枢反应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
2、A ;
3、B
4、B
5、C 二、填空题
1、铁芯;绕组。
2、0.5;20。
3、βαp =或电角度=p ×机械角度。
4、0E 与I 或电枢电流与空载电动势。
5、U 与I ;0
E 与I 。6、交轴;制动。 三、名词解释 1、电角度
几何上定义一个圆周为360o 机械角度,电机理论中导体每转过1对磁极,电动势变化一个周期,故一对磁极距对应的角度为360o 电角度,电角度=p ×机械角度。
2、每极每相槽数
pm
z
q 2=
,其中,Z 总槽数,p 极对数,m 相数。 3、槽距角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z
p
360⨯=α。
4、分布因数
分布线圈组q 个线圈电动势的相量和q E 小于其代数和c qE ,定义其比值为分布
因数,2
2αα
sin
sin
q q qE E K c
q d =
= 四、简述题
参考答案: 要点一:
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的性质: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动势在空间随s θ角按余弦规律分布,在时间上随t ω按余弦规律脉振,从空间上看轴线为固定不动,从时间上看,其瞬时值不断地随电流的交变而在正、负幅值之间脉振,是脉振磁动势。脉振磁动势的频率取决于电流的频率。
要点二:幅值等于φI p
Nk w 1
9.0,φI 为相电流。 五、计算题
1、
要点一:
)(..Ω===
5013
88461400
3
222N N N I U Z (1分) 要点二:
激磁阻抗标幺值88
461727120
2..***
==I U Z
m
=16.67;
激磁电阻标幺值261884617273204512
220
20
....***=⎪⎭
⎫ ⎝⎛=
=
I
P R m
;
激磁电抗标幺值62162616716222
2
...*
**=-=-=m m m R Z X
要点三:
等效漏阻抗标幺值0450********
.**
*===
k
k k I
U
Z ; 等效漏电阻标幺值01801
320
752
..**==
=
k
k
k I P R ; 等效漏电抗标幺值041001800450222
2
...*
**=-=-=k k k R Z X
2、
要点一:确定各参数,极距94
36
2===
p Q τ 每极每相槽数33
2236
2=⨯⨯==
pm Q q 槽距角︒=︒
⨯=︒⨯=
2036
3602360Q p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