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跨越计算

合集下载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是指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卫星上,正交方向上两条垂直杆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这个距离的计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交通卫星的安全和舒适性。

确定交叉跨越距离的公式是:
交叉跨越距离=(竖向杆件高度之和-水平距离)/2
在实践中,竖向杆件的高度和水平距离需要精确测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出的交叉跨越距离是准确的。

对于卫星交通来说,交叉跨越距离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这个距离需要保证足够大,以便交通卫星具有足够的高度空间来运行,不受垂直障碍物的干扰。

其次,交叉跨越距离也需要保证足够小,以便交通卫星不会受到水平障碍物的干扰,从而保证卫星交通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交叉跨越距离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建筑、架线、电缆等。

在这些领域中,也需要保证垂直杆件和水平跨度之间的合理距离,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防止任何不必要的损害和事故。

在计算交叉跨越距离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地形、气候、杆件的材质和形状等。

因此,交叉跨越距离的计算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论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的研究对交通行业和其他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改进这个公式,为建设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交通卫星和其他基础设施做出更多贡献。

19-交叉跨越距离测量作业指导书

19-交叉跨越距离测量作业指导书
Q/YNDW 113.2.014-2006
Q/YNDW
云南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YNDW 113.2.014-2006
交叉跨越距离测量作业指导书
2006-05-20发布
云南电网公司
2006-05-30实施
发布
前言
Q/YNDW 113.2.014-2006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 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交叉跨越距离测量作业指导书。编 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 理标准体系。
挂绝缘绳的方法进行时,绝缘绳必须经试验合格。
3 绝缘绳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禁止在阴雨天气进行测量。
4 严禁使用皮尺、钢卷尺等非绝缘器具测量带电线路各种距离。
控制人 工作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
Q/YNDW 113.2.014-2006
序号 2
危险点 物体打击
控制措施 5 利用仪器测量时,塔尺与带电体必须保持安全距离,1 人持塔尺,1 人 监护。 1 利用绝缘绳地面抛挂测量时,应检查重锤是否绑好。 2 抛重锤时应有专人监护,防止重锤打碎绝缘子或落下打伤工作人员。
D=KScos2α1
(式 1)
由:h1=Dtanα1+i-v1
h2=Dtanα2+i
可得:H=h2-h1
即:H=D(tanα2-tanα1)+ V1
(式 2)
式中:
K-经纬仪视距乘常数,一般 K=100;
Q/YNDW 113.2.014-2006
b 将 H 换算到导线出现最大弧垂情况下的距离
检查交叉跨越距离,为保证导线在任何情况下对交叉跨越物的安全,应将观测计算出的距

架空送电线路中交叉跨越的测量方法

架空送电线路中交叉跨越的测量方法

第35卷2007年4月云 南 电 力 技 术Y UNNAN ELECT R I C P OW ER Vol 135No 12Ap r 12007 收稿日期:2006-12-28架空送电线路中交叉跨越的测量方法陈鸿兴(云南省电力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011)摘要:概述了架空送电线路中交叉跨越测量的各种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并提出在棱镜无法到达跨越点情况下,线高测量的新方法。

关键词:跨越点 平距 天顶距中图分类号:T M 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345(2007)02-0046-021 交叉跨越测量111 常规方法众所周知跨越物高度的测量需测定测站至跨越点的平距(D )及测站到跨越物的天顶距(V ),量取测站仪器高(i ),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H 跨越物=H 测站+D ÷TanV +i(公式1,H 表示为高程)跨越物高度的测量精度取决于平距D 及天顶距V 的测量精度,通常我们在同一测站对上述两项进行一个测回的观测即可满足跨越物高度的精度要求。

112 带电设备附近测量方法在变电所或电厂测量龙门架及母线夹高度的时候,通常设备带电,棱镜不宜到达,此时可用全站仪激光测距模式,直接对准跨越物进行测量。

此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但考虑到电磁影响,平距需多测几测回,在测回较差不大的情况下取平距均值;全站仪激光测距模式测程较短,一般在100m 以内,所以设站不宜距观测点太远。

113 仰角较大时的测量方法1)测站距跨越物较近、仰角大且无法观测跨越点的天顶距时,可以在线路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重新传一颗便于观测交叉跨越的桩,然后再于该桩设站,用111所述常规方法测量(如果测站是转角,也可以在前进方向的反向延长线重新传桩设站测量)。

2)测站距跨越物较近、仰角大但还能观测跨越点的天顶距时,不宜采用111所述常规方法测量,此时可采用11311方法重新传桩后再设站测量,当仰角小于10°时,即使平距D 有2m 的误差,跨越物高度误差只在013m 范围内;当然也可以采用112方法,用激光测距模式直接对准跨越点测量,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是指两个物体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穿越时,穿越距离的计算公式。

这种距离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
等领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计算和理解穿越现象的规律性和公式。

具体来说,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的表达式如下:
D = √((x2 - x1)^2 + (y2 - y1)^2)
其中,D代表相交部分的长度,x和y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坐标值。

此外,x1、y1代表第一个物体的起始坐标值,x2、y2代表第二个物体
的起始坐标值。

这个公式的使用可以依据不同情况对应地适配。

在实际应用中,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的表达式与运用相对简单,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交叉跨越距
离计算的过程中无法考虑到物体的宽度、高度等因素,因此需要根据
具体实际情况去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应用中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比对。

可以通过模
拟实验、理论性分析、计算机模拟等多种途径去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障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的使用效果。

总之,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距离计算方法,
可以在多种实际需要中得到应用。

但我们也需要时刻强调先验基础的
重要性,以确保使用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输电线路终勘注意要点

输电线路终勘注意要点

输电线路终勘注意要点(内部参考资料)编辑:贾先知中南电力设计研究所2009.12目录1、终勘重要性2、终勘的条件和依据3、选线注意事项4、定位注意事项附录1、导、地线弧垂K值2、交叉跨越计算3、风偏校验输电线路终勘注意要点1. 终勘重要性:输电线路最后的勘测叫终勘,它的数据直接供给施工设计,千万不能漏项和有错。

因此终勘离开现场之前必须详细检查有无漏项和错误,如果有及时修正。

2. 终勘的条件和依据:1)批准的初步设计线路和方案,及设计原则审定文件。

2)协议文件。

3)线路各转角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现状,高程及设计高程)。

4)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及终端塔位置。

5)变电站龙门架导、地线、高度,允许拉力及最大允许转角,相序、坐标等。

3. 选线注意事项:1)选线准备,要有一套近期1:10000规划区或1:5000地形图。

2)转角前后档距不宜相差太大,以免产生拉力差。

3)转角位置应比较平坦、宽裕,分裂导线时还须考虑张力车的停放位置。

4)转角应尽量控制60°以内,不允许超过90°。

5)尽量避免出现孤立档,若不能避免,档距宜大于200m。

6)交叉跨越要留够场地,对各种道路要注意杆塔水平距离及垂直垂距,对通讯线交叉角要进行实测(一级45°,二级30°,三级不限定)。

7)选线时要考虑线中有位,对于无法立塔的位置,要考虑绕过。

8)选线时要尽量避开建筑及森林区,尤其应避开神树及寺庙、文物场地,还应避开地质不良地区。

4. 定位注意事项:所谓定位就是将杆塔合理布置在平断面图上,然后再根据定位情况在现场打好杆塔桩的标志,定位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与线路安全运行,工程质量和投资多少有直接关系,是施工设计中重要环节。

4.1 定位准备工作:一般先做定位手册,作为定位指南和依据:1)各种杆塔、基础数据,如杆型、基础型,使用条件,各种呼高钢材指标。

2)导地线特性曲线、导线比截、K值、弧垂样板(热、冷)、电脑。

用经纬仪测量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的操作

用经纬仪测量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的操作
4.2
转动照准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上下丝能夹住塔尺
操作正确
4
不正确扣1—3分
4.3
转动望远镜卫东螺旋使十字丝上丝与塔尺上某一起始刻度重合
操作正确
4
不正确扣1—3分
4.4
读出上丝及下丝所夹塔尺刻度长度乘100得出距离A
视距时镜筒尽量保持水平读数准确
4
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质量要求
满分
扣分
扣分标准
5
测角度准备工作
站点位置距离线路交叉点距离约20—40m
4
不正确扣1—3分
3
仪器调平、对光、调焦
12
3.1
指挥在线路交叉点正下方树一塔尺
塔尺竖直
4
不正确扣1—3分
3.2
仪器在站点上调平、对光
操作正确
4
3.3
将镜筒照准塔尺,调焦
使塔尺刻度最清晰
4
4
测距离
20
4.1
将照准部锁紧螺旋及望远镜落进螺旋锁紧
操作正确
4
不正确不给分
2.选用光学经纬仪,J2、J6均可
3.塔尺、钢卷尺等
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质量要求
满分
扣分
扣分标准
1
工器具选择
6
1.1
经纬仪
合格
2
漏、错一项扣2分
1.2
塔尺
合格
2
1.3
计算器
合格
2
2
选定仪器站点
8
2.1
选用站点正确
站点位置,在线路交叉角的平分线上的四个位置任选一个
4
不正确扣1—4分
2.2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课件PPT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课件PPT
10
如果中心线上不能设站,需要将测站移
至便于观测处。
图中A、B为在测站E、F测站交会的挂 线点,
C 、D为在方向上设立的方向桩。图中α、 β、λ未知。
根据关系: AO+BO=AB ① α + β=实测度数 ② β +∠CFA+∠FAB+ λ=180 ③ 三个方程可求得, 因此可求得α、OF便可求得跨越点的高
6
6.其它测量方法
▪ 方法一
▪ 以跨越高压线:
▪ 跨越点无法到达,但可以观测到 跨越线两端的杆塔,或者跨越线的 两端的某个位置。这时可以观测 两杆塔的平面位置及两端的平面 位置,再观测线路方向(0-180°) 上跨越点的天顶距,通过间接解 算可得平距,再利用公式1求得跨 越线的线高。
▪ 其中c为测站,A、B为杆塔的位置 或线上的两个端顶,D点为跨越点。
3
4.带电设备附近测量方法
▪ 变电站或电厂测量龙门架及母线夹高度,测 量距离不远,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模式,直 接对跨越物进行测量,此种方法安全方便, 由于受电磁波影响,平距多测几测回取均值。
▪ 一般根据全站仪激光测量的距离确定,在 100米内为宜。如果没有全站仪也可采用交 会的方法进行。
4
交会方法:
1.交叉跨越测量方法
采用方法: 1.小尼龙绳或皮尺直接测量。 2.经纬仪、全站仪间接测量。 跨越存在角度所以叫交叉跨越
1
2.间接测量步骤:(常规方法)
▪ 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仪器设在适当的位 置,塔尺或反光镜立于交叉点处 测量仪器 至交叉点的水平距离 测出交叉点处导线 和被跨物的垂直角 然后计算交叉点导线 与被跨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 图中C、E为测站,其高 程分别为H1、H2,仪器 高分别为i1、i2,S2为两 测站之间的平距。

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计算

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计算

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计算电力线路作用是联络发电厂、变电站、用户,输送电能。

因此,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电力工业的血脉,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起决定性的作用。

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即是保障电力工业的生命线。

我们在这里将浅谈下关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的问题:我公司因前段时间#####220KV线路投运以来,频繁发生跳闸事件,使我公司供电不稳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影响及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公司的供电质量及声誉。

故在前段时间内我公司组织了许多专业人员对该线路进行全线巡视,严查线路的故障点及隐患点。

经过多次线路巡视,我们发现了诸多故障点及隐患点,并做了及时的整改。

在这里我们将线路中的G8#—G9#处交叉跨越情况进行浅谈一下。

Ⅰ、我####公司220KV线路C相处的跨越点:㈠、函数计算法根据实测,得到A-B、C-D的距离,A、B、C、D四点高程(A点为G9#,B点为G8#,C、D点为*****110KV线路的杆位点,假设A点高程为100),如图所示:根据在A、B两点切的110KV****地线垂直角β、а由三角函数可得如下关系(如图):tgа=x/ytgβ=(H-x)/(L-y)其中L=565.6,H=55.89,а=7°27′24″,β=1°38′46″,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得x=50.79,y=388,再套用四点的高程及观看弧垂时的仪高,可得E点高程为:50.9(即为*****110KV线路的地线高程);根据实测,∠ABC=46°49′6″,∠DCB=44°50′16″由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可得:∠CEB=88°20′38″。

由三角函数可得如下关系(如图):A/Sina=B/Sinb=C/Sinc其中Lcb=251.5,故可得Lec=183.5。

再由C点切的####线G8#—G9#的导线垂直角度(4°48′42″)及C点的高程,根据三角函数:tgа=a/b可得E点高程为:52.0(即为#####线G8#—G9#的导线高程);故此,C相交叉点的净空距离为:52.0-50.9=1.1m㈡、AutoCAD图形放样法根据实测数据,在A、B两点架仪器后切线的视线交点为E点,在CAD里放样得到E点距B点架仪器的地形点高 6.78m,故得到E点高程为:44.2+6.78=50.98(即为*****110KV线路的地线高程);根据实测数据,在CAD里放样得到Lec=183.9m;由此图可得E点高程比C点地形点要低:15.48-1.65=13.73,故E点高程为:65.8-13.73=52.07(即为#####线G8#—G9#的导线高程);故此,C相交叉点的净空距离为:52.07-50.98=1.09m㈢、弧垂计算法根据实测,我公司####220KV线路跨越******110KV 线路的交叉点的距离为:距B点(G8#)178m,距C点174m。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001]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001]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
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是测量某两个点之间距离的一种常用公式。

它是在各种领域,如工程学、物理学、数学和地理学等中被广泛应用的。

在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中,有两个主要的变量:两个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以及这两个点之间的高度差。

这两个变量的组合产生了一个
新的指标,即交叉跨越距离。

这个新指标因其细致而广泛地应用于许
多领域。

具体来说,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衡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电力线路、地铁隧道和道路之间的距离等。

在工程学领域中应用
较广,如水电站和电力输送线路等都需要准确地计算出交叉跨越距离。

在数学中,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的公式如下:
L=√H2+D2
其中L表示交叉跨越距离,H表示两点的高度差,D表示两点之间
的水平距离。

这个公式比较简单易用,可以用手持计算机或电子计算器直接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的所有数据都需要在同一个计量系统下,
比如说,高度和距离都需要是米或者英尺。

在地理学中,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
测算山脉之间的距离、河流之间的距离等等。

而在地理学中,对于不
同的地区和环境的交叉跨越距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更加精准的测算方法。

总的来说,交叉跨越距离计算公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各种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公式。

这个公式的精准度和易用性因其简单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使得我们在日常的计算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出所需要的结果。

用经纬仪测量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的操作

用经纬仪测量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的操作
8.3
按时完成
按时按要求完成
4
超过时间不给分
每超过2min倒扣1分
送电线路工技能鉴定评分表
姓名
张文东
单位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
得分
考试时限
40min
试题
用经纬仪测量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要求
5.由考评员指定测站点
6.一人操作、一人配合
工具、材料、设施、场地
7.在培训线路上测量或选用一处有交叉线路的地方测量
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质量要求
满分
扣分
扣分标准
1
工器具选择
6
1.1
经纬仪
合格
2
漏、错一项扣2分
1.2
塔尺
合格
2
1.3
计算器
合格
2
2
选定仪器站点
8
2.1
选用站点正确
站点位置,在线路交叉角的平分线上的四个位置任选一个
4
不正确扣1—4分
2.2
选用站点距离正确
站点位置距离线路交叉点距离约20—40m
4
不正确扣1—3分
4
不正确扣1—3分
4.3
转动望远镜卫东螺旋使十字丝上丝与塔尺上某一起始刻度重合
操作正确
4
不正确扣1—3分
4.4
读出上丝及下丝所夹塔尺刻度长度乘100得出距离A
视距时镜筒尽量保持水平读数准确
4
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质量要求
满分
扣分
扣分标准
5
测角度准备工作
16
5.1
松开望远镜锁紧螺旋
操作正确

交叉跨越(导线与地面或建筑物等障碍物跨越距离)

交叉跨越(导线与地面或建筑物等障碍物跨越距离)

一、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数目、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间的距离,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2、计算上诉距离应计入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但不应计入由于电流、太阳辐射、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3、当架空电力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交叉,且架空电力线路的档距超过200m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为+70°C计算。

二、1、导线与地面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规定:线路经过区域最小距离线路电压3kV 3kV—10kV 35kV—66kV人口密集地区 6 6.5 7人口稀少地区 5 5.5 6交通困难地区 4 4.5 52、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规定:线路经过地区最小距离(m)线路电压3kV 3kV—10kV 35kV—66kV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3 4.5 5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 1 1.5 33、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规定:线路电压3kV以下3kV—10kV 35kV 66kV距离(m) 3 3 4 54、架空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或城市规划建筑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的50%。

边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m)线路电压3kV以下3kV—10kV 35kV 66kV距离(m) 1.0 1.5 3.0 4.05、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线路电压3kV以下3kV—10kV 35kV—66kV距离(m) 3 3 46、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线路电压3kV以下3kV—10kV 35kV—66kV距离(m) 3 3 3.57、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线路电压3kV以下3kV—10kV 35kV—66kV距离(m) 1.5 1.5 38、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验情况最小距离(m)线路电压3kV 3kV—10kV 35kV—66kV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 1.0 1.5 3.0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 1.0 2.0 3.5注:10kV及以下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除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和重要交叉跨越距离之外,其他最小距离的规定,可结合地区进行经验确定。

交叉跨越计算使用说明

交叉跨越计算使用说明

交叉跨越计算使用说明1.收集必要的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交叉跨越计算所需的信息,包括电力线路的参数、其他物体的尺寸和位置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实地勘测、技术资料和卫星图像等方式获取。

2.确定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交叉跨越计算通常分为两种方法:基于几何和静电力的方法。

基于几何的方法是通过计算线路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安全距离。

静电力方法是通过计算线路电场和物体表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安全距离。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进行计算:在确定计算方法后,可以开始进行跨越计算。

根据所选方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力线路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形状、高度等因素,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4.判断结果:完成计算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比较计算得到的安全距离与规定的安全距离,如果计算得到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修改线路设计、增加绝缘子串型等。

5.完善设计方案:根据计算结果和判断,完善设计方案。

根据需要,可以对线路走线、绝缘子选择、防护措施等进行调整,确保线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达到要求。

6.编制报告和文件:最后,将计算结果整理成报告和文件,存档备查。

报告中应包括计算的基本信息、所选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等内容,以便后续的复核和审查。

交叉跨越计算在电力系统规划、线路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的跨越计算,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线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事故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电力工程中,交叉跨越计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需要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处理。

交叉跨越

交叉跨越

一、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数目、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间的距离,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2、计算上诉距离应计入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但不应计入由于电流、太阳辐射、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
3、当架空电力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交叉,且架空电力线路的档距超过200m 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为+70°C 计算。

二、1
2、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
3
4、架空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或城市规划建筑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的50%。

5
6、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
7、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
离之外,其他最小距离的规定,可结合地区进行经验确定。

9
10、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4 / 9
5 / 9
6 / 9
7 / 9
8 / 9
13、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危险品总仓库区1.1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应符合下。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分析与探讨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分析与探讨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摘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是电力线路设计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交叉跨越测量的结果是输电线路对跨越物的交叉跨越距离的体现,它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运行安全。

关健词:交叉跨越;全站仪;悬高测量;方法引言为规范输电线路交叉跨越运行管理,防止交叉跨越事故发生而制订本规定,该规定适用于运行线路、基建、改造、升高工程中有关交叉跨越管理,并由公司线路运行部门负责解释。

线路交叉跨越必须符合《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66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现利用RTK和带激光的全站仪对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交叉跨越概述当输电线路与河流、电力线、铁路、公路、架空索道、房屋等地上或地下建筑物交叉跨越时,为了保证线路导线与被跨越物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交叉跨越测量,以便合理地选择跨越地点和设计跨越杆塔。

当线路跨越河流时,除进行跨越河流的平断面测量外,还应测定线路与河流的交叉角,测出历年最高洪水位和常年供水以及航道位置。

若跨越的河流较大,应在跨越处测绘沿路中线各100m宽的带状地形图,测图比例尺为1:500~1:1000。

当线路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应测定线路与铁路、公路中心的交叉角及路基宽度,测量交叉处的路堤、路垫的高度和铁路轨顶标高,测出交叉点到铁路、公路最近里程桩的距离。

当线路跨越或穿过已有电力线时,除了要测定线路与已有电力线的交叉角和交叉点地面高程外,还应测量交叉点到已有电力线两边杆塔的距离,测量中线中线交叉点处已有电力线的最高线或最低线的线高。

若已有电力线两边杆塔不等高,从而影响交叉跨越或穿过时,还应测量有影响一侧边线交叉点处的线高。

(二)利用全站仪测交叉角及地物高度实测交叉点处已有电力线的线高时,可将全站仪安置在离交叉点较近的交叉跨越桩上,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电力线的线高。

当线路跨越通信线时,应测定线路与通信线的交叉角,测量中线交叉点处通信线的线高。

弧垂、交叉跨越及杆塔倾斜度的理论计算和测量方法(韩斌2020.2)

弧垂、交叉跨越及杆塔倾斜度的理论计算和测量方法(韩斌2020.2)

a l1 tg3 tg1
b l 1 l 2 t g 2 t g 1
2
f l1 tg 3 tg 1 l1 l2 tg 2 tg 1

2

结果判定
❖ 计算出实际测量弧垂,弧垂偏差为
f实 际f设 计100% f设 计
横线路方向不同侧: xx1x2 2
顺线路方向同侧: 顺线路方向不同侧:
yy1y2) 2
yy1y2 2
步骤: 1.仪器安置在线路中心线,转角在角平分线,距铁塔60-7 0米 2.仪器十字丝交点瞄准横担中点a,转动竖直度盘,接腿处 水平材处 3.量出接腿处水平材中点与望远镜竖丝距离x1 4.将仪器移至铁塔背面,同样方法量出距离x2 5.将仪器移通过中心桩至横线路方向上,同样方法量出y1、 y2 6当x1与x2在横线路方向同侧时,不同侧 7.当y1与y2在顺线路方向同侧时,当y1与y2
中,则实
档外法(隔档法)观测弧垂
l1
l2
5#
6#
a
θ3 θ2 θ1
档外(间隔一档)角度法检查弧垂
7#
b
❖ 步骤:
❖ (1)如图上图所示,经纬仪架设在间隔一档杆塔中心正下方,在杆塔明 细表中查出或测出档距L1、L2;
❖ (2)用经纬仪分别测出检查弧垂档6#挂线点的垂直角α3、7#挂线点的
垂直角α2,再测出导线弧垂最低点的垂直角α1,则
— 架空线的水平应力,N / mm2;
g — 架空线的比载,N / m * mm2。
2、观测档内一端联有耐张绝缘子串
测档内架空线一端联有耐张绝缘子串的时,如图8-4所示,观测档观测 弧垂值的计算公式为
A
f
B

浅谈高压线路交叉跨越计算

浅谈高压线路交叉跨越计算
f r 3 1t 0 0 se 1 o 1= o1 0 t p .
X —— 第 一处被 跨越 物到左 侧杆 塔水 平距 离 1
X 2—— 第 二处被 跨越 物到左 侧杆 塔水 平距 离 h 1— — 导线 与第一 处跨越 物 间距 H2一一 导线 与第 二处 跨越物 间距
l l ( 一 g sE/2 2 ( t eh= o ( ? )( a ) Et m t m ̄ 4 一d I ) 1 一
浅 谈 高 压 线 路 交 叉 跨 越 计 算
文/ 利中 孙
在 以前 的 高压 线 路 设 计 中 ,计 算 交 叉 跨 越 一般 采 用 最 大
使 用 上 述 工作 表 时 , 我 们 只 需 输 入 L 一 8 H 、 H 、 1 L、 1 2 H1、 H X 、 X 、 H 标 高 、 H 标 高 、 H1标 高 、 H ‘ 。 2、 1 2 1 2 。 2标
lt 2 E o ̄ 2 e = g2 4 h s/
设 计
文摩 文 华 李 欣
边 坡 工程 中普 遍 出现 了高 陡 边坡 的稳定 性 问题 ,抗 滑 桩 作 为整 治 边坡 的一 种 有效 措 施 ,在 工 程 实践 中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抗 滑 桩解 决 了路基 边 坡 支 挡加 固、 滑坡 整 治 、深 基 坑 开 遗传 个体 ,使 种 群不 断 进 化 ,通 过 一代 一 代 不 断 的繁 殖 、进
H2 — — 第 二 处 被 跨 越 物 高 度
使 用 这种 方法 解 导 线状 态 方程 十 分 复 杂 ,下 面 用一 个 简
单 的T R A I 程序 用代 入法 来对 这个 方程进 行 近似 求解。 U E B SC
i u r mpt s ” l np t o p ”l : s f r o2 t p 1 o W 4t 0 se

架空线路交叉跨越距离

架空线路交叉跨越距离

(一) 对地距离1.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表8-4的规定.表8-4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2.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8-5的规定。

8—5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的石的最小净空距离(m)3.10KV及以上的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应尽量不跨越,如需跨越,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得到同意。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表8—6的规定。

表8-6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线路电压(kV)1以下6~10最小距离(m) 2.5 3 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8—7规定。

表8—7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kV)1以下6~10 35 110 220最小距离(m) 1 1。

5 3 4 51.架空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交叉角应符合表8-8。

表8—8 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2.架空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8-9规定。

表8—9 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的最小垂直距离弱电线路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时,弱电线路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与电力线路最下层的横担距离不应小于2m。

3.线路与铁路、道路交叉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8-10的规定。

表8-10 线路与铁路、道路的最小垂直距离(m)4.同级电压线路相互交叉或与低电压线路交叉时,两交叉线路导(地)线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8-11的规定。

表8—11同级电压线路相互交叉或与低电压线路交叉最小垂直距离5.10KV及以下的线路,导线与街道人行道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8—12的规定。

表8—12 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m)6.线路与管道交叉、平行、应避开管道的检查孔。

交叉、接近的最小垂直距离及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数值:1)最小垂直距离:200kV 5m35~110kV 4m10kV及以下3m2)最小水平距离:35~220kV ≥最高杆(塔)的高度(开阔区)10kV 2m(路径受限制地区)1kV以下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