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的记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城市记忆” 的构成
! ! .$$# 年 +$ 月, 在 “城市的记忆” 主题高层研讨会上, 对于 [ 收稿日期] .$$" / $0 / #$ [ 作者简介] 涂欣 ( +()$ 1 ) , 女, 硕士研究生。
wk.baidu.com
四川建筑! 第 "# 卷 $ 期! "%%#& "
+#
# ・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
’$ 开发 “ 城市的记忆”
’" #$ 用好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要素, 它的保护是城市 保护的重要内容, 可以借鉴域外的经验, 用好文物古迹: (!) 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这是使用文物的第一种方式, 也 是最好的方式。国外的绝大多数的宗教建筑、 一部分行政建 筑及部分王宫都属于这一类型。我国的寺庙常常采用这种 方式。 ($) 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 也是 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方式, 如我国的故宫博物馆。 (%) 作为学校、 图书馆和其他各种文化、 行政机构的办公地。 北京图书馆以及上海图书馆都是这种使用方式的实例。 (&) 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 是近年越来越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 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 还可做旅馆、 餐馆、 公园及城 市小品使用。 ’" !$ 搞好资金运作 另一方面, 保护中的资金运作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的资金来源, 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并没有设立固定专用经 费。但是经营得好, 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部分学者提出了 以下五个着眼点, 即: 搬迁企业的土地利用; 改建项目划出专 项费用; 从旅游收入中提取经费; 历史街区的房屋置换; 争取 国家专项补助。
&$ 保护 “ 城市的记忆”
# # 对于城市历史的保护, 说到底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大体 来讲, 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着眼: 首先应从城市自身的风貌着眼, 旧城的改造应该慎重; 第二, 应该从经济的合理性着眼, 也不要急于 “ 破旧立新” ; 第 三, 从规划 角 度 看, 应慎动 “ 黄 金 地 段” ; 第 四, 应该勤 “洗 脸” , 慎 “ 整容” 。 更具体的来讲, 为了在城市建设中把握好形态的走向, 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加以控制: 第一, 控制好城市自然环境、 自 然资源特别是风景资源的利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风景资 源是城市本身固有的最本质的特色所在, 要尽最大可能保留 和维护其原貌。在自然景区以不建为上策、 少建为中策。这 是 “ 城市记忆” 中的永恒部分。第二, 控制好旧城区和建筑文 物保护区的范围, 并使其与周边环境有最佳的过渡、 衔接关
!" 关于 “ 城市的记忆”
!# !" 何谓 “ 记忆” 《 心理学概论》 指出: 当代认知观点把记忆看成一系列彼 此区别, 但又相互依赖的记忆系统。一般可分为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记忆不是一瞬间的活动, 而是一个从 “ 记” 到 “ 忆” 的过程, 它包括识记、 保持、 回忆三 个基本环节。由于记忆, 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 使当前的 反映更全面、 更深入。有了记忆, 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 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 统一的过程, 并形成他的心理特征。没有记忆, 一切心理的 发展、 一切智慧活动, 都是不可能的。 !# $" 何谓城市的记忆 城市是有记忆的, 城市也是有情感的。城市的记忆就刻 在那些留存下来的风貌旧物里, 而城市的情感则浸润在一方 水土滋养的民风和人气中。 什么是城市的记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 员会主任布正伟是这样解释的: “ 城市的记忆是人们对城市 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所产生的集体 记忆, 其中包括了宏观、 中观和微观方面的记忆。也可以说, 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 资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 ” 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 师顾孟潮则说: “ 城市记忆是指城市建筑历史依存的环境和 信息, 城市记忆是城市建筑的丰富宝库。是巨大的无形资 产, 是我们创造未来的资源。 ” 笔者理解: 城市记忆是一种比喻, 如同说 “ 建筑是石头的 史书” 一样, 城市记忆指城市与建筑上的历史遗存的痕迹, 它 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或贮存了各种信息, 它同时也存在于人 们的意识形态之中。 !# %" “ 城市的记忆” 与 “ 历史文化遗产”
! ・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
经营“ 城市的记忆”
涂! 欣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 "#$$%" )
! ! 【摘! 要】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一些历史古迹遭到极大破坏, 城市文化城市特色逐渐丧失。保护 历史的延续性, 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开发城市的记忆, 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谈谈什么是城 市记忆, 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区别, 以及当前作者对城市记忆的认识, 并提出城市记忆经营的几点看法。 ! ! 【 关键词】 ! 城市记忆; ! 历史文化遗产; ! 文脉; ! 城市历史; ! 城市文化; ! 城市特色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 !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记忆载 体,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我们甚至 可以从中看到其延续性, 思考城市的未来。在城市更新速度 的加快和城市化浪潮的推进之下, 保存、 开发城市的记忆, 是 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守望岁月的长河, 今天, 我们不 能不呼吁— — —保留城市的记忆, 经营城市的记忆。 我国 《 城市规划法》 规定,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历 史文化遗产、 城市传统风貌、 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 文物保 护法》 也规定, 要保护有历史、 科学、 艺术价值的文物。 “城市记忆” 是城市与建筑文化的丰富宝库, 又是珍贵的、 无声的、 潜在的无形资产, 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 具有的美学特征所产生的集体的认同感, 极其需要人们认识 它、 体验它、 保护它和开发利用它。从这方面讲, “ 城市记忆” 与 “历史文化遗产” 是极为相似的概念。笔者之所以在这里特 别提出 “城市记忆” , 更多的是想把城市放在一个更为凸显的 主体面, 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肌体, 希望由此城市能表达一 种自我更新的能力, 以及城市中的人都有深深的记忆的烙印。 另外, 心理学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三个部分, 笔者认为长时记忆的那一部分内容, 才能够称 其为是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记忆的研究, 可以借鉴心理 学对记忆的研究成果, 深层探求, 从而得到一些我们渴求的 新的结论。但就此时, 笔者仅就一点粗浅的研究, 谈出自己 的看法, 希望日后能够精进。 (+) 记忆是文化的积淀, 有助于人们知道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 记忆能够加强环境给予主人的归宿感, 主人翁的感 觉会让人非常热爱家乡, 更好的建设家乡。当游子归来, 看 到的是熟悉的建筑、 风貌、 社会环境, 他会觉得亲切, 从而更 深层的能够拨弄他心弦的是因为由此景而引发的脑海中一 直存在的长时记忆。 (#) 记忆是智慧的基础, 有了记忆才会多思, 才会有深刻 的思考、 理论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中, 才能更深更大的进步。 记忆与思维、 形象是息息相关的, 通过这种关系, 我们才能从 单存的保护历史遗产的行为跳到更高的层面上, 更好的考虑 现在的建设, 未来城市的发展。 (") 记忆是传承城市文化的接力棒, 这一点才是与历史 文化遗产意义最接近的。
!&
四川建筑! 第 "# 卷 $ 期! "%%#& "
“ 城市的记忆” 的构成, 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有主要 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 #$ 从环境及其形态方面讲 它共有以下 !" 个方面: 城市的地理环境、 城市的自然资 源、 城市的风景资源、 城市的人文环境、 城市的旧区风貌、 城 市的建筑文物、 城市的轴线特征、 城市轮廓线、 城市空间节 点、 城市背景建筑、 城市典型性建筑、 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 城市构筑物、 城市纪念碑、 城市环境雕塑。就上述构成元素 而言, 它们都是处于 “ 城市要发展” 的态势之中的。因而, 如 何遵循高层次建设的客观规律, 赋予城市记忆构成元素应有 的文化品格与美学特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创造城市特色” 的要义所在了。 !" !$ 从层次上来划分 城市的记忆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物的层次的记 忆, 是把城市与建筑当成物质。说建筑本身就是形式, 现在 已不被大多数人认同。第二是场所层次, 就是把城市和建筑 本身当作科学和艺术来对待, 提倡整体, 提倡环境组织、 环境 互动, 这种记忆有提升的意义。而第三个层次是意境的层 次。意境层次是中国特有的, 中国用虚的东西借景、 造景, 没 花钱就可以形成很有味道的环境, 很有意义。 系。这是 “ 城市记忆” 中的核心部分。第三, 控制好城市改建 与整建的中间区带, 要强调 “ 拆” 与 “ 建” 的互补关系, 强调 “ 镶嵌式” 的规划与设计, 强调该城市中间区带的整体和谐与 整体美。这是 “ 城市记忆” 延续中的更新部分。第四, 控制好 城市保护区和改建区之外的全新开发区, 应与城市整体风貌 统筹考虑, 建成一片, 完整一片、 成熟一片, 以形成 “ 城市记 忆” 中的新篇章。 同时, 应该认识到, 有三种主要的力量的影响: 一是城市 长官、 最后决策人的意志力; 二是投资者开发商追求目标的驱 动力; 三是规划与设计队伍整体素质与技术水平。这三种力 量, 如果都呈现出负面影响趋向并产生 “合力” 的话, 就必定会 使城市建设自然也就无文化品格、 无城市特色可言。 为了科学创造城市环境、 形态与特色, 为了寻回正在消 失的 “ 城市记忆” , 我们必须去抓住那些形成 “ 城市记忆” 的 美学元素; 必须监控好城市建设中的四大控制范围; 最终还 必须调整好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三种力量。
($ 结束语
# # 新的小区、 城镇、 园林、 古迹与当代规划设计的结合点即 是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的延续, 对其的研究以及我们所进行 的各种学术等活动。我认为,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不但要有 传统意义上的专门的设计人员、 专家学者, 更要有当代多文 化层面上的强有力的学者、 专家、 艺术家、 文化群体等, 它是 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 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 仅从物质去诉 求, 永远修不成正果。 城市记忆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接力棒, 它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比口头传说和文字更可靠, 更牢固。让我们真诚地、 实 实在在地留下城市的记忆吧。
%$ “ 城市记忆” 的消失
# # 城市面貌越来越趋同, 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氛围, 就是所 谓的 “ 城市记忆” 消失, 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究其原因, 都 是由于城市记忆受到损坏乃至毁灭后而产生的综合性后遗 症所致。如城市建设忽视了城市的地理环境, 照搬照抄外来 模式; 不分规模、 性质, 抛弃原有的文化情调、 人文环境; 把高 层、 超高层当做城市现代化极为重的要标志, 并对城市生态 景观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 居住建筑或是密密麻麻像大兵 营, 或是五花八门、 令人眼花缭乱, 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居住文 化氛围; 城市的典型性建筑也都加入到了 “ 赶时髦” 的行列, 建筑形象与城市的气候条件、 历史文脉、 人文环境等都毫无 关联; 好大喜功再加上 “ 无主心骨” 的设计, 往往使得城市广 场、 公园、 纪念碑等, 只有 “ 气魄” 、 “ 架势” 而缺乏场所感与归 宿感……等等, 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