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
《构造地质学》试卷B(地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B (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一、是非判断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是请标“√”,非请标“×”(20分,每题2分)1.沉积岩原生构造是指沉积岩尚未固结成岩时的变形现象?______2.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褶轴?______3.平行褶皱的每一弯曲岩层各部位厚度相同?______4.任何褶皱均具有枢纽、轴面和褶轴三大几何要素?______5.岩层的视厚度永远小于真厚度?______6.褶皱岩层中既不拉伸也无压缩的曲面称为中和面?______7.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称为枢纽断层?______8.不同褶皱岩层面之间最大弯曲点之间的连线即是褶皱枢纽?______9.对称褶皱的轴面必定直立?______10.对称褶皱的轴面就是两翼岩层面的平分面?______二、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0分,每题2分)1.莫尔圆表达了受力物体内部任意斜面上⑴应力、⑵应力与主应力之间的关系。
2.在地形地质图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岩层为⑶岩层,露头界线为直线的岩层为⑷岩层。
3.岩石的变形阶段可分为⑸、⑹和⑺三个阶段。
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⑻、⑼和⑽。
三、读图分析(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60分)1. 已知以下走向断层为倾滑(沿着断层面倾斜线滑动)断层,请为该断层命名。
(5分)2. 下图为地形地质图,实线是岩层顶底面界线,请在图上标出该岩层的走向和倾向。
(5分)答:3. 请分析以下剖面图中角度不整合发生的时代。
(5分)答:4. 下图为一断层下盘上的断层面,箭头代表上盘相对于下盘的运动方向,请用断层复合分类方法命名该断层。
(10分)答:5. 下图为某地区平面构造简图,已知F1为走滑断层,与图示雁列正断层是同一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试指出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在图上直接标注),判断F1的运动方向,并指出雁列正断层属于左阶还是右阶。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山东联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质构造B:褶皱C:断层D:节理答案:A2.造山带属于A: 全球构造B: 大型构造C: 中型构造D: 小型构造答案:B3.大型建筑的施工是工程问题,与构造无关。
A:错B:对答案:A4.构造地质学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地质构造的A: 运动学B: 古环境C: 几何学D: 动力学答案:ACD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等。
A:磁力勘探B:遥感技术C:重力勘探D:地震勘探E:野外地质调查F:GPS技术答案:ABCDEF第二章测试1.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A:倾角B:倾伏角C:视倾角D:侧伏角答案:C2.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表现为()A:与地层等高线平行B:封闭曲线C:直线状D:不确定答案:C3.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傾角时,则露头宽度()A:越大B:不确定C:无变化D:越小答案:A4.两套地层间接触关系反映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角度不整合B:平行不整合C:假整合D:整合答案:A5.下列选项中不足以说明不整合存在的是()A:轻微褶皱B:古风化壳C:强烈地震D:底砾岩答案:A6.野外测量某一单斜岩层走向为330°,倾向北东,倾角45°,其产状用方位角表示法表示为()A:N60°E<40°SE>B:SE35°/70°NEC:N30°W/25°SWD:60°∠45°答案:D7.在垂直单斜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视倾角()真倾角。
A:等于B:不确定C:小于D:大于答案:A第三章测试1.物体中过一点正交截面上()个分量决定一点应力状态A:18B:9C:6答案:C2.在进行点应力状态表征时,一般选取一个体积趋于零的A:长方体B:八面体C:立方体D:十面体答案:C3.截面上,正应力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对其求导可得到应力极值A:合应力B:截面法线方向C:截面法线与X轴的夹角D:剪应力答案:C4.通常,规定立方体六个面上受到的三对正应力大小顺序是?A:σ2>σ1>σ3B:σ2>σ3>σ1C:σ1>σ2>σ3D:σ3>σ2>σ1答案:C5.以主应力矢量σ1、σ2与σ3为半径所作的一个椭球体,用来代表作用于该点的应力状态。
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25分)1、图1(下图)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F2、F3和F4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1、F2、F3和F4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和F4的倾角的相对大小。
(6分)(2)层J和K的产状;岩层S、D的产状。
(4分)(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
(6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2、图2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若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请判断断层的性质,(设地面基本是水平的)。
(3分)3、图3中有A、B、C三口钻井钻到同一地层顶面,钻井旁标注的横线上方的数字为地面高程,横线下方的数字为钻遇该地层顶面的深度,井柱基本是铅直的(井斜距为零)。
假设该岩层为一单斜岩层,且没有被断层破坏,如果在D点、E点设计钻井,已知AO的水平距离为1000米,OD的水平距离为500米;AM 的水平距离为与ME的水平距离相等,请问在D点和E点分别钻至多深可以遇到该岩层顶面,并说明岩层走向、倾向和大致的倾角,在<30°、30-45°、45-60°和>60°中选择。
(6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2、断层滑距和断层落差.3、生长断层4、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迹5、层理与劈理6、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用应力莫尔圆图解和库仑岩石破裂准则讨论流体孔隙压力对岩层破裂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通常是共轭剪破裂面的锐角平方线与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
2、试比较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褶皱的差异。
3、试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节理面与主应力轴的关系以及张节理与剪节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标志。
中国石油大学大地构造学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大地构造考试提纲1.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伸展变形。
2.青藏高原的地表厚度高于普通的2倍。
3.火山活动出现在优地槽。
4.太平洋板块,洋壳年龄新,很少超过侏罗纪,不能发现中生代。
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1)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部分,厚约60-120km,在力学上可看作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
软流圈:把岩石圈下面的低速层叫软流圈,厚约100km,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能较为自由地活动。
(2)岩石圈包括的层位就是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的一部分6.沟湖盆地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
7.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扬子板块)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
(1)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2)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成山,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正断层控制,伸展下生成,不是造山。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a.不是高温形成,因为测量方法涉及封闭温度,(高温,低温)测年是因为每种矿物都有一种封闭温度。
b.热年代学:应用热扩散理论,将年龄结果解释与地质体的热演化历史联系起来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称为热年代学。
地质热年代学利用矿物封闭温度来解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定量地给出地质作用过程温度一时间轨迹。
可采用多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常用的有U-Pb法、40Ar-39Ar法、(U-Th)/He法、裂变径迹法等。
[c.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1)地表的侵蚀历史;(2)造山带的隆升历史;(3)盆地的热演化历史;(4)活动断层的测年;(5)年轻沉积地层的年龄。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参考答案:D2.泥盆纪是生物大变革的时期,生物界大举登陆,形成陆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兴衰交替的局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河流容易发生机械沉积的主要场所是()A.河流进入湖泊处B.河曲的凹岸C.河曲的凸岸D.山区河流进入平原处参考答案:ACD4.浊积岩的物质成分和层理构造在垂向上的变化遵循鲍玛序列,自然界中的浊积岩剖面都应当呈现出完整的鲍玛序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岩层产状要素包括()A.走向B.厚度C.倾向D.倾角参考答案:ACD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A.地质营力的大小B.岩石的结构和构造C.岩石的矿物成分D.自然地理条件参考答案:BCD7.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A.泻湖B.海岸沙丘C.后滨D.前滨E.近滨参考答案:BCDE8.岩浆岩中石英和角闪石具有特殊意义,能够反映岩浆岩中SiO₂饱和度,因此可以称为酸度指示矿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地质图和剖面图上都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地质界线在较大范围内都呈平行展布、不相交,产状也基本一致,但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参考答案:C11.根据沉积物颗粒在块体流中的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类型A.浊流B.颗粒流C.液化沉积物流D.碎屑流参考答案:ABCD12.长江下荆江段的“九曲回肠”是因为()造成的。
A.河流向源侵蚀B.河流下蚀作用C.河流截弯取直D.河流分叉参考答案:C1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参考答案:BCD14.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呈上陡下缓凹面朝上的勺状,而且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12分)1、图1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和F2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F1、F2断层的产状和性质,形成时代,并比较断层倾角的相对大小。
(5分)(2)岩层J和K的产状;岩层P的产状;岩层D的产状;岩层O的产状。
(4分)(3)岩层D与S、O的接触关系。
(3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二、名词解释(任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褶皱的轴面、轴迹与褶轴2、滑距与断距3、纵节理与走向节理4、摩尔圆与应变椭圆5、节理与劈6、左行(旋)、右行(旋)与左阶(列)、右阶(列)7、同生褶皱与同心褶皱8、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9、应力、正应力与剪应力10、松弛与蠕变三、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述纵弯褶皱作用的几种褶皱变形机制及其褶皱的特点。
2、试述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
3、试述孔隙流体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如何用它来解释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
4、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区别特征。
四、读图并描述图面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
(13分)(注:首先描述图中各种构造的类型、形态特征、产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构造形成过程和发展历史)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25分)1、图1(下图)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F2、F3和F4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1、F2、F3和F4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和F4的倾角的相对大小。
(6分)(2)层J和K的产状;岩层S、D的产状。
(4分)(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
(6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2、图2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若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请判断断层的性质,(设地面基本是水平的)。
(3分)3、图3中有A、B、C三口钻井钻到同一地层顶面,钻井旁标注的横线上方的数字为地面高程,横线下方的数字为钻遇该地层顶面的深度,井柱基本是铅直的(井斜距为零)。
假设该岩层为一单斜岩层,且没有被断层破坏,如果在D点、E点设计钻井,已知AO的水平距离为1000米,OD的水平距离为500米;AM 的水平距离为与ME的水平距离相等,请问在D点和E点分别钻至多深可以遇到该岩层顶面,并说明岩层走向、倾向和大致的倾角,在<30°、30-45°、45-60°和>60°中选择。
(6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2、断层滑距和断层落差.3、生长断层4、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迹5、层理与劈理6、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用应力莫尔圆图解和库仑岩石破裂准则讨论流体孔隙压力对岩层破裂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通常是共轭剪破裂面的锐角平方线与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
2、试比较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褶皱的差异。
3、试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节理面与主应力轴的关系以及张节理与剪节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标志。
构造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褶皱的枢纽和轴面2.滑距与断距3.走向断层和走滑断层4.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5.褶皱的轴迹与褶轴6.蠕变与松弛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60分)1.分析下列4幅地质图,指出不整合及其类型,简要分析构造变形历史,并参照D图作A,B,C图的剖面简图(在答卷纸上画图)。
(16分)2.以下A,B两图为构造等高线图,其中粗线为断层线。
请指出断层倾向、上升盘和下降盘,估计铅直断距。
(8分)3.下图为一同沉积背斜,图中数字从0—8代表从老到新的不同时代的地层。
请分析该背斜构造所在地区的构造变形历史(以数字表示地层)。
(16分)4.请识别以下2幅地质图中断层的性质。
(8分)5.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图,其中:虚线为地形等高线;阴影部分为一铁矿层;(f)是一条切割了铁矿层的断层。
试根据图面结构分析:①铁矿层馋状(走向和倾斜方向);②断层(f)的产状(走向和倾斜方向)和性质。
(12分)三、论述题(共60分)1.何为有效正应力?试述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12分)2.如果某地区发育砂泥岩互层地层,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这些地层发生褶皱作用,简述褶皱作用机制和相应的褶皱变形样式,谈谈砂岩层和泥岩层褶皱变形样式的差异及岩层厚度对褶皱变形的影响(必要时请划出剖面图形。
(14分)3.何为剪裂角?已知地壳浅层岩石的内摩擦角约为30°,如果三轴应力状态中有一个主应力轴垂直于地面,请分析形成正断层和逆断层的应力条件,并估算正断层和逆断层倾角?(12分)4.能否利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出两个具有不同产状的断层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如能,请简要指出步骤。
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10分)5.确定两组剪节理是否属于共轭关系的最主要判据是什么?请指出下图中A,B,C,D四组节理形成的先后顺序,并分析是否存在共轭节理系。
(12分)构造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走向断层与走滑断层2.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3.张节理与剪节理4.应力与应变5.倾向与倾伏向6.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50分)1.根据以下给出某地区白垩系顶面构造等高线图分析该区的构造基本特征,描述断层A、断层B及岩层产状特征,描述断层A、B的性质,说明断层A与断层B相对的倾角大小。
(15分)2.如果下图中断层为倾滑断层,根据剖面上地层与断层面的关系,判断以下断层的性质,并选择任一地层作为标志层图示出断层的地层断距。
如果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说明地层倾角、断层倾角与断层滑距(位移量)的关系。
(15分)3.下图为某地区盆地构造剖面图,根据图中结构特点简述构造演化历史。
(注意:图下方未标注地层代号部分为前中生代基底,根据图中代号表示的地层年代说明断层F1、F2、F3、F4活动历史及性质,并说明剖面方向)。
(10分)4.下图为某地区平面构造简图,已知F1与图示的正断层是同期构造,试分析F1的性质,判断其运动方向,并说明区域主应力方向。
(10分)三、论述题(共70分)1.简述影响岩层变形行为的因素。
(15分)2.简述纵弯褶皱和横弯褶皱的特点(包括作用力方向与变形岩层层面的关系、褶皱形态、褶皱内部局部应力状态及褶皱伴生构造等,并画图辅助说明)。
(15分)3.简述Anderson的断层成因模式,并说明为什么自然界有些断层并不符命该模式(如逆断层并不都是低角度,正断层并不都是高角度)。
(15分)4.简述板块构造学说中关于板块构造演化的威尔逊旋回。
(15分)5.说明玄武岩中柱状节理的形成原因。
(10分)构造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褶皱的轴面和轴迹2.顶厚褶皱与相似褶皱3.走向断层和走滑断层4.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5.摩尔圆与应变椭圆6.节理与劈理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60分)1.根据以下给出的王村地质略图分析该区的构造发展史。
(15分)2.如果下图中断层为倾滑断层,根据剖面上地层与断层面的关系,判断以下断层的性质,并选择任一地层作为标志层图示出断层的地层断距。
如果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说明地层倾角、断层倾角与断层滑距(位移量)的关系。
(15分)3.分析下图中同沉积断层的运动历史,说明断层活动性质。
图中K~Q代表地层从老到新的序列。
(8分)4.圣安德列斯断层为著名的走滑断层,试根据下图中雁列伴生褶皱(图中的1~5表示背斜轴向)的产状判断其运动方向,并说明区域主应力方向。
(10分)5.假设露头面近水平,判别下图中(a)、(b)、(c)中断层的性质(图中褶皱均为轴面直立的对称褶皱)。
(12分)三、论述题(共60分)1.何为有效正应力?试述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12分)2.简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区别特征。
如果一个地区只经历了一期构造变形,简述节理与露头尺度构造和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
(14分)3.何为剪裂角?如何计算?假如地壳浅层岩石的内摩擦角约为30*,试分别估算Anderson的断层成因模式中正断层和逆断层倾角的倾角应是多少?(12分)4.能否利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出两个具有不同产状的断层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如能,请简要指出步骤。
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10分)5.确定两组剪节理是否属于共轭关系的最主要判据是什么?请指出下中A,B,C,D四组节理形成的先后顺序,并分析是否存在共轭节理系。
(12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剪节理2、均匀变形3、构造置换4、劈理的域构造5、S-C组构6、花状构造7、石香肠构造8、褶皱枢纽与脊线9、断展褶皱10、位错蠕变二、简述题1、简述中和面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类型与分布特征2、简述在野外区分面理和层理的基本标志3、简述褶皱位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三、论述题1、论述走滑断层系统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的类型与方位2、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3、论述低角度断层的类型及其主要识别标志4、论述逆冲双重构造的几何学结构、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意义中国地大北京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一、论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二、论述不整合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三、论述褶皱横截面形态分类(Ramasy分类)的依据及其类型。
四、论述剪节理和张节理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五、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1、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构造组合形式;2、论述伸展构造的主要构造类型及特征。
六、论述韧性剪切带剪切运动方向的主要判别标志。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1、拉分盆地2、断弯褶皱3、应变椭球体4、构造应力场5、应力莫尔圆6、窗棂构造7、拉伸线理与矿物生长线理8、构造序列9、构造置换中国地大北京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一、简述线理的基本类型并评价其对构造运动学分析的意义。
二、简述如何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三、简述褶皱位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
四、简述在野外区分面理和层理的工作方法。
五、简要介绍并评述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机制。
六、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1、论述走滑断层系统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的类型与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