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 VIPS 2.0手册

合集下载

市县短时临近预报平台使用说明

市县短时临近预报平台使用说明
示、监测、制作
6.短信、ftp、邮件发布预警信号
说明
1. 经过我的短时间的使用,发现软件还很不完善,比如程序目 录、配置和菜单项均比较混乱,一些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比 如预警信号制作) 2. 省局给我市推送的雷达资料现在还不能正常接收,所以所有 雷达相关的功能(如反射率监测,风暴路径等)目前还不能 使用 3. 短信模块需要短信猫的支持,目前也不能正常使用 4. 请大家先熟悉软件安装和操作过程,以待日后进一步完善 5. 网站 http://lyqx.de 上面有本ppt的内容,以后会随时更新,请 大家加以关注。
市县短时临近预报平台使用
洛阳市气象台 许方璐
常用功能--数据监测
1.雷达反射率、四要素风场、乡镇雨量、闪电、预警信号的监测
常用功能--数据显示
1.雷达反射率显示 点击第一个菜单 全省雷达拼图 选择基本反射率、组合反射率 等 2. 四要素风场显示 点击第四个菜单 四要素风场 3.乡镇雨量显示 4.闪电资料的显示 点击闪电资料菜单

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722023.7记录、数据分析、监测站疫情监测报汇总、野外样本采集和站点管理。

4.3.2 系统主要功能 监测点站址选择需要突出野生动物区域特点,如,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或集中驯养繁殖场所、重要栖息地、迁徙通道中重要的食物补充地、人口密集分布区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结合区等。

野外监测采取点面结合的监测方式,分线路巡查和定点观测两种方法开展监测。

对各级监测站点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野生动物行为异常和异常死亡情况、采样信息与疫情上报都生成监测信息报告,分日报、月报、年报和快报。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GPS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进行系统建设,通过手持设备PC 端的方式,提高数据采集准确度和精度。

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李 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气象局,山东 青岛 266200)摘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现代先进科技及设备,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高效监测与科学预测。

短时临近预报气象变化信息预测的准确性比较高,且时效性良好,有利于针对极端自然灾害做好预防工作。

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应用短时临近预报,有利于减少自然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的不利影响,在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少农业损失。

山东即墨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短时临近预报;农业气象服务;应用策略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很多农业生产区域常常遇到干旱、洪涝、雷暴、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带来较大的损失。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一定范围的农业生产区域能够提供较为精准的气象测评,其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得到了肯定。

通过短时临近预报,农业生产者可以提前做好灾害防控准备,从而有效降低了自然气象灾害对农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高效生产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短时临近预报及其应用于农业气象服务的必要性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指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气象预测,其具有监测时间短、分辨率高的特点,针对较小农业生产范围内的气象服务具有重要价值。

短临预报评定业务系统的构建与功能

短临预报评定业务系统的构建与功能

合 、 隆淖 、 补 纳林 套 海 、 哈腾 , 锦 后旗 包 括 团 结 、 杭 头
道桥 、 海 , 沙 五原 、 海 、 尔 湖 、 吉 泰 , 拉 特 莳 套 塔 天 乌
大风 冰雹 、 雷暴 、 强降水 天气 及 引发 的山洪等 气象 灾 害发 生 .给我 市 的农 牧 业生 产及 人 民的生活 造成 较 为严重 的影 响 。 了配 合地 方政府 防灾 减灾 、 为 有效 的 减 少 和降低 气 象灾 害天 气造 成 的损 失 。这 就 需要 短 时、 临近天 气 预报 的及 时和 准确 。为 了规 范业 务 流 程 , 验 短 时 、 近 降水 预报 的准 确 率 , 且 减轻 预 检 临 并
14 预 报 评 定 .
研发 及半 年 多 的实际业 务 应用 , 果 良好 , 效 解决 了短
临天 气 预报业 务 中 的软实 力 。本 文 将全 面 介绍该 系
统 的功能 和方 法 , 全 区预报 务人 员交 流 。 供
1 短 时 降 水 量 绝 对 误 差 的 评 定
1 1 短 时 、 临 预 报 时效 及 实 况 的 确 定 . 短
隰 3 短 时 ( 近 ) 报 评 定 结 果 临 预
象, 1() 85, 2 05: —1 0 4
( 转第 8 下 9页)
2 1 年 第 6期 01
内 蒙 古 气 象
8 9
J务运 行 中 出现 过 的 故 障 现 象 及 维 护 方 碰 的 注 意 事 项 、 验 总结 。做好 雷达 维护 保 障工 作 。 经 维护 人员 还 要 增 强对 整 个 雷 达 系统 的 维 护 和保 养 意 识 : 入 深 了解 各 个 系 统 的 工作 流 程 , 定期 检查 、 测 雷达 部 检 件、 内部 参 数 ; 时 掌握 系 统 的运 行 状 况 , 随 当系 统 出 现敝障时 , 要仔 细 分 析 故 障原 , 办法 排 除 , 时 想 同

SWAN客户端安装和使用手册

SWAN客户端安装和使用手册

SWAN客户端安装和使用手册12020年5月29日短临客户端用户手册1、系统结构短临业务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所有数据处理、报警数据、算法产品、检验产品的生成和存储均在服务器上进行,服务器上有调度程序有计划地运行各数据模块。

服务器调度程序一旦检测到有新的产品数据或报警数据生成,将即刻经过网络模块以网络消息的方式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凡是安装了短临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都能够经过网络接收模块接收服务器广播的消息。

客户端判断接收到的服务器消息类型,并根据消息的类型进行数据的显示、报警、闪烁等处理。

系统软件包括数据服务器调度软件和客户端软件。

1.1 服务器数据源雷达组网的雷达基数据、雷达产品数据、自动气象站数据、加密气象站数据、雨量站数据、重要天气报等。

1.2 服务器产品类型(1)实况数据:实况雨量数据(包括1小时雨量、3小时雨量、6小时雨量、12小时雨量);实况温度数据(包括1小时最高气温、小时最低温度、当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温度、高温连续日数、24小时低温降幅、48小时低温降幅);大风数据22020年5月29日(包括极大风、平均最大风、十七秒米开始时间、十七秒米结束时间);冰雹;龙卷;电线积冰;雾;沙尘暴;积雪;(2)雷达数据及拼图产品:雷达反射率三维拼图、组合反射率(基数据)、液态水含量(基数据) 、回波顶高(基数据) ;雷达产品(pup常见产品);雷达基数据;(3)雷达特征量数据:风暴ID号、风暴所在地点、方位、距离、风暴所在经度、风暴所在纬度、顶高、1.5度仰角反射率、最大反射率、底高、风暴中心高度、风暴移动速度、风暴移动方位、强冰雹概率、一般冰雹概率、冰雹尺寸、中气璇底高、顶高、中心高度、切向直径、径向直径、切变值、风暴类型等;(4)算法产品:TREC矢量场、1小时降水预报、1小时降水估测、STM风暴识别追踪预报产品、TITAN风暴识别算法产品、反射率预报;冰雹、龙卷的识别算法产品;(5)报警数据:雷达报警、强阵雨、暴雨、强风、冰雹、龙卷、寒潮、高温、电线积冰、雾、沙尘暴、积雪;(6)算法检验产品:反射率预报检验、1小时降水预报检验、STM检验;(7)MIF格式地理信息数据、SHP格式地理信息数据;1.3 客户端功能32020年5月29日SWAN客户端软件用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并显示服务器上的各种产品数据和报警数据,对于报警数据客户端同时会发出声音报警并辅图形闪烁。

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

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

胡启元,姚静,王楠.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陕西气象,2019(5):44-50.文章编号:1006-4354(2019)05-44-07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胡启元,姚静,王楠(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摘要: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关键词:短临预报;功能介绍;暴雨预警;融合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52:P409文献标识码:A陕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地理条件复杂,纵贯3个气候带(北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中温带气候),气象灾害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省GDP的1%〜3%,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频发的省份之一,而陕西现有短时临近业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突发强对流天气精细化预报服务制作发布需求。

根据中国气象局《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16—2020年)》$%和陕西省气象局“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陕西急需发展建设一套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篇一一、引言强对流天气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包括雷暴、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短时临近预报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对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的进展及所面临的挑战。

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现状(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实时监测云团的发展、移动和强度变化,为预报员提供更准确的预报信息。

(二)雷达技术的应用雷达技术是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工具。

通过雷达观测,可以实时监测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为预报员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支持。

(三)数值预报模型的应用数值预报模型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核心技术。

通过对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为预报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训练大量的气象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自动识别和预测气象要素的变化,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面临的挑战(一)数据同化与融合技术的挑战数据同化与融合是提高预报准确性的关键技术。

由于不同观测设备的数据格式、精度和分辨率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同化和融合,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模型精度的提升与优化数值预报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预报的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模型的精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需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需求。

(三)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挑战虽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如何处理大量的气象数据、如何评估模型的性能等。

四、结论与展望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范本(2篇)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范本(2篇)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范本一、引言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是现代气象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

本文将对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1.技术创新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各个国家的气象机构和科研机构在卫星遥感、雷达探测、数值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卫星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对大规模天气系统的观测和监测能力,雷达探测技术的提升使得对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掌握更加准确,数值模式的改进使得短时临近预报的精度得到提高。

其次,人工智能在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并进行预测和预警。

2.预报精度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报精度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首先,由于观测技术和模型改进带来的数据质量提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对天气现象的描述更加准确。

其次,人工智能在预报模型中的应用使得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提取特征并建立预报模型,从而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引入了集合预报和融合预报的方法,通过多个模型和算法的融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报结果。

3.预警能力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警能力方面也得到提升。

首先,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

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形环境差异较大,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预警其他灾害,如地震、海啸等非气象性灾害。

4.社会影响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时临近预报

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时临近预报
(13)11:05~11:25:根据最终的预报结论,利用精细化预报制作软件制作未来72小
时甘肃精细化天气预报(等值线预报),与当天中期甘肃精细天气预报一起形成全省 168小时精细化预报文件。同时通过上网、上星工具实现上传(上网、上星任务一般在 12:00之前完成)。 (14)下午15点制作未来2天的天气趋势(20-20),并请教首席把关。得出预报结论 后上网上星发布。
未来天气预报发展趋势:
1、天气预报向高精度、全时空方向发展 2、由单纯的天气预报向综合的地球环境要 素预报拓展 3、天气预报业务体制向集约化一体化发展
气象预报预测是气象业务的核心,我国预报预测体系 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 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做好灾害性、 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
• 各级预报员要加强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 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 析工作
• 4.中期预报业务(4~10天) • 将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 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 • 国家和省级预报员要提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 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 • 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 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 1.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 • 将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 (QPE)业务 • 在省级和地市级将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 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 预报员要增强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 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 2.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 •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 融合技术
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 (短时临近预报)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强对流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短时临近预报作为气象预报的重要手段,对于防范和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的进展与挑战进行详细探讨。

二、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及影响强对流天气是指具有强上升气流的天气系统,包括雷暴、龙卷风、冰雹等。

这类天气具有突发性、短时性、剧烈性等特点,往往带来严重的灾害。

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的发展(一)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云层的变化、降水强度等信息,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雷达探测技术雷达探测技术是短时临近预报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雷达探测,可以实时监测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雷达探测技术的精度和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数值预报模型数值预报模型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建立气象要素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预报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进展(一)预报精准度的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精准度不断提高。

通过卫星遥感、雷达探测和数值预报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为防范和减轻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业务流程的优化随着业务技术的进步,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不断优化。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精准分析,提高了预报的效率和准确性。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实况数据(二)
实况数据显示
雷达三维拼图(CAPPI)
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反射率值(单位DBZ)
水平方向为等经纬度格点()
雷达三维拼图(CAPPI)VS PPI(1.6°)
雷达三维拼图(CAPPI-2km)VS PPI
低层CAPPI的局限性
判断对流系统的强弱(一)
变换高度
判断对流系统的强弱(二)
龙卷 寒潮 雾 大风 冰雹 高温 雷达特征量 雷达报警 强阵雨、暴雨 积冰 沙尘暴 积雪
强阵雨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雨量(mm)
暴雨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雨量(累计时间长度)
冰雹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冰雹直径(mm)+出现时间
龙卷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类型与方位(代码)+出现时间
– BasicGeoInfo:基本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是shp格
式)。
– Image:系统运行需要的一些图标等文件,该目录下
的文件无需修改。
– LOG:记录系统日志目录,每次启动SWAN,将会在 该目录建立一个新的文件,记录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 该目录下的文件默认保存10天,可以自行设置保存的 时间长度。
未来1小时的累计降水预报,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
风暴移动路径预报(STM)
红色方块表示风暴过去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十字表 示风暴未来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圈圈表示风暴当 前的位置和风暴的大小直径;红色连线表示风暴的轨迹。
风暴移动路径预报(TITAN)显示
• 蓝色边界线为风暴过去的边界

– 字符串、浮点数、整数、颜色、布尔型和枚举型
数据等六种
– 前三种可以直接在属性项的输入框中输入字符串 – 颜色属性可以通过直接输入R、G、B颜色设置,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强对流天气现象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短时临近预报作为气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防范和减轻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的进展,并探讨其中所面临的挑战。

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1. 观测技术的提升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观测手段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能够提供更大范围的观测数据,雷达则可以实时监测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自动气象站则可以提供更为精细化的地面观测数据。

这些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有力支撑。

2. 预报模型的不断完善在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数据同化技术、数值预报模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时临近预报模型逐渐完善。

通过引入更多的大气物理参数、考虑更多影响因素,使得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3.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短时临近预报中。

例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自动学习和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从而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根据实时观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面临的挑战1. 数据同化与处理难度大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进行有效同化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此外,由于气象数据的海量性,如何快速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也是一大难题。

2. 预报模型精度有待提高尽管预报模型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预测的天气现象和影响因素。

如何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以更好地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 跨领域技术融合需求迫切强对流天气的预测需要融合多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如气象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作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作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等要 素进 行 火 险 等 级 预 报 。若 当 日多 要 素 自动 气
象站 温度 较 高 , l ℃ 以上 , 在 5 白天 空 气 相 对 湿 度 在
5 % 以下 , 日最 小 相 对 湿 度 在 3 % 以 内 , 较 大 0 且 0 有 的偏 南风 , 当 于 五 级 森 林 火 灾 等 级 , 易 发 生 森 相 极
石宏辉 , 顾 欣 , 通 荣 , 波 杨 韦
( 州 黔 东 南 自治 州 气 象 局 , 州 贵 贵 凯里 560 ) 50 0
摘 要 : 利用区域 自动气象站资料作指标, 作黔东南州州区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关键 词 : 区域气象 自动站 ; 临近 ; 短时 预报预警
中图分类 号 :4 文献标 识 码 : P5 B
1 引言
目前 贵州 省 已建 区域 自动气 象 站 8 8个 , 均 4 平 站点 密度 达到 1 . 4 2 m , 中七要 素站 9个 , 4 2X1 . K 其 五要 素站 2 4个 , 四要 素 站 2个 , 两要 素 站 8 3个 。 1 黔东 南州 已建 成 1 5个 区域 自动 站 , 点 分 布 7 站 在全 州各 地 , 高 的雷公 山无 人 站 , 最 海拔 219 最 2 m,
气 预报 。
当0 7—1 0时 , 高 山指 标 站 空气 对 湿 度在 2个 7 % 以下 或 在此 4 0 h内 , 空气 相对 湿度 下 降较大 的 ,
收稿 日期 :0 9— 7— 4 20 0 2
第一作者 简介 : 石宏辉 ( 95一) 男 , 16 , 工程师 , 主要 从事行政管理 和气象现代化 建设 及应用工作。
选择 雷公 山七 要 素 站 、 山海 五要 素 站 资 料作 草

自动站系统在石家庄机场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自动站系统在石家庄机场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自动站系统在石家庄机场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安冠华;常敏【摘要】石家庄机场所使用的自动站资料是由华北地区8省的数据构成,从中选取对石家庄机场影响较大的站点,自主开发的自动站应用显示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能够稳定、有效和友好地获取华北地区的各种气象要素的图像显示,具有间隔时间更短,显示功能更直观的特点.文章主要分析该系统对石家庄机场冬季一次大雾过程的持续以及消散时间预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6(000)018【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自动站系统;石家庄机场;短时临近预报;雾霾【作者】安冠华;常敏【作者单位】民航河北空管分局,河北石家庄050802;民航河北空管分局,河北石家庄050802【正文语种】中文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可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与常规观测相比,增加了观测的时间和空间密度,提供了时间间隔短,站点密集度大、时效性强的实时观测资料,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目前,石家庄机场主要使用的自动站应用显示系统是由华北地区8省的站点数据构成,该系统主要包含的产品有24h变压、24h变温、流场、能见度逐小时分布图、10min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分布图、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等。

2014年11月29—30日,石家庄机场经历了一次长时间雾霾的过程。

从2014年11月29日凌晨至2014年11月30日上午,石家庄机场能见度一直低于1000m,2014年11月30日上午10点,能见度陡然上升至几千米,之后处于冷空气控制。

2.1 自动站系统的能见度分布图的分析图1—2为该自动站系统的能见度分布逐小时变化图,圆圈为石家庄机场(下同),A区为能见度低于500m,B区为能见度500~1000m,C区为1000~2000m。

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家庄机场能见度在11月29日凌晨开始低于1000m,短时能见度低于500m。

在11月30日10时左右,能见度陡然上升至2000m以上。

基于SMS的气象灾害短时临近自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MS的气象灾害短时临近自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与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 算 机 测 量 与 控 制 .2020.28(9) 犆狅犿狆狌狋犲狉 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 牔 犆狅狀狋狉狅犾
· 173 ·
文章编号:1671 4598(2020)09 0173 04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20.09.034 中图分类号:TP934 文献标识码:A
关 键 词 :SMS;气 象 灾 害 ;短 时 临 近 ;自 动 预 警 系 统
犇犲狊犻犵狀犪狀犱犐犿狆犾犲犿犲狀狋犪狋犻狅狀狅犳犃狌狋狅犿犪狋犻犮 犠犪狉狀犻狀犵犛狔狊狋犲犿犳狅狉犛犺狅狉狋犜犻犿犲 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犇犻狊犪狊狋犲狉狊犅犪狊犲犱狅狀犛犕犛
JiangXiaoyun1, Wu Yu2,ZhangYongli3
摘要:目前,各种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随着气象科技和业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全国 各级气象部门也相应部署了多种气象灾害观测设备,来对气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这些观测设备涵盖了地基、海 基、空基和天基气象观测设备;针对目前已经投入业务运行的各种气象探测设备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实时分析并根据灾害性天气发 生时气象数据达到的阈值条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相应气象灾害信息到各级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人员手机,以便其在第一时间内进 一步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系统开发完毕并投入业务应用以来,根据气象业务应用实际情况表 明系统在气象灾害预警、防灾减灾等业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SMS;meteorologicaldisasters;shorttimeapproaching;automaticwarningsystem
0 引 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VIPS 2.0.1版)操作手册2009年8月北京市气象局目录1总体概述 (1)1.1运行环境 (1)1.2运行程序包 (3)1.3启动 (3)1.4主界面 (4)2系统功能 (5)2.1数据选择时间轴 (5)2.2菜单栏 (7)2.2.1文件 (7)2.2.2选项 (9)2.2.3预警 (9)2.2.4数据 (12)2.2.5地图 (13)2.2.6关于 (15)2.2.7 外部程序 (16)2.3工具条 (16)2.3.1保存按钮 (16)2.3.2重置按钮 (16)2.3.3区域显示快捷键 (16)2.3.4预警相关按钮 (17)2.3.5数据按钮 (17)2.3.6 数据显示与隐藏按钮 (17)2.3.7 产品制作按钮 (17)2.4图层操作按钮 (19)2.4.1鼠标位置表示按钮(Gestures) (19)2.4.2中心位置导航按钮(Navigation) (20)2.4.3图层移动按钮 (20)2.4.4测距按钮(Distance) (20)2.4.5单体选择按钮(CELL) (20)2.4.6自动站按钮 (21)2.4.7风廓线按钮 (22)2.4.8区域按钮 (23)2.4.9预警区域圈画按钮 (24)2.4.10 添加地标 (24)2.4.11显示图层按钮 (25)2.4.12缩放按钮 (26)2.4.13改变形状按钮 (26)3数据操作说明 (27)3.1实况数据 (27)3.1.1雷达反射率 (27)3.1.2自动站 (28)3.1.3闪电定位 (29)3.1.4风廓线 (30)3.1.5全国闪电 (34)3.1.6微波辐射 (36)3.1.7高空探测 (38)3.2预报数据 (38)3.2.1回波外推预报数据 (38)3.2.2风暴追踪数据 (39)3.2.3快速循环短时预报产品 (41)4预警制作流程 (42)4.1编辑预警文本信息 (42)4.2圈画重点预警区域 (44)4.3发布预警信息 (45)4.4解除预警信息 (48)附录1预警制作流程 (51)附录2用户使用记录 (53)1总体概述VIPS是V ery-short-range I nteractive P rediction S ystem的首字母缩写,系统中文名称为: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是一个用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制作与发布的业务平台。

VIPS系统以图层方式将多种探测资料、短时临近预报产品基于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叠加合成显示,预报员可以利用单独的交互制作图层进行预警制作,并可与探测产品及地理信息共同构成多种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本系统包括如下功能:实时探测资料产品(闪电定位、区域雷达拼图、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雷达外推预报产品及适用于短时临近预报的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等的综合显示;根据预报、预警模板进行预警产品交互编辑制作与预警产品的快速分发。

VIPS系统作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可以满足重大活动现场气象服务的特定需求,借助系统精细的地理信息,预报服务人员可以细致、准确地(放大图像、确定地理位置)查看、分析区域雷达拼图、三维闪电定位以及北京地区稠密的自动站探测等高时空密度气象探测信息,并据此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

本系统能够满足短时临近预报(0-6小时)预警业务需求,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产品叠加;●精细的地理信息,方便定位;●预警产品快速制作,自动分发;●精细化服务:定时(风暴单体移动速度和方向)、定点(精细地理信息)、定量(回波外推降水预报、自动站降水)。

1.1运行环境在安装运行VIPS系统之前,请按以下标准确认本地计算机是否已具备VIPS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者Windows Vista内存:至少1G,建议2GCPU:2.0G以上硬盘:10G以上,如需在本地存储历史数据,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应配置。

软件运行环境:安装sun公司JDK1.6程序环境软件包。

VIPS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软件结构,用户计算机只需安装软件运行程序包,通过映射VIPS数据服务器中的共享数据目录获取各种探测数据和预报产品数据。

VIPS系统的数据服务器IP地址为10.224.97.214,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找到服务器,并将服务器中的vips目录映射成本地网络服务器,如图1-1所示。

图1-1 映射网络驱动器在运行VIPS系统前,必须确定数据服务器的IP地址并已在本地映射,同时,需要通过更改系统目录下configure文件夹中configure.xml文件,使configure.xml 文件中字段“<dir>x:/vips/data</dir>”相应盘符与本地磁盘盘符一致,实现了数据索引,VIPS系统才能运行正常,否则弹出提示信息。

图1-2 修改配置文件图1-3 目录设置提示信息1.2运行程序包软件运行程序包VIPS目录中包含以下文件和文件夹:run.bat:执行启动vips.jar程序包的批处理命令,通过点击此命令来启动VIPS 系统运行;vips.jar:java类型软件程序运行包;shapefile目录:存储地理信息文件;product目录:存放VIPS系统生成的预警产品文件;help目录:VIPS系统html格式的存储文档;configure目录:VIPS系统有关配置文件的存放目录;tmp目录:存放VIPS系统中雷达综合反射率生成的临时对象文件;list目录:存放VIPS系统所使用的数据文件名列表;lock目录:存放雷达反射率正在被使用的锁定文件;1.3启动系统安装后,运行VIPS安装目录中run.bat或用鼠标左键双击windows桌面系统快捷图标启动VIPS系统,若出现如图1-4所示启动界面,表明系统启动正常。

图1-4 VIPS系统启动界面若系统未正常启动,可能未按照1.1正确设置VIPS系统的运行环境,请检查:系统环境:系统内存小于512M或没有JDK1.6;数据环境:在本地映射数据服务器,并查看程序包configure文件夹中的configure.xml文件“<dir>x:/vips/data</dir>”是否设置正确。

1.4主界面VIPS正常启动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1-5所示主界面。

主界面分为6个部分,顶部为菜单栏、工具条、图层操作按钮,左上部为各类数据的控制面板,左下部为系统信息和系统配置面板,右部为图层显示区(显示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交互操作)。

●菜单栏、工具条项包含了系统各项功能;●图层操作按钮是地理信息模块OpenMap中原有或VIPS系统针对特定数据图层而设定的功能按钮,可对右部图层显示区进行相应操作;●左上面板中显示各类数据的控制面板;●左下面板中显示系统提示信息面板和系统配置面板;●图层显示区用于地理信息以及各类数据的叠加显示,以及进行预警重点区域圈画标注。

系统各项功能说明将在第2章“软件功能介绍”中详细介绍。

图1-5 VIPS系统主界面2系统功能本部分详细介绍VIPS系统中的数据选择时间轴、菜单栏、工具条和图层操作按钮代表的含义及所实现的功能。

2.1数据选择时间轴VIPS系统作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制作与发布平台,系统中主要显示短时临近预报相关探测数据和短时临近预报产品数据。

数据包含“实况数据”和“预报数据”,“实况数据”中包含:雷达反射率(区域雷达拼图)、自动站、闪电定位、全国组网闪电、微波辐射计、高空探测和风廓线;“预报数据”中包含:回波外推预报、风暴追踪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等。

其中:实况数据:雷达反射率:由北京周边六部雷达(北京观象台、天津塘沽、河北石家庄、河北张北、河北承德、河北秦皇岛)同步运行,每6分钟生成雷达反射率拼图。

自动站:包含每5分钟的北京、天津、河北大监站和北京地区所有加密自动站探测的各类气象要素信息。

闪电定位:北京Safir3000闪电定位仪,包含北京怀柔、河北丰润和河北永清三个子站,可以探测北京周边云闪、地闪信息。

全国闪电探测网数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350个云地闪探测站,探测站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进行定位处理,探测中心将处理后的实时数据供全国共享。

此数据由气象探测中心下发到我局,在VIPS系统中显示了华北区域闪电探测情况。

微波辐射计:显示我局办公楼顶人影办负责建设的微波辐射计数据,用于监测大气总水汽含量和云中液水含量。

高空探测:以图形方式显示南郊观象台的高空探测数据(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

风廓线:观象台、延庆、海淀、张北、唐山五部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探测高度依次为12km、8km、3km、12km、9km。

预报数据:回波外推预报:基于短临预报系统BJ-ANC生成未来30分钟、未来60分钟雷达回波外推预报产品及累积降雨信息。

风暴追踪预报:BJ-ANC系统生成包含风暴单体尺度、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的预报产品。

数值预报产品:“快速循环更新数值预报系统”(WRF-RUC)生成的预报图片产品。

数据选择时间轴(图2-1)显示了部分探测数据和预报数据文件列表。

VIPS 系统的数据文件均以世界时方式命名,为便于用户使用,系统对数据文件命名进行了转换,时间轴上显示的是北京时。

用户可通过时间轴查找、操作对应数据或产品文件。

例如,在时间轴中选择“自动站”的文件,通过鼠标左键点击时间轴中绿色格,该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信息即以图层形式显示在右边图层显示区。

在“数据操作说明”章节中将详细介绍数据显示与操作功能。

图2-1 数据选择时间轴通过点击,可以增、减在时间轴中显示的数据项(图2-2)。

图2-2 数据类型增减历史数据文件的选择可以通过点击“”(选择日期)和(选择小时)实现(图2-3),右端时间轴通过时间刻度标注了时间。

绿色方块代表存在当前时刻的数据文件,用户通过点击“绿色方块”即可查阅此时刻下的数据文件内容。

图2-3 时间选择2.2菜单栏2.2.1文件“文件”菜单(图2-4)中包含“保存图片”、“动画制作”、选择文件和“退出”四项,“保存图片”将图层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保存为图片,可供用户以图片形式留存特定天气过程信息;“动画制作”可以选择雷达需要播放的开始时间金额结束时间;“选择文件”可以单独选择文件显示在右侧的显示区域;“退出”实现整个系统的退出功能。

图2-4 “文件”菜单点击“保存图片”菜单项后,出现对话框(图2-5),用户可以自定义保存图片的大小,选择图片存放位置,(以jpg格式保存图像)。

图2-5 “保存图片”对话框点击“动画制作”菜单项后,出现对话框(图2-6),用户可以选择雷达动画制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后会弹出一个播放雷达动画的对话框(图2-7),对话框中播放的是jpg格式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