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新旧规范对比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新旧规范对比篇一: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_T50107-2010)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 也与工作班的划分有关。
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统计方法评定满足两个
公式的要求: mfcu≥fcu,k+λ1·Sfcu fcu,min≥λ2·fcu,k 其中合格判断系数的试 件组数选项分别为 “10~14、15~19、≥ 20”, λ 1 取 值 分 别 为
验算函数中的λ1 系数确定如 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 3.0.5 条规定,生产方风险和用 户方风险均应控制在 5%以内。 详见 5.1.3 条文解释。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 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 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 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 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 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 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 收项目划分验收批……
试件取样规定只有两 条,以混凝土浇注量 100m3 为取样单位。
统计方法评定满足两个 公式的要求: mfcu-λ1sfsu≥0.9fcu,k fcu,min≥λ2 fcu,k 其中合格判断系数的试 件组数选项分别为 “10~14、15~24、≥ 25”,λ1 取值分别为 “1.07、1.65、1.60”
凝土评定作了适当调整。
将验收批改为检验批
试件取样规定有 4 条,
第 3 条:当一次连续浇 在制定取样频率的要求时,考虑
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 了各种类型混凝土生产单位的
过 1000 m3 时,每 200 m3 生产条件及工程性质的特点,取
取样不少于一次。第 4 样 频率 既与 搅拌 机的 搅拌 盘
条:对房屋建筑,每一 (罐)数和混凝土总方量有关,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条文号 旧版 新版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一、主要修订内容本文件代替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与GB/T8077—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增加了膨胀剂(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试验的基本要求中试验次数与要求,更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例行生产控制分析时的要求,增加了试剂要求,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外观的要求(见第5章);d)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见第6章);e)更改了含固量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7.1.3,2012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稀释干燥法(见7.2);g)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7.3);h)更改了含水率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8.1.3,2012年版的第6章);i)增加了含水率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8.2);j)删除了密度测定的液体比重天平法,更改了比重瓶法测定密度中比重瓶容积的校正(见9.1.4.1,2012年版的7.1.4.1、7.2);k)增加了手工筛析法细度检验的设备,增加了细度测定中的负压筛析法(见10.1,10.2,2012年版的第8章);1)增加了表面张力的仪器(见12.2,2012年版的10.3);m)更改了电位滴定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全自动氯离子测定仪,增加了低浓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加了不溶物测定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见第13章,2012年版的第11章);n)更改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样品的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限,增加了再现性限(见13.2.3.1、13.2.5,2012年版的11.2.4.1、11.2.6);o)更改了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试剂以及仪器设备,更改了试验步骤(见14.1.2、14.1.3,2012年版的12.1.2、12.1.3、12.1.4);p)更改了离子交换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仪器(见14.2.2.2,2012年版的12.2.3);q)更改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中仪器,增加了的材料,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增加了试验环境温度,更改了试料加入的顺序,更改了测试时间(见15.2、15.4,2012年版的13.2、13.3);r)增加了胶砂减水率的试验环境温度,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见16.2、16.3,2012年版的14章);s)更改了碱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试样分别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见第17章,2012年版的第15章)。
新旧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配筋对比
新旧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配筋对比董立坤;李云贵【摘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已相继颁布,新规范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及震害经验对旧规范中的条文进行修订,规范条文变化对结构整体计算指标及配筋产生多大影响是广大设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文采用新旧规范SATWE软件对某框架结构工程算例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给出按新旧规范计算的结构整体指标和构件配筋的差异,从梁刚度增大系数取值方法、扭转位移比计算方法及楼梯的考虑对结构总体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从高强钢筋的应用、抗震等级、柱内力调整、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变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等方面对配筋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New national codes including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 have been published in 2010. A lot of items have been revised base on latest achieveme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arthquake damage research. How these changes affect structure index and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become the main concern to structural de- signers. In this paper, a frame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designed by the new SATWE program and the old one, an- alyzed and designed results such as overall indexes and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are lis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e beam moment of inertia magnify method, calculation of torsional dis- placement ratio, considering stairs are the main factors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index difference ; the use of high strength steel reinforcement, seismic design grade of structural members, modification of column internal force , calculation of shear capability and checking of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The conclusion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designers.【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框架结构;震害;规范;配筋【作者】董立坤;李云贵【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21 前言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条文号 5.2.1 强条
5.2.2 强条
5.3.2A 主控项
5.3.3 一般项
原条文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 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等 的 规 定 抽 取 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 准的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 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 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 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时,对一、二级抗震强 度,检验所得的强度实 测值应符合下列规 定:………
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 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 2.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 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定。
3.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
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 1.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 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本 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强 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 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 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 震性能。 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 2.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 用 HRB335E 、 HRB400E 、 架柱、框支柱及板柱等。 HRB500E、HRBF335E、HRBF400E 3.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 或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 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 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不应小于 9%。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 1.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 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中强度 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 应 符 合 有 关 标 准 的 规 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 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 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 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 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2.对钢筋调直机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
新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一
1 对 比方法及指标选 择
2 i j e aoa r f iiE g er gSrcue n e t i s Taj 30 7 , hn ) .Ta i K yL brt yo v ni ei t trsadN w Ma r l, i i nn o C l n n u ea n n 0 0 2 C ia
水利水 电技术
第4 1卷
21 O 0年第 1 0期
新 旧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设 计 规 范 对 比 分 析
张 爽 ,谢 剑 ,
( .天 津 大学 土木 工 程 系 ,天 津 3 0 7 ;2 1 0 0 2 .天 津 市土木 工 程结构 及 新材 料 重点 实验 室 ,天津 3 0 7 ) 0 0 2
Hale Waihona Puke 南》 C E 1 0 4 ,2 0 ( C SO .2 0 ) 0 5年 进 行 修 订 ;2 0 0 7年 , 中国工程 建设 标 准化 协 会 编 制 标 准 《 凝 土 结 构耐 久 混
性评 定标 准》( E S2 0 ;20 C C 2 ) 0 8年 批 准 《 凝 土结 构 混
摘
要 :本 文将 《 凝 土 结 构设 计 规 范》 ( B 5 0 0 2 0 环境 类 别二 与 《 混 G 0 1 - 0 2) 混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设 计
规 范》( B T5 4 6 2 0 ) G / 0 7 - 0 8 中对应 的环 境 作 用 等 级 之 间 的 主要 差 异 进 行 对 比 分析 ,以供 设 计 和评 估人 员参 考 。 关 键词 :混凝 土耐 久性 ;环境 类 别 ;设 计 规 范 ;对 比分析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新旧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2018年7月16发布关于新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通告。
通告指出,新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了混凝土桥涵用钢筋等级;增加了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强化了混凝土桥涵的耐久性设计要求;补充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针对复杂桥梁的使用精细化分析方法、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方法、混凝土桥梁应力扰动区设计方法;调整了圆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增加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确定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调整了钢筋混凝土及B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补充调整了构造设计要求。
本文将按照章节安排——具体细节的层次顺序,依次报告新旧规范的差异。
1 章节安排从目录来看,新旧规范章节安排变化不大。
变化主要有3处:(1)第4章由“桥梁计算的一般规定”更名为“结构设计基本规定”,把“一般规定”单独写在4.1节,又增加了新的一节“耐久性设计要求”;(2)第8章“构件计算的规定”新增“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支座处横隔梁”两节内容,原来的“橡胶支座”一节更名为“支座”,“桩基承台”一节的位置提前;(3)附录:04版规范中共7个附录,新版18规范中共9个附录,相比之下,删除1个、修改2个,新增3个。
具体如下:删除: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原《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的混凝土标号及两者各项设计指标的关系。
修改:沿周边均匀配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计算及钢筋松弛损失中间值与终极值的比值。
新增: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2 具体细节(1)新规范中简化了第一章总则;(2)新规范中提高了公路桥涵受力构件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构件不低于C25;当采用强度标准值400MPa及以上钢筋时,不低于C30;(3)新规范中淘汰了一些强度等级较低的材料:C15、C20等级混凝土,235MPa级光圆钢筋、335MPa级螺纹钢筋;(4)强化了混凝土桥涵的耐久性设计要求:04版规范中,耐久性设计只在总则1.0.7中提及,给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在18规范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求进行了提高,包括环境等级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要求以及相应的耐久性技术措施;(5)调整了圆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04版规范中,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需按5.3.9的公式计算,存在多个未知数,需要查表后才能确定承载力;在18规范中,计算公式仅有一个未知数α,更加便于迭代计算;(6)增加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在04版规范中并没有提到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而在新版18规范中,分别在4.1.8条和9.6.9条新增了抗倾覆的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规比较-结构所资料
3.4.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 响的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 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 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 高度的混合结构及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 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 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 建筑不应大于0.85。
3.4.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 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 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 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 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3.4.7 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 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 措施,必要时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1.第3.4.3~3.4.7条对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性提出限制条件。 2.结构方案中仅有个别项目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结构 虽属不规则,但仍可按规程有关规定计算和采取相应构造 措施;若有多项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此结构属特别不 规则,应尽量避免,并采取比规程规定更严格的措施。参考 《超限高层抗震审查要点》,以下两种情况都属于特别不 规则: 1)超过3.4.3~3.4.6、3.5.2~3.5.6条中三项“不宜”限制 条件;2)具有表3.1.4(略)所列的一项不规则; 3.不规则程度超过“特别不规则”条件较多,属严重不规则
3.4.3 抗震设计混凝土高层建筑,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图3.4.3略); L、l等值宜满足表3.4.3的要求; 3.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是中国建筑标准的一部分,于2024年发布,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规定了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验收的方法和标准、不合格处理等内容。
接下来,将对该规范进行与之前的版本进行对比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
1.范围和内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在范围和内容上对比之前的版本没有明显的变化。
仍然包含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规范。
2.施工质量验收基本要求:相比之前的版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对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规范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求、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安全生产要求、施工质量记录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测量和勘察:新规范与旧版本相比,在混凝土测量和勘察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规范中增加了关于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的详细要求,并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不合格处理进行了规定。
4.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在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方面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进行了一些调整。
新规范中增加了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的要求,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和记录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5.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新旧版本的规范在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两个版本都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工艺和质量进行了具体要求。
6.混凝土结构尺寸和形状:在混凝土结构尺寸和形状方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相比之前的版本进行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新规范增加了对混凝土结构的偏差和不平整度的规定,并对验收标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TB10424-2018混凝土新旧标准变化对照表
9 特殊混凝土 36 9.4喷射混凝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6补偿收缩混凝 土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7无砂透水混凝 土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7无砂透水混凝 土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8气密性混凝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9活性粉末混凝 土
5.3.2 检验数量: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钢筋丝头为一批。 P19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10%;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20%
进行见证检验,且不少于4 个。
5.4.1 钢筋接头 检验数量: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
P19 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 个接头为一 批,不足200 个也按一批计。
(主控项目)
P36 表6.2.5-1 高效减水剂的性能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21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22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23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P36 表6.2.5-2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 P39 表6.2.6-1 引气剂的性能 P40 表6.2.6-2 引气剂的检验要求
9
5 钢筋分项工程 5.4 钢筋连接
P19
5.4.2 钢筋接头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 规定
10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6.1 一般规定
P23 6.1.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0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6.1 一般规定
混凝土及砂浆新旧规范的比较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不同之处:
1.规范编号
2.目次内容改变,章节重整
3.将水泥归为胶凝材料,水灰比改为水胶比
4.增加并突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规定
5.细化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
6.修订了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的胶砂强度取值以及回归系数;
7.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
8.增加了高强混凝土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
9.与2000年以后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细化合并重组
新增,重整新增
按等级套不同公式
新增
新增
细化
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不同之处:
1.增加了粉煤灰水泥砂浆和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2. 根据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对砌筑砂浆施工稠度进行了调整;
3. 在砂浆强度等级上去掉了M2.5,增加了M25和M30两个等级;
4. 取消了分层度指标,增加了砂浆保水率的要求;
5. 根据不同气候区提出了砌筑砂浆抗冻性要求;
6. 增加了根据砂浆表观密度实测值及理论值校正砂浆配合比的步骤;
7. 将砂浆试配强度计算公式修改为f m,0=k*f2.
符号共5个无
以下具体章节内容变化的详细说明
删掉
新增删掉
相关规范调整新增
添加
删掉
添加
大改动,尤
其是中间两
增加细化
细化新增
新增
添加。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修订内容整理及分析
【 关键 词 】 规 范; 修订 ; 内容 整理
【 K e y wo r d s 】 c o d e ; r e v i s i o n ; c l s a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c o n t e n t s
【 中图分类号】 T U 2 0 2 【 文献标志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3 ) 0 7 . 0 0 6 0 — 0 3
l 工程建设与设计
! C o r u t r a e t  ̄ n & D e s i  ̄ ) F o r P r o j e c t
新版 《 混凝 土 结 构 设计 规 范》
( G B 5 0 0 1 0 —2 O 1 O ) 修订 内容
整 理 及 分 析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ndAn a l y s i s o f t h eRe v i s i o nCo n t e n t i nNe w Ed i t i o no f
容进行 了汇总和整理 , 从 四个方面总结 了新 旧规范的主要修订 内容。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n e w e d i t i o n o f( (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C o n c r e t e S t u r c t u r e } ( G B 5 0 0 1 0 - - 2 0 1 0 ) h a s b e e n i m p l e m e n t e d s i n c e J u l y 1 s t , 2 0 1 1 . T h i s
中提出了“ 结构方案” 和“ 结构防连续 倒塌设计原则 ” 。作为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比一、抗震设防要求新规范相较于旧规范在抗震设防要求上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旧规范中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分为Ⅰ至Ⅳ级,而新规范将抗震设防加入到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将设防分类从Ⅰ级至Ⅵ级,且对于重要和特殊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设防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
二、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新规范在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定。
例如,新规范增加了对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和要求,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此外,对于不同受力部位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与设计要求相匹配。
三、构造和计算方法新规范较旧规范增加了新的构造形式和计算方法。
例如,新规范引入了剪力墙结构、薄壁结构等新的构造形式,并对其构造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规范。
此外,在局部构造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上也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四、施工和质量控制新规范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为细致和完善的要求。
新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养护、梁压、架设预应力构件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同时,新规范强调了施工图纸和工程实施的一体化,要求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抗震设防要求、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构造和计算方法、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新规范在总体上更加严格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需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根据新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所需要遵守的技术指导性规范。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迭代。
本文将对比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方面,并分析其不同之处。
首先,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在新旧规范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旧规范中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而新规范相对于旧规范来说,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新规范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要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建筑结构对混凝土材料的更高要求。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荷载计算方法在新旧规范中也有一定的差异。
旧规范采用传统的荷载系数法进行结构设计。
而新规范则引入了性能设计的概念,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机制和荷载传递路径,对结构进行性能设计。
这种性能设计方法更加精确和科学,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能。
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构件尺寸和配筋设计也有一定的变化。
旧规范中对构件尺寸和布置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设计师有较大的灵活性。
而新规范则对构件尺寸和布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在配筋设计方面,旧规范中采用的是弯曲受力区长度限制法,对配筋进行限制。
而新规范则引入了有效受拉区面积法,对结构的配筋进行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设计。
最后,新规范在结构的细部构造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创新。
旧规范中对结构细部的设计和施工没有详细的规定,设计师主要根据经验进行设计。
而新规范则对结构的细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节点连接、板部连接、梁柱连接等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结构的细部构造满足设计要求,避免细部构造的不合理导致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荷载计算方法、构件尺寸和配筋设计、细部构造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规范相对于旧规范来说,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新老规范变化(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条: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
HPB300—ΦHRB335—B HRBF335—BFHRB400—C HRBF400—CFHRB500—D HRBF500—DFRRB400—C增加了以下几条:4.2.7条: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
形式。
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
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条: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条:当构件
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1、箍筋长度: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老规范:L=2 (b+h)-8bhc+2×1.9d+2max(10d,75) +8d新规范:
L=2 (b+h)-8bhc+2×1.9d+2max(10d,75)2、钢筋锚固: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lab=a*fy/ft*d但其中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
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la=ζa*lab其中,la不应小于200mm,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
预应力筋,可取1.0.3、筋端弯钩和机械锚固:新规范对钢
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下表:4、钢筋的连接: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的规定改为: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
28mm。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改为连接钢筋
的较小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新老规范变化(三):结构构件基本规定变化1、
板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的规定修改如下: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
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
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厚改为“不应小于150mm”并增加了板柱节点的规定。
2、梁增加了“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的规定;新规范增加了架立钢筋的规定:“当梁的跨度小于4m 时,直径不宜小于
8mm;当梁的跨度为4~6m 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3、梁柱节点新规范引入了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示意如下: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读(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高至C60,强度的优化选择:经济性(强度价格比)随强度递增;淘汰低强度混凝土;新规范对混凝土的要求有明确的条文:解读:这里提高了部分情况下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以适应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并可提高结构安全性。
新规范增加了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的规定: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可按相应弹性模量值的0.40倍采用;混凝土泊松比可按0.20采用。
在确定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时,新规范增加规定“当混凝土受拉-压疲劳应力作用时,受压或受拉疲劳强度修正系数均取0.60。
”2、
普通钢筋
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解读:这一变化将对今后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量计算、工程施工等产生最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钢筋级别梯次变化,对建筑材料生产产生影响;2)将对
各地标准定额的使用产生影响;3)钢筋级别的表示符号变化,将给所有以设计图纸为媒介的工程师带来影响,需要重新记忆,学习和识别;4)钢筋级别的变化,
将对钢筋的锚固长度的计算产生影响。
3、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
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读(二)保护层变化规范参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以及国外相应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新规范中的保护层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加大。
规范中对结构所处耐久性环境类别进行了划分:对应环境等级的修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也进行了修改,对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稍有增加,而对恶劣环境下的保护层厚度则增幅
较大。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2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解读: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说,今后在计算柱梁箍筋、拉筋的长度时,计算公式需要按照L=2 (b+h) -8bhc+2×1.9d+2max(10d,75)来计算。
而且在混凝土等级小于C25时,需要增大保护层厚度。
这无疑是预算人员需要熟记的一点。
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读(三)钢筋锚固变化我国钢筋强度不断提高,结构形式的多样性也使锚固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近年来系统试验研究及可靠度分析的结构并参考国外标准,规范给出了以简单计算确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方法。
其中基本锚固长度lab取决于钢筋强度fy及混凝土抗拉强度ft,并与锚固钢筋直径及外形有关。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
la=ζa*lab解读:在新规范设计的工程下,钢筋锚固值的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了,但是要考虑的各种情况复杂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参数影响外,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
度不能小于最低限度(最小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
0.6lab及200mm。
在工程造价中,钢筋的基本锚固可以直接在11G101系列图集表中查询:这点变化无疑是此次规范变化最大的影响之一。
这对今后钢筋的算量都带来了很大程
度的学习成本,和很繁琐的工作量。
新规范中还提出了钢筋末端配置弯钩和机械锚固来减小锚固长度的方式。
且广泛应用于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的节点构造中。
其原理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锚头(弯钩、贴焊锚筋、焊接锚板或螺栓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作用加大锚固承载力。
解读:新的锚固形式下,将需要对每种锚固形式统计锚固接头,单独计算造价。
对应的采用机械锚固节点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计算条件和方法也将变化。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图纸中,将会指定出构件采用何种锚固形式。
同时,新规范对钢筋连接也做了明确的说明。
钢筋连接的基本原则为:连接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限制钢筋在构件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接头数量;避开结构的关键受力部位,如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并限制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在新规范和新平法的节点构造中,也规定了很多钢筋连接构造,比如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在节点外搭接构造:解读:钢筋的连接变化,对计算钢筋长度也产生影响。
由基本锚固引起的钢筋锚固长度变化,由锚固长度引起的钢筋搭接长度的变化;由钢筋搭接基本原则的引起的钢筋各构件节点的变化。
按照新规范、新平法,对工程量预算,对钢筋下料、现场施工都有重大影响。
整体估算:(1)5层框架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19.5m,抗震等级3级,含钢量增加5.64%;(2)7层框架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28m,抗震等级2级,含钢量增加3.19%;(3)6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18m;含钢量增加4.10%;(4)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36m,含钢量减少2.97%;(5)15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抗震等级3级,含钢量增加4.16%。
本文根据网络内容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