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萃取体系萃取铂性能研究
新型硫醚萃取剂萃取分离钯_铂的性能
![新型硫醚萃取剂萃取分离钯_铂的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eebd7c55fbfc77da269b102.png)
振荡萃取到所需时间后 ,静置分相 ,取出萃余液分析。
1. 2. 4 分析方法 Pd2 + 萃余液的分析 :移取一定量的
Pd2 + 萃余液于 10 mL 容量瓶中 ,用 0. 1 molΠL HCl 溶液
稀释至刻度 ,用 WFX - IB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
萃余液中 Pd2 + 的含量 。
Pt4 + 萃余液的分析 : 移取一定量的 Pt4 + 萃余液于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CHEN Jian2bo1 , GU Guo2bang2 (1.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 Guangzhou 510300 , Guangdong , China ; 2. School of Chemical Science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510640 , Guangdong , China) Abstract : The extraction property of a novel extractant , butyl2benzothiazole sulfide (simplified as SN) , in separation of palla2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 SN 萃取分离钯 、铂的最佳萃取条件为 :CCl4 作稀释剂 ;φ(SN) = 12 % ; c ( HCl) = 3 molΠL ;萃取时间为 10 min ;
相比 OΠW = 1∶1 。在该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分离钯和铂 ,且钯的一次萃取率可高达 99 % ,铂的萃取率仅为 1. 4 %。载钯有机相用 NH3 ·
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形成及防治研究
![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形成及防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b934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6.png)
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形成及防治研究吴巧玲;刘世平【摘要】如何有效减少第三相的产生,是电积镍生产线萃取工序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验对影响第三相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验证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减少或抑制第三相的产生,降低有机消耗.【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21【总页数】2页(P10,12)【关键词】第三相;萃取;固体颗粒【作者】吴巧玲;刘世平【作者单位】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1某厂电积镍生产线萃取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萃取剂对酸溶浸出液进行镍钴分离,同时除去铅、锌、钙、镁等杂质,为电积镍生产提供化学成分合格的阴极液。
但在萃取除杂过程中,离心机在高速旋转下产生大量第三相,第三相对除油工序造成影响主要有:①第三相进入CN树脂除油器内使树脂结成团状,CN树脂除油器的工作压力较大、通量低、除油能力下降;②在气浮除油过程中第三相进入气浮机的絮状铁渣使曝气器经常发生堵塞,曝气器进行清理过程较为繁琐,在投入运行后不久就失去效能;③萃余液澄清箱和一、二级除油箱上漂浮的第三相流动性较差,回收有机困难,为生产稳定运行及岗位操作带来极大困扰。
因此本文通过对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为寻求减少第三相的产生提供帮助。
1 第三相的形成机理1.1 固体颗粒的影响李玲等[1]分析得出固体颗粒是湿法冶炼铜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的关键因素。
本文选取电积镍生产线萃取工序中生产的第三相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考察体系中第三相的分解及其分解后的主要产物,寻求防止轻重相界面乳化、提高萃取效率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降低萃取剂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1.1 实验现象采用稀释后的试剂硫酸对第三相进行酸洗,发现第三相内的大量有机被释放,同时在轻重相之间有少量絮状物,考虑该部分物质主要是以固体悬浮物和带电胶体颗粒形式存在,这些固体离子具有特定的润湿性,易在界面强烈吸附,被有机相絮凝后在界面乳化物中富集。
不对称亚砜BSO萃取分离钯、铂的研究
![不对称亚砜BSO萃取分离钯、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0af42952ea551810a68739.png)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2.07.009不对称亚砜BSO萃取分离钯、铂的研究陈柱慧1,古国榜2,左辉1,吴飞1(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广州510640)摘要:研究了不对称亚砜(BSO)萃取钯、铂的行为及机理。
结果表明:酸度对钯、铂的萃取率和萃取机理有很大影响。
在低酸度时,BSO萃取钯主要是中性配位萃取机理,对钯的萃取率接近100%,而对铂的萃取率极低;在高酸度时,BSO萃取钯、铂的机理都是离子缔合萃取,且对钯、铂的萃取率均已接近100%。
利用BSO在低酸度下萃取钯、铂可以实现钯、铂的有效分离。
氨水为钯的高效反萃剂,蒸馏水为铂的高效、经济反萃剂。
关键词:不对称亚砜(BSO);萃取;钯;铂中图分类号:TF804.2; TF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2)07-0000-00Study on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withUnsymmetrical Sulfoxide BSOCHEN Zhu-hui1, GU Guo-bang2, ZUO Hui1, WU Fei1(1.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411101, Hunan, China;2. College of Chemistry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with unsymmetrical sulfoxide (BS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id concentration works on the extraction mechanism and extraction rate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At a low aqueous acidity, BSO acts as a neutral ligand coordinated with palladium, and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alladium achieves 100%. At a high aqueous acidity, the extracting mechanism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are acid ion association extraction, and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achieves 100%. Palladium and platinum can be separated effectively at a low aqueous acidity with BSO. Ammonium solution is a high efficient stripping agent to palladium and water is a high efficient stripping agent to platinum.Key words: unsymmetrical sulfoxide (BSO); extraction; palladium; platinum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含钯、铂金属的废料,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1]。
铂族金属精炼中的溶剂萃取技术
![铂族金属精炼中的溶剂萃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e3cc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4.png)
铂族金属精炼中的溶剂萃取技术铂族金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贵金属,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铂族金属的提取和精炼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采用一系列高端技术。
其中,溶剂萃取技术是铂族金属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溶剂萃取技术是一种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它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多次萃取和分离,最终得到目标物质。
在铂族金属精炼中,溶剂萃取技术主要用于分离铂族金属和其他杂质元素。
溶剂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与目标物质的亲和力,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来。
在铂族金属精炼中,通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因为有机溶剂对铂族金属有较高的亲和力。
同时,有机溶剂还可以与其他杂质元素形成配合物,从而实现对杂质元素的分离。
溶剂萃取技术在铂族金属精炼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铂的精炼过程中,通常采用二甲基苯作为萃取剂,将铂从其他杂质元素中分离出来。
在铑的精炼过程中,通常采用三丁基磷酸作为萃取剂,将铑从其他杂质元素中分离出来。
在钯的精炼过程中,通常采用二辛基膦酸作为萃取剂,将钯从其他杂质元素中分离出来。
溶剂萃取技术在铂族金属精炼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高效地分离目标物质和杂质元素,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其次,它可以减少化学反应的步骤和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它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当然,溶剂萃取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例如,有机溶剂的使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
此外,溶剂萃取技术需要高端设备和技术支持,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总之,溶剂萃取技术是铂族金属精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可以高效地分离目标物质和杂质元素,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溶剂萃取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废催化剂中铂、钯、铑的萃取分离及精炼
![废催化剂中铂、钯、铑的萃取分离及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7d1b3d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4.png)
学术论坛 /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2081 实验部分(1)汽车废催化剂的浸出液为萃取原液,调整料液酸度为HCl 浓度为3mol/L,S-201体积浓度20%为有机相,按相比1:1(10m1),在分液漏斗中混相5min,静置分相后,分出萃余液1,取样分析Pd、Pt、Rh 的含量,萃取液中金属量按差减法计算。
按上述条件对萃余液l 进行第二次萃取;两次的有机相合并,有机相用3mol/L 氨水按相比1:1进行二次反萃Pd,分析含Pd 反萃液中各金属的含量;用4 mol/L HCl 调整萃Pd 余液的酸度,使溶液体积为10 ml,用质量浓度为40g/L 的TBP 为有机相,按相比l:l,在分液漏斗中混相5 min,静置分相后,分出萃余液2,取样分析Pd、Pt、Rh 的含量,萃取液中金属量按差减法计算。
按上述条件对萃余液2进行第二次萃取;将两次的有机相合并,有机相用蒸馏水按相比1:l 进行二次反萃Pt,分析含Pt 反萃液中各金属的含量;用2 mol/L HCl 调整萃Pt 余液的酸度,加0.03 mol/L 的SnCl2在100 ℃水浴锅中加热20 min,待溶液冷却后,以浓度为20 g/L 的TBP 为有机相,按相比1:l,在分液漏斗中混相5min,静置分相后,分出萃余液3,取样分析Pd、Pt、Rh 的含量,萃取液中金属量按差减法计算。
按上述条件对萃余液3进行第二次萃取;将两次的有机相合并,有机相用蒸馏水按相比1:l 进行二次反萃Rh,分析含Rh 反萃液中各金属的含量。
(2)将含钯的有机相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用氨水反萃分离出钯的络合物直接进行还原;含铂的有机相在酸性条件下用去离子水反萃得到铂溶液,之后用水合肼还原得到海绵铂;含铑的有机相用盐酸和次氯酸钠反萃取,之后再用水合肼将铑还原为单质铑。
2 结果与讨论2.1 错流萃取铂、钯、铑错流萃取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各步骤的回收率,结果列于表1。
液_液_液三相萃取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
![液_液_液三相萃取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97481ea300a6c30d229f04.png)
液- 液- 液三相萃取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
谭显东 常志东 梁向峰 孙兴华 胡 欣 刘会洲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科学与工 程实验室 , 北京 100080) 摘 要 对液 - 液 - 液三相萃取体系的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 述 , 并按照 其特点 进行分 类 , 讨论了 液 - 液 - 液三 相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2002- 11- 11; 修改稿日期 2003- 01- 02。
1
液- 液- 液三相萃取体系的分类
液- 液- 液三相萃取体系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
[ 2]
学体系 , 在以往的文献中有过各种不同的分类 液三相萃取体系分为以下几类 :
。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 本文按其组成不同将液 - 液 类 , 由有机相/ 水相萃取体系及其生成的第 三相组成的液- 液- 液三相萃取体系; 类 , 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相与一个水相组
[ 6] [ 5] [ 3]
相的形成与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密切相关 , 并 且发现第三相中含有大量的青霉素。对该体系的进 一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萃取过程中青霉素大量流失 的问题。 Hartl 和 Marr [ 9] 开发了一种在反应萃取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后形成的三相体系, 并将其用于有机酸的 分离。结果表明, 将胺溶于中性稀释剂 Shellsol T 可 用于从发酵液中萃取乳酸、蚁酸、乙酸以及丙酸等 有机酸。该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是由于在高酸度条 件下, 胺盐分子形成了聚集体, 并且具有很高的黏 度, 同时由于其密度使得第三相形成。第三相能够 大量富集目标产物 , 提高了萃取的效率。 H eyberger 等 将叔胺溶于己烷与氯仿 ( 或辛 醇 ) 中, 并以此为混合萃取剂( 其中氯仿或辛醇为改 性剂 , 己烷是稀释 剂) , 从水溶液中萃取 柠檬酸, 并考察了在不同的稀释剂种类及浓度条件下该体系 中第三相的形成情况。研究发现 , 当辛醇 ( 或氯仿) 在混合萃取剂中的质 量分数为 0. 13( 或 0. 21) 时, 体系中第三相消失。同时, 作者还发现辛醇的萃取 能力强于氯仿。 Clive 等[ 11] 在用正丁醇和硫酸铵从水溶液中分 离大约 25 种酶和蛋白质的过程中, 发现了第三相 的生成。研究发现 , 第三相是正丁醇和蛋白质的共 聚物, 介于正丁醇和硫酸铵水溶液两相之间。作者 认为, 该共聚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硫酸铵的盐析和 二碳醇的共溶剂沉淀作用, 同时正丁醇由于其相对 较低的密度及较大的比体积 , 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 浮选剂的角色。 Sharma 等[ 12] 用同样的体系研究了海藻酸钠的 纯化。通过调整硫酸铵的浓度、正丁醇的体积、海 藻酸钠的浓度以及温度等条件 , 3 种不同的海藻酸 钠得以沉淀和纯化 , 荧光光谱显示, 海藻酸钠初产 品中 的 多 酚 类 物 质 也 显 著 减 少。 同 时, Sharma 等[ 13] 还用该体系进行了双功能麦芽蛋白酶和淀粉 酶抑制剂的大规模分离。Roy 和 Gupt a 使用三相 亲和分离技术纯化大豆胰岛素酶阻抑剂, 回收率达 72% , 提纯倍数为 13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蛋白质 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对 Cu 、 Zn 属离子的亲和力进行分离。
铂族金属精炼中溶剂萃取技术解析
![铂族金属精炼中溶剂萃取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be3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6.png)
铂族金属精炼中溶剂萃取技术解析铂族金属精炼中溶剂萃取技术解析1. 引言在现代工业中,铂族金属(包括铂、钯、铑、钌、铱和齐铂)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
然而,铂族金属的高纯度要求和生产成本的考虑使得它们的精炼变得至关重要。
在铂族金属的精炼过程中,溶剂萃取技术凭借其高效、经济的特点成为主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本文将对铂族金属精炼中的溶剂萃取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2. 溶剂萃取技术概述溶剂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在铂族金属精炼中,萃取剂一般选择有机溶剂,如酸性萃取剂、碱性萃取剂和选择性络合剂。
这些溶剂能与目标金属形成特定的络合物,通过萃取过程将目标金属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溶剂萃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铂族金属的分离和提纯,还可以对其他杂质进行去除,提高金属的纯度。
3. 溶剂萃取技术在铂族金属精炼中的应用3.1 酸性溶剂萃取技术酸性溶剂萃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铂族金属精炼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铂族金属与酸性溶剂中的酸反应生成络合物,然后通过萃取过程将目标金属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高效地去除钯和铑等杂质,并得到高纯度的铂。
然而,由于酸性溶剂具有腐蚀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考虑处理酸性废液的问题。
3.2 碱性溶剂萃取技术碱性溶剂萃取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铂族金属精炼方法。
与酸性溶剂萃取技术相比,碱性溶剂萃取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并且处理废液更加方便。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铂族金属与碱性溶剂中的碱反应生成络合物,然后通过萃取过程将目标金属分离出来。
此方法广泛应用于铂的精炼,但对于其他铂族金属的精炼效果有所不足。
3.3 选择性络合剂萃取技术选择性络合剂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络合剂选择性与目标金属形成络合物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选择性络合剂的选择,可以实现对目标金属的高效分离和提纯。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铂族金属的精炼,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的精炼。
选择性络合剂萃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微反应萃取分离铂钯铑
![微反应萃取分离铂钯铑](https://img.taocdn.com/s3/m/518b3c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9.png)
微反应萃取分离铂钯铑铂、钯和铑是重要的贵金属,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电子器件、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微反应萃取是一种将微量金属离子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提取的方法,通过微反应系统中的微通道与分子簇体系的运用,实现有效提取铂、钯和铑。
微反应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反应系统中高表面积和高传质效应,将金属离子与分子簇反应产生络合物,从而实现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微反应通道的设计和合适的分子簇选择是实现高效分离的关键因素。
铂、钯和铑是同一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导致它们在常规分离方法中难以有效分离。
而微反应萃取则能够通过微反应通道的设计和分子簇体系的选择,实现铂、钯和铑的高效分离。
在微反应萃取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子簇体系。
分子簇是由多个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团簇结构,具有较大的体积、较高的亲金属作用能力。
常用的分子簇体系包括硫醇类分子簇、磷酸根类分子簇等。
这些分子簇能够与铂、钯和铑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金属离子的有效分离。
其次,需要设计合适的微反应通道。
微反应通道的设计包括通道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性质等因素。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实现金属离子与分子簇的接触和相应反应的进行。
通道的几何形状可以采用直线型、卷曲型等形式,以增加反应表面积和传质效应。
此外,通道的材料和表面性质也会对反应产率和选择性产生影响,需要合理选择和设计。
微反应萃取分离铂、钯和铑的实验步骤如下:1.制备合适的分子簇体系,如硫醇类分子簇或磷酸根类分子簇。
可以通过溶剂热法、溶剂辅助热合成法等方法进行制备。
2.设计合适的微反应通道,并通过微纳加工技术进行制备。
3.将含有铂、钯和铑离子的混合物与分子簇体系注入到微反应通道中。
通过微流控技术控制流速和混合程度。
4.在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保证金属离子与分子簇形成络合物。
5.通过微分离和纯化技术,如微过滤、微析取等,将络合物与其他杂质分离。
6.铂、钯和铑的分离提取步骤不尽相同。
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溶剂体系、pH值等,来实现对单个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铜萃取过程中利用三相抑制剂处理三相物的工业实验研究
![铜萃取过程中利用三相抑制剂处理三相物的工业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d8ab6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b.png)
114化学化工C hemical Engineering铜萃取过程中利用三相抑制剂处理三相物的工业实验研究李 曼,张 志(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桐乡 314500)摘 要:为有效抑制萃取过程中中间三相物的生成,提高萃取澄清效果、降低吨铜萃取剂消耗,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刚果(金)某铜湿法冶炼企业,进行了利用某型号三相抑制剂降低萃取过程中三相物生成的工业实验。
实验采用防爆型蠕动泵,将某型号三相抑制剂原液,加入到混合室料液入口。
研究表明,药剂加入量在3.5ppm,可有效抑制中间三相物的生成。
关键词:萃取;中间三相物;三相抑制剂;湿法冶炼中图分类号:T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04-0114-3Industri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Three-Phase Substances withThree-Phase Inhibitors in Copper ExtractionLI Man, ZHANG Zhi(Zhejiang Huayou Cobalt Materials Co.,Ltd.,Tongxiang 3145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three-phase substances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extraction clarification effect,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ons of copper extraction agent, and obtain better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a copper hydro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in Congo (DRC) carried out an industrial experiment using a type of three-phase inhibitor to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three-phase substances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experiment, explosion-proof peristaltic pump was used to add the raw liquid of a certain type of three-phase inhibitor into the feed liquid inlet of the mixing chamb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ve amount of 3.5ppm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triphase.Keywords: Extraction; Intermediate three-phase material; Three-phase inhibitor; Wet smelting收稿日期:2022-02作者简介:李曼,男,生于1997年,汉族,陕西商洛人,本科,冶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湿法冶金。
从铜阳极泥分金钯后的精矿中提取分离铂钯金新工艺及萃取机理研究
![从铜阳极泥分金钯后的精矿中提取分离铂钯金新工艺及萃取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162e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8.png)
从铜阳极泥分金钯后的精矿中提取分离铂钯金新工艺及
萃取机理研究
铜阳极泥分金钯后的精矿中提取分离铂钯金新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铜阳极泥首先经过火法熔炼,得到阳极泥,其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如铂、钯、金等)以及一些杂质元素(如铁、锌、锡等)。
2. 然后将阳极泥进行化学处理,通过酸溶解、氧化焙烧、还原焙烧等手段,将贵金属从阳极泥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矿。
3. 精矿中的贵金属(铂、钯、金)含量较低,需要通过萃取、吸附等方法进行富集。
其中,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萃取剂,将贵金属从精矿中提取出来,再通过反萃取得到高浓度的贵金属溶液。
4. 最后,将得到的贵金属溶液进行电解、精炼等处理,得到高纯度的铂、钯、金等贵金属。
萃取机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萃取剂的选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贵金属具有相似性质的萃取剂,使其能够有效地将贵金属从精矿中提取出来。
2. 萃取剂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研究萃取剂与贵金属之间的化学键合、络合等相互作用,了解萃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
3. 萃取过程动力学研究:通过对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了解萃取速度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优化萃取工艺参数。
4. 反萃取过程研究:通过研究反萃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优化反萃取工艺参数,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优化铜阳极泥分金钯后的精矿中提取分离铂钯金新工艺,提高贵金属的提取率和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对萃取机理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萃取过程的本质,为其他类似工艺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从铂钯精矿中提取金、铂、钯工艺研究
![从铂钯精矿中提取金、铂、钯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4e761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8.png)
从铂钯精矿中提取金、铂、钯工艺研究背景和概述铂钯精矿是铂族元素、钯和金等贵金属的主要产出物之一。
在电子、能源、化学工业等领域,这些金属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催化剂、电子元器件、饰品等。
因此,从铂钯精矿中提取这些金属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从铂钯精矿中提取金、铂、钯的工艺研究。
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介绍:精选铂钯精矿、含金、铂、钯的锅炉沉淀反应和金、铂、钯的分离提纯。
精选铂钯精矿铂钯精矿的精选是提取金、铂、钯的第一步。
不同的矿山、矿区的铂钯精矿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精选流程需在实验基础之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在我们的实验工艺研究中,采取的是将铂钯精矿全部细碎浸泡在硝酸水溶液中,等待其自然沉淀,然后从上面取舍上清液。
取舍上清液的原则是,钯为第一步选择的固体产物,故第一次取舍上清液则为钯矿浆,后续的取舍上清液根据其浓度大小来调整。
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此方法的精选效果较好,得到的钯矿浆纯度较高且易于下一步的反应。
含金、铂、钯的锅炉沉淀反应含钯的矿浆通常不能直接进行分离提纯,需要进行进一步反应。
我们所采用的工艺研究是在矿浆中加入氢氧化钠、亚硫酸钠和氯化钠等试剂,进行锅炉沉淀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矿浆和试剂的反应产物可能会形成残余物或不纯物,对分离提纯会产生干扰,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洗涤。
通过多次反复的筛选和洗涤,分离得到主要的三种矿产物:钯-铱系物质、铂-铱系物质和纯金属。
在继续下一步的分离提纯之前,我们需要对得到的三种矿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我们可以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荷耦合器件和质谱仪等高科技检测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结果。
金、铂、钯的分离提纯金、铂、钯的分离提纯是本研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
根据其不同的物化特性,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1.分离钯钯的分离主要是通过甲醇沉淀和氯化钠还原法进行分离。
将含钯的矿物与甲醇混合,在混合液体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或盐酸,并与甲醇进行振荡,使得矿物与甲醇充分混合反应,产生甲醇溶出钯的现象。
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的反萃
![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的反萃](https://img.taocdn.com/s3/m/4f313d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9.png)
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的反萃的报告,600字
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是一种有效的非常有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污染物的清除、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等研究领域。
本报告重点介绍了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的原理、研究准备、实验步骤和结果。
氯化季铵盐萃取铂和铂的原理:氯化季铵盐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了存在微量金属污染物的空气中的硝基氯化物。
两种金属(铂和铂)之间在水溶液中存在竞争性吸附作用,当季铵盐加入萃取混合液中后,有硝基氯化物会限制铂的吸附,而使铂离子得以高效地被萃取出来。
研究准备:本研究使用了2M氯化季铵盐的萃取溶液,在实验
室内进行研究。
准备过程包括:将2M氯化季铵盐从封装袋中
取出,测量出需要用于萃取的量,并加入萃取混合液中;
实验步骤:在实验中,将铂和铂的混合溶液加入萃取混合液中,搅拌30分钟;随后对混合液进行滤过,细粒滤料滤出所有混
合液中的悬浮大颗粒;将滤后的混合液加入透析槽,用2M氯
化季铵盐萃取膜将铂和铂分离出来;
结果: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氯化季铵盐萃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铂和铂的反萃分离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氯化季铵盐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铂和铂,而且在萃取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染物,同时萃取的速度比传统方法快,效率高。
综上所述,氯化季铵盐萃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铂和铂的反萃分
离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种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的处理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种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的处理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51ef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8.png)
一种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的处理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用来说明整个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在编写概述部分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铜萃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从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在传统的铜萃取工艺中,存在着三相物质的处理问题,即有机相、溶液相和固相的共存。
这些三相物质的存在导致了萃取效率的降低、操作难度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的风险。
针对现有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处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优化体系中的配比和操作条件,实现了三相物质的有效分离和回收。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工艺可控、环保友好等诸多优势。
本文通过对现有铜萃取工艺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三相物质,提高铜萃取效率,降低成本,并减轻环境污染的风险。
此外,对于该方法的优劣评价及未来研究展望,也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铜萃取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概述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题、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引起读者的兴趣。
同时,还需要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以下是一个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本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介绍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处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的处理方法。
2.1 三相物质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将首先介绍三相物质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在铜萃取过程中的产生机制和物化性质。
通过对三相物质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处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2.2 现有铜萃取工艺中三相物质处理的问题:该部分将回顾目前应用的铜萃取工艺中对三相物质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萃取体系第三相的生成_微观结构与应用研究_三相萃取体系研究进展
![萃取体系第三相的生成_微观结构与应用研究_三相萃取体系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d709197cd184254b3535d2.png)
萃取体系第三相的生成、微观结构与应用研究——三相萃取体系研究进展傅 洵 胡正水 正德宝 刘 欢 胡小鹏(青岛化工学院应化系 青岛 266042)摘 要 液-液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的生成将干扰萃取操作的顺利进行,多年来人们对第三相的研究多限于第三相的生成与防止。
本文阐述了在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结构及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特别是基于对第三相成因及组成,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导致人为的制备中相,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萃取 第三相Abstract R ese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 f t hr ee-phase ex tr actio n sy st ems hav e been rev iew ed.T he results are emphasized o n the thir d phase fo rma tio n,ext raction mechanism,and the art ificial pr eparat ionand applicat ion o f the new ly fo rmed pha se.Key words Ex tr actio n,T he thir d phase萃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第三相的问题,即有两层有机相和一层水相。
最早报道液-液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生成的是Healy等[1]。
第三相(或中相、重有机相)的形成,妨碍了传统萃取操作的顺利进行[2]。
从60年代起,便不断有第三相生成条件及如何防止第三相生成的研究报道[3~5]。
研究较多的集中于60年代在核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中性萃取剂与胺类萃取剂体系。
国内对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及机理研究得最早,工作最细致的,当属北京大学徐光宪等[6]。
Srinivasan等[7]比较系统地测定了三烷基磷酸酯-稀释剂/Pu(IV),U(VI),T h(IV)-HNO3萃取体系第三相生成时有机相的金属最大负载浓度LOC(Limiting Or ganic Co ncentratio n,即有机相中的金属浓度超过该值时,有机相便分为两层),表明水相酸度、稀释剂种类、萃取剂结构及水相共存金属对第三相的形成均有影响。
HNO_3介质中P_(538)萃取钯和铂的研究
![HNO_3介质中P_(538)萃取钯和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f1cf7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HNO_3介质中P_(538)萃取钯和铂的研究
刘魁道;王艳玲
【期刊名称】《稀有金属》
【年(卷),期】1990(14)3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HNO_3介质中P_(538)对Pd、Pt的萃取。
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萃取率都随水相HNO_3浓度的降低而升高,但铂的萃取率上升较缓慢。
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中萃取剂和金属之比,两萃合物的组成可能是:Pd·2HP_(538)、[Pt·3HP_(538)]^+。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证明,萃取剂是以一个羟基氧与金属成键,萃取剂P=O键上的氧和金属有配位键的生成。
【总页数】3页(P187-189)
【关键词】萃取;钯;铂;HNO3介质;P538
【作者】刘魁道;王艳玲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30.42
【相关文献】
1.在HClO4介质中P538萃取钯机理的研究 [J], 巩新兴;董彦杰
2.在高氯酸介质中P538萃取钯热力学的研究 [J], 董彦杰;巩新兴;刘建宁;盖轲
3.在HClO_4介质中P_(538)萃取钯机理的研究 [J], 巩新兴;董彦杰
4.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亚苄基]乙二亚胺
萃取钯的机理及钯-铂体系中钯的选择性萃取 [J], 欧阳建明;童珏;邰子厚;唐雯霞5.2-羟基-5-仲辛基-二苯甲酮肟与P_(538)对钯的协同萃取 [J], 董彦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醇—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铂、钯、铑、金中的铱及其吸收光谱分析研究
![丙醇—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铂、钯、铑、金中的铱及其吸收光谱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7e3314fc4ffe473368ab24.png)
水 相 分 离法 ]与 萃取 、 子 交 换 与 吸 附 、 规 溶 剂萃 取 相 比 , 具 有 不 使 用 有 毒 的 有 机 溶 剂 、 离 效 , 离 常 它 分 率高、 简单 快 速 等优 点 , 尚未见 到关 于贵 金 属元 素 之 间分 离 的 报道 。 但 我 们 研 究发 现 , (I) 氯化 亚 锡 反 应 生成 三氯 亚 锡 酸络 阴离 子 的 动力 学 速率 与铂 (Ⅱ) 钯 ( 、 铱 I 与 I 、 Ⅱ) 铑 (I) 金 (I) 比存 在着 较 大 差 异 , 于 动 力学 差 异 提 出 用 丙 醇一 化 钠 双 水 相 体 系l 萃 取 使 铂 、 、 I 、 I I 相 I 基 氯 5 钯 铑 、 与铱 分 离 。首 先 萃取 铂 、 、 、 , 改变 条件 萃 取 铱使 其 与 贱金 属 基 体 分 离 , 应用 于 铱 的吸 收 金 钯 铑 金 再 并
光谱 分 析 , 而有 效 地 消 除铂 、 、 、 及 贱 金属 基 体 对铱 测 定 的 干扰 。方法 适 用 于 复 杂样 品如 矿 物 中 从 钯 铑 金
铱 的分 析 。
1 实 验 部 分
1 1 仪 器 与 试 剂 .
71 2 B型分 光 光 度 计 ( 海 第 三 分 析 仪 器 厂 ) 日立 E 8 0 上 ; 一 0 0型 原 子 吸 收分 光 光 度 计 ( 日本 , 日立 公
收 稿 日期 : 0 10 — 7 2 0— 82 通 讯 联 系 人 : 云 涛 高
1 0 9
维普资讯
第 3期
高 云 涛 等 : 醇一 化 钠 双 水 相 体 系 萃 取 分 离铂 、 、 、 中 的铱 及 其 吸 收 光 谱 分 析 研 究 丙 氯 钯 铑 金
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的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的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64bb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5.png)
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的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本报告对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FC-18和S-DVB)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应用研究,以下是中期报告的内容: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FC-18和S-DVB)的性能,并探讨它们在水样中PAHs的富集特性和应用前景。
二、方法和实验条件1. 制备样品:采集淡水和海水样品,并通过过滤和减压浓缩的方法处理后,以固定体积的甲醇将萃取的PAHs转移至提取液中。
2. 理化性质的测试与表征:一些关键的理化性质如比表面积、孔径大小和平均孔径大小等,会对固相萃取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3. 优化萃取条件:进行不同试验条件下,FC-18和S-DVB对PAHs的富集效果,如不同于提取时间、提取剂体积和研磨条件的优化实验,以及不同于初始PAHs浓度和溶液pH值的影响实验。
4. 检测PAHs:使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PAHs的测定,以确定两种固相萃取材料的富集效果。
三、预期结果通过对两种国产固相萃取材料的性能评价和应用研究,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 评价FC-18和S-DVB的理化性质,并比较其差异。
2. 优化两种固相萃取材料的提取条件,以达到最佳富集效果。
3. 研究两种固相萃取材料在水样中PAHs的富集特性和应用前景。
四、进展情况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以下工作:1. 制备了FC-18和S-DVB两种固相萃取材料,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2. 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萃取条件的实验,并对其富集效果进行评估。
3. 进行了初步的PAHs的检测实验,并取得了一些实验数据。
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1. 目前还需要更广泛地考虑不同的试验条件,以获得更准确的富集效果数据。
2. 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样品来源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在实验设计中更加细致。
3. 进一步应该考虑尝试其他方法,以确定两种固相萃取材料的富集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更多的水样和基质,探讨更多的试验条件,并使用其它检测方法确认富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萃取体系萃取铂性能研究
2016-07-04 13:25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铂萃取率及在有机相中浓度与萃取级数关系
用胺类萃取剂从盐酸介质中萃取Pt(Ⅳ)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有过广泛的研究。
用三辛胺(TOA)萃取Pt早已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用三烷基胺N235萃取Pt也进行过工业试验。
由于叔胺萃取时容易出现第三相,通常在有机相中都需加入一种醇或TBP作改性剂。
但许多报道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在避开第三相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对产生第三相的影响因素,如稀释剂种类、改性剂用量和盐酸浓度变化等,特别是用改性剂消除第三相的原因及第三相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认识还不够深入。
近年来,对于三相萃取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课题之一。
FU等报道了三辛胺−正庚烷−HCl-H2O体系中形成第三相的行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第三相的微观结构均为层状,未发现球状或其他几何形状的聚集体。
朱屯认为酸化的胺在稀释剂中互相形成氢键N≡N—H+…X−,发生聚合,如叔胺生成聚合物(R3NH+X−)n,从而影响它们的萃取能力。
谢琦莹等研究了N235萃取HCl时第三相的形成及改性剂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根据测定第三相的电导率变化,认为第三相不是聚合物,而是一种离子液体;改性剂TBP可以与质子化的叔胺R3NH+形成两端均带疏水性的大体积阳离子R3NH+O=P(OC4H9)3,从而使这种离子液体能溶于脂肪烃稀释剂。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测定叔胺(N235)萃取Pt体系中HCl 及H2PtCl6在两相中的分配,测定第三相的电导率、体积和水分含量,研究第三相的形成以及各因素对萃取Pt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在有机相中有无改性剂TBP
存在时,无论c(HCl)init高或低,叔胺萃取H2PtCl6的萃取率均较高,且一级萃取率大于99%;稀释剂的种类影响第三相的体积、电导率和水含量,但不影响对Pt的萃取率;以C12H26为稀释剂逐级萃取Pt时,有机相中Pt的浓度大于13.21g/L时,即出现第三相;以磺化煤油为稀释剂时,有机相中Pt浓度可以高达 23.72 g/L,但不出现第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