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比较两个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 ①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
②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停止加热时,能防止倒吸或平衡压强。
(3)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4)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Ⅰ:只含有Fe3+;Ⅱ:只含有Fe2+;Ⅲ:既有Fe3+又有Fe2+。
为验证Ⅱ、Ⅲ的可能性,选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A、稀HCl溶液 B.稀硫酸C.KSCN 溶液D.酸性KMnO4溶液E.NaOH溶液 F.淀粉KI溶液 G. H2O2溶液
验证Ⅱ:取试样,先滴加少量的C(填试剂序号,下同),振荡,再滴加少量的G ,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可确定假设Ⅱ是否正确。
验证Ⅲ:步骤1.取试样,滴加少量的C(或F) (填试剂序号),溶液的颜色变红(或蓝)色,则试样中含有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或(2Fe3++2I-==2 Fe2++I2) 。
步骤2.再取适量的试样滴加少量的D (填试剂序号),溶液颜色的变化为酸性KMnO4溶液的浅红色褪去 ,则试样中含有Fe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能说明有SO 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B 中品红溶液褪色 。
(2)图2中导气管e 的主要作用为 停止加热时,能防止倒吸或平衡压强 。
(3)上述装置中图2中的NaOH 溶液能吸收SO 2尾气,防止污染,如将其更换为酸性KMnO 4溶液,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试写出酸性KMnO 4溶液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 4+5SO 2+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 。
(4)对比两套实验装置,不难发现图2装置除了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 2防止其污染环境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你认为是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5)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待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A 试管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Ⅰ:只含有Fe 3+; Ⅱ:只含有Fe 2+; Ⅲ:既有Fe 3+又有Fe 2+。
为确认溶液的成分,选用如下试剂:
A .稀HCl 溶液
B .稀硫酸
C .KSCN 溶液
D .酸性KMnO 4溶液
E .NaOH 溶液
F .H 2O 2溶液
试完成下列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滴加
1-2mL 的试样溶液,再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KSCN 溶液
(1)如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的明显变化 ,则说明Ⅱ成立。
(2)如果观察到溶液颜色转化为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存在Fe 3+,则Ⅰ或Ⅲ成立。
2、 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
1-2mL 试样溶液,用胶头滴管逐
滴滴加酸性KMnO 4溶液。
如果滴加酸性KMnO 4溶液后溶液的紫红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 2+,说明Ⅲ成立;如果滴加酸性KMnO 4溶液后溶液紫红色不褪,则说明溶液中没有Fe 2+,说明Ⅰ成立。
5Fe 2+ + MnO 4- +8H + = 5Fe 3+ + Mn 2+ +4H 2O 。
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现象。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证明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中有SO 2生成的现象是 。
(2)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反应后A 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假设: 假设1:溶液中铁元素既有Fe 3+也有Fe 2+
假设2:溶液中铁元素只有Fe3+
假设3:溶液中铁元素只有________________
基于假设1,现有试剂: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稀溴水溶液、0.1 mal/L KI溶液、淀粉溶液、KSCN溶液,蒸馏水。
请探究其所得溶液。
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取反应后的A溶液分装在a、b两试
管,步骤①:往a试管中滴入。
步骤②:往b试管中滴入。
(16分)(1)品红试液变浅(或褪色)(2分)
(2)E中黑色(CuO)变成红色,F中白色粉末(CuSO4)变成蓝色;(2分)
(3)假设3:溶液中铁元素只有Fe2+(2分)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取反应后的A溶液分装在a、b两试管,步骤①:往a试管中滴入少量(1分)0.01mol/L酸性KMnO4溶液(1分)。
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
去(或变浅)(2分)
溶液含有
Fe2+(2分)
步骤②:往b试管中滴入几滴(1分)KSCN溶液,充分振荡(1分)[或几滴(或少量)0.1mol/LKI溶液和淀粉溶液(1分)] 。
溶液变为血红色(2分)
[或溶液变为蓝色(2
分)]
溶液含有
Fe3+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
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变。
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
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
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
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你的另一种假设是;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
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
的取值范围是;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1)①钝化; SO2 H2
②溶液中SCN-被氧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若不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2)(1/4 3/8);酸性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