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病流行的原因与综合防控措施
猪病当前流行状况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猪病当前流行状况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46e1e6f8c75fbfc77db266.png)
蹄 疫在 猪上发 生 以呈逐 年上 升趋 势 。 1疫情 以散发 为 主 . 5猪 流 感 . 表现 为 主要 传染 病 在局 部 地 区病 例 零星 散 在发 生 ,没 病 毒 继发 感 染 其 它 动 物 后 产 生变 异 ,病 毒毒 力 增 强 , 有形成 流行和地 方流 行态 势 。 再感 染猪 后死 亡率 极高 。 2症状应 以非 典型 性为主 . 6伪 狂 犬 病 (R) . P 重大 传染病 不 再 表现 为 急性 大 批死 亡 ,也 较 难 见 到典 猪 感染 后可 终生带 毒 ,现 该 病对 哺乳 仔猪 感染 性极 强 , 型 临床 症状 和病 理 变化 ,多为 亚急 性或 慢 性 经过 。但症 状 0 %。 不典 型 、死 亡率 降低不 一定 代表病 毒 的毒力 减弱 。近几 年 , 死 亡 率 达 1 0 7细菌 性疾病 混合 感染 . 随 着病 毒毒 力增 强 、机 体 的易感 性 和免 疫 状态 不 佳 等不 利 伴 随 着蓝 耳病 的流 行 ,猪 病 病情 持 续 复杂 化 ,混合感 因素 的影响 ,造 成 某些 疫病 典型 临 床病 例 逐年 增 多 ,如 猪 染 的 比例在 逐 步上 升 ,细 菌继 发 感染 是 导致 猪 只 大 量死 亡 瘟 ( S ) CF。 的 根 本 原 因 。实 验 表 明 ,链 球 菌 ( s 和 副猪 嗜 血杆 菌 s) 3疫病无 明显季 节性 . ( S HP )是 危 害 当前 养 猪业 最为 严 重的细 菌性 病 原 。在所有 许多 疫病 一年四 季都可 发生 ,没有 明显 的季节 性 。 混合 感 染 中 ,蓝 耳病 病 毒 ( R V) 和 圆 环 病 毒 ( C P RS P V) 4发病 地域 的不 确定性 . 链 全球 变 暖 ,媒介 昆虫活 动 的 空 间和 时 间拓 展 ,许 多过 混合 感 染 的 比例 最 高 ,依 次为 蓝 耳病 + 球 菌 ,蓝 耳病 + 副猪 嗜血 杆 菌 ,圆环 病 毒 +链 球 菌 ,圆 环病 毒 +副猪 嗜血 去仅 限于 热带 亚热 带 的疫 病 ,向温带 地 区扩 散 ,如 非 洲猪 瘟 ( F ,该病 以前 只在 地 中海 的 沙 丁尼 亚 ( 意 大利 ) 杆 菌 ,蓝 耳病 +链球 菌 +副猪 嗜 血杆 菌 ,圆 环病 毒 +链 球 AS ) 属 和部 分非 洲 国家 流行 ,现 俄罗 斯也 有 此病 发 生 ,说 明 外 引 菌 +副猪 嗜血杆 菌 。 8各种 霉菌 毒素 中毒病 . 性 动物疫 病 的防控工 作形 势愈来 愈严 峻 ,难 度加 大 。 各地 霉 菌毒 素 中 毒病 例 时有 发 生 ,要 饲 喂优 质 全价 饲 5混合 感染增 多 . 料 ,不要 喂腐 败发 霉饲料 ,防 止黄 曲霉 毒素 、赤霉 菌 毒素 、 现 猪病 多 以多 种病 毒 、多种 细 菌及 病 毒 与细 菌 及其 他 病 原体 之 间的混 合感 染 而发 生 ,造 成疫 病 诊 断和 防 治 的困 曲 霉 菌 毒 素 、 镰 刀 菌 毒 素 等 中 毒 四 、 防控 措 施 难 。如猪瘟 +蓝耳病 ,蓝 耳病 +圆环 病 毒病 ( C ,链 球 P V) 1加强科 学管 理 ,全面 落实各 项生 物安 全措施 . 菌 (s s )和 副猪 嗜血杆 菌 ( S 等。 HP ) 11搞 好 “ . 三管 ” :管理 好 饲 养人 员 ,管 理 好猪 群 ,管 三 、猪 病 流行 现 状 理 好 饲养环 境 。 1 耳 病 (R ) . 蓝 P RS 12猪 场要 严格 实行 分群 隔离饲 养 、 “ 进全 出 ”的 饲 . 全 流行 现状 总 体呈 下 降趋 势 ,局 部 地 区病 例 零星 散 在发 养管理 制度 ,防止 疫病 交叉传 播 。 生 ,没有 形 成 流行 和 地 方 流行 态 势 。但 由于 P RS 毒 力 R V 13猪 舍要 保证 “ . 三度 ” ( 保证猪 舍 的正 常温 度 、湿度 的增 强 ,抗 体 依赖 性 加大 ,种 猪群 带 毒感 染 增 多 ,垂 直传 、保持 “ 干 ” ( 净 与干 燥 ) 两 干 ,坚 持 播 扩 大等 因素 ,极 大提 高 了爆发 和 流 行 的可 能 ,防 控形 势 与 适宜 的 饲养 密 度) 通” ( 四季 通 风 ,空 气 流 动 ) 。猪 只 生 长 最 适 温 度 为 不 容乐观 。 2 ℃ ~2 ℃ ( 2 6 仔猪 出生后 1 5天 为 3 o ,相对 湿 度为 6 % OC) 0 2猪 瘟 ( S ) . C F
目前猪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
![目前猪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21d82165ef7ba0d4b733b82.png)
目前猪病发生的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琵。
猪病形势日益严峻。
笔者综合多年在实际生产中的经验和对全区情况的周查了解,就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和防台技术总结如下。
1 当前猪病发生流行的特点1.1 疾病种类明显增多,多病原混合感染显着增加由于商州区饲养模式、管理技术落后。
加上近年来一些中小规模养猪场纷纷上马,技术缺乏,设施落后,疫病发生和流行已成为严重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据统计,不少的养殖场户,病死猪率都在10%左右,有的猪场的病死率在15%以上。
当前的许多生猪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
且难以控制。
其中病原体感染的有多种细菌相加。
或多种病毒相加。
或多种细菌和多种病毒相加,往往是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使病情加重。
除了猪瘟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与巴氏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等都有病例发生。
1.2呼吸道综合征问题日益突出,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从近几年病死猪的剖检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猪肺部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变。
哺乳猪和育成猪尤为严重,尤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极为严重。
1.3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猪大肠杆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
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
另外,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圆环病毒等未能有效控制,使猪的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也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盲目滥用抗菌药物,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
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
这种情况近年来日趋普遍,危害日趋严重。
2防治技术2.1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防疫卫生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猪病流行新趋势与综台防控措施
![猪病流行新趋势与综台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69db3226fff705cd170a2b.png)
猪病流行新趋势与综台防控措施作者:龚秀香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第8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现代猪病的流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疫病的类型逐渐增多,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难治疗和控制,治疗成本升高。
如有的养殖场打了疫苗,还会引起发病;有的养殖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疫病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有的病原菌发生了变异等,这些问题都使猪病的防控成为难题,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现代猪病,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呢?1现代猪病的流行新趋势1.1疫病变得复杂,治疗和控制困难现代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养猪场单纯感染一种疫病的情况很少见,常常都是2种或者2种以上的疫病混合感染,多种疫病的临床症状往往非常相似,典型的病状很少出现,初步诊断比较困难。
同一个养殖场,相似的症状,相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常有差异,有的有效,有的几乎没有效果,疫病的治疗和控制非常困难。
1.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养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常见的疾病有猪圆环病毒病Ⅱ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瘟、猪伪狂犬病、支原体病等。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疫苗质量、免疫程序、饲养管理以及病原菌发生变异以外,猪群中存在以免疫抑制病毒为主的各种免疫抑制性因素也是引起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其引起猪群免疫抑制,导致猪群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强。
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Ⅱ型在很多的养猪场中常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高达50%以上,发病后,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继发感染会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新生仔猪的先天性震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都是免疫系统的先天性缺陷或损伤引起的;饲料由于管理不当出现的霉菌毒素也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如常见的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养猪场多药物、消毒剂等不规范的使用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饲料中营养不全面,缺乏某种营养因子,换料,转群,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都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细胞障碍,诱发免疫性疾病。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70b41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1.png)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对猪只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
本文通过分析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疫情传播途径、防控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流行病。
文章从病毒特点出发,剖析非洲猪瘟的传播规律和特点,通过国内外疫情对比分析,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以及这一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保障猪只的健康与生产安全。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原因、疫情传播途径、防控策略、病毒特点、国内外疫情对比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展望、研究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害,对猪只造成严重影响,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动物传染病。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我国多地爆发,给养猪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造成了威胁。
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控策略对于保障猪只健康和维护养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宿主动物的免疫力、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
为了更好地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的挑战,掌握其传播规律和病毒特点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非洲猪瘟的疫情状况和防控措施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防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
1.2 研究目的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洲猪瘟流行原因的分析,疫情传播途径的探讨,以及防控策略的讨论,探讨非洲猪瘟疫情的解决之道。
通过深入研究非洲猪瘟,我们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猪群健康、维护养猪业稳定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的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研究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及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疫情,保护猪群健康。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dd72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a.png)
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猪场是养猪的地方,是猪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在猪场中,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从生猪的常见疾病入手,介绍预防与控制措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猪场。
一、疾病预防措施1、饲料卫生饲料是猪的主要饲养对象,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直接影响猪的健康。
在猪场中,要做好饲料的储藏、清洁和管理工作,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确保猪只摄取到健康的饲料,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2、环境卫生猪场的环境卫生直接关系到猪的健康。
要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定期清理猪舍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猪场内部的环境整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繁殖,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疫苗接种猪的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对猪只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定期体检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猪只的潜在疾病,保障猪的身体健康。
体检内容包括皮肤、毛发、粪便、食欲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疾病扩散。
5、严格的隔离制度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确保没有疾病,生病的猪只要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在日常猪只饲养管理中也要注意不同健康状态的猪只之间的隔离。
1、合理用药在猪场中,疫病的防治是经验丰富的养猪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疾病防治不能只依赖于用药,而是要结合疾病的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根据猪只的实际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药方式,避免因滥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产生。
2、环境消毒在发生疾病后,要对猪舍和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
消毒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可以采用喷雾、灭菌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3、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预防和控制猪只疾病的关键之一。
猪的饲养环境、饲料和饲水要保持适宜,合理配置营养元素,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风险。
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0a420776c66137ef061904.png)
1 疫 病 流 行 原 因
1 1 养 殖 方 式 落 后 .
传 统 的散 养 方 式 在 我 国仍 占有 很 高 的 比 例 , 部 分 散 养 大 户观 念陈 旧 , 术力 量不 到位 , 理 手段跟 不上 , 舍 简陋 , 技 管 圈 管 理 粗 放 , 疫 不 到 位 , 毒 不 彻 底 , 不 到 法 律 规 定 的 防 疫 免 消 达
能 , 大 下 降 猪 的抵 御 力 , 起 疾 病 的 发 生 。 大 引
12 2 有 些 养 猪 户 根 本 不 懂 疫 苗 运 输 、 管 常 识 , 成 疫 苗 .. 保 造
失效或效价降低 。
1 3 免 疫 抑 制 .
1 3 1 疾 病 免疫 抑 制 : 在 疾 犬 病 、 环 病 毒 病 、 液 虫 病 、 生 虫 病 等 ) 注 携 圆 血 寄 , 射 疫 苗 后 , 疫 抗 体 水 平 达 不 到 应 有 的高 度 , 然 注 射 过 疫 免 虽
苗 , 抗 体 高 度 维 持 的时 间较 短 , 遇 强 毒 攻 击 , 易 发 病 。 但 如 极 1 3 2 药 物 免 疫 抑 制 : 些 养 猪 户 为 了 防病 , 天 两 头 用 抗 .. 有 三 生 素 药 物 预 防 。大 量 长 期 使 用 抗 生 素 会 使 动 物 免 疫 功 能 下 降 。 因为 抗 生 素 的 大 量 使 用 在 杀 死 有 害 菌 的 同 时 , 杀 死 有 也
条件 。
1 7 缺 少 综 合 性 的 防 疫 措 施 .
不 少 养 殖 户 有 一 种 片 面 思 维 , 为 只 有 对 猪 群 进 行 接 以
12 防 疫不 当 . 12 1 免 疫 操 作 不 规 范 : 猪 户 中 大 部 分 没 有 受 过 兽 医 基 . . 养 础 培 训 , 疫 操 作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问题 , 疫 苗 用 量 不 准 确 、 免 如 免 疫 时 间 间 隔 不 当 、 疫 程 序 使 用 不 当 和 消 毒 不 合 理 ( 在 免 如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6f9c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e.png)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疾病是养猪业中的大问题,因为它们会给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猪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猪瘟
猪瘟是猪类传染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症包括高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瘟的最好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
治疗上需要注意对症处理,饲料要容易吸收。
2. 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猪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预防猪肺炎需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处理,饲料要放干净。
3. 猪流感
猪流感和人类流感非常相似,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预防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消毒、改善饲养条件以及隔离病毒感染的猪。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无食欲、厌食、咳嗽等。
预防的方法包括检查新引入的猪、确保饲养环境好等。
6. 猪鼻疽
猪鼻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鼻疽的方法包括确保饮用水源干净,通风良好等。
总之,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养猪户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与改善,为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建立健全的疫苗预防制度,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猪疾病的危害。
如遇疫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目前我国猪病传染流行新特点与防控
![目前我国猪病传染流行新特点与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041de587680203d8cf2f240d.png)
目前我国猪病传染流行新特点与防控1、当前我国猪传染病流行新特点1.1 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使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化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已成为当前猪群发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单一病原引发的疫病很少见,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甚至多种病原共同引发已为常见。
其病原有病毒、细菌,还有寄生虫等。
2007年陈涛等对河南省周口地区牧业小区和3个规模猪场进行猪高热病调查,检出猪瘟阳性率为70%,兰耳病为80%,多杀性巴氏杆菌为30%,副猪嗜血杆菌为50%,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50%,猪链球菌为20%等。
当前在临床上常见兰耳病与猪瘟,兰耳病与圆环病毒,兰耳病与猪流感,猪瘟与圆环病毒,猪瘟与伪狂犬病,兰耳病与伪狂犬病,猪瘟与兰耳病和弓形虫病,兰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同时常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肺疫,传胸,大肠杆菌病,喘气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呈现为病原体多元化,临床症状复杂化,给诊断与防控带来困难。
据杨汉春教授报道:在猪疫病检疫中发现兰耳病加圆环病毒占54.4%、兰耳病加伪狂犬病占10.5%、圆环病毒加伪狂犬病占14%、兰耳病加圆环病毒加伪狂犬病占10.5%。
1.2 免疫抑制性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危害甚大兰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感、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病、弓形体病等,均为免疫抑制性疫病。
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病原作用于猪体的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损伤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紊乱,致使猪体对各种病原体高度易感,易引发多种疫病的发生。
这是当前猪群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应重点防控。
1.3 许多病原体在猪群中持续性感染长期存在,很难根除许多免疫抑制性病毒在猪群中持续性感染,使猪体长期带毒。
在流行病学上以持续性感染、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为特点;在临床上以免疫抑制、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为特征,导致了疫病的长期、持续的存在,难于根除。
养猪技术猪病防治措施
![养猪技术猪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c850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6.png)
养猪技术猪病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病防治措施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猪数量的增加和养猪方式的多样化,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因此,采取有效的猪病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病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础。
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通风,注意饲料营养均衡,加强猪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2.实行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管理可以减少外界疾病的传入,减少猪群之间的接触。
养猪场应设置消毒设施,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的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疾病流行情况等因素制定的,目的是使猪只对相应的疾病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4.定期进行药物预防。
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可以根据疾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药物预防。
如球虫病的预防可在断奶前后使用抗球虫药物。
二、猪病的治疗1.诊断要点。
在诊断上,首先要了解猪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皮肤病变等。
2.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抗寄生虫药可以治疗寄生虫病,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感染。
3.制定治疗方案。
4.观察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猪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三、猪病的传播与控制1.猪病的传播途径。
猪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接触、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一些疾病还可以通过人员和工具的流动传播。
2.控制措施。
控制疾病的传播,首先要隔离病猪,防止健康猪与病猪接触。
同时,对病猪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灭传播源。
对于已经发生的疫情,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目前,一些养猪场存在饲养管理不善、防疫措施不到位、治疗不当等问题,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养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猪场的防疫水平。
当前猪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猪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e8e9292f60ddccda38a0c1.png)
优质牧草 品种的种植 ,对于一个 养殖户来说 是至关重要 的 。虽 然她 的成本 只 占到整个 养殖 成本 的 l %,但 是她却 对
● “ 大力士 ”饲用甜 高梁 :农 业部登 记推广 品种 ,种 1 亩大 力士= 0 亩草原 。 10
畜禽 的健康 、肉奶 的品质和产量起 着任何饲料及 饲料添加 剂 不可替代的作用 。 优质牧草对不 同畜禽 的饲 喂量比例如下表 : 畜 禽种
上 解 决 问题 ,这个 问题 解 决 不好 , 不 仅 会 危 害 人 们 的健 康 和 生 存 空 间 ,而 且会 影 响我 国政 治经 济 的发 展 和 国际声誉 。因此 ,必 须建 立合 理 、完 善 的药物 防治 方案 ,避 免 盲
扩散 。 7兽 医业务 管理 部 门整 体 业务 .
角度 看 ,引种 不慎 ,极 有 可
能引人新 的传染病和耐药菌 株 ,造成新 的传染病流行 ,严重危
害养 殖业发 展 ,有 时还 可能 危及 人 类 的健 康 和生命 。如近 年来 我 国发
染范 围 ,必须 从兽药使 用 的源 头
● “ 多维 ”苇状羊茅 :适 应性 极广的牧草 。
鹅
7 % 0
3 % O
兔
鱼
6 %一 0 O 7%
6 %- 0 0 7 %
4 %一 0 0 3%
4 %~ O 0 3 %
● “ 军 ”菊苣 : 业部 登记推 广 品种 ,植 物蛋 白源。兔 、 将 农
鹅 、猪 、鱼 等 “ 美味佳肴” 。
1. 2随意 引种 。从兽 医学
死 猪 的 处 理 虽 已 有 明确 的 法 律 规 定 ,但 国家 赔 偿 的配 套 措 施 至 今 未 出 台 ,造 成相 关法律 法 规实 施很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及控制措施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75aa0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4.png)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及控制措施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多种多样,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是保障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畜牧养殖动物疾病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猪病害
1. 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表现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控制措施包括疫苗免疫、隔离病猪、严格消毒等。
2. 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控制措施主要是加强环境卫生、疫苗免疫、消毒等。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病害,常表现
为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疫苗免疫、消毒、隔离感染病猪等。
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养殖户需要加强动物的免疫工作,定期给动物进行疫苗免疫;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养殖场内设施;对于疾病动物要
及时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请兽
医进行诊治,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猪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措施探究
![猪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措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1e9d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猪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措施探究猪是人类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猪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畜牧业主关注的焦点。
猪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是畜牧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保障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猪的疾病预防与防治措施,希望对畜牧业生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疾病预防猪的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
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病原体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非传染性疾病则与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有关。
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做好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科学饲养和定期健康检查等工作。
1. 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猪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猪体内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目前,常见的疾病疫苗包括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养猪场在做好疫苗保质、疫苗接种等工作的还应定期对疫苗接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2)隔离管理在引入新猪时,应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避免带入传染病。
在发现有病猪时,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其他猪只的健康。
(3)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定期消毒,及时更换饮水和饲料,是保持环境卫生的有效方法。
2. 健康检查定期进行猪只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猪只的生长状况、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等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迹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减少猪只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3. 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合理营养饲料、科学饲养制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都对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养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确保猪只的健康成长。
1. 药物治疗在猪只出现疾病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是确保猪只康复的关键。
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猪只的实际病情,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确保治疗效果。
目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
![目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33be4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2.png)
S i y a n g t i a n d e我国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据调查估测,猪传染病的发病数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全国猪的病死率为8%~12%。
而且近几年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
一、猪病的流行特点:1.明显的季节性:自2006年发生高热病以来,每年疫病流行都是伴随着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的来临为开始,南方6月下旬,中原7月下旬,北方多为8月下旬,持续时间2-3个月,由南向北逐步推进。
2.症状的多样性:病猪临床症状五花八门,同群猪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症候,多以高烧、厌食、皮肤发红、呼吸困难为主。
3.发病率及致死率与饲养环境、营养水平关系密切:管理粗放营养缺乏,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
一些管理水平高,环境和营养水平好的猪场往往相安无事。
4.怀孕母猪发病率最高,往往出现流产死胎。
5.治疗效果不确切:同一治疗方案,对同群病猪疗效不一,差异很大,总体疗效不佳。
二、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且高烧不退,精神极度萎萎靡,常卧地,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呼吸急促,临死病猪呈腹式呼吸,进入濒死期的病猪常见痉挛性惊厥,尖叫,有神经症状,四肢划动,类似猪链球菌症状。
皮肤发红,有鼻塞,可听到严重的喘鼻音,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至虚脱。
部分猪阵发性咳嗽,眼、鼻流出粘液性分泌物,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反应,后肢无力,走路摇摆。
小部分猪耳、四肢末端、鼻尖等处发绀。
触诊肌肉僵硬,疼痛。
体况差的猪恢复缓慢。
体况好的猪,多数呈良性经过。
肌注猪瘟苗、黄氏多糖可加快病猪的死亡。
年龄愈大的猪,抵抗力愈强,症状相对较轻。
三、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浓粘样渗出液,胸腔积有纤维素性浆液(果冻样),伴有肺下部萎缩,小叶性肺炎病变,颜色由红到紫,塌陷、坚实。
肺脏病变,右肺较左肺严重。
表皮部分有出血点,背脊有一片红色带状出血点,毛细孔有渗出物,表面有粘稠液体。
当前农户猪病流行特点、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户猪病流行特点、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4ba906ba1aa8114431d9ac.png)
形体等疾病混合感染 ,给诊断和防 疫 病危 害加 大
胎 、 压 等 引 起 。营 养 性 流 产 多 数 由于 营 养 不 全 、 然 改 变饲 挤 突
() 2 良好的环境卫 生
育肥期 由于饲养密度大 , 尿产出 粪
料、 或因饲喂发霉变质 、 冰冻饲料 等引起。引起流产 的疾病很 量大 , 有害气体 、 微生物及尘埃过多 , 长期处 于恶劣 的空气环境
降, 岁 以后除个别优秀的个体外 , 3 不宜继续留用。
2 .优 化环 境 。 降低 疾 病 发 生 率
率 及 采 食 的 不 均衡 , 每组 以 2 ~ 0只 为 宜 。 O4
() 2 分阶段 育肥
第 一阶段 由于刚断奶应 以精 料为 主 , 青
() 1 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兔 的繁殖性能影响较为 粗料为辅。第二阶段 以青粗料为主, 精料 为辅 , 促进消化机能的
2 I 01
总 第
存 时问过长 , 营养 损失 , 维生 素 、 微量 元 大免疫剂量 , 贪图便宜滥用未 素等缺 乏 , 霉菌 、 药 中毒 , F用药 过 经批准 的假疫苗 , 农 治; 造成应激和 量, 如磺胺 、 痢菌净 、 土霉素 、 环 沙 星等 免疫麻痹 , 使免疫失败。
征、 传染性胸膜肺炎 、 喘气病等 。饲
( ) 合 感 染增 多 目前 猪 的 养 环 境 的恶 化 和 管理 不 到 位 使 呼 吸 2混
流行病 中,多数是 多种病原混合感 道病 日益 突 出 。 染。 如猪瘟 、 附红细胞体 、 链球菌 、 弓 () 5 中毒 性疾 病与免 疫抑制性
1 .当前 农 户 猪病 流 行 特 点
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5ce83c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3.png)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因此猪病的防治成为了猪场管理的重要事项之一。
综合防疫措施是保障猪场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介绍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1. 猪场卫生做好:猪场卫生对于猪场猪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猪场的通风、排污、消毒措施必须做好。
同时,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杂草。
必要时要进行猪舍消毒。
2. 疫苗接种:目前已有很多种疫苗可以用于预防猪病的发生。
猪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及时接种预防疫苗,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加强免疫。
3. 猪场环境控制:控制猪场环境是防止猪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猪场管理人员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的需求,调整猪场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因素。
同时,要保证饲料水源的质量及猪群的饮水情况。
4. 定期体检:猪场内的猪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猪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防控猪病的发生和传播。
5. 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是控制猪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猪毒、猪骨、猪血等生猪副产品必须严格按照卫生要求处理,不得私自销售或者随意处理。
猪场管理人员要遵照政府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无害化处理程序。
6. 环境监测:猪场环境监测是对猪场内环境的定量、定性分析。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掌握猪场内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猪病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消除。
7. 极端环境预防:极端环境特别容易导致猪群疫情的发生。
在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下,猪群身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猪病。
因此,猪场管理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猪的生产损失和死亡风险的出现。
总之,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有很多方面,但都是为了保障猪场猪群的健康。
猪场管理人员要科学制定规划,合理落实预防措施,既要注重防疫实践,又要不断学习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猪场疾病防治管理体系,从而保证猪场的可持续经营。
农村猪病流行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猪病流行的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3ba5dd4ad51f01dc281f1ef.png)
2 0 1 3 年村 猪病 流 行 的原 因 与对 策
朱洪霞 葛建 军 蒋 晓飞
2 2 3 5 0 0 ) (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动物 防疫检疫所 ,江苏灌南
伦 特罗 ( 瘦 肉精 )、氯霉 素 与 呋喃 唑酮 等 ,导 致药 物 残 留 ,严 重 1 . 1 引 种 检 疫 不 严 影 响猪 肉产 品的 质量 ,危 害 公共 卫 生 的安 全 。治疗 时 配伍 药 物不 部 分 种猪 场 引进 种 猪 时 ,没有 进 行检 疫 ,盲 目引种 。或产 地 科 学合 理 ,任 意 加大 药物 的使用 剂 量 ,致使 细 菌性 病 原体 的抗 药 检 疫 把关 不严 ,可 能把 隐 性感 染 或感 染潜 伏 期 的猪 只 引进 。引进 性越 来 越 强 ,也使 细 菌性 传染 病 混 合感 染 与继 发感 染 的危 害性 加 的种 猪来 自不 同种 猪场 。种猪 引进 后 ,没有 按 规定 建设 隔离舍 , 重 ,加大 了猪 病 防治 的难度 ,造 成严 重后果 。 引 进 猪只 直 接进 到 饲养 舍 ,与 原猪 群 混群 饲 养 。一 旦发 生 应激 , 2 对 策 措 施 即 可 引起 疫病 的暴 发与 流 行 。购猪 时 ,使 用 的 运输 车辆 ,都是 常 2 . 1 改变 传统 养猪 模 式 ,实 行 小 区养 殖 年跨 省 、市 、 区运输 猪 只 的车 ,特别 是运 送 淘 汰猪 及病 死 猪后 不 农村 传 统 的养 猪模 式 是一 家 一户 的庭 院式 养猪 ,规模 小猪 舍 能 彻底 清 洗 干净 、消毒 ,交 通 工具 污 染 ,导 致病 原 传播 ,导致 疫 简 陋 ,冬 不 保 温 ,夏 不 防暑 ;粪 污 长 期 得 不 到 无 害 化 处 理 ,饲 病 的发 生 。 养 环 境 恶 劣 ;技术 水平 与 生 产水 平 很 低 ,抗 市 场 风 险 能 力 差 ; 1 . 2 猪 合 简 陋 ,饲 养 环 境 差 疫 病 常 年 流 行 ,严 重 影 响 公 共 卫 生 的 安 全 等 , 弊 端 很 多 。 目 农 村 养 猪 户 的猪 舍 多数 比较 简 陋 ,冬 季 不 保 温 ,夏 季 不 防 前 ,农 村 养殖 处 于 转 型期 ,一 定 要 抓 住 机 遇 ,逐 步 将 一 家 一 户 暑 ,通 风 不 良 ,有 害气 体严 重 超标 。猪 场 多数 四通八 达 ,没有 围 分 散 养猪 转 变 为规 模 化 牧业 小 区养 殖 ,结 合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墙 ,户 连 户 ,舍 连 舍 ,场 连 场 ,更 谈 不 上 隔 离 封 闭 饲 养 ;夏 季 设 ,规划 建设 一批 标 准 化 牧 业 小 区 。 乡镇 政 府 应 在 土 地 、资 金 高温 潮 湿 ,蚊 蝇 等 吸血 昆虫 和 鼠类 泛滥 ,传播 各 种 病原 。生 物 安 与技 术 方 面予 以支 持 与 引导 ,做 到统 一 品种 、统 一 技 术 、统 一 全措 施 与 消毒 措施 不 完备 ,给 各种 病原 体 的 生存 与 繁殖 提供 了机 管理 ,使 牧业 小 区 实行 自繁 自养 、专 业 化 生 产 。这 样 不 仅 有 利 于疾 病 的 防控 ,保 障公 共 卫 生 的安 全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而 且 有 1 . 3 防疫 意 识 淡薄 ,免 疫程 序 不 合理 利 于 提 高养 猪 生 产 的科 学 技 术 水 平 ,保 障 猪 只 健 康 生 长 ,保 证 养猪 专 业户 对 疫 苗免 疫重 要 性认 识 不 足 ,认 为注 射 疫苗 还 会 产 品质 量 ,提 高农 民抗市 场 风 险的 能力 ,也 是农 村 养猪 生 产发 展 发病 ,接种 不 接种 疫 苗差 别 不 大 ;有 的只 接种 猪 瘟疫 苗 或猪 瘟 猪 的方 向。 丹 毒 猪肺 疫 三 联苗 ,其他 疫 苗很 少 使用 。免疫 程 序不 合 理 ,免 疫 2 . 2 发 展 生 态 养 猪 ,走 产 业 化 生 产 之 路 密度 不 够 ,以及疫 苗 的储 存 与使 用 不 当 。当前 兽 药 和兽 用生 物 制 环 境保 护 是 养猪 业 可持 续 发展 的 必 由之路 。一是 养 猪 与环 保 品市 场混 乱 ,无批 准 文号 、无 生 产 厂家 、无 检 验证 书的 产 品遍 布 相 结合 ,发 展养 猪业 不 能破 坏 农村 的生态 环境 ,不 能走 “ 先 污 染 市场 ,低价销售,欺骗农户等 ,致使农户的猪群免疫后得不到可 后 治 理 的老 路 ” ,小 区建设 与 粪 污处 理建 设 同步 进行 ,确保 养 猪 靠 的保 护 ,甚 至造 成 免疫 失败 ,猪群 随 时 都存 在暴 发 疫病 流 行 的 业 持续 协 调 的发 展 ;二 是养 猪 与种 植 业相 结合 ,猪场 排 出 的粪 尿 危险。 与 污水 可 先 在沼 气池 中发 酵 ,进行 无 害化 处理 ,再 引入 果 园 、菜 1 . 4 消 毒 方 法 不 科 学 园和 田地 循环 利 用 , 即猪 一 沼一 果 园 、菜 园 、 田地 模 式 ,这是 循 环 养 猪 户对 消 毒 比过 去 重视 ,但 由于 消毒 方 法不 科 学 ,工 作不 利 用 资源 的 一种 好模 式 :三是 生态 养 猪牧 业小 区与规 模 饲养 相 结 到位 ,往 往 达不 到 预期 的效果 。有 的没 有彻 底 的清 扫 猪舍 ,存在 合 ,实行 规模 化 、产 业 化 、安 全化 生 产经 营 ,以屠宰 加 工企 业 为 消 毒 药液 接 触死 角 ,就盲 目的喷 洒 消毒 药液 ,消毒 效果 甚 差 。 消 龙 头 ,以生 态养 猪牧 业 小 区为 基地 ,以市 场 为导 向发 展养 猪 产业 毒 药 不按 规定 配制 ,使 消 毒药 液 的浓 度 不合 适 。消 毒 药液 过 稀不 化集 团生产 ,即公 司 + 基 地+ 农户 模式 。 能 杀 灭病 原体 ,消 毒药 液 过浓 浪 费药 物 。 消毒 药配 置后 不 及 时使 2 . 3 慎 重 引 种 ,严 格 检 疫 用 ,放 置 时间过 长 ,降低 消毒 药 的效果 。 要 先 调 查 后 引 种 ,做 好 进 猪 前 的各 项 准备 。进 猪 前 ,要 做 1 . 5 生 物 安 全 措 施 不 到 位 好 饲 料 、疫 苗 和 常 用 药 品 的 准 备 工 作 ;彻 底 清 扫 隔 离猪 舍 ,冲 农 村 养猪 户 对种 猪 能定 期 驱虫 ,但对 保 育猪 和 育肥 猪 很少 进 洗 干净 后 选 用2 %烧 碱溶 液 消 毒 1 次 ,然后 再 用 卫效 、强力 消 毒 王 行驱 虫 。灭 鼠多 在秋 冬季 节进 行 1 次 ,且 不彻 底 。对 杀灭 吸血 昆虫 ( 1: 5 0 0 )或 1 %菌 毒敌 等 消毒 剂消 毒2 次 ,空舍 3 d 后 可进 猪 。运
当前猪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介绍
![当前猪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46e747b01f69e3143329471.png)
消 瘦 、 长发 育 受 阻 等症 , 料 转 化 率 大 大 降 低 , 生 饲 给
免疫 抑 制性疾 病 猪蓝耳病继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仔猪死亡率
2 %一 0 , 0 5 % 严重 者高达 10 。 0%
效 的药 物 ,且 对一 些 重要 的病毒 病 尚未研 制 出可 靠 的疫 苗 , 对病 毒 病 的 防治手 段 显得 无 力 , 得 感 染 故 使 猪 的病 毒 病危 害更 为 突 出。
染、 猪增生性肠病等 , 这些新发生的传染病 已遍及全 国 , 致 不 少 养 殖 户 ( ) 死 淘 率 为 发 达 国 家 的 导 场 的 13倍 , 多 猪场 的死淘率 达 到 l%以上 , 至更 高 。 - 许 5 甚 由于免 疫接 种 、 物 的大量 而 频 繁使 用 , 得 病 药 使 原体在免疫与药物压力下发生变异的情况增多。新 的变异 株 和血 清型 出现后 ,其 致 病 性 和危 害 性较 传
统 菌株或 毒株 有所 加剧 。
5 细菌性继 发感染普遍
猪 的细 菌 病 , 原 发性 感染 外 , 多 的见 于 一些 除 更
具 有 免 疫 抑 制 性 的病 原 感 染 或 因 素 引 起 的 继 发 感 染 。该 病 主 要 发生 于仔 猪 保育 阶段 ,特 别 是 保 育 后 期, 临床 上表 现 为 呼 吸道 症状 , 死亡 猪 剖检 呈 现 心 包 炎 、 膜 炎 、 膜 炎 和关 节 炎 , 死 率很 高 , 胸 腹 致 且各 种 抗 菌 药物 均难 以奏效 。
球 菌病 等继 发感染 。
7 寄生虫 感染的危害加重
随 着 集 约 化 养 猪 场 的 增 多 和 养 猪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污染 变 得 更 严 重 , 寄生 虫 病较 以往 明显 增 多 。 主 要 的寄 生虫 病 有 蛔 虫 、 猪囊 尾 蚴 、 节虫 、 虫 、 螨 结 球 疥
浅谈猪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猪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ffcfd8c5da50e2534d7f75.png)
浅谈猪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我省猪病的发生发展呈非典型化,新的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时出现,传染病的免疫失败也时有发生,疾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饲养和人工的浪费,含有治疗性药物的病猪及产品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已经由原来的品种、饲料和市场转变为各种疫病的威胁,疫病的流行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猪病原因防治措施近年来,我省鲁西北地区猪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部分老疫病呈非典型化,临床症状日渐复杂,新的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时出现,个别传染病的免疫失败也时有发生。
猪病的流行使养猪生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养猪业每年因各种疾病直接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疾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饲养和人工的浪费,含有治疗性药物的病猪及产品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目前影响我省鲁西北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已经由原来的品种、饲料和市场转变为各种疫病的威胁,疫病的流行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猪病发生的原因分析1 养殖方式落后传统的散养方式在我国仍占有很高的比例,大部分散养户观念陈旧,技术力量不到位,管理手段跟不上,圈舍简陋,管理粗放,免疫不到位,消毒不彻底,达不到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
2 防疫不当2.1 免疫操作不规范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疫苗用量不准确、免疫时间间隔不当、免疫程序使用不当和消毒不合理(如在免疫期间消毒)等,从而大大影响了免疫效果。
2.2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善经营生物制品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取得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后才能经销疫苗,但一些经销兽药、饲料的门市大都经销疫苗,有些根本不懂疫苗运输、保管常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3 免疫抑制3.1 疾病免疫抑制猪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健康的状态下(携带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血液虫病、寄生虫病等),注射疫苗后,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虽然注射过疫苗,但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较短,如遇强毒攻击,极易发病。
当前猪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
![当前猪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bea450279563c1ec5da715f.png)
非典 型性 猪瘟 没有 好 的治疗 办 法 , 建议 超 剂量 注射 猪瘟 弱毒 苗 ,每 天保 证饮 用 足够 的补 液盐 水 ,
可以使一部分猪康复。 使用抗病毒中草药制剂配合
20 1年 第 2 期 1
在 2 ~ 5日龄免疫外 ,每隔 6 5 3 个月用 高致病性猪 蓝耳病 疫苗 免疫 一次 。
颤 , 躯无 力 、 能站 立或 共济 失 调 ; 肥 猪 眼睑水 后 不 育
肿 , 眼屎或脓 性分 泌物 。 有
23 预 . 防
是 病后 以发热 为 特征 ,体 温 4 .℃度左 右 , 1 5
注 射 消炎解 热药 后症 状 可暂 时缓 解 ,不久 复 发 , 反 复 几个 回合 后死 亡 ; 二是 病势 不猛 烈 , 时集 中 , 有 有
头感染 。四是在外购猪群 中, 到市场抓猪 , 人栏后注射
几倍量猪瘟疫苗做加强免疫 , 果注苗后 3 4 , 结 ~ d猪发 病 死亡 , 的结果损失 很重 , 因是 在猪群 中混有 病 有 原 猪, 使许多猪处于隐 陛感染 , 注弱毒苗后加 速发病 。
1 临床 特 点 . 2
一
伊胎 、 死胎和病弱仔猪 ; 仔猪打喷嚏 、 咳嗽 , 肌肉震
养 猪
当 前 猪 病 的 流 行 趋 势 及 治 对 策
张立新 , 奇 , 于 周文庆 , 峰 , 刚 于 周
( 宁省普兰店 市双 塔动物 卫生监 督所 ,普兰店 1 0 辽 2 0) 1 6
D I 03 6 / . O : .9 9 JI 1 SSN. 6 1 6 2 2 1 .2 0 6 1 7 — 0 7.0 10 .4
在配种前 2周 注射猪 瘟兔 化弱毒 苗 。
2 高热病 唱主 角
当前农村猪病频发的原因及防控策略
![当前农村猪病频发的原因及防控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b851fcd58f5f61fb736667f.png)
生态环境恶化 ,养殖生产效率降低 ,疫病 疫 间 隔 过短 , 成免 疫 麻 痹 , 激 过 大 , 造 应 免
有的猪场离交通要道 、 居住区、肉食
近几年随着新疫病 的不断出现 , 养殖
品加工厂 、屠 宰场 或其他畜 牧污染 源太 户仅凭经验 , 频繁换药, 加上长期大剂量使 近。有 的没有围墙 、绿化隔离带 ,饮用水 用抗生素 , 漫无 目的的配伍用药 , 更易造成 水质不达标。 的养猪场生活区、 有 管理区、 耐药菌株增加 。 这样 , 一些隐 I病在受到应 生 生产区、病猪隔离区没有 隔开 ,净道和污 激等刺激时,各种症状就表现 出来。 道不分 ,没有废弃物处理设施 ,为疾病的 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 。 二、农村猪病防控的策略
-
猪 业含病原微 生物 。生活区、管理 区、生产区、病猪隔
合理 使 用疫 苗
疫苗是一把双刃剑 , 必须科学合理使
离区要隔开。各栋猪合之间要有宽 阔的 间 用 ,当前可免疫 的疫病有 2 多种 ,猪群 因 0 隔 ( 合高的 4 倍以上) 保 证有效通风 。场 免疫应激带来的负面很大 ,一些非必要免 ,
一
、
农村猪病多发的主要原 因
源不同 ,各地疫情各异 ,聚在一起的猪 出
现交叉感染,而后造成全群流行 。
疫 苗使 用 不 当
粪 污 处理 不健 全
规模化畜禽场、 养殖小 区产生的大量 粪尿污水及病死畜禽尸体使得养殖场周边 不断发生。
场 址 和 布局 不合 理
使用疫苗的种类过多 、 剂量过大 , 免 疫效果差,使猪易感多种疾病 。
区净道和污道分开 ,互不交叉。设置废弃 疫 ,如猪丹毒、猪肺疫 、黄 白痢、链球菌 物处理设施 ,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 病、 支原体肺 炎等 , 应减少或优化免疫 , 呈 散发性的疾病而动用全群免疫是得不偿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猪病流行的原因与综合防控措施
摘要分析了当今猪病流行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国内生猪养殖和猪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流行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224-02
生猪及其产品的广泛流通扩大了生猪疫病传播途径。
在无限追逐养猪利润的前提下,缺乏科学养殖及疫病监测技术,是造成某些养猪场生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养猪场,养殖密度较大,一旦病原侵入,很快波及全群。
此时大部分病为混合感染,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现将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当前猪病流行原因
1.1引种不慎
引种不慎是引发疫情的重要原因。
2003年初,城固县一个养猪场未经申请、报检从外地引进一批种猪,进场后猪群发病,并且引发周边养猪场的生猪发病,经诊断为猪伪狂犬病。
1.2病原毒力增强
猪蓝耳病在我国发生过,但在2006~2007年该病毒株发生了变异,毒力增强,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从而引发全国性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1.3防疫不力
经过畜牧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国家强制免疫的生猪疫病(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非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密度和免疫合格率均较低,如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等,这些疫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
1.4人为因素
兽医防控设施不健全、器具消毒不严、来往于不同养殖户之间;生猪交易经纪人非法贩运病猪、穿梭于不同养殖场户之间;病死的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到处乱扔、甚至屠宰、出售、食用;养殖户贪图便宜购买病猪进行饲养;猪发病时不进行病、健隔离饲养等人为因素,都可以造成疫病相互传染,使病情更为复杂。
1.5科技意识不够
部分养殖户在生猪无病时盲目乐观,认为畜牧兽医工作者上门服务是在应付差事,自己实践经验丰富,只要定期消毒、按程序防疫就万事大吉。
他们不愿接受流行病调查和采血化验检测,也不知道自己进行的免疫是否合格、场内有无其他潜在疫病等。
个别养猪户连猪的正常体温范围都不知道,一旦发病难以治疗就怨天怨地。
1.6临床用药不规范
近年来许多猪场时常暴发多种疫病,其中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病等较为常见。
这些疫病大多为混合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是一些新的疫病,诊断较为
困难。
有的兽医或畜主在猪病初期不分析病因,盲目接种疫苗或大剂量使用各种高档次兽药,这些方法一般不会奏效,且会延误病情,造成继发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2综合防制措施
2.1严控病源传入传播
一是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
引种前必须先向市县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申请,然后再经法定渠道引种,并索要动物免疫档案及系谱、检疫证明等资料。
二是坚持自繁、自养,搞好猪群净化。
自己培育基础母猪,按照猪的不同发育阶段采用全进全出方式分舍饲养,停止使用15d以上空着的猪舍,经消毒后方可进下一批猪。
三是定期消毒。
猪舍及环境平常每周消毒1~2次,发病时必须每天消毒,经常更换消毒药品种或交叉使用。
舍内消毒可用碘制剂、氯制剂、过氧乙酸等喷洒(带猪消毒),走道用2%氢氧化钠(烧碱)消毒。
空舍时,舍内用2%氢氧化钠消毒1~2h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四是实施早期断奶技术。
仔猪在21~28日龄以内实施断奶,转到保育舍进行饲养。
此法可有效控制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蓝耳病等,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但必须饲喂较高质量的仔猪饲料。
五是严格淘汰隔离措施。
对发病猪及时隔离、确诊病因;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无利用价值的种猪或育肥猪坚决给予淘汰,严防病源扩散。
六是管理好猫、犬。
猫是弓形体病的传染者,犬是旋毛虫病传染者,因此在猪场内禁养犬、猫,或犬、猫进入圈舍。
七是驱杀蚊蝇、投饵灭鼠。
蚊蝇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许多疫病,如附红细胞体病、
乙型脑炎等;老鼠不但污染饲料、携带病源传染疫病,还是鼠疫的主要传播者。
在晚春、夏季和秋季要定期驱杀蚊蝇。
常年投饵灭鼠,但在投灭鼠药时一定要防止人畜中毒。
2.2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要依据当地疫情状况、猪群免疫状态、饲养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猪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血清学抗体监测,科学分析群体抗体滴度,以确定猪群抗野毒感染能力、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特别要做好猪瘟母源抗体水平监测,以确定最佳首免时间。
常规免疫程序如下(仅供参考):一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经产母猪在产后到配种前注射猪瘟、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疫苗、乙脑疫苗(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免疫)、喘气病菌苗。
二是怀孕母猪产前6周注射大肠杆菌苗(k88、k99)、萎缩性鼻炎疫苗;入冬几个月内一定要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三是怀孕母猪产前2周注射大肠杆菌苗(k88、k99)、猪伪狂犬病疫苗。
四是2周龄注射喘气病灭活菌苗。
五是3周龄抽样采血进行猪瘟母源抗体检测,如抗体滴度平均不到1∶16,立即全群注射猪瘟疫苗。
六是4周龄注射猪丹毒、肺疫、副伤寒三联疫苗及喘气病灭活菌苗。
七是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
八是春秋季生产公猪和母猪春秋季各注射1次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
2.3定期驱虫
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2次;仔猪断奶转群前和100日龄各驱虫1次;新购猪只驱虫2次,隔离至少30d
后才能并群。
驱虫后彻底清洁环境,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再次感染。
2.4合理使用抗菌药
一是依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抗菌药物,并采取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疗程,要注意轮换用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
二是在使用活菌制剂(包括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弱毒苗等)前后4d内,应避免给猪只使用抗菌药,以防止免疫失败。
三是在使用病毒类活毒、弱毒疫苗时,不可给猪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防止免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