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醇 酚第1课时(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5 化学:3.1 醇 酚 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 化学:3.1 醇 酚  教学设计

苯酚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苯酚选自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

这节共用两课时完成,这节是第二课时。

该课时在进行完笨的教学和乙醇的教学之后,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对有机物性质有决定因素的是官能团。

让学生明确有机物分子里原子与原子团之间的影响较大,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烃及衍生物里乙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官能团决定物质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有机物分子发生不同反应时的断键特点,熟悉了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另外学生的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扎实,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还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苯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平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观。

重难点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酚分子中苯基和酚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过程引入:展示苹果,药皂等一些图片,让同学们分析,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酚又是一类烃的衍生物,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化合物叫做酚,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物质。

那么苯酚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请大家阅读教材并进行小结。

一苯酚的组成和结构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归纳小结苯酚的重要物理性质。

二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晶体。

气味:有特殊的气味。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溶解度为9.3克,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特别强调: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进行清洗。

三化学性质教师:请同学们回忆,醇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大胆预测:苯酚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能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出氢气。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酚醇教案设计(1)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酚醇教案设计(1)

《醇和酚》教课方案一教材醇和酚是自然界中宽泛存在的两种有机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特别宽泛的应用,在醇的学习中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联合醇的构造特色,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响、代替反响和氧化反响,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经过“思虑与沟通”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代替反响,在体现方式上主假如归纳推理式,经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经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色是都含有羟基(—OH )官能团。

教课时,要依据“构造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构造特色及其化学性质,对照醇和酚的构造和性质;并培育学生知识的迁徙能力——从乙醇的构造和性质迁徙到醇类的构造和性质,从苯酚的构造和性质迁徙到酚类的构造和性质;以此要修业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互相影响。

运用多种教课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学情:与第一章烃的性质的学习思路不一样,本节在有机反响种类以及反响规律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展望必定构造的有机化合物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种类的反响,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所学规律展望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响,经过学习醇酚的性质发展这类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首次经过剖析构造展望性质,娴熟程度不高,在醇的化学性质部分,运用沟通商讨指引他们剖析醇的构造,进而展望可能发生的反响,在苯酚化学性质的部分,则让学生考虑其性质并与苯和醇的性质进行比较,先经过活动研究,让他们剖析苯酚的构造,研究其性质,再从官能团的互相影响的角度剖析苯酚的化学性质。

三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醇、酚的构造特色。

(2)、掌握醇的代替反响、消去反响、氧化反响机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1醇酚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1醇酚教案

醇 酚【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醇、酚的典型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根据典型代表物,认识上述各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度: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方法】讨论、实验、归纳、对比、讲述【正文】注:黑色——板书;蓝色——叙述、讲解;绿色——学生活动;红色——强调; 【引入】我们在上一章第三节学习了卤代烃,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卤代烃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产生的化合物。

那么如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衍生出含羟基化合物,又叫什么呢?【举例】CH 3CH 2OHCH 3CHCH 3CH 3乙醇2-丙醇苯甲醇苯酚邻甲基苯酚CH 2OHOHOH【板书】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Part1】一、醇1、官能团:羟基 —OH2、命名(1) 普通命名法——用于简单的醇烃基+醇(2) 系统命名法:a 、选含羟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称某醇; b 、从靠近羟基一端编号;c 、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个数用“二”“三”表示【EXE 】CH 3CHCHCH 3CH 3CHCH=CH 2CH 3CHCH 2CH 2CHCH 2CH 33-甲基-2-丁醇3-丁烯-2-醇2,5-庚二醇OH CH 33、 分类一元醇: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 2n+1OH ,表达式:R — OH 如:CH 3CH 2OH按羟基的数目二元醇 如:CH 2CH 2OHOH 如:CH 2CH 2OHOH OH多元醇 饱和醇 醇 按烃基的种类 脂肪醇不饱和醇 芳香醇伯醇 CH 3CH 2CH 2OH按α碳的种类 仲醇CH 3CHCH 3OHCH 3CCH 3OHCH 3叔醇【Part2】我们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了一元醇的代表乙醇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化学教案_化学选修5_第三章_第一节_醇酚(第1课时)

化学教案_化学选修5_第三章_第一节_醇酚(第1课时)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醇类--乙醇化学性质探究第三章第一节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原有乙醇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乙醇结构中的化学键的变化。

2.从卤代烃知识推测乙醇可能具有的新的化学性质。

3.从结构和化学实验来认识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4.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从结构入手推测乙醇性质的能力。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和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 、初步掌握根据物质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感受醇在有机化物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4、知道醇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学习重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乙醇的结构、重要性质。

【教学方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具;无水乙醇、重铬酸钾、浓硫酸、圆底烧瓶、温度计、试管、酒精灯、分子球棍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醇类 1. 醇的概念醇的通式:R-OH ,官能团是-OH ,结构特点:-OH 与链烃相连。

饱和一元醇的化学通式C n H 2n+2O 。

2. 醇的分类①根据所含羟基的数目一元醇:只含一个羟基通式CnH2n+2O 二元醇:含两个羟基 多元醇:多个羟基 ②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种类3.几种重要的醇①甲醇,俗称:木醇,有毒。

②乙二醇,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凝固点低,可做内燃机的抗 冻剂。

③丙三醇,俗称:甘油,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醇和酚教学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醇和酚教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一)C[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投影]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OH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如:C2H5─OH(脂肪醇)、─CH2─OH(芳香醇)。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板书]一、醇1、概念:醇是链烃基与羟基形成的化合物。

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通式为Cn H2n+2Ox,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n H2n+1OH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讲]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同时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OHC OH +HBr[投影]实验3-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随堂练习]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1)以下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那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以上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那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高中化学】【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醇 酚第1课时(教案1)

【高中化学】【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醇 酚第1课时(教案1)

3.1醇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3.1醇酚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3.1醇酚优质课教案

第一节醇酚(3课时)【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讲述]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醛、羧酸和酯等。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实验注意事项】[实验3-1]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因此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2、SO2等杂质气体。

SO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NOH溶液洗气,以除去CO2和SO2。

为降低炭化程度,减少副反应,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 ℃左右,不能过高。

将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到褪色现象后,可更换尖嘴导管,将乙烯点燃,观察乙烯燃烧现象。

[实验3-2]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是K2Cr2O7晶体溶于水、再加入稀硫酸配制而成。

实验时建议做空白对比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问题交流项目】[思考与交流1]某些分子(如HF、H2O、NH3等)之间,存在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氢键”。

以水分子间的氢键为例,由于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且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电子云密度,而由于H —O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氢原子接近“裸露”的质子,这种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产生相互吸引力。

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氢键,如图3-1所示。

图3-1 水分子中的氢键示意图形成氢键的条件是要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如F、O、N)以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同时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醇酚》word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醇酚》word教案一

第一节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醇酚》word教案一【差不多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选修5》2.年级:高二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5.教学时刻:4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把握乙醇的结构特点和要紧化学性质,明白得羟基对化学性质的阻碍。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从观看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样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乙醇要紧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羟基对化学性质的阻碍【教学过程】[引入]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辉煌的文化,诗词确实是其中璀灿的明珠,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交等等,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中都提到了一种什么物质?(酒)对!酒中的要紧成分是乙醇,请大伙儿依照高一、高二我们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判定,乙醇是由哪些基团组成的?(乙基CH3CH2-和羟基-OH)。

什么是醇?有哪些醇?醇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与醇的结构有如何样的联系?投影交流观看、比较激发学生思维。

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第一类—OH直截了当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截了当与苯环相连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截了当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两者的概念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投影、讲述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CH2OHCH2OH 乙二醇多元醇CH2OHCHOHCH2OH 丙三醇学生听、看、摸索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讲述本课时我们以饱和一元醇为例来学习醇的性质摸索与交流请认真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说明?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确实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3.1醇酚(第一课时醇)教学设计(人教选修5)

3.1醇酚(第一课时醇)教学设计(人教选修5)

《醇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嘉积中学沈汝霞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要研究的是醇类的性质,学生已经在必修2中学过乙醇的性质,选修5中学过官能团的分类,醇类是继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学习后的另一类有机物。

醇类的代表物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学生非常熟悉,由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学生更容易接受。

因此,本节课既与前面有机物间存在相互的转化关系,也是学生掌握“类别”概念的关键,同时为以后有机合成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深化认识和优化思维品质是选修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这就是必修中建立起的相关知识系统。

本节课进一步训练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研究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有机化学中的乙醇,对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农村乡镇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对选修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有强烈的求知欲。

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感知、分子模型、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掌握醇的结构特点,理解醇反应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能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物,提高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的过程中,形成物质性质的多样性跟物质结构相关的辩证认识,反应条件影响反应过程的辩证认识,从而产生积极探索有机化合物的可持续动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习题)3.1醇 酚(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习题)3.1醇 酚(1)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课题 3.1醇酚(1) 课型新授课编稿教师备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 [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3.1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人教版选修5)

3.1醇酚第1课时醇学案(人教版选修5)

3.1 醇酚 第1课时 醇 学案(人教版选修5)目标要求 1.从乙醇断裂化学键的角度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

2.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醇类的化学性质,了解多元醇的用途。

一、醇的概述1.概念________与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也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苯环上的氢原子除外)被________取代后的生成物。

2.分类按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 醇,如 等; 醇,如 等;醇,如 等。

3.通式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醇类的物理性质(1)乙二醇、丙三醇的物理性质都是____色、______、有____味的液体,都____溶于水和乙醇,其中________可作汽车用防冻液,________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2)醇的沸点规律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____烷烃,这是由于醇分子间存在______。

另外,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______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醇,分子内的羟基个数越多,沸点越________。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羟基决定,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________碳原子和氢原子,所以碳氧键和氢氧键易断裂。

以乙醇为例,可发生如下反应1.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乙醇在______作用下,加热到______时可生成乙烯。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取代反应(1)与氢溴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醇 酚第1课时(课件1)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醇 酚第1课时(课件1)

名称
分子中的羟基数目
乙醇
1
乙二醇
2
1—丙醇
1
1,2 —丙二醇
2
1,2,3 —丙三醇
3
结论 羟基越多,沸点越高。
沸点/oC 78.5 197.3 97.2 188
259
三、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 色: 气 味: 状 态: 挥发性: 密 度: 溶解性:
无色透明 特殊香味 液体 易挥发 比水小
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1节 酚醇(课时1)
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酒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古文中有很多对酒 的赞美和描述。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回忆与酒有关的著名古诗句, 让 学生列出几个生活中与酒精有关的事例,如酒、酒精灯、酒精消毒、 假酒的危害等。之后讲授醇的概念、醇的分类;分析相对分子质量 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数据,说明其原因;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乙 醇的分子结构,重点讲解乙醇的一部分化学性质(另一部分化学性质 放在第2课时中)。课件在设计中注重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如 乙醇分子结构中断键位置与乙醇化学性质的关系;注重规律性知识 的总结,如醇催化氧化规律的总结等。
TIP2:什么叫认知获取:知道一些概念、过程、信息、现象、方法,知道它们 大 概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东西过去你都不知道;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但不会做,做不好?
高效学习模型-内外脑 模型
2
内脑- 思考内化
思维导图& 超级记忆法& 费曼学习法
1
外脑- 体系优化
——杜牧《清明》
“李白斗酒 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 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 酒 中仙”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 醇酚(第1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 醇酚(第1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醇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在进行教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运用多种教手段帮助生对知识的解,培养生的能力。

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合物。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观点。

2、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表格的据,使生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生分析据和处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生开拓思维,进行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的条件,从而使生了解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生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性质。

四、情分析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五、教方法1.实验法: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2.案导:见后面的案。

3.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完成预习案的填写,初步把握消去反应实验的原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准备:实验仪器的准备,,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醇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投影]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OH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如:C2H5─OH(脂肪醇)、─CH2─OH(芳香醇)。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板书]一、醇1、概念:醇是链烃基与羟基形成的化合物。

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通式为Cn H2n+2Ox,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n H2n+1OH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讲]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同时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讲]醇的命名原则:1、将含有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2、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板书]3、醇的命名随堂练习]阅读课本P48“资料卡片”,用系统命名法对下列物质命名:__2-丙醇___ _间位苯乙醇_ __1,2-丙二醇___讲]物理性质和用途: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密度是1.261g/mL,沸点是290℃。

它的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它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

甘油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

还用于制造油墨、印泥、日化产品、用于加工皮革,用作防冻剂和润滑剂等。

投影]表3-1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表:思考与交流]仔细研究课本P49表3-1数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结论:讲]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之间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氢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使醇的沸点高于烷烃,同样道理,使醇易溶于水。

投影]图3-2讲]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

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相比,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同时,这些有机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含有这些官能团的低碳原子数的有机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投影]表3-2一些醇的沸点:学生阅读思考讲]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点高于1,2-丙二醇,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其原因是:由于羟基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

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1)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2)醇碳原子数越多。

沸点越高。

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1)1~3个碳原子: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2)4~11个碳原子:油状液体,可以部分溶于水;(3)12个碳原子以上:无色无味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学生阅读交流探究]专家们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部署,经过紧张作业,至第二天晚8时,险情终于安全排除。

你认为哪一个建议更合理、更安全?你还有其他方案吗?请思考后与同学们交流。

汇报]方案(3)更为合理。

原因是(1)由于钠块较大,取出过程,一但与空气或水蒸汽接触,放热引燃甲苯。

后果不堪设想;(2)加水反应剧烈,本身易燃烧,引燃甲苯。

(4)乙醇与钠反应缓慢,若能导出氢气和热量,则应安全。

引导分析] 在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键和C—O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应时,O-H键容易断裂,氢原子可被取代,如乙醇和钠反应;同样,C一O键也易断裂,羟基能被脱去或取代,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思考]什么是消去反应?投影]实验3-1 如图3—4所示投影]生成略有甜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探究]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按课本P51图3-4组装好实验装置,开始反应,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思考:(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

(2)如何配制反应所需的混合液体?(3)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为什么会逐渐变黑?(5)思考: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6)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的,那么在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什么杂质气体呢?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讲]需要注意的是(1)迅速升温至170℃(2)浓硫酸所作用:催化剂脱水剂(3)配制浓硫酸与乙醇同浓硫酸与水。

学与问]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讲]都是从一个分子内去掉一个小分子,都由单键生成双键,反应条件不同,溴乙烷是氢氧化钠醇溶液,而乙醇是浓硫酸,170℃。

讲]如果把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的温度控制在140℃,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每两个醇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的是乙醇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讲]取代反应: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

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投影]实验3-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随堂练习]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1)以下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那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以上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那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2R-CH2-CHO+2H2O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讲]醇分子内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上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讲]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板书]讲]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小结]在这一节课,我们通过乙醇一起探究了醇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从断成键的角度了解了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我们应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这样规律。

教学回顾:备课注意事项:1、立足课本。

2、明确目标。

3、明确重点。

4、把握重难点。

5、注重学习自学和互学。

6、教师少说学生多练习。

7、练习要梯度。

8、当堂训练批改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