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史电子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蔷薇》
《野蔷薇》(1929),收录茅盾五个短篇,描述了女 性知识青年在新与旧的夹缝中的精神状况。可分为三 类:
时代新女性,娴娴(《创造》)、桂奶奶(《诗与散 文》);
有心追求个性独立却无力冲决守旧的环境,环小姐 (《自杀》)、张女士(《昙》);
看破世事退守内心 ,琼华(《一个女性》)
社会剖析小说
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 历史环境中一个战败了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末路英 雄形象。
1. 具有现代资本家的基本特征,游历过欧美,学会现代 资本主义管理方法,为人刚毅果断,具有雄才大略。
2. 性格复杂多变,具有两面性。既有被压迫者的一面, 又有压迫者的一面,对待农民、工人极端凶狠、残暴。
《动摇》:展示的是革命时代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斗 争的现实。方罗兰的形象反映了在政治和爱情上动摇、 妥协,软弱者的精神特质。
《追求》:表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精神自 我拯救以及掩饰不住的幻灭感。以章秋柳为代表。
“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代表:静女士、孙舞阳、章秋柳 她们性格狷傲倔强,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表
时而斗志昂扬,时而精神空Biblioteka Baidu,内心虚弱。 形象塑造的意义:突破了以往文学中单一化的性格描
写,塑造出了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艺术特点
1. 全景观,史诗性。 2. 蛛网式结构缜密恢宏,情节波澜起伏,叙述有条不紊。
三条结构线索: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双桥镇农民暴 动与吴荪甫的矛盾、丝厂女工罢工斗争与吴荪甫的矛盾。 3. 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赵伯韬、冯云卿、屠维岳 等。 4. 出色的心理描写。 5. 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善用潜台词,朴素中见深刻。 6. 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音的描写。(第二章吴老太爷 葬礼场面的描绘,第七章用环境衬托吴荪甫内心情绪的 起伏变化)
译所任职,从此开始文学生涯。 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
立文学研究会。 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 1940年5月到延安,年底到重庆。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
《大众生活》编委。1946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 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
《水藻行》
1. 描写了性格、体魄、思想、情感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农民: 一是 财喜为代表的有着健全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然淳朴的农民形象。 茅盾强调:“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 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健康,乐观,正直,善良,勇敢,他热 爱劳动,他蔑视恶势力,他也不受封建伦常的束缚。他是中国 大地上的真正主人。我想告诉外国读者们,中国的农民是这样 的,而不像赛珍珠在《大地》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二是秀 生那样的孱弱的病态的农民形象 。
《子夜》是一部“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 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 的小说。
《子夜》
创作背景:1930年“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 评价:“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瞿秋白) 主要内容和主题: 1. 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
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 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2. 因此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挣扎的斗争; 3. 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 民族工业的恐慌。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我打算从这里 下手,给以形象的表现。这样一部小说,当然提出了许 多问题,但我所要回答的,只是一个问题,即是回答了 托派: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 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现出强悍泼辣的个性。她们积极追求圣洁的理 想,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用她们自己的行动 向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提出了挑战。 她们都是五四运动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走入社 会的新女性,对未来充满幻想,但一接触社会 就四处碰壁,进而怀疑一切,厌弃革命的清教 徒生活,崇尚享乐,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 命力。 她们最终都失败了,是一群没有未来的女性。
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 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 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 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 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 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 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代表作品《子夜》、 《农村三部曲》等。
部曲》、《野蔷薇》、《虹》 、《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蚀》三部曲
《蚀》三部曲反映了大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 程,表现一群青年男女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即到面前的幻灭;革命斗争 剧烈时的动摇;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的追求。
《幻灭》:通过静女士在爱情和革命上的追求与幻灭, 表现了资产阶级走向革命和在革命中的幻灭过程。
《农村三部曲》
三部曲叙述了江南水乡农村“丰收成灾”的现 实处境,以及新一代农民萌生的反抗意识。三 篇小说的题目带有不同的象征意味:
“春蚕”是农村在绿色的希望中走向破产; “秋收”是农民在金色的原野里经历又一次幻
灭;
“残冬”则是饥寒交迫下的最后挣扎。
开创了“丰收成灾”的题材。 增添了新的农民形象:老通宝、多多头。 水乡图画与乡土风俗的描绘。
第三节 茅盾
重点内容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野蔷薇》 《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残冬》)
《泥泞》、《小巫》、《水藻行》等短 篇小说
茅盾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常用笔名有茅盾、 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
十岁丧父,“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母亲”。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
《泥泞》、《小巫》、《水藻行》等
短篇小说
《泥泞》 1. 塑造了陈滞、麻木心态的农民。 2. 带有闹剧成分的悲剧 。 3. 强烈的政治冲突。 《小巫》 1. 对中国农村封建残余的揭露和批判。以一个乡绅姨太
太的视角,从侧面揭露中国农村官匪一家联手压榨农 民导致官逼民反的混乱现实。 2. 第三人称叙述和菱姐的意识、思想流动相交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