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电图临床培训教材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张)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小肠梗阻(立位) 半圆形及倒“U”字形胀气肠管及液平面示意图
腹部X线PT98页)
站立位:阶梯状液平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2)大跨度肠襻: 低位特别是回肠中下段梗阻,表现
为充气扩大的空回肠充满腹腔,肠曲连 续较长,这种充气肠曲跨越距离超过整 个腹腔横径一半以上者,称为大跨度肠 襻。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小肠梗阻(仰卧位) 大跨度肠襻示意图
• 站立位:可确定有无气腹、腹膜腔内或肠腔内有否 异常气体或液体聚集;气液面的多少及程度等。但 对扩张的肠管的确切部位及大小肠的区别不及仰卧 位准确。
• 腹部平片范围应包括整个腹部,上至膈顶,下至耻 骨联合,特别应包括腹壁软组织。
正常解剖及X线表现
• 实质性脏器与周围软组织及体液等密度,不易 显影。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站立位:小肠长液面征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空回肠换位征示意图
腹部X线平片诊断培训教材(PPT98页)
• 如果脂肪组织丰富或在肠气的衬托下,肝角、 脾脏、肾脏轮廓可显示。
• 皮下脂肪层 • 腹膜外脂肪层(胁腹线):起自第10肋骨下缘,
延伸到髂窝消失。
• 正常时腹膜腔内无气体。 • 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有气。 • 除婴幼儿外,小肠很少有气(少量气体参看内
胃肠道X线读片课件
盘状、半月、不规则
周围
狭颈征、项圈征、 边缘整齐
环堤、半月征、指压迹 裂隙
粘膜皱襞 向粘膜集中粗细均匀 在环堤外中断、粗糙呈杆状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蠕动消失
胃肠道X线读片
粘膜皱襞的改变
消化道基本病变 的造影表现
n 粘膜皱襞的 中断、破坏、 消失
大部分由恶 性肿瘤侵蚀造 成的,常见于 恶性肿瘤。
结肠绕行于腹腔四周,分为: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和直肠。
结肠X线表现的主要特征:
充钡时可见多数大致对称的袋状凸出,
为结肠袋。
回肠和结肠相接部位叫做回盲瓣。
胃肠道X线读片
结肠正常造影表 现
胃肠道X线读片
消化道疾病的造影诊断
基本病变的造影表现
✓管腔大小的改变
✓轮廓的改变
✓粘膜皱襞的改变
胃肠道X线读片
胃的正常
造影表现
消化道的正常 造影表现
胃肠道X线读片
胃肠道X线读片
小肠正常造影表现
黏膜皱襞 空肠 丰富 结肠 稀少
小肠 粘膜 扩张——弹簧状 一般状态——羽毛状 排空——雪花状
小肠全长约5--7米 空肠与回肠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
胃肠道X线读片
(五)结肠正常造影表现
消化道的正常 造影表现
胃肠道X线读片
胃肠道X线读片
龛影
混合型食管癌
胃肠道X线读片
食管癌的造影诊断
食管基本X线造影表现
•管腔狭窄和扩张 • 管壁僵硬 • 充盈缺损 • 腔内龛影
•粘膜皱襞中断、破 坏、消失
胃肠道X线读片
胃
n 胃溃疡 n 好发于20-50岁 n 男性多见胃壁溃烂凹陷,自粘膜层开始向下侵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 n 呈类圆形,边缘整齐,周围有水肿和粘膜聚集 n 严重时侵及浆膜层可发生胃穿孔 n 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 n 多发溃疡:胃或十二指肠内多个溃疡
胃肠CT扫描技术培训课件
胃肠CT扫描技术
19
液体充盈法
• (1).液体充盈肠道时要采用温热的灌
肠液,过冷对肠道产生刺激,病人不能 耐受。对比剂的浓度为1~3%,总量可 根据病变位置来确定灌入量,体位采用 左侧卧位。润滑肛管,肛管插入深度为 7~10cm,注药前15min 肌注低张药 654-2 20mg。
胃肠CT扫描技术
给药。采用三期扫描。三期扫描参数分别为:
• 造影剂总量80~100ml
• 注射速率3~3.5ml/s
• 扫描延时:(1)动脉期20~30s
•
(2)门脉期60~80s
•
(3)平衡期3~4min
胃肠CT扫描技术
11
多层CT血管成像(MSCTA)
• 1.多层CTA可清楚显示血管解剖,具有非侵
入性和简便的特点,一次检查即可得到动 脉、门静脉、静脉血管系统三维解剖信息, 可显示DSA难以显示的动脉壁及壁外组织结 构,是临床诊断和术前了解血管情况的重 要手段。
胃肠CT扫描技术
12
• 2. 研究认为,胃周3D—MSCTA对提高腹腔
镜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 3.门静脉血管造影(CTP)可清晰显示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及主要侧支血管的走行和分 布,对胃静脉曲张的检查,CTP效果较胃镜 敏感,且CTP可清晰显示内镜无法观察的胃 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
胃肠CT扫描技术
胃肠CT扫描技术
5
扫描前准备
• 1.胃的准备 2.肠道的准备
要想取得高质量的多层螺旋CT 图像首先 要准备好胃肠道。 胃CT扫描前一天晚餐瞩 病人进流质,检查前禁水、禁食6~8小时 以上,胃内无残留物。采用方法有液体充 盈法和气体充盈法两大类。
胃肠CT扫描技术
中华消化学会胃肠电临床诊断标准
中华消化学会胃肠电临床诊断标准
中华消化学会制定了一套胃肠电临床诊断标准,该标准的目的是为医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对患者进行胃肠电相关疾病的诊断。
根据中华消化学会的胃肠电临床诊断标准,胃肠电疾病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和体征:包括患者的主诉、疼痛部位、疼痛性质、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
2. 电生理检查:包括胃电图(GG)、小肠电图(SG)和结肠电图(CG)等。
通过分析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评估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和电活动是否正常。
3. 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定义:根据胃肠电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存在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
4. 胃肠电异常的分类: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胃肠电异常分为低频异常(如胃下垂、胃瘫等)和高频异常(如胃肠过敏综合征、躯体化障碍等)。
中华消化学会的胃肠电临床诊断标准是一份权威的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对胃肠电相关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建议患者就医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培训课件
插管禁忌者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11
静 态 食 管 测 压 仪 器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12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13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14
食管测压参数
• LESL
二-四cm
• LESP
一四-二一mmHg
• LESRR
>=八五%
• EB 远端时限 二.七-四.八
近端时限 二.五-四.一
近端振幅 五一-一一九
袋收集末段呼气标本,每隔一五分钟收集一次,历时四-六小时. 五.用注射器抽取密闭袋中末段呼气一毫升,注入氢气气相色谱仪
进行分析. 六.为了不与小肠细菌过度孳生de出峰时间相混淆,有报告在服乳
果糖de同时口服稀钡,定时在X线透视下观察钡头到达部位,
便可辨别出峰时间是在小肠胃肠抑动力或检查是项目在回盲部,用以鉴别是小41 肠细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39
胃肠动力检查项目
40
氢呼气试验
原理
氢呼气试验最早在一九六八及一九六九年介绍并应用于乳糖吸收 不良de诊断.
试验方法
一.试验前 未用过抗生素二周以上,未作过灌肠术. 二.试验前一天避免进食富含纤维素食品、麦面食、豆类及豆制 品、
牛奶及奶制品\禁食、禁烟. 三. 测定氢气基础值. 四.服乳果糖一零-一五克(溶于一零零毫升温水中)后,用单向活 瓣密闭
二四 h component % time < pH 四 total
Mean ± SD Normal 一.五 ± 一.四 < 四.二
% time < pH 四 upright
二.三 ± 二.零 < 六.三
% time < pH 四 supine
附一:胃肠电图临床诊断标准
附一:胃电图临床诊断标准(试行)注:本标准在1987年合肥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基础上,根据1999年厦门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新标准,作适当修订。
附二:临床肠电图参考数据(试行)频率:c p m;幅值:µv说明:⑴正常人:CEA50%,DERA30%,CERA15%,CEC5% ⑵近病灶导联出现异常波形比率较高。
附三:临床胃肠电图检查操作统一规范(试行)一、检查前准备1.提前停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各种西药二天以上,中药须停五天以上。
2.检查前1-2天用普通膳食,避免过多辛辣、酒、油腻饮食或其他强刺激性食物。
3.须在空腹6小时以上进行检查,且在检查当日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性精神活动。
4.被检查者仰卧。
精神安静、呼吸平稳后方可检查。
检查前尚须询问病员排便及排气情况,必要时可听诊肠鸣音。
5.仪器接地良好,电极接触可靠,应配有交流稳压电源。
6.仪器应预热20分钟以上,基线应稳定,且无漂移。
二、进餐功能负荷实验1.标准餐成分为:蛋白质18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10克加水100毫升,在5分钟内吃完。
记录时间10-30分钟,也可根据实验计划决定,但记录不得少于10分钟。
2.保持仰卧位进餐,一般左手(未缚电极)取食物或他人辅助进食,以免电极接触不良及导联投影位置改变。
3.进食吞咽动作全部完成后约5分钟(或连续观察),方可记录(或采样)。
4.可根据实验目的采用药物试验或进面食50克。
三、检查注意事项1.详细填写申请单、报告单,需积累完整资料。
2.安放电极处应以无水(或95%)酒精棉球仔细揩拭脱脂,电极与皮肤间的导电介质可用电极膏或0.9%盐水棉球(大小与电极中心凹部体积相当),保持自然湿度。
3.胃电图必须检测胃窦、胃体两个导联。
(也可做小弯、大弯导联)肠电图必须检测升结肠、降结肠两个导联,横结肠与乙状结肠因变异较大,只作为参考。
4.以单极导联检测为准,参考电极一般置于病人右腕部内侧,人体接地电极置于右小腿踝骨内侧。
胃肠电图仪操作规范
胃肠电图仪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通过胃肠电波形的改变,了解胃肠蠕动功能,协助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是否禁食 6 小时及以上。
2、评估患者检查前两天是否服用过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是否进食过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评估患者检查前是否有过剧烈运动,精神是否紧张。
4、评估患者的排便和排气情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75%乙醇、棉签、弯盘;2、电极片 10 个;3、遵医嘱准备标准餐一份(蛋白质 18g,脂肪 22g,碳水化合物 10g,水100ml)或面食 50g;4、其他:医嘱单、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备屏风。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患者。
将患者带至检查室,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紧张情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检查仪器设备,接地良好,确认处于备用状态,仪器预热20 分钟。
4、洗手,遵医嘱准备标准餐一份或面食 50g。
5、备齐用物携至检查室,再次核对。
6、关闭门窗,暴露患者腹部,安放电极处以酒精棉签仔细擦拭脱脂,待干,连接电极及导联,准确安放电极。
7、胃电检查。
V1 胃体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旁开3-5cm,向上 1cm;V2 胃窦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右旁开2-4cm;V3 胃小弯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上 1/2 处;V4 胃大弯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下 1/2 处。
8、肠电检查。
C1 升结肠导联:髂前上棘纵向垂直与右肋缘相交,取其线段中点外侧;C2 降结肠导联:必须与升结肠部位对称;C3 直肠导联:背侧近骶尾末端;C4 乙状结肠导联:左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部连线外 1/3 处。
9、RA 参考电极:左(右)手腕部内侧;LL 接地电极:左(右)手脚踝内侧。
RA 与 LL 电极安放在患者上下肢的同一侧。
10、点击桌面 SDJ-8D8 食管动力检测图标,点击压力检测按钮,输入用户名“user”,密码为“89”,确认。
点击菜单图标栏第二图标“采样”,关闭患者信息。
胃肠道显像临床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常图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正常 B,C,D干燥综合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唾液腺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从血液中 摄取和分泌99mTcO4-离子的功能,iv. 99mTcO4-随血流到达唾液腺,被小叶细胞从 周围毛细血管中摄取,并在一定的刺激下分 泌出来。因而在体外对唾液腺进行显像,可 了解唾液腺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情况, 包括摄取功能、分泌功能和导管通畅情况。
唾液腺显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点内容
• 消化道出血显像剂 • பைடு நூலகம்位胃粘膜出血显像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显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如果胃肠道的血管有破裂出血示踪剂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随时间推移放射性示踪剂随血液渗出越多该出血部位的放射性就越强利用核显像技术就可以在ect的照片上显示出与出血部位一致的放射性浓聚区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胃肠道出血显像
授课内容
异位胃黏膜显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胃肠道出血显像能探测出血量低达0.1ml/min 的消化道出血,灵敏度达85%~90%以上, 诊断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80%左右。
八导胃肠电ppt课件
⑺、主功率比
谐波主频率波形的功率占整个谐波波形功率之比(%)。
⑻、正常慢波百分比
正常范围内胃肠电图的波形占整个胃肠电波形的百分比例,一般 大于65%为正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之异常。
⑼、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
反映慢波频率不稳定因素的变化情况。一般小于20%,否则有可 能异常节律波形过多,可与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参数综合判断。
8
编辑版ppt
2、胃肠电电极位置安放 有效电极体表投影位置为: 胃体(1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旁开三至五厘米,往上一厘米; 小弯(2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上1/2处; 大弯(3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下1/2处。 胃窦(4导联):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右旁开二至四厘米; ⑶、接地电极置于右小腿内侧踝部; ⑷、参考电极置于右手腕部内侧;
5
编辑版ppt
4、厌食症:厌食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也是造成 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余华[7]对90例此类厌 食儿童进行胃电图检查,发现他们胃电图波形紊乱,慢 波不规则,主频值下降,提示胃动过缓。胃电图对儿童 厌食是一项较好的辅助检查工具。
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杨勇[8]对50例新 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胃电检测表明中、重度HIE在喂 奶前即存在着胃动过缓百分比增多的现象,喂奶后胃电 节律更加紊乱,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降低,胃动过缓和 胃动过速均明显增多,而轻度HIE患儿的胃电活动与健 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中、重度HIE后,由于 胃电节律紊乱造成新生儿胃动力下降,易出现腹胀、呕 吐、拒乳、胃潴留等症状,6 容易发生对喂养不耐受。编辑版ppt
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当我们将皮
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便记录出胃肠电信号,
胃电图
器及胃电测试盒(六个插孔),接插六根导联
电极,1~4号为测量电极,置于受试者胃部腹
壁体表各检查点,5号为参考电极,夹于右手
(或左手)腕内侧,6号为接地电极,夹于右
小腿(或左小腿)内侧踝部。
•
前置放大器要求高输入阻抗(>5MΩ)、低
噪声、低漂移、高共模抑制比,CMRR≥90dB,
频率响应:时间常数大于10秒,高频截止频率在
据,同时实时显示胃电信号,对其进行一系
列的处理,通过显示器给出患者的辅助分析
和诊断结果。
•
该结果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输出。
•
胃电检测板可直接插在PC系列微机上运
行,便于对其软件设计。
•
用高级语言编程,在完成四道胃电采集
和数字滤波等处理之外,能够进行快速FFT变
换、自相关、互相关分析、功率谱估计、运行
仪器
•谢谢!
胃电图
• 第九小组 • 讲解: • 材料收集与ppt制作:
胃电图
•
胃 电 图 ( Electrogastrogram , EGG )
是由置于上腹部的体表电极测得的胃肌电活
动,是一种无创测量方法,反映胃电活动及
异常的模式。
•
根据胃电图参数的改变可对胃病患者作
出参考诊断,亦可对治疗和药物效果作出评
估。
100~1KHz之间,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1μVp-p,
基线漂移不大于0.5mm(10分钟);
•
仪器中还设有滤波抗干扰环节。灵敏度控制
分1和1/2两档,“1”为10±0.5mm/150μV,
“1/2”为5mm/150μV,主放大器给出足够的胃
电信号输出,推动记录仪描记胃电图,定时音响
胃肠电图临床培训教材
胃肠电图临床培训教材合肥华欣电子技术研究所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胃肠电图概况 21、胃肠电图机理 22、胃肠电图特点 2二、胃肠电图的发展历程2三、胃肠电图仪的设计原理 31、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32、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4四、胃肠电图仪临床操作规范 61、检查前准备 62、永久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63、进餐功能负荷试验74、记录注意事项75、波形分析参数及临床试行标准8五、胃肠电图临床表现特征91、正常胃电图92、病理胃电图10六、胃肠电图仪操作注意事项111、仪器操作注意事项112、体表电极使用注意事项11七、胃肠电图仪的保养与维护121、注意事项122、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12 附1: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试行)14 附2:智能胃肠电图仪与电子胃镜临床诊断比较一览表15一、胃肠电图概况1、胃肠电图机理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
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运动(蠕动)的结果。
胃肠电是电生理学科的重要分支,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ECG)、脑电图(EEG)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当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便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
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者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及疗效判定。
2、胃肠电图特点胃肠电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对心电图而言起步较晚,这主要取决于胃肠电图的特点及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于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和缓慢,给胃肠电信号的检取带来很大的难度。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
工程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胃肠电图技术的发展。
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通常是指其信号的幅度而言,一般胃肠电信号的幅度只是微伏级,而心电信号的幅度则为毫伏级,二者相差千倍,心电信号则比较容易检取,这也是心电图发展较早的原因之一。
附一:胃肠电图临床诊断标准
附一:胃电图临床诊断标准(试行)注:本标准在1987年合肥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基础上,根据1999年厦门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新标准,作适当修订。
附二:临床肠电图参考数据(试行)频率:c p m;幅值:µv说明:⑴正常人:CEA50%,DERA30%,CERA15%,CEC5% ⑵近病灶导联出现异常波形比率较高。
附三:临床胃肠电图检查操作统一规范(试行)一、检查前准备1.提前停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各种西药二天以上,中药须停五天以上。
2.检查前1-2天用普通膳食,避免过多辛辣、酒、油腻饮食或其他强刺激性食物。
3.须在空腹6小时以上进行检查,且在检查当日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性精神活动。
4.被检查者仰卧。
精神安静、呼吸平稳后方可检查。
检查前尚须询问病员排便及排气情况,必要时可听诊肠鸣音。
5.仪器接地良好,电极接触可靠,应配有交流稳压电源。
6.仪器应预热20分钟以上,基线应稳定,且无漂移。
二、进餐功能负荷实验1.标准餐成分为:蛋白质18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10克加水100毫升,在5分钟内吃完。
记录时间10-30分钟,也可根据实验计划决定,但记录不得少于10分钟。
2.保持仰卧位进餐,一般左手(未缚电极)取食物或他人辅助进食,以免电极接触不良及导联投影位置改变。
3.进食吞咽动作全部完成后约5分钟(或连续观察),方可记录(或采样)。
4.可根据实验目的采用药物试验或进面食50克。
三、检查注意事项1.详细填写申请单、报告单,需积累完整资料。
2.安放电极处应以无水(或95%)酒精棉球仔细揩拭脱脂,电极与皮肤间的导电介质可用电极膏或0.9%盐水棉球(大小与电极中心凹部体积相当),保持自然湿度。
3.胃电图必须检测胃窦、胃体两个导联。
(也可做小弯、大弯导联)肠电图必须检测升结肠、降结肠两个导联,横结肠与乙状结肠因变异较大,只作为参考。
4.以单极导联检测为准,参考电极一般置于病人右腕部内侧,人体接地电极置于右小腿踝骨内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2年至1950年是胃肠电图的初创阶段,这期间人们主要致力于胃肠电图的探索性工作,首先有美国阿瓦列兹(Aivarez .W)于1922年应用弦线电流计和电子管心电图机等设备在一名患癌的老年妇女身上记录了世界上第一幅胃电图,接着美国的汤姆帕(Tumpeer .H)在1926年从一位患幽门梗阻的老年妇女和一位5岁男孩身上记录到胃电图。所用仪器是用心电图标准III导联,记录的弱胃电信号淹没在心电图的信号干扰中。
胃肠电图临床培训教材
华欣电子技术研究所
凯利光电科技
一、胃肠电图概况 2
1、胃肠电图机理 2
2、胃肠电图特点 2
二、胃肠电图的发展历程 2
三、胃肠电图仪的设计原理 3
1、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3
2、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4
四、胃肠电图仪临床操作规 6
1、检查前准备 6
2、永久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6
3、进餐功能负荷试验 7
4、记录注意事项 7
5、波形分析参数及临床试行标准 8
五、胃肠电图临床Biblioteka 现特征 91、正常胃电图 9
2、病理胃电图 10
六、胃肠电图仪操作注意事项 11
1、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11
2、体表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11
七、胃肠电图仪的保养与维护 12
1、注意事项 12
2、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12
图1 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原理结构方框图
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具有两个检测通道,通过两个检测通道处理的胃肠电信号,经A/D模数转换电路将两路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在国首次采用液晶显示器(LCD),以显示在检测过程中胃肠电波形并采用微型打印机打印波形及分析数据。单片机控制系统以程序指令形式控制微型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整机结构一体化,性能稳定,操作使用方便。
胃肠电信号非常缓慢,通常是指其电信号的变化周期,一般正常人的胃电信号的频率只有0.05HZ左右即3CPM,肠电信号的中心频率为0.2 HZ左右即12CPM。,
上述胃肠电信号的微弱和缓慢,构成了胃肠电图的特点,因而在设计采集胃肠电信号的设备—胃肠电图仪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高新技术,方能保证准确检取人体及动物的胃肠生物电信号。
附1: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试行)14
附2:智能胃肠电图仪与电子胃镜临床诊断比较一览表 15
一、胃肠电图概况
1、胃肠电图机理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运动(蠕动)的结果。
胃肠电是电生理学科的重要分支,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ECG)、脑电图(EEG)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当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便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者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及疗效判定。
1、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胃肠电图仪同其它医疗仪器一样也从分立元件、终端采用机械式热笔型记录仪过渡到采用集成电路、微机技术实现智能化。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对胃肠电信息的认识不断加深,因此对胃肠电信息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而老式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产品,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采用的集成电路集成度不高,测量参数少,而采用体积较大与主机分离的外设打印机使操作很不方便,因此无法满足和适应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为此我们利用当今最新科学技术研制了带液晶显示的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该机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12176184
近70年来,国外学者为找出胃肠电活动与胃肠疾患的对应关系,进行着认真艰苦的探索与研究,现已摸索总结出比较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使胃肠电图的临床应用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
三、胃肠电图仪的设计原理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在发展高科技、加强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下,根据胃肠电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的意见,华欣电子技术研究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制了带液晶显示的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和带胃肠电生物信息检测卡的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
上世纪五十~七十年代是胃肠电图的深入研究阶段。世界各国学者在胃肠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快慢波起源及生理病理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1959年西德学者正式提出胃电图的名称。八十年代至今是胃电图的发展、应用阶段,全世界已有十几个国家数百个临床研究基地进行了胃电的研究和胃电图临床应用开发工作。国际性的胃电图学术会议于1983年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召开,会后12个国家34位从事胃电图研究的专家学者,以美国斯登教授为主编,于1985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胃电图学”。自七十年代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性胃肠电及运动学术会议和国际性电生理学会议,都有胃肠电图方面的专题讨论;我国的胃电图学术会议亦每两年召开一次,1999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召开的胃电图学术会议,制定了我国胃电图诊断标准(草案),对临床胃电图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个新一轮的胃电图临床应用研究的学术高潮即将形成。
2、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在设计过程中,对其电路结构作了较大调整,改变了以往信号处理模拟电路单独组机、通过外接电缆与主机相连的模式,而采用多导生物电信息检测卡的结构形式。它是将原单独组机的胃肠电信号放大、滤波、控制与反馈、功放等模拟电路和A/D模数转换电路集于一块计算机卡上,直接插到计算机PCI插槽中。在Windows98环境下开发的专用软件支持下,实现对胃肠电信号的自动检测与分析。
2、胃肠电图特点
胃肠电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对心电图而言起步较晚,这主要取决于胃肠电图的特点及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和缓慢,给胃肠电信号的检取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工程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胃肠电图技术的发展。
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通常是指其信号的幅度而言,一般胃肠电信号的幅度只是微伏级,而心电信号的幅度则为毫伏级,二者相差千倍,心电信号则比较容易检取,这也是心电图发展较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