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错配到脱落_附缀_于_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_动词的及物化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比方: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æ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æ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

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构造关系。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构造内一样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

即在语言的组合构造的*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一样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上下,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

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

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词化与语法化

词化与语法化
Lecture 5 词化与语法化 Lexicalization & Grammaticalization
词化是达的一个在语义上较为 复杂的概念。 (许余龙,1992) 分析型表达法(analytic expression); 综合型表达法(synthetic expression) (Banczerowski) (1980:336)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trends is verbing(or the practice of converting nouns into verbs). A few years ago would you have attended a meeting and dared to say you had categorised your subject? Areaised and prioritised it? Then timelined and agendaed it? Yet you hear this constantly in education and business. Matters are resourced and targeted, trialled and actioned. Soon I expect to hear they have been impacted, statemented and mediaed.
1.1.1 Verb dis-,en-, de-,-fy, -ize, -en。 inflame ( 使 燃 烧 ) , interlace ( 使 交 织 ) , enable ( 使 能 够 ) , embarrass ( 使 为 难 ) , justify (使有正当的理由,identify(使等同于, derail(使火车出轨), dispirit(使气馁), flatten(把……弄平), soften(使柔和), dramatize(使引人注目), modernize (使现 代化),counterpoise(使平衡)。

日语动词的各种变化

日语动词的各种变化

日语动词的各种变化动词条件形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え段假名+ば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れば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くれば;する变成すれば注:形容词条件性的变化规则一类形容词将い去掉+ければ;二类动词词干直接加上ならば(ば有时常常省略)动词能动态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え段假名+る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られる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こ+られる;する变成できる动词的命令形和命令句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え段假名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ろ或よ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来(こ)い;する变成しろ或せよ(注:ろ常用与口语;よ常用于书面语)补:动词的敬体命令形动词的第一连用形后面加上なさい构成敬体命令性(vなさい一般只用于大人对小孩·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或者关系亲密的人)动词被动态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あ段假名+れる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られる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こ+られる;する变成される动词使动态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あ段假名+せる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させる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こ+させる;する变成させる动词使被态即使动态与被动态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あ段假名+せられる或される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させられる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こ+させられる;する变成させられる动词意志形的变化规则一类动词将う段假名变为お段假名+长音う(お)二类动词将る去掉+よう三类动词将くる变成こ+よう;する变成し+よう特殊动词的尊敬语和自谦语尊他语:行く、来る、いるいらっしゃる / いらっしゃいます行く、来る、いるおいでになる/おいでにまります言うお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います食べる、飲む召し上がる/召し上がりますするなさる/なさいますくれるくださる/くださいます一般的尊敬表现形式:お+和语动词的第一连用形+ になるご+汉字动词词干自谦语:行く、来る参る参りますするいたすいたしますいるおるおります言う申す申します食べる、飲む、もらういただくいただきます見る拝見する拝見します聞く、たずねる、訪問する伺う伺います会うお目にかかるお目にかかります知る、思う存じる存じます一般的自谦表现形式:お+和语动词的第一连用形+ する或いたすご+汉字动词词干形容词的第二连用形:一类形容词词干+くて二类形容词词干+で动词的动词的第二连用形。

语言学中词汇变化的次要形态过程

语言学中词汇变化的次要形态过程

语言学中词汇变化的次要形态过程黄伯荣与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认为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以及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随着历时语言学的时间轴不断向前推进,古无今有的新词应时而生,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类型:1.复合式为主的双音节词,以“安装、遥感、业主、信息、上网”为例。

2.三音节词,以“计算机、个体户、无公害、关系户、过劳死”为例。

3.附加式的新词——派生词,以“汉语热、开拓型、零距离、多方位、可行性”为例。

分析新词产生的原因,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促使人们创造新词,口语交际的需要也推动了新词的产生,此外类比也是构成新词的一个重要方法,由词缀或类词缀构成的派生词最能体现这一点,索绪尔认为“类比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形式”,以“旅游热、足球热、汉语热、出国热”等一系列“热”的派生词为例,最初,在造词方面,“热”的形式主要是“热X”。

随着“热”在语义方面的逐渐虚化,开始出现了表示某种潮流的含义,又根据“词根+词缀”的构词形式,并且,“热”放在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后面,位置逐渐固定,从而创造出“X热”类型的词语,在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提高的条件下逐渐流行并由此而产生新词新语。

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验证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类比是语言创造的原则”这一观点。

二、旧词的逐渐消失沿着历时语言学时间轴出现了一些新词,同样也会有一些旧词的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改变革新,加上交际的需要,一些旧词不得不被淘汰,即“古有今废”。

例如:“牙婆、还乡团、变工队、锄奸队、堡垒户”等。

历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时间是彼此代替的各项相连续的要素间的关系,而旧词的消失正是一种体现。

三、词义的演变就词义演变这一方面来看,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词义的扩大,指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例如“低调”原指“低的调门”,现在泛指“不张扬”或者“消沉”的意思;又例如“收获、健康、搁浅”等。

动词_得_的语法化历程

动词_得_的语法化历程
先句型发生变化: S+ V (得 ) + O] S+ 得 Vc+ Oc, / 得 0只能
收稿日期: 2006- 05- 30 作者简介: 高光新 ( 士生, 主要从事汉 语史研究。
) 35 )
放在 V c之前, 偏正结构 / 得 V0产生。例如: À 鸟兽之害人者 消, 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14] Á 孔子使从者为 宁武子臣于卫, 然后得去。[ 15] 如果要说 明谓 语动 作的 不可 能性, / 得 0前 可以 用 / 不、
语法化是一个过 程, 本 文把 / 得 0放在汉 语史 的全局 中, 力图历史地、系统地考察 / 得 0的语法化历程。
一 / 得 0字的词的语法化
/ 得 0的本义为 / 获得、得到 0。 5说文 # 彳部 6: / 得, 行有 所得也。0 [4] 5左传 # 定公九 年 6: / 凡获 器用曰得, 得 用焉曰 获。0 [ 5] / 得 0最初的意义是指获得某种具体的对象, 如 器物、 人物等等。例如:
¹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6] º 周公居东二年 , 则罪人斯得。[ 7] »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 哉游哉, 辗转反侧。[ 8] 以上的三个例句 中, / 得 0的对象都是具体的, 分别 是朋、 罪人 和 淑 女。 / 得 0 由 表 示 具 体 获 得 引 申 为 抽 象 获 得, 即 / 得 0的对象变为抽象的。例如: ¼昔之得一者: 天 得一 以清, 地得 一以 宁, 神得 一以 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 王得一以为天下贞。[9]
之前的助动词 / 得 0, 表示谓语动作 的可能 性, / 得 V0偏正结 构应用频率提高之 后, / 得 0进一步 语法化 为副词, 相应 句型 并未发生变化, 只是 / 得 0的词 汇意 义进 一步 虚化, V + O 或 为一体, 即 VP, S+ [得 ] V + O 可 以是 S+ [ 得 ] VP, 作 副词的 / 得 0表示反 问, 相当 于 / 岂、怎 0。 副词 / 得 0在 历史 上 较稀 见。例如:

语言学术语整理

语言学术语整理

语言学常用术语整理1、传统语法:传统语法是指代表前语言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特征、特别是18和19世纪欧洲学校语法特征的一系列的看法、程序和规定的语法。

后来被结构主义语言学取代,现代中学教学所用的语法都是传统语法。

传统语法的内容:①把语法分为形态学(词法)和造句法(句法)两大部分,以词法为主,详细讲解各类词在句子中的形态变化和语法作用。

句法往往比较简单,主要为词法服务。

②建立了形态学,研究语法形态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

③建立了句法成分,主语、谓语、为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

传统语法的特点:①它是规范性的语法,由语法学家订立一些条文,规定人们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不顾语言事实。

②它重视书面语,比较少或干脆不考虑口语。

③以拉丁语为楷模,它研究语法照搬拉丁语法框架。

④语言分析中重视意义,忽视形式。

⑤忽视语言结构层次。

贡献:虽然传统语法有许多缺点,但它作为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语法学派奠定了语法学基础,对普及语法知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现在语法学派林立,但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主语、宾语等语法范畴在各学派的体系中仍然使用,所以说传统语法对语法学具有开创作用。

2、结构主义语法:结构主义语法是在对传统语法评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整套语言学理论。

后来发展成三个分支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其中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最大,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集大成者是哈里斯。

结构主义语法的基本主张:①语法只能是描写语言,即说明人们怎样说一种语言,而不能像传统语法那样规定人们该怎么说。

②语法必须从形式出发描写语言,而不是像传统语法那样从意义出发来探讨语言。

提出根据分布划分词类。

③强调语言的内部层次,提出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④语言单位切分的方法:替代法、分布、转换法、对比分析法。

教育部语信司与鲁东大学共建的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主办第二届汉语辞书论坛

教育部语信司与鲁东大学共建的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主办第二届汉语辞书论坛

研 究 ,2 0 ( ). 01 4
[] 元 任 . 语 口语 语 法 [ ] 吕叔 湘 ,泽. 京 :商 务 印 书 6赵 汉 M . 北
馆 , l7 . 9 9
[] 谊生 论 与汉语 副词相 关的虚化机制 [ . 国语文 ,00 1. 7张 J中 J 20() [] 谊生 . 8张 现代汉 语 副词研 究 [ . M] 上海 :学林 出版 社 ,2 0. 00 [] 谊 生 . 语 理 论 与 汉 语 副 词 的元 语 用 法 [ ] / 法研 究 9张 元 C/语
科 学 院 、商务 印 书馆 、北 京大 学 、北 京师 范大 学 、上海 辞 书 出版社 、语 文 出版 社 、外 语教 学与 研 究 出版 社 、 中 国社 会 科学 出版 社 、上 海 牛津 大 学 出版 社 、山西省 社会科 学 院 、广 东 外语 外 贸大 学 、香港 中 国语 文学 会 、 安 徽大 学 、上海 外 国语 大学 、华东师 范 大学 、 黑龙江 大 学 、上海 理 工大 学 、南通 大学 、宁波大 学 、青 岛大
与探索 :十三辑.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2 0 . 06
[0 张 谊 生 . 错 配 到 脱 落 : 附 缀 “ ” 的零 形 化 后 _ 与形 1] 从 于 粜 容 词 、动 词 的及 物 化 [] 中国 语文 ,2 1 ( ) . J. 00 2 [ 1朱 德 熙 . 法 讲 义 [ ] 北 京 : 商 务 印书 馆 , 18 . 1] 语 M . 92
学 、鲁 东大 学等 2 家 出版社 、科 研机 构 和高 校 的编辑 、 学者 共4 多人 参加 了会议 。教 育部 语信 司 副司长 、 1 0
汉 语辞 书研 究 中心 学术委 员 会主 任王 铁 琨为 论坛 专致 贺信 ,鲁东 大学 副校 长 、汉语 辞 书研 究 中心 管理委 员 会 主任 王庆 ,中 国辞 书学 会 副秘 书长 徐祖 友 、李志 江 ,汉 语 辞书研 究 中心 学 术委 员会 委 员乐嘉 民、彭冬 林 、 张绍麒 ,汉 语 辞书研 究中心 学术 委 员会 顾 问张 志毅等 出席 了会议 。开幕式 上 ,徐 祖友 代表 中国辞 书学 会 向 论 坛 的召 开表 示热 烈 的祝 贺 。 开幕 式后 举 行全 体会 议 , 语 辞书研 究 中, 个 课题 组 的负 责人分 别代 表课 题 汉 06 组 , 向与会 的专 家 学者 介绍 了课 题概 况 、研 究进 展 、课题 难 点及 下一 步 的工 作思 路 。之后 ,各 课题 组分 别 召 开小 组会 议 ,就相 关 问题 进行 了专 题 性研 讨 。最后 ,论 坛进 行 了大 会交 流 与研讨 。

位移动词“至、往”的及物化过程和机制

位移动词“至、往”的及物化过程和机制
《 子 》 《 子 》 《 非 子 》 《 氏春 秋 》 《 国 策 》 《 记 》 中 古前 期 ( 庄 、荀 、韩 、吕 、战 和 史 ; 东汉 ) 献 为 东 汉 前 期 的《 衡 》 东 汉 中后 期 文 论 和
翻 译 的 佛经 ; 中古 中期 文 献 为 三 国 西晋 时翻 译 的 佛 经 ; 中古 后 期 文献 为 《 神 记 》《 说 新 语 》 东 晋 南 北 朝 时 翻译 的 搜 、世 和 佛 经 。其 中佛 经 语 料 的选 择 和 时 代 界 定 , 据 的 是 荷 兰 学 者 许 理 和《 期 佛 经 中 的 口语 成 分— — 确 定 最 佳 源 材 料 的 依 早
此基础上 , 文章运用 T l y a 的位移事件词化理论 , m 解释了两者 的及物化机制 :至” 至 +介词 +O “ 由“ 终点” 格式
脱落羡余介词而逐渐成为及物动词,往” “ 则由“ 往+V 蟓占” +O 格式重新分析而突然转为及物动词。 关键词 至 往 及物化 羡余介词脱落 重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 H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98 (000 —05—0 61 4421)2 14 8
1 引言
T2(03 16 1 ) 已敏锐观察到, 至( 达 ) 往( 此 移向 地 ) 这 两个位移动词 ( 为 _ 20 :0 —13 早 “ 到 义 、 由 地 彼 义” 记
亡, 两种格式呈现明显的替代关系 。 具体来看 , 在上古前期文献中,至” “ 作谓语 的用例共计 36 , 中:至+O 点” 4例 其 “ 终 极其罕见 , 仅有 4
[ 稿 日期 ]20 收 0 9年 9 2 日 月 4 [ 稿 日期 ]2 1 定 0 0年 1月 1 8日
本 文 为第 四十 六 批 中 国博 士后 科 学 基 金 一 等 资助 项 目“ 语 位 移 事 件 词 化 模 式 历 时 演 变 ” 阶 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汉 的 合作 导师 为 北 京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李 国英 教授 。此 文 曾 在 “ 四届 汉 语 史 研 讨 会 暨第 七 届 中 古 汉 语 国 际 学 术 研 讨 会 ” 第 (O 8年 8 , 京 语 言 文 化 大 学 ) 宣读 , 上 高 列过 先 生 提 出 了富 有启 发 性 的意 见 。此 次 发 表 又 有 些 补 充 和修 改 , 2O 月 北 上 会

论英语的逆生法

论英语的逆生法

结 尾 的 名词
,
的 构词 力 特 别 强
、 、
有 附加 于 任何 一 个 英 语 动词 的 潜 力

,
所 以 从 以一
、 、 、
结 尾 的名
、 、
词 逆 生 出来 的 动 词 为 数 亦 不 少



、 、




一 一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删去后级
名词 构 成 了形 容词

,
产 生于


,
原 指 再生草
,

” 、

地 上 未 割 的 过 冬草 由
”。
加上 后 缀 加上


约 一 百 五 十 年后

一 个 新 的名 词
又 从形 容 词
逆生
后逆 生 的
它作


,


多余 的脂 肪



名词

再加后缀

构成
形 容词
就 是 这 个名 词 删 去 后 缀
’ 意为

复合名词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四章 语法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四章  语法答案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内部曲折-一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格一一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性-一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

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

屈折词缀一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

黏着语素一-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

体一-体(aspect)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一一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一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式)。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数)。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属于(补充式),“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三、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A.大学、人民、(英)reader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2、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A.阳光充足B.已经开始C.调查研究D.工人和农民3、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B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4、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A.意义B、形态变化C、句法功能 D、语言的类型特点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A .单纯词B .派生词C.复合词 D.语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

【读书笔记】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1】(陆俭明、沈阳)15300

【读书笔记】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1】(陆俭明、沈阳)15300

第一讲&第二讲关于汉语和汉语研究【汉语的特殊性,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或者是汉语自身的特殊特点。

】一、语言是什么?1.语言的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所依赖的工具,也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

2.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约定俗成和变动的规则体。

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交际互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语音、词汇语法被看做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注意: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而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语言存在共性,各个语言之间的不同有可能是因为参数设置不同而已。

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语音学phonetics: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

音位学?Phonology语义学semantic:语言的意义词汇学lexics:词汇语法学syntax: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构造规则问题。

语用学pragmatic:符号和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问题形态学morphic (中文中没有)三、什么是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发音系统具有声调。

)3.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统计词中占71%5.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句子的意义需要根据语序、虚词来决定其语义。

),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呈一对多的对应。

6.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

7.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是一致的。

这是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及词类与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所带来的比如结果。

8.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无任何形式标志。

比如:吃食堂:动作-方式吃苹果:动作-受事吃大碗:动作-工具9.汉语的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随之改变。

比如:客人来了,来客人了。

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2020年第2期(总第109期)No.22920General Serial No.109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一语义界面研究高秀雪(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青岛226109)摘要:基于施力者和反施力者的事件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去及物化符合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去及物化结构的施事在施力过程中背景化,语义上降格,句法上隐形,受事论元受到凸显而前景化,在句法上实现为主语。

概念语义因素影响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形式表征,该句法一语义界面条件不仅包括施力一动态事件结构限制,还包括去及物化中事件状态化和主观化的语义条件。

汉语去及物化实现较英语去及物化更具有灵活性和多产性,其语言类型学差异的原因在于汉语动词性双音节构造和体貌凸显有助于减少事件的动态性。

关键词:去及物化结构;句法一语义界面;状态化;主观化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221-9056(2020)02-0065-08DOI编码:10.14095/ki.oce.2020.02.005一、研究背景上世纪70年代,Fillmorn(1908)和Cain(1976)等语言学家就开始关注词汇语义和句法之间的规律,他们发现动词语义能够对句法形式表征有决定作用。

上世纪)年代语言学界已普遍认可动词语义很大程度上决定句法结构,并发展了联接理论(Lineine Theory)或投射理论(Projectiocist Theor()(Chomsky,1091),提出论元结构对词汇项的句法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论元结构的提出解决了许多句法、语义连接问题,论元的句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从动词意义中预测出来得到解释,如根据次范畴化((ub-catenorizatioc),动词ni可以带一个外论元(external aryumeni)和一个内论元(ie-temal aryumeni)。

语义和句法表达之间联接规律广泛存在,Baacr(1951)提出“题元角色指派统一性假设(Uan formit)of Thete Assionmen)Hypothesis)”,认为句法位置和论元实现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句法和语义之间并不是总能匹配,二者之间的形义错配现象是困扰语言学界多年的一个问题。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一般句法成分有八个。每—个成分都是在同一层次上跟另一成分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
对,即:
主语——谓语:
差距‖很大
动语——宾语:
学好|本领
定语——定语中心语:(春节)前夕
状语——状语中心语:〔明显〕回落
补语中心语——补语:调查<出来>
七、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中心词分析法:
①(这篇)文章 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
|
|定语 ) 中 | | 动 语 | 宾 语 |
|中 > 补 | |定语) 中 |
思考和练习二 P24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 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 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 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①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②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③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④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⑤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⑥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五、“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
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
仅供个人参考
For persBiblioteka 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什么是“语文学”?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代文化典籍所用语言和后世语言间出现差异。

为解读这些古代文化典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一批人开始专门解读古人留下的经典著作,这样的研究称为语文学。

5.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是什么?1)研究对象:语文学,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当代口头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十分重视对口语的研究。

2)研究目的:语文学,为解读古代典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语言学,主要是分析语言自身的结构和规律。

3)学科性质:语文学不是独立的学科;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

6.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7.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在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8.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9.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10.西欧和我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是在(文艺复兴)和(五四运动)这两个运动之后分别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

11.了解语言学的分类。

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12.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流派。

传统语言学派;历史语言学;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系统-功能学派/伦敦学派;认知语言学派。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辅导书习题集)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辅导书习题集)

名词解释1、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2、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等形式。

3、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4、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

5、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

6、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7、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8、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9、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10、主语: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被陈述对象。

11、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12、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

13、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

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

14、紧缩:即缩小语言单位的长度。

使一个语言片段由复杂到简单。

15、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16、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

即要求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17、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基本结构相同。

18、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19、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0、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1、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

22、位移动态义:这是一种与句式相关的类别。

包含两个特征:一是核心动词具有[+位移] 语义特征,一是具有表源点或终点的名词项。

23、语义格:句子中与谓词相关联的项,组合后产生一种语义关系,称为语义格。

24、非意志动态义:指句子动作行为非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动作行为。

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派生词汇总

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派生词汇总

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派生词汇总派生词,是英语主要的构词法。

这方法是借前缀或后缀之助,制造出派生词,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种。

前缀以否定前缀­等为主,使延伸出来的派生词变成反义词。

以下为大家总结了高中英语必修一~必修八的派生词汇总,方便记忆。

Unit 11.power n. 力量; 权力 powerful adj.强有力的2.dust n.灰尘 dusty adj.积满灰尘的3.suffer v.遭受; 忍受; 经历 sufferer n.患病者; 受苦者 suffering n.痛苦; 折磨4.exact adj.准确的; 精确的 exactly adv.确切地; 恰恰5.agree vi.同意 agreement n.同意 disagree vi.不同意6.ignore vt. 不理睬; 忽视 ignorance n. 无知; 愚昧 ignorant adj.无知的Unit 21.actual adj.实在的;真实的 actually adv.实际上;事实上2.office n. 办公室 official adj.官方的;正式的 officer n. 军官3.fluent adj.流利的;流畅的 fluently adv.流利地;流畅地. fluency n. 流利;流畅4.frequent adj.频繁的;常见的 frequently adv.常常;频繁地 frequency n.频繁;频率5.express v.表示; 表达 expression n.词语; 表示; 表达6.east n.东方 eastern adj.东方的; 东部的 eastward(s) adv.向东Unit 32. graduate vi. 毕业 n. 大学毕业生 graduation n. 毕业3. determine v. 决心; 决定 determined adj. 坚决的; 有决心的 determination n. 决心4. persuade vt. 说服; 劝说 persuasion n.说服; 劝说 persuasive adj.有说服力的; 劝说的5. courage n. 勇气, 精神 encourage v. 鼓励, 鼓舞 encouraging adj. 令人鼓舞的16. rely v. 依赖, 信赖 reliable adj. 可信赖的, 可靠的 reliably adv. 可靠地Unit 41. mine n.矿,矿山 miner n. 矿工2. judge v. 判断, judgement n. 判断力3. injure vt. 损害; 伤害 injury n. 损害; 伤害 injured adj.受伤的4. congratulate v. 祝贺; 恭喜 congratulation n. 祝贺; (复数)贺词5.electric adj. 电的; 导电的 electricity n. 电; 电流; 电学 electrical adj.与电有关的6. frighten v. (使)惊吓 frightened adj. 受惊的; 受恐吓的 frightening adj. 令人恐惧的Unit 51. devote vt. 献身;专心于 devotion n. 忠实;忠诚 devoted adj. 忠实的;深爱的2. guide vt. 带领;引导 guidance n. 指导;领导,导游3. equal adj.平等的 equality n.平等 equally adv.平等地4. generous adj.慷慨的;大方的 generosity n. 慷慨;大方5. active adj.有活力的 action n.行动 activity n.活动6. violent adj.暴力的 violence n.暴力,暴行1. value n. 价值 valuable adj. 贵重的;有价值2. survive vi. 幸免;幸存;生还 survival n. 幸免;幸存 survivor n. 幸存者3. amaze vt. 使吃惊;惊讶 amazing adj. 令人吃惊的 amazed adj. 感到吃惊的amazement n. 惊讶;惊奇4. art n. 艺术 artist n. 艺术家5. paint v. 绘画;油漆 painting n. 绘画;画 painter n. 画家;油漆匠6. formal adj. 正式的 informal adj. 非正式的Unit 21. compete vi. 比赛; 竞争 competitor n. 竞争者 competition n. 比赛; 竞争 competitive adj. 竞争的;竞争激烈的2. volunteer n. 志愿者; vi 自愿 voluntary adj. 自愿的; 志愿的3. base v. 以…为基础 n.基地 basis (pl. bases) n. 基础; 根据 (复数)basic adj. 基本的; 基础的4. admit v. 容许;承认;接纳 admission n. 承认;入场费5. advertise v. 做广告; 登广告 ad (advertisement) n. 广告 advertiser n. 广告商6. pain n. 疼痛;痛苦 painful adj. 疼痛的;痛苦的 painless adj. 无痛的Unit 31. simple adj. 简单的 simply adv. 简单地 simplify vt. 简化simplification n. 简单化2. operate v. 操作; 运转; 动手术 operation n. 操作; 运转; 手术operator n. (电脑) 操作员; 接线员3. technology n. 工艺; 科技; 技术 technological adj. 技术的4. real adj. 真实的 really adv. 真正地; 事实上 reality n. 事实; 真实realize v. 实现; 意识到5. person n. 人 personal adj. 私人的;个人的 personally adv. 就个人而言;亲自6. appear vi. 出现;显得 disappear vi. 消失 appearance n. 外观; 外貌; 出现disappearance n. 消失1. protect vt. 保护 protection n. 保护2. mercy n.仁慈;宽恕 merciful adj.仁慈的;怜悯的3. importance n. 重要性 important adj. 重要的4. appreciate vt. 感激;欣赏 appreciation n. 感激;欣赏5. succeed vi. 成功; vt. 继承; 接任 success n. 成功 successful adj. 成功的successfully adv. 成功地6. harmn. /vt. 损害; 伤害; 危害 harmful adj. 有害的 harmless adj. 无害的Unit 51. invite v. 邀请; 招待 invitation n. 邀请; 招待 inviting adj. 诱人的; 有魅力的2. humor/humour n. 幽默; 诙谐 humorous adj. 幽默的; 诙谐的3. attract v. 吸引; 引起 attraction n. 吸引; 吸引力attractive adj. 吸引人的; 有吸引力的4. confident adj. 自信的;确信的 confidence n. 信心;信任5. devote vt. 奉献;致力 devotion n. 投入;热爱 devoted adj. 忠实的;投入的6. perform v. 表演;履行;执行 performance n. 性能; 表演; 执行; 绩效performer n. 表演者Unit 11. beauty n. 美;美人 beautiful adj. 美丽的 beautify vt. 美化2. believe v. 相信; 信任 belief n. 信任; 信心; 信仰 believable adj. 可信的unbelievable adj. 难以置信的 unbelievably adv. 难以置信地4. arrive vi. 到达 arrival n. 到来; 到达; 到达者5. independence n. 独立; 自主 independent adj. 独立的; 自主的independently adv. 独立地; 自主地;自力地6. forgive vt. 原谅; 饶恕 forgiveness n. 原谅; 饶恕forgivable adj. 可以宽恕(原谅)的 unforgivable adj. 不可原谅的1. balance vt. 平衡; 权衡 n. 天平; 平衡 balanced adj. 平衡的2. curious adj. 好奇的 curiosity n. 好奇心 curiously adv. 好奇地3. host n. 男主人;男主持人 hostess n. 女主人;女主持人4. weak adj. 虚弱的 weakly adv. 虚弱地;无力地 weakness n. 缺点;虚弱;弱点5. strong adj. 强壮的; 坚强的 strongly adv. 强烈地; 强有力地strength n. 强项; 长处; 力量 strengthen vt. 加强; 增强6. benefit n. 利益 v. 有益于; 有助于 beneficial adj. 有益的; 有利的Unit 31. novel n. 小说 adj. 新奇的;异常的 novelist n. 小说家2. adventure n. 奇遇; 冒险 adventurous adj. 爱冒险的; 充满危险的adventurer n. 冒险家;投机分子3. permit v. 许可 n. 通行证; 执照 permission n. 许可;允许4. patience n. 耐性;耐心 patient adj. 有耐心的 impatient adj. 没耐心的patiently adv. 耐心地5.unbelievable adj. 难以置信的 believable adj. 可以相信的believably adv. 可以相信地 unbelievably adv. 难以置信地6. rude adj. 粗鲁的;无礼的 rudely adv. 粗鲁地 rudeness n. 粗鲁;无礼Unit 41. system n. 系统; 体系; 制度 systematic (al) adj. 系统的; 有系统的systematically adv. 系统地; 有系统地2. puzzle n. 谜; 难题 v.(使)迷惑 puzzled adj. 困惑的 puzzling adj. 令人困惑的3. exist vi. 存在;生存 existent adj. 存在的;生存的 existence n. 存在;生存4. violence n. 暴力; 猛烈 violent adj. 暴力的; 猛烈的 violently adv. 粗暴地;猛烈地5. foundation/fundament n. 基础 fundamental adj. 基本的; 基础的fundamentally adv. 根本地; 从根本上Unit 51. slight adj. 轻微的;微小的 slightly adv. 稍微;轻微地2. surround v. 包围;围绕 surrounding adj. 周围的;附近的surroundings n. 周围的环境3. mix v. 混合;混淆 mixture n. 混合物;混合状态4. tradition n. 传统 traditional adj. 传统的 traditionally adv. 传统上5. please vt. 使高兴; 使满意 pleased adj. 欣喜的; 高兴的; 愉快的pleasing adj. 令人愉快的; 讨人喜欢的6. impress vt. 使留下深刻印象 impressive adj. 给人深刻印象的;感人的impression adj. 印象;感觉Unit 11. determine v. 下决心, 决定, 果断 determination n. 决心2. consider v. 考虑;认为 considerate adj. 考虑周到的; 体贴人的considerable adj. 重要的, 值得考虑的 consideration n. 考虑; 体谅3. intend vt. 计划; 打算 intention n. 意图; 目的; 意向4. modest adj. 谦虚的; 谦让的; 适度的 modesty n. 谦逊;稳重;质朴5. achieve vt. 取得,达到 achievement n. 成就,功绩6. entertain v. 使欢乐, 款待 entertainment n. 娱乐, 款待, 表演entertaining adj.愉快的, 有趣的Unit 21. nation n. 国家;民族 national adj. 民族的 nationality n.国籍2. occupy vt. 占据, 占领; 使忙碌; 居住 occupation n. 工作; 职业; 占领3. produce v. 生产;制造 product n. 产品 production n. 生产;制造4. discover v. 发现 discovery n. 发现;发觉5. reduce vt. 减少;减缩 reduction n. 减少;减缩6.confuse v.使疑惑, 使为 confusion n. 疑惑, 困惑 confused adj.疑惑的, 难以Unit 31. astonish vt. 使惊诧 astonishment n. 惊讶; 令人惊讶的事astonished adj. 感到惊讶的 astonishing adj. 令人惊讶的2. fortune n. 财产, 命运, 运气 fortunate adj. 幸运的; 吉利的fortunately adv. 幸运地3. bore vt. 使厌烦 n. 讨厌的人, 麻烦事 boredom n. 厌烦; 厌倦bored adj. 感到厌烦的 boring adj. 令人厌烦的4. entertain v. 使欢乐; 款待 entertainment n. 娱乐5. convince vt. 使信服 convinced adj. 相信的 convincing adj. 令人信服的,有说服力的6. react v. 反应; 起反应 reaction n. 反应; 反作用力Unit 41. associate vt. 联想, 联合 n. 伙伴, 同事 association n. 社团;联系;联想2. curious adj. 好奇的 curiously adv. 好奇地 curiosity n. 好奇心3. speak v.谈话,讲话 speech n. 发言 spoken adj.口语的4. defense n.防御,保卫 defend v. 防御,保卫 defensive adj. 防御的,保卫的5. face n. 脸; 表面 facial adj. 面部的6. ease n. 安逸; 舒适 vt. 减轻 easy adj. 舒适的;容易的7. major v.主修 majority n.大多数, 大部分8. represent v. 代表,象征 representative n.代表 adj. 典型的, 有代表性的Unit 51. vary vi. 变化;违反 various adj. 不同的; 各种各样的 variety n. 种类2. attract v. 吸引; 引起 attractive adj. 有吸引力attraction n. 吸引; 有吸引力的事物3. tour n.& v. 旅游;观光 tourism n. 旅游业 tourist n. 游客4. minor adj. 少数的;次要的 minority n. 少数;少数民族5. admit v. 承认 admission n. 允许进入; 入场费; 承认Unit 11. science n. 科学 scientist n. 科学家 scientific adj. 科学的2. analyze vt. 分析 analysis n. 分析3. pollute vt. 污染;弄脏 polluted adj. 受污染的 pollution n. 污染4. instruct vt. 命令;指示;教导 instruction n. 指示;教导5. conclude vt. 结束 conclusion n. 结束; 结论6. caution n. 小心; 谨慎 cautious adj. 小心的; 谨慎的Unit 21. unite vt.& vi. 联合;团结 union n. 联合;团结2. convenience n. 便利;方便 convenient adj. 方便的3. possible adj. 可能的 possibility n. 可能(性)4. enjoy v.喜欢; 享受 enjoyable adj. 愉快的; 快乐的5. delight n. 快乐, 高兴 delighted adj.高兴的;快乐的6. rough adj.粗糙的;艰难的 roughly adv.大体上;粗略地Unit 31. impress v. 给人印象 impressive adj. 印象深刻的 impression n. 印象; 感想; 印记2. adjust v. 调整;调节 adjustment n. 调整;调节 adjustable adj. 可调节的3. type v. 打字;分类 typewriter n. 打字机 typist n. 打字员4. press v. 按;压 pressure n. 压力5. constant adj. 不断的 constantly adv. 不断地6. certain adj. 确定的 uncertain adj. 不确定的Unit 42. assist vt. 帮助; 协助; 援助 assistance n. 帮助; 协助; 援助 assistant n. 助手; 助理3. profession n. 职业;专业 professional adj. 专业的 n. 专业人员4. acquire vt. 获得;取得;学到 acquisition n. 获得;取得;学到5. inform vt. 告知;通知 information n. 信息6. technique n. 技术 technical adj. 技术(上)的; 技巧方面的Unit 51. injure v. 损伤;伤害 injured adj. 受伤的 injury n. 损伤;伤害2. blood n. 血 bleed vi. 流血3. brave adj. 勇敢的 bravery n. 勇气;勇敢4. mild adj. 温和的, 温柔的 mildly adv. 温和地, 适度地5. treat v. 视为, 对待, 治疗 treatment n. 待遇, 对待, 处理, 治疗6. press v. 压, 压迫 pressure n. 压, 压力,压迫Unit 11. faith n. 信任;信心;信念 faithful adj. 忠诚的;有信念的 faithfully adv. 忠实地2. possess vt. 拥有;具有;支配 possession n. (尤作复数)所有; 财产3. predict vt. 预言;预告;预测 prediction n. 预言;预告4. Egyptian adj. 埃及的; 埃及人的5. signature n. 签字;署名6. prefer vt. 更喜欢;宁愿 preference n. 偏爱;倾向Unit 21. salt n. 盐 salty adj. 含盐的;咸的2. dark adj. 黑暗的;昏暗的 darkness n. 黑暗;漆黑3. warm v. 使温暖 adj. 温暖的 warmth n. 暖和;温暖4. piano n. 钢琴 pianist n. 钢琴家Unit 31. mental adj. 精神的; 智力的 mentally adv. 精神上; 智力上2. normal adj. 正常的 abnormal adj. 畸形的; 反常的; 变态的3. breath n. 呼吸 breathe v. 呼吸 breathless adj. 屏息的4. relax v. 放松 relaxation n. 放松5. disappoint v. 使…失望 disappointed adj. 感到失望的disappointing adj. 令人失望的 disappointment n. 失望6. weak adj. 弱的 weaken v. 使变弱; 减弱 weakness n. 虚弱Unit 41. consume vt. 消费; 消耗; 耗尽; 吃完 consumer n. 消费者2. consequence n. 结果; 后果; 影响 consequent adj. 随之发生的; 作为结果的consequently adv. 所以; 因此; 结果3. steady adj. 平稳的; 持续的; 稳固的 steadily adv. 平稳地; 持续地4. pollute v. 污染 pollution n. 污染5. grow v. 增长;生长 growth n. 增长;生长6. educate v. 教育 educator n.教育工作者 education n. 教育Unit 51. suit v. 适合 suitable adj. 合适的2. actual adj. 实在的; 实际的 actually adv. 实际上; 事实上3. fog n. 雾 foggy adj. 有雾的4. bathe vi. 洗澡;游泳 bath n. 沐浴;洗澡;浴盆5. appreciate vt. 欣赏; 感激; 感谢 appreciation n. 欣赏; 感激; 感谢6. anxious adj. 忧虑的; 不安的 anxiety n. 焦虑; 担心1. able adj. 能干的; 有能力的;能够的 ability n. 能力;能耐disabled adj. 残废的;伤残的 disability n. 无力;无能;伤残2. ambition n. 雄心; 野心 ambitious adj. 有雄心的; 有野心的3. benefit n. 利益; 好处 vt. 有益于;对……有益 vi. 受益; 得益beneficial adj. 有益的; 有利的4. psychology n.心理(学) psychological adj. 心理的psychologically adv. 心理上; 精神上5. encourage vt. 鼓励; 激励encouraged adj. 受到鼓舞的encouraging adj. 鼓舞人心的 encouragement n. 鼓励; 奖励6. congratulate v. 祝贺;庆贺 congratulation n. 祝贺;庆贺Unit 21. satisfy v. 使满足; 使满意 satisfied adj. 感到满足的; 感到满意的satisfying/satisfactory adj. 令人满足的; 令人满意的satisfaction n. 满意; 满足; 令人满意的事物2. elegant adj. 优雅的; 高雅的 elegance n. 优雅; 高雅; 典雅3. obey v. 服从; 顺从 disobey v. 不服从; 不顺从4. envy vt. 嫉妒;羡慕 envious adj. 嫉妒;羡慕5. theory n. 理论 theoretical adj. 理论的6. awful adj. 极坏的; 可怕的 awfully adv. 极坏地; 可怕地Unit 31. accommodate vt. 容纳; 提供住宿 accommodation n. 住所; 住宿2. annual adj. 每年的 n. 年刊; 年鉴 annually adv. 每年;一年一次3. deep adj. 深的;深奥的 depth n. 深度;深处_ deepen v. 使加深;变深4. aware adj. 意识到的; 知道的 awareness n. 意识; 知道; 明白5. vivid adj. 生动的; 鲜明的; 鲜艳的 vividly adv. 生动地 vividness n. 生动;活泼6. taste vt. 尝; 品尝; 尝起来 n. 味道 tasty adj. 好吃的; 可口的tasteless adj. 无味的; 无鉴赏力的Unit 41. mud n. 泥; 淤泥; 泥浆 muddy adj. 泥泞的; 模糊的; 混乱的2. adjust vi.& vt. 调整; (使)适合 adjustable adj. 可调的; 可调节(整)的adjustment n. 调节; 调整3. participate vi. 参与; 参加 participation n. 参与; 参加participant n. 参加者; 参与者4. volunteer n. 志愿者 voluntary adj. 自愿的; 志愿的; 无偿的voluntarily adv. 自愿地; 自动地5. distribute vt. 分配; 分发 distribution n. 分配; 分发; 分布状态distributor n. 发行人; 经销商; 分销商6. secure vt. 保护 adj. 安全的 security n. 安全;保护;保障7. operate vi. 工作;运转 vt. 操作 operation n. 操作;经营Unit 51. prepare vt. 准备 prepared adj. 准备好了的 preparation n. 准备;预备2. recommend vt. 推荐; 建议 recommendation n. 推荐; 建议; 推荐信3. require vt. 需要; 要求 requirement n. 需要; 要求4. acknowledge vt. 承认; 确认; 答谢 acknowledgment n. 承认; 确认; 答谢5. occupy vt. 占用; 占领; 占据 occupation n. 占有; 占用; 职业occupied adj. 已占用的; 忙碌的6. comfort n.&vt. 舒适; 安慰 comfortable adj. 舒适的; 舒服的Unit 11. distinct adj. 清晰的; 明显的; 明确的 distinction n. 差别; 区分; 卓著2. major adj. 主要的 majority n. 大多数; 大半3. punish v. 处罚; 惩罚 punishment n. 处罚; 惩罚4. indicate vt. 指出; 标示; 表明; 暗示 indication n. 指出; 标示; 表明; 暗示5. apparent adj.显而易见的; 显然的 apparently adv.显然地; 显而易见地6. fascinate v. 吸引;使着迷 fascinating adj. 迷人的; 吸引人的Unit 21. object vi. 不赞成; 反对 objection n. 不赞成; 反对2. accumulate v. 积累; 聚积 accumulation n. 积累; 聚积3. regulate vt. 调节; 规定 regulation n. 规则; 规章; 法规4. differ vi. 不同; 相异 different adj. 不同的 difference n. 不同; 差异5. able adj. 能;有能力的 enable vt. 使……能够 unable adj. 不会的, 不能够的;ability n. 能力 disabled adj. 残废的, 残疾的 disability n. 残废; 残疾6. assume vt. 假定, 设想; 认为 assumption n. 假定, 设想Unit 31. produce vt. 生产;制造 product n. 产品;商品 production n. 产量2. freeze v. 冻结;凝固 freezing adj. 冰冻的;严寒的3. identify v. 鉴定; 辨认; 确定 identification n. 鉴定; 辨认; 确定identity n. 身份; 特性4. convenient adj. 方便的; 便利的 inconvenient adj. 不方便的; 不便利的convenience n. 方便; 便利5. competent adj. 有能力的; 胜任地 competence n. 能力; 胜任; 本领6. expect vt. 期望; 预料 expectation n. 期望; 预料Unit 41. hesitate vi. 犹豫; 踌躇 hesitation n. 犹豫; 踌躇hesitant adj. 迟疑的; 踌躇的; 犹豫不定的2. comfort n. 舒适; 安慰 vt. 安慰 comfortable adj. 舒服的; 舒适的uncomfortable adj. 不舒服的;不安的 uncomfortably adv. 不舒服地; 不安地;不自在地3. music n. 音乐 musical adj. 音乐的; 与音乐有关的 musician n. 音乐家4. rob vt. 抢劫; 抢掠 robber n. 抢劫犯; 盗贼 robbery n. 抢劫(案), 抢掠5. horror n. 惊骇; 惨状;令人怖的事物 horrible adj. 可怕的; 恐怖的6. fortune n. 机会; 运气; 大笔的钱 fortunate adj. 幸运的; 侥幸的; 吉祥的; 带来好运的unfortunate adj. 不幸的; 令人遗憾的 unfortunately adv. 不幸地; 令人遗憾地Unit 51. assume vt. 假定;设想 assumption n. 假定;设想2. accurate adj. 精确的;准确的 accuracy n. 精确;准确3. starve v. 挨饿;饿死 starvation n. 挨饿;饿死4. significant adj. 重要的; 意义深远的 significance n. 意义; 重要性5. skill n. 技巧;熟练 skilful (skillful) adj. 有技巧的; 熟练的6. interrupt vt. & vi. 打断……讲话;打岔 interruption n. 打断; 中断; 干扰。

形名配价关系的类型错配:一种认知语义学阐释

形名配价关系的类型错配:一种认知语义学阐释

形名配价关系的类型错配:一种认知语义学阐释谭梦玲【摘要】形容词-名词配价关系中的类型错配因其成分结构间的语义不兼容而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从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出发,运用侧重-活跃区分离原理,探讨形名配价关系中类型错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类型错配的生成依托于人类的认知参照能力,借认知凸显度较高的实体作为参照物激活相关语义单位,从而使形式上的类型错配在概念上获得合理阐释.【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7页(P37-43)【关键词】配价关系;类型错配;侧重-活跃区分离【作者】谭梦玲【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认知语言学认为,如果两个或多个象征结构结合为一个更为复杂的表达式,那么它们就构成语法配价关系。

以形容词—名词搭配为例,作为自主成分的名词所凸显的侧重详述(elaborates),与作为依存成分的形容词所凸显的次结构中的图式射体之间形成对应关系[1]。

但通过仔细考察发现,形名配价关系中常常存在语义不兼容的情况,如:(1)a. He had some cheerful wine at the party.b. Who is entitled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the patient or his next of kin?c. She breezed through that difficult book.从语义特征上看,例(1a)中的cheerful是表示人的感受的形容词,只能同表示人的成分相组配,而wine表无生命的物体;例(1b)中的informed描写态度或心理状态,所以其射体理应是一个人(或起码是一个有感觉的动物),但被修饰的名词却侧重一个抽象实体,本身并无心理体验的能力;例(1c)中的difficult是事件性谓词(event predicate),要求它所修饰的是表事件的名词,但book却是表事物的名词。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 选择题第一章总论1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2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3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5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7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8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9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10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11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英文构词转化法,英语单词零位派生详解

英文构词转化法,英语单词零位派生详解

英文构词转化法,英语单词零位派生详解英语词类转化法(conversion,functional shift或transmutation),简称转化法,这种方法又叫零位派生(zero derivation),即一种词类加上零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如doctor可由名词不加任何形式变化直接转化为动词to doctor。

转化法是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种词类的词经常转化,致使一个词往往可以用做几种词类。

比如说like这个单词最初是形容词,后来转化为副词、介词、连接词、名词,又跟它的动词同形(动词原先有词尾-n,见中古英语liken,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失去了)。

英语中的名词可以任意用做定语,起形容词的作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同形。

英语的词类转化,数量最多的是转成动词和转成名词。

1.名词转化成动词名词经常原封不动地当作动词使用,这种用法既生动又省力:to elbow one's way through the crowd 显然要比 to push one's way through the crowd with one's elbows 更为形象,更为简洁。

例如axe—to axe (大刀阔斧地削减),bicycle—to bicycle (骑自行车),canoe—to canoe (划独木舟),elbow—to elbow (用肘挤), mask—to mask (戴假面具,化装,遮蔽),referee—to referee(仲裁,裁判),top—to top (盖上,胜过……),X-ray—to X-ray (用x射线照射)。

2.形容词转化成动词形容词也可能转化成动词,虽然远不及名词转化成动词那样常见。

形容词转化成动词语义比较简单,多半表示状态的变化,例如:better to better the situation (改善情况),cool—to cool (使冷却,冷却),weary—to weary (使厌倦,厌倦),wrong—to wrong someone (冤枉某人)。

黏着语中的一种词形变化

黏着语中的一种词形变化

黏着语中的一种词形变化黏着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在词中添加特定的词缀、标志性的后缀或前缀、特定的词序等一系列的变化来表示词义、语法表达或语用功能的一种方式。

这种词形变化是语言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语言都会有黏着语。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介绍简体中文中黏着语的一些常见形式。

一、词缀1.名词后缀在简体中文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名词后缀来表示词义的变化。

比如,“儿子”+“们”=“儿子们”,表示复数的意思;“书”+“逼”=“书呆子”,表示“爱读书、不善于社交的人”的意思。

2.动词后缀在动词后面使用一些后缀来表示动作的性质、状态、时态等。

比如,“跑”+“动”=“跑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迷”+“失”=“迷失”,表示迷茫、困惑的状态。

3.形容词后缀在形容词后面使用一些后缀来表示程度、性质等。

比如,“好”+“极了”=“好极了”,表示非常好;“高”+“大”=“高大”,表示身材高大的意思。

4.副词后缀在副词后面添加一些后缀,来表示程度等。

比如,“慢”+“慢地”=“慢慢地”,表示缓慢地;“好”+“好地”=“好好地”,表示非常好地。

5.动词前缀在动词前面添加一些前缀来表示动作的方向、状态等。

比如,“站”+“起来”=“站起来”,表示从坐或躺的状态转为站立的状态;“起”+“床”=“起床”,表示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的状态。

二、标志性的后缀或前缀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简体中文中还会使用一些标志性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一些特定的意义。

1.后缀“化”比如,“美”+“化”=“美化”,表示使美丽、使优雅的意思;“市”+“化”=“市化”,表示城市化的意思。

2.后缀“主”比如,“做”+“主”=“做主”,表示作主、决定的意思;“考”+“主”=“考主”,表示考试的主考官的意思。

3.后缀“者”比如,“记”+“者”=“记者”,表示从事新闻业的人的意思;“唱”+“者”=“唱者”,表示在唱歌的人的意思。

4.前缀“不”比如,“好”+“不”=“不好”,表示不好的意思;“懂”+“不”=“不懂”,表示不懂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总第335期)从错配到脱落:附缀 于 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张谊生提要从构造看,汉语中存在着专用和通用两类三音节 V/A于 附缀体连续统;绝大多数附缀 于 在后附过程中纷纷脱落,真正的 V/A于 三音节词汇词几乎不可能形成。

从发展看,介词 于 错配为附缀进而脱落是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附缀体 V/A于 到零形式 V/A ,经历了由语用变异到语法功能的演化过程。

从后果看,附缀 于 的脱落会导致原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

从成因看,双音节音步的韵律制约是 于 脱落的最基本动因,附缀 于 的羡余性以及零形式表达的经济性更适合严整、简洁的语用需要,也驱动了零形化的发展。

关键词附缀 于 零形式及物功能演化动因韵律制约!前言现代汉语中,由介词 于 构成的 于X 短语∀,虽然有时也可以充当状语,但主要还是充当动词、形容词的补语。

从分布来看, 于X 充当补语有两种格式###间隔式与紧邻式: S1:集众家所长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之优点于一体/集中精力于生产建设/阻击敌军于国门之外S2:生于革命战争年代/霜叶红于二月花/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更适合于上了年纪的老年患者毫无疑问,只有在紧邻式中, 于X 才有可能与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或者动素、形素(下面统一用V/A标示)连用∃。

而且,同样是 于X 同 V/A 紧邻连用,由于 V/A 的音节、性质和使用频率不同,导致的后果也不同。

当 于X 位于单音节V/A后面时, V/A单+于 虽然都可以构成双音节韵律词,但句法上一部分 于 仍保持介词不变,比如 建于、优于 的 于 ;而另一部分则已分界转移,虚化为构词后缀。

比如 敢于、勇于 的 于 。

差异就在于 V/A单 的粘着度以及跟 于 的共现率,粘着度、共现率越高, 于 越可能成为构词后缀。

当 于X 位于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后面时,一部分 于 仍然是介词,比如 纠缠于、消失于 的 于 ;但也有一部分已转移后附,已成为或接近一个类后缀,比如 取决于、有利于 的 于 。

与 V/A单+于 最大的区别在于, V/A双+于 构成的是个三音节的超音步结构体,所以,无论是仍保留着介词性还是已接近类后缀,这两类 于 都有可能脱落而不在表层出现:*本文曾在第五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上海师大)上宣读,根据与会学者意见作了一定修改。

依照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的意见,又做了较大的修改和精简。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48) 近30年来汉语虚词的发展变化及其演化趋势研究 和上海市哲社项目(2006B77006)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发展与演化 的专题成果之一,并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S30402)资助。

对于所有的帮助,作者一并表示由衷的谢忱。

S3:何必纠缠于表面的各种各样的数字呢?/要顶住行内的骂声,纠缠()各种官司,还要操心演出。

S4:梅雨期的长短,取决于冷暖空气的强度。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还要取决()其他一些客观因素。

本文讨论 V/A双 (下面简为 V/A )后面的 于 在零形化过程中是如何导致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功能转变的。

依次从四个方面分析:首先考察 V/A于 的构成、类别及 于 的性质,然后探讨 于 附缀化和零形化的历程以及历时演化与共时变异的关系,进而分析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因 于 脱落而获得的及物性功能,最后探讨导致附缀 于 错配与脱落的动因。

一性质###构造类别与附缀特征根据结构类型,可以将 V/A于 分为专用和通用两大类&; V/A于 的 于 则分别处在 介词∋后附缀∋零形式 连续统的某一阶段。

1.1 V/A于 的类别专用类 V/A于 都是前有 不、有、无 等专用语素的三音节语法词。

根据语素之间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大致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类:a类都是由专用语素 不/有/无 +词根 V/A单 +类后缀 于 构成的三音节语法词。

主要有 不安于、不亚于、不便于、不次于、不等于、不甘于、不利于、不善于、不少于、不同于、不限于、不易于、不至于,有别于、有负于、有愧于、有碍于、有利于、有益于、无异于、无益于、无愧于 等(。

例如:(1)彭清华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势不可挡的深刻描述,))有益于香港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国家和香港的关系,从而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国家发展启示深香港机遇要抓紧+2009年07月24日∗文汇报+)(2)作为年轻人,我们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重温前辈的惊天伟业,追随先烈的光辉足迹,做一个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人。

(∗向那些陌生的面孔说一声 抱歉 +2009年07月21日∗人民日报+)a类三个语素间的构造层次,既有 (不/有/无+V/A单)+于 ,也有 不/有/无+(V/A单+于) 。

a类的 于 可以脱落,专用语素也可以不用;所以,还可以兼有双音节词 V/A单于 。

例如:(3)而这个 上级 又往往或因为距离太远不便()监督,或因为对于自己选拔的干部过于信任不会监督,或为了不担待失察之名而不愿监督。

(∗腐败 年轻化 监督权力缺失是主因+2009年07月24日∗法制日报+)(4)要把工业园区作为重要载体,园区搞好了,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便于各种经济要素的集约管理和科学配置,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来之不易+2009年07月17日∗重庆日报+)b类也是由专用语素 不/有/无 +词根 V/A单 +类后缀 于 构成的三音节语法词,但b类 V/A单 跟 于 不能单独组配。

主要有 不齿于、不啻于、不绝于、不下于、不屑于,有悖于、有待于、有害于、有求于、有赖于、有损于、有助于,无助于、无损于、无疑于 等。

例如:(5)如果指望外部力量,比如行政部门为学术界制定规则、建立制度,本身就有悖于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六教授联合举报学术共同体的道德自觉+2009年07月25日∗新京报+)(6)钱要么流入了上海股市这个赌场,要么用于维持破产营建商的性命,这无助于带动世界走出低迷。

(∗正在变化的中国改变着一些人的看法+2009年07月10日∗中国青年报+)b类三个语素间的构造层次,只有 (不/有/无+V/A单)+于 ,而没有 不/有/无+(V/A单+于) 。

b类也有 于 的脱落式,但单专用语素是必需的;所以,均不能构成双音节词 V/A单于 。

例如:(7)有人计算,胡士泰处心积虑地 为虎作伥 ,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下于上百亿。

(∗间谍门主角胡士泰一生谨慎防偷听很少用手机+2009年07月20日∗重庆晚报+)(8)在印尼棉兰,拥有地方教育局发出准字的中文补校约有50多家,没准字的或只有小规模的合起来大约不下()百来个单位。

(∗中文补校是传授中文的 火把 +2009年07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总体上看,专用类 V/A于 除了构造较为特殊、数量相对封闭外,还有一些不同于通用类 V/A于 的特点:首先,专用类 V/A 跟 于 的共现率及其中 于 的附缀化程度要略高一些。

其次,由于 于 的脱落大多比较自由,所以, 于 的零形式的使用率与接受度也相对较高。

除了少数专用类以外,现代汉语中一般的 V/A于 都属于通用类。

根据 于 前 V/A 原来的功能类别,可以分为三个小类: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

例如:(9)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 大唐文化 。

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

人家 大唐文化 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文化可以打造吗+2007年07月01日∗人民论坛+)(10)对于国内网游的运营模式,一直都是游戏开发商 伤透脑筋 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徘徊于按时间收费还是免费两者之间。

(∗国内多数网游涉嫌博彩免费网游猫腻多+2009年07月29日∗中国信息报+)(11)著者对史料长期坚持不懈的搜集整理,使该书具有充实的史料基础。

书中反映的50%以上的人物传记和背景资料属于首次披露于出版物。

(∗保定军校将帅录: 发现 近代史+2007年11月15日∗广州日报+)通用类是完全开放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部构造也多种多样。

大多数通用类 V/A于 尽管在认知心理上、乃至读音上 于 已跟 V/A 组块(chunk),但在句法上还是应看作介词 于 先跟 X 一起构成介词短语,然后再充当 V/A 的补语。

上面 辉煌于、徘徊于、披露于 的 于 都还保留着一定的介词功能和属性, 于 不能随意省略。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通用类的 于 已接近于类后缀,可以跟 V/A 一起构成三音节语法词, X 可以分析为该动词的宾语。

本文要着重探讨的,正是此类演化过程中的 V/A于 ,尤其是 于 脱落前后 V/A 的功能差异。

例如:(12)目前该村 和事老 协会会员已有17名,))会员均熟悉法律知识、热心()公益事业,有的持有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中国首现 和事老 协会+2009年07月14日∗新京报+)(13)同时他还是一位闻名军界的书法家,耄耋之年开始钻研书法,从师()名家,经过20多年的历练,积累了近千幅书法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吴西百岁将军结墨源+2005年04月20日∗北京青年报+)其实,无论 于 是否还保留介词属性,就其脱落引起的句法后果而言,及物性功能的从无到有,只对原不及物动词、形容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及物动词,不管 于 脱落与否,一般只会引起表达方式的改变。

所以,由及物动词构成的 纠缠于、披露于 等,均不在下面讨论之列。

1.2 于 的性质归属无论是专用类 V/A于 还是通用类 V/A于 ,其中的 于 由介词到类词缀,大多构成了进化的连续统,所以,这些 V/A于 的 于 都处在介词与类词缀依违两可之间。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处在过渡阶段的 于 的性质呢?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历时进化还是从共时变异的角度来看,严格意义上的介词和词缀都是少量的,绝大多数演化中的类后缀 于 ,其实质就是一个介于虚词和词缀之间的后附缀(enclitic),。

刘丹青(2008a、2008b:558、580)指出,动词后的前置词成为附缀(clitic),其宿主(host)不是后面的直接成分,而是前面的更高层次的支配整个介词短语的动词;韵律上前置成分与直接成分相分离,并导致其结构的分离。

据此,可以这样认为:由于虚化成分本来就具有强烈的后附倾向,作为一个频繁地紧跟在谓词后面的介词, 于 在语音上又要受制于汉语特有的重音指派规则(冯胜利,2000:42#58),被前面的谓词所吸引,所以就导致了附缀 于 在句法结构和韵律构造上出现了附着方向和构造层次的错位:一方面,作为前置词的 于 仍是介词宾语X的直接成分;另一方面,作为后附缀的 于 与宿主 V/A 在音段上构成了临时的韵律词(prosod ic w ord),进而组合成了动态的语法词。

由此可见,既然从 V/A + 于X 补语到 V/A于 + X 宾语之间存在着一个 介词∋后附缀∋零形式 的连续统,既然这些谓词后面的这个 于 是一个处于错配和脱落过程中的附缀,那么,从介词到后附缀之间的区别度以及零形式的接受度必然会相对含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