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

合集下载

历史趣闻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趣闻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的区别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的区别是什么?
导语: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段时期(304-439年),由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段时期(304-439年),由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主要的16国指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该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东晋十六国:指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在长江以南东晋王朝与长江以北先后建立的十六个少数民主政权形成分庭对抗之势,持续100多年之久。

联系: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十六国都是讲述了西晋王朝灭亡后,南北方政权变化的这一段历史
区别:确切的讲五胡十六国主要讲的是北方的十六个更替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东晋十六国是讲的东晋建立后的东晋与与十六国的对抗历史
附赠:
北方:五胡十六国——北魏一统北方——之后分为东魏、西魏——再后来王朝更替为北齐和北周
生活常识分享。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南朝北朝导入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南朝北朝导入
想 是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 规模 一 最大的人口流动。 想
2.你认为人口的南迁对南方有何重 要意义?劳动力增加;
带来先进技术和经验; 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业方面: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变化: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 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 分化的程度也很低。而《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 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 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原因: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经 逐渐得到开发。从自然条件来说,黄河流域农业 生态环境在魏晋时期迅速恶化,而江南地区有发 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 方人口迁往南方,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 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此外,从社会状况来说,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 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进步与变化。
大提高钢的质量。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3.江南地区开发的区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太湖流域、鄱阳 湖流域和洞庭湖流 域)迅速发展,福 建、广东和广西一 带,也得到一定程 度的开发。
4.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 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 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3.江南开发 纺织、矿冶、陶瓷、造纸等明显进步
① 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工具、技术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
——摘编自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1)原因 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北方各族之间呈现民族交融
鱼盐杞梓(qǐ zǐ,两木皆良材)之利,充仞八方;丝 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为统一提供条件
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门闩)……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
郡忘饥。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蛮左 ……聚散无恒 , 不营农业 。
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
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 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宋书•孔季恭传》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遂麾兵使却。
(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

(220-266)
东汉

(25-220) (221-263)

(222-280)
西晋
(266-316)
一、三国与西晋
2.西晋 266年,司马炎建立;
280年,完成统一。
316年,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 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二、东晋与南朝
1.士族专权 士族世代把持官位 享受政治经济特权

历史趣谈:东晋十六国名将 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历史趣谈:东晋十六国名将 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东晋十六国名将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导语:1、邓羌邓羌(?―约379年),安定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官员。

邓羌有勇有谋,升平元年(357年),进击羌族首领姚襄,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1、邓羌邓羌(?―约379年),安定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官员。

邓羌有勇有谋,升平元年(357年),进击羌族首领姚襄,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败,诱敌深入,击斩姚襄。

之后随苻坚平定并州张平,与猛将张蚝交锋,以计擒之。

受任御史中丞,与王猛协作,整肃长安治安,大见成效。

再平刘卫辰部,苻柳等之乱。

于石门大破燕军十万,又跟从王猛攻打前燕,曾与张蚝、徐成策马持矛,突入燕军,打败慕容评十余万燕军。

晚年平定蜀地叛乱,并击败代王拓跋什翼犍等。

此后事迹史书无载。

邓羌除了骁勇善战,还精通兵法,曾奉命教授苻坚庶长子苻丕兵法。

2、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

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苻坚于383年发兵南下意图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

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帝,庙号世祖。

3、赫连勃勃赫连勃勃(?—公元425年),是匈奴大酋长刘卫辰的小儿子,刘卫辰的血缘可以上溯到匈奴单于栾提氏,和叱咤中原的汉帝刘渊也是亲戚。

在匈奴部落中,可谓显赫。

赫连勃勃这个人,从小家族被屠,失去了温暖的家庭,小小年纪便从部落王子改做了流浪孤儿,心理上遭受极大的挫折。

我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又没有现代心理学诊疗办法,在心理上有着极大的缺陷,来到后秦,又遭受另一种境遇,他的人格十分不完整。

自立之后,又没有能力与强大的北魏相对抗,心理十分压抑。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437年
438年
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
焘率军包围姑臧,凉王
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王
439年
国灭亡。北魏帝国统一
华北,五胡十六国结
束,南北朝时期正式开
440年

441年
442年
443年
444年
445年
446年
447年
448年
449年
450年
451年
452年
南安王 拓跋余452
453年 刘劭453
文成皇帝拓跋浚452-465
315年
316年 东晋 317年 元帝司马睿317—322 318年 319年
昭武帝刘聪316-318 刘璨318
刘曜318-329
320年
321年 322年 明帝司马绍322—325 323年 324年 325年 成帝司马衍325—343 326年 327年 328年 329年 330年 331年 332年 333年 334年 335年 336年 337年 338年 339年 340年 341年
376年8月,前秦军 攻陷姑臧,俘张天 锡,前凉王国灭亡
哀平帝苻丕385
泰武帝姚苌384-393
386年 387年 388年 389年 390年 391年 392年 393年 394年
道武皇帝拓跋圭386-409
395年
396年 397年 安帝司马德宗397—418 398年 399年 400年 401年 402年
高帝苻登386-394
后主符崇394 394年10月,苻崇 攻西秦王国,兵败 被杀,前秦帝国灭
文桓帝姚兴394-416
后主姚泓416-417 417年晋军攻克长 安,姚泓出降,后 秦帝国灭亡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

两晋十六国大事年表265年12月 -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帝国。

旋大封司马氏皇族为王,亲王统率500-5000人不等的封国军队,内斗从此埋下祸根。

270年6月 - 鲜卑秃发部落首领树机能在万斛堆起兵叛晋。

271年1月 - 并州匈奴监国右贤王刘猛叛晋出塞。

279年12月 - 秃发树机能战败被杀,凉州平定。

280年3月 - 晋龙骧将军王浚率军攻入建业,吴主孙皓请降,吴国亡,中国一统。

281年10月 - 鲜卑慕容部落兴起,首领大单于慕容涉归开始攻击辽西。

290年4月 -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掌权。

291年3月–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消灭当权的杨氏集团(皇太后杨芷的娘家),并召汝南王司马亮进京辅政。

八王之乱开始。

6月 - 不满司马亮削夺诸王军权,司马玮与贾皇后再次发动政变,杀司马亮。

而贾皇后在太子少傅张华建议下,随即又瓦解司马玮所部,逮捕并处死司马玮。

294年5月 - 匈奴部落首领郝散叛晋。

8月 - 郝散归降后被杀。

295年本年 - 鲜卑索头部落拓跋氏兴起。

296年夏季 - 郝散的弟弟联合羌人和卢水胡人起兵叛晋。

秋季 - 秦、雍二州匈奴、羌、氐各部落全部起兵叛晋,拥立氐人齐万年为皇帝,官军不能平定。

12月 - 仇池氐族首领杨茂搜自略阳返仇池,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

298年本年 - 略阳巴氐人李特兄弟,受秦、雍流民拥护,率流民自汉中进入梁、益二州以避战乱。

299年1月 - 齐万年叛乱平定。

本年 - 太子洗马江统上《徙戎论》,主张将中原各少数民族外迁,未被采纳。

300年3月 - 贾皇后使人杀害废太子司马遹。

4月 - 赵王司马伦借机发动政变,逮捕并废黜贾皇后,随即又假传圣旨将其毒死。

贾氏集团被消灭。

8月 - 淮南王司马允(不在八王之列)因不满司马伦剥夺其军权,出兵攻击司马伦,失败被杀。

本年 - 益州刺史赵钦,因是贾皇后亲族,拒绝朝廷征调返京,起兵攻略州郡,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并自建年号。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

东晋十六国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

376年前秦灭前凉
376年前秦灭代 代
370年前秦灭前燕
373年前秦取蜀
373年前秦取襄阳
不 计 较 。 隐 居 华 阴 山 。
和 耻 笑 。 王 猛 却 悠 然 自 得 , 从
时 常 遭 到 浅 薄 浮 华 子 弟 的 轻 视
更 不 屑 于 与 俗 人 打 交 道 , 因 而
弘 , 对 琐 细 之 事 略 不 关 心 ,
民族冲突中的十六国政权更迭
• 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 二、淝水之战前的北方政局(304-383) • 三、淝水之战后的北方政局(384-439) • 四、北方民族政权的政治走向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在中国北部 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 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 二十国。 五胡十六国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 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 “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 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 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 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 京氏《 马氏《尚书》 尤好《春秋左氏传》 孙吴《兵法》 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 诵之。 诸子,无不综览。 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 不诵之。工草、 善属文, 述怀》诗百余篇, 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 五十余篇。 弱冠游于京师, 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弱冠游于京师 名士莫不交结。 •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 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 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 苻坚:博学多才艺。 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 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 问难《五经》 博士多不能对。 ——晋书《载记》 晋书《载记》 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 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皆生 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 皆生 于戎、 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 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 赵翼《 哉!——赵翼《廿二史札记》 赵翼 廿二史札记》 胡羯氐羌…其间立学养才 所在多有……或亲临讲试,或建 其间立学养才, 或亲临讲试, 胡羯氐羌 其间立学养才,所在多有 或亲临讲试 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 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 岂非盗亦有道者欤? 李慈铭《 岂非盗亦有道者欤?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东晋3. 成前赵前凉后赵4. 前凉前秦前燕代5. 前秦6. 后秦后燕西秦后凉魏7. 后秦魏南凉北凉西凉南燕夏西秦北燕东晋⼗六国时期图说晋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于四世纪初为东汉以来⼊居内地的各族所推翻。

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

传⾄420年禅国于刘宋。

⾃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了⼆⼗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其中前后⼆赵、前后西三秦、前后南北四燕、前后南北西五凉及成、夏为⼗六国,并⽤以泛指这⼀时期晋宋以外各国。

这⼀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变化极为频繁,本图所画是淝⽔之战前⼀年即382年的概况。

其时⼗六国中的前秦臻于极盛,《禹贡》九州有其七,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以南、汉⽔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前秦境内共有⼆⼗⼆州:关中为司⾪校尉及秦、南秦、河、凉州;河淮间为豫、东豫、兖、南兖、青、徐、扬州;河以北为雍、并、冀、幽、平州;汉中南阳为梁、洛、荆州;巴蜀为益、宁州。

辖有⼀百多郡。

东晋境内分为⼋州:长江中下游为扬、江、荆三州,江北为徐、豫⼆州,珠江流域为⼴州,越南北部为交州,云贵⾼原为宁州。

辖有⼋⼗多郡。

⼜有兖、青、幽等侨州和若⼲侨郡侨寄在⼤江南北。

前秦的西境尽于敦煌、⾼昌,后⼆年(384)西域三⼗余国降附,始置西域校尉于龟兹以领护葱岭以东,天⼭以南诸国。

其时前秦的东北是⾼句丽、契丹、库莫奚、夫余、⾢娄、寇漫汗、乌洛侯、地⾖于等国族。

北边鲜卑、柔然收⼊境内,境外为⾼车、契⾻、匈奴等族。

西域校尉诸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

青藏⾼原羌族有宝髻、孙波、象雄、⼥国、⽩兰等国族,⼜有从辽东迁来的鲜卑、吐⾕浑部建国于黄河河曲⼀带。

淝⽔战后前秦分裂⽡解,延⾄394年为西秦所灭。

东晋乘胜收复了⼀些失地。

⾄安帝义熙中刘裕北伐,六年(410)灭南燕,⼗三年(417)灭后秦,晋⼟遂北以黄河与北魏为界,西有关中,置北徐州治彭城,北兖州治滑台城,北青州治东阳城,司州治虎牢城,雍州治长安以统新得郡县,这是东晋⼀代的极⼤版图。

第十章 东晋十六国

第十章 东晋十六国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2、战术原因 前秦轻敌,战线拉得太长。东晋周密部署, 制造了敌方的混乱,成功动摇了前秦的军心。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分析淝水之战前秦失败东晋获胜的原因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第十一章 南北朝
中国古代史
南方从420年刘裕代晋开始,历经宋、齐、梁、 陈四个相互接续的朝代,到589年陈朝灭亡,史称 南朝。北方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起,经东魏与西 魏,北齐与北周的相互对峙,到581年隋代北周, 史称北朝。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二)前秦失败的原因: 1、基本原因: 前秦投入淝水之战的兵力虽多,但军士成份 复杂,离心离德,缺乏战斗力。加之前秦国内的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并在不断发展。 而东晋在大敌压境之际,君臣上下,精诚团结, 民众支持,将士用命,而北府兵大都由北方侨人 组成,有极强的战斗力,故能以少胜多,打败前 秦。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 另立孝静帝。于是北魏分裂为东魏(都邺)和西 魏(都长安)。 557年,宇文觉废(西)魏自立, 国号周,史称北周。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帝位,灭北周建隋。 589年隋又出兵灭陈,结束南北对立,完成统一。
中国古代史
佛教宣扬的灵魂不死,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学 说既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又能让贫苦大众 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因此佛教迅速发展起来。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中国古代史
3、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一位著名的反佛思 想家和无神论者。他所撰写的《神灭论》是 一篇反佛的战斗檄文。该文针对佛教理论中 关于人的灵魂与肉体可以分离这一观点,针 锋相对地指出人的形(肉体)、神(灵魂)是不可 分离的。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

东晋十六国君主列表目录[隐藏]• 1 淝水战前政权o 1.1 成汉o 1.2 汉赵o 1.3 后赵o 1.4 前凉o 1.5 前燕o 1.6 前秦• 2 淝水战后政权o 2.1 后燕o 2.2 北燕o 2.3 南燕o 2.4 后秦o 2.5 西秦o 2.6 胡夏o 2.7 后凉o 2.8 西凉o 2.9 南凉o 2.10 北凉• 3 十六国外政权o 3.1 冉魏o 3.2 西燕o 3.3 桓楚o 3.4 代国o 3.5 段部鲜卑o 3.6 宇文部o 3.7 谯蜀o 3.8 仇池o 3.9 吐谷浑o 3.10 柔然▪ 3.10.1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3.10.2 柔然汗国淝水战前政权成汉汉赵后赵350年石鉴在位时,后赵国号一度被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石闵改为卫。

前凉前燕《晋书》:“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焉”为语气助词,意思是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慕容焉”并非名字。

前秦淝水战后政权后燕北燕南燕后秦西秦胡夏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一般以沮渠牧犍出降为北凉灭亡以及北朝之开始,沮渠无讳及沮渠安周只被视为流亡政权,其政权被称作高昌北凉、北凉高昌、沮渠高昌或前高昌。

十六国外政权冉魏西燕桓楚代国所有庙号、谥号皆是由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所追尊的。

段部鲜卑宇文部谯蜀仇池柔然蠕蠕(芮芮、茹茹)部落柔然汗国扶余国翟魏丁零翟魏鮮于趙高车(敕勒)邓至(白水羌)《通典》曰:邓至,羌之别种也。

后魏时兴焉。

有像舒者,代为白水酋帅,因地名为号,称至王。

“者”字应为语气助词,并非名字。

宕昌。

第二讲 东晋十六国时期

第二讲  东晋十六国时期

许其挟注本郡。自尔渐久,人安其业,丘垄 坟柏,皆已成行,虽无本邦之名,而有安土 之实。今宜正其封疆,以土断人户,明考课 之科,修闾伍之法。——《晋书·范汪传子 宁附传》
3.东晋内乱
江东士族叛乱
玘宗族强盛,人情所归,帝疑惮之。于
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玘自以为不得 调,内怀怨望,……将卒,谓之勰曰: “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 也。” ——《晋书·周玘传》
2.门阀专权
侨州郡
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
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 牧司,非旧土也。——《宋书·州郡志》序
元帝寓江左,百姓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皆取旧壤之名,侨置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 著。——《隋书·食货志》
2.门阀专权
土断制
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故
2.刘汉与前后赵
前赵
建武二年(318)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
位。匈奴贵族靳准杀粲自立为汉天王。 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自立为帝,遣兵 至平阳族灭靳准,移都长安,改国号为 赵,史称前赵。
2.刘汉与前后赵
后赵
羯人石勒于大兴二年(319)自称王,定都襄国,独立于前赵。
石勒俘杀刘曜,于咸和四年(329)灭
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 ——《晋书·王 导传》
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 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 泪而谢之。——《晋书·王导传》
1.永嘉南渡
导阿衡三世(元帝、明帝、成帝),经纶夷险,
3.东晋内乱
咸安元年(371),桓温废晋废帝司马奕,立简文帝

东晋十六国(二)东晋权臣之“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十六国(二)东晋权臣之“王与马共天下”
“苏峻之乱”后,庾亮自感没脸待在建康,向晋成帝请求在边镇效命。过了几年,北方最强的国家后赵皇帝石勒驾崩,庾亮意图趁机北上,收复中原。结果部署未成就打了个大败仗。没多久,庾亮郁郁而终。庾亮有一匹的卢马,他的谋士殷浩跟庾亮说的卢虽是好马,“骑则妨主”,对主人不利,建议把的卢卖了。三国时刘备将自己的的卢马借给庞统,谁知凤雏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遭乱箭射死。庾亮干脆地回答,“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怎么能把自己的祸事转嫁给他人呢!足见庾亮的风骨。
琅琊王氏名流甚多,书圣王羲之是王导的堂侄。名臣郗(xi1)鉴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想从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女婿。王家的年轻人听说郗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王羲之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神色自若,漠不关心。郗鉴很欣赏王羲之的这份气度,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故事。
北伐失败后,年近六旬的桓温在遗臭万年的路上已经没时间可浪费了。公元371年,桓温带兵入朝,废黜司马奕,贬他为海西公。后拥立司马昱为帝,史称晋简文帝。晋国开国百年,又发生了权臣废立事件,天下震惊。大权臣桓温也终于如愿以偿,以大枭雄的姿态,载入史册。
桓温为人很感性,第二次北伐时,途经金城(今天的江苏句容),看见自己早年担任琅琊内史时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攀着树枝,捉住柳条,不禁泫(xuan4)然泪下。
早年笔者在南京念大学坐火车时,苏南一带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唯有南京山多。钟山龙蟠虎跃,屹立长江之畔,所以诸葛亮称南京为“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先生也非常欣赏钟山的气势,“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pou2,捧)土,以安置躯壳尔。”孙中山死后,安葬在钟山,就是今天气势恢宏的中山陵里。
九品中正制下的东晋朝廷,皇权羸弱不堪,权臣辈出。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前后共有六位标志性的权臣登上历史舞台,鉴于篇幅关系,本篇先介绍前三位。

历史趣谈:东晋十六国名将 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历史趣谈:东晋十六国名将 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东晋十六国名将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导语:1、邓羌邓羌(?―约379年),安定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官员。

邓羌有勇有谋,升平元年(357年),进击羌族首领姚襄,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
1、邓羌
邓羌(?―约379年),安定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官员。

邓羌有勇有谋,升平元年(357年),进击羌族首领姚襄,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败,诱敌深入,击斩姚襄。

之后随苻坚平定并州张平,与猛将张蚝交锋,以计擒之。

受任御史中丞,与王猛协作,整肃长安治安,大见成效。

再平刘卫辰部,苻柳等之乱。

于石门大破燕军十万,又跟从王猛攻打前燕,曾与张蚝、徐成策马持矛,突入燕军,打败慕容评十余万燕军。

晚年平定蜀地叛乱,并击败代王拓跋什翼犍等。

此后事迹史书无载。

邓羌除了骁勇善战,还精通兵法,曾奉命教授苻坚庶长子苻丕兵法。

2、苻坚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

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苻坚于383年发兵南下意图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

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帝,庙号世祖。

生活常识分享。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东晋有疆域可画,十六国疆域是不能同时画出来的,因为,很多国家不在同一时期,所以,这幅地图有严重的问题。

东晋是司马睿南下江南在建康建立的残余政权,偏安一隅。

十六国具体情况如下:成汉(304——349),巴族1。

前赵(304年~329年),匈奴1。

前凉(318年~376年),汉族1。

后赵(319年~351年),羯族1。

前燕(352年~ 370年),鲜卑族1。

前秦(351年~394年),氐族2。

后燕(384年—407年),鲜卑族2。

后秦(384年—417年),羌族1。

西秦(385年—431年),鲜卑族3。

后凉(386年—403年),氐族2。

南凉(397年—414年),鲜卑族4。

西凉(400年—421年),汉族2。

北凉(397年—460年),匈奴族2。

南燕(398年-410年),鲜卑族5。

北燕(407年—436年),汉族3。

夏(407年—431年),匈奴族3。

冉魏(350—352),汉族4。

西燕(384年—394年),鲜卑族6。

……其实不止十六国。

这十六国中,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最多,其次是汉族,再次是匈奴族,氐族只有2个,羯族、巴族只有1个。

东汉打败匈奴,匈奴主体向西迁徙之后剩余部分内迁,取代匈奴的就是鲜卑,最为强大。

以前秦统一北方为界限,明显,前面几个政权灭亡了,不会与后面几个政权同时,所以,地图画在一起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改进的办法是,不标注具体国名,在下面的注释中说明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是什么民族建立的,高中生只需要了解这些就足够了。

质疑:教材把成汉定性为賨族,不知所据为何,但目前最为权威的白寿彝《中国通史》定性为巴人。

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急于统一中国,383年发动了南征,被东晋败于淝水,北方重陷分裂。

原因是,民族交融还没有达到一体的程度。

中国古代史·东晋十六国

中国古代史·东晋十六国

时间:公元304年建立者:成武帝李雄(274年—334年),巴西宕渠(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人,氏族。

都成:成都(今四川成都)灭亡:公元347年,末代君主—李势。

时间:公元318年建立者:昭文帝刘曜(?—328年),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灭亡:公元329年,末代郡主—刘曜。

解析:304年刘渊自称汉王,308年称帝,国号“汉”史称“刘汉”,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318年刘曜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赵”,迁都长安,史称“前赵”。

时间:公元319年建立者:后赵明帝石勒(274年—333年),上党武乡(在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

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邺城(在今河北临漳)灭亡:公元351年,末代皇帝—石袛。

时间:公元314年建立者:前凉明王张寔(271年—320年),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汉族。

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灭亡:公元376年,末代皇帝—张天赐。

时间:公元337年建立者:文明帝慕容皝(297年—348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慕容部首领,鲜卑族。

都城:龙城(今辽宁朝阳)、邺城(在今河北临漳)灭亡:公元370年,末代皇帝—慕容暐。

时间:公元350年建立者:景明帝符健(317年—355年),略阳临渭(在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氏族。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灭亡:公元394年,末代皇帝—符崇解析:350年符洪自称三秦王,是前秦政权奠基者。

351年符健自称大秦天王,国号“大秦”,史称前秦,定都长安。

时间:公元384年建立者: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

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灭亡:公元407或409年,末代皇帝—慕容熙或慕容云。

解析:407年汉人将军冯跋拥立高云为燕天王,杀死慕容熙。

有些史学家把这年认定为后燕灭亡,北燕建立之年。

409年高云被杀,冯跋继位。

有些史学家把这年认定为后燕灭亡,北燕建立之年。

时间:公元384年建立者:武昭帝姚苌(330年—393年),安南赤亭(在今甘肃陇西县西)人,羌族。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目录简介东晋十六国君主仇池(百顷)氐胡(氐族政权)前仇池(氐族政权)後仇池(氐族政权)武都(氐族政权)武兴(氐族政权)阴平(氐族政权)成汉成(巴氐族政权)汉(巴氐族政权)汉赵汉(匈奴族政权)前赵(匈奴族政权)後赵(羯族政权)卫(羯族政权)前凉(汉族政权)後凉(氐族政权)西凉(汉族政权)南凉河西部(鲜卑族政权)南凉(鲜卑族政权)北凉(匈奴族政权)前燕慕容部(鲜卑族政权)前燕(鲜卑族政权)後燕(鲜卑族政权)西燕(鲜卑族政权)北燕(鲜卑族政权)南燕(鲜卑族政权)铁弗(匈奴族政权)胡夏(匈奴族政权)前秦(氐族政权)後秦(羌族政权)西秦(鲜卑族政权)陇西部西秦(鲜卑族政权)冉魏(汉族政权)代国(鲜卑族政权)谯蜀(汉族政权)柔然蠕蠕(芮芮、茹茹)部落柔然汗国(柔然族政权)段部鲜卑(鲜卑族政权)宇文部(鲜卑族政权)扶馀国(秽貊别族政权)翟魏(丁零族政权)丁零翟魏鲜于赵邓至(白水羌)宕昌(羌族政权)简介东晋十六国君主仇池(百顷)氐胡(氐族政权)前仇池(氐族政权)後仇池(氐族政权)武都(氐族政权)武兴(氐族政权)阴平(氐族政权)成汉成(巴氐族政权)汉(巴氐族政权)汉赵汉(匈奴族政权)前赵(匈奴族政权)後赵(羯族政权)卫(羯族政权)前凉(汉族政权)後凉(氐族政权)西凉(汉族政权)南凉河西部(鲜卑族政权)南凉(鲜卑族政权)北凉(匈奴族政权)前燕慕容部(鲜卑族政权)前燕(鲜卑族政权)後燕(鲜卑族政权)西燕(鲜卑族政权)北燕(鲜卑族政权)南燕(鲜卑族政权)铁弗(匈奴族政权)胡夏(匈奴族政权)前秦(氐族政权)後秦(羌族政权)西秦(鲜卑族政权)陇西部西秦(鲜卑族政权)冉魏(汉族政权)代国(鲜卑族政权)谯蜀(汉族政权)柔然蠕蠕(芮芮、茹茹)部落柔然汗国(柔然族政权)段部鲜卑(鲜卑族政权)宇文部(鲜卑族政权)扶馀国(秽貊别族政权)翟魏(丁零族政权)丁零翟魏鲜于赵邓至(白水羌)宕昌(羌族政权)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402年
403年
404年 405年 406年 407年慕容云 在冯跋的拥戴 下即天王位, 恢复了高姓, 惠懿帝 改元正始。慕 高云 容熙就被人抓 407-409 住,送给了高 云,当天就被 高云杀死,后 燕灭亡于北燕 文成帝 冯跋 409-430
407年
武烈帝赫 连勃407425
408年 409年 410年 411年 412年 文昭王乞 伏炽磐 412-428 明元皇帝拓跋嗣 409-424
第 5 页,共 10 页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北魏 晋朝东晋西晋, 西魏北周隋 宋齐梁陈 东魏北齐 413年 414年,西 秦军袭击 南凉首都 乐都,秃 发褥檀投 降西秦南 凉王国灭 亡于西秦 。 后主姚泓 416-417 417年晋军 攻克长 安,姚泓 出降,后 秦帝国灭 亡于晋 汉赵前赵【 匈奴】 后赵【羯 前秦【氐 成汉 】 族】 前凉 前燕【鲜 后秦【羌 后燕【鲜卑族 北燕【 卑族】 族】 】 汉】 西秦【陕 西燕【鲜 后凉【氐 西鲜卑人 卑族】 族】 】 南凉【河 胡夏【匈 北凉【匈 西鲜卑首 奴铁弗部 奴】 领】 】
第 8 页,共 10 页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北魏 晋朝东晋西晋, 西魏北周隋 宋齐梁陈 东魏北齐 元钊528 528年 孝庄帝元子攸 528-530 529年 北魏长广王元晔 530年 530-532 531年 孝武帝元修532532年 535 533年 北魏于534年分 534年 裂成东魏及西魏 后灭亡。 西魏535-556 535年 文皇帝元宝炬 535-551 简文皇帝萧纲 549年 549年~551年 汉赵前赵【 匈奴】 后赵【羯 前秦【氐 成汉 】 族】 前凉 前燕【鲜 后秦【羌 后燕【鲜卑族 北燕【 卑族】 族】 】 汉】 西秦【陕 西燕【鲜 后凉【氐 西鲜卑人 卑族】 族】 】 南凉【河 胡夏【匈 北凉【匈 西鲜卑首 奴铁弗部 奴】 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秃发思复鞬 365年-?
南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南凉烈祖 武王 秃发乌孤 ?-399年 397年-399年
康王 秃发利鹿孤 ?-402年 399年-402年
景王 秃发傉檀 365年-415年 402年-414年
北凉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文帝 李势(封归义侯) ?-361年 343年-347年
范贲 ?-349年 347年-349年
汉赵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汉高祖
(汉高宗) 光文皇帝 刘渊 ?-310年 304年-310年
武皇帝
戾太子 刘和 ?-310年 310年
武王
武穆王 张轨 255年-314年 301年-314年
前凉高祖 明王
成烈王
昭王 张寔 271年-320年 314年-320年
前凉太宗 成王 张茂 277年-324年 320年-324年
前凉世祖 文王(忠成公) 张骏 307年-346年 324年-346年
桓王(敬烈公) 张重华 327年-353年 346年-353年
慕容部
姓名 在位时间
慕容焉(莫护跋) 220年-245年
慕容木延 245年-271年
慕容涉归 271年-283年
慕容耐 283年-285年
慕容廆 285年-307年
前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燕高祖 武宣皇帝
(追尊,在位时称辽东公) 慕容廆 269年-333年 307年-333年
柔然汗国
段部鲜卑
宇文部
扶馀国
翟魏丁零
翟魏
鲜于赵
邓至(白水羌)
宕昌
东晋十六国君主 仇池(百顷)
氐胡
前仇池
後仇池
武都
武兴
阴平
成汉


汉赵

前赵
後赵

前凉
後凉
西凉
南凉
河西部
南凉
北凉
前燕
慕容部
前燕
杨毅 335年-337年
杨初(天水公) 337年-357年
杨国 357年
杨俊 357年-361年
杨世 361年-370年
杨统 370年
杨纂 370年-372年
後仇池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武王 杨定 386年-395年
惠文王 杨盛 395年-425年
武兴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文王 杨文弘(文宏) 478年-479年
顺王 杨後起 479年-486年
安王 杨集始 486年-503年
关王 杨绍先 503年-535年
惠王 杨智慧(?) 535年-545年
理王 杨辟邪(?) 545年-553年
阴平
姓名 在位时间
孝昭王 杨玄 425年-429年
末王 杨保宗 429年
忠王 杨难当(大秦王) 429年-444年
哀王 杨保炽 444年
武都
姓名 在位时间
杨文德 447年-455年
杨元和 455年-466年
杨僧嗣 466年-473年
杨文度 473年-477年
安武皇帝 慕容详
(本为开封公) ?-397年 397年
顺武皇帝 慕容麟
(本为赵王) ?-398年 397年
顺文皇帝 兰汗
(本为昌黎王) ?-398年 398年
後燕烈祖(後燕烈宗) 惠愍皇帝 慕容宝 355年-398年 396年-398年
後燕中宗 昭武皇帝 慕容盛 373年-401年 398年-401年
[编辑本段]东晋十六国君主
仇池(百顷)
氐胡
姓名 在位时间
杨腾 184年-210年
杨驹 210年-230年
杨千万 230年-263年
杨飞龙 263年-296年
前仇池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335年
仁武帝 石鉴
(本为义阳王) ?-350年 349年-350年
兴武帝 石祗
(本为新兴王) ?-351年 350年-351年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石鉴 ?-350年 350年
刘显 351年-352年
前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慕容皝 297年-348年 333年-348年
前燕烈祖 景昭皇帝 慕容儁 319年-360年 348年-360年
幽皇帝 慕容暐(纬) 350年-384年 360年-370年
[编辑本段]後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後燕世祖 成武皇帝 慕容垂 326年-396年 384年-396年
杨广香 477年-483年
杨炅 483年-495年
杨崇祖 495年-511年
杨孟孙 511年
杨定 511年-542年
杨太赤 542年-564年
杨法深 564年-580年
成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成始祖
(成太宗追崇) 景帝 李特 ?-303年
哀公 张耀灵 346年-355年 353年-354年
威王 张祚 ?-355年 354年-355年
敬悼公
冲王 张玄靓 350年-363年 355年-363年
前凉後主 悼公 张天锡 338年-398年 363年-376年
张大豫 ?-387年 376年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南来士族祖逖曾率军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灵帝 吕纂 ?-401年 399年-401年
文帝
(建康公追崇) 吕宝 ?-392年
平帝 吕隆(封建康公) ?-416年 401年-403年
西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景王 李弇
简王 李昶
西凉太祖 武昭王 李暠 351年-417年 400年-417年
东晋十六国目录[隐藏]
东晋十六国君主仇池(百顷)
氐胡
前仇池
後仇池
武都
武兴
阴平
成汉


汉赵

前赵
後赵

前凉
後凉
西凉
南凉
河西部
南凉
北凉
前燕
慕容部
前燕
後燕
西燕
北燕
南燕铁弗
胡夏
前秦
後秦
西秦
陇西部
西秦
冉魏
代国
谯蜀
柔然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武郡王 李歆 ?-420年 417年-420年
宣王 李恂 ?-421年 420年-421年
南凉
河西部
姓名 在位时间
秃发匹孤 210年-231年
秃发寿阗 231年-252年
秃发树机能 252年-279年
秃发务丸 279年-?
秃发推斤 ?-365年
文帝 石弘
(被废为海阳王) 314年-335年 333年-334年
武帝 石?邪
後赵太宗 孝帝 石寇觅
後赵太祖 武帝 石虎 295年-349年 334年-349年
正帝 石世 339年-349年 349年
成帝 石遵
(本为彭城王) ?-349年 349年
献庄皇帝 慕容全 ?-370年
昭文皇帝 慕容熙 385年-407年 401年-407年
惠懿皇帝 慕容云(高云) ?-409年 407年-409年
[编辑本段]西燕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归帝 慕容泓
(本为济北王) ?-384年 384年
威帝 慕容冲 359年-386年 384年-386年
後燕
西燕
北燕
南燕 铁弗
胡夏
前秦
後秦
西秦
陇西部
西秦
冉魏
代国
谯蜀
柔然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柔然汗国
段部鲜卑
宇文部
扶馀国
翟魏 丁零
翟魏
鲜于赵
邓至(白水羌)
宕昌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文王 段业(建康公) ?-401年 397年-401年
武宣王 沮渠蒙逊 368年-433年 401年-433年
哀王 沮渠牧犍 ?-447年 433年-439年
拓王 沮渠无讳 ?-444年 439年-444年
武拓王 沮渠安周 ?-460年 444年-46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