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统计年鉴_1森林和湿地资源_全国湿地资源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孙鸿飞高红花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12期孙鸿飞高红花(延吉市林业局133000)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

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

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1中国林业的资源情况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

我国现有林业用地39.5亿亩,森林面积23.8亿亩,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

总的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

现有森林中,人工林的比重较大,生态服务功能低下,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8%。

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和西南多,其它地区少。

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国林种分为五类:一是用材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6%;二是防护林;三是经济林;四是薪炭林;五是特种用途林。

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全国约有3万多种植物,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但目前,约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419种和13类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特别是大熊猫、朱鹮、金丝猴、扬子鳄、虎、藏羚羊、兰科植物、红豆杉、苏铁等动植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在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类型458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54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29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125个。

目前,我国共有2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

2中国林业的现状对中国林业的现状进行估价,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成就巨大;二是问题严重。

热点06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原卷版+解析)

热点06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原卷版+解析)

2021年8月时政热点专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园地2017.16万公顷(30257.33万亩),林地28412.59万公顷(426188.82万亩),草地26453.01万公顷(396795.21万亩),湿地2346.93万公顷(35203.9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万公顷(52959.5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955.31万公顷(14329.6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万公顷(54431.78万亩)。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我国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可结合我国土地资源进行考查,主要考点有: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资源分布、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1.我国土地利用结构(1)利用类型:主要有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等)、建设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利用的土地等。

(2)利用条件:利: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弊: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耕地少,通常情况下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2.土地资源分布我国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干湿地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区(干湿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草场退化、土地污染等。

(2)对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原创)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全国主要地类数据(如下表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湿地资源功能及我国湿地现状

湿地资源功能及我国湿地现状

湿地资源功能及我国湿地现状王国雨;慈维顺【摘要】文章概述了湿地的概念、湿地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作用,分析了我国的湿地环境现状,同时还阐述了目前保护湿地的一些措施.【期刊名称】《天津农林科技》【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湿地资源;湿地功能;湿地现状【作者】王国雨;慈维顺【作者单位】天津大黄堡湿地管理处,天津301700;天津大黄堡湿地管理处,天津30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1湿地是陆地与水域的过渡地带,与森林、耕地及海洋同为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净化环境、蓄洪抗旱、调节径流、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物质、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区域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湿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条件和资源宝库,保护湿地,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湿地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1 湿地的概念湿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被—微生物”生态系统。

湿地是大自然经过演变、优化形成的地球的“自然器官”,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及生物界的宝库。

从广义上而言,湿地泛指地表过湿或有积水的地区,包括水下和水面无植物生长的明水面和大型江河的主河道;从狭义上而言,湿地是指有喜湿生物栖息活动、地表常年或季节积水及土层严重潜育化3个条件并存的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2 湿地的重要作用2.1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

资料显示,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t水资源,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

按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因此,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2.1.1 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的作用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

【免费下载】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 北纬网

【免费下载】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  北纬网

第九章生态保护与建设任何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在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支撑,生态安全由此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从倡导可持续发展到推行绿色战略和低碳经济,均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保护生存空间、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为此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资源与环境问题日渐突显,生态维护与建设的任务尤为繁重。

全球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表明,区域系统的生态与环境支撑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类型、规模、质量及其多样性,提高并且改善生态系统的这些特征,不仅在世界范围内,而且在我国不同区域都已经成为政府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指标和参数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直接或间接标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章将针对绿色指数选择的指标,阐述其问题及在区域发展中的生态支撑作用一、现状与问题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生态与环境资源有限,区域差异显著,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局部有所改善,但治理效益难以均衡破坏结果,生态赤字仍不断扩大。

与绿色指标相关的的生态特征也显现出同样特点。

(一)水生态水资源供给整体下降。

虽然近年我国人均当地水资源量有所增长,但从过去9年来看,仍呈下降趋势,图9-1给出了2000-2008年我国人均当地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

2008年我国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为2071.1立方米,同比增长8%,但低于2000-2003年的水平,其中2002年我国人均当地水资源量达到2207.2立方米,平均每人每年的当地水资源量比2008年高出136立方米。

图9-1 2000-2008年中国人均当地水资源量单位:立方米/人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9》中国水污染状况依然比较严重。

2006至2009年,我国废水排放量逐年递增,依次为536.8亿吨、536.8亿吨、572亿吨、589.2亿吨。

2009年,全国202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地表水资源的状况表现为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自然保护概论答案

自然保护概论答案

第1周1.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的开展方式——“可持续开展〞目标在〔?东京宣言?〕提出的。

3.近年来,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下气候变化有:一些地区可能变得更暖、一些地区可能冷暖变化不明显、一些地区可能变冷4.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氮的各种氧化物、含氯氟烃和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比例最高,对温室效应的奉献率最大。

对5.科学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和生态、加剧其他气候灾害、影响人类安康6.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中,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所有农作物将造成减产。

错7.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指出,目前三大全球问题为:森林锐减与气候变化、恐惧主义。

错8.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

9.森林锐减直接或间接导致以下哪些生态危机:〔土地严重荒漠化、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动植物物种灭绝〕。

10.我国是土地荒漠化比拟严重的国家,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包括〔土地退化、生物群落退化、气候异常、水文状况的恶化〕等。

11.中国古代也有自然保护的思想,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正是当时这种朴素自然保护思想的表达。

对12.我国的现代自然保护事业开场于〔20世纪50年代〕,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重要标志,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开展的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13.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总面积294.9万平方公里。

已经成为区域性可持续开展的严重障碍,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首推:〔黄河流域〕14.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15.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开展,我国对淡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大。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正方形、0.08公顷、每条边28.28米)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的境界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标出标准地的范围。通常用罗盘仪测 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林地坡度大于5°时,要将 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要求境界闭合差不得超过 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 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同时在边界外缘树木的 胸高处,朝向标准地内标出明显记号,以示界外。为了 方便核对和检查,在标准地四角设临时标桩。如为固定 标准地,要在标准地四角埋设一定规格的标桩。标桩上 标明标准地号、面积和调查日期等。
标准地的形状和面积 1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并尽可能使面积为整数,以便于测 量、调查和计算。 2 标准地的面积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精度,标准 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要求的林 木株树确定其面积大小。我国一般规定:在近熟林和成过熟 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 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在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中也不能少于 150株。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 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 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 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 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 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 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中国湿地现状

中国湿地现状

中国湿地现状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二百六十处,总面积达一千六百多万公顷。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六千五百九十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居亚洲第一位。

自一九九二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七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湿地面积急剧萎缩。

统计显示,近四十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和城乡工矿占用湿地共约二百万公顷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

1.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湿地它们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沼泽及沼泽化土地广泛公布,湖泊、沼泽、河道和湿草甸面积约200 万公顷,其中沼泽面积约有130 余万公顷,沼泽一般年份地表积水大于20厘米,主要是毛果苔草沼泽,为腐植质沼泽土,本区水分条件不稳定,早年积水消失,多无泥炭积累。

沼泽边缘和一些平浅洼地,季节性积水一般5--10厘米,春季积水往往消失,但土壤多被饱和,植被以囊苔草,灰脉苔草,小叶樟为主,土壤为草甸沼泽土,三江平原河流与沼泽区是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和乌苏里江水系鲤科鱼类的重要产卵、繁殖地,也是亚洲东北部的水禽繁殖中心和亚洲的部分水禽南迁的必经之地,河流两岸的沼泽和湖滨沼泽是鲤科鱼类繁殖和幼鱼育肥的场所,丰富的维管束植被为鱼类产卵提供了附着基。

该区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若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部分包括在内,合计有鱼类70-80种左右,重要经济鱼类有大马哈鱼、哲罗鱼类、细鳞鲑、江鳕、乌鳢、黄桑鱼和许多其它鲤科鱼类,其中的大部分鲑科和鲤科鱼类以该湿地水域和沼泽地为产卵和幼鱼肥育场,并为水禽等动物的栖息生存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在这些地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丹顶鹤、天鹅等。

目前三江平原已经开垦了大量的沼泽化荒地和部分沼泽地,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三江平原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珍禽、野兽、鱼类很多,被称为是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地方,现在上述这种荒原现象已不复存在了,生态环境有恶化的现象,如土壤风蚀和水蚀,水土流失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物理性状变坏,地方小气候有所变化,由于大面积围垦,使鱼类失去产卵附着基,产卵、索饵场大面积减少,导致鱼、虾、贝、藻等渔业资源显著减少。

精品高中地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精品高中地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森林资源量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大,其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08 hm2,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109 m3,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 m3,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 m3。

2001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7×107 hm2,人工林蓄积量为×109 m3,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08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为×1010 m3。

(2)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与面临的问题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108 m3,年均净消耗量为×108 m3,林业资源呈现增长大于消耗的趋势。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

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而且,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危害森林的还有病虫害与火灾,2000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06 hm2,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104 hm2。

2.我国的草地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草地资源量与质量我国现有草地面积×108 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0%,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 hm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的草地资源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比例过小,%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108 hm2。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中国林业概况

中国林业概况

中国林业概况1.2中国林业概况1.2.1、中国林业的资源现状(1)森林资源概况在当今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林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全国森林资源状况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5.5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33.63亿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2%。

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m3。

现将我国除台湾、香港和西藏控制线外的森林资源状况介绍如下:1.林业用地资源林业用地面积:25 704.7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5 363.2万hm2,占林业用地的60%;疏林地719.5万hm2,占3%;无林地5 703.7万hm2,占22%。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12 919.9万hm2,经济林面积2 022.2万hm2,竹林面积421.1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活立木总蓄积量113.1亿m3。

其中森林蓄积量100.9亿m3,占89%;疏林蓄积量1.4 亿m3,占1%;散生木蓄积量7.0 亿m3,占6%;四旁树蓄积量3.8亿m3,占4%。

3.天然林、人工林资源天然林面积10 696.5万hm2,占有林地的70%,其中林分面积10 005.5万hm2,占天然林面积的94%;天然林蓄积量90.7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90%。

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 666.7万hm2,其中林分面积2 914.4万hm2,经济林面积1 621.5万hm2,竹林面积130.8万hm2;人工林蓄积10.1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10%。

我国林业特色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林业特色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林业特色资源主要指以生产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资源。

按照资源类型可分为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木本调料、木本药材和其他工业原料资源等。

林业特色资源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是工业、农业、医药、国防等诸多领域的重要原料来源,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促进资源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优化饮食消费结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特色资源产品生产具有持续性、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保护生态、消除贫困和产业发展领域具有巨大潜力[1]。

我国林业特色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面积、产量均居全球首位。

本文分析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木本调料、木本药材和其他工业原料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我国开发利用林业特色资源提供参考。

1现状及产量变化分析1.1木本油料资源油料植物是指植物体内(果实、种子或茎叶)含油脂8%以上的植物。

油脂既是食用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医药、皮革、纺织、化妆品和油漆等工业的重要原料[2]。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有400多种,可利用的有220多种。

含油量在15%~60%的有200多种,在50%~60%的有50多种,已广泛栽培提供油料的有30多种[3]。

油茶、核桃、油橄榄和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

根据第九次清查结果,我国油茶种植面积为219.27万公顷,核桃为169.75万公顷,油橄榄为1.77万公顷。

根据《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2019》记载,2019年,我国的木本油料产量770.63万吨,其中核桃和油茶的产量合计736.85万吨,占全部木本油料产量的95.62%。

云南、湖南和新疆三省区的木本油料产量超过百万吨,分别是142.22万收稿日期:2021-07-17作者简介:郝月兰(1983—),女,河北衡水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

E-mail :****************。

林业统计数据

林业统计数据
库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是研究 我国林业建设化发展情况的资料性数据库。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管理部门 和国家林业局直属单位等有关部门。 数据库主要包含森林和湿地资源、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从业人员和 劳动报酬、林业投资等。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 业管理 部门等林业发展情况和林业建设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 全国统计数据库。 关于计量单位的说明: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 顷=15亩。
林业统计数据
维度:
时间粒度:年度 区域粒度:全国、分省、分县市、林区
时间跨度:1949年 至 2012年
指标个数:2169 更新时间:2014年5月4日 数据更新:年度
林业统计数据
报表数:82张 指标数:2029个 数据记录量:169832条
支持柱状图、趋势图、气泡图、地 图之间切换,还可以制作新的图表, 表达自己的观点,共享其它用户。

2013年全国林业统计报告

2013年全国林业统计报告

2013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2013年,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国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总动力,生态建设与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2013年国家编制实施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造林规模和质量达到自2008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的又一历史最高最好水平,森林经营力度加大,生态防护功能增强。

(一)营造林总体状况2013年造林面积稳步增长,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610.39万公顷(9156万亩),比2012年增长9.08%。

其中人工造林421.05万公顷,飞播造林15.44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73.90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8.98%,人工措施开展生态建设继续成为造林的主导方式。

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造林面积318.3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2.16%(图1)。

森林抚育和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3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全年共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784.72万公顷(1.18亿亩),比2012年增长2.42%;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75.83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7.18%;完成有林地造林面积68.78万公顷;更新造林30.40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3.57亿株。

林木种苗是保证造林生产活动的首要环节,全年林木种子采收量、苗木产量和育苗面积分别为2.67万吨、600.41亿株和107.15万公顷,林木种子和苗木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2013年生态建设更加注重优化造林方式,混交林、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都保持较高比重,生态防护功能进一步增强。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巨大影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狠抓各项林业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一)营造林总体状况2010年各级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90.99万公顷(8865万亩),比2009年减少5.63%,完成计划任务的99.8%。

其中人工造林387.28万公顷,飞播造林19.59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4.12万公顷。

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造林面积342.7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图1)。

2010年造林面积较2009年有所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我国特大干旱、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新造林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扩大内需新增255万公顷造林任务使2009年的造林面积大幅增长,若扣除这一因素,2010年造林仍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由2009年的12个省区市(单位)扩大到27个省区市(单位),全国森林抚育面积持续增长,共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666.17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4.70%,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66.56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22.48%。

另外,完成有林地造林面积38.80万公顷;更新造林30.67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4.69亿株。

全国苗木产量和育苗面积分别为414.18亿株和66.04万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为5.09万吨。

2010年造林总体上呈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公益林保持较高比重从林种结构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80.99万公顷、经济林111.09万公顷、防护林394.34万公顷、薪炭林1.89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6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3.70%、18.80%、66.73%、0.32%和0.45%。

浅谈中国林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国林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70.03
594.17 94.06% 835.16
河流湿地
820.70
库塘湿地
228.50
5.94%
湿地资源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
林业法律法规
林业法律法规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森林法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主体,其他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相辅相成的林业法律体系。 主体,其他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相辅相成的林业法律体系。 颁布了林业法律10部、林业行政法规17件、林业部门规章42 颁布了林业法律10部 林业行政法规17件 林业部门规章42 10 17 件。
林业科技和教育
林业教育体系健全,形成了普通高等林业教育与高、 林业教育体系健全,形成了普通高等林业教育与高、 中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林业培训协调发展的林业教 育培训体系。 育培训体系。
林业科技和教育
林业国际合作
执行国际公约
林业国际合作
政府合作
中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00
16.5
137.21
250
13.9 101.37
124.56
86.56 12.7 86.56 121.86
19731976
12.9 91.41 91.41
112.67 112.67
90.28 12 90.28
200 150 100
195.45
174.91
158.94
115.28
124.65
133.7
中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科技成果供给线路不畅,集成化供给不足, 林业科技成果供给线路不畅,集成化供给不足,转化动力不 足 以种苗产业为例,良种供种率、使用率低、商品性弱, 以种苗产业为例,良种供种率、使用率低、商品性弱, 竞争力不强

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

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

数据分享I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目录一1森林和湿地资源全国森林资源情况全国湿地资源情况2生态建设全国营造林生产主要指标2016年与2015年比较各地区营造林生产情况(一)各地区营造林生产情况(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一)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情况一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各地区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一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疝二F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情况(一)一各地区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情况(二)各地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情况(二)一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各地M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一)各地区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三J 各地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分类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分级情况3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林业产业总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三)(按现行价格计算)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四)(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国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2016年与2015年比较全国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一各地区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一)各地区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二)全国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一)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二)一各地区主要经济林产品生产情疝才全国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各地区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一)各地区油茶与花卉产业发展情疝三厂全国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一)一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二)各地区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三)全国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各地区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一)各地区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二)各地区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情况一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一)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二)各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情况主要指标(三)一4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一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主要指标2016年与2015年比技"林业系统按行业分全部单位个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林业系统按行业分全部单位个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个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个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年末人数Gr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实有离退休人员年末人数(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实有离退休人员年末人数(二)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一)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二)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轻伤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重伤事故情况各地区林业系统按行业分职工死亡事故情况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5林业投资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各地区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一)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二)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三)林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各地区林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各地区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一各地区林业协议利用外资情况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国家林业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6林业教育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中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中等院校林科基本t品厂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学科情况(一)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单位情况(二)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科研究生分单位情况(三)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一)20I6~20I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二)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三)2016~2017学年初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林科本科学生分专业情况(四)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一)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二)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三)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四)2016~2017学年高等林业(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等职业学院林科分专业情况(五)2016~2017学年初普通中等林业(园林)职业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分专业学生情况(一)2016~2017学年初普通中等林业(园林)职业学校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分专业学生情况(二)附录•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统计指标.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营林生产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企营林生产情况(ΞΓ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一)(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二)(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三)(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四)(按现行价格计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非木材产品产量(三)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J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二S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三7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四)东北、内蒙占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五F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林业投资完成情况(六,附录一:林业工作站和乡村林场基本情况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基本情况一各地区地、县级林业工作站及管理人员情况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素质和培训情况一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完成投资情况一各地区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主要指标情况一各地区乡村护林员情况一各地区乡村林场基本情况一附录三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一全国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一)全国森林主要灾害情况(二)各地区森林火灾情况(一)-各地区森林火灾情况(二)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病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虫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森林鼠害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植物发生防治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情况一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人情况一附录四全国分县造林情况一分县造林完成情况一附录五全国历年主要统计指标完成情况一全国历年营造林面积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及国家投资情况(一)-全国历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及国家投资情况(二)-全国历年木材、竹材及木材加工、林产化学主要产品产量一全国历年林业投资完成情况一附录六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金额(一)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金额(二)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数量(一)________________ 2007~2016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数量(二)附录七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全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一)全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h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一)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二)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三)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四)附录八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情猊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森林面积及变化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一)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二)篇幅有限,仅做部分展示,可在订阅号“citybox城市沙盒”上搜索下载基本信息数据名称: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格式:其他数据时间:2001-2019年数据坐标系:WGS84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原名为《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20年后更名为《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中可能包含EXCel表格、PDF文档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并非每一年数据格式都一致;由于统计年鉴在部分年份可能进行统计项目的调整,所以不同年份统计年鉴统计项可能不完全一致。

林业统计简介与统计工作常见问题

林业统计简介与统计工作常见问题
全部林业生产情况(B101表) 分县人工、飞播造林和封山(沙)育林完成情况(B101-1表)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B102表)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B103表)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情况(B104表)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B105表) 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 B106 表)
1、林业综合统计制度
(1)生态建设与保护(7张报表,200多个指标) (2)林业产业发展(9张报表,300多个指标) (3)林业系统从业人员情况(2张报表,30多个指标) (4)林业投资情况(3张报表,100多个指标) (5)国有林区主要统计指标(6张报表,140多个指标)
统计制度不仅包括报表和指标,在制度说明中还包含很 多信息:上报时间、上报频率、填报范围、报送单位、 报送方式、逻辑关系,以及制定机关、批准机关、批准 文号、有效期等合法性标识等。
主要营造林指标
包括:造林面积、有林地造林、更新造林、低产低效林 改造、未成林抚育、成林抚育、四旁零星植树。 1、“造林面积(荒山荒地造林)”可以增加森林面积。 2、“有林地造林”是在有林地中实施的改善和提高森林 植被质量的造林。尽管也属于造林,但不能增加森林面积。 3、“更新造林”是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重新形成森 林,不能增加森林面积。 4、“低产低效林改造”、“未成林抚育”和“中幼龄林 抚育”三个指标主要是促进和提高森林质量的措施,不能增 加森林面积。 5、“四旁零星植树”达不到计算面积的要求,不能增加 森林面积。四旁零星植树一般只统计当年栽植并在年底实际 成活的株数,不统计其面积。但当零星植树为一侧在二行以 上(乔木行间距不超过4米,灌木行间距不超过3米),连成 片面积达0.067公顷(1亩)以上,则应统计为造林面积,不 再作为四旁零星植树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