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行业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船舶行业如何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问题研究

前言:中国船舶行业在经历了新一轮的爆炸式扩张后,投资过热造成的金融泡沫笼罩着整个造船行业,经济危机的突然介入使中国船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提前进入了日程,盲目投资致使的产能过剩,随着经济危机逐渐深入,对实体经济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世界海运市场开始进入寒冬,因此造船市场更不能独善其身,因此中国船舶企业必须经受住经济危机的考验,这其中包括落后产能的淘汰,资金断链融资困难,新增订单匮乏,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等等,因此各船厂必须实事求是的对自己进行评价与改进,相信最好的季节在下一个春天。

中国船舶行业的现状

由于前段时间的世界宏观经济的一段持续繁荣,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此理想条件下,进出口贸易高度繁荣,从而客观带动了中国及世界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海上运输日益加大的压力,船舶需求逐年增加,所以在此期间中国造船行业借此机会得到发展,造船产能迅速得到增强;大中型骨干船厂基本完成了模式转变,并且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造船行业专业人才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为即将进行的行业资源从新分配奠定了基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得到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低端船舶配套业也开始了起步,发展空间依然还很巨大;产品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设计制造LPG. LNG. FPSO等三高船舶。

自2003年开始,由于国际船舶需求旺盛,而短时期内造船能力相

对不足。大量资金开始涌向造船行业,产能大幅提升,其中不乏资质较差,规模较小的造船企业也得到了过热资本的青睐。在此期间我国造船产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从2003年5万吨级以上造船设施能力仅有的800余万吨,到2008年的时候就达到6000万吨以上了,加上还在建设之中的新项目,预计在2010前后完全释放的产能预计在8000万吨左右(数据源自行业协会),所以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而过剩的主要是低端造船基础设施,长期重复建设的结果,即使经济短期复苏,世界航运和造船市场回归正常水平,至少也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产能过剩,产能削减将不可避免,而中国削减的产能应该不会低于50%!

所谓先进模式就是先进生产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有机的融合,所以单纯的把现代造造船模式理解为技术或者方法是片面而肤浅的。现代造船模式是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主要由统筹优化的造船理念、面向生产的设计技术、均衡连续的作业流程、严密精细的工程管理和高效合理的生产组织等基本要素构成。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每天都在更新和进步,而中国本身在这些方面都远远落后西方造船强国所以中国船企要想生存壮大推行现代造船模式是必由之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90年代我国开始着手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推行现代造船模式,先后在江南,大连造船厂等企业展开,由于基础差距太大人才技术不足进展过程相当艰难,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后面开始调整思维方式陆续新建了几所新型大型造船企业如外高桥,沪东等代表,他们在长期改革追求与坚持中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与国外企业缩小了差距。

在产能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也间接带动了船舶专业人才的储备。在2004年以前中国每年毕业的船舶类工科生仅几百人,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不从事船舶行业,而且这些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严重滞后,与实际生产很难衔接。03年以后各高校开始了生源扩招,还有的新开设了船舶类专业,自此人力资源开始得到充实但是与日韩相比专业化人才比例依然非常低,生产设计能力弱,很多的岗位与部门设置都是形似而神不是,然而这些恰好都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即便是船市一路下行的今天高端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依然是紧缺的.韩国产业研究院08年对中日韩造船产业技术竞争力对比做了一个调查相关数据如下:

所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中国船舶行业依然任重道远,目前还是数量规模型,缺乏核心竞争力,当然这是我们所处的客观阶段,只有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与追求才能成为真正的民族工业。

造船技术的日新月异直接推动了船舶行业的发展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先进的三维船舶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如瑞典KCS Trion系统,设计效率迅速提高,直观的表达形式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失误,降低了设计周期节约了设计成本;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激光切割设备的应用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切割效率,切割精度,各种焊接设备以及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但是这些软件技术设备和工艺在中国的应用依然处在比较初级阶段,使用的过程也相当粗犷的或者是被曲解了!

中国船舶行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旧持续低迷,大有继续恶化的势头,短期之内

无法回暖最保守的估计也要3年,在这样的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下,航运业将难免继续下行,深圳港日前公布其1月份货柜吞吐量是152.6万箱,与上年同期相比急跌17.5%,录得自该港开港以来最大月产量跌幅。而新加坡港同月份录得197万箱,跌幅达19.6%,跌幅均比香港的23.2%要低。大量在营运船舶将转向湾水以缓解运力严重过剩导致的运价下降,近两年成交的新船将进一步加大运力过剩的压力,另外油价大幅下降以及近年来洲际铁路的开通也大大下挫了船东的投资信心,所以船舶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经济危机导致的订单锐减,弃船加剧,融资困难,以及日韩传统造船强国的绝对竞争优势是外部客观挑战的话,那么中国船舶行业的自身不足就是内部挑战而且这是最主要的。设备可以采购,管理可以咨询,模式可以建立,人才可以培养,成就世界一流船厂的资源都具备,为什么中国船企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呢?是理念问题,落后的理念是众多民族劣根性累集的结果,不要忘记中国在封建社会停留了几千年,几千年的历史不是拿来吹嘘的,它应该是对我们不思进取的一种警示!所以思想解放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中国船舶行业得以快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它直接引导了造船市场向中国转移。但是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物价也持续上扬,工人工资开始上涨,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增长幅度,就单CPI指数来看2007年达到4.8%,2008年达到5.9%,而2006年仅为1.5 %(国家统计局数据)由此可见增长之快,原材料钢板等曾经一度上扬幅度平均达到30%左右,当然经济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