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地理位置

合集下载

陕西83个县市最富最穷都是哪里

陕西83个县市最富最穷都是哪里

陕西83个县市最富最穷都是哪里,来看看你家乡排第几?2016-05-05 微宝鸡微宝鸡你知道陕西哪个县最富,哪个县最穷吗?最新陕西83县经济实力排行榜,快瞅瞅你家排在第几?【Top83 ]佛坪县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是“大熊猫的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

【Top82 ]黄龙县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著名的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Top81 ]留坝县留坝县“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陕西省林业县之一。

【Top80 ]镇坪县陕西省东南部(陕西的最南端),大巴山北麓。

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一脚踏三省”之称,享有“国心之县”的美誉。

【TOP79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

“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Top78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

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TOP77 ]宁陕县位于安康市西北部,秦岭中段南麓,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Top76 ]甘泉县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处陕西省延安市中部,因城西南5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TOP75 ]宜川县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壶口瀑布之滨,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以“山、川、沟、塬”为主。

【Top74】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北部,既因宜君水而得名,又因适宜君王避暑而称谓,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

【TOP73】千阳县陕西省关中西陲,有“七山二原一分川”之称。

以北部千山山脉为界,自然分成泾渭两大水系。

【Top72】岚皋县位于陕西南部,大巴山北麓,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中国美丽田园、2012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TOP71】富县古称鄜州,位于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

宜川县

宜川县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

地处东径109°41′36″至110°32′44″、北纬35°42′39″至36°23′39″之间。

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

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和陕西省蟒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川境内。

基本概况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

东经109°41′36〞-110°32′44〞、北纬35°42′39〞-36°23′39〞。

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

东西长76.36千米,南北宽75.32千米,总面积2945平方千米。

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丹州镇。

宜川县辖5个镇、7个乡:丹州镇、秋林镇、云岩镇、阁楼镇、集义镇、英旺乡、交里乡、牛家佃乡、新市河乡、高柏乡、壶口乡、寿峰乡。

全县辖5镇7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02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委会,616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全县共有33863户,总人口1168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35人。

共有劳动力40507人,人口密度为38人/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2000年,宜川县辖3个镇、11个乡:丹州镇、云岩镇、集义镇、牛家佃乡、英旺乡、交里乡、新市河乡、秋林乡、党湾乡、寿峰乡、鹿川乡、高柏乡、壶口乡、阁楼乡。

2000年,宜川县辖5个镇、9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6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丹州镇 22740、秋林镇 7956、云岩镇 12801、阁楼镇 6492、集义镇 7983、党湾乡 11272 、英旺乡 5671、交里乡 6347 、牛家佃乡 8970 、新市河乡 6353、高柏乡 4851、壶口乡 4673、鹿川乡 1135 、寿峰乡4441。

达坂城古镇简介

达坂城古镇简介

达坂城古镇简介
达坂城古镇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西南,距离宜川县城30公里左右,距离延安市区约60公里。

达坂城古镇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始建于唐朝,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目前,达坂城古镇已经被评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达坂城古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景。

古城周围环山围抱,河水潺潺,景色宜人。

古城内有着众多古老的建筑,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元代的大观楼、明代的尚志堂、庆为衣馆、齐云阁等建筑,它们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分别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和历史特色。

在古城内还有许多民间手工作坊,如制作花灿、铜锤、金箍棒等传统手工艺制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体验和购买这些传统手工艺品。

除了古城内的景点,达坂城古镇还有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石城、观音寺、战争遗迹等。

这些景点都是游客可以游览的好地方。

总的来说,达坂城古镇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既有古老的建筑和乡土文化,也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一个非常值得游览和探究的地方。

以仕望河为例浅议宜川县中小河流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以仕望河为例浅议宜川县中小河流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其他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案例
案例一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针对当地中小河流治理,采用了河 道清淤、河岸修复、生态护岸等措施,实现了水清岸绿,改善了当地水生态环 境。
案例二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契机,通过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生 态修复等措施,打造了亲水宜人的滨水空间,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03
仕望河治理实践及效果
仕望河治理措施
河道疏浚
河岸加固
对仕望河进行了全面的河道疏浚,清理了 河底的淤泥和垃圾,恢复了河流的通行能 力。
水质改善
在河流的两岸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修建 护岸工程,防止了河流冲刷和侵蚀,保护 了周边的土地和建筑。
生态修复
通过在河道中建设水质净化设施,如人工 湿地、生态浮岛等,有效改善了仕望河的 水质,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持和配合。
THANK S感谢观看
注重河流功能性和景观性
治理方案应注重河流的功能性和景观性,不仅要满足防洪需求,还 要提升河流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强化河流治理后续管护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在治理完成后,要建立长效的 管护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管 护人员,确保治理成果的持续
性和稳定性。
加强巡查和监测
定期对治理后的河流进行巡查和监 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确保河流治理效果的持续发挥。
展。
研究展望
加强河流治理研究
针对宜川县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 候条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适 合该地区的河流治理技术和方法
,提高治理效果。
推广生态治理理念
在未来的治理中,应积极推广生 态治理理念,以实现河流生态系 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山西沿黄河各县,谁是黄河最大的受益县,为什么?

山西沿黄河各县,谁是黄河最大的受益县,为什么?

山西沿黄河各县,谁是黄河最大的受益县,为什么?展开全文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在忻州市的偏关县入晋,然后流经河曲县、保德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吉县、河津市、万荣县、临猗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到运城市垣曲县出晋。

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部是山西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

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

下面介绍一下,黄河山西沿线几个著名的美景。

1、老牛湾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流经此处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当地百姓形容这个弯拐得如老牛横身一般,故称老牛湾。

同时因为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了险峻的黄河峡谷,所以此处蜿蜒山崖上的一段明长城到此就突然而止,不“渡”黄河,又被人称为“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老牛湾村有两个,分别处于内蒙古和山西,从内蒙的老牛湾广场乘船可以直接抵达山西的老牛湾村。

内蒙古一侧的老牛湾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这里是摄影家们公认的折摄老牛湾的最佳位置。

山西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湾,这里坐落着老牛湾古村落,沧桑的窑洞群形象的勾勒出了古时老牛湾人的生活状况。

明长城沿线上的军事要塞——老牛湾堡也坐落在这里,更有屹立悬崖之上的望河楼,不仅有美景,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2、碛口古镇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山西临县的一个古渡口。

碛口镇位于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湫水河携来了大量泥沙,挤占黄河水道,使黄河河床在碛口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

高彩侠:我的家乡美丽寿峰

高彩侠:我的家乡美丽寿峰

高彩侠:我的家乡美丽的寿峰寿峰山清水秀,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及“国家级旅游示范点”,因此,到过寿峰的旅游爱好者对寿峰的评价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寿峰还盛产苹果、核桃、花椒及柿子,因此,诸多旅游者认为寿峰是一块未被外界发现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极其美丽的处女地,如果这些珍稀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价被充分挖掘出来,就会释放与产生巨大的经济能量,投资人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商业价值。

1、地理位置宜川寿峰乡地处宜川县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全乡土地面积412平方公里,东西狭长89公里,处于“黄陵-延安-县城—寿峰—蟒头山—壶口瀑布”大格局、大景观旅游环线。

2、生态与环境该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70%以上集中于六至九月),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为天然次生林,水资源丰富,清澈的山涧小溪和奇石怪石,群山叠嶂,极高的绿色率使得该地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四季气候适宜,具备良好的生活住居环境和优质的旅游开发资源。

3、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据宜川县志记载,咸宁年间,寿峰乡人口一度达到3万余人,其中和尚多达1万人,寺庙如云,钟声悠扬,因而寿峰村又名“寺里”。

寺里古刹于金代始建,明代重建,位于宜川县寿峰乡寿峰村内。

现存正殿一座。

坐北向南,面阔10.8米,进深8.5米。

盝殿顶,内墙有“十二元神”壁画。

寿峰历史收藏有宋代石窟,金代壁画,清代豪墓,寺里古刹。

一线生机崖,以“冷、峻、险、拔”闻名。

清朝末年,“寺里”和尚叛乱扰民,百姓们被逼攀越悬崖峭壁藏身,求得一线生机。

峭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岁月的痕迹4、现有的旅游基础宜川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壶口瀑布、蟒头山等诸多景区,而寿峰蓝天碧水,绿树葱茏,花果飘香,鱼欢鸟唱,别有一番情致。

特别是“桃池”周围有6大旅游景观,即一线生机崖、十里桃花沟、百年柿子林、千年怪树滩、万古长青树、世代白皮松,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连片苹果采摘园、花椒采摘园、核桃采摘园,颇具特色的池塘、农家小院、田间小路、石磨、石碾、绿色食品、悠闲垂钓,诗情画意般的让人留连忘返,令人浮想翩翩。

延安气田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

延安气田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

205宜川县地理上处于陕西省北部和延安市东南部,属于渭北高原和陕北丘陵沟壑地域的过渡地区[1]。

研究区内,上古生界地层沉积序列连续,各地层之间呈整合接触,沉积相以海陆过渡相—内陆湖泊沉积为主。

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包括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山西组和本溪组砂岩储层。

其中本溪组为障壁海岸沉积,山西组地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石盒子组主要为辫状河一套三角洲前缘沉积。

成岩作用一直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研究热点[2-4],但还没有宜川地区成岩作用的相关报道。

1 储层岩石类型本溪组、山西组与石盒子组,整体表现为中-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岩屑砂岩和少量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

本溪组砂岩整体上成分成熟度最高,石英含量高,一般为60%~95%,平均为79.2%;长石含量极低,一般不超过3%;岩屑含量一般为5%~40%,平均为21.5%。

岩石类型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其中石英砂岩占比40.43%,岩屑砂岩占比31.91%,岩屑石英砂岩占比27.66%。

山西组砂岩成分成熟度略低于本溪组,石英含量一般为50%~90%,平均为75.5%;长石含量一般为1%~8%,平均2.1%;岩屑含量一般为15%~35%,平均为22.3%。

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其中岩屑砂岩占比41.36%,岩屑石英砂岩占比32.72%,石英砂岩占比22.22%,长石岩屑砂岩占比3.70%。

相比之下,石盒子组砂岩成分成熟度最低,石英含量一般为40%~85%,平均为70.1%;长石含量一般为3%~10%,平均4.7%;岩屑含量一般为15%~45%,平均为25.2%。

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其中岩屑砂岩占比52.66%,岩屑石英砂岩占比31.51%,长石岩屑砂岩占比6.62%,石英砂岩占比6.19%,还有少量的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

2 胶结物类型储层胶结物主要为硅质和碳酸盐,碳酸盐胶结物包括白云石和方解石。

陕西省宜川县

陕西省宜川县

陕西省宜川县详细介绍陕西省宜川县陕西省宜川县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临黄河,是中国西北部的重要农业县。

宜川县总面积约为2442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总人口约为30万人。

宜川县地理环境非常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县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适宜,冬季则较为寒冷。

宜川县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种植,特别是小麦、大豆和玉米等粮食作物。

此外,该县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宜川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历史资料显示,宜川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

在古代,这里曾是秦国的重要领土,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宜川县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诗人杜甫就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宜川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景,如著名的太白山、紫塞秦岭等。

太白山以其雄伟壮观的山峰和秀丽的风景而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宜川县还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被誉为“古北方第一大庙”的双瓦寺、以秦文化为主题的乾坤秦文化景区等。

宜川县的传统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这里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秦腔、陕北大鼓等。

每年的春节期间,宜川县还举办着盛大的庙会和民俗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在经济发展方面,宜川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该县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同时,该县还加大了对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通过矿山开采和加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宜川县还注重生态环保和旅游业的发展。

该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林业和草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同时,宜川县积极打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宜川县果业生产实用机械化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宜川县果业生产实用机械化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宜川县果业生产实用机械化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摘要:果业生产是宜川县的支柱产业。

本文首先介绍了宜川县果业生产机械化现状,然后介绍了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叙述了宜川县实用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宜川县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部,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北为黄土高原塬峁区,海拨为800m~1200m。

其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成为世界苹果优产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果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1984年以来,经过近三十年全县果农不懈努力,果树总面积已达到3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5万亩,花椒6万亩、核桃2万亩、壶口酥梨2万亩。

2009年全县果业总产值达到了5.80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果业收入5987元,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90%。

个别村如秋林镇瓦俭村就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我县1.92农户,8.7万果农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济动力。

但由于自然地理、认识观念、产业服务等因素全县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低,机械化技术相对落后,2005年以前除喷打农药部分果农采用农机具外,几乎再没有机械技术使用,直到2006年全国对农机具进行直补,我县部分果农才开始使用果园多功能旋耕机,到2009年全县共推广果园多功能旋耕机5600台,机械喷药机15800台,目前从全县推广应用多功能旋耕机,机械喷药机情况来看,农业机械是解放农村劳动力,减轻劳动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宜川县果业生产机械化现状宜川县共有12个乡镇,214个村民委员会,63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948835人,其中果农人口8.7万余人,果园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锄草、施肥、喷药、采摘几乎90%以上是手工作业,止2009年10月全县只有果园旋耕机5600台,机械喷药机15800台,还远远不能满足全县果农的需要。

陕西的主要山脉、河流、自然资源、旅游资源

陕西的主要山脉、河流、自然资源、旅游资源

陕西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陕西的地理位置和面积】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

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陕西的地形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

北山和秦岭从北到南把陕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

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

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

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陕南和关中重要的水源地,具有调解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

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

宜川的旅游景点

宜川的旅游景点

宜川的旅游景点
宜川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

以下是宜川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宜川古城:宜川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古老
的城墙和石板街道展现出悠久历史的魅力。

游客可以漫步在古城内,欣赏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2. 宜川博物馆:宜川博物馆是一座以陕北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宜川的历史和文化。

3. 老秧塔:老秧塔是宜川的一座明代古塔,拥有500多年的历史。

塔身呈方形,高约36米,是宜川地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4. 马家山:位于宜川县东南部,是一座以峡谷、山峰、水泉和奇石闻名的自然风景区。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壮观的山水风光,还可以进行徒步旅行和石峡漂流等户外活动。

5. 玉龙山:玉龙山是宜川县的一座名山,也是一处重要的道教胜地。

山上有众多的道观、庙宇和宫殿,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是宜川的旅游热点之一。

6. 黄河石林:黄河石林位于宜川县南部,是一个以奇特的石柱、石峰、石峡等地质景观而闻名的地方。

这里的石林群景色优美,被誉为“陕北石林第一景”。

7. 报峡遗址公园:位于宜川县北部,是一个以原始森林和古代遗址而闻名的自然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壮观的峡谷风光,还可以参观丰富的遗址和文化遗迹。

以上只是宜川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使游客可以领略到宜川的独特魅力。

宜川旅游景点大全

宜川旅游景点大全

宜川旅游景点大全
1. 九龙山风景区:九龙山是宜川县最高峰,景区内有壮丽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植被,是徒步旅行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

2. 汉江美景:宜川县位于汉江边上,可欣赏到汉江的壮丽景色,沿江有休闲步道和观景台,可供游客散步、观景或垂钓。

3. 木城古镇:木城是宜川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有许多古建筑和传统民俗活动。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4. 高昌故城:高昌故城是宜川县的著名古迹,是唐朝时期的一座城池遗址,现在保存较为完好。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5. 宜川县博物馆:宜川县博物馆展示了宜川的地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

6. 玉华寺:玉华寺是宜川县重要的寺庙之一,建于唐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寺庙周围风景优美,是寻找宁静和放松的好去处。

7. 五指山:五指山是宜川县众多山峰之一,山势险峻,景色秀丽,是登山和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8. 宜川大观园:宜川大观园是一个集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有花坛、喷泉和游乐设施,适合全家一起游玩。

9. 黄河大峡谷:宜川县位于黄河大峡谷的边缘,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峡谷景色和黄河的奔流,还可以参加漂流等户外活动。

10. 登山寺:登山寺位于宜川县境内的山中,是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的寺庙,寺庙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泉水,是修行和寻求宁静的好地方。

宜川县行道树树种的选择

宜川县行道树树种的选择

林业科学农家参谋-105-NONG JIA CAN MOU宜川县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吴强(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03)【摘 要】本文通过对宜川县栽植的行道树种生长状况的调查,同时分析了宜川县气候土壤的特征,从树种的生长适应性和观赏性确定了宜川县可栽植的行道树的种类。

可栽植树种为以下七种,并介绍了它们的识别要点及观赏特性。

【关键词】宜川;行道树;观赏性;选择行道树是栽植在道路绿化带、广场边、河滨及城乡公路旁的乔木树种。

它们所处的环境土壤条件差,有烟尘的危害,行人的践踏和损伤,建筑物的隐蔽,铺装硬化路面及地下管线的伤害和障碍。

因此对于行道树的选择,首先须对街道的种种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此外,要求树形好,落叶迟而延续期短,花果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无毒、无害、无异味,病虫害少,寿命长等条件。

1 宜川县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概述1.1 地理位置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部,地处渭北高原及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形。

最高海拔1710米,最低海拔388米。

1.2 气候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又有区域性小气候。

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0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3.3摄氏度,最热的月份是7月,最冷的月份是1月。

年平均降水量为521.1毫米,光照较强。

无霜期180天,冬较严寒,夏无酷热。

1.3 土壤宜川属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土质中壤,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含有机质1%左右,土壤稍偏碱。

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发育。

2 适宜栽植的行道树2.1 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树冠球形。

全株有异味。

大型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3~25枚,小叶卵状披针形,小叶基部有1~2对带腺点的锯齿。

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黄绿色,花期4~5月,有些人认为花有香味。

翅果淡褐色,纺锤形,果期9~10月,果实成熟后红艳,供观赏。

分布与习性:原产我国华南西南。

新高考地理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图

新高考地理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图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图【拓展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晋陕大峡谷是指黄河中游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中下游的桃花峪的河段。

谷内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节理,谷底岩层岩性软硬相间,形成了壶口瀑布等独特地貌景观。

陕西宜川县位于黄河沿岸、晋陕峡谷段。

针对峡谷悬崖造林难题,当地采用了“石坑客土”的方式,即砌垒石坑、回填客土(来自周围或他处的土)、栽植大苗、深栽深埋、引水浇灌,完成了石坑造林3.5万亩,壶口瀑布周围林木覆盖率达到80%。

宜川地处黄河传统农耕文化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但旅游开发长期以壶口瀑布观光为主,产品单一,宣传滞后,景区建设中还存在生态破坏问题。

目前该地正在创建壶口瀑布5A级景区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下图为宜川县地理位置及景点分布示意图。

(1)晋陕峡谷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请说明河流结冰(类似冰川)在峡谷形成中的作用。

(2)有研究表明,壶口瀑布最初位置在龙门瀑布,请说明壶口瀑布的形成过程。

(3)从宜川造林模式推断晋陕峡谷的自然环境特征。

(4)简述推动宜川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答案】(1)谷内断裂、节理发育,渗透到断裂、节理等岩石缝隙中的水因结冰膨胀,会加速岩石破碎,而昼夜温度变化会引起岩石表层和缝隙中的水反复消融冻结,加剧岩层的脱落破碎;冰体流动过程中会对谷底和谷坡产生侵蚀作用,使谷底变宽、变深;冰体流动对谷坡的挤压冲撞作用,使谷底拓宽。

(2)由于河床断裂、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河床上切出一处陡坎,形成落差;落差出现,流水的冲刷和侵蚀能力进一步加剧,上层较硬的岩层被侵蚀掉,进入下层较软的岩层,下蚀作用更强,落差更大,形成了瀑布;之后流水不断对下层较松软的岩石不断掏蚀,造成上层岩石悬空,受重力作用,加之自身的裂隙,上层岩石就会松动脱落,造成瀑布后退,这样周而复始,使得壶口瀑布从龙门瀑布后退到现在的位置。

(3)采用砌垒石坑、回填客土方式,说明该地地势陡峭,坡度大;土层浅薄、贫瘠;采用栽植大苗、深栽深埋方式,说明风力较大;引水浇灌说明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

关于壶口瀑布的理解

关于壶口瀑布的理解

关于壶口瀑布的理解一、壶口瀑布简介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和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交界处。

那地方可壮观了,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1. 观赏感受当你站在壶口瀑布附近,那声音就像千军万马在奔腾,轰隆隆的,震得你耳朵都有点发麻。

水流从高处落下,溅起巨大的水花,就像一锅煮开了的水在不停地翻滚,白色的水汽弥漫在空中,就像下了一场大雾。

你要是离得近点,那水汽能把你浑身都打湿,感觉就像被大自然来了个亲密拥抱。

那水的力量可大了,感觉能把一切都冲走,底下的岩石被冲击得千疮百孔,但又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困难,虽然会把人折磨得够呛,但只要坚持住,就能像这岩石一样,依然挺立在那里。

2. 与其他瀑布的对比和那些比较温柔的瀑布相比,比如说庐山瀑布,“飞流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给人一种很飘逸、很空灵的感觉,像是天上的仙子下凡。

而壶口瀑布就不一样了,它充满了力量,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充满野性的力量。

就像一个强壮的汉子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充满了阳刚之气。

说白了,壶口瀑布就是大自然力量的一种极致展现。

二、壶口瀑布在文化中的体现1. 古代诗词中的壶口瀑布古代诗人也有不少描写壶口瀑布的。

虽然没有像描写庐山瀑布那样多,但是也有很精彩的描述。

这些诗词从侧面反映了壶口瀑布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不过呢,因为壶口瀑布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古代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到达,所以描写它的诗词数量相对少一些。

2. 民间传说当地还有很多关于壶口瀑布的民间传说。

比如说有个传说讲,壶口瀑布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开凿出来的。

大禹为了治理黄河水患,费尽了心思,最后在这里开辟出了这样一个壮观的景象。

这些传说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反映了老百姓对壶口瀑布的敬畏之心,也让壶口瀑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三、壶口瀑布的旅游价值1. 旅游景点现在壶口瀑布可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秦岭北洋山的资料和介绍

秦岭北洋山的资料和介绍

秦岭北洋山的资料和介绍
秦岭北洋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是秦岭山脉中的一座重要山峰,海拔2,893米,被誉为秦岭第一峰。

下面是对秦岭北洋山的一些资料和介绍:
1. 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和南郑县之间,靠近延安市区。

2. 特点:秦岭北洋山是秦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内陆山脉中海拔较高的山峰之一。

它的地势陡峭,山峰绵延起伏,周围被茂密的森林环绕。

3. 自然景观:秦岭北洋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山区植被茂密,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甸。

山脉上有多个瀑布和溪流,形成了许多风景如画的景点。

此外,秦岭北洋山还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有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的栖息地。

4. 登山活动:秦岭北洋山是陕西省的著名登山胜地之一,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

登山路线通常从宜川县的北洋山镇出发,经过陡峭的山路和森林,需计划好行程和装备。

登顶后,可以俯瞰秦岭山脉的壮丽景色,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的美景。

5. 文化意义:秦岭北洋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山区有许多古老的村落和寺庙,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

此外,附近的南郑县和延安市也有多处革命纪念地和历史遗址,与中国革命和延安时期有密切关联。

总的来说,秦岭北洋山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登山胜地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一:宜川地理环境概况
主编人:白小霞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宜川县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的显著特征;
2、能根据宜川县地形、气候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了解宜川县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的显著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宜川县地形、气候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宜川秀美自然风光让学生欣赏。

提问:这些美丽的风光反映了哪个地方的特色呢?
[展示课题] 第一节“宜川地理环境概况”
[过渡]宜川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宜川,去了解它的地理环境特征。

一、位置与地形地貌特征
[课件展示]图片展示陕西省地形地貌图,宜川县地形地貌图,让学生完成以下要求。

[学生活动一]
1、找出宜川县东、西、南、北分别与哪些县相临?
2、宜川县地形以什么为主?
3、归纳宜川县地形类型分布有何特征?
[过渡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宜川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

4、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

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形。

境内山脉属横山山系,自北而南有云岩山、野雀山、虎头山、七郎山、凤翅山、蟒头山、茹岭山、盘古山和八郎山等九座大山,宜川县最高海拔1710米,最低海拔388米。

二、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图片展示宜川县气候类型分布图
[学生活动二]观察宜川气候分布图,了解宜川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三、农业
[学生活动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宜川县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言回答“假如你是宜川县的农业部长,你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本县的农业?”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回答的正误,对表现积极、完成正确的同学予以表扬。

四、特色经济
[过渡]我们宜川县人杰地灵,不仅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和陕西省蟒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更有另人赏心悦目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让我们带着对故乡的深情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