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宗教形成原因之比较

合集下载

埃及与两河流域

埃及与两河流域

相同点:都起源于象形文字。
不同点:古埃及使用的文字更接近与图 画,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更接近于符号。
文字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的差异。埃及在尼罗河流域,生存压力
较小,社会相对稳定,与外界交流较少,文字发展只掌握在极少数人 手中,所以发展较慢。而两河流域由于不定期洪水,人们生活压力大, 就迫使他们与外界交流,寻求解决方法,所以商业发达,文字在这个 过程中要适应大众的需要,所以发展较快。
埃及文字
约公元前3500,埃及 产生了象形文字。这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之一。但是,由于其 本身缺乏普及性,只 有官员,祭祀,和一 些大商人才能掌握, 所以在希腊文化的冲 击下,逐渐消失在埃 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两河流域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 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这是最古老的已知 的人类文字之一。今天已经发掘出来的有 上十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刻在粘土板上。
建 筑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思想与技 术相结合的产物。 不同地域由于原材料的限制,建筑工艺也 是各不相同。
两河平原缺乏石矿和树,因此苏美尔的建筑都是泥砖造的,砖与砖之间 没有灰浆或水泥连接。随着时间的延续两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断抬高。 这样的古迹被称为台勒(Tell)。在中东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古迹。 苏美尔人最壮观和最著名的建筑是塔庙,它们建筑在巨大的平台上。 苏美尔的庙和宫殿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技术。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 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塔庙 的最典型的代表。 乌鲁克城废墟上的这座塔是残留的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塔庙(层 进式神庙)之一。据考证,塔庙建于公元前21世纪,它是乌尔那姆 (Nammu)国王为了表示对生育女神的尊敬而建的。

2016历史考试大纲

2016历史考试大纲

2016历史考试大纲2016年的历史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近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重点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思想以及社会变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一、古代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形成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地理环境、法老统治、宗教信仰、金字塔的建造。

2.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城市布局、农业与贸易。

4. 古代中国:夏、商、周的更迭,青铜器文化,甲骨文的发现与意义。

5.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起源、哲学思想的发展。

6. 古罗马文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法律体系、建筑艺术。

二、中世纪与封建社会1.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

2. 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科学与哲学的贡献。

3. 中国的隋唐宋元:科举制度、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

4.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征服、对欧亚大陆的影响。

5. 欧洲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三、近代世界1. 欧洲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改革、宗教战争的影响。

2. 欧洲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兴起、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3. 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形成、工人阶级的出现。

4.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亚洲、非洲、美洲的影响。

5. 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国家的建立。

四、现代世界1.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共产主义的兴起、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爆发、主要战场、战后的国际秩序。

4.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意识形态的冲突、科技与太空竞赛。

5.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殖民地的独立、新兴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五、当代世界1. 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

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比

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比

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比在人类历史上,古代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发源地。

这两个文明在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却是相当显著的。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科技发展等方面对这两个文明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之处。

地理环境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北部临地中海,南部靠近苏丹和利比亚,东部与红海相邻。

它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因为尼罗河从南向北流经埃及,带来了沃土和充足的水源,使农业生产相当发达。

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位于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是其主要疆域。

由于这里属于干旱地区,加之两河流域河水泛滥不定,所以水资源和土地的利用问题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的主要困难。

政治体制古埃及文明最初是由各个城邦组成,后来被统一为法老王朝。

法老王朝是埃及的君主制政体,法老是国家的象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法老王朝发达时期,国王的管理能力非常出色,国家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政治体制比较复杂。

它以城市国家为基础,同样有君主制和王朝制度的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城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政治体系变幻莫测。

同时,不同王朝之间不断地颠覆和更迭,国家的政治形势也比较动荡。

宗教信仰古埃及文明的宗教信仰非常独特。

在埃及人眼中,法老是神的代言人和象征,有着和神灵相似的权力。

同时,他们信奉多神教,有众多的神像。

其中,最著名和最受埃及人崇拜的是太阳神拉ー,他被看做是埃及王权和文化的象征。

相比之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宗教信仰也是由多个神灵组成的,但不像埃及文明那样固定。

根据政治和宗教需求的变化,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灵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

艺术风格古埃及文明的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它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文明成就。

两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比较

两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比较

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一、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相似之处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都有着几乎同样的年龄,都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两种文明都有着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条理严谨的楔形文字和神秘诡异的象形文字都孕育于大河流域。

离不开河水的的滋养与灌溉她们都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的强大帝国实行君主专制,也都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自己的重要成果。

二、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对比1.自然地理埃及文明起源依托于尼罗河,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河道。

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了畅通的道路。

由于上游两条河流分支流经热带草原地区,雨季的到来给尼罗河带来了定期泛滥,从而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回馈,也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尼罗河的子民们在其庇佑之下,怡然自乐与世无争地生活着。

尼罗河狭长的地理环境,促使古埃及的文化选择了带状延伸,形成了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文明起源模式。

而同样生活在大河旁的两河流域的人民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暴躁的底格里斯河使两河人民无法和古埃及人民一样享受平静的生活,两河流经的区域受干旱少雨的副热带高气压气候控制,河水无法定期泛滥,而且由于底格里斯河平时水位过低,汛期水位过高、流速快,难以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灌溉也成了当地经济生活的命脉。

2.宗教与文化埃及是具有漫长历史的神权政治国家,埃及人认为,法老创造了万物,对他们来说,法老是活着的神明,生命的繁荣、平安、兴盛取决于他。

总之,他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因为他控制着尼罗河—埃及人的生活命脉。

最为理想的生活不仅包括富裕和平安,也包括正确的行动,这就要求人必须服从神的意志,神的意志是被称为马特的本原象征,包含四种特性成分秩序、真理、公平、正义。

合乎道德的行动是每一个公民为死后美好生活的继续所做的准备,每一位埃及人都极为关注死亡、尸体的防腐处理和坟墓安置。

这暗示着对死亡的深度迷恋,而真实的情况刚好相反。

埃及和俩河流域服饰

埃及和俩河流域服饰

第一章古埃及与俩河流域服饰背景1、(河流文明,西方基础)处于地中海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地中海东岸的俩河流域文明,都是以河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是现代西方艺术、宗教、哲学、政治等一系列文明形成的基础。

2、(动静)由于地理、民族、气候等原因,古埃及和俩河流域表现出一动一静俩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性格,在服饰文化上也展示出不同的特点。

3、(披挂)但又总体呈现为“披挂”风格的共性。

基本形式用一块方形布料,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创造出不同的款式,有时候又通过局部的系扎、别针或缝纫连接,形成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代表一种文明或该文明某个阶段的独有特征。

古埃及一、地理位置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角,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世界上第一长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境。

二、自然条件(1)河水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淤泥,成为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哺育埃及文明的“黑土地”。

(2)得益于大海和沙漠的天然屏障,很少有外敌入侵的困扰。

三、历史发展时期(1)早期王朝和古王国时期(2)中王国时期(3)新王国时期(4)后期王朝时代四、文化(1)宗教:因对万物崇拜而产生的宗教(2)艺术:①留下大量壁画艺术② 创造了“正面律”“正身侧面律”③一尘不变的艺术风格五、服饰(1)总述(文物详实,简单,款式无差面料饰品区分等级)1、炎热干燥的气候有益于墓葬配张品免受外界侵蚀,使得埃及出土的文物丰富详实。

2、服装相对简单、早期全部赤裸上身完全裸露是地位低下者,完全包裹是阶级的象征3、由于气候炎热和生产力水平底下的缘故服装款式差别不大,通过面料的品质和配饰来区分等级。

造型简洁,色彩单纯,与豪奢的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古埃及服饰的最大特色之一。

(2)类型样式性别男女里噶丘阿(腰绳) ligature腰部系绳奴隶、乐师舞者等身份低下人的穿着罗印•克罗斯(缠腰布)Loin cloth 1、特点:(1)是最原始的服装款式、男女通服(2)材料是本白色亚麻(3)型制上有围裆和兜裆俩种2、时期:古王国:长度在膝盖以上,这时期的法老缠腰布形制上与普通人一致,但腰间系精致带面料细致压有细褶,前面有镶有宝石和金银饰物的三角挡布,后系一条狮子尾巴。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原始社会后期,导致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于( )答案:A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工具改进、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世界上最早培育出玉米的地区是( )答案:C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颁布此法典的根本目的是( )答案:C解析: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观察下图所示文物中的文字,创造此类文字的古代居民生活在( )C.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

5.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方法的是( )A.古代中国人C.古代埃及人答案:B解析: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方法的是古代印度人。

6.古代印度社会,在种姓制度下处于社会最上层的是( )A.婆罗门C.吠舍答案:A解析: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处于社会的最上层。

7.下列文献中,反映了古代希腊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的是( )答案:D解析:古希腊的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已成为埃及的象征。

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建于古王国时期。

最早的一座至少在公元前2700年即已存在了。

建造金字塔花费了大量劳力,表现了惊人的技能。

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现高137米),底边长230米(现长227米)。

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后才被超过。

它所用石料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

据估计,此塔共用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5吨。

历史学专业学年论文选题

历史学专业学年论文选题
91.门神信仰探论。
92.宋代科举生活考论。
93.宋代吴兴园林考。
94.明代恢复汉服衣冠举措考析。
95.清代禁酒现象探析。
96.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97.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经济史研究。
98.汉武帝时期的财政经济改革。
99. “重农抑商”思想源流考
100.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
140.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之比较。
141.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文化原因。
142. 论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143. 论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地位。
144. 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发展之意义。
145. 论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
146. 神道教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
147. 门罗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66. “镇反”运动述评。
67.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68. 新民主主义社会研究。
69. 七届三中全会研究。
70. “三大改造”加速推进的历史原因。
71. 刘少奇的林业思想。
72.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73.“论十大关系”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性。
74.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评述。
132.浙江藏书家研究
133.浙江地方史事与人物的考订
四、世界史(含世界当代史)
134.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
135. 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之比较。
136. 希伯莱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37. 两河流域文明法典意识形成的原因。
138. 论古希腊史学中的人本主义。
139. 雅典与罗马政治制度之比较。
148. 光荣革命与英国现代化运动的发生。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案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1.楔形文字(1)创造者: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

(2)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3)作用: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2.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1)地位:是目前所知世界上________的史诗。

(2)内容: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3.建筑、艺术(1)苏美尔人的________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2)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________。

(3)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4.编纂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1)内容①前言:宣扬________,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________、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2)地位: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________历史的重要资料。

答案:2.(1)最早3.(1)泥偶雕像(2)人首飞牛4.(1)①君权神授②租赁(2)两河流域二、古代埃及文化1.存续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 000年。

2.文化成就(1)象形文字①它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________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②约形成于公元前________,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在此期间,经历了多种变化。

(2)文学作品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________较大影响。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________,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③祭司们宣扬法老是________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2. 请分析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异同,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同点包括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不同点包括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而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和法老王的政治制度,而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摩拉比法典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5.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和期望。
教师评价与反馈:
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①中华文明的特点:分封制、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
②中华文明的影响:对后世的政治制度、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6. 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①联系: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
②差异: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印度文明以种姓制度和佛教为核心,中华文明以分封制和儒家思想为核心。
3. 对随堂测试进行评分,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4. 对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5.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板书设计
1. 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和重要性
①早期文明区域: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华文明等地区。

江苏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调研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调研试卷

2023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历史调研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 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有()①都发源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②都存在着阶级压迫和社会矛盾③都有规模宏大的建筑和独特的宗教④都制定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典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 “帝国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一一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一体。

”该“帝国”是()A. 罗马帝国B. 阿拉伯帝国C. 拜占庭帝国D. 亚历山大帝国3. “这一制度通过层层分封,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

整个国家等级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国王在顶端,最底端的是骑士等小贵族,层层附庸,依次互为主从隶属。

”“这一制度”是()A. 雅典民主政治B.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C. 印度种姓制度D. 古代日本武士制度4.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11-15世纪,西欧诸国形成的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A. 西欧中世纪庄园B. 遍布各地的教区C. 欧洲中世纪大学D. 西欧中世纪城市5. “他在位期间编订的《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他”是()A. 查士丁尼B. 屋大维C. 拿破仑D. 穆罕默德6.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在思想上、文化上和精神上哺育了地理大发现。

不仅在于古代地理学、天文学、制图学得到复兴并直接作用于地理大发现,而且还在于大发现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商人等都受到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影响。

”这段材料评述的主题是()A. 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 文艺复兴是怎样哺育了地理大发现C. 探险家、航海家与新航路的开辟D.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7.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这场革命指的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 英国工业革命8. 如图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应填的历史事件是()A. 政占巴士底狱B. 光荣革命C. 萨拉托加大捷D. 约克镇战役9. 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

两河流域历史教案设计

两河流域历史教案设计

两河流域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文明特点。

2.分析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地理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教学难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相关知识。

(2)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那么还有哪个文明同样位于大河流域呢?(3)学生回答:两河流域文明。

2.探究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1)展示两河流域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3.分析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1)展示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4.学习两河流域文明特点(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1)农业文明:农业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出现了灌溉农业和农作物种植。

2)城市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出现了众多城市,城市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3)宗教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信仰多神教,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4)文字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创造了楔形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

5.分析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1)讲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包括苏美尔时期、阿卡德时期、巴比伦时期等。

(2)引导学生分析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原因,如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科技进步等。

6.对比两河流域文明与其他文明(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对比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引导学生回顾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2)让学生思考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如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

8.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河流域文明,了解了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特点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比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我们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代亚非文明-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

古代亚非文明-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通关复习(部编版)

06 真题引领
7.(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 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答案】B 【详解】【考查点】古巴比伦文明。【解题思路】根据“古巴比伦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 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 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古中国文明, 排除C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时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间 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传播
路 线
北传:印度-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 往南: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唐朝-玄奘西行
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同时吸引 影响 了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发展,后成
【答案】A 【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A项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前期的法典,排除B项;《汉谟拉 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没有使用相同的文字,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十二块铜牌上, 排除D项。故选A项。
06 真题引领
4.(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 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是什么?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1.图片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3.教师提问:(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的异同

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的异同

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的异同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两个闪耀的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而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位于尼罗河流域。

尽管这两个文明有着一定的异同之处,但它们都对后世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地理环境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依赖于河流的肥沃泥沙和水源。

两河流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之间,因此被称为两河流域文明。

这里的河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埃及则位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每年的洪水给予了埃及土地肥沃河滨,使得农业得以繁荣。

这两个地理环境使得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拥有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

在政治组织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是以国王为核心的王制社会。

在两河流域文明中,古埃及人的国王被称为法老,被认为是神的化身,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法老的权力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掌握了军队、司法和经济等方面的控制权。

同样地,在古代埃及,法老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掌握着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权力。

在宗教信仰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发展了独特的宗教体系。

两河流域的宗教以信奉多神为特点,古埃及也是如此。

在两河流域,人们信仰众多的神灵,这些神灵代表着自然、天空、太阳、河流和农业等方面的力量。

在古埃及,人们也信仰着多神教,将神灵看作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然而,在文化艺术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两河流域文明中,人们主要以壁画、浮雕和陶器等作品来表现他们的艺术才能。

这些作品多以宗教和统治者的功绩为题材,注重对人体和动物形象的描绘。

相比之下,古埃及文明更加注重建筑和纪念碑的建设。

埃及金字塔被认为是古埃及文明最杰出的建筑成就之一,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死亡与永恒的追求。

总而言之,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宗教信仰的多神教和以国王为核心的政治组织,但它们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文化艺术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两河流域和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埃及

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差异要细数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区别,得先追溯到其发源地。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而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

这两大文明的早期文字分别是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除了楔形文字,还孕育了《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

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

而象形文字顾名思义,是一种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这种原始的造字方式,使得象形文字晦涩难懂,以至于后人的破译多来自对图画的解读。

象形文字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过西奈铭文,最后影响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发明。

提到两河流域,就会想起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

提到古埃及,则有太多耳熟能详的、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元素,如法老、木乃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等。

两大古文明的形成时间都是公元前约4000年;公元前539年新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43年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伴随着国家的灭亡,古国文明也必然随之陨落,公元前224年两河流域就经历了伊斯兰化的过程,相应的,公元303年古埃及文字、文化与宗教没落并消灭。

如果说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为留给后人的文明瑰宝。

M075115123葛嘉鸣。

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

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

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比较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一: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在距今6、7千年以前已经在陶器、石器、金属等工艺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这些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之需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祭祀与欣赏)。

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构成了西亚文明的主体,不少工艺制品成为后人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2、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与古代埃及相近似的风格:首先,这种相似表现在数千年来工艺美术的风格基本保持着原始的传统;其次,在各类工艺美术创作的形式法则与技法上的表现较为程式化;再次,类似古埃及的“正身侧面律”的表现形式在各种工艺制品的装饰中较为广泛应用。

3、两河流域工艺美术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主要在于更多地注重人们现世生活的表现。

这不仅反映在各类工艺制品的功用与造型上,也在大量的装饰纹样内容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现实中的争战、狩猎、劳作等情节的表现)。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两河流域工艺美术作品受其多神教的宗教的影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带有很强的世俗性。

人们并未将目光只投向国王或主神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反映人们的世俗生活。

实际上,这是一种原始的现实主义风格。

4、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的形式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古朴典雅。

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并已注重材质与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善于利用多种材质互相搭配而制作工艺美术作品,是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工匠们综合把握材质与作品内容表现的能力。

5、值得强调的是,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与当时人们生存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

不论在工艺制品的造型上,还是在其装饰纹样中,皆始终离不开以动物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代表了整个古代世界,尤其是古代东方工艺美术创作的风格特征。

二:古埃及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工艺美术全面发展的第一个浪潮。

第五讲:古代文明之比较

第五讲:古代文明之比较

4
文明起源的标准
• 原始社会是一种静止状态,文明社会是一种活 动状态,社会沿着一条变化的道路演进,文明 的起源就处于从静止到活动的过渡中。
• 文明起源原来是通过内部无产者脱离现存文明 社会以前的那个已经失去创造能力的少数统治 者的行为产生的。少数统治者使社会处于停滞 状态,“在无产者脱离了少数统治者的运动当 中,一个社会从静止状态又过渡到活动状态里, 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
29
文明的特殊性是如何产生的?
• (1)地理环境因素? • (2)民族因素? • (3)历史发展因素?
30
文明交流的作用和后果?
• (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性问题)。 • (1)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性是有层次的。 • (2)全球化与民族化相辅相成,存在着一
种统一性。 • (3)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排斥倾向。
10
• 如果同意美索不达米亚出现文明的日期是 约公元前:350O年前后,那么,其他各地 区出现文明的大致日期则应分别为:埃及 文明起于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 文明起于约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流域 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1500年,中美洲和秘 鲁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500年。
11
二、文明的内涵与类型
一事实之上。 • 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 自从犁和灌溉技术以及冶金等新技术出现
后,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遭到破坏,从 而其社会地位也遭到破坏,导致女性逐渐 沦为附属地位。
17
四、古代文明的特性
• 美索不达米亚灌溉农业起步早,且比较发达. 商业贸易也比较活跃,尤其是商业附属用品 比较完善.
• 古埃及从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看,前王朝到古 王国一直是铜石并用时代,中王国时出现青 铜器,到新王国时,青铜器开始普遍使用,并出 现铁器.农业方面,在前王朝已具有灌溉农业 性质.手工业比较发达,种类多并且制造精细. 造船业发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宗教形成原因之比较
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竟在同一时期不同地方发生,这样的巧合本身就很神奇,但是这两种文明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此文将对两种文明宗教形成原因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古埃及人在宗教上具有来世崇拜,并且信奉太阳神,以多神教为主,但是也有一神教的倾向,并且多讲社会正义。

古埃及处在北纬21至30度之间,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较之其他地方有一部分时间都可以接受太阳光的直射。

且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这些都给了尼罗河流域的人一个比较幸福的生活。

现世的幸福和几千年以来尼罗河一直稳定的自然然环境和农业生产都让古埃及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意,并且这种满意和幸福影视发自内心的,也让他们更加期待来世的生活。

而这里的自然条件的年复一年的反复也让他们对宇宙和生命的轮回有自己的认识,他们相信生命会有轮回。

同时这样合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给了他们一个安稳和可以自足的生活,内部利益争端相对较少。

而埃及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东面和北面都临海,而西面和南面分别是大沙漠和险滩,只有东北部与亚洲相连,由此,古埃及相对孤立,与外界发生的争端也较少。

这样一种各方面都十分稳定的生活,不仅让古埃及人都忠诚的信仰着法老和多种神明,而且也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倾向正义的性情,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是不需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而更具有一种为整个社会着想的倾向。

两河流域文明在宗教上则很少有超出原始多神教的阶段,且对来世的描绘更为悲观,也带有更多的利己主义和讲求实惠的性质。

首先,两河流域上游水量变化较大,而两河流程又较短,水量不稳定,所以容易成灾,且已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沼泽。

且两河流域因为地势低平,所以无法排水,造成地下水位的升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

而且两河流域与外界的联系与古埃及文明十分不同,因为两河流域的上游自然条件还是较好,因此在文明发展的初期,这里是十分肥沃的,而周围多为草原和高原,因此多居住有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喜爱迁徙以寻找更加适合居住的地方,所以对两河流域多有觊觎,因此这里的战争不断。

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少有天然屏障。

两条大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很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侵犯。

本地竞争、外来掳掠、军事力量的暴起暴落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在“内忧外患”之下,两河流域的居民的生活大多数处在一种混乱之中,他们没有办法享受安定的生活,而现世给他们带来的苦难也使他们对来世没有多少期待,这种生活使得他们只能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利益,且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体,所以他们对集体没有什么概念,而更讲究利己主义和实惠。

社会1502彭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