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涵洞工程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施工。
2.编制依据
《国道G352习水杨柳庄至方家坝段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第四册,全一册)》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2007)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适用范围
适用国道G352习水杨柳庄至方家坝段改建工程所有涵洞工程施工。
3 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涵洞开工前,现场测设涵洞位置,核对涵位、孔径、涵长、方向、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线路、沟渠的连接,结合现场实际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施工前要求清理场地,并做好施工机械进、出场地及材料运输的道路。
基坑开挖前,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3.2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对涵洞所在位置进行测定,根据开挖、支护方案放样出基坑开挖线。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进出口标高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地面标高、角度差异过大时或涵洞有可能悬空时,应及时予以调整。
3.3基础开挖
1)根据涵洞类型在基坑开挖前做好道路改移、水渠改移等工作。
2)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根据土质类别进行放坡开挖,底平面尺寸每侧
放宽80cm,坑顶至少留有1.0m的护道,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它工作。
开挖时严禁超挖,预留20~30cm人工修整、清理基坑。
3)基底的验收:基坑开挖完毕,应立即通知主管技术人员和指挥部质检员进行检查,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前来检查,并事先填写“基坑开挖质量检查记录”;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施工或其他工序。
4)涵洞开挖施工安全要求
⑴根据涵洞类型在基坑开挖前做好道路改移、水渠改移等工作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根据土质类别进行放坡开挖,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它工作。
开挖时严禁超挖,预留20~30cm人工修整、清理基坑。
⑵处在土石松动处坡脚下的基坑,先清除坑边孤石、浮石,土质松软易坍塌的必须设置挡土板。
⑶机具、材料、弃土等必须堆放在基础边坡周围安全距离以外,基坑顶面四周,必须开挖排水沟,并保持畅通,吊机要远离基坑上口作业,确保边坡稳定性。
⑷抬运石料时,石料必须捆绑牢固,道路要求平整,进入基坑的跳板必须设置防滑措施,涵洞施工时搭设作业平台、人行过道、上下扶梯与运料便道。
3.4基底处理
当涵洞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底采用级配碎石换填或其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涵洞地基设计承载力的要求。
涵洞基底需软基处理的,根据试桩总结报告,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换填级配碎石或砂垫层:基坑完成经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将换填料运至基坑内,人工摊铺整平,用压路机分层压实。
换填层压实完毕后,对个别不平整处人工找平,并检测承载力。
3.5 施工技术措施
1)盖板涵施工
盖板涵施工采用现场浇注,并按照设计的沉降段连续进行;当不能一次连续完成时,按照垂直涵身轴线方向设置施工缝,分段浇筑。
3.5.1 混凝土工程施工
3.5.1.1模板施工
(1)模板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准确。
(2)模板接缝不得漏浆,要采用海绵胶条沿模板缝挤压密实。
(3)模板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
(4)模板表面要涂刷脱模剂,模板使用后立即进行修整保存完好。
(5)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要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方可拆除。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时方能移动和堆放。
预制盖板堆放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支。
不得将顶、底面倒置。
3.5.2钢筋工程
(1)钢筋在加工下料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表面的油渍、水泥浆和铁锈等均要清除干净;钢筋要平直(弯曲的要调直),无局部折曲;钢筋表面不得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能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能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钢筋长度
序号偏差名称(mm)
L≤5000 L>5000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10 ±20
2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
(5)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他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断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
(6)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架,在运输、安装和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并要符合下列规定:
在钢筋的交叉点处,要用直径0.7mm~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方式扎结。
除设计要求外,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要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要用铁丝绑扎。
箍筋接头的两端应向内弯曲,箍筋的接头要在角部主筋相交处,并要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
(8)安装钢筋骨架时,要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亦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安装钢筋骨架时,不得妨碍浇注工作正常进行,不得造成施工冷接缝。
钢筋骨架经制作、安装就位后,要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加以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3.5.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搅拌,采用罐车运送
(2)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地基面应予清理,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要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要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注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
加以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浇筑混凝土前要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木模板要用水湿润,但不得留存积水;当模板有缝隙和空洞时,要用海绵胶条挤压堵塞,不得漏浆。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自由倾落度不得超过2m。
当自由倾落度超过2m 时,要通过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或通过模板上预留的孔口浇筑。
浇筑混凝土要分层进行,分层厚度要能够满足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对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其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当温度高达30度左右时,不得超过1.5小时;当温度低于10度左右时,可延至2.5小时。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要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要留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要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要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外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开始养护的时间要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最迟不超过浇筑后12小时,即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养护过程中,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当新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接触时,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获得50%以上的设计强度为止,并不得少于7天。
当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走人,堆放机具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3.5.4预制盖板安装
(1)吊装环的位置和吊环钢筋的按照设计施工布置;
(2)预制盖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吊运、安装;
(3)安装前应检验成品和涵身与安装有关的部位的质量,影响安装不的部位应提前整修达到标准;
(4)盖板涵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
与板之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砂浆。
进行涵身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5)待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涵顶的填土施工。
3.5.5涵洞防水层、沉降缝
涵洞防水层、沉降缝施工严格按照《道G352习水杨柳庄至方家坝段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第四册,全一册)》中涵洞设计说明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3.5.6其他
报检:每道工序都必须自检和互检,重点工序如隐蔽工程和检验批验收必须报请监理验收。
4. 质量标准
框架涵各部位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 轴线偏位20mm
2 流水面高程+20 0mm
3 孔径±20mm
4 涵顶高程±15mm
5 涵长+100 -50mm
6 涵身厚度+10 -5mm
7 涵身接缝错台3mm
5.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道G352习水杨柳庄至方家坝段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第四册,全一册)》中涵洞设计说明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2)接长钢筋时,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并须进行纵向打磨加工。
(3)顶板或底板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各边墙的施工缝不得在同一水平面上。
(4)形成骨架的各钢筋间的连接以及骨架钢筋与纵向分布钢筋间的连接均宜采用焊接。
(5)同一截面上(两焊接接头相距30d或50c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超过节卖弄钢筋根数的50%。
(6)顶板及边墙外侧路基填土,需在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7)同一个涵节避免设在软硬相差悬殊的两种地基上,如遇到此种情况,应进行换填。
(8)基础襟边以上边墙被土掩埋部分(无论涵身边墙及出入口边墙),表面均不得有凹缺,以免存水,砂浆缝应密实平贴。
(9)为避免板顶以上路堤压力不均匀,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回填土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厚20cm,涵洞两边墙外的回填土在施工中应分层夯实,最佳密实度的要求按路基设计办理,使之对两边墙内洞顶以上的土体起减载作用。
(10)基础位于换填土壤上时,应将基坑填满夯实,防止水流淘刷。
6.附件: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
2、施工前,对涵洞的结构尺寸、标高、轴线进行全面的复核。
3、涵洞施工放样后,结合实地对涵洞的功能进行确认,对于过水涵洞要实测进出口原地面标高,与设计涵洞进出口标高进行比较,确保流水顺畅,对于交通涵,确保涵洞与既有道路中心要一致。
4、基础开挖较深时(≥2m),要考虑基坑的放坡,必要时进行支护。
开
挖过程中,基坑有水的,要设置积水坑及时将渗水排除。
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基底承载力的检查,并及时请设计院现场地质代表和现场监理确认,合格后尽快进入下一工序;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与设计不符的根据具体情况按变更程序处理。
5、根据设计图要求需采用定型图数据的,要注意分清定型图适用范围。
6、基础与涵身必须按设计分段长度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cm,沉降缝的设置应与涵轴垂直,缝内沥青麻絮或其他不透水材料。
坚实的地基(如岩石等)上可不设沉降缝。
凡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深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7、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
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8、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砌。
9、涵洞进出口洞身与八字墙洞口建筑应分离砌筑,连接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性材料填塞。
10、设置在岩石上的基础应清除风化层,如遇风化层较厚,清除较为困难时,亦可将基础设置在风化层。
11、防水层要铺设平整,顺畅,沥青涂刷饱满、均匀。
进行涵背过渡段填筑时,按照涵路过度段填料要求施工,施工时要注意保护防水层。
12、涵洞台后填筑碎石或砂性材料,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压实度不宜低于90%,压实范围为12倍填土高。
两侧台后填土必须对称进行以免出现偏压。
基坑和涵背填筑级配碎石,施工时划线分层对称进
行夯填,涵身两侧1米范围内的填筑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填筑过程中及时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填筑压实度。
13、施工中当涵洞填土高度不足0.5m厚时,严禁采用振动式碾压设备对涵顶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
涵顶填土超过1米后方可通行大行机械。
14、涵洞的砼按耐久性进行配合比设计。
15、涵洞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涵洞内杂物。
进出口的改沟、改渠、改路要根据实地情况与既有沟、渠、路接顺以保证涵洞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