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pdf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现代学术不断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追求“高精尖”对学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相比之下,文化科学普及工作显得有些简单。
无论在学者的科研项目里,还是在学术评价体系中,普及都是一个不那么“高大上”的领域。
有意思的是,社会大众对普及读物的需求却空前强烈——他们期待了解科技新发展,希望掌握经济、法律、心理相关知识,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界的“高冷”和大众的“热情”形成鲜明反差,反映出当前我国学者撰写的科学普及读物缺乏。
在科学领域,以天文学为例,在近年译介的普及读物中,我们看到包括引力波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名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方面,近年来我们取得不小进步,但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比如,目前学者撰写的汉字普及读物中,影响较广的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国作者在创作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文化科学普及是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关乎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的树人大计,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
在这样一个领域上,亟待中国当代学者投入更多精力,拿出更多高水平作品。
学术大家从事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
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
不少名家,如朱自清、顾颉刚、王力、朱光潜、李长之、陆宗达,他们笔下的科普读物篇幅不大、内容平易、语言轻松,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育热忱。
朱自清《经典常谈》,用朴素清晰的笔触介绍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为初学者娓娓讲述传统文化要义与精神;李长之《孔子的故事》饱含深情地讲述孔子生平,展现孔子在风雨飘摇中的理想与坚持;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从东西方的科学传统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的方法与世界观……无论“常谈”“故事”还是“纵横谈”,前辈学者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文化科学普及的优良传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共4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模考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
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
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
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
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
翟璜不悦。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
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
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节选自《吕氏春秋》)材料二:段干木者,晋人也。
少贫且贱,守道不仕。
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
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
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
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
”又请为相,不肯。
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
②地:指地位、权势。
③量:满。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名校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共三篇,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0.【参考答案】A【解析】句意:从前令尹子文,上朝时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在家时穿着简朴的鹿皮衣;黎明就去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月的粮食也没有积存。
“鹿裘”是偏正结构,意思是“鹿皮衣”,用作动词,穿着简朴的鹿皮衣,中间不能断开,“鹿裘以处”与前面“缁帛之衣以朝”结构一致,排除CD;“于朝”是“立”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11.【参考答案】D【解析】“不同”错误。
“冯”,通“凭”,依仗、倚托。
句意:要扶着东西才能起立/茫茫的江面让人感觉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
含义相同。
12.【参考答案】C【解析】“莫敖大心鼓励驾车的战士深入吴军”错误,原文是“吾将深入吴军”。
13.(1)所以那个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叶公子高。
(2)我蒙谷不是某一个国君的大臣,是国家的大臣。
如果国家祭祀祖先(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没有国君(而无官做)吗?【解析】(1)“崇”,使…高,或提高;“丰”,使…丰,或增加;“叶公子高是也”,判断句,就是叶公子高。
(2)“人臣”,一个人的大臣;“血食”,祭祀祖先;“岂”,难道。
14.最后一段莫敖子华是怎么劝谏楚威王的?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先用楚灵王喜欢细腰的故事,指出了君王的行为对国人而言影响是巨大的;②再指出楚威王不喜好贤臣的事实,劝楚威王罗纳贤臣。
【解析】由“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可知,首先用楚灵王的事例,指出因为楚灵王喜欢细腰,因而楚国的人便少吃饭,可见君王的行为对国人而言影响是巨大的;由“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可知,再明确指出“大王您只是不喜好贤臣”的现实,接着假设“如果大王真是喜好贤臣的”,那么上述五种贤臣,都可以被楚威王招来,从而劝楚威王罗纳贤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优质真题、模拟题专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优质真题、模拟题专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
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
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其子孙不可不崇也。
”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季、文子之母弟也。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
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
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
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
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
政也,使为戎御。
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
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
”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
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
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
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
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
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
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节选自《国语ꞏ晋语七》)材料二 魏绛事晋悼公。
悼公三年,会诸侯。
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
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
或说悼公,悼公止。
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
戎、翟亲附。
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
”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
(节选自《史记ꞏ魏世家》)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答案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作者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传统文化持尊重态度,认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B. 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但并未完全取代。
C. 作者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良习俗表示担忧,认为应加以改进。
D.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答案:C【小题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文化的背景,然后分析了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穿插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C. 文章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看法。
D.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答案:A【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
B.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自信的源泉。
C.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联系。
D.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传承和发扬。
答案:C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小题1】下列对《离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 《离骚》以屈原的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离骚》中的比兴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富有诗意。
D. 《离骚》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篇完美的抒情诗。
答案:D【小题2】下列对《登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 《登高》以登高远望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登高》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D. 《登高》的语言朴实无华,体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
答案:B【小题3】下列对《长恨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发展,中医学将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完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理论构建,因而这些本为关于世界存在和变化的哲学观念与学说,亦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用、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素问》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学说帮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整个宇宙是由此五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请帖.tiè 哈蜜.瓜mì 人情世.故shì 化干戈为玉帛.bòB. 祥.和xiáng 综合征.zhēng 春风骀.荡dài 万变不离其综.zōngC. 迭.次dié 亲和.力hé 祸起萧.墙xiāo 反.其道而行之fǎnD. 置喙.huì 望.年交wàng 变本加厉.lì 遑遑..不可终日huáng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武侠小说大师古龙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就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对生活的热爱,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也是 ,她说:“我有一个癖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和古龙先生所见相同。
A. 带激发一见钟情大约B. 放萌发情有独钟大抵C. 带萌发情有独钟大约D. 放激发一见钟情大抵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效实现了公众短距离出行的需求,缓解了交通拥堵,应当予以鼓励,但同时也出现了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B. 自古至今,不少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戏剧电影和文艺作品都涉及到狐狸,例如我国最早的神话集《山海经》就有相关的记载。
C. 雾霾天气主要是因为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排放了大量污染物。
D. 《战狼I》塑造了冷锋这个非典型的中国军人形象,他铁血但不冷酷,用勇敢和智谋诠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价值观。
4. 下列表格中有关中国文学常识的内容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AB. BC. CD. 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词语中生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词语——在谈话里,在书页里,在语言存在的每一个角落。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
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
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
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
“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
“雅”是规范、典雅。
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
“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
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
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
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
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
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
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
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
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年语文高考模拟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儒家的“天下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全球乃至宇宙的维度来思考世界秩序,从而避免因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所带来的国际问题治理困局.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角度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和而不问”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地,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远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展.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不过,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遵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荀子对“以力辅仁”的思想曾做过精辟的阐述:认为用仁爱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与它靠近;用道义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对它尊重;用威力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不敢与它为敌;而用这种它国不敢为敌的威力,来辅助协和万邦的使命,才是真正懂得王道的人.显然,《荀子》中“王天下”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与《周易.系辞下》中所阐述的黄帝、尧、舜诸圣王之思维路径完全一致.“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 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簿来,所以怀诸侯也.”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而“厚往薄来”原则的提出,与儒家的义利观不无关系.孔子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说,“君子”(统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于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不可否认,秉持上述理念的中国封建君臣在涉外实践过程中,也曾因不顾具体环境而执行偏颇曾带来一定的弊端.然而,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的“天下观”,可以帮助人们从更大的维度来思考世界秩序,从而避免了国际问题治理困境.B. 孔子确立了人际关系的原则,即要求自尊和尊人,体现了宽容和尊重精神.C. 郑和率领庞大水军远游东南亚和印度洋诸国,就秉持着“和为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关系.D. 荀子的“以力辅仁”思想,强调了军事在“王天下”中的重要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儒家学者提出的涉外理念B. 文章论证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使天下有序的途径.C. 文章在论证“王道”与“霸道”的关系时,举《左传》的例子来论证“以力辅仁”的观点.D. 文章辩证的看待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认为涉外理念也有偏颇的地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举《尚书.尧典》中帝尧家族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的观点.B. 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想.C. 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认为“王者不治夷狄”,应与夷狄和平相处.D. 孔子认为“义”应在“利”之上,“以义制利”,但他并不否定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亿.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CISSA)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褒奖中国“在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什么要颁给中国?协会秘书长康克乐伍斯基用两个百分比做了形象的解释,“如果不算中国,全世界社保覆盖面只有50%,算上中国就达到61%.”中国为什么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仅仅因为中国人多吗?(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材料二:经历7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事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促障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保障覆盖群体较小,以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还不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保障水平也从过去基于免除生存危机的“雪中送炭”式,提高到了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的“适度保障”水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制度模式与实践方式上有很大差别,但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通过社会保障来保障与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并不断提升其主活质量的意志.正是一代复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使得社会保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摘编自新华网《中国为何能建成全球最大的杜保网络?》材料三:在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看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社保覆盖面,并且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名到前茅,为社保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经济发展的“速度”,夯实了社保基金的“厚度”.五项社会保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2012年至2017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分别为2.85万亿元、3.29万亿元、3.98 万亿元、4.60万亿元、5.36万亿元和6.64万亿元,2018年达7.77万亿元.“因为有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政府财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使得中国政府能够如愿采取有力且有效的社保行动.”郑功成说.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我国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保工程”建设,“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实施,有力推动了社保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老百姓办社保容易了,社保体系建设加速扩展.(材料来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整理) 材料四:70年前,苏联的劳动保险经验为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大量借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学者和官员走出国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研.然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独一无二,怎样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为全体人民提供有效社会保障的道路,只能靠我们自己.中国一直在探索有着鲜明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利用公共财政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强有力地覆盖最广大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如郑功成所言,政府动用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养老金,并补贴低收入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才能快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并实现老年人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政府为职工之外的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险筹资规模三分之二以上的财政补贴,才能使全民医保的目标快速变成现实.正是通过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中国成为了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提升幅度最多的国家.(材料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三次印发关于棚改的专门文件)4. 下列对“中国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普及,城乡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超13. 5亿,参保率超过98%.B. 康克乐伍斯基认为中国将全球社会保障覆盖率拉升了11个百分点,建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保安全网.C. 中国建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保障水平,还是覆盖人数都为世界之最,后者不仅仅因为中国人多.D. 现在,我国社保体系可以覆盖至弱势群体而且强有力,让所有中国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适度保障”.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70年来,我国社保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人民立足国体国情,走出了一条服务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之路.B.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能坚守“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亿万群众才会获得“稳稳的幸福”.C. 全民医保目标的快速实现, 是因为政府动用了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医疗保险金补贴.D. 2012-2018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人每年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这为社保发展保持加速度奠定基础.6.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保网络的主要原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踏莎行 寇俊杰暮春,阴雨.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了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毛驴怎样使劲儿,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了泥坑.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以及后面车上的两个随从一起推车.无奈还是车重人少,力量不够,使足了劲儿也没能把车子推出泥坑.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下.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此是必经之地,故有此一问.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寇准再三相谢.村民说,寇大人澶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寇准重新上车的时候,已是满身的泥水.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遭受这样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我的所作所为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我听女婿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澶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臣,他们会这样做吗?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檩条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宋夫人又说,不过,终归是伴君如伴虎.你这是第三次被贬了吧?皇上是个好皇帝,就怨你太耿直,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特别是上次被贬,有人揭发你酒后说了太宗的坏话,太宗不信,找你问一下.按说太宗也没当真,你随便找个理由太宗就能原谅.可你就是不辩解,不知道趁坡下驴,太宗给你梯子你也不要.人家是皇帝,你“将”人家的军,结果被贬到了邓州.你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寇准说,我喝完酒后可能真说了太宗的坏话,但那是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大丈夫做事就要敢作敢当!我不后悔!唉!宋夫人叹了一口气,今上能当皇帝,你本是立了大功的;澶渊之盟,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可皇上就怕功高震主,你本该急流勇退,但你非但没有,还不知收敛锋芒,皇上这才免了你的宰相之职,把你贬往陕州.不过这样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当个地方官,陕州离我们老家又近,我们还能过个安心日子呢.再不必像以前一样……踏莎行.寇准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样一个词牌名.他叫寇安停车,从箱子里拿出笔墨纸砚,然后铺纸磨墨.他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写下了一首《踏莎行》的词:“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宋夫人本想寇准写的是反思过去,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的意思,没想到看了寇准的《踏莎行》,写的却是难离难别、情深意切的“情诗”.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要想让寇准抛弃自己的信念真是太难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编者注:《踏莎行(春色将阑)》实际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当时寇准被太宗贬为青州知府,赴职之际,写下了这首词.《宋史·列传四十》中记载“(寇)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太宗)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准既行,帝念之,常不乐”.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寇安的话“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侧面表现出寇准喜爱读书.B. 小说虚构了村民帮助寇准推驴车的情节,表达了百姓对寇准的感恩;百姓的行为也使得寇准更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C. 冠准写成的《踏莎行》被夫人称为“情诗”,夫人流泪,被丈夫诗中那难以割舍、相爱终老的爱妻之情深深打动了.D. 小说中寇准因澶渊之盟被贬至离老家很近的陕州做地方官,可是他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仍寄意朝廷,哪怕前路艰险.8. “宋夫人”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9.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依据历史事实,进行想象、改编,请结合本篇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一特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良栋,字擎字,甘肃宁夏人.康熙十三年,宁夏兵变,戕提督陈福.甘肃提督张勇荐良栋,擢宁夏提督.入觐,奏宁夏乱兵,宜诛首恶、宥胁从,上颔之.简精兵百疾驰赴镇,宣上谕抚慰.察知倡乱者把总刘德,而参将熊虎与其谋,戕福者营兵阎国贤,陈进忠.乃分兵使出防,散其党羽,逮虎等正其罪,请旨斩之.十九年,良栋与进宝分道进次白水坝,吴三桂兵夹江而阵,江水方涨,不得舟,贼矢石如雨.良栋令于众曰:“视我鞭所向,敢退者斩!”一军皆奋呼.良栋環甲,骤马乱流而渡.师从之,敌发炮,伤数十人,无回顾者.三桂兵错愕奔溃,败之石峡沟,再败之青芳山.三桂兵尽溃,所置巡抚..张文德及其将汪文元等皆降,遂复成都,盖出师甫十日.上奖良栋功,擢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仍领将军.良栋檄总兵朱衣客将八千人援建昌,朱衣客战不胜.退驻雅州.建昌守兵食尽,弃城走,良栋劾朱衣客引退状,诏逮朱衣客下刑部...康熙二十年,大将军贝子彰泰统兵四十万下云南,攻会城,屯城东归化寺,西亘碧鸡关,连营四十里,前临昆明湖,湖中不设兵.世璠收余众固守,自水道转运,相持数月未下.九月良栋至军周视营垒请於彰泰曰我师不速战相持日久粮不继何以自存于是彰泰令诸军悉进世璠兵出城,战于桂花寺,诸军皆奋斗,世璠兵大败,乃自杀,余众以城降,云南平.自三桂镇云南,至世璠覆亡,历年久,子女玉帛充积饶富.城破,诸将争取之,独良栋无所取,其所部兵丝毫毋敢犯.朱衣客就逮,具疏.辩,谓良栋与兵少,又无后应,是以退还.进宝亦疏谓建昌之陷,罪在良栋.良栋复劾朱衣客欺饰狡辩,且谓辩疏出进宝.云南既定,召良栋诣京师.进宝亦入觐,上命朱衣客免死为奴,良栋改授銮仪使.三十四年,良栋复自陈战功为大将军图海、彰泰所抑,并咎大学士明珠蔽功,上责其褊隘,还其疏,仍敕.部优叙,授一等精奇尼哈番.三十六年卒,年七十有七.命皇长子允提临其丧,赐祭葬,谥襄忠.(节选自《清史稿卷四十二,赵良栋》)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 九月/良栋至军/周视营垒/请于彰泰曰/我师不速战/相持日久/粮不继/何以自存/于是彰泰令诸军/悉进世璠兵出城B. 九月/良栋至军/周视营垒/请于彰泰曰/我师不速战/相持日久/粮不继/何以自存/于是彰泰令诸军悉进/世璠兵出城C. 九月/良栋至军/周视营垒/请于彰泰/曰我师不速战/相持日久/粮不继/何以自存/于是彰泰令诸军/悉进世璠兵出城D. 九月/良栋至军/周视营垒/请于彰泰/曰我师不速战/相持日久/粮不继/何以自存/于是彰泰令诸军悉进/世璠兵出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省级地方长官,别称“抚院”“抚台”“抚军”.B. 刑部,古代掌管刑法、诉讼,律令等事务的官署,与吏、户、礼、兵、工部并称“六部”.C. 疏,古代臣下向帝王进呈的奏章,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商议国事.D. 敕,古代帝王或国辅重臣诏令文书的文体名称,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良栋处理宁夏兵变,措施縝密.仅率百余人前往赴任,到任后宣读皇帝诏谕安抚士卒,分散兵变谋划者的党羽,逮捕主犯,稳定了宁夏局势.B. 赵良栋收复成都时,作战勇猛.面对叛军的矢石如雨,赵良栋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全军跟从,叛军溃散而逃,仅用十天就收复成都.C. 赵良栋攻打昆明时,治军严明.攻破昆明城后,面对吴氏积蓄的妇女财宝,诸将纷纷进城劫掠,只有赵良栋和他统领的军队秋毫无犯.D. 赵良栋对建昌失守,难辞其咎.赵良栋命朱衣客援救建昌,用兵不当,所以朱衣客被捕后,即上疏揭发良栋有失陷之罪,且对朝廷欺瞒饰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觐,奏宁夏乱兵,宜诛首恶、宥胁从,上颔之.(2)良栋复自陈战功为大将军图海、彰泰所抑,并咎大学士明珠蔽功,上责其褊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竹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注)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翠竹与烟雨清风最相宜,它拂动流水,掩映村庄,与松树相伴。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 年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早在《诗经》中就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屋顶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周礼·考工记》认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同时平面形状丰富多变,可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班固《西都赋》曾强调“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不违农时”“参天地、赞化育”,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包括体量和尺度的建筑审美,既应当体现“礼”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应当臻于“乐”即艺术审美的“和”.《孟子·尽心上》更提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认为居住环境对人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的修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对建筑和居住的深刻认识,在历代不断被传承演绎.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建筑都包括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其中屋顶的形式变化多端.B. 中国传统建筑自成体系,它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C. “参天地、赞化育”“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都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D. 中国传统建筑以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为先,同时兼顾了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引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论述.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C. 文章用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的例子从抗震性能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美.D. 文章在论证中国传统建筑的观念意蕴之美时,多次引用了古人的原文,具体有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透过宫殿、坛庙、寺庙等传统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B. 我国许多著名古建筑能保存至今,完全是因为木构架榫卯连接方法具有抗震性能.C. 西都的建造模拟宇宙的秩序,将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相对应.D. 受国人追求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和谐之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到2442万部,同比增长48.3%.从作品题材的分布看,国内主流平台上的现实题材作品已超过六成,同比增长24%,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精准扶贫、大学生村官等现实题材作品脱颖而出.2018年,国内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1755万,其中签约作者61万,在签约作者中,兼职作者占比61.9%.从受教育程度看,作者学历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例最高,而网络文学读者高中及以下读者占比为53%;从阅读偏好看,男性读者似乎更喜好连载,女性读者对完本情有独钟;从读者付费方式看,80%以上的读者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尤其女性读者为改编舞台剧和周边衍生品的消费意愿更为明显.伴随媒介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语言处理技术助力内容审核,提高了审核效率与准确度.系列防抄袭盗版以及保护信息安全技术,在不断改善着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通过制定统一的内容格式标准,大数据驱动运营等,促进了业务运作效率,也提升了产品供给能力.(摘编自丁涛、赫英海《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材料二材料三:虽然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作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经典化”的论断时,可以肯定其中不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不是攀“高峰”,而是先上“高原”,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精品化和经典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被以借鉴西方经验形成的新文学传统取代,借助体制的力量,新传统很快成为主流,由此而获得了被经典化的“有利地形”.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传统受到冲击,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严肃文学读者数量锐减,文学期刊和文学书籍发行量急剧下降.挑战力量主要来自网络和市场,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凭借便捷的传播阅读方式、娱乐化的叙事技巧和显而易见的消费特性,迅速“吸粉”,从而在读者数量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上成为主流.(摘编自桫椤《网络文学“经典化”》) 材料四:网络文学的故事性、娱乐性,往往大于文学性,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其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过了二十多年,不仅在玄幻仙侠等类型叙事上有重大突破,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网络文学发生、发展、壮大天然带有媒体这一根本属性,我们可从网络新媒体信息角度来对其进行考量.网络作者队伍构成复杂,几乎各种专业背景都有,因此,海量、庞杂的信息文本足以反映这些作者对所处时代、社会、世界的态度.这可让我们从作品中分析出这一代作者的“三观”,也可从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出信息接收者的“三观”.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最终离不开文学角度的研评.虽然网络文学的一些文本不具备相应的文学价值,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但是网络文学出现的二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应该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与评论,这就要求评论界建构关于网络文学创作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同时,网络文学作品在文化产业中体现出价值. 图书出版、付费阅读、点击广告及IP改编的影视、动漫、游戏和衍生产业等,使网络文学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许多网络文学企业自建传播渠道,目前已覆盖多个国家,上线了十余个语种的版本.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品,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摘编自李安《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品数量巨大,作者众多.B. 我国网络文学签约作者队伍以兼职作者为主,读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过半.C. 我们从网络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与读者对所处时代、社会、世界的态度及“三观”.D. 网络文学从诞生开始就具有媒体属性,注重商业化,其文学性与娱乐性往往并不对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玄幻、仙侠题材,也有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等众多领域的现实题材.B. 女性读者与男性读者喜好不同,女性读者比男性读者更喜好网络文学完本,更愿意为IP衍生内容或产品付费.C. 近三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呈上升趋势;网络文学在读者数量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上成为主流.D.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受网络和市场的影响,严肃文学读者数量及文学期刊和文学书籍发行量都急剧下降.6. 当下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匿名信[意大利]莫拉维亚那年我在B城求学,与一个名叫托里西的人交上朋友,他是市镇所的职员.一家寡妇有几间房子出租,我们两人都住在那儿.托里西整天就穿梭在他窄小的住所和市镇办公大楼挂有壁画的大房间.他总是不断地把自己如何贫寒、谦逊、无知,挂在嘴边,这使他显得过分矜持.由此我了解到他是个十分自负的人,自负到情愿谦卑地贬低自己,而不让别人侮辱自己.说实在的,他这种狡黠和机敏使他在那堂堂的外表下隐匿着令人难以捉摸的心灵.我在工作之余,总跟他在一起,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在这样一个省城里,交通往来和人间的关系,都局限在一条不到百步长的街道,要引人注目并非难事.为此当我第一次收到匿名信时,我并不感到十分惊讶.我被告知不该与托里西先生交朋友.信里说他是个用心险恶、诡计多端、妒忌成性、专门惹弄是非的坏家伙,并警告我得留神他等等.落款处写的是常见的“朋友”两字.我把信扔了,还是与托里西来往.过了没几天,我又接到两封匿名信,信中继续对托里西的品格恶意中伤.又过了好几天,第四封匿名信说得更明确了,但我发现有拼写的错误,信上说托里西赌钱输了,他将向我借钱,叫我不要借给他,因为他是个大骗子.那天晚上,有人敲我的门,进来的是托里西,他神情尴尬,说要求我帮个忙.我不由自主地叫喊说:“我打赌,你是来向我借钱的.”我的话使他感到十分意外,他很快否认,说他不需要钱,而是要向我借一条领带,他要去参加一次晚宴.我想他是害怕了,在最后一刻把要借钱的事突然缩回去了.但第五封匿名信写得更厉害了,我被告知说托里西想跟我们房东寡妇的18岁的女儿里维亚于11月7日私奔,还特别提到托里西有一个同谋,他将用车在那边教堂的角落里等着他和姑娘,然后就把他们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这一次我得弄明白,究竟谁是匿名信的作者.我也想阻拦他们.但说实在的,他们私奔与我不相干.那么多的错字、歪至扭扭的粗犷笔体,一时使我怀疑上了女佣人,但那可怜的姑娘是个文盲.7日的晚上到了,寡妇、女儿、托里西和我四个人都在,在餐室里,大家专心致志地玩开了牌.我尽管在玩牌,眼睛却瞧着里维亚,她的脸庞平静而又温和,我不禁怀疑私奔的事情的真实来.托里西也很平静,但我觉得他所有的姿态都带着一种矫揉造作,像是个蹩脚的演员.打完牌,各自回房间.过了两、三个小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使我跳将起来.我冲出房门,一头就撞见了托里西,他已穿好了衣服,帽子压在眼睛上,朝门口走去.他对我说他睡不着觉,想上街散散步,问我是否做伴?我同意了.大街上,空无一人.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托里西似乎心不在焉.我对他说:“您在这座城市里,或许就在您住的家里,有一个敌人吧?”“难道只有一个?”他带着讥讽的口吻反问道.“有个势不两立的敌人.”我回答说.我扼要地向他讲了匿名信的事,尤其是最后一封信,那封谈到私奔的信.我们来到广场上.我似乎在雨夜的黑幕之下,隐约看见了教堂角落里停放着一辆汽车的黑色轮廓.托里西简单地说:“那些信都是我写的.”在黑幕中,我隐约看见了教堂角落里停放着的那辆汽车.托里西简单地说“那些信都是我写的.”对他的坦率,我感到吃惊,我询问他:“为什么?”他耸耸肩说“就是为了取乐.”汽车从教堂的角落里开了出来,在我们身边缓缓驶过,托里西做了个简单的手势,好像赶一只苍蝇似的.汽车在两排阴暗的大厦之间逐渐走远了,我感到托里西几乎是用伤感的眼神看了汽车一眼,我问道:“这汽车原来……”“我哪来的汽车!”他马上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是谁的,一辆平常的汽车.”“你揭发的只是你臆造出来的缺点和罪行,但我看不出你这样做有何乐趣?”“反正为了消磨时间.”我们到了寡妇的家门口.“那拼写的错误是怎么回事?”我问道.这回,他真的傻眼了,反问说:“哪些错误?”“‘大骗子’一字少了一个‘C’,‘事件’的冠词后面多了一个鼻音,‘姑娘’一字中的‘Z’字母写成‘C’了,我一时曾以为是女佣人写的信……你是故意这样做的吧?”我见他马上沉下了脸,很生气.“我没有故意这样做……”他说话的声调使我很反感,“……写字是没有错字……晚安.”几天后我离开了B城,我经常自问,为何托里西要写那些匿名信.我得出的结论:他是个懦夫,是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没有勇气行动,就只好写信.或许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壮胆.但一年后,我得知里维亚真的从家里出走了,这是偶然的巧合.但她不是跟托里西走的.(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的内心感受和猜测,使平凡、简单的事件变得错综复杂,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寓新奇于平淡中”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B. 小说开头部分没有急于叙述情节,而是先对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勾勒,这种写法使下文人物的活动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C. 当“我”说出托里西的拼写错误时,“他真的傻眼了”“他说话的声调使我很反感”,是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笨,这会让别人笑话的.D. “我”向托里西讲了匿名信的事,没料到托里西直接说“那些信都是我写的”,迅速将矛盾冲突推向意想不到的高潮,产生了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8. 小说中“匿名信”对塑造托里西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9. 小说以“我得知里维亚真的从家里出走了,这是偶然的巧合.但她不是跟托里西走的”结尾有何用意?请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时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素等多憾.会大将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殆.军还,不得调.稍除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入奏.威劾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免,屏居鄠.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遣使赐绢二百匹.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B.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C.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D.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殿下:与“太子”一样,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特有的称谓.B. 受禅:也称作“受嬗”,新王朝的皇帝接受旧王朝皇帝禅让的帝位.C. 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叩地,不停留,再抬起.D. 印绶:官印和系印的绶带,亦作为官印的统称,古时治事命官须颁有印缓.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纲为人刚正,重视情义.李纲曾担任齐王宪的参军事,宣帝想要齐主宪的僚属编造罪名杀害齐王宪,但李纲誓死没有屈从.B. 李纲尽职尽责,教导太子.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劝说太子不要沉溺于靡靡之音,并请求太子杨勇将进献倡优的左庶子唐令则治罪.C. 李纲拒绝逢迎,遭到打击.李纲不肯曲意逢迎当权者杨素等人,结果被杨素派任为行军司马,大将军刘方揣测到了杨素的意思,多次加害侮辱李纲.D. 李纲辅佐有方,受到赏赐.李纲受到太子李建成的礼待,有一次出游时,太子在随从的大臣面前赞扬李纲,说他辅佐有方,并派使臣赐给他两百匹绢.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2)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广宣上人①频见过韩愈②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注]①上人:佛教称德智善行的人,后来为僧人的敬称.②韩愈一生以弘扬儒家之道为己任,排斥佛道等学说.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上句紧扣题中的“频”字,交代了广宣上人频频造访的状况.B. 首联下句写广宣上人为了拜访诗人风雨无阻,表明诗人内心的感动.C. 颔联“空愧高僧数往来”表明自己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D. 颈联承接上联,借自谦之语表明了诗人对广宣上人造访回绝的态度.15. 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感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______,________.”(用《赤壁赋》里面的句子回答)(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两句不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那个山水交错地方多变的景色,而且发人深省:面对困境,要勇往直前,前方将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美好境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大命题,也是当下电影创作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在《大圣归来》《哪吒》中,孙大圣、哪吒被塑造为当代人的形象:战无不胜、的孙大圣,被重塑为一个经历重创后萎靡不振、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形象;品行顽劣的哪吒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少年.在这样的人物重塑和故事新编中,孙悟空、哪吒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成长为活生生的能走出传统,走进观众内心的普通人,他们的困顿与奋起,真实地了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追求.优秀传统文化曾经涵养了中国民族动画,孕育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力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哪吒》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_ 现代人的生活,并广泛多种文化的营养,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 ),展现新魅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让人们看到了“国漫崛起”的希望.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所向披靡反应观照获取B. 望风披靡反应观测获取C. 望风披靡反映观测汲取D. 所向披靡反映观照汲取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孙悟空、哪吒走出传统,成长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能走进观众内心的活生生的普通人B. 孙悟空、哪吒走出传统,变成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能走进观众内心的活生生的普通人C. 孙悟空、哪吒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变成了活生生走出传统,能走进观众内心的普通人D. 孙悟空、哪吒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成长为走出传统,能走进观众内心的活生生的普通人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让传统文化融人时代语境,迸发新活力B. 让时代语境融人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C. 迸发新活力,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D. 迸发新活力,让时代语境融人传统文化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图书特别是畅销书对读者的价值大致有三类:一是文化价值,从书中①___,这些知识是自己需要的也是感兴趣的;②___,从书中获得流行的信息和谈资,保持与社交场合的同步;三是心理价值,既然畅销一定是许多人选择的,那么自己也不能落后,也要拥有.这三类价值中,③____,后两种都是“为己”与“为人”并有的阅读.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日前,“霓裳艺彩耀动天山——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巡展”正式与观众见面,引来一片叫好声.展出的服饰,来自新疆13个民族,从头衣、体衣、足衣和配饰四个方面,彰显新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2·山西临汾·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中,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相较于以局部利益为考量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排他的爱国主义,这种建立在一体宇宙观基础上的家国情怀更加包容、博大,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
因此中国在历史上对内能把不同的民族团结得亲如一家;对外能协和万邦,形成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
这对于当代中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仍具有重要启示。
②《礼记·祭统》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礼记·条法》中记载了古圣先王制定下来的祭祀原则:“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祭祀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定时举办纪念礼仪来表达对天地、自然、万物、先祖以及有功于国家社稷之人的恭敬与感恩之情。
③古人通过祭祖的方式培养人的家国情怀。
在祭祖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即昭述祖德。
每逢重要祭祀,全家族的人都被召集到祠堂中,共同听讲祖先的风范,传承家道、家规、家风、家教,培养人的家国情怀。
东汉时期,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不收“四知财”的故事,教育了杨家世世代代的子孙,使得杨家的后代出现“四世三公”贤才辈出的盛况。
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反腐倡廉、为国竭忠尽智的教育,就已经通过祭祀祖先、昭述祖德的形式开始了。
④修家谱也同样起到了培养家国情怀的教育作用。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具有早熟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的先贤很早就努力摆脱“神”的崇拜,寻求人文理性。
周朝的先贤在思考人和天的关系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神,而是要有人文自觉、以德配天,这里其实就是“人”的觉醒,表达出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通过教育得以体现的,出现了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
所以,世界上很多中外学者,把中华文明称之为“儒教文化”。
这一个“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中华文明确立了一套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
在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华文明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与此相关,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
为什么说“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如何以“人文”去“化成天下”就是教育。
儒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失去人文文化制约的社会建立合乎“人道”的和谐秩序。
所以,儒教的“教”,就是希望儒者致力于教育,能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标。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儒家并不仅仅是把教育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还特别关注个体人格,关注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
孔子的“成人之教”、孟子的“自得之学”、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均有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文精神。
孔子的理想是“成人之教”。
他的所谓“成人”其实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应该是在智慧、意志、德行(即智、仁、勇)等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其实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君子”。
所以,孔子十分关注如何开展“成人教育”,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君子,教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同时希望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以实现理想的“成人教育”。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一)(共12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业师山房①期丁大②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山房,山中的屋舍。
②丁大:作者友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 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 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 最后两句用“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
2. 这首诗结尾一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蕴含有见证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琴”也是表达这层含意的一项是()A.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雍陶《韦处士郊居》)B.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C.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
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夜(夕)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共4分)4.《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
”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1.C(“后者”是指“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包括“被掳掠”的人。
)2.D(掀起海外移民高潮的原因,除了开放海禁的政策,还有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
)3.B(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AB(C项叶春山在大宅中所见的壶是另外一把;D项是否家境艰难,文中没有交代,且叶春山当年并没有欠下两千光洋;E项主旨概括不准确,“知己难求”,并不是小说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5.①精于茶道,是能诗好文的儒商;②善良好客,是谦和有礼的“雅士”;③重情重义,是慷慨仗义的“义友”。
6.观点一:二人的对话很精彩。
①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修养。
两个人都是好茶好文的雅士,用语雅而不俗,正合两人身份。
②对话描写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讨茶、论茶,到论诗、让壶,通过二人的对话过渡,顺畅自然。
③很好地表现了二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
二人论茶、说壶、谈诗非常投机,这是他们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表现他们深厚的情义做了铺垫。
观点二:二人的对话有些造作。
①不符合生活常理。
人物语言文白夹杂,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这样说话和交流的。
②不符合人物身份。
尤其是叶春山,他虽然是好茶能诗的雅士,但毕竟是一个商人,不可能用这种语言来待客。
③不自然,是作者刻意设计。
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文雅,而在语言上特意如此设计,人为痕迹太重,读来并不顺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B(A项通过链接①可知是苏珊认为钱学森的生平颇有可写之处;C项“自信”原文并未表明是受北京的影响;D项“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有人刻薄地称他为‘中国的皇帝’”于文无据。
)8.BE(B项“不好交往,很少说话,喜欢独处”只是性格特点,不能说是成功的基础;E项表述错误,是钱学森加快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9.①思索周密:叠纸飞机非常精细,让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
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
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
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的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
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其实,这是一种短见。
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
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
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
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
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清时期契约文书数量多种类丰。
各类契约文书的规范化和格式化,意味着民众的契约实践及由此建构的社会秩序与运作机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普遍化和统一性,形成了跨地域和制度化的特征。
传统中国契约基本框架主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政治性质的契约。
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如《约法三章》《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单方面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
二是私人之间通过合意缔结的契约。
其种类和内容基本覆盏社会生活各领域,婚姻、交易、借贷、合股等以私人合意来建构社会秩序。
三是介乎前两种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及会社等制定的”约”。
它们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这种类型的”约”,不仅具有支配性与合意性的混合因素,还体现了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交叠的结构特点。
就此而言,明清中国除了有通过法律建构与维系的身份社会,还有一个建筑在契约制度和礼俗习惯上的民间社会。
因此,传统中国无疑是一个集身份、契约、礼俗于一身的复合社会。
这种民间契约秩序的形成有其原因。
其一,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土地私有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小家庭为政治基础(赋税徭役)和社会基础(秩序结构)的局面。
这种小家庭”共居同财”和”敬宗收族”,体现了法律及伦理的双重要求,唐宋以降”聚族而居”的大家族普遍存在,但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竞争和经济交往,仍是传统中国社会一个基本特点,是婚姻、田土、钱债、合股等常规契约得以滋生的领域。
而笼罩在小家庭之上的宗族和以家族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的内部秩序,则成为法律难以深入管治的领域。
于是,用以填补这一领域的宗族和村落层次上的家规族法与村规民约便运用而生。
其二,朝廷”基础权力”相对薄弱,不具备深度管治基层社会的能力,难以为民间契约实践提供全面的法律保护。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
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
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
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
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
国子监,下辖“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均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
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
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
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
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
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
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
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
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
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年高考文言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XXXX 年新课标Ⅰ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
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
’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
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
句中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索”等。
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好“盗悉窜他境”“尝有使客亡橐中物”这两句,其它的就好断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C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考题完全出自教材。
考查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力,【名师点睛】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
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
可采取课内常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题中,C 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
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名师点睛】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
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论。
本题设计人物与事件出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译文:(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5分)译文:【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计分点:锡,赐给;虔,恭敬;而,却;之,这样的事;句式,安乎,心安吗?)(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计分点: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世,当时的人;持禄固宠,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落实实词与虚词:(1) “锡”即“赐”,通假;“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 “而”作转折连词,“却”, “处之安乎”固定句式,意思是“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之’,代这样的事,“乎”,翻译成“吗”。
(2 ) “责”,此处应是“责备”,的意思;“救正”即纠正弊病,“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名师点睛】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XXXX年新课标Ⅱ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
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
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4.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这句话的大意是: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
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
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
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承宪”“术士之流”“陛下”“科场”“承宪妻”“勋贵”“朝绅”;动词“怀”“藏”“窥觊”“结”“惩”“扬言”“恐吓”“簧鼓”。